吴正宪老师思想浅谈教学案例

时间:2019-05-13 04:0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吴正宪老师思想浅谈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吴正宪老师思想浅谈教学案例》。

第一篇:吴正宪老师思想浅谈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吴正宪老师的八大课堂理念真真正正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数学的美丽,而“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是吴老师的课堂教学特色之一,她身体力行把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是有潜力的这一教育观念用课堂行为进行了诠释,吴老师通过动手操作为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之间架起了一座座桥梁。凸显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是吴老师课堂的一大特色。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总是拿课时紧张这个借口限制孩子的发展,课堂上单纯地以老师讲解为主。“听老师带来的这个方法……”成为了我的口头禅,久而久之,孩子们失去了探索数学的乐趣,课堂失去了活力。

听了吴老师的课,我思考了很多,开始有意识地放手课堂,培养孩子们做和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拿最近我讲授的《存款设计方案》这一内容来说吧,以前我教授这节课时,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头疼。步骤繁杂的小数计算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个难点,而且在计算中,学生不是忘了乘存期就是把不同方案的存款利率弄混,其实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理解,可在我眼中,孩子们就是不严谨,总是这错那错。

接触吴老师的课堂以后,我打算放手把课堂还给孩子,让他们在小组合作时自己发现问题。小组合作是数学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方式之一,对于存款设计方案这部分内容,采用这个方式再合适不过了。优秀的学生在这一环节里正好能带动学困生找到他们设计环节、计算上的漏铜,用小孩的语言教小孩比老师单纯地灌输效率要高很多。

确定好思路,我变开始实施了。实施的内容正是书上的例题,只不过我将它换成了班中一名同学想利用压岁钱理财这一情境。活动开始后,在讨论中,四个小组长能够比较迅速地将20000元存三年的四种存款方案列在学案上,但如果不经讨论,学困生的思考过程可能很不完整,在组长的带领下,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组号分别对四种方案进行了验证并汇报。

果然,在小组合作计算中,学困生出现了问题。尤其是1,1,1这种方案,在设计时我故意分配给了一组,一组的七个学生中,有四个是学习比较困难的。在计算具体利息中,这部分学生对于“角”不计入下一轮计算但列入最后的总利息这个要求理解不到位,小组长对他们进行的细致的解答。最后,每组挑选上来的“实力比较弱”的学生进行了方案的汇报并引领全班同学完成了四种方案的板演,最重要的是分享了自己在做题中曾经出现的问题,并提醒其它孩子如何注意这个易错点。

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对待挫折的态度。”如何让学生面对失败,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引导学生从“失败”这样的体验当中去审视自己的思考过程,独享那一份由失败到成功的快乐体验,才正是我们每个数学老师要做的。

第二篇:吴正宪老师感悟

“触动——‘有营养’的东西都不好吃?坚守——‘有营养’的数学!创造——‘好吃’的数学!兼得——‘有营养、好吃’的数学!”

“我们要思考在教学中如何让孩子们度过一个一生中只有一次的快乐童年而收获多多。”

“坚守‘有营养’的数学不仅要坚守多年来数学教学的规律,还要坚守儿童数学的规律!”

“创造‘好吃’的数学,‘好吃’的数学也就是给孩子们良好感受的数学。”

“‘好吃’的数学可能不那么严谨系统,但是只有属于孩子们自己的数学才是最美的数学;‘好玩’的课堂可能不那么尽善尽美,但是只有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课堂才是最有魅力的课堂!”

“教师要创造‘好吃’的数学,首先要改变自己习惯了的教学理念,要明白智慧不等于知识。”

“怎样创造能使孩子们儿时学习幸福,又使今后能长远发展的数学教育呢?我想只有在真正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为孩子们的童年奉献出‘好吃’又‘有营养’的兼得数学。”

互动的课堂讲求对话和共享。好的数学老师应该善于营造一种生动的数学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课堂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中所进行的“对话”,教师和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或交流,而主要更主要的是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同时,学生的见解和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直接或间接的作为个人独特的精神展示在教师面前。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共享”。

一、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使学生于乐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和谐、融洽的讨论交流的机会和气氛,构建平等自由的交流平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进行充分的交流,并给予及时激励,如热情的话语,赞许的目光,亲昵的动作,来增强学生交流的自信心,使学生在知识的理解、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同时学生在交流中遇到困难时,给予引导,这样才能发挥交流的最大作用,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的交流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善于交流

1、学会倾听。

学生要善于倾听老师的发言,也应善于倾听同学的发言。尤其是一个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往往表现出两种情形:一是事不关己,漠不关心;另一种就是随意否定或打断别人的话,而总是举着小手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这些都不利于交流的深入。因此,课堂上的“倾听”习惯是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培养的,而课堂语言的评价在这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倾听”习惯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要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听懂了他的话吗?懂了你再说给大家听一遍”,“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呀!”、“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呀!”等等。教师通过这些话语有意识地提醒学生要对发言者有礼貌,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不插嘴,要听出他人发言的要点。使学生在学会倾听的同时,学会理解与宽容。

2、学会表达 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表达。在交流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小老师”、“小权威”,他们发言的机会多,而有的学生发言机会少。为此,教师要调动那些发言少的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把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让他们说,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一些基础知识较差、思维能力较弱、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说”是表达的一种主要形式,却不是唯一形式。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有的时候语言的表达跟不上思维,出现他们想到了却一时说不出来而“急死人”的场面。这时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画图、学具或非文非图的代号就成了好帮手。培养学生会用多种形式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和建议,只要合适就是好的。多一些肯定和鼓励,使每位学生都学会表达,善于表达和惯于表达。

3、学会反思

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教授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学习是指在完成一项任务后回顾一下自己的智能活动过程,及时总结所学知识和学习策略,是对自己思维进行再认识和检验的过程,是一个自我矫正、不断提高的过程。唯有反思,才能控制思维操作,才能促进理解,提高自己的原认知水平。例如可以这样引导学生问自己:别的同学是怎样想出来的?我为什么没有想到呢?下次再遇到这个问题,我会这样思考了吗?他们的想法都正确吗?结果可信吗?计算有无错误?推理是否严密?有无疏漏?繁简如何?方法能否改进?我都明白了吗?还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吗?还能提出不同见解和值的探索的问题吗?

如果有疑问,应该立即追问为什么,而不是害羞,默不作声;有不同的意见和见解,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想到了同学们没想到的,没有说完的要勇于补充。学会反思,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提高自己,让学生感受到我要向别人学习。

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深入交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科学思维的焦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精心设计问题,并把握好出示问题的时机和方式,才能促使学生深入交流。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问的有趣,能吸引注学生,使学生能进入所创设的情境。问题要新、奇、难度适中,问在学生的疑难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才能引起学生交流的兴趣。提出问题后,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反应,对预先准备的一些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如果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感到突然,说明问题难度太大或表达不清楚,教师就要恰当地给一些提示,或灵活补充一些辅助性的问题进行过渡。如果学生对所提的问题不以为然,或不经过认真思考就纷纷举手要求回答,说明问题容易,也要迅速进行调整,增添难度大一些的问题。总而言之,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和提问方式时,既要注意课前的充分准备,又要注意课堂的随机应变,确保交流的深入进行。

“教学之动、贵在引导”,通过老师有意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交流。通过交流,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教学的资源,让每一个人都能从他人的发言中获得大量的启示和收益,丰富自己的信息量。知识在交流中实现增值,思维在交流中实现碰撞,情感在交流中实现互融。

第三篇:学吴正宪老师心得体会

学习吴正宪老师心得体会

吴正宪是一个重感情、充满人情味的老师。课堂上,她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她对孩子的爱心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塑造他们。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她的课,充满了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一、让我领略了“自主学习”的魅力。

吴老师的课堂上自始至终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以学生为主体”在她的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课堂上,我们见到的不是一位谆谆教导的长者,而是一位处处撒播火种使人泛起思想涟漪的老朋友。在吴老师执教的《平移和旋转》一课中让课堂神采飞扬,她随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学生推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吴老师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使学生们感受到鼓舞和激励。抽象的数学课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妙趣横生。

二、让我对课堂有了新的领悟。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好课的标准,我不敢妄自定论。通过听吴老师的课和报告,我感觉有以下三方面非常重要:

1、真诚的教学感情

吴老师以情激情,用智慧使课堂具有浓浓的人情味,用她的话来说便是: “课堂教学源于情!”她能够真正做到从心底欣赏学生、赞扬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充满了真诚的赞赏与热情的鼓励,如:“好极了!我很欣赏这位同学,很会倾听,并会接纳别人的思想。你又知道呀„„”这些话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更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除了语言的激励,吴老师还非常善于用体态语言来感悟童心世界,走入学生的心灵。如:用眼神表达、扶扶肩膀、摸摸头、甚至蹲下来与学生交流,这一系列自然的行为,细腻地向学生传递着老师的信任,同时也体现了她对学生的那种深深的爱。相信,老师如此的身体语言定会震撼每个学生的心灵,这种身体力行的做法将比任何干瘪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2、独到的课堂设计

综观吴老师的众多教学实录,可以看到,无论哪节课,学生们都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她独到的教学设计。吴老师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精益求精,不是“为追求风格而风格”,而是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例如:在《旋转与平移》这节课中,一方面采用了个人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另一方面,让学生充分应用多种感知通道来感悟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观看游乐场中的活动场面,生动、直观地感悟平移和旋转,进而又通过动手操作和活动进一步探究平移和旋转。课的最后,教师设计了“楼房会搬家吗?”、“聪明的设计家”、“巧算长度”等解决问题的题材,又让学生在初步应用新知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学生在一堂课中初步完成了个体在认识上从感性到理性又从理性回到感性这样两次飞跃。这充满智慧的教学设计环节深深地吸引学生,也吸引着无数的老师的目光。教学结束时,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老师,大家都没有一丝倦怠,反而有种“意犹末尽”的感觉,这正是吴老师教学设计艺术高潮迭起性的体现。

3、挥洒的教学机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听吴老师的课,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她在课堂上那驾轻就熟的教学机智。吴老师对于课堂上的偶发事件能随时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如:教学《平移和旋转》时,课一开始吴老师问:“大家说玩好还是上课好?”老师的本意是借学生说“玩”引出游乐场,但孩子却说:“上课好”。吴老师巧妙地一引:“我认为玩不错,上课好不好呢,你们需用心体会,40分钟后再告诉我,好吗?”话语不多,就把学生引入了课堂。这样灵感性的发挥创造,是课前备课在课堂上的随时延伸,是教师知识积累、各方面修养及激情瞬间的高度凝合。

走近吴老师,她的课犹如一簇激浪,持久地澎湃了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想任何老师都不想在教学中只做一名匆匆的过客吧!那么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在教学中扎扎实实探索,给学生一片更加绚烂的天空吧!

第四篇:听吴正宪老师(模版)

听吴正宪老师《整数除以整除等于小数》的心得体会近日听了吴老师执教的一节《小数除法》,这节课内涵十分丰富,为教师理解运算能力、把握小数除法的数学本质,检视自身的教学能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参照,也为教师走进孩子的世界,点明了可以遵循的努力方向。

运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也是整个小学数学体系中占比最多的内容。过去,小学数学就叫算术,今天,小学数学虽然已拓展为一个比算数更为辽阔的领域,但运算能力仍然是小学数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小学数学的重中之重。那么,这个运算能力,是否还是过去的那个算数?这个重中之“重”、重在哪里? 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吴老师这节课的大致过程,看看在她的课堂里孕育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能力。

这节课一开始的《格林童话》,是一本学生喜爱的读物,另外,学生在二年级就已经了解了除法的意义,有了平均分的经验,知道了平均分的结果可能正好分完(整除),也可能有剩余。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也是他们喜欢这节课的源泉和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与出发点。吴老师一直主张数学应该“好吃又有营养”,其中的“好吃”与否,就与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有关。

接下来,“买四本格林童话”这件平平常常的事,却被已知的97÷4所余下的那个数卡住了,原本可以“有剩余”的除法,在这里已经行不通,但不把这个余数平均分了,又解决不了问题。于是,伴随着还能不能继续分?究竟该怎么分?等等新问题的产生,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除法知识积累,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寻找新算法的生长点,逐步融入到“必须继续分”的过程当中。

在解决“究竟该怎么分?”的整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情况是:一直在黑板前、书桌旁忙活是学生,吴老师多半是站在一边观察,但时不时说出这样一些短语:“把你的困惑说出来,”“你想知道什么?”“问﹍,接着问﹍,”“说呀﹍,接着说﹍”,“不急,停下来想一想”﹍,话不多,也不复杂,但眼看着,从分“钱”开始,伴随着“为什么是这样?”“还可以怎么想?”渐渐的,“钱”的概念淡去了,分“钱”开始转化为分“数”,特殊开始转化为一般,具体开始变得抽象,在孩子们手里,并不那么简单的“小数除法”呼之欲出。

循着这样的过程,最后,学生不仅把97÷4除尽了,也会算象51÷2这样的问题了,甚至大体上搞明白:51÷0.2的道理就在于“0.2变成2就好了”。同时,他们也在“继续分”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小数点的奥秘。

更多的细节在课堂实录中都可以看到,上面仅记述了这节课的大致节奏与过程,目的是说明,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今天培养运算能力所必须的教学生态。

在课程标准中,作为核心概念提出的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要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其中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关于“理解算理、寻找算法”的要求。这里的“寻找”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提法,即这个运算能力中的运算不是现成的,而是需要经由学生的发现得到。所以,今天的运算能力,已经改变了以往单纯追求“又对、又快”的传统面貌,作为“算法多样化的”升级版,为学生的探索、发现提供了一片沃土。

吴老师的这节课,对当前理解运算能力的内涵,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从现实中的问题(书的单价)到数学中的问题(97÷4);从有余数的除法到小数除法(余数必须继续分),这个从头到尾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完整过程所反映的,就是改革新常态之下,运算能力教学应有的直观教学生态。这节课以清楚的节奏,始终聚焦于引导学生对余数的一分再分,在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呈现出标准所期待的运算能力的内涵。比起那些理论著述中关于运算能力的晦涩表述,吴老师在这节课上的教学把握,更有助于我们开展运算教学时借鉴。

第五篇:听吴正宪老师

听吴正宪老师《搭配》有感

韩桂良

在这个时代,知识的更新是不可缺少的,通过二天在合肥的学习我深深懂得大师的风范。由于工作的忙碌,一直不能静下以来写一下自己的感受、体会、心得、感想等,也可以说是一份总结吧,把那种知识的冲动能保持得更久些,知识的积淀更深沉一些吧。我想名师之所以与普通大众不同,即在于他们所具备的教学风格是别人所无法模仿但可以欣赏,并值得思索的。那么吴正宪老师的《搭配》也是同样。我想,很多人都欣赏过吴老师那种大气浑然、温文尔雅的教学仪态——看到名师站在讲台上的姿态,我们就懂得了他们所独有的自信。

吴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解决搭配问题时,我所无法突破的最大障碍是,我根本就没有勇气让不同搭配方法的学生同时上台来介绍自己的方法。我想,首先我会被学生的阵势的吓慌,不知道怎么去安排余下等待介绍的学生位置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去组织他们的纪律;其次,我想我应该会被这样的局面打地手忙脚乱,我也一定分不清教学的步骤了;当然,如果要我再去关注没有参与介绍的学生,并且还要将他们安排到课堂讨论中去,那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而且那还不是我自己教的班级。

吴老师和同学们谈搭配,还在于她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搭配种类——搭配方法——什么方法记录搭配更合理——练习、思考、提高……课堂仿佛尽在掌握,节奏也如行云流水,但整个过程中,她更重视,更要我们关注到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都说,兴趣是学好这门功课的最大原力,而怎么让孩子们对课堂感兴趣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做基础教学的老师们,也一直关注如何使孩子对某个知识点感兴趣,但是问题是,想了老半天,也就无功而返了,即便学生有兴趣,那兴趣的起因也大多是因为这个问题中含有积极的思考意味,是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在激发他们学习进步。但是吴老师的课堂中,我又看到了别的使学生对未知知识充满兴趣的另一些激励手段,譬如说展示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用不那么课堂化的秩序一起学习、对学生的思维总是充满了挑衅…… 名师的课堂我们是学不来的,但是我们可以思索他们的行动,加以学习、分析,可能我们也会分析出一些门道和套路来。

2011年4月15日

下载吴正宪老师思想浅谈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吴正宪老师思想浅谈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吴正宪经典案例

    小学数学吴正宪[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一] 《平均数》一课上,在吴老师让学生估算平均数这一教学环节中,一位女同学估算出2000张,只见吴老师来到那位女同学身边摸着她的头亲切地......

    吴正宪教学年月日

    吴正宪教学“年月日”的反馈艺术 第一次集中反馈——导入新课,了解学情。 教师向询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党的生日、同学的生日,引入新课。 第二次集中反馈——学习探索,寻......

    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四) 课上,学生四人一组围桌而坐。桌面上摆放着水杯、可乐瓶、圆形纸片、刻度尺、绳子和剪刀。吴老师说:“龙潭湖公园有一个圆形花坛,为了保护花草,准......

    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三) 小括号 刚刚认识了小挂号可以改变原有运算顺序的规则后,突然有一位同学提出:“我认为小括号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有它的存在,照样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吴正宪老师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吴正宪老师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杨春妹- 问题一:开展数学课堂实效研究有何现实意义? 回顾五年来新课程改革所走过的路,我们曾和孩子们共同在课堂生活中共同分享过兴奋、快乐和......

    吴正宪教育思想心得(精选五篇)

    学习吴正宪教育思想心得 读完《吴正宪的儿童数学教育——真心与儿童做朋友》这本书,我对吴正宪的教育思想有了很多的感想。 《吴正宪的儿童数学教育》第三章“数学课堂教学实......

    吴正宪讲座

    让学生喜欢数学—— 解读吴正宪的教育理念讲座稿 讲座时间: 2015年5月12日下午 主讲人: 额尔登花 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讲座的内容是《让学生喜欢数学—— 解读吴正宪的教育理......

    吴正宪讲座整理稿

    吴正宪讲座整理稿 (2012-06-28 20:59:18) 转载▼ 标签: 杂谈 思考:为什么同样的40分种,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年级的学生,由于经历了不同的学习过程,数学教育的效果就不同呢? 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