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老师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04:0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吴正宪老师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吴正宪老师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第一篇:吴正宪老师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吴正宪老师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杨春妹-

问题一:开展数学课堂实效研究有何现实意义?

回顾五年来新课程改革所走过的路,我们曾和孩子们共同在课堂生活中共同分享过兴奋、快乐和幸福,但是,我们也有过困惑和不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愈加有了冷静的思考。理性客观地反思过去,实事求是地面对今天,以平和的心态,科学研究的精神来分析当今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

课程改革的今天,大家不约而同地把问题讨论聚焦在“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上,这是大家的心声,这是课堂教学发展的需要。有的老师曾问我:“现在又提出实效性”是不是又要完全回到原来的课堂教学状态中呢?研究实效性到底有什么现实意义?

研究讨论“实效性”,不是要走回头路,而是在继承发展、改革创新的基础上回顾反思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研究“实效性”它的意义在于通过触及课堂教学更深层面的实质问题,唤起广大教师研究探索的热情,使教师在“实效性”的大讨论中更有针对性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对课堂教学实效本质的再认识,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落实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有所得、有所获,为学生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注入后劲。我想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也必然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问题二:课堂实效具体指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

课堂教学的实效主要指课堂教学整体的效果。我想它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具体方面的问题。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定位是否 1

准确?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充分有效地利用了教学资源?教学中是否通过为学生创设现实的有价值、有意义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关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是否进行了有效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是否通过有效地评价与调控,因材施教,促进不同学生的反思与进步?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课堂教学是否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是否有利于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是否为学生的发展注入了后劲?

问题三:课堂实效与教学质量、课堂效率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追求高质量的教学质量、讲求高质量的课堂效率是落实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基本保证。换句话说具有实效性的课堂教学一定是追求高质量的教学过程;具有实效性的课堂教学一定是讲求高效率的教学过程。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即要关注教师教的质量,又要关注学生学的质量,二者缺一不可。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讲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教师要有“课堂成本意识”要处理好“投入”与“产出”、“长效”与“短时”、“可持续发展”与“暂时利益”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不能以牺牲学生身体健康为代价,靠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样的教学即使获得了暂时利益,比如学生的考试成绩暂时提高了,但学生的身心疲惫,失去兴趣和热情,这不是我们提倡的“实效性”。教师要在单位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用关注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施教学。

问题四:落实了“数学化”课堂是否就是实效好的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应该体现在让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但是不能说只要经历了“数学化”就是落实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经历“数学化”是落实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的途径。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是数学教学有实效性的基础,但不是数学课堂实效性的必然。落实实效性好的课堂必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落实课程目标,而不只是关注学生的数学智慧。

我们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理解数学内涵,使学生在亲身经历对现实进行数学化的过程,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用数学符号描述现象,进行数学建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单纯地获取知识,而是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享受获得富有生命活力的优质的数学教育。

凡事要有度,把握好"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用心慢慢体验!在教学中用心的去"悟"

问题五:课堂实效是否可以根据三维教学目标分成相应的三维实效?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的进程与发展,新课程观念的核心是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多元的,它不仅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实质即学生获得发展。因此,要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有机地整合于教学之中,这正是促进学生发展的真正内涵。

静观缺乏实效性的课堂教学,首先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游离学生的实际,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客观求实地反映学生应达到的实际水平。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方向,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泛化、虚 3

化都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教学中,我们首先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要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如何整体落实三维目标,我想说三层意思:一是,与时俱进地选择好教学内容,扎扎实实地为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定好位,打好桩。二是,以满腔的热情、智慧的头脑,敏锐的触角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唤起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三是,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的学习热情,想尽办法调动学生地积极性、主动性,全力以赴地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不断地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问题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生成性资源的把握非常重要,请您谈谈如何预设基础性生成资源?如何把握稍纵即逝的偶发性资源? 的确,教师对生成性资源的把握很重要。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课堂生成呢?我看还是得从关注学生谈起,学生是富有个性的生命体,他们的生活背景不同,认知个性不同,课堂上孩子们会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问题,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会各俱情态。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会自然生成许多资源,如果我们没有关注生成的意识,一些偶发性的资源就会一纵即逝,使真正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地处理和解决,这样课堂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首先要对课堂生成资源有关注的意识,4

读懂生成资源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生成资源来自哪里?一是教师精心预设,二是课堂学习中自然生成。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心脏,有价值的问题是重要的生成资源。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教学内容提出具有挑战性且有价值的问题资源,引发学生的发现探索,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使生成的问题成为学生研究数学问题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要精心预设,为可能在学习中自然生成的资源搭设生成的平台,给生成资源以“着陆”之机。

教师要以真诚宽容地态度接纳生成,为学生问题的生成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的经验基础、尊重不同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从自我个性多角度观察,发现问题,教师应以满腔的热情关注学生,真诚地倾听学生,用宽容的态度接纳课堂生成。这样课堂生成才有“着陆”的基础,生成资源课堂来。

作为教师必须清楚地看到不是所有课堂出现的问题都对学生的学习有价值,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在课堂里解决。一节课只有40分钟,哪些生成的新问题需要放大?哪些问题引发再思考、再讨论?从而有可能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在短时间做出理性的判断,即“生成”的价值何在?

机智的筛选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如何筛选生成并巧妙地利用生成,这的确对教师是个重要的挑战。

“生成资源”用好了,可使课堂教学妙笔生花,用的不当反而画蛇添足,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我认为,有利于与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并能触动学生交注欲望,思考兴趣的生成资源必须用好;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紧密相连并促进学生对数学思考,有利于对数学思想、方法更深入讨论的生成资源必须用好; 5

来自学生不管是正确,或错误的资源,只要对有启发,有交流价值的资源都要用好。

课堂的正确往往由于这些生成资源的不约而至,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入随波助流。可是,也非常遗憾,往往这些偶发性的资源从教师的手边悄悄地流走,失去了很好的数学教育的时机,使这些自发闪现出的思维火花,自生自灭。教师真的要用心、用情小心冀冀地去呵护这些可贵的“与众不同”,使稍纵即逝的偶发资源真正发挥它的价值。这里的课堂教学才能动态生成,充满智慧,显示活力。

问题七:请您分别谈谈如何提供课堂上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实效性?

谈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一个问题--数学学习情境的创设。

新课程改革以来,“创设情境”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生动活泼、有趣新颖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课堂学习情境令教师们眼界大开,大家顿悟“原来学生可以在如此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中学习研究数学。但是一些看似表面热闹,形式多变、牵强附会、毫无数学思考价值的学习情况真的令人不安和担忧。大量的精力放在情境的设计上,大块的课堂时间在“非数学活动中”溜走。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的学习情境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什么?我们不得不自问:

·什么是有效的学习情境?

·数学学习为什么要关注学习情境的创设? ·数学学习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情境?

·怎样创设数学学习情境?

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很好思考和研究的。

为什么要关注学习情境的创设呢?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中产生对数学学习的需要,激发起学习探究的热情,调动起参与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学习情境就像一个“磁场”,它吸引着学生进入一个充满问题、充满思考、研究的数学世界,创设学习情境是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研究数学,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创造情境而创造情境,创设情境一定是围绕着教学目标,紧贴教学内容,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呢?学生首先需要一个温馨和谐、平等安全的心理环境,需要一个有利于观察、思考、实践的自主探究环境,需要一个充满好奇疑问的问题环境,需要一个与伙伴教师互动合作的交流环境。创设学习环境要遵循“实效性”的原则,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发展的良好学习环境。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创设学习环境,在课堂实践中教师们用智慧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有利于促进学习的学习环境。

1、创设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2、创设有思维价值的数学活动情境。

3、创设源于数学知识本身的问题情境。

4、创设思维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数学情境的创设切忌浮躁,表面化,要立足数学学科的本质,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实现数学化,讲求数学思维的含量,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7

与把握。学习环境的创设要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真正使情境创设有价值、有实效。

有效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首先来自于自主探究的问题、合作交流的问题是否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交流的欲望。有需要才会积极主动投入其中,这是能否产生探究合作的需要,引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内在动力。其次,探究的问题是否具有现实性、挑战性,是否有探究价值,能否引发学生更深层面的思考,促进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自主探究的实效性来自探究问题的质量。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是学生探究的出发点。有了问题,有了疑问,才会有更深刻的思考。思起于疑,疑是最能引起探究反射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的问题,用数学问题的魅力引发学生探究的需要。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提出适当的探究问题,为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探究数学知识注入活力。

还有就是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去自己探索。如面对探究问题,可以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进行大胆猜想,再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进行科学的论证,得出正确结论。在探索中鼓励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巧妙地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反思、调整,使解决问题策略得到提升。

谈到合作学习,它与自主探索是不能分开的。要想合作交流的有效,首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想法拿什么去与别人交流?因此,我说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关注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

其次,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问题解决的目标,合理敏锐捕捉合作时机,适时调控合作进程,科学评价合作效果。还要合理的组建小组人员的搭配,明确小组成员分工,组织好组内、组际之间的交流。

对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要加强指导。除了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外,还要注意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和良好合作习惯的培养。如倾听的习惯、质疑的能力,有条理汇报交流的能力,合作探究的方法策略等。对良好习惯的养成,合作探究技能的培养要持之以恒。

问题八:提高课堂实效性应遵循哪些原则?有哪些主要策略?应注意什么?

原则:

1、关注个性差异的原则 2、实事求是的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

策略: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2、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3、多种教学方式融合,精心组织学习活动;

4、有效捕捉、利用教学资源;

5、多层反馈,有效调控,适当评价。

注意问题(教师应努力做到的):

1、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直面学生的数学现实,尊重接纳学生差异。

2、教师要深刻领悟教材,掌握教材重点难点,具有学科思想,了解学科历史文化,提升学科素养。

3、有效地组织学习素材,使学习资源优化。

4、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专业技能。

实效性课堂呼吁实效型教师。我心中的实效型教师该是什么样子呢?

l 深刻领悟教材,具有学科思想,了解学科历史文化; l 能有效地组织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l 全面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差异,懂得尊重,他懂得怎样尊重别人和怎样获得别人的尊重;

l 充满热情,有激情,充满期待; l 热情真诚友善宽容,给予学生信任; l 有数学专业技能,具有学科素养;

吴老师关于评价有效性的三个观点:

一、评价要实事求是;

二、评价要真诚;

三、评价要个性化;(我想既包括对学生的个性化,也包括教师本身的个性化)

第二篇:吴正宪老师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吴正宪老师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以来,“创设情境”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生动活泼、有趣新颖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课堂学习情境令教师们眼界大开,大家顿悟“原来学生可以在如此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中学习研究数学。但是一些看似表面热闹,形式多变、牵强附会、毫无数学思考价值的学习情况真的令人不安和担忧。大量的精力放在情境的设计上,大块的课堂时间在“非数学活动中”溜走。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的学习情境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什么?我们不得不自问:

•什么是有效的学习情境?

•数学学习为什么要关注学习情境的创设? •数学学习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情境? •怎样创设数学学习情境?

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很好思考和研究的。

为什么要关注学习情境的创设呢?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中产生对数学学习的需要,激发起学习探究的热情,调动起参与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学习情境就像一个“磁场”,它吸引着学生进入一个充满问题、充满思考、研究的数学世界,创设学习情境是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研究数学,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创造情境而创造情境,创设情境一定是围绕着教学目标,紧贴教学内容,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呢?学生首先需要一个温馨和谐、平等安全的心理环境,需要一个有利于观察、思考、实践的自主探究环境,需要一个充满好奇疑问的问题环境,需要一个与伙伴教师互动合作的交流环境。创设学习环境要遵循“实效性”的原则,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发展的良好学习环境。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创设学习环境,在课堂实践中教师们用智慧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有利于促进学习的学习环境。

1、创设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2、创设有思维价值的数学活动情境

3、创设源于数学知识本身的问题情境

4、创设思维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数学情境的创设切忌浮躁,表面化,要立足数学学科的本质,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实现数学化,讲求数学思维的含量,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把握。学习环境的创设要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真正使情境创设有价值、有实效。创设问题情境要不要注重科学性

[片段3]某教师教学“倒数”,创设了某人进行体育锻炼时倒立的情境。教师指出:生活中人可以倒立,杯子可以倒立,能从这个情境中也能举一些例子吗?于是学生说出了生活中很多物体可以倒立的现象(受教师例子的暗示直接迁移)。随后教师又问:倒数是什么?猜猜看。学生齐答:将数倒过来。怎么倒过来?学生说:1倒过来还是1,8倒过来还是8,9倒过来是6,6倒过来是9。[思考] 把问题情境生活化,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有些教师却把“生活原型”的引入当作是一种时髦。如此引入新课,可以说与数学内容格格不入,教师只在“倒”字上下工夫,情境运用只是解决了“倒”,而忽略了“倒数”的本质含义,这样的生活原型只能对学生起到误导作用,干扰了正确知识的建立。教学情境强调生活但更要“数学化”,生活化的情境不能喧宾夺主,一定要具有典型性,讲究科学性。

情境创设一定要优选素材,进行数学加工,为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服务。教材总是滞后于时代的,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弥补教材的不足,但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能引起学习上的共鸣,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的同时,让学生更多地关注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有关资料衔接2: 数学情境有效性摭谈

针对当前某些数学情境变歪、变虚、变味的误区,笔者认为数学情境必须摒弃浮华,返归实质,立足数学学科本质,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还数学情境真、实、味。真,就是有效的数学情境应和学生的真实生活很贴近;实,就是实实在在,不拐弯抹角,让学生简简单单学数学;味,就是追求数学思维含量。判断情境是否有效,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能否激发他们积极思考,获得最佳思维状态?

有效的数学情境能赋予数学学习以生活情趣,既能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能将学生引入一种渴求参与的状态,使学习毫无外部强加或者强迫的痕迹。比如吴正宪老师《旋转与平移》一课,先让学生观看游乐场中的活动场面,回忆生活中旋转与平移的现象,生动直观地感悟、区分旋转与平移;再呈现一幅以方格图为背景的社区平面图,让学生想像两个分别在不同位置的孩子如何到达学校,进而让学生在方格图上画一画,数一数,进一步探究旋转与平移的特点。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情境设计,一方面,学生通过在方格图上数出平移的格数,直观地强化了对平移的感知;另一方面,在去学校的途中还有旋转(转方向再继续平移),平移和旋转这两个基本概念在同一情境中反复呈现,符合生活实际情况,学生在对比中进—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的特征,点燃了智慧的火花。

第二,能不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并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找到与之匹配的模型?

数学把它的根须深深地扎进现实生活中,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但同时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科学,以其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与现实生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数学绝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生活,而应高于生活。数学情境作为沟通两者的桥梁,应该“深思熟虑,准确切入”,决不能想当然地“拉郎配”。有一个关于《倒数的认识》的案例。师生首先玩“倒着说”的游戏。教师说“l、2、3”,学生就说“3、2、1”;教师说“老师爱学生”,学生就说“学生爱老师”。接着教师又说数学中也存在这种现象,比如“八分之三倒过来是三分之八”、“二分之一倒过来就是一分之二”,然后让学生做“分数倒说”的游戏,理解倒数的意义,探讨求倒数的方法。乍一看,这位教师设计“倒着说”的游戏,借助情境快速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求倒数的一般方法(先化为分数,再把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如果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个情境创设是失败的,会产生副作用。执教者对教材分析不到位,没有抓住倒数概念的本质(乘积为1的两个数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而只是抓住了表面(两个数正好都是分数的特例情形),反而误导一些学生,他们认为2.3的倒数是3.2。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很好地把握情境与知识内涵之间的联系,创设的情境就无法有效沟通生活中的原型与所学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情境就很难真正服务于教学,甚至会造成

【案例】“倒数的认识”情境创设。

师: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是可以倒过来的。比如,人可以手倒立;杯子可以倒过来杯口朝下放在桌子上。这样的例子你能举一些吗?

(学生举了很多例子,如扫地时将凳子倒过来放在桌子上等。)

师出示“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的句子,让学生从左往右读,再从右往左读。(揭示课题:倒数。)师:猜猜看,倒数是什么?

(由于受了前面那些问题的影响,许多学生都说“就是将数倒过来”或“倒着数”。)

教师接下来又问:你能举个例子吗?

学生于是举了如下几个例子:1倒过来还是1;8倒过来是8;6倒过来变成9。„„

【反思】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生活化,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是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上片段中,可喜的是教师善于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但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绝不是生活现实的平移或翻版。“生活情节”的复杂性往往会使学生的探究方向受到干扰,使学生在“非本质”的问题上大伤脑筋,影响了探究的效果,弄不好会使教师陷入难堪的境地,使教学突生旁枝,情境创设以失败而告终。我们不难看出,如此引入新课,可以说与本课的数学内容格格不入,教师只在“倒”字上下功夫,而忽略了“倒数”的本质意义,师生之间只在漫无边际地“侃”着,这样的生活原型只能对学生起到误导作用,造成学生对“倒数”概念的认知偏差。

【对策】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生活化情境应作理性分析和有机选择,让典型的、有利于学生探究的生活情境来为教学服务。“互为倒数”这一概念的本质是“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是倒数概念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认知中的难点所在。教师可以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互为朋友”、“师生关系”等创设情境,抓住“互为倒数”这一概念的关键。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在感性上初步理解“互为”的含义,为学生准确理解倒数的意义作好铺垫。因此可作如下具体操作:

师:我们班本学期新来了几名同学,经过十多天的接触,他们和原来的同学有了友谊,相互成为了——

生(齐说):朋友。

师:谁来解释一下,你是怎样理解“相互成为朋友”这句话的? 生1:“相互成为朋友”的意思是“互相成为了朋友”。

生2:“相互成为朋友”的意思是,我是他的朋友,他也是我的朋友。师:在生活和学习中,像这样有着相互依存关系现象的例子你能举几个吗?

生3:例如:“你和我们是师生关系”。就是说:“你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是你的学生。”

生4:(一边比划,一边叙述)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直线1是直线2的垂线,直线2也是直线1的垂线。

生5:8÷4=2,8是4的倍数,4是8的约数,这里倍数和约数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学中具有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的一个知识。(出示一组互为倒数的数,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认识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探求倒数的求法。)

种种负面影响。误区一:追求生活化,远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案例】“人民币的认识”情境创设。

课始,多媒体演示小朋友购买物品的情景,然后定格在明明和售货员付钱的画面上。

明明:阿姨,我买一块橡皮需要多少钱?

阿姨:1元。明明:阿姨,给。(边说边递上1角钱。)阿姨:小朋友,这不是1元呀!明明:啊„„

阿姨:小朋友,你要学会买东西,必须得先认识人民币才行呀!(板书课题引入。)

【反思】购物是学生平时接触较多的一种生活情境。创设这个情境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但是,如此创设一个引入“认识人民币”的生活情境,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它仅仅是老师用作引入新课的“工具”而已。事实上,一年级的小朋友不可能不认识人民币,这种远离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情境创设,又怎能成为数学问题产生的土壤?学生又怎能产生积极的学习状态?学生的主体意识又如何得到培养?

【对策】好的学习情境是生活经验的浓缩。奥苏伯尔说:“如果要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钱的机会比较多,所以即使是一年级的同学,对于钱也有不少的生活体验。我们应努力打通数学与生活间的通道,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充分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创设出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数学情境。这样的学习情境,自然生动,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数学的价值,有助于学生锻炼出敏锐的数学眼光。因此建议作如下设计: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买过东西吗? 生:(齐答)买过!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都买过些什么? 生1:我买过菜。

生2:我买过铅笔盒,还买过书。„„

师:同学们买过这么多东西,不管你买什么,都需要有—— 生:(异口同声)钱!

师:关于钱,你已经知道了它的哪些知识? 生1:我知道美国的钱叫美元。

生2:我知道钱有一元的、五元的„„(学生一口气说了许多。)生3:我知道钱有假的,有真的。„„

师:大家知道的真不少!刚才一位同学提到:有古代的钱,也有现在的钱。谁知道,我们中国现在用的钱统一叫什么?

生:(异口同声)人民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教师板书:认识人民币)

师:关于人民币,你还想知道它的哪些知识? 生1:人民币是怎么产生的? 生2:人民币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生3:为什么有的人民币是硬币,有的人民币是纸币? 生4:人民币是谁设计的?

生5:人民币怎样换成美元?到哪里换? „„

师:同学们很爱动脑筋,想了解的知识真够多的!看看下面的学习能不能帮你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引入新课教学。)

误区二:缺乏典型性,造成学生的认知偏差

第三篇:吴正宪老师感悟

“触动——‘有营养’的东西都不好吃?坚守——‘有营养’的数学!创造——‘好吃’的数学!兼得——‘有营养、好吃’的数学!”

“我们要思考在教学中如何让孩子们度过一个一生中只有一次的快乐童年而收获多多。”

“坚守‘有营养’的数学不仅要坚守多年来数学教学的规律,还要坚守儿童数学的规律!”

“创造‘好吃’的数学,‘好吃’的数学也就是给孩子们良好感受的数学。”

“‘好吃’的数学可能不那么严谨系统,但是只有属于孩子们自己的数学才是最美的数学;‘好玩’的课堂可能不那么尽善尽美,但是只有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课堂才是最有魅力的课堂!”

“教师要创造‘好吃’的数学,首先要改变自己习惯了的教学理念,要明白智慧不等于知识。”

“怎样创造能使孩子们儿时学习幸福,又使今后能长远发展的数学教育呢?我想只有在真正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为孩子们的童年奉献出‘好吃’又‘有营养’的兼得数学。”

互动的课堂讲求对话和共享。好的数学老师应该善于营造一种生动的数学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课堂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中所进行的“对话”,教师和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或交流,而主要更主要的是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同时,学生的见解和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直接或间接的作为个人独特的精神展示在教师面前。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共享”。

一、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使学生于乐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和谐、融洽的讨论交流的机会和气氛,构建平等自由的交流平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进行充分的交流,并给予及时激励,如热情的话语,赞许的目光,亲昵的动作,来增强学生交流的自信心,使学生在知识的理解、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同时学生在交流中遇到困难时,给予引导,这样才能发挥交流的最大作用,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的交流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善于交流

1、学会倾听。

学生要善于倾听老师的发言,也应善于倾听同学的发言。尤其是一个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往往表现出两种情形:一是事不关己,漠不关心;另一种就是随意否定或打断别人的话,而总是举着小手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这些都不利于交流的深入。因此,课堂上的“倾听”习惯是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培养的,而课堂语言的评价在这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倾听”习惯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要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听懂了他的话吗?懂了你再说给大家听一遍”,“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呀!”、“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呀!”等等。教师通过这些话语有意识地提醒学生要对发言者有礼貌,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不插嘴,要听出他人发言的要点。使学生在学会倾听的同时,学会理解与宽容。

2、学会表达 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表达。在交流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小老师”、“小权威”,他们发言的机会多,而有的学生发言机会少。为此,教师要调动那些发言少的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把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让他们说,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一些基础知识较差、思维能力较弱、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说”是表达的一种主要形式,却不是唯一形式。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有的时候语言的表达跟不上思维,出现他们想到了却一时说不出来而“急死人”的场面。这时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画图、学具或非文非图的代号就成了好帮手。培养学生会用多种形式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和建议,只要合适就是好的。多一些肯定和鼓励,使每位学生都学会表达,善于表达和惯于表达。

3、学会反思

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教授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学习是指在完成一项任务后回顾一下自己的智能活动过程,及时总结所学知识和学习策略,是对自己思维进行再认识和检验的过程,是一个自我矫正、不断提高的过程。唯有反思,才能控制思维操作,才能促进理解,提高自己的原认知水平。例如可以这样引导学生问自己:别的同学是怎样想出来的?我为什么没有想到呢?下次再遇到这个问题,我会这样思考了吗?他们的想法都正确吗?结果可信吗?计算有无错误?推理是否严密?有无疏漏?繁简如何?方法能否改进?我都明白了吗?还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吗?还能提出不同见解和值的探索的问题吗?

如果有疑问,应该立即追问为什么,而不是害羞,默不作声;有不同的意见和见解,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想到了同学们没想到的,没有说完的要勇于补充。学会反思,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提高自己,让学生感受到我要向别人学习。

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深入交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科学思维的焦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精心设计问题,并把握好出示问题的时机和方式,才能促使学生深入交流。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问的有趣,能吸引注学生,使学生能进入所创设的情境。问题要新、奇、难度适中,问在学生的疑难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才能引起学生交流的兴趣。提出问题后,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反应,对预先准备的一些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如果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感到突然,说明问题难度太大或表达不清楚,教师就要恰当地给一些提示,或灵活补充一些辅助性的问题进行过渡。如果学生对所提的问题不以为然,或不经过认真思考就纷纷举手要求回答,说明问题容易,也要迅速进行调整,增添难度大一些的问题。总而言之,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和提问方式时,既要注意课前的充分准备,又要注意课堂的随机应变,确保交流的深入进行。

“教学之动、贵在引导”,通过老师有意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交流。通过交流,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教学的资源,让每一个人都能从他人的发言中获得大量的启示和收益,丰富自己的信息量。知识在交流中实现增值,思维在交流中实现碰撞,情感在交流中实现互融。

第四篇:学吴正宪老师心得体会

学习吴正宪老师心得体会

吴正宪是一个重感情、充满人情味的老师。课堂上,她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她对孩子的爱心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塑造他们。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她的课,充满了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一、让我领略了“自主学习”的魅力。

吴老师的课堂上自始至终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以学生为主体”在她的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课堂上,我们见到的不是一位谆谆教导的长者,而是一位处处撒播火种使人泛起思想涟漪的老朋友。在吴老师执教的《平移和旋转》一课中让课堂神采飞扬,她随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学生推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吴老师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使学生们感受到鼓舞和激励。抽象的数学课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妙趣横生。

二、让我对课堂有了新的领悟。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好课的标准,我不敢妄自定论。通过听吴老师的课和报告,我感觉有以下三方面非常重要:

1、真诚的教学感情

吴老师以情激情,用智慧使课堂具有浓浓的人情味,用她的话来说便是: “课堂教学源于情!”她能够真正做到从心底欣赏学生、赞扬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充满了真诚的赞赏与热情的鼓励,如:“好极了!我很欣赏这位同学,很会倾听,并会接纳别人的思想。你又知道呀„„”这些话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更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除了语言的激励,吴老师还非常善于用体态语言来感悟童心世界,走入学生的心灵。如:用眼神表达、扶扶肩膀、摸摸头、甚至蹲下来与学生交流,这一系列自然的行为,细腻地向学生传递着老师的信任,同时也体现了她对学生的那种深深的爱。相信,老师如此的身体语言定会震撼每个学生的心灵,这种身体力行的做法将比任何干瘪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2、独到的课堂设计

综观吴老师的众多教学实录,可以看到,无论哪节课,学生们都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她独到的教学设计。吴老师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精益求精,不是“为追求风格而风格”,而是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例如:在《旋转与平移》这节课中,一方面采用了个人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另一方面,让学生充分应用多种感知通道来感悟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观看游乐场中的活动场面,生动、直观地感悟平移和旋转,进而又通过动手操作和活动进一步探究平移和旋转。课的最后,教师设计了“楼房会搬家吗?”、“聪明的设计家”、“巧算长度”等解决问题的题材,又让学生在初步应用新知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学生在一堂课中初步完成了个体在认识上从感性到理性又从理性回到感性这样两次飞跃。这充满智慧的教学设计环节深深地吸引学生,也吸引着无数的老师的目光。教学结束时,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老师,大家都没有一丝倦怠,反而有种“意犹末尽”的感觉,这正是吴老师教学设计艺术高潮迭起性的体现。

3、挥洒的教学机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听吴老师的课,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她在课堂上那驾轻就熟的教学机智。吴老师对于课堂上的偶发事件能随时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如:教学《平移和旋转》时,课一开始吴老师问:“大家说玩好还是上课好?”老师的本意是借学生说“玩”引出游乐场,但孩子却说:“上课好”。吴老师巧妙地一引:“我认为玩不错,上课好不好呢,你们需用心体会,40分钟后再告诉我,好吗?”话语不多,就把学生引入了课堂。这样灵感性的发挥创造,是课前备课在课堂上的随时延伸,是教师知识积累、各方面修养及激情瞬间的高度凝合。

走近吴老师,她的课犹如一簇激浪,持久地澎湃了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想任何老师都不想在教学中只做一名匆匆的过客吧!那么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在教学中扎扎实实探索,给学生一片更加绚烂的天空吧!

第五篇:听吴正宪老师(模版)

听吴正宪老师《整数除以整除等于小数》的心得体会近日听了吴老师执教的一节《小数除法》,这节课内涵十分丰富,为教师理解运算能力、把握小数除法的数学本质,检视自身的教学能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参照,也为教师走进孩子的世界,点明了可以遵循的努力方向。

运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也是整个小学数学体系中占比最多的内容。过去,小学数学就叫算术,今天,小学数学虽然已拓展为一个比算数更为辽阔的领域,但运算能力仍然是小学数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小学数学的重中之重。那么,这个运算能力,是否还是过去的那个算数?这个重中之“重”、重在哪里? 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吴老师这节课的大致过程,看看在她的课堂里孕育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能力。

这节课一开始的《格林童话》,是一本学生喜爱的读物,另外,学生在二年级就已经了解了除法的意义,有了平均分的经验,知道了平均分的结果可能正好分完(整除),也可能有剩余。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也是他们喜欢这节课的源泉和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与出发点。吴老师一直主张数学应该“好吃又有营养”,其中的“好吃”与否,就与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有关。

接下来,“买四本格林童话”这件平平常常的事,却被已知的97÷4所余下的那个数卡住了,原本可以“有剩余”的除法,在这里已经行不通,但不把这个余数平均分了,又解决不了问题。于是,伴随着还能不能继续分?究竟该怎么分?等等新问题的产生,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除法知识积累,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寻找新算法的生长点,逐步融入到“必须继续分”的过程当中。

在解决“究竟该怎么分?”的整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情况是:一直在黑板前、书桌旁忙活是学生,吴老师多半是站在一边观察,但时不时说出这样一些短语:“把你的困惑说出来,”“你想知道什么?”“问﹍,接着问﹍,”“说呀﹍,接着说﹍”,“不急,停下来想一想”﹍,话不多,也不复杂,但眼看着,从分“钱”开始,伴随着“为什么是这样?”“还可以怎么想?”渐渐的,“钱”的概念淡去了,分“钱”开始转化为分“数”,特殊开始转化为一般,具体开始变得抽象,在孩子们手里,并不那么简单的“小数除法”呼之欲出。

循着这样的过程,最后,学生不仅把97÷4除尽了,也会算象51÷2这样的问题了,甚至大体上搞明白:51÷0.2的道理就在于“0.2变成2就好了”。同时,他们也在“继续分”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小数点的奥秘。

更多的细节在课堂实录中都可以看到,上面仅记述了这节课的大致节奏与过程,目的是说明,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今天培养运算能力所必须的教学生态。

在课程标准中,作为核心概念提出的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要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其中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关于“理解算理、寻找算法”的要求。这里的“寻找”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提法,即这个运算能力中的运算不是现成的,而是需要经由学生的发现得到。所以,今天的运算能力,已经改变了以往单纯追求“又对、又快”的传统面貌,作为“算法多样化的”升级版,为学生的探索、发现提供了一片沃土。

吴老师的这节课,对当前理解运算能力的内涵,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从现实中的问题(书的单价)到数学中的问题(97÷4);从有余数的除法到小数除法(余数必须继续分),这个从头到尾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完整过程所反映的,就是改革新常态之下,运算能力教学应有的直观教学生态。这节课以清楚的节奏,始终聚焦于引导学生对余数的一分再分,在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呈现出标准所期待的运算能力的内涵。比起那些理论著述中关于运算能力的晦涩表述,吴老师在这节课上的教学把握,更有助于我们开展运算教学时借鉴。

下载吴正宪老师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吴正宪老师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听吴正宪老师

    听吴正宪老师《搭配》有感 韩桂良 在这个时代,知识的更新是不可缺少的,通过二天在合肥的学习我深深懂得大师的风范。由于工作的忙碌,一直不能静下以来写一下自己的感受、体会、......

    吴正宪老师思想浅谈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吴正宪老师的八大课堂理念真真正正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数学的美丽,而“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是吴老师的课堂教学特色之一,她身体力行把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是有潜力的......

    吴正宪教学年月日

    吴正宪教学“年月日”的反馈艺术 第一次集中反馈——导入新课,了解学情。 教师向询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党的生日、同学的生日,引入新课。 第二次集中反馈——学习探索,寻......

    吴正宪讲座

    让学生喜欢数学—— 解读吴正宪的教育理念讲座稿 讲座时间: 2015年5月12日下午 主讲人: 额尔登花 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讲座的内容是《让学生喜欢数学—— 解读吴正宪的教育理......

    吴正宪讲座整理稿

    吴正宪讲座整理稿 (2012-06-28 20:59:18) 转载▼ 标签: 杂谈 思考:为什么同样的40分种,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年级的学生,由于经历了不同的学习过程,数学教育的效果就不同呢? 以小......

    吴正宪学习心得

    参加吴正宪精英团队成长范式与成果展示暨小数报名师大讲坛“走进真实的儿童数学学习世界”宿迁专场活动的学习心得 沭阳县实验小学 王宜平2013年12月21日,我校选15位数学老......

    听吴正宪老师讲课体会

    听吴正宪老师讲课体会 4月23日,在滨城区逸夫小学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现场授课和作专题报告。吴老师讲的课是一节中年级的课,在课堂中,吴老师的大师风采给我......

    观吴正宪老师数学课有感

    观吴正宪老师数学课有感 吴正宪老师的数学课让我感受到了数学真正的魅力,虽然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但吴老师的数学课仍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很多感触: 首先,吴老师的课堂是真正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