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吴正宪老师讲课体会
听吴正宪老师讲课体会
4月23日,在滨城区逸夫小学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现场授课和作专题报告。吴老师讲的课是一节中年级的课,在课堂中,吴老师的大师风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师生的关系。听吴老师的课,就像享受春天的阳光,在课堂上她和孩子们的关系处理得是那么得体,以至于我都怀疑,这是在上课吗,分明就是老师和学生在一起聊天,谈心,上课的痕迹只能在黑板上找到。那种呆板的标准课堂模式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没有,取而代之是洒脱的交流,师生心灵上的碰撞。刚开始学生还是有点紧张,出现一些小意外,但是在吴老师亲切的语言交流下,氛围逐渐缓和,师生关系变得融洽。“这个小东西。”这是吴老师对其中一个学生的昵称,成人之间如果说这种话,有骂人的嫌疑,但是在这种场合下,学生很受用,也很喜欢这个老师对自己的称呼。
二、随意的语言不随意。吴老师在课堂中,看似随意的、不经意的语言,仔细想来确实相当的不随意。这些语言有些都不严谨,像什么“小东西”、“还是10不10了”等等,这些随意的语言,必定是经过老师长时间缜密的思考后的结果。记得全国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曾经在一节课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你就这样上来了?”,这句话黄老师想了三天,反复改了几次,最后才决定用这句话。这才是一句话,一节课用好多句话,一节课磨出来有多么的不易。这看似随意的下面经历了多少个不随意,我想只有这节课的设计者才会深刻理解和体会。
三、数学思想的渗透。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很难搞清楚什么是数学思想,但是根据教材的编排,需要渗透一些比较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转化的思想和集合的概念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去挖掘教材深层次的东西,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吴老师这节课设计得比较巧妙,很流畅的引入课题,并逐渐展开教学。
四、教师的应变能力。在本次吴老师讲的这节课中,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学生和老师由于比较陌生,配合并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吴老师给我们示范了生动的活教材,通过师生的对话和交流,逐渐的进入上课状态。当出现一些尴尬时,吴老师很快就能不留痕迹的化解。作为一个听课者,听吴老师讲课,简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第二篇:听吴正宪老师(模版)
听吴正宪老师《整数除以整除等于小数》的心得体会近日听了吴老师执教的一节《小数除法》,这节课内涵十分丰富,为教师理解运算能力、把握小数除法的数学本质,检视自身的教学能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参照,也为教师走进孩子的世界,点明了可以遵循的努力方向。
运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也是整个小学数学体系中占比最多的内容。过去,小学数学就叫算术,今天,小学数学虽然已拓展为一个比算数更为辽阔的领域,但运算能力仍然是小学数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小学数学的重中之重。那么,这个运算能力,是否还是过去的那个算数?这个重中之“重”、重在哪里? 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吴老师这节课的大致过程,看看在她的课堂里孕育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能力。
这节课一开始的《格林童话》,是一本学生喜爱的读物,另外,学生在二年级就已经了解了除法的意义,有了平均分的经验,知道了平均分的结果可能正好分完(整除),也可能有剩余。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也是他们喜欢这节课的源泉和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与出发点。吴老师一直主张数学应该“好吃又有营养”,其中的“好吃”与否,就与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有关。
接下来,“买四本格林童话”这件平平常常的事,却被已知的97÷4所余下的那个数卡住了,原本可以“有剩余”的除法,在这里已经行不通,但不把这个余数平均分了,又解决不了问题。于是,伴随着还能不能继续分?究竟该怎么分?等等新问题的产生,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除法知识积累,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寻找新算法的生长点,逐步融入到“必须继续分”的过程当中。
在解决“究竟该怎么分?”的整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情况是:一直在黑板前、书桌旁忙活是学生,吴老师多半是站在一边观察,但时不时说出这样一些短语:“把你的困惑说出来,”“你想知道什么?”“问﹍,接着问﹍,”“说呀﹍,接着说﹍”,“不急,停下来想一想”﹍,话不多,也不复杂,但眼看着,从分“钱”开始,伴随着“为什么是这样?”“还可以怎么想?”渐渐的,“钱”的概念淡去了,分“钱”开始转化为分“数”,特殊开始转化为一般,具体开始变得抽象,在孩子们手里,并不那么简单的“小数除法”呼之欲出。
循着这样的过程,最后,学生不仅把97÷4除尽了,也会算象51÷2这样的问题了,甚至大体上搞明白:51÷0.2的道理就在于“0.2变成2就好了”。同时,他们也在“继续分”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小数点的奥秘。
更多的细节在课堂实录中都可以看到,上面仅记述了这节课的大致节奏与过程,目的是说明,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今天培养运算能力所必须的教学生态。
在课程标准中,作为核心概念提出的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要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其中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关于“理解算理、寻找算法”的要求。这里的“寻找”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提法,即这个运算能力中的运算不是现成的,而是需要经由学生的发现得到。所以,今天的运算能力,已经改变了以往单纯追求“又对、又快”的传统面貌,作为“算法多样化的”升级版,为学生的探索、发现提供了一片沃土。
吴老师的这节课,对当前理解运算能力的内涵,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从现实中的问题(书的单价)到数学中的问题(97÷4);从有余数的除法到小数除法(余数必须继续分),这个从头到尾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完整过程所反映的,就是改革新常态之下,运算能力教学应有的直观教学生态。这节课以清楚的节奏,始终聚焦于引导学生对余数的一分再分,在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呈现出标准所期待的运算能力的内涵。比起那些理论著述中关于运算能力的晦涩表述,吴老师在这节课上的教学把握,更有助于我们开展运算教学时借鉴。
第三篇:听吴正宪老师
听吴正宪老师《搭配》有感
韩桂良
在这个时代,知识的更新是不可缺少的,通过二天在合肥的学习我深深懂得大师的风范。由于工作的忙碌,一直不能静下以来写一下自己的感受、体会、心得、感想等,也可以说是一份总结吧,把那种知识的冲动能保持得更久些,知识的积淀更深沉一些吧。我想名师之所以与普通大众不同,即在于他们所具备的教学风格是别人所无法模仿但可以欣赏,并值得思索的。那么吴正宪老师的《搭配》也是同样。我想,很多人都欣赏过吴老师那种大气浑然、温文尔雅的教学仪态——看到名师站在讲台上的姿态,我们就懂得了他们所独有的自信。
吴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解决搭配问题时,我所无法突破的最大障碍是,我根本就没有勇气让不同搭配方法的学生同时上台来介绍自己的方法。我想,首先我会被学生的阵势的吓慌,不知道怎么去安排余下等待介绍的学生位置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去组织他们的纪律;其次,我想我应该会被这样的局面打地手忙脚乱,我也一定分不清教学的步骤了;当然,如果要我再去关注没有参与介绍的学生,并且还要将他们安排到课堂讨论中去,那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而且那还不是我自己教的班级。
吴老师和同学们谈搭配,还在于她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搭配种类——搭配方法——什么方法记录搭配更合理——练习、思考、提高……课堂仿佛尽在掌握,节奏也如行云流水,但整个过程中,她更重视,更要我们关注到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都说,兴趣是学好这门功课的最大原力,而怎么让孩子们对课堂感兴趣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做基础教学的老师们,也一直关注如何使孩子对某个知识点感兴趣,但是问题是,想了老半天,也就无功而返了,即便学生有兴趣,那兴趣的起因也大多是因为这个问题中含有积极的思考意味,是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在激发他们学习进步。但是吴老师的课堂中,我又看到了别的使学生对未知知识充满兴趣的另一些激励手段,譬如说展示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用不那么课堂化的秩序一起学习、对学生的思维总是充满了挑衅…… 名师的课堂我们是学不来的,但是我们可以思索他们的行动,加以学习、分析,可能我们也会分析出一些门道和套路来。
2011年4月15日
第四篇:听吴正宪老师的讲课及讲座有感
2014年寒假作业
听吴正宪老师的讲课及讲座有感
-------------如何做孩子们喜欢的数学教师
今年寒假我有幸在网上聆听了北京著名教育家吴正宪老师的几节讲课,这是第一次听聆听吴老师的讲课,听后有一种如饮甘露,如沐春风的感受。平时老师们课下聚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抱怨:孩子们不喜欢数学课,上课不听讲,这课真没法上;今天领导听课,孩子们都跟哑巴一样,谁也不回答问题了,真生气;那么简单的问题讲了好几遍,还是不会做,太笨了等等。听了吴老师的讲座后我深深地体会到如果我们都能像吴老师那样去驾驭课堂,那我们何愁孩子们上课不听讲呢?何愁孩子们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呢?何愁孩子们不爱学习数学呢?又何愁孩子们学不好数学呢?要让孩子们喜欢数学,要做一个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老师,教师本身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教师要注意情感的交流,尊重、善待、理解每一个孩子。
听了吴老师几节课,我发现了吴老师在课堂上总是把自己当成孩子们中的一员,和孩子一起学习探讨,共同成长,她注重对孩子的情感的交流,尊重、善待、理解每一个孩子。例如,吴老师的《平均数》那节课,就是让学生去猜,平均数可能是多少。最大的数大概是1300,最小的数700,共5个数,让学生猜一猜平均数可能是多少。很多同学猜1000,900,1100,980,1050,突然间有一个学生冒出来2000,当时吴老师没动声色,2000,接着猜。但是这时候,吴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这是你们猜的,准不准呢?”孩子们马上说:“我们自己试试吧!”试的结果平均数正好是1000。一般情况下呢,老师们就可能会说那个学生:“怎么会是2000呢?最大的数才是几?你先坐下吧。”试想一下,如果这样说,那个孩子势必会觉得自己错了,其他的孩子也会嘲笑他,他就会不好意思而抬不起头,下面的课还能听进去吗?以后还敢回答问题吗?吴老师没有这样做,吴老师说:“哎,2000那位你在哪儿呢?你问问同学们,人家怎么都是1000,1100,900呢?”他也挺有意思,问道:“你们怎么猜得那么准?”其他学生反问他:“你看看最大的才是几?1300。”老师就要这样挑动学生,促使他们之间产生互动。老师们看学生问话多好:“最大的才是1300,那平均数可能是2000吗?”他说:“哎呀,我错了!”挠挠头“我错了!”吴老师问:“为什么错了?”那位学生说:“平均数不是多的给少的,少的长高了,匀乎匀乎的那个数吗?对呀,那怎么可能比最高的还高呢?”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它的区间,通过孩子的对话已经很好的完成了。这个知识点的完成不是老师枯燥的讲解,告白,而是通过学生的自问自答弄明白的,是他们自己学会的,不是老师填鸭式地教会的。这个时候吴老师还特别关注了情感的交流,吴老师没让这个孩子尴尬的回去,也没有让他很难为情地坐下,而是对他说了一句话:“今天你们的思考有根有据,不过今天吴老师呢,更要表扬我身边刚才说错的同学。”吴老师看看他继续说:“正是由于你的问题的出现,才给我们带来了一次很有价值的讨论,你看看,通过你们的问题的交流,互动,你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了思考,我们才知道,原来平均数必须得比最高的少一些,比最小多一些。这是刚才你说的,人家都在这里边去转呀转呀,你跑外边溜达去了,你看你的这个思考,你的这个问题,不是带来了我们很好的思考吗?这就是你今天对我们数学学习的贡献,大家把掌声送给那个同学!”这就是典型的情感交流。
吴教授讲座时出示了前几年在某个学校拍摄的照片《坐在角落中的女孩》,吴老师就给那个女孩上了一节课,那个女孩就要给吴老师打电话,和吴老师含泪留影,说:“吴老师,一节课就会记住你一辈子”。吴老师的数学教学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现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还是高高在上,整天板着面孔,学生稍有不好就会大发脾气,整的学生整节课在提心吊胆中度过,提不起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低,教师会找学生的各种理由,而不从自身找原因。优秀的数学教师必然是一名能教出人文精神的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懂得因材施教,充满热情,有激情,会期待。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没有什么比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爱是传承世代的积淀,爱是传递情感的纽带,没有爱的贯穿,纵然你的教学水平再高,最后剩下的快乐也只是独乐而已。
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她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从强迫学生去认同。她以热情的鼓励、殷切的期待、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她用那真诚的爱心感染了孩子们,贴近了孩子们的心。她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二、教师要面向全体孩子,学会微笑,关注学困生,不歧视学困生。
一个老师还应该是一个有学生缘的老师。你对学生的喜爱、公平、尊重、友善都会在其中。吴老师上课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她每节课都是那么和蔼可亲,每节课都是满脸的笑容去和孩子们交流。听吴老师的几节课,我都听到吴老师在说:“谁还没有发言呢?让没有发言的孩子回答一下问题。”她总是想到每一个孩子,不给每一个孩子留下遗憾。“我不再是木头!”这句话是发自一个学习困难的孩子的心声。我想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每个老师心里都会一震,都会反思自己的课堂,我也不例外。我可以说是个严厉的老师,我的笑容很吝啬,整天板着面孔上课。尤其是有领导听课或者参加评优课的时候,班级的孩子有70多人,有时候给他们点阳光就灿烂,课堂就会像一窝蜂一样不好掌控,不敢放开了让孩子们去讨论,争辩。更不敢提问学习有困难的孩子,生怕他们会说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话语,让我无法收拾残局。平时的教学有时候为了能一节课顺利完成任务,也很少弯下腰来倾听孩子们的发言。是吴老师的讲座让我懂得教室就是让孩子出错的地方,要让错误变成宝贵的资源。而那些学困生更应该去关注他们,给他们说话的权利。其实他们的错误并不可怕,有时正是有了这些错误,会让你的课堂更加精彩,它恰恰会成为这堂课的闪光点。
今后的我一定多些微笑,用我的微笑去感染学生,相信我的微笑一定会让孩子们更加喜欢我,和我打成一片。这样我的生活会更加轻松,工作会更加愉快!
三、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平等互动,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孩子们都参与到讨论中来。
例如:吴老师在教学《估算》一课时,让孩子根据自己对每种估算方法的理解给这种估算的方法取个名字。例如:小估、中估、大估、大小估、四舍五入估„。学生可能会想,自己能想出一个估算方法名字,自己是很了不起的,会增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兴趣。她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没有刻意追求形式与热闹,而是围绕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精心组织教学
平等的互动,就是说老师对任何孩子都不偏爱,不轻视。有些孩子,他们的知识水平,经验,可能是都是不同的,但是老师能够允许他们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方法,用不同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来达到他们对学习知识的一个共同的认识。老师要民主,营造这样一种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多种思想观点共存。比如,有位教师讲“圆的认识”。老师讲了什么是直径,然后问学生:“你来说说什么是直径?”学生呢,由于刚刚接触到这样的一些语言和概念,于是他边指边说:“那就是直径。”他指着黑板上老师画的圆里边的直径,老师说你还是用语言说说吧,结果孩子说了,他说:“就是从这过,这头跟这头吧,都不能出去,也不能缩进来,都得在这边上待着。”当时老师的表情就挺难看,说你回去吧,你们谁来说说什么是直径,又一个学生站起来了,他仍不随着老师的话说,而是接着这个学生的话说,他说:“老师,就是在那个边上待着的时候得这样对着待着,而不能歪着,还得是直直的,不能弯。”请问老师们,您说他们说的是直径吗?正如吴老师所说:“这叫做不严格的理解。”老师把书上的黑体字板书在黑板上,同学们读一读。教师把自己的想法、书上的语言强加给了学生。应当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会有很多方面去思考。
所以我们老师第一,允许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他们对数学概念,公式这个意义的理解;另外,老师应当帮助学生不断的完成对接,让学生在对接的过程当中,体会着数学语言的简洁之美,严谨之美,概括之美,允许孩子们用他们不同长短的时间,来完成对接;第三,等待,让孩子们能够用他们的经验,用他们自己习惯的语言来表述他们对数学意义的理解。就是说“严格的不理解,不如不严格的理解”。让每一个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形成一种平等的互动,我们这样认为有助于学生在课堂当中他们的积极性的发挥,学习潜能的发挥。
四、教师不要急于给出正确答案,要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会思考,学会反思,学会学习。
吴老师讲《重叠问题》一课,后部分是六年级上册探索乐园内容,听课的是三年一班的学生。吴老师没有直接出示例题,开始用一年级学的排队问题引入:同学们排队,亮亮从左数是第五个,从右数还是第五个,这个队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孩子们有的说有11个,有的说有10个,有的说有9个,吴老师没忙着说谁对谁错,而是说:“有什么办法证明吗?”,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算、数、画的方法来验证,搞清为什么是9,引导学生列出算式5+5-1=9,刚才认为是10个、11个的孩子真正懂得了为什么是9。这个排队问题是个难点,多数教师教学时,为了赶进度,不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去验证,只是给孩子一个正确答案,致使孩子们在遇到这个问题时还出错。所以说,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要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自己找出正确答案。
五、老师要做傻子老师,懒老师,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心就是要转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局面,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消极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为此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吴老师在课堂上有时候就装点懒,装点傻,把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都留给了孩子,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相互讨论,积极思维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吴老师常说:“装傻也是一种教育智慧。”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吴老师常明知故问:“我怎么没想明白呢?”“真的是这样吗?”这样,教师先产生疑问,把教师的思考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在想,产生交锋。只有对起话来,学生才能受到触动。老师讲,学生可以反驳、可以坚持。还有的时候,吴老师把自己要提的问题让孩子自己提出来,孩子不会提,她就一句一句的启发式的去教。当然这样训练下去的结果大家都会知道,以后的课堂孩子们就会去主动思考,主动去问问什么?当然知识掌握的就会扎实,就不会出现老师抱怨的:讲了好多遍还不会这种情况了。
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扎实,让孩子们真正能学到知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们渐渐走出了“花哨、华丽就能吸引学生的魅力”这样的误区,渐渐不再花很多时间在搞花哨搞可爱来投学生所好上了。大家渐渐明白虽然一些设计确实吸引了孩子,但是很多时候却只起到了哗众取宠的作用,喧宾夺主,把重要的教学内容给弱化了,一节课下来教师就像导演了一部短剧,教学效果甚微。现在,更多的老师开始关注教学成本与教学实效,开始追求朴实扎实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因为教师的工作毕竟是一件繁杂的工作,低成本的教学设计与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为自己减轻工作压力的最佳途径。现代人,在不断追求进步的同时,也应该学会给自己减压。
七、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亲和力,幽默风趣,这样才能抓住孩子们的心。
吴老师的课堂真的让我痴迷,我痴迷于吴老师的语言的感染力,痴迷于吴老师的课堂的亲和力,痴迷于吴老师对孩子们的感召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吴正宪老师的课堂语言,让我们共同来体味其语言的艺术!“虽然这个组没有搭配全,但我们发现有一点挺亮的,虽没有找全,没有关系。” “问问同学们,大家对我们组有何想法,问吧,你随便叫吧。” “你在欣赏他,是吧,哎呀,你在自我陶醉呀,你快向大家介绍经验吧。” 听了这样的评价,那个孩子不想跃跃欲试呢?
总之要想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好教师,我们就要更新教育观念,向名师学习,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用教学艺术,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第五篇:听吴正宪老师数学课的体会3
“2011小学数学教学核心问题解决策略研讨会”有感
南江县实验小学 徐 静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下午好!
首先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下面就本次学习谈点感受。(我汇报的重点是吴正宪老师的课和讲座)
此次现场聆听了全国七位著名专家、学者的观摩课、讲座和近距离的互动。给现场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大家的高度赞扬。不知能不能无愧于学生喊出的“老师”这个称呼?他们那全新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技艺,爱生如子的教学情感,谦虚谨慎的教学态度,让全场师生为之折服。课堂上精彩不断,妙笔横生,细节处理恰到好处,生成性资源利用天衣无缝,水到而渠成。特别是听了北京市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执教的一节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搭配》(三年级的内容)。受到了巨大的震憾和深刻的启发。
首先我们来赏析一下吴老师的课堂,供大家一起学习和参考。
1、课堂导入,同学们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干什么呢?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数学问题?
2、新课讲授,出示图片,两条裤子、两件上衣和一条裙子。【吴老师在这里变招了,并不是按课本的顺序出示,而是打乱了。】 并强调让学生把搭配方法记录下来,写清楚。并且吴老师在这里还插了一句话,同学们是想自己试试,还是让老师来讲呢?用吴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将球抛出去,引发学生自己思考。(巡视,指导,找出不一样的作业。)
3、作业展示,就是这堂课最大的亮点。吴老师先展示1种的,3种的和6种的。
接着问,有没有7种的呢?8种的呢?学生答:3种的不全,6种的全。
吴老师接着又问1、2、3、4、5、种的为什么不全,6种的为什么就全了呢?请问你认为全的标准什么?
在吴老师一步一步的追问和质疑中,让学生彻底理解“全”。我们为什么有的孩子一找就找全了,有的就找不全呢?学生们说我们找着找着就找迷糊了。那怎样由乱到全呢?这个用意在引发学生要做到一找就找全,必须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引发学生有序的思考。吴老师请作业做得好的孩子说出他做题的思路,并请做得不好作业的孩子到黑板前照着做。当孩子做的还是不够好时,吴老师说:“你们满意吗?”“不满意,谁来?”最后,又引导学生用线标出来,【吴老师说,同学们我们能不能把搭配的方法留下痕迹,自然就引出了用线标出来。】
4、差生辅导,吴老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从乱到全应经过有序的思考。下面请作业搭配不全的学生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他们为什么在那么短的时间就能配全呢?生答:因为他们按照了一定的顺序,所以很快就配全了。
5、符号化的思想,继续展示作业,“请同学们,找出作业中的特点,并说说这样用好不好?”
○ ○ △ △ ○ ○ ○ ○ ○ ○
6、分类的思想,学生的作业中有这样的 2 A B 3 4 5 3 4 5 为什么写1、2、3、4、5、的不好,而改为A、B、1、2、3、的这种要好些,让学生说说理由?生答:因为前面学生有序思考中,分为上装和下装,所以,我们在用符号时,也应该分类。【吴老师上课的用语也值得学习,“你能给他提点意见吗?”“这样有问题吗?”“问题出在哪?”】
7、数学建模的构建,吴老师采用了动态的形象的课堂语言,给学生加深印象。
学生随着老师一种上衣:唰,3次,又一种上衣:唰,3次,10种上衣,有多少种穿法?请举手?
学生随着老师一种下装唰,2次,一种下装唰,2次,有10种下装,要刷多少次?一共有多少种穿法呢?
如果发现还有学生不明白时,再用点时间,再唰一回。直到学生在老师的动态引导和形象的动作引导中弄明白了,原来,2×3=6(种)。
8、延伸,不研究穿了,研究吃吧。豆浆、牛奶、包子、面条、油条。“看谁的方法又快又对?”
学生很快答出:先分类豆浆、牛奶一类,包子、面条、油条一类,很快得出2×3=6(种)。
9、延伸,不研究吃了,研究走路吧。从家到邮局有两条路,从邮局 到学校有三条路,问从家到学校有多少种走法?
【吴老师上课很关注后进生,还有谁没有回答问题,一会回答对了,掌声3秒。
10、结束课题,按照一定的顺序同学走出了6条路.。“掌声送给自己!”“下课了,数学课还上吗?”“不烦吗?”“你们想对老师说什么?”
我觉得这是一堂真实的数学课,没有花哨的课件,也没有动听的音乐,却上得很有感染力,很精彩,让我受益匪浅。整堂课下来,学生快乐开心极了。她的课有的只是真情的交流和生命的对话。用吴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让每个学生有尊严的留在集体中。”课堂上吴老师面对全体学生,关注学困生和没有注意听讲的学生,不断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全体学生跟上集体的步伐。不知不觉把学生推到了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并把我们也带到了数学教学的崇高境界。这正是她独特的教学艺术所在。
教学结束时,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老师,大家都没有一丝的倦怠,反而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一节好的数学课要有个性、有思想、不盲从、不渲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学会思考,让学生在数学思考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这正是体现了吴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
一堂堂精彩的数学课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为什么同样的一个教学内容,在大师们的手中却能演绎得如此精彩?而当我们去驾驭的时候,往往却不尽如人意,产生很多遗憾,甚至失败!吴老师 告诉我们,要上好一堂课,就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简单地讲就是我们原来所讲的“要精心准备”。我们做到精心准备了吗?我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够好。面对几十双天真的眼睛,有时真的感到很惶恐,其实有时在批评孩子的同时自己心里也在琢磨: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也许真的是自己的失误造成的,没有好好安排教学内容,没有好好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方式,没有更进一步去了解教学内容背后更深层次的数学文化,让自己的课堂苍白无力,没有生命力,没有吸引力,也就谈不上让学生得到长足的发展了。吴老师以“搭配”这一内容为例,给我们讲了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
1、整体把握教材。(专业地读)
要了解教材之间的联系,这一知识点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它是从哪来的,要到哪去?它在整个教材中处于什么地位,在本单元有什么作用,教材是如何安排这一概念的展示的,关于这一数论知识,各种版本的教材是怎样编排的?要专业地去读教材,读出不同,比较借鉴,纵向横向都要进行把握,要教授有根的数学。
2、直面学生现实。(用心地读)
要了解学生对这一知识了解多少,就这堂课来说,其实学生对这一知识并不陌生,为什么有的孩子一找就找全了,有的就找不全呢?产生学习困惑。学生们说我们找着找着就找迷糊了。那怎样由乱到全呢?这个用意在引发学生要做到一找就找全,必须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引发学生有序的思考。
3、动态生成的课堂。(智慧地读)根据专业地、用心地读教材后制定教学目标,即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并掌握寻找搭配的方法,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所谓的教学重点是针对教材而言,教学难点是针对学生而言,如何在课堂上把握教材,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是我们教师必备的教学素质之一,如何在课堂上智慧地解读教材最能体现你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是否正确、到位。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我们有太多的工作要去完成,其实有时也想静下心来好好研究研究自己的课堂,可总也做不到静下心来,而且我们的研究只是停留在简单、零碎、无条理的思考里,如何做教学设计,我的理解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探究问题,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生成,做好引领工作,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谢谢2011、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