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的世界教学设计5篇

时间:2019-05-13 00:14: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术的世界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术的世界教学设计》。

第一篇:美术的世界教学设计

宋海伟 美术的世界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首先要学生懂得什么是美术,教师应给学生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美术不仅仅是平常所说的绘画、雕塑,而且包括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工艺美术和建筑、书法、摄影等。为此,本课提供了美术的主要形式分类的图片,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存在的美术现象,了解美术的基本分类和各类的视觉特征。并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在美术形式篇之页,就能抓住学生,把学生引进美术的殿堂。学生分析

初中生正处于基础教育阶段,阅历尚浅,知识储备不多,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是很强,但学习欲望很高。因此,针对学生的这些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本课从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入手,运用学生讨论、欣赏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欣赏、讨论、憧憬中愉快地度过四十五分钟。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在明确美术的含义和美术的分类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美术门类的不同视觉特征,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存在的美术现象,并在欣赏、讨论中,体会美术门类的形式特征,获得美的享受。

具体: 1.能在本课讨论、讲解、欣赏基础上拓宽思路,了解美术的含义、分类及美术的社会作用。

2.能运用本课所授知识写出短文,使审美情感得以丰富、升华。教学理念.3.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4.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课前准备

教师:1.五组相关教学光盘或图片。2.电教设备。3.印有作文格的纸张。学生:每人搜集美术作品1—3件。作业要求:

1.用所学知识独立填写课本表格。

2.学生自命题,写一篇300—500字的关于美术的短文 教学流程

一、课堂讨论——你认为什么是美术?(3—5分钟)1.学生四人一组展开讨论,并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收集的作品。2.教师指名让学生以举例的方式,说出自己的见解。①大部分同学只能说出画画是美术,个别同学可能会说出建筑设计、雕塑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等是美术,教师首先肯定他们的说法。②紧接着教师引导从早晨一起床开始说起。教师:床——家具美术、被面——染织美术、衣服——服装美术、牙膏、牙刷、梳子、脸盆、盘子、筷子等——工艺美术、自行车——工业美术、教室——建筑美术、室内装修——环艺设计。

学生:尺子、书包、小盒、头花、手表、鞋子、冰箱、电视、书法、摄影等,这些都是美术。

结论: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都离不开美术。

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美术的世界(5—8分钟)教师重点讲解并板书(本环节以教师引线,学生举例,教师补充说明为主)。1.美术的含义(教师口述内容并重点解释)屏幕打出概念。

2.美术包括:①绘画:东方绘画[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日本画等]、西方绘画(水彩、水粉、油画、素描等)②雕塑:圆雕(完全立体的可以四面欣赏的一种雕塑)、浮雕(半立体的,浮着在另一平面上的一种雕塑)。⑧工艺美术:传统手工艺(象牙雕、玉雕、金银首饰等)、工业美术(电视、洗衣机、交通工具、花布、陶瓷等)、商业美术(装潢、广告、橱窗等)。④建筑:公用建筑(学校、商场、体育馆、公园等)、民用建筑(居民楼、四合院、农舍等)、纪念性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另外书法、摄影、篆刻等也属于美术范畴。

绘画和雕塑属观赏性艺术(满足精神生活需要);工艺美术和建筑属于实用性艺术(满足物质生活需要同时也可满足人们审美的需要)同样具有观赏价值。3.美术的社会作用:①.认识、教育、审美、创造美的作用。②.另外也具有陶冶情操、交流功能等作用。

三、屏幕展示(5—8分钟)当学生对美术有了初步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几组图片,并让学生说出每组图片中分别涉及了哪些美术(放映图片时配有音乐)。

一组:小明的一天。

二组:外景图片(重点——雕塑、建筑包括园林设计)。

三组:内景图片(室内装修、家具设计、橱窗设计、服装设计等)。四组:绘画为主的作品——

①由一幅图片而创作的国画、油画、水彩、水 课后反思:

1.本课收集优秀作文10余篇。优秀作文题目有:《美无处不在》、《美在于发现》、《我和美术结下良缘》、《美在这片蓝天下》、《我是设计师》、《美术给了我一双慧眼》、《美贵在创新》、《美需要想象》等。

2.本课成功之处在于:①整堂课学生表现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②能通过收集资料、集体讨论、欣赏和讲评等方式,领悟美术与生活的关系,研究美术的文化价值和意义。③改变了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增强了学生分析、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④学生大都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征。⑤增强美术教学的吸引力,从而实现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整体优化。

第二篇:美术教学设计《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

一、教 材 分 析

《海底世界》是湘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六课。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上,70%的表面是海洋,海洋孕育着生命起源,海洋是人类的母亲。鱼是儿童喜爱表现的对象之一,深蓝色的海水里生长着花纹漂亮、形状各种各样的鱼类,同时还生长着各种门类的海洋生物,海底是一个充满了生命活力和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海底,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将被人们进一步的认识与开发利用。

本课以此为内容题材,分别以对称剪刻、动手制作和绘画的三种表现形式来实施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感受鱼的形状特征,色彩变化,从而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之间的差异以及表现时方式方法的不同,并在创作表现的基础上促发儿童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只有了解学生才能上好课。平时我多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把资料画成挂图、幻灯片展示给学生,开阔学生视野,引发学生的创作激情,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创作冲动。针对小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等特点,上课时我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听、看、说、动的愉快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中,找感觉、画感受,开拓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设计理念

通过多途径和多方法让学生充分了解对称形的特征、鱼的各种形状和色彩的变化、海底世界多姿多彩的面貌,增强感性认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理和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体验到美术课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并能剪、做、画各式各样的鱼。

2、过程与方法: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别,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操和保护生态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课通过动手制作、游戏活动、绘画表现等三种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表现鱼的多种形态以及想像中的海底世界。

难点:让学生通过剪刻、制作、绘画的学习活动,引导启发学生大胆想像,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对海底世界美好未来的丰富的想像。

六、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备好工具及材料,教师备好一个鱼缸、若

干金鱼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一、二)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走进海底世界》。走进美丽而神奇的海底世界,引起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直接诱发他们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很快融入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

二、观察鱼,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1、教师将放有鱼的鱼缸放在“视平展示台”上,让学生观察大屏幕上的鱼,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提问:

(1)你观察到的鱼儿是什么样子的呢?

(2)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头、身体、尾、鳍。)

(3)鱼的形状和色彩有什么特点?

2、出示单独的各种鱼图片欣赏。仔细对比地观察图片,说说哪些对称?哪些

不对称?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实际出发,使活动的目的明确,有层次性、渐进性,活动的难易程度等都随着学生体验的获得而发生变化。]

三、吟儿歌,学画金鱼,形成技能。

1、教师边吟唱技法儿歌,边演示作画步骤,让学生在儿歌声中欣赏画金鱼的过程。(儿歌:画金鱼重情趣,首先一笔定身体。侧峰三笔画大尾,一对眼泡长脑际。勾上弯弯小嘴巴,淡墨画弧鼓肚皮。最后添上两小腿,画出金鱼做游戏。)

2、学生齐读技法儿歌多遍,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吟唱儿歌边学画鱼。

3、师小结。

[设计意图:儿歌简短押韵,节奏鲜明,易记易唱,有游戏性和趣味性,适合低年级学生集体诵读、吟唱。在儿歌中同时渗透教学内容,与整体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

四、学对称,剪的方法,加深认识。

1、剪纸鱼。师演示步骤(折、画、剪)提问:为什么要先折再剪?

2、学生自由回答。

3、师小结:先折再剪就可以剪出对称的鱼形。

4、学生尝试练习:运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各剪刻一个鱼形纹样。教师辅导。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引导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发现中感悟,化静为动,学作合一。]

五、玩“鱼”戏水游戏,培养集体、环保意识。

1、播放课件,制作手摆鱼步骤:对折、画鱼形、剪鱼形、粘合装饰。(注意:剪

出的鱼形比手要大一些;粘合时鱼尾不能粘合。)

2、学生小组合作制作。

3、通过学生制作的手摆鱼作品,播放优美乐曲,让学生以“摇头、摆手、划水、弯腰”为基本动作,再联想鱼的游动,创作出“鱼”戏水的新姿。师生同乐,营造一个海底大家庭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爱心。

[设计意图:情境再现,加深了学生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的自由创意表达提供契机,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第二课时(活动三)

一、回顾导入

1、播放前课所学内容,欣赏各种鱼的图片。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从视、听等多种感官去刺激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与思考。]

二、激发想象——你说我说1、2、3、欣赏图片后提问:大胆想象一下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学生互相讨论,举手发言。师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很大胆、很具体,就像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浮现

在我们的眼前。海底是一个没有被开发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

神秘而美丽的海底世界吧!

[设计意图:课堂活动主要是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合作活动,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

三、技法传授——走进海底世界1、2、3、播放课件:神秘而美丽的海底世界。学生欣赏,谈感受。师小结。(海底世界是神秘而美丽的,我们在作画时要大胆地加入自

己的想象,把你心目中的和你希望看到的海底世界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创设有学生“构建而非复制”的活动情境,赋予学生创新的责任,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四、欣赏评析——学生作品(课本里面)

1、2、多媒体播放学生作品。教师讲析学生作品:三幅作品中小作者均注意了构图中的主次关系,尤其是第一幅作品。第一幅作品,小作者在画面的中心画了一个大大的鱼的外形,在这个外形中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乐园;第二个小作者把

自己画成了一个美人鱼小姐正飞过海洋宫殿;第三幅作品,小作者画的是制服了吃小鱼的鲨鱼。可见,画好鱼是此次想像画的关键。

[设计意图:演示文稿的播放,教师的讲析,为全班学生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分享体验的平台。]

五、自由创作——学生发挥想象

1、学生创作表现。出示要求:发挥自己的想象,画一幅表现海底景观的想象画。

2、教师巡回辅导。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作、发展,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六、评价拓展——展评优秀学生作品

1、展评优秀学生作品,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评出“海洋之星”)

2、师小结:同学们,海底世界是神秘而美丽的,但人类对它们的了解是知之甚少的,所以我们要有建设和开发大海洋的雄心壮志。

[设计意图:采用相互交流的方式,欣赏别人的作品,谈自己的体会,在交流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能力]。

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这课以鱼为题材,让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美丽的鱼类,通过创设情境——观察记忆——动物制作——游戏活动——创造表现——评价交流的教学活动来引发思维,培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并且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个发言,捕捉教育契机,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好引导和疏通,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因而使得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不断跳跃,火花不断闪现,整个课堂洋溢出鲜活的生命力。

在教学中,首先我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了解海底世界神秘色彩的面貌和各种各样的鱼类,又结合观察鱼缸里的鱼,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及调动他们的好奇心理和学习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及特征。接着借助图片,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别,让他们欣赏范作并探讨制作方法,并让学生快乐地游戏,营造一个海底大家庭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爱心,同时也给孩子们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动态的课堂常常生成出学生的奇思妙想,大多数学生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积极主动参与、各抒己见,通过自评、互评及师评,评选出“海洋之星”。在这过程中,他们充分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以及小组合作的愉快。最后,我及时捕捉教育机会,相机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操。整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生命过程”,具有生命的活力与情趣。

点评:

1、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因地制宜,适宜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结合本地实际,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美术学科特点,确定美术课堂教学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我校地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艺术教育也相对滞后,人们对于课程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再根据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因此,在确立教学目标、把握学科知识点时,要注意把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人格个性等隐性的目标,作为重要内容显现出来。也就是要适当降低知识和技能的难度,提升兴趣,个性品质、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等诸多因素。从而,通过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塑造学生丰富和完善的个性,培养创造精神,体验活动的乐趣,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生活。

2、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个性化的教学就不可能有独特的教学风格。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要站在儿童的世界看问题、思考问题,因此我选择了“游戏”型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情感需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观察记忆——动物制作——游戏活动——创造表现——评价交流的思维轨迹开展教学活动,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感受知识技能,大胆动手尝试,讨论点评,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取知识,积极参与创造。

3、注重课堂教学中知识延伸的必要性。

《美术课程标准》突出了美术课在“形成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方面的作用,强调美术课应“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使美术课堂教学泛化到学生当前和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海底世界》一课中,我通过知识延伸让学生了解海洋孕育着生命起源,海洋是人类的母亲,对我们非常重要,应该保护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作出自己想象中的鱼以及心目中的海底世界,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三篇:美术教学设计《海底世界》

活动方案:

《海底世界》——手工制作

执行人:沈家禄、张丽

一、教 材 分 析

《海底世界》的表面是海洋,海洋孕育着生命起源,海洋是人类的母亲。鱼是儿童喜爱表现的对象之一,深蓝色的海水里生长着花纹漂亮、形状各种各样的鱼类,同时还生长着各种门类的海洋生物,海底是一个充满了生命活力和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海底,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将被人们进一步的认识与开发利用。

本活动以此为内容题材,分别以对称剪折、动手制作和绘画的三种表现形式来实施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感受鱼的形状特征,色彩变化,从而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之间的差异以及表现时方式方法的不同,并在创作表现的基础上促发儿童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只有了解学生才能上好课。平时我多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把资料画成挂图、幻灯片展示给学生,开阔学生视野,引发学生的创作激情,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创作冲动。针对小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等特点,上课时我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听、看、说、动的愉快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中,找感觉、画感受,开拓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设计理念

通过多途径和多方法让学生充分了解对称形的特征、鱼的各种 1

形状和色彩的变化、海底世界多姿多彩的面貌,增强感性认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理和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体验到美术课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并能剪、做、画各式各样的鱼。

2、过程与方法: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别,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操和保护生态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课通过动手制作、游戏活动、绘画表现等三种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表现鱼的多种形态以及想像中的海底世界。

难点:让学生通过剪折、制作、绘画的学习活动,引导启发学生大胆想像,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对海底世界美好未来的丰富的想像。

六、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备好工具及材料等。

七、教学过程 活动方案一、二: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走进海底世界》。走进美丽而神奇的海底世界,引起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直接诱发他们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很快融入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

二、观察鱼,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1、让学生观察大屏幕上的鱼,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 2

状和特征。

提问:

(1)你观察到的鱼儿是什么样子的呢?

(2)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头、身体、尾、鳍。)(3)鱼的形状和色彩有什么特点?

2、出示单独的各种鱼图片欣赏。仔细对比地观察图片,说说哪些对称?哪些不对称?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实际出发,使活动的目的明确,有层次性、渐进性,活动的难易程度等都随着学生体验的获得而发生变化。]

三、学折金鱼,折的方法,加深认识。

1、折纸金鱼。师演示步骤(折、画)

2、学生自由回答。

3、师小结:先折再画就可以剪出对称的鱼形。

4、学生尝试练习:运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各剪刻一个鱼形纹样。教师辅导。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引导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发现中感悟,化静为动,学作合一。]

五、学折燕鱼。

1、播放课件,制作燕鱼步骤:对折、画鱼形、剪鱼形、粘合装饰。

2、学生小组合作制作。

3、通过学生制作燕鱼的作品,播放优美乐曲,让学生以“摇头、摆手、划水、弯腰”为基本动作,再联想鱼的游动,创作出“鱼”戏水的新姿。师生同乐,营造一个海底大家庭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爱心。

[设计意图:情境再现,加深了学生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的自由创意表达提供契机,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3

活动方案三:

一、回顾导入 欣赏各种鱼的图片。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从视、听等多种感官去刺激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与思考。]

二、激发想象——你说我说

1、欣赏图片后提问:大胆想象一下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2、学生互相讨论,举手发言。

3、师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很大胆、很具体,就像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海底是一个没有被开发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而美丽的海底世界吧!

[设计意图:课堂活动主要是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合作活动,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

三、技法传授——走进海底世界

1、播放课件:神秘而美丽的海底世界。

2、学生欣赏,谈感受。

3、师小结。(海底世界是神秘而美丽的,我们在作画时要大胆地加入自己的想象,把你心目中的和你希望看到的海底世界表现出来。[设计意图:创设有学生“构建而非复制”的活动情境,赋予学生创新的责任,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4、欣赏评析——学生作品

5、多媒体播放学生作品。

教师讲析学生作品:几幅作品中小作者均注意了构图中的主次关系。

[设计意图:演示文稿的播放,教师的讲析,为全班学生提供了 4

一个信息交流、分享体验的平台。]

四、自由创作——学生发挥想象

1、学生创作表现。出示要求:发挥自己的想象,画一幅表现海底景观的想象画。

2、教师巡回辅导。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作、发展,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五、评价拓展——展评优秀学生作品

1、展评优秀学生作品,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评出“海洋之星”)

2、师小结:同学们,海底世界是神秘而美丽的,但人类对它们的了解是知之甚少的,所以我们要有建设和开发大海洋的雄心壮志。

[设计意图:采用相互交流的方式,欣赏别人的作品,谈自己的体会,在交流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能力]。

第四篇:美术教学设计《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

一、教 材 分 析

《海底世界》是湘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六课。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上,70%的表面是海洋,海洋孕育着生命起源,海洋是人类的母亲。鱼是儿童喜爱表现的对象之一,深蓝色的海水里生长着花纹漂亮、形状各种各样的鱼类,同时还生长着各种门类的海洋生物,海底是一个充满了生命活力和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海底,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将被人们进一步的认识与开发利用。

本课以此为内容题材,分别以对称剪刻、动手制作和绘画的三种表现形式来实施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感受鱼的形状特征,色彩变化,从而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之间的差异以及表现时方式方法的不同,并在创作表现的基础上促发儿童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只有了解学生才能上好课。平时我多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把资料画成挂图、幻灯片展示给学生,开阔学生视野,引发学生的创作激情,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创作冲动。针对小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等特点,上课时我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听、看、说、动的愉快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中,找感觉、画感受,开拓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设计理念

通过多途径和多方法让学生充分了解对称形的特征、鱼的各种形状和色彩的变化、海底世界多姿多彩的面貌,增强感性认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理和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体验到美术课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并能剪、做、画各式各样的鱼。

2、过程与方法: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别,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操和保护生态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课通过动手制作、游戏活动、绘画表现等三种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表现鱼的多种形态以及想像中的海底世界。

难点:让学生通过剪刻、制作、绘画的学习活动,引导启发学生大胆想像,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对海底世界美好未来的丰富的想像。

六、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备好工具及材料,教师备好一个鱼缸、若干金鱼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一、二)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走进海底世界》。走进美丽而神奇的海底世界,引起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直接诱发他们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很快融入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

二、观察鱼,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1、教师将放有鱼的鱼缸放在“视平展示台”上,让学生观察大屏幕上的鱼,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提问:

(1)你观察到的鱼儿是什么样子的呢?

(2)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头、身体、尾、鳍。)(3)鱼的形状和色彩有什么特点?

2、出示单独的各种鱼图片欣赏。仔细对比地观察图片,说说哪些对称?哪些不对称?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实际出发,使活动的目的明确,有层次性、渐进性,活动的难易程度等都随着学生体验的获得而发生变化。]

三、吟儿歌,学画金鱼,形成技能。

1、教师边吟唱技法儿歌,边演示作画步骤,让学生在儿歌声中欣赏画金鱼的过程。(儿歌:画金鱼重情趣,首先一笔定身体。侧峰三笔画大尾,一对眼泡长脑际。勾上弯弯小嘴巴,淡墨画弧鼓肚皮。最后添上两小腿,画出金鱼做游戏。)

2、学生齐读技法儿歌多遍,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吟唱儿歌边学画鱼。

3、师小结。

[设计意图:儿歌简短押韵,节奏鲜明,易记易唱,有游戏性和趣味性,适合低年级学生集体诵读、吟唱。在儿歌中同时渗透教学内容,与整体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

四、学对称,剪的方法,加深认识。

1、剪纸鱼。师演示步骤(折、画、剪)提问:为什么要先折再剪?

2、学生自由回答。

3、师小结:先折再剪就可以剪出对称的鱼形。

4、学生尝试练习:运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各剪刻一个鱼形纹样。教师辅导。[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引导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发现中感悟,化静为动,学作合一。]

五、玩“鱼”戏水游戏,培养集体、环保意识。

1、播放课件,制作手摆鱼步骤:对折、画鱼形、剪鱼形、粘合装饰。(注意:剪

出的鱼形比手要大一些;粘合时鱼尾不能粘合。)

2、学生小组合作制作。

3、通过学生制作的手摆鱼作品,播放优美乐曲,让学生以“摇头、摆手、划水、弯腰”为基本动作,再联想鱼的游动,创作出“鱼”戏水的新姿。师生同乐,营造一个海底大家庭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爱心。

[设计意图:情境再现,加深了学生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的自由创意表达提供契机,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第二课时(活动三)

一、回顾导入

1、播放前课所学内容,欣赏各种鱼的图片。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从视、听等多种感官去刺激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与思考。]

二、激发想象——你说我说1、2、3、欣赏图片后提问:大胆想象一下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学生互相讨论,举手发言。

师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很大胆、很具体,就像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海底是一个没有被开发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而美丽的海底世界吧!

[设计意图:课堂活动主要是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合作活动,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

三、技法传授——走进海底世界1、2、3、播放课件:神秘而美丽的海底世界。学生欣赏,谈感受。师小结。(海底世界是神秘而美丽的,我们在作画时要大胆地加入自己的想象,把你心目中的和你希望看到的海底世界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创设有学生“构建而非复制”的活动情境,赋予学生创新的责任,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四、欣赏评析——学生作品(课本里面)

1、2、多媒体播放学生作品。

教师讲析学生作品:三幅作品中小作者均注意了构图中的主次关系,尤其是第一幅作品。第一幅作品,小作者在画面的中心画了一个大大的鱼的外形,在这个外形中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乐园;第二个小作者把自己画成了一个美人鱼小姐正飞过海洋宫殿;第三幅作品,小作者画的是制服了吃小鱼的鲨鱼。可见,画好鱼是此次想像画的关键。[设计意图:演示文稿的播放,教师的讲析,为全班学生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分享体验的平台。]

五、自由创作——学生发挥想象

1、学生创作表现。出示要求:发挥自己的想象,画一幅表现海底景观的想象画。

2、教师巡回辅导。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作、发展,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六、评价拓展——展评优秀学生作品

1、展评优秀学生作品,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评出“海洋之星”)

2、师小结:同学们,海底世界是神秘而美丽的,但人类对它们的了解是知之甚少的,所以我们要有建设和开发大海洋的雄心壮志。

[设计意图:采用相互交流的方式,欣赏别人的作品,谈自己的体会,在交流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能力]。

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这课以鱼为题材,让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美丽的鱼类,通过创设情境——观察记忆——动物制作——游戏活动——创造表现——评价交流的教学活动来引发思维,培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并且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个发言,捕捉教育契机,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好引导和疏通,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因而使得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不断跳跃,火花不断闪现,整个课堂洋溢出鲜活的生命力。

在教学中,首先我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了解海底世界神秘色彩的面貌和各种各样的鱼类,又结合观察鱼缸里的鱼,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及调动他们的好奇心理和学习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及特征。接着借助图片,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别,让他们欣赏范作并探讨制作方法,并让学生快乐地游戏,营造一个海底大家庭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爱心,同时也给孩子们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动态的课堂常常生成出学生的奇思妙想,大多数学生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积极主动参与、各抒己见,通过自评、互评及师评,评选出“海洋之星”。在这过程中,他们充分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以及小组合作的愉快。最后,我及时捕捉教育机会,相机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操。整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生命过程”,具有生命的活力与情趣。

点评:

1、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因地制宜,适宜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结合本地实际,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美术学科特点,确定美术课堂教学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我校地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艺术教育也相对滞后,人们对于课程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再根据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因此,在确立教学目标、把握学科知识点时,要注意把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人格个性等隐性的目标,作为重要内容显现出来。也就是要适当降低知识和技能的难度,提升兴趣,个性品质、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等诸多因素。从而,通过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塑造学生丰富和完善的个性,培养创造精神,体验活动的乐趣,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生活。

2、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个性化的教学就不可能有独特的教学风格。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要站在儿童的世界看问题、思考问题,因此我选择了“游戏”型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情感需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观察记忆——动物制作——游戏活动——创造表现——评价交流的思维轨迹开展教学活动,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感受知识技能,大胆动手尝试,讨论点评,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取知识,积极参与创造。

3、注重课堂教学中知识延伸的必要性。

《美术课程标准》突出了美术课在“形成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方面的作用,强调美术课应“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使美术课堂教学泛化到学生当前和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海底世界》一课中,我通过知识延伸让学生了解海洋孕育着生命起源,海洋是人类的母亲,对我们非常重要,应该保护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作出自己想象中的鱼以及心目中的海底世界,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五篇:《美术的世界》教学设计

《美术的世界》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的世界》。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全1课时。

教材分析:现代世界中,美术无处不在。美术学习的目的是培养人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不断提高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学习基本的美术表现技能是普通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本课从生活角度出发,按照八大美术门类,采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作品进行设计,并利用学习活动让学生认识美术、体会不同门类的形式特点,获得美的享受。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审美体系尚未建立,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引领,提高对美术现象的欣赏和分析能力,进而了解美术对生活的积极影响,明白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开始,探索美术世界的奥妙,并养成热爱美术、热爱生活,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的主要门类,了解美术对生活的积极影响,明白美术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开始,探索美术世界的奥秘。

过程与方法:通过大量的图片欣赏,利用学生的小组讨论解决对主问题的探究,并通过评析发言,锻炼学生敢于评价、敢于表达自我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养成热爱美术,热爱生活,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美术的主要门类及各门类的特点。

教学难点:设计与工艺的区别;设计与新媒体的区别。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生活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当中,纵观古今,这世界中除了自然美景之外,处处都是艺术家运用智慧和双手创造的视觉艺术,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美好。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美术的世界》一课,体会美术给生活带来的美好。

八大美术门类:(板书)

绘画、雕塑、设计、工艺、建筑、书法、篆刻、新媒体。其中,绘画、设计、新媒体艺术是今天重点介绍的内容。

一、绘画

1.中国画: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材料,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强调笔墨的变化和情趣。内容上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表现形式上又有工笔、写意之别。

2.油画:是西方绘画艺术中一个主要的画种。它用透明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经过处理的画布、板、厚纸或墙面等材料上作画。

对比中国画与油画:油画比较注重明暗法的运用,焦点透视让整个画面空间真实深邃,仿佛身在其中;中国画建构了独特的透视理论散点透视,打破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难怪绘画大师毕加索说:“真正的艺术在东方。”

3.版画:以画、刻等手法进行创作,以印刷为呈现方式的画种。由于材料的不同,有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锌版画,瓷版画、丝网版画,纸版画,石膏版画等。

4.水彩画: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完成的绘画作品。由于色彩透明,一层颜色覆盖另一层可以产生特殊的效果。

二、雕塑

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等手法,创造具有真实三维空间的艺术。

从制作形式分为圆雕和浮雕。从题材分,可分为纪念性雕塑、建筑装饰性雕塑、城市园林雕塑、宗教雕塑、陵墓雕塑。

三、设计

在正式制造物品前,根据一定的功能和审美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或模型的活动。功能与审美的结合是主要特点。

完美的设计要考虑下述条件:(1)材料、工具、机械的技术制约;(2)用途和功能的要求;(3)经济价格的比率;(4)美感。

这些条件连同形态、明暗、色彩、空间等视觉要素构成了设计者的课题。

设计的人文性,也就是以人为本,也是设计者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四、工艺

用手工的方式设计和制作的主要供陈列和观赏的美术作品。分为实用工艺品和陈设欣赏工艺品。

五、建筑连连看:纪念性建筑、宫殿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公共建筑。

六、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特指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汉字的艺术。

七、篆刻顾名思义,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

八、新媒体应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着重强调数字化、虚拟现实、虚拟互动等表现形式。

小练兵:小组合作学习:看清本组底板中各门类具体位置,将小图摆放到正确位置并粘贴好;

展示:黑板展示小练兵作品,学生互评,老师点评;

拓展:欣赏其他美术形式。

小结:伟大的艺术家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愿同学们都能拥有一双慧眼,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创造属于自己的美术世界!

课后反思:知识的课堂呈现有些单一,学生自主学习的份额较少,在八大门类的分析介绍当中,尤其是绘画、设计、新媒体艺术三类主要展开的内容,涉及的外国作品以及外国的美术形式有些少,没有更多地给学生展示观看,本课旨在让学生领略美术的宽阔视野,如此的话,对课程的宽度厚度有所影响,今后应多注意,想得要全面。

参考文献:

梅玉洁.美术课中如何让合作学习更有效[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编辑 孙玲娟

下载美术的世界教学设计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术的世界教学设计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术《花的世界》教学设计

    游戏、生活和文化中的美术 ——《花的世界》教学设计 一、 设计背景 按照新的课程标准的划分,本课当属于“综合探索”领域里的一课内容。通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

    小学美术教案《恐龙世界》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恐龙世界》教学设计 第2课 《恐龙世界》教学设计 课题:恐龙世界 课型:绘画课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 恐龙,是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真实动物,它们繁衍生息......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教学设计 七年级美术 邹双 一、教学目标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以“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

    小学美术美妙的海洋世界教学设计

    美妙的海洋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绘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用水笔、水粉色、剪贴等方法都可以表现美妙的海洋世界,尝试主题创作画。 过程与方法:欣赏有关海......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美术《恐龙世界》教学设计

    《恐龙世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恐龙,是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真实动物,它们繁衍生息了亿万年之久,却又不幸在距今6500万年前从地球上消亡了。2亿多年前的地球上,很多动物还未出现......

    一年级美术下册《花的世界》教学设计

    人美版小学 一年级美术下册《花的世界》教学设计 商州阳光学校 杨珍 教学目标: (一)认知:认识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综合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或立......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教学设计1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教学设计 一、课题: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二、教材: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三、教学时间:45分钟 四、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学美术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使学......

    美术教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的历史和特色。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3、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校徽的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