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春笋第二课时教案
1、春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了解春笋具有战胜重重困难、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春笋节节向上、茁壮成长的情景,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读”、“悟”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和蓬勃向上的气势。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板书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教师相机出示:笋的实物图)
2、这是竹笋,因为是在春天生长的,所以叫——春笋。(板书:春笋)
3、复习本课生字,并组词。(多媒体相机出示:我会认)
4、今天,我们就来和这可爱的小春笋交朋友,好吗?谁来读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一)、教学第一段
1、观看春笋破土而出的视频,并说一说,看完之后,春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齐读第一段
(1)“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中“唤醒”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出示)
(2)指名读:“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用横线划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为什么用“冒”不用“长”呢? 句中“一个一个”说明什么?说明春笋很多,而且你追我赶地往上长。(教师相机出示)
3、指导朗读
(二)、教学第二段
1、谁来说一说春笋的样子和颜色?书上哪句话写了春笋的样子?指名回答。
2、小朋友,这些嫩生生的娃娃冲着你们咯咯地笑呢,你们喜欢它们吗?谁能用喜爱的语气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3、教师范读“它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学生思考:从这段话中你明白了什么?(教师相机出示)
(三)总结
读了课文,你觉得春笋怎么样?你想对春笋说些什么?
三、拓展延伸
春笋长大后成了竹子。想一想,竹子有什么用呢?说给同组小朋友听。指名回答。
四、小练笔
1、组词。
中()皮()冲()破()
2、说话。
用“唤醒”说一句话。
五、布置作业
课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春笋
冒出来 再向上 掀翻 向上
冲破 向上
课文:
1、春笋
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它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下册《春笋》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春笋》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3.了解春笋具有战胜重重困难、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春笋节节向上、茁壮成长的情景,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读”、“悟”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和蓬勃向上的气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听!这是什么声音?看!什么长出来了?(媒体演示春雷、春雨声中春笋纷纷破土而出的画面)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读准平、翘舌音)3.知道春笋长什么样吗? 4.想知道它们怎么钻出来,怎么长大的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初读课文。
(1).同桌识读生字表内的生字和绿线内的生字。
第 1 页 / 共 4 页(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检查初读。(1).出示词语。
(2).学生认读。A.自由读。B.指名认读,相机正音。C.小老师领读。
3.再读课文,逐句读通。
(1).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标好自然段。(2).把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根据实际情况,师生共同评议,随机纠错)(3).请读得好的学生介绍方法。
(4).学生三读课文,要求读得连贯、流利、不漏字、不添字。(5).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入境入情 1.细读第一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
(2).学生观察,教师述说:“轰隆隆“的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瞧!笋娃娃醒来了!覆盖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笋把它们冲破了!压在身上的石块多重啊,可春笋把它们掀翻了!春笋一个一个,你追我赶,终于冒出了地面,这是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媒体演示春笋从地里钻出来的情景)(3).小组合作,再读课文。
(4).春雷公公是怎样唤醒小春笋的?如果还是叫不醒,可以请
第 2 页 / 共 4 页 谁帮忙?(知道学生用各种拟声词演一演)(5).小春笋是怎样钻出来的?指导学生演一演春笋破土而出的动作。小春笋睁开眼睛一看,呀!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指导学生找好朋友互相说一说,演一演)(6).指导朗读。A.教师范读。B.学生表演诵读。2.细读第二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
(2),笋娃娃多可爱呀!(引导学生感知“裹”、“浅褐色”、嫩生生“)(3).指导朗读:如果让拟抱一抱这个白白胖胖的娃娃,你会感到怎样?(4).看着图,你感受到了什么?(媒体演示春笋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的情景)(5).指导朗读第二、三句。A.学生自由读。B.指名读,师生从语态、表情、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C.配乐齐读。
3.回归整体,指导诵读。(1).配乐齐读。
(2).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夸夸小春笋吗?(3).指导背诵。A.媒体演示,教师范背,学生小声跟背。B.同桌互相演诵。C.指名试背。D.配乐齐背。
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抽读生字卡片。2.口头组词、扩词。
第 3 页 / 共 4 页 3.识记字形,认识新偏旁:
冲、破: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声、笑:采用比较的方法识记。4.按笔顺描红。
5.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
第 4 页 / 共 4 页
第三篇:春笋第二课时教案公开课
《春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年级组
李倩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一)词语复习
1、师:小朋友,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可爱的春笋。(齐读课题)还和一些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让我们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出示词语]谁来认一认?(边读边正音【出示词卡冲破、掀翻、裹着、迎着(师:迎字的后鼻音,你读得很到位!师:读这两个词语的时候,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生:“着”是轻声。师: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以“着”结尾也读轻声?
生:跳着,笑着,跑着,哭着,叫着„„师:原来以“着”结尾读轻声的词,好多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呢。)、生长(师:“生长”的“长”啊,可是一个多音字,它还读?生:“chang” 师:给“chang”组组词呢?生:日子一长,很长„„(若有学生说“经chang”)师:“经常”的“常”可不是这个“长”哦!师:“经常”的“常”可不是这个“长”哦!
2、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二)听句练习
1、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让我们再来练练小耳朵。(出示录音:冬天,笋娃娃在泥土里睡大觉。)(三遍)
2、师:哪个认真听的小朋友想来试着说一说?(3个—齐说)
二、新授
(一)第一小节 [预设一]:
1、师:转眼间,春天来了,沉睡了一个冬天的笋娃娃们该醒了。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自己读一读第一小节,找一找是谁唤醒了笋娃娃?生:是春雷唤醒了笋娃娃。
2、师:[出示“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谁来读?(2个——齐读)[预设二]:
1、师:小朋友,“唤醒”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词语吗?生:叫醒。
2、师:小朋友,平时爸爸妈妈是怎样叫醒你的呀?生:XX,快醒醒,该起床了啊!。。
3、师:那你能来学着春雷公公的样子来唤醒小春笋吗?谁愿意来唤醒呢?生:小春笋,快醒醒,你已经睡了一个冬天了,该醒醒啦。生:小春笋,你快醒醒,该长大啦!师:是啊,小春笋该醒来啦!生:小春笋,春天来啦,天气变暖和了,花开了,鸟儿回来了,你赶快醒来吧!不要再睡啦!
4、师:春雷公公呼唤得多急切呀!谁来读好这句话,来唤醒小春笋?(3个——齐读)师评价:多么响亮的呼唤啊!多么急切的呼唤啊!多么清脆的呼唤声啊!我们来一起唤醒春笋吧!
5、一声春雷把小春笋唤醒了,他还唤醒了谁?【出示图片】 [预设三]:
1、师:在春雷的呼唤声中,春笋娃娃张开了眼睛!它们是怎么做的?自己再读读第一小节。生: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出示:他们冲破泥土。)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师:小朋友,你们觉得春笋娃娃要从地里冒出来,容易吗?生:不容易。
3、师:再读读这句话,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春笋要冒出地面很不容易,为什么?(出示:冲破,掀翻,冒,加红线)
4、生:冲破泥土,掀翻石块。生:泥土很厚,石块很重,要冲破泥土,掀翻石块要花很多力气的。师:多累啊!
5、生:冲破泥土,泥土很厚的,要花很多力气呢?师:要费多大劲啊!还有谁来说? 生:掀翻石块,石块很重的,弄不好还会压伤了自己。
6、师:是啊,笋娃娃要从地里冒出来,必须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多不容易。谁愿意做一做笋娃娃,来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冒出地面?(3个——齐读)评:这个笋娃娃的力气真大。(站)评:你冲的速度可真快!(站)评:我听出来了,你冲破的可是厚厚的泥土啊!(站)评:你掀翻的可是重重的石块啊!(站)评:你可使出了吃奶的劲啊!(站)评:你真是冲破了重重困难,才冒出地面啊!(站)
7、师:(指着站着的同学)就这样,小春笋不断从地里冒出来,这儿一个,那儿一个,争先恐后。小春笋们一起破土而出吧!一起读!站着同学请坐下。
8、师:这群笋娃娃,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你觉得它们怎么样?生:我觉得它们很勇敢。生:我觉得它们很坚强。生:我觉得它们不怕困难。生:我觉得它们的力气很大。
9、师:是啊,笋娃娃多勇敢啊,它们()。【出示它们()泥土,掀翻石块,()从地里()出来。】 笋娃娃多坚强啊,它们()。
笋娃娃不怕困难,它们
()。
10、你能试着背一背第一小节吗? [出示:“一声春雷,()了春笋。它们()泥土,掀翻石块,()从地里()出来。”]
11、加大难度,【出示黑屏】,一起背一背。
(二)第二小节 预设一:
1、师:小春笋冒出来了,它们长什么样呢?打开书本,自己读读第二小节,再仔细看看19页的图,你能帮小春笋做个自我介绍吗?同桌之间先说一说。
2、师:小春笋长什么样?谁来说一说。
A、生:大家好,我是小春笋,我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出示娃娃】师:看看嫩生生的娃娃是什么样的?我们的春笋刚刚从地面冒出来,刚刚长出来,所以跟刚出生的娃娃一样。师:你真是一个嫩生生的笋娃娃。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出示“春笋„„娃娃。”]师生:春笋像娃娃,[出示:()像()练习册]开动小脑筋,来连一连,什么像什么呢?评:小朋友,积累的知识可真多。都很聪明。
B、我们来继续帮小春笋做自我介绍。生:我的脑袋尖尖的,摸上去毛毛的。师:你是一个可爱的笋娃娃。也请你来读一读。【春笋。娃娃】
C、生:我的外衣是浅褐色的,一层层的,有很多。师:而且每件衣服之间都贴得怎么样?(紧紧的)这就叫“裹着”。[出示:裹着,加红线],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预设二:
1、师:在这美好的春天,可爱的笋娃娃,你们又会看到什么呢?生:我会看到小燕子从南方回来了,还叽叽喳喳地唱歌呢!生:我会看到小花盛开了,五颜六色的,非常好看。
2、师:你的心情怎么样?生:我很高兴。
3、师:请你来高兴地读一读。(出示:它们迎着春风,,)
4、生:我还会看到天空下起了细细的春雨呢!
师:雨点打在你身上,你觉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很舒服。师:那你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5、生:我会看到小树发芽了,小草也变绿了!师:你的心情怎么样?生:我很快乐。师:请你快乐地读一读。
6、师:是啊,春天的风那么轻柔,春天的阳光那么温暖,春天的雨水那么滋润,花开了,草绿了,春笋娃娃长得多欢啊,它们离不开阳光,离不开春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读一读这句话。
7、师:俗话说“雨后春笋节节高”。你看,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春笋——
[出示]能读好这两句话吗?
生读
8、师: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声音不够响亮。生:他没有读出春笋一节比一节高的感觉。生:要重读“又”和“再”这个字;师“很好,你能抓住关键词来读课文。你来试一试。[出示:又,再加红线]师:你来试试!师:听出来了,你这个春笋娃娃长得高,长得快,长得欢。
让我们向他一样来读好这两句话。
9、师:来,可爱的小春笋,让我们迎着阳光,快乐地成长吧!一起来读好这篇课文。
(三)课外延伸
1、师:孩子们,看,我们的小春笋在长大呢,(出示春笋生长的动画)(老师叙述:春笋冒出了地面,被春风吹一吹,很舒服,就向上长一长;被阳光照一照,好暖和,就又向上长一长;在春雨里“咕嘟咕嘟”喝了个饱,就又向上长一长。春笋就是这样,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嫩生生的小春笋最后长成了又高又壮的竹子,真不简单,此时,你想对春笋说些什么呢? 生:小春笋,你真勇敢,你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不怕困难,长得这么高。生:小春笋,你真勇敢,我要向你学习,不怕困难。
2、师:李老师希望我们一(14)班的小朋友都能像小春笋一样,不怕困难,努力向上。能做到吗?
(四)生字教学
1、出示:冲
外
2、谁来读一下。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3、老师范写2个字,学生观察位置,书空。
4、给这些生字,找个朋友。指导组词。
5、请小朋友们把描红本拿出来,把这两个字描一下。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外作业
回去找一找有关春笋的小故事,读一读。
老师推荐你们看一看儿童小故事《春笋大力士》。。
第四篇:二年级语文下册春笋教案沪教版
春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笋、墨、弦、桑、婴、乳、汁、拔、浴、竞、材”等11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笋、拔、浴、竞、材”5个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语若干。
2、能画出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句子,并能圈出其中表示春笋生长的动作词。
3、能正确朗读课文,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并能挑选自己喜欢的小节背诵。初步体会竹笋不怕困难顽强生长的精神,体会作者对竹笋的喜爱之情。
4、能依据课文内容,展开想像:春笋破土而出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积累有关词语。
2、能正确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竹笋不怕困难顽强生长的精神,体会作者对竹笋的喜爱之情,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想像。教学难点
1、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上,积累文中好词、好句、好段。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并说上几句话。教具媒体 教学过程 配套课件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1、媒体:春雨中,绿油油的竹山,翠生生的竹林,宛若一幅烟雾迷蒙的水墨画:山涧清泉流淌,鸟雀枝头欢鸣,山花舒展娇艳的花瓣,微风拂过,松柏婆娑……又有那晶莹的小水珠渐次滚落在地上,渗入泥土。忽有一夜,雷声响起,于是孕育了很久的笋芽儿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一片,一大片……
(1)师:你听到了什么?又看见了些什么?(2)指名回答。要求:句子完整,表意清楚。
3、揭示课题,齐读。(读准字音,尤其强调“笋”是平舌音)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我爱竹山,我爱竹林,我更爱竹山的春色,竹林的后代——春笋!(1)指名读句,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2)指导读好句子。
2、师:作者那么喜欢竹山、竹林、竹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自读课文,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竹山”、“竹林”、“竹笋”,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请找到相应的句子,认真地读上几遍。
3、交流读句,教师随机出示相应句子。
sāngrǔzhīcáiyīngjìngxián(1)正音:桑叶,乳汁,成材(平翘舌音区分);婴儿,竞争(前后鼻音区分);琴弦(易错音)辨形:拔—拨;竞—竟;材—才
(2)积累词语:拔地而起、破土而出、春雨蒙蒙、雨雾纷扬、鸟雀欢鸣(3)多种形式将所出示的句子读正确。
(三)深入学习,体会感悟 学习第二小节
1、媒体展示春雨中的青山绿竹,同时教师在舒缓的乐曲声朗读课文的第二节。学生闭上眼睛,边静心欣赏边想象画面中情景。
2、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师引读:春日里,春雨蒙蒙,我看见——;我听见——;还有那地里的笋芽儿——
4、出示:春日,春雨蒙蒙,绿油油的竹山,翠生生的竹林,像一幅烟雾迷蒙的水墨画。(1)读句。
(2)媒体出示水墨画,并与景物对比,体会春雨中竹山竹林之美。情景中理解“春雨蒙蒙,绿油油,翠生生”的含义。
(3)指导读句,注意读好叠词“春雨蒙蒙,绿油油,翠生生”。
5、这幅画中,到底画了些什么?引读——雨雾纷扬,洒在竹叶上,沙沙沙沙,像——,像——。嘀嗒,嘀嗒,小水珠掉落在地上,渗进土里去了。地里的笋芽儿如同——。
6、春天的竹山烟雾缭绕,真美啊!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自由读,齐读) 学习三—五小节
1、师:地里的笋芽儿如同婴儿吮着母亲的乳汁,吸呀吸,积聚着力量,终有一天——(回放剪切后春笋破土时那段媒体)
出示:嗬,一夜之间,又有无数春笋拔地而起啦!瞧,漫坡遍地,密密麻麻。一个个像尖尖的锥子,披着淡绿的嫩衣,在春风中欢笑,在春雨中沐浴。
(1)自由读句,完成:春笋沐浴着春天的雨露,长得既 又。(2)指导读句:读出春笋长得又快又多的感觉。
可关注的重点词:一夜之间、拔地而起(快);无数、漫坡遍野、密密麻麻(多)语气:欢快。
2、如此嫩生生的春笋表现的却是那么顽强啊!找一找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句子,并圈出动词。
(1)学生划句圈词。
(2)读句配合动作理解春笋的顽强。
(3)评点后指导读句,读出春笋顽强不屈,势不可挡的气势
3、春笋长得多么欢畅啊!终于破土而出,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如果你是这棵小小的春笋,你会想些什么?会跟谁说话,又会说些什么呢?读读第五小节,找找灵感。
2(1)指名读。随机出示:山泉伴奏,鸟雀歌唱,山花舒瓣,松柏婆娑(媒体演示),理解词........语:“婆娑”。(2)想象说话。
师:小春笋们,睁大眼睛,你会看到些什么?竖起小耳朵,你能听见了什么?深深地吸一口气,闻到了什么?你还感受到了什么?老师给你一些提示,你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出示填空:我终于破土而出,(可填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我(可填心里想些什么,或说些什么?)” a.自己准备 b.小组交流 c.师生点评
(四)创设情境,朗读背诵
1、此时此刻,你想对春笋说些什么呢?
师小结:春笋是这样的顽强,地皮挡不住它,沙砾压不服它,石缝卡不住它,它百折不挠,冲出地面。作者不得不为它这种精神所感动。于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生——我爱竹山,我爱竹林,我更爱竹山的春色,竹林的后代——春笋!)
2、再次,配乐朗读课文(也可播放媒体),学生想像诗中描绘的情景。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大声朗读。
4、轻声试背,同桌互背,教师引背,指名背诵。
(五)写字指导
1、学生间互相说说要写的汉字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2、交流。
3、教师概括:今天要写的字的字形特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上下结构的,两个字的共同点都是上窄下宽;两一类的是左右结构的,三个字的特点均是左找右宽。
第五篇:二年级语文下册 春笋教案 沪教版
春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笋、墨、弦、桑、婴、乳、汁、拔、浴、竞、材”等11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笋、拔、浴、竞、材”5个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语若干。
2、能画出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句子,并能圈出其中表示春笋生长的动作词。
3、能正确朗读课文,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并能挑选自己喜欢的小节背诵。初步体会竹笋不怕困难顽强生长的精神,体会作者对竹笋的喜爱之情。
4、能依据课文内容,展开想像:春笋破土而出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积累有关词语。
2、能正确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竹笋不怕困难顽强生长的精神,体会作者对竹笋的喜爱之情,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想像。教学难点
1、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上,积累文中好词、好句、好段。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并说上几句话。教学媒体 配套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1、媒体:春雨中,绿油油的竹山,翠生生的竹林,宛若一幅烟雾迷蒙的水墨画:山涧清泉流淌,鸟雀枝头欢鸣,山花舒展娇艳的花瓣,微风拂过,松柏婆娑„„又有那晶莹的小水珠渐次滚落在地上,渗入泥土。忽有一夜,雷声响起,于是孕育了很久的笋芽儿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一片,一大片„„(1)师:你听到了什么?又看见了些什么?(2)指名回答。要求:句子完整,表意清楚。
2、揭示课题,齐读。(读准字音,尤其强调“笋”是平舌音)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我爱竹山,我爱竹林,我更爱竹山的春色,竹林的后代——春笋!(1)指名读句,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2)指导读好句子。
2、师:作者那么喜欢竹山、竹林、竹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自读课文,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2)“竹山”、“竹林”、“竹笋”,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请找到相应的句子,认真地读上几遍。
3、交流读句,教师随机出示相应句子。
sāngrǔzhīcáiyīngjìngxián(1)正音:桑叶,乳汁,成材(平翘舌音区分);婴儿,竞争(前后鼻音区分);琴弦(易错音)辨形:拔—拨;竞—竟;材—才
(2)积累词语:拔地而起、破土而出、春雨蒙蒙、雨雾纷扬、鸟雀欢鸣(3)多种形式将所出示的句子读正确。
(三)深入学习,体会感悟 学习第二小节
1、媒体展示春雨中的青山绿竹,同时教师在舒缓的乐曲声朗读课文的第二节。学生闭上眼睛,边静心欣赏边想象画面中情景。
2、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师引读:春日里,春雨蒙蒙,我看见——;我听见——;还有那地里的笋芽儿——
4、出示:春日,春雨蒙蒙,绿油油的竹山,翠生生的竹林,像一幅烟雾迷蒙的水墨画。(1)读句。
(2)媒体出示水墨画,并与景物对比,体会春雨中竹山竹林之美。情景中理解“春雨蒙蒙,绿油油,翠生生”的含义。
(3)指导读句,注意读好叠词“春雨蒙蒙,绿油油,翠生生”。
5、这幅画中,到底画了些什么?引读——雨雾纷扬,洒在竹叶上,沙沙沙沙,像——,像——。嘀嗒,嘀嗒,小水珠掉落在地上,渗进土里去了。地里的笋芽儿如同——。
6、春天的竹山烟雾缭绕,真美啊!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自由读,齐读) 学习三—五小节
1、师:地里的笋芽儿如同婴儿吮着母亲的乳汁,吸呀吸,积聚着力量,终有一天——(回放剪切后春笋破土时那段媒体)
出示:嗬,一夜之间,又有无数春笋拔地而起啦!瞧,漫坡遍地,密密麻麻。一个个像尖尖的锥子,披着淡绿的嫩衣,在春风中欢笑,在春雨中沐浴。
(1)自由读句,完成:春笋沐浴着春天的雨露,长得既 又。(2)指导读句:读出春笋长得又快又多的感觉。
可关注的重点词:一夜之间、拔地而起(快);无数、漫坡遍野、密密麻麻(多)语气:欢快。
2、如此嫩生生的春笋表现的却是那么顽强啊!找一找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句子,并圈出动词。
(1)学生划句圈词。
(2)读句配合动作理解春笋的顽强。(3)评点后指导读句,读出春笋顽强不屈,势不可挡的气势
3、春笋长得多么欢畅啊!终于破土而出,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如果你是这棵小小的春笋,你会想些什么?会跟谁说话,又会说些什么呢?读读第五小节,找找灵感。
(1)指名读。随机出示:山泉伴奏,鸟雀歌唱,山花舒瓣,松柏婆娑(媒体演示),理解词........语:“婆娑”。(2)想象说话。
师:小春笋们,睁大眼睛,你会看到些什么?竖起小耳朵,你能听见了什么?深深地吸一口气,闻到了什么?你还感受到了什么?老师给你一些提示,你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出示填空:我终于破土而出,(可填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我(可填心里想些什么,或说些什么?)” a.自己准备 b.小组交流 c.师生点评
(四)创设情境,朗读背诵
1、此时此刻,你想对春笋说些什么呢?
师小结:春笋是这样的顽强,地皮挡不住它,沙砾压不服它,石缝卡不住它,它百折不挠,冲出地面。作者不得不为它这种精神所感动。于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生——我爱竹山,我爱竹林,我更爱竹山的春色,竹林的后代——春笋!)
2、再次,配乐朗读课文(也可播放媒体),学生想像诗中描绘的情景。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大声朗读。
4、轻声试背,同桌互背,教师引背,指名背诵。
(五)写字指导
1、学生间互相说说要写的汉字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2、交流。
3、教师概括:今天要写的字的字形特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上下结构的,两个字的共同点都是上窄下宽;两一类的是左右结构的,三个字的特点均是左找右宽。教学效果反馈
春笋这堂课的教学令我自己很满意,主要是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课从开始到结束,孩子们几乎始终情绪高涨,表现出少有的活跃、专注和投入。让孩子们学得有趣快乐的是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
一、学雷公公叫一叫。
课文开头写道:春雷一动,就破土而出。在让学生模拟了春雷的声音以后,我说:“那,雷公公是怎样唤醒春笋的呢?谁来做雷公公叫一叫?”孩子们一听,兴趣来了,纷纷要求做雷公公。
二、把关键词演一演。
在雷公公的呼唤下,春笋破土而出了,我让学生抓住文中几个关键字:冲破„„蹦,顶开„„冒,穿过„„钻,我试着让学生来理解这些动词,再根据理解来演一演。孩子们热情高涨,他们大多是有表演天赋的,只要我们在合适的时候提供给他们表演的机会。
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关键是我们有否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三.把春笋演一演
为了达到第四个单元目标---能依据课文内容,展开想像:春笋破土而出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我在这里设计了一项语言训练。我仍然让孩子们把自己当作春笋。“春笋,春笋,你从黑洞洞的泥土里钻出来了,你看到了什么呀?” 这激起了孩子们强烈的表达的欲望,他们调动大脑中关于春天的一切信息——来自书本的,来自生活的,来自平时积累的„„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