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 教学设计 教案

时间:2019-05-13 00:3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 教学设计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 教学设计 教案》。

第一篇: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 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

②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知道社会主义“三大发行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③ 知道 1954 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阅读资料或采访长辈,老师,了解“一五“期间,我国主要的或家乡有代表性的建设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五”计划的制订是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步,它的成就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感受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新中国过渡的结束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开始; 2.1954 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向和道路。

难点:

过渡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法律牵涉到不少经济、法律、政治方面的专门知识,有的和当今国情有明显差异。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段时间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你认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应是什么?为了尽快完成过渡,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你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吗?完成的情况怎样? 【新课探究】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

1、过渡时期的含义:

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标志: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开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2、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制定,基本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通常被概括为“一化三改”或“一体两翼”,其中“一化”指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一化三改”是主体和两翼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

1、指导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

2、开始时间:1953年。

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其中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讨论原因:结合 19 页小字部分毛泽东的一段讲话加以说明。①工业化建设的机器设备主要靠重工业提供;②发展农业的技术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等也要靠重工业生产;③国防建设的武器装备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持;④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尤其是重工业。

注:从 1953 年起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4、建设成就 三、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内容 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

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绝对优势地位,奠定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经济基础。

3、途径:对于农业和手工业,引导二者走合作化道路,将个体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对于私营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通过和平赎买的方法,逐步实行公私合营,使资本家私有制过渡到实质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它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较顺利地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不足:总体上是成功的,但在改造过程中存在一些缺点和偏差,表现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时间内遗留一些问题。

讲到此,提醒学生“过渡时期”的时间跨度是1949—1956年,而不是1953—1956年。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制定目的:

引用课文 24 页第一段小字部分毛泽东的话明确制定宪法的目的。为了适应向社会主义过渡新形势的需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2、制定经过

1954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注意:①《宪法》取代已完成历史使命的《共同纲领》。②《共同纲领》完成了临时宪法的历史任务,但仍是政协的指导性纲领。③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政协行使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是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3、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时代意义: 宪法的颁布,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总结历史经验。确认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新成就。

规定了国家体制(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公民权利义务等。)

课堂小结 1、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要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一五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3、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课后习题 【达标巩固】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通常概括为()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四项基本原则”

C.“一化三改造”

D.“一五计划”

2、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突出特点是()

A.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

B.时间相当长,任务十分艰巨 C.以工业化建设为中心

D.体现了工农联盟的原则

3、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开始于()A.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B.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的实施 4、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其中不包括()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

A.鞍山大型轧钢厂

B.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C.长春一汽生产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7、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地城市,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A.工商业改造

B.社会主义工业化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

(1)

材料反映的是哪部文献的内容?制定于何时召开的什么会议?

(2)

这部文献的性质是什么?在它产生之前,是哪部文件代替它起到了临时作用?

(3)这部文献的颁布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3课习题参考答案: 1—7:C A D D D B A 8:(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大

(2):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3)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

板书

第二篇:向社会主义过渡学案

冷水中学八年级历史学案

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

主备人:王松格审核人:杨红闯课型:新授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二、教学重点: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三、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四、教学流程:

(一)设疑自探

过渡时期(1949——1956)的总路线:制定时间:年党中央制定。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实现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和任务(简称为“一化三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从年开始至年完成。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为建立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成就:到1957年各项主要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不仅得到极大改善,也初步改变了工业分布偏于的不合理布局。意义: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三大改造:内容:改造、手工业和。实质:对实行变革,使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地位,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经济基础。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到的变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中国进入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时间:年9月。颁布机构:第一届第一次会议通过。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意义:使我国的和法制建设有了。

(二)解疑合探

①你认为三大改造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在改造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 ③理解什么是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

(三)质疑再探

分析三大改造的实质认识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四)巩固练习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通常概括为()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四项基本原则”C.“一化三改造”D.“一五计划”

2、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突出特点是()

A.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B.时间相当长,任务十分艰巨 C.以工业化建设为中心D.体现了工农联盟的原则

3、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开始于()

A.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B.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C.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的实施 4、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其中不包括()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

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优先发展重工业

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

A.鞍山大型轧钢厂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C.长春一汽生产解放牌汽车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7、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地城市,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A.工商业改造B.社会主义工业C.“一五计划”D.土地改革

8、继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之后,中国共产党也展开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活动。20世纪中期,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标志是()

A.西藏和平解放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9、20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中,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通过赎买等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D.土地改革运动10、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D.讨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A.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出台C.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出台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已经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生产关系这种根本的变化,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开辟了迅速发展的道路。

材料二:我国1952年钢产量135万吨,发电量72.6亿度,煤炭6,649万吨,原油43.6万吨,棉布38.3亿公尺。1957年钢产量535万吨,发电量193亿度,煤炭13,000万吨,原油146万吨,棉布50.5亿公尺。1957年比1952年钢增长296%,发电量增长166%,煤炭增长96%,原油增长235%,棉布增长32%。--以上材料均选自1959年4月14日《人民日报》

(1)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说出材料一中“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的具体内容。(要求写出四点具体史实)请列举出两个当时建立,并长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名称。

(2)你认为依据材料二的内容能够证明材料一中的哪一历史结论?

教学反思:

第三篇:第3课 比较柔韧性 教学设计

第3课 比较柔韧性 教学设计.txt跌倒了,爬起来再哭~~~低调!才是最牛B的炫耀!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啊?真不好意思,让您贱笑了。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诱惑„„老子不但有车,还是自行的„„第3课 比较柔韧性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塑料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

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

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

3.测量弯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老师:同样宽度、厚度的粗塑料条、木条各一根,两桶水。

【教学过程】

一、柔韧性的认识

1.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分别去取同样重的两桶水,观察塑料条和木条的变化情况。

2.两名学生上来演示,其它同学观察,然后汇报观察到的情况(木条断,塑料条没有断;塑料变了,没有断,木条先是弯了,最后断了)

3.老师指出: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柔韧性。

4.关注:学生已有的对柔韧性的认识的影响。

5.设计意图:初步认识物体的柔韧性。

二、比较3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

1.提供三种物体,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塑料、不锈钢)

2.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提示学生材料不要弄断)

3.学生汇报比较结果,当各组意见分歧时,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的材料由于宽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这样比较它们的柔韧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师出示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条、塑料条、不锈钢条,问:可以怎样研究它们的柔韧性?

5.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引导,最后边小结边演示操作步骤:

⑴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⑵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6.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实验情况。

7.关注:学生测量柔韧性的方法。

8.设计意图:认识一些物体的柔韧性。

三、认识塑料

1.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出示各种塑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观察后思考: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记录在气泡图上。

3.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中对塑料的认识。

4.设计意图:认识塑料的特性。

四、讨论了解塑料的循环使用

1.阅读教科书,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2.出示“可回收标志”,认识可回收标志。

3.讨论:我们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4.关注:学生已有的环保意识。

5.设计意图: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循环利用资源意识。

第四篇: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第2课《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课标依据: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目标设计

通过学习,掌握先烈英雄业绩,体会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他们身上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增强学英雄的信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了解美国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史实,讨论分析“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明确出兵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掌握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能生动讲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体会认同他们的优秀品质。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增强感性认识。通过分组讨论和图文转换活动,提高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通过发言,加强知识的理解和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特殊历史情境,引起学生心灵强烈震撼,导入新课。[课件演示] 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节选,背景音乐。[提问]作家魏巍以他的切身体会,告诉人们谁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到底是怎么回事?志愿军为什么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课件演示]出示课题及背景音乐。学生读学习目标,教师强调重难点。

二、自主学习:学生结合导学案,自主完成导学案上的基础知识并巩固记忆,有疑问的小组内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全班交流。教师通过检查知识实现对重点知识补充强调

三、合作探究:学生对导学案及课件上的合作探究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再进行展示。

[课件演示]资料片《百年中国──抗美援朝战争》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wOTc4MA==.html [讨论]中朝两国唇齿相依,接到金日成的请求,毛泽东闭门思索三天三夜。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不出兵可能会有哪几种结果,利弊如何?出兵可能会有哪几种结果,利弊如何?

[教师归纳小结]美国出兵侵略朝鲜,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唇齿相依,我们不能坐视弱小的邻国受强国的欺凌;美国侵略军直接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课件演示]《中国人民志愿军1-3次战役示意图》

[活动]同桌两人一组,对照地图,指出鸭绿江,三八线,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进攻方向,讲述抗美援朝经过。

[课件演示]《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图、停战的相关文字资料

[讨论]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人怎么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

2、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课件演示]邱少云、黄继光的图片,电影《英雄儿女》片段http:// [活动]英雄赞歌 ①说说最可爱的人,生动讲述你所了解的英雄故事。②探讨志愿军身上有哪些高尚的品格?为什么会被誉为“最可爱的人”?③同唱一首歌《英雄赞歌》

学生画知识树,教师小结。当堂检测(结合导学案)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

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快速切入学习主题,利用经典名篇提高学习兴趣。巧妙设问,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拉进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引领学生对过去感同身受,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情境。课件演示形象、直观。用影视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引导学生注意力。设问激疑,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允许有不同结论但必须要说出理由。教师适当引导,归纳小结,增强学生的理解、认识问题的能力,突破难点。小活动图文转换,发挥合作学习优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增强读图和口头表达能力,突破重点课件演示提供直观丰富的信息,分析历史资料,增强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多媒体展现的课程资源对学生形成视听的冲击,增强对英雄事迹的感性认识;探讨交流加深对英雄心理认同;学唱歌曲升华感情。系列活动形式多样,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突破重点。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对历史知识形成完整、清晰的认识。拓展思维,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延伸。引导学生多途径扩充历史课程资源,不局限于课本、课堂。

第五篇:教学设计 田忌赛马第3课

田忌赛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24个新词语的意思;能从课文中找出“怀疑、约定、讽刺、轻蔑”等词语的近义词。

2.能用“胸有成竹”“转败为胜”造句。

3,初步学会看课题椎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能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能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4.知道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要办好事情,应多动脑筋,分析主客观的情况,合理地使用力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课题推想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田忌赛马转败为胜所说明的道理。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用“胸有成竹”“转败为胜”造句。

1.知道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要办好事情,就应多动脑筋,分析主客观情况,合理地使用力量。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出示投影:简要地说说第一次、第二次赛马的情况。

(3)分角色朗读第3-11自然段。

2.学习第18自然段。

说说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

(仔细观察、开动脑筋、合理分配力量)

3.学习用“胸有成竹”“转败为胜”造句。

(1)划出原句读,说说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用本文中的内容造一个句子。

例:胸有成竹--孙膑观察到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就胸有成竹地对田忌说:“我有办法让你取胜。”

转败为胜--孙膑替田忌出主意,让他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使得田忌在第二次比赛中转败为胜,赢了齐威王。

(3)独立造句。

4.作业:完成《作业本》第5、7题。

5.课后延伸。

学了课文,你最喜欢孙膑的哪一点?如果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孙膑这个人,老师建议大家去读一本书--《上下五千年》。

下载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 教学设计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 教学设计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3课 一代雄狮拿破仑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平定王党**、发动雾月政变、建立第一帝国、颁布《法典》和对外战争。 2.讨论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3.树......

    第3课 一代雄狮拿破仑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道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平定王党叛乱、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拿破仑法典》和发动对外战争等。 2.认识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对......

    第3课 土地改革教学设计(5篇范文)

    课题:第3课土地改革 编写人:建湖县裴刘学校周华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土改的必要性、土改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情况;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及土改的历史意义......

    第3课 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

    第3课 战略大决战 教学设计 蔚县代王城中学 孙建芸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运用图解法,使学生了解三大战役的战况,明确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本课涉及的人名、地图、战役......

    教学设计 五月端阳第3课

    五月端阳 一、教材分析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课文对我国端午习俗的记叙,反映了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哪一天是端午节和端午......

    第3课 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

    第3课 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 第3课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运用图解法,使学生了解三大战役的战况,明确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本课涉及的人名、地图、战役......

    第3课 周末日记 教学设计

    第3课 周末日记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型,以学习绘画中任务动态的基本知识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教材借助周末生活的情景设置,以及绘......

    教学设计 最后一课第3课

    最后一课 都德 教学目标: 1、领会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从理清小说故事情节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3、了解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人物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