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树的孩子》教学设计
《大树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字,会认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树木种子的传播方式,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植物、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体会大树“伤心——高兴——自豪”的情感历程来朗读课文,并了解树木种子的传播方式。
2、阅读课文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进行个性化的朗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习第1一第4自然段;学写“棵、流、砍、沿”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1、你们瞧,人和动物自由自在,想到哪儿就带哪儿,四处都留下他们的足迹。树木没有脚,没有翅膀,可它的孩子为何也能四处安家,把祖国装扮得那样美 丽呢?大家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童话故事《大树的孩子》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合作,识字读文
1、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用自己熟悉的符号圈出要求学会的字和要求会认的字,在拼音的帮助下,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难读的就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交流。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生字?做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把字音读准。
3、通过“小树快快长”的游戏,巩固生字认读。
同桌间互相抽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读对一个字,就将这张卡片放在桌上,代表小树长高一格。以此方式,就将第二张读对的卡片摆在第一张的上面,“小树”越长越高。全班比比谁的小树长得快。
4、教师采用抽读卡片和“开火车”等形式,练读本课生字,加深对生字的印象。
5、指名读课文,学生评议,指导将句子读通顺。
三、学习课文的1—4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的1—4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小鹿、鸟儿的快活,读出大树的悲伤。
3、采用各种形式朗读。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棵、流、砍、沿”四个字,问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最会记哪个字?
2、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是左窄右宽,教师范写“流”。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并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写后面的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的5—12自然段,初步了解树木种子的传播方式,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植物、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动情描述,导入新课
1、教师动情描述,帮助学生回顾前文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河边的那棵大树吗?大树每天看着跑来跑去的小鹿,真想与小鹿一起快活地奔跑,看着天上飞来飞去的鸟儿,真想与鸟儿一起自由地飞翔。看着自由自在的风和河水,他又想什么?
2、导入新课:在大树伤心难过的时候,谁来帮助它了?又是怎样帮助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齐读课题。
二、走进童话,尽情体验
1、学习课文5—8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在小鹿、鸟儿、风、河水的帮助下,大树的孩子遍及大地的每个角落,大树由此不再伤心。①默读5—8自然段,找找谁来帮助大树了。(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贴小鹿、鸟儿、风、河水的图片。)
②自由朗读5—8自然段,看看它们是怎样帮助的。
③小鹿、鸟儿、风和河水你喜欢谁,就找到那个自然段读给小伙伴听一听,与小伙伴说一说他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④集体交流,指导朗读
⑴当大树伤心难过的时候,一只小鹿跑过来了,谁愿意做这只小鹿(指名读第5自然段)
小鹿对大树说了什么?(指名回答)
原来小鹿在安慰大树呢!(出示“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
同座互相读读这句话,比比谁会安慰大树
谁来安慰安慰这棵大树小鹿这样安慰大树,心里一定有了帮助大树的好办法,快说来听听。(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带”)猜猜小鹿会把大树的种子带向那些地方?
小鹿把大树的种子带到了祖国的四面八方,这下可帮了大树的大忙了,让我们拿起书一起读读第5自然段吧
⑵过了不久,一只鸟儿飞过来,她也来帮助大树了。
谁来说说,鸟儿是怎样帮助大树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叼”)
老师这儿也有一颗大树的种子,我想请一位同学做鸟儿,叼着大树的种子,把她带向远方(指名学生表演)鸟儿鸟儿请你快快飞过来,请你叼着大树的种子,把它带向远方。鸟儿我想问问你,你在叼起大树的种子时,是轻轻地叼,这是为什么? 指名读词“叼着”,读句“鸟儿叼着大树的种子,把它带向远方”
鸟儿给大树的种子插上翅膀,把它带向远方。
老师与学生合作读第6自然段
教师引读:鸟儿对大树说什么?学生接读
鸟儿是怎么做的? 学生接读
⑶听听,这时候谁来了?(风声)学生回答,指名读词“飒飒飒” 再听听,还有谁来了?(河水声)学生回答,指名读词“哗哗哗” 风和河水也赶来帮助大树了。女同学做风,男同学做河水,自己试着读读。男女生比赛读
教师引读:一阵轻柔的风吹过来,女生接读
一阵急匆匆的风吹过来,女生接读
河水缓缓地流过来,男生接读
一阵欢快的河水流过来,男生接读 师:是啊,风吹过来带走了大树的种子(板书“吹”),河水流过来也带走了大树的种子(板书“留”)看到自己的孩子被小鹿、鸟儿、风和河水带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大树还伤心吗?大树不但不伤心,还很感谢他的朋友们呢?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5—8自然段
2、学习课文9—12自然段
⑴引导学生感受大树由树变成船,获得自由后的快乐。
过渡:很多很多年过去了,大树变得很老很老。一天,有一个人砍下这棵大树,把它做成一条船,然后他们一起去旅行。
①在旅途中,大树看到了什么?(默读第11自然段,指名回答)
②猜猜还会看到些什么?(强调句式:看到了„„看到了„„还看到了„„)③(CAI出示船顺流而下的情景)看到这么多景色,大树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师:是啊,大树的愿望实现了,他自由了,以前他看到的只是一片小小的树林,现在他看到了许多从没看过的景色,他不禁感叹道:“啊,世界是多么大呀!”你们也来读读这句话(CAI出示句子“啊,世界是多么大呀!”)④指导朗读“啊,世界是多么大呀!”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男生、女生、全班合作读句子“啊,世界是多么大呀!”
当大树看到广阔的平原和高高的山时,不禁兴奋地说,男生接读 当大树又看到漂亮的城市和快乐的孩子们,不禁感叹道,女生接读 当大树看到许多从没看到的景色,不禁大声赞叹,全班接读 小结:大树看到世界是这么大,这么美,心里感到无比快乐。⑵引导学生感受大树与孩子们重逢时的喜悦和自豪。
过渡:快乐的大树,不,用大树做成的船沿着河尽情地漂流。①这时又看到了什么?(自由读第12自然段,把描写大树看到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②出示句子“河两岸,是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大树看到了,那就是很久很久以前,被风,被河水,被小动物们带到远方去的它的孩子们。” ③指名表演,让学生体会“茂密”
先请一位同学向老师一样双手高举过头,五指张开(师:你们看,这多像一棵小树)
再请两位同学做同样的动作。(师:你们看,这是一片茂密的树林吗?为什
么?)
最后请全班同学举起双手,晃动一下。(师:你们看,这是茂密的树林吗?这一片一片又一片,真是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啊!)
④读词“茂密”指导朗读“河两岸,是一片片茂密的树林。”
⑤教师相机介绍:他们就是大树的孩子(CAI出示画面,音乐起)
他们由一颗小小的种子长成高大的树木,他们与大树妈妈相隔万水千山 ⑥大树的孩子,我想问问你,你是被谁带来的?(3人)
⑦许多年过去了,再次看到大树妈妈,你们心中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妈妈说,谁来说说?
⑧看到多年未见的孩子,听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话语,大树妈妈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看到孩子使大地变绿了,使祖国变美了,妈妈除了高兴、激动外,还会怎样?(骄傲、自豪)带着这种感情读句子
⑨指导朗读“大树看到了,那就是很久很久以前,被风,被河水,被小动物们带到远方去的它的孩子们。”(自由读,指名读)
3、总结全文
伤心的大树在大家真诚的帮助下,从此不再伤心。当它做成一条船后,看到美丽的世界,大树感到快乐极了!当看到孩子们在大地的角落茁壮成长,并为人们的生活增添绿色的生机,大树感到由衷的幸福和自豪。
三、课外延伸,拓展知识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植物妈妈正用各种办法把它们的孩子送到四面八方去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CAI播放植物传播种子的录像)
2、小结:同学们,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更多的奥秘,并从中享受到无尽的乐趣。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妈妈的好办法?回家准备准备,下次和同学们说说吧。
四、识记生字,指导写字
1、出示“流、砍、沿”三个字,学生认读。
2、请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字形
师:这些字同学们不仅要会读,会记,还要会写。观察这些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左右的宽窄怎样?
3、教师范写“流”
4、学生练写(强调书写姿势,写完后互相评一评)
第二篇:大树的孩子教学反思
大树的孩子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知识性童话,它浅显易懂,极富童趣,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大树“伤心——高兴——自豪”的情感线索,揭示了树木靠风、河水和小动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文中那琅琅上口的语言,更让学生在读后自然了解到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不仅多,而且有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这篇童话故事的阅读内容生动有趣,深得儿童的喜爱,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深人其中,亲自去经历,去感受,与它进行平等对话,真正走进童话中,去享受阅读的乐趣。
1.入情入境,师生共同唤醒童话。
童话总是以幻想作为核心的,这种幻想又是情感的集中体现。因此,阅读童话,首先必须进人作品由幻想构造的世界,并且是充满感情的进人,就是忘掉自己,将自己化为童话中的角色,尽情地体验其中的情感。于是在教学设计时,我以文中人物的身份出现,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展了教学,创设“讲童话”“演童话”的情境,并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和学生们一起进行“角色表演——活动体验——延伸想象——课外拓展”,铺平了学生进人童话的通道,帮助他们在参与、互动、联想中,真切地感受了童话故事语言中所蕴涵的真情实感。
2.激发想象,填补童话空白。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活用教材空白,从课文内容延伸开去,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必定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像力。教学中,我以大树的身份设计了“小鹿会把我的种子带到哪里去”的问题,既引导学生身心投入地参与童话、体验情感,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创造性的想象。接下来,在跟随多媒体课件的“世界旅行”后,我又设计了“你们猜猜,我还会看到什么没见过的景色呢”,在实景旅行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巨大的想象空间。填补童话故事中的空白,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更使学生在想象、表达中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3.体验阅读,在童话中闪现个性火花。
在走进童话时,千万不可照本宣科,扼杀学生在阅读时闪现的个性火花。因此,在教学时,我并不是一味牵着学生走,而是鼓励孩子们参与童话,在童话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如:在读风声“飒飒飒”时,我考虑到不同的风,读法肯定也各不相同,有快的。慢的、轻的等,所以我设计了“一阵轻柔的风吹来了,好像在说——”“这时,一阵急匆匆的风吹来了,好像在说——”两种不同的引读方式,使学生对风声的不同有了感性的体验。同样,处理水声“哗哗哗”时,我也依照此法设计了“水缓缓地流过来了,好像在说——”“一阵欢快的河水流过来了,好像在说——”两种不同的引读方式。这样,学生不仅亲身体验了童话,更在童话中发展了自己独特的个性。
4.拓展延伸,从课内走向课外。
其实,教学《大树的孩子》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植物、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让学生更喜欢阅读此类的知识性童话。所以,在教学结尾时,我通过教学媒体,创设了一个了解植物妈妈办法的情境,向学生传递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信息,引导孩子逐渐走出童话,与现实对照,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孩子们从课内走向了课外。
第三篇:《大树和小鸟》教学设计
《大树和小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鸟孩子对树公公,树婆婆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鸟孩子对树公公,树婆婆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激趣,导入课题。
1、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课文插图。(画上有鸟和大树)
2、教师引学:同学们,大家看到了什么?
3、教师引问:小朋友想知道大树和小鸟关系怎么样吗?现在就跟随老师一起来走进大树和小鸟。(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正确识字。
1、学生朗读课文,朗读过程中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同桌多读几遍。
3、引导学生全班齐读,齐读之后抽查,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4、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测。
(1)学生自由读。
(2)出示生字开小火车读。
(3)全班齐读。
(4)去掉帽子读。
5、导学:我们已经认识了生字宝宝,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你能把它读的更好,请大家再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
6、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7、导学:下面我们进行男女朗读比赛,比一比读课文的时候,男生读的好还是女生。
三、品读领悟,熟读成诵。
1、齐读课文,想想为什么树公公树婆婆从早到晚乐呵呵?分小组读书交流。
2、树公公树婆婆的孩子都有哪些,都在干什么?在文中哪里请你找出来读一读。出示课文。
3、请你当树公公树婆婆的孩子给他们唱歌。
4、请你带着对树公公树婆婆的喜爱再读课文。
5、教师导入:同学们读得很棒,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快。
6、学生自由背诵。
7、教师抽背,表扬背诵得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背诵课文。
2、多种形式背诵课文。
二、自学生字。
1、指导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认读生字。
2、小组内利用生字卡片识记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导学:出示生字,找同学说说是怎么识记的,说说识字方法。
4、同桌之间互相考查识字。
5、游戏:摘生字苹果。
三、指导书写。
1、呈现“飞、千、万、乐”4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4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注意“万”第二画先写横弯钩,再写撇。学生跟笔书空。
3、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4、班级展示。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同桌互相说说。
2、小结。
树公公树婆婆和鸟孩子的感情可真好,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为大树和小鸟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五、布置作业,扩展延伸。
1、回家给父母背诵课文。
2、请你为树公公树婆婆和鸟孩子画一幅画。
第四篇:《一棵大树》教学设计
《一棵大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棵大树》是一篇有关“索取”与“付出”的寓言故事,内容简单,内涵丰富,估计学生感兴趣、爱读。旨在通过这篇课文教学,让学生体会父母及亲人所给予无私的爱,懂得感恩,呼吁人人都有一颗感恩之心。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重点字词,品读对话,感悟树和男孩的形象,体会大树无私奉献。
3、了解父母及亲人所给予无私的爱,懂得感恩。学习重、难点:
感悟男孩和树的形象,体会大树的无私奉献。教学过程:
一、图文欣赏,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对话,感悟形象。
1、男孩的语言
请你自由地读读,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孩?你从哪些字词体会到?朗读体会。
2、大树的语言
一读:大树的哪些言语打动了你? 二读:大树的哪些举动让你的心为之一震? 三读:有感情朗读,感受大树只求奉献不图回报。
3、大树的招呼
大树心底一直有个小小的愿望,你从哪些词句发现了?(交流汇报,朗读体悟)
四、提炼主题,体会无私。
这棵大树奉献了这么多,她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大树有这样的心情?请你联系课文内容来说一说。(交流汇报)
五、提升主题,抒发情意。这棵树就是_____________。
第五篇:《观察大树》教学设计
观察大树
教学要求:
1·能用“我用什么办法进行观察,我观察到了什么”对观察结果进行描述。
2·用简单的文字、图画、拓印等方法记录自己对大树的观察。
3·完全体验大树“世界”的奇妙与生命活力。教学准备:
学生:关于大树的有关记录;捡几片该树的树叶;
教师:用于学生拓印树皮图案的白纸若干。教学活动过程:
一、交流上节课观察到的内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察了一棵大树,并作了记录,今天来开个观察成果交流大会吧!
·你们觉得我们用怎样的方式交流比较好?
·取得共识:先在小组内讨论观察到的内容,再派一个代表向大家交流小组观察到的成果。(观察大树时就是按这样的小组进行)
·全班交流汇报。
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尽量不重复同学说过的话。
过程评价:
通过动作告诉别人所观察到的树冠;
用手比划观察的那棵树的树干有多粗;
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观察的大树有多高;
观察树皮的颜色,粗糙程度;
展示该树的树叶及果实。
……
·小结:图画、打比方、收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如果我们再去观察一棵大树的话,结果会怎
样?
二、学生拓印树皮画(教室外)。
·刚才有同学说他观察的大树,树干非常粗糙,你们觉得老师所观察那棵树的树皮粗糙吗?展示教师拓印好的树皮画。
·学生观看教师已拓印好的树干画,主要让学生看树干的纹理。
·你们想把自己观察的那棵大树的树皮拓印下来吗?
·教师教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学生到所观察的那棵大树下拓印。
·选择校园一角,交流所拓印的树皮画,请拓印清晰的同学介绍方法。
三、细致地进行观察(教室外)。
·现在同学们手中都有自己观察过的大树的叶子与树皮拓印画,同学们相互交换,比比谁能最先找到与叶片、拓印画相符合的大树?
·学生活动,让能快速找到大树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好方法。
今天,我们学到了许多描述大树的方法,余下的时间,同学们可以运用这些方法,把你们小组的观察记录修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