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兴趣小组教案
作文兴趣小组教案
拟人让句子更精彩。一 听我讲讲。
“小河静静地流着„„”这是将景物照原样描写下来,如果这样写:“小河静静地躺着„„”就是将景物当做“人”一样来描写了,读来是不是觉得生动活泼了呢?再看下面这两个句子——“风儿不停地吹,小草来回摇摇摆摆。”“风儿不知向小草说了什么笑话,乐得小草笑弯了腰。”比较一下,哪一句更活泼呢? 同样,把物品当做有生命的东西来描写,也能使句子生动有趣。比如:“雨伞好像一个爱淋雨的小朋友。”“日记簿是我的好朋友,每夜我都要向她倾诉心声。”“大吊车好像一个大力士,再笨重的东西都拿得起来。”
看见动物怎样描写呢?不妨也把它比做“人”,比如:“赛跑的马,像个长跑健将。”“啄木鸟会替树木看病,好像是树医生。”“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真像潜水员。”这样的句子不是很有趣味吗? 二 请你读读。
老榕树拖着长长的须根,真像一位满脸胡须的老公公。衣架穿了好多衣服,好像怕冷似的。
洗衣机是勤劳的保姆,每天都要洗一大堆衣服。滴答,滴答!桌上的时钟在说话:“时间是宝贵的,你要好好利用它。” 花儿在向我们点头微笑,柳条在向我们招手,春风在向我们唱歌。三 请你写写。
学试写句子,集体评议。
作文中如何审题
题目是文章的材料和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是文章的“眉目”是文章的“眼睛”。仔细分析和反复考究题目文字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审题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文章中心思想的确立,材料的选择,将影响全篇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决定着构思能否按正确的方向展开。审准了题意,文章才会切题;否则,就会偏题,甚至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所以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应掌握这几方面的知识能力:
一、审清题目蕴涵的主题。题目是一篇文章的名字,主题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它们之间既不相同,但又有一定的关系。
如《上学路上》、《我的爸爸》、《集市见闻》„„从题目上看不出表达什么中心。《助人为乐的x x x》、《秋景》、《一堂有意义的课》„„从题目上明显可以看出要表达什么中心。像《园丁》、《温暖》、《镜子》„„题目中则含蓄地表明主题或象征意义。
二、审清要求写作的内容。审题时要弄清,记人写什么人,用几件事写人;写事写什么性质,有意义的、有趣的、还是内疚的、接受教训的„„写什么限制条件下的事。如《校园见闻》、《我的老师》、《不平常的星期天》、《欢乐的“六一”节》„„
三、审清要求取材的范围。要从题目上理解取材的时间范围如《上学路上》,空间范围如《校园见闻》,数量范围如《一堂有意义的课》,关系范围如《我的老师》。
四、审清写作的重点。要从题目上揣摩重点。如《老师笑了》,中点在笑,老师为什么笑?《这件事我做对了》重点在“做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是“做对了”?对一些范围广泛的半命题作文,我们要选择自己能写的内容,再把题目补充完整。
五、审清要求所用的人称。不少题目对人称有明确的要求,千万不要混淆,对一些没有人称要求的作文题,就要从内容上判断采用哪种人称。如《一件使我感动的事》就只能用第三人称“他”;《给xx的一封信》就要用第二人称“你”或“您”了。而像《一件有意义的事》就可以用第一人称“我”也可以用第三人称“他”。
六、审清题目哟安全的体裁。即要审清是写景状物,还是写人,记事?
总之审清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你的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快速作文审题的四种方法
(一)一. 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
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记叙文的“标志”常见的有“回忆”、“记„„”、“„„的事”、“„„的生活”、“„„的人”等。如《回忆我的母亲》、《记我的同桌》、《一件有教益的事》、《我的中学生活》、《值的赞美的人》。
说明文的“标志”主要有“介绍„„”、“„„的自白”、“„„的话”、“„„的制作方法”等。如《介绍一本工具书》、《蜜蜂的自白》、《秋天话菊花》、《西红柿酱的制作方法》。
议论文的“标志”主要有“说”、“议”、“谈”、“论”、“评”、“辨”、“驳”、“从„„谈起”、“从„„说开去”、“由„„想到的”、“„„的启示”、“读„„有感”等。如《说谦虚》、《谈骨气》、《“友邦惊诧”论》、《读〈荔枝蜜〉有感》、《由“愚公移山”想到的》。
二.审清题目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这种审题方法既适用于记叙文,也适用于说明文。
以记叙文为例,记叙文的题目范围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写人记事。题目划定的范围不同,选材的侧重点就不同。
写人的记叙文要侧重于人物形象的描绘,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征等,并适当地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穿插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来刻画人物。如《我的老师》、《妈妈》、《我尊敬的一个人》、《英雄》等题目都可以写成写人的记叙文。
记事的记叙文要扣住记叙的要素来写,把记叙的诸要素交待清楚,把事件的脉络及发展过程叙述明白,使读者有个清晰完整鲜明的印象。如《童年拾趣》、《挫折》、《难忘的一节语文课》、《成功的喜悦》等题目都可以写成记事的记叙文。
快速作文审题的四种方法
(二)3.审清题目“题眼”,确定文章重点。
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目的“题眼”,“题眼”是题目的灵魂,是题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就决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后者的“题眼”是“喜欢”,两篇文章的重点分别为“钦佩”、“喜欢”,两篇文章的选材也要从“钦佩”和“喜欢”入手。
如何抓“题眼”呢?
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就要扣住“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着“赞成”展开。
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过生日》,“题眼”是“过”,文章就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气氛中“过”的,是怎样“过”的。
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如《课余生活》,“题眼”是“课余”,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哪些生活及这些生活带来的乐趣。
4.审清题目因素,确定文章内容。
有些题目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概括宽泛,有的甚至抽象朦胧,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这类题目常常是由一个词构成,学生遇到此类题目往往无从下手。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关连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如《成功》这个题目的已知因素只有一个,即“成功”,意思比较概括笼统,如果在“成功”这个因素上增加几个相关因素“谁成功了”,“什么事成功了”、“怎样成功了”,文章的写作内容就具体了。同样《笑容》、《失败》、《过错》、《忏悔》、《欢乐》、《渴望》等题目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审题。
日记里该写些什么
(一)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一则这样的小幽默:暑假来了,老师要求每个同学每天写一则日记。开学了,小丁的日记本第一篇写到:“今天没什么事。”第二天、第三天„„则写到:和第一天一样。老师把小丁找来,小丁说:“我的每天是都一样的啊。”
也许你要笑了,笑过之余,也许你也会替他辩解:我们的生活太平淡了,哪里可能天天有精彩的事情发生呢?每天都要写一篇,能写些什么呀?
是啊,我们不可能天天都有精彩的故事的发生,但日记本上并非每天没什么可写呀。不信啊,你可以试试下面这些方法。
一是写观察日记。你可以观察静物,也可以观察动物。可以写你的文具盒、你的卧室、你的学校、你的所在地方的桥梁、灯塔、有代表性的景观等等,也可以写猫、金鱼、狗、鸟、老虎等等,也可以写日落、圆月、星辰、村庄、河流等等,也可以写大街小巷、亭台楼阁等等,也可以写风云雷电,也可以写春夏秋冬,当然也可以写军人、司机、售货员、水手、老总、乞丐、街头卖艺者、演员、红领巾、农民、同学、残疾人,等等,等等。
当然,观察日记需要仔细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触摸,调动全身的感官,细致地描摹他们的形、色、味等。
二是写感想日记。你看了一则新闻、读了一篇文章、看了一幅漫画、看了一场演出、看了一场电影、听了一首歌、听了一场讲座、踢了一场球、挨了一次批、劝了一次架、开了一个玩笑、骂了一次人、上了一次当、受了一次吓、看了一次展览、参加了一次比赛„„等等,你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想法,是赞同还是反对;你为什么会有这种看法,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你为什么会赞同,你为什么会反对;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你自己会如何做„„你看,原来有这么多的问题值得你去思考。把这些写出来,就是你日记本上的丰富的食品。
三是写活动日记。家里的智力竞赛、家庭**、邻居间的纠纷、客人的来访、周末的郊游、学校的晚会、篮球比赛、军训、运动会、商场里的争执、街头骗局、酒吧看球、登山、游泳、种树„„等等,将这些活动的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等记录下来,这就成了日记的材料。
作业:任选一种记日记。
日记里该写些什么
(二)一、复习上节课日记的写法。
(一)是写观察日记,二是写感想日记,三是写活动日记。
(二)、评讲上次的日记,集体评议。其中三类各选一篇,来评。
(三)、继续学习日记的写法。
四是写想象日记。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通过想象,你可以是统领千军万马的国王,你可以是来去自由的神仙,你可以是力拔千钧的勇士,你可以是身穿长袍的古代书生,你可以是叱咤风云的的将军,你可以是勇夺千军的冠军,你可以是拿破仑,你可以是爱迪生,你可以是达芬奇,你可以是帕瓦罗蒂,你可以是罗纳尔多,你可以是成龙„„;通过想象,你可以是秦始皇头上的一根头发,你可以是月亮上的一块石头,你可以是夜空中闪耀的一颗星星,你可以是南极的一块冰,你可以是亚马逊河中的一滴水,你可以是喜马拉雅山上的一根草,你可以是太平洋中的一条鲸鱼,你可以是非洲大草原中的一头狮子„„;通过想象,小猫可以跳舞,树叶可以打仗,犀牛可以吐火„„哈哈,你看多奇妙啊!古今中外、天空、陆地、海洋„„等等都成了你笔下的一颗随意摆布的棋子,你想怎么编就怎么编。这样,你还会愁没东西可写吗?
五是写剪贴日记。你看到了好文章,把它抄下来;你看到了好词汇,把它抄下来;看到了好的开头、结尾,把它抄下来;看到了好段落,把它抄下来;你看到了一幅好漫画,把它复印过来;看了一本好书,把它的大致情况写下来;听了一首好歌,把歌词抄下来;报纸杂志登的世界新闻,把它记下来;„„
(四)、总结:
写日记可以帮你积累材料,也可以提高你的作文水平,很多著名的作家都有写日记的习惯,但日记并不是神秘,你可以把一个词汇扩展成一段话,可以写一个片段,可以写一个场景,一个画面;可以写你的快乐,可以写你的忧愁;„„
(五)、作业 选一类来记日记。
怎样记叙事
(一)写作指导。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二、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
(二)学生课堂练笔。
(三)作业
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
一、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三、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有些小朋友看见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
一、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二、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三、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四、“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
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拾到皮夹子交公,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如何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一、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住在城里的人,恐怕都见过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学熟视无睹,竟然让这样的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三、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四、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
(一)导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二)写法指导。
一、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二、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如何做到“凤头豹尾” [一]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
一、叙述好事件的起因。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文章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的力量。
二、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强了感染力。
三、激人兴趣,引人入胜。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课》,作者开头就写道:“清脆的上课铃声刚止住,马老师就抱着一大堆毛皮子、丝绸帕、玻璃棍和橡胶棒等东西,快步走进了教室。”马老师究竟要干什么?难道你不想看下去吗?
四、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雷锋”来到运动场》作文,作者开头写道:“学校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锋’。”这样直截了当,一下子把读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二] “结尾有力”的主要途径是:
一、把事件的结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课》,是这样结局的:
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这种顺着情节的发展,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结束,文章也就结束了。
二、语言含蓄,发人深思。在记叙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写下深刻含蓄的结语,力求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三、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浑然一体。
四、篇末点题,突出中心。篇末点题,尤如画龙点睛,这“睛”点得好,会使全篇顿生光彩。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能帮助读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篇:作文教案兴趣小组教案
写作兴趣小组教案
主题:《向你介绍我自己》
教学目标:让学生推销自己,让同学之间有初步的了解。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自我介绍
二、班级内每位同学都自我介绍,师生初步了解。
三、抓住自己的性格特点,通过一件事突出,教师随堂指导。
主题:根据具体事物讲解怎样抓住特点。《猜猜他是谁》 教学目标:基本掌握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并能初步运用。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描述班内一位同学,不说出姓名,让同学们猜出他的
名字。
二、班内同学相互观察,选择一位同学作为自己的写作对象。
三、同学们尝试描写教师随堂指导。朗读自己的作品,请大家猜出还是谁。
主题:根据对具体事物的观察
引导学生深刻思考。《-------引发思考》 教学目标:学生认真观察,提高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师相关资料:全球环境现状
二、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
三、学生尝试练笔,教师随堂指导。
主题:启发学生观察,通过具体的图景激发学生想象,用形象的语言
加以描绘。《看图作文》
教学目标:学生仔细观察,想像丰富合理。教学过程:
一、教师给出三幅图片,学生观察想象。
二、学生拟定题目,尝试练笔,教师随堂指导。
三、教师朗读优秀作品,同学之间相互鉴赏。
主题:学会从生活中积累材料的方法,到图书馆积累资料。教学目标:学生基本掌握积累的方法,要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练习积
累,提高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性。
二、让同学讨论自己积累的方法,师生共同总结。
三、教师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实践。
主题:帮助学生初步学会组织安排作文材料。《形形色色的--------》 教学目标:能够把自己收集的素材按一定的顺序加以安排,并在规定 的时间内完成习作。
教学过程:
一、讲解半命题作文,让学生初步了解半命题作文的特点。
二、教师示范填写题目,学生尝试补充完整。
三、学生拟定题目后尝试写作,教师随堂指导。
主题:结合习作,清楚文章中需要修改的地方进行修改。教学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修改水平,增强写作能力。教学过程:
一、教师将学生习作放入课堂,让学生观察修改前后的差异。
二、让学生相互修改作文,互相评价,相互学习。
三、师生共同总结作文修改的要点。
主题: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写好作文。教学目标: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感受,把作文写具体。教学过程:
一、教室布置活动任务:邀请自己的爸爸妈妈来组内参加活动,自带用具。
二、开展活动,学生为家长洗脚。
三、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用笔记录下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主题:通过做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写好作文。教学目标: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感受,把作文写具体。教学过程:
一、教师布置活动任务,学生自带放大镜。
二、师生共同实验,太阳光在放大镜的聚焦下能够将纸点燃。
三、师生共同分析原理,学生尝试记录实验过程,教师随堂指导。
主题:学生汇编自己的作文集 教学目标:学生的整理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本学年学生的作品分发。
二、学生进行整理、排序。
三、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整理成集,教师收档。
第三篇:兴趣小组教案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民乐队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一、活动内容:《渔舟唱晚》
二、活动目标:
1、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
2、通过练唱中外合唱歌曲,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
三、活动时间:
周二、四下午课外活动。
四、活动地点:
音乐教室
五、活动周次:一至四周 六:活动准备:
提前五分钟到位做好准备工作。课前认真收集资料、钻研教法,并为学生复印好谱子。
七、活动过程设计: A、训练内容:
1、各种器乐分组练习相关练习曲。
分组练习谱例。B、训练方法及过程:
1、音阶的训练
(1)、上行(2)下行(3)、琶音训练
2、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合奏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
3、分声部练习。
4、节奏训练
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的艺术,节奏是它的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
5、练习合奏《渔舟唱晚》
八、反思与重建:
吸取以前在校组织合唱训练队经验与教训,我认为训练为了提高,提高为了表现,训练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
高个人的基本功,因此在每次训练中都进行了一些必要的集体训练,然后再逐步过度到音准、节奏,扩大音域,幅度变化等方面的训练。这样使学生个人的基本素质更加扎实,整个乐队的水平也会有所有提高。
第四篇:兴趣小组教案
兴趣小组教案
通过改编课本使学生能对课文进行深入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活动目标
1、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及所要表达的感情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表演能力。
二、活动准备
学生自己选择故事性强的课文。
三、活动过程
1、学生对自己选择的课文进行改编,教师适当给予指导。
2、请选择不同课文的同学上台表演。
3、学生自我评价表演效果,全班讨论。
4、学生讨论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对课文的理解有什么作用。
兴趣小组教案
汉语有很多成语,数千年来流传至今仍广为使用,足见其生命力之旺盛。可以说,成语以及成语故事是我国民族语言中的瑰宝,因此我们应该诊视它,学习它,运用它。开展说成语故事比赛,可以增长成语知识,掌握更多的常见成语,提高运用能力,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来可以使我们体会到祖国语言的优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
一、活动目的:
1、培养系统、连贯的讲话能力,要求能较为生动地讲述材料。
2、了解课外较难理解的成语的来历,能理解成语故事,扩大成语的识记量,加强成语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比赛属于个人赛。选出男女主持人各一名,评委若干人,要求由平时语文基础较好的、听力较强的学生组成,记分员两名。
2、主持人赛前将比赛形式、评分标准、参赛时间和纪律问题向参赛者作简要说明。
三、活动过程:
1、个人赛必答题:参赛同学上台口述成语故事,由同学自愿报名参加比赛,比赛材料自定。规定时间可以是三分钟或五分钟。讲述故事完毕,评委亮分。
2、个人赛抢答题:主持人说出成语的含义,参赛者答出成语的名称,并上台口述,然后评委当场亮分。
3、个人抽签讲故事:主持人将写有成语名称的字条封好,请参赛的个人选手上台抽签。用两分钟准备材料,然后上台口述成语故事。评委亮分。
4、最后,算出所有参赛者的分数,评选优胜者,按名次发奖品,以资鼓励。
四、参考材料
鹬蚌相争、一毛不拔、鸿鹄之志、东施笑颦、口若悬河、塞翁失马、四面楚歌、司空见惯、一鸣惊人、闻鸡起舞、太公钓鱼、土崩瓦解
兴趣小组教案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母亲,知道母亲的伟大,懂得母亲为自己所付出的汗水。
2、我们怎样向妈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活动重点: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母亲,知道母亲的伟大,懂得母亲为自己所付出的汗水。
活动难点:我们怎样向妈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活动过程:
一、妈妈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从小就享受着妈妈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我们根据自己对妈妈的了解,写一写有关妈妈的事情。
妈妈的年龄: 妈妈最喜欢吃的东西: 妈妈最喜欢做的事情: 妈妈最大的心愿:
二、根据自己对妈妈的了解,写一写我的妈妈
三、根据自己的回忆,写一写妈妈让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情: 时间 事情 我的感受
四、和妈妈谈谈心,进一步了解妈妈的生活与工作,把情况记录下来。
五、观察妈妈一天的作息时间、工作和家务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六、现在你对自己的妈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呢?
兴趣小组教案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母亲,知道母亲的伟大,了解母亲节的来源,关趁
此机会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祝福。
2、用自己的双手做心意卡送给妈妈。活动重点: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母亲,知道母亲的伟大,了解母亲节的来源,关趁此机
会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祝福
活动难点:用自己的双手做心意卡送给妈妈。活动过程:
一、关于母亲节
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06年,美国费成 安娜.贾薇丝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自慈母的感激之情。1913年,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一举措引起世界各国纷纷纷仿效。
二、你打算向妈妈表达母亲节的祝福?
三、用巧手让妈妈开心一笑
1、画蛋宝宝
2、做一道“爱心菜”
3、为妈妈画一张像
4、写出妈妈的评价
四、做一张“心意贺卡”,并写一首小诗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深情厚意。
妈妈,感谢您
妈妈,感谢您带我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因为有了您,我才能
每当我的时候,您总是
每当我的时候,您总是
您教我,教我您为了我。妈妈,等我长大了,妈妈,我爱您。。
。
第五篇:兴趣小组教案
《摇篮曲》口琴吹奏教案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摇篮曲》.2、介绍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
3、口琴学吹《摇篮曲》。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甜美的声音演唱舒伯特的《摇篮曲》,让学生领略摇篮曲的意境、体验母爱、父爱,懂得感恩。感悟艺术真谛。使学生更加热爱母亲,热爱生活。
2、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摇篮曲的音乐体裁,了解摇篮曲的风格特点,感知其音乐要素。
3、介绍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生平。
4、通过(口琴)学吹《摇篮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吹奏技能和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通过学唱歌曲和展开的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2)、指导学生用轻柔、圆润、甜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3)、能用口琴熟练地吹奏《摇篮曲》,体验轻柔、摇荡、安详宁静。(4)、初步掌握前倚音5 43的唱法与吹奏技能。宁静的情感体验。
2、难点:
(1)、声情并茂地哼唱、演奏摇篮曲。(2)、摇篮曲情绪和风格的把握。教学准备
钢琴、音响系统、电视机、光盘、口琴等。
教学理念
创设情境,感受亲情,让学生在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的同时,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升华。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拍手)。
2、师生相互用歌声问好。
二、讲述亲情,分享亲情
展示几个同学儿时的照片或和妈妈的合影,猜一猜他们是谁?并由照片的主人说说背后的故事。(背景音乐——播放摇篮曲)
三、扮演亲情,选择音乐
1、给学生欣赏两幅小宝宝入睡的画。表现的是什么亲情?
2、播放舒伯特《摇篮曲》和《美丽的村庄的》两首歌曲。请学生选择。
3、设计问题:
(1)如果你是画面中的妈妈,你想采用什么样的音乐才贴切呢?为什么?
(2)、如果你是画面中的小宝宝,你会喜欢哪一种音乐来帮助你入睡呢?为什么?
四、欣赏导入、品味亲情(揭示课题)
1、音乐是最能表现这种亲情的艺术,有许多音乐家写了很多歌曲来表现这种亲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外国的音乐作品。
2、(播放)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3、讨论
这是一首什么风格的歌曲?在情绪、力度、速度、旋律有上什么特点? 生:谈感受,各抒己见,充分理解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师:引伸——还有很多这种风格的音乐作品。如:东北摇篮曲、藏族摇篮曲、印度尼西亚摇篮曲等等。
特点: 安静、温馨、甜蜜、宁静、安详、幸福
师: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首《摇篮曲》,揭示课题与介绍。
[板书]:
克劳蒂乌斯
词
《摇篮曲》
舒伯特
曲
尚家骧
译配
五、介绍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生平
(一)[出示] 舒伯特肖像。
师:这位就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1797——1828)出身于维也纳一个教师的家庭。他八岁就开始随父亲,兄长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在他一生中共写下十四部歌剧,九部交响曲,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多首歌曲。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
(二)、学唱歌曲《摇篮曲》
师:现在我们来欣赏这首著名的《摇篮曲》。(听音带范唱一遍)。提问:
1、听了这首歌曲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并请几位同学用语言来描述一下。
2、歌曲表现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回答)。
3、教师小结。
4、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首《摇篮曲》的创作过程吗?
师:那我给大家讲一个舒伯特创作《摇篮曲》的一段小故事。
[说明:以加深学生对作曲家的认识及对作品的了解]
一天,十分饥饿的舒伯特,下意识地走进一家饭店,当服务员向他递去菜单时,舒伯特这时才感到身无分文显得十分尴尬。他四处张望,希望能遇到一位熟人,可店堂内都是陌生人。当他低下了头感到失望时,忽然看到桌上报纸上刊登的克劳蒂乌斯的一首短诗,便立即动笔把它谱成歌曲,并交给了店主换取了一份土豆来充饥。到了舒伯特去世三十年后,这首在饭店里创作的《摇篮曲》手稿竟以四万法郎的高价出售,成为传世之作。也才有你们今天所听到的这首著名的《摇篮曲》。
5、学唱歌曲——[出示歌谱] |= F 4/4 3 5 2.3 4 | 33 2171 2 5 | 3 5 2.3 4 | 33 2342 1 0 | 2.2 3.2 1 | 5 43 2 5 | 3 5 2.3 4 | 33 2342 1 0 ||(1)、再次聆听音带中的范唱。
(2)、要求学生用韵母u轻声哼唱。
(3)、重点解决附点四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及倚音的唱法。(4)、在教师钢琴的伴奏下,要求学生完整地唱好旋律。(5)、师生共同分析:
师:你们认为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部分?(两部分)
[板书] 曲式结构:二段体 A + B(6)、教师小结。
5、学唱歌词
(1)、朗读歌词。
(2)、请同学们轻声哼唱歌曲。(3)、提示演唱方法与板书:
[板书] 音量——轻
音色——暗、柔
情绪——亲切、温存
节奏——平稳、略有动荡 速度——徐缓
引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情感演唱歌曲。
六、口琴学吹《摇篮曲》
1、教师示范演奏。
2、学生视奏练习。
3、师生吹奏“接龙游戏”。
4、集体齐奏《摇篮曲》。
七、复习口琴合奏曲《月亮你走的这样静悄悄》
八、总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