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米与厘米教案
米与厘米
浦东新区庆华小学
薛丽华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三年级第五册
P52 米与厘米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身高为题材,会用含有米与厘米的复合单位表示长度。
2、能进行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
3、联系生活实际情况,体验米与厘米的用处。教学重点、难点:
将含有米与厘米复合单位的长度换算成厘米单位。教学准备:
多媒体、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说说自己的身高是多少?
2、出示“老师为小胖他们测量身高”的情景。怎样记录小胖的身高呢?
3、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米与厘米的知识。
4、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米与厘米的知识。(出示课题:米与厘米)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把小胖的身高换算成用厘米作单位。
2、交流方法。机动:小数表示
3、小巧、小亚、小丁丁的身高用㎝作单位,分别怎样记呢?试一试。
4、探究1米6厘米换算到厘米作单位是多少?
小结:把含有米与厘米复合单位的长度换算成厘米单位,只要把前面的几米换算到几厘米,再和后面的几厘米加起来。
三、练习巩固:
1、长度单位的比较,填“〈、〉或=”。
2、找一找下面哪些长度是相同的?
3、还剩多少厘米?
4、下列长度到5米还缺多少厘米?
5、用下列卡片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大人或小孩的身高(卡片可以有剩余)。
合适的身高、不合适的身高 四.总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今天学习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处?或在什么地方看到被用过?
板书:
米、厘米 1米=100厘米 1m=100cm 1m30cm=130cm
第二篇:米、分米、厘米教案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建立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经历探索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的过程。
3、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4、使学生体会米、分米、厘米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课前准备:
投影片,直观教具的使用(课前准备好彩条、小棒、各种尺子、蜡笔等学具和教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小故事,出示课件:一匹小马跑到小河边,想要过河,看着哗哗的流水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老牛伯伯走来了,小马说:“牛伯伯这条河深吗?”牛伯伯说:“不深,不深,河水刚没过我的小腿。”小马刚要过河,一只小松鼠跳到一棵大树上大叫:“别过河,别过河,昨天我的一个小伙伴就是掉到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说:“这条河到底是深还是浅呢?”
师:听了老牛伯伯、小松鼠的话你认为这条河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是怎么想的?(使学生体会到:同样过这条河,老牛很高,小松鼠很矮,他们的感觉就不一样,进而体会统一标准的必要性)
二、新授:
(一)认识各种尺。
请同学找出认识的尺子,说出它的名称及用途。
(二)认识直尺。
师:拿出我们上数学课经常使用的小直尺,请你仔细观察直尺上有什么?把你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说一说。
汇报: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随学生汇报,教师课件引导同学们观察尺子上的小竖线、小数字、英文字母cm。并告诉学生:尺子上长短不同的小竖线就叫刻度线;尺子上的小数字叫刻度数,刻度数在排列顺序上有什么规律;0表示什么意思;cm表示的意思。)
(三)认识一厘米、几厘米。
师: 谁知道1厘米有多长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先体会一下,之后,教师出示课件: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师:请同学在尺子上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脱离尺子,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
师:你还能从尺子上找到更多的1厘米吗?
师:请你们找一找长度、宽度、厚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品。
师:你们找的物品不同,怎么都是1厘米呢?(进一步体会一厘米的实际长度)师:出示课件:从0刻度到5刻度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从0刻度到7刻度呢?你有什么发现?(从0到几刻度就是几厘米)
(四)学习测量。
师:这里有一根小棒,谁能猜猜它有几厘米?到底有几厘米呢,我们亲自来量一量。教师追问:你测量的结果是什么?谁能边演示边说说你是怎么量的?(让学生自己亲自尝试测量方法,通过展示学生不同的测量方法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使学生自主探索出正确的测量方法)师:同学们学会了测量,我们的学具筐中还有一根小蜡笔,先估计一下有多长,再亲自测一测。
师:小猴也想量量这支小蜡笔有多长,可是小猴遇到困难了,请你们看看小猴遇到了什么困难?出示课件:一只小猴举着一把断了的尺子说:我也想量量这支小蜡笔,可是我的尺子断了,谁能帮帮我?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中说一说你的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发现不同的方法:从2刻度到6刻度可以数出有4个格就是4厘米;2—6之间有4个一厘米,就是4厘米;用6-2=4,得出4厘米。
教师小结:我们在测量物体时可以从0刻度开始,也可以从其他刻度开始,只不过从0刻度开始比较简便。
(五)认识1分米
师:每个同学从学具筐中找到一根彩带,测量它的长度。
请每组测量的是10厘米彩带的同学站起来,每位同学比一比10厘米的彩带有多长?
师: 10厘米的长度又可以用一个新的长度单位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就是1分米,分米可以用dm表示)。
师:请你不用尺子找出一根1分米的彩带,你怎么知道它是1分米?(我找出的是10厘米的彩带)教师继续问:可老师让你找的是1分米的彩带呀?(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10厘米就是一分米)
(六)认识1米。
师:请同学们把1分米的彩带贴到黑板上。(教师特意粘贴一根不是1分米的彩带)问:黑板上的彩带都是1分米吗?黑板上有几根一分米的彩带?
师:10根1分米是几分米?教师指导学生数一数,使学生明白10根1分米是10分米。让学生比一比10分米的彩带有多长?
师:10分米的长度也可以用一个新的长度单位表示,有知道的吗?(由学生说出1米,米可以用m表示)师:请同学们用手比一比1米有多长?10分米有多长?你们怎么比得一样呀?(学生发现1米=10分米,10分米就是1米)
三、巩固练习:
1、判断小朋友测量的对不对。
2、首尾呼应,经过测量,我们知道这条小河深60厘米,请你用学具筐中的小卷尺找一找60厘米有多长?请同学们收起小卷尺,想一想60厘米对小马而言深不深呢?小马能过河吗?出示课件展示小马过河的情景。
3、在我们生活中长度单位应用十分广泛,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应用。请你们到荧屏中找找,你见到哪些我们今天学过的长度单位。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教案——厘米、分米和米
《厘米、分米、米》教学设计 一:课题名称 厘米、分米、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1分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整米数)。根据1厘米、1分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3、通过合作,学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
1、知道“厘米、分米和米”的大概长度。
2、让学生自己制作一把尺子。
3、学习如何准确的测量身边的物体。四:教学重难点点
掌握1厘米、1分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建立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十: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铅笔、小纸条、钉子等物体和自己的课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课桌的长度.(答案五花八门:有4拃那么长,8根小纸条那么长„„)
2、教师谈话:同学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结果却都不一样呢?(因为我们测量课桌所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3、导入:要想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也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课桌到底有多长。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在测量物体时,所使用的单位和测量的方法.(板书课题:厘米、分米和米)
4、师:当我们要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扩展介绍:厘米在国际上,都用字母cm来表示。板书:cm)
5、师:如果我们测量稍微长一点的物体时,一般用“分米、米”做单位进行测。(本节课主要讲“厘米”,“分米和米”会粗略的讲一下)
(二)学习新课(在最后将引出“分米”)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好好看看,1厘米有多长呀?
师: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
师:大家都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现在大家动起手来自己制作一把尺子吧。(做一把尺子的过程,不仅帮学生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长度单位具有可加性。)
问:找找看,大家带来的物体中,还有你的周围,什么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厘米。(扣子的直径、指甲盖的宽度、牙齿的宽度、橡皮的厚度„„)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如:从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3是2厘米;从刻度5到刻度7是2厘米„)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厘米长?(回答)
问: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1、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3、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
2、学习用“厘米”量
尝试测量同一个学具(一根8厘米长的小棒)
师:每个同学都有一根小棒,请你用尺子试着量一量这个小棒有多长?
问:测量的结果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正确的量法与错误的量法对比(利用多媒体演示两种量法),使学生鉴别出正确的量法。
3、认识长度单位“米”(再巧妙的引出“米”)老师这有一道小难题,谁愿意到黑板前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事先给学生准备好一把量程为15厘米的刻度尺,请你用老师提供的尺子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告诉大家,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学生提问题.(如A: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这么长的黑板太费劲.B:有没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
师:谁能回答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
师: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的两边相距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再来认识“米”。补充: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
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
4、用米量
(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5、教学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在此引出“分米”)(1)初步质疑.
师:好,我们之前讲了两个测量单位——厘米、和米,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教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3)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4)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 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5)教师指着黑板1米长线段中一份说,这一份是10厘米,我们也可以表示成1分米。(分米可以用“dm”表示)又说:这是告诉我们1分米=10厘米。问:既然1米可以分成10份,每一份是1分米,那1米等于多少分米呢?(板书:1米=10分米)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每人拿出一根细绳,分别量出10厘米,1米,和相邻的同学比一比,看有什么发现?
2、发展性练习
问:假如一个小朋友的尺子被磨的前几个刻度不清楚了,(多媒体出示 “磨损的尺子” 的图片),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就用这把磨损的尺子测量出物体的准确长度吗?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小结
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或几米。
(六)布置作业
1.回家后,分别以厘米和米位为单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2.课后调查,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以厘米和米做单位的。
十一:板书设计
厘米 —— cm 画出1厘米长的线段 米—— m 画出米长的线段
分米——dm 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
1米=100厘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量法: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端对着刻度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多媒体展示,并展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
第四篇:教案——厘米、分米和米
教案
学校:XXXXX 班级:XX 科目:数学 教师:XXX 时间:XX
一:课题名称 厘米、分米、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1分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整米数)。根据1厘米、1分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3、通过合作,学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知道“厘米、分米和米”的大概长度。
2、让学生自己制作一把尺子。
3、学习如何准确的测量身边的物体。
四: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1分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 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六:课的类型 综合课
七: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实践法……
八:教材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直尺、卷尺、小纸条、钉子、小棒、细绳、图钉、两支削尖的铅笔……
九:教学时间 45分钟
十: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铅笔、小纸条、钉子等物体和自己的课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课桌的长度.(答案五花八门:有4拃那么长,8根小纸条那么长……)
2、教师谈话:同学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结果却都不一样呢?(因为我们测量课桌所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3、导入:要想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也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课桌到底有多长。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在测量物体时,所使用的单位和测量的方法.(板书课题:厘米、分米和米)
4、师:当我们要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扩展介绍:厘米在国际上,都用字母cm来表示。板书:cm)
5、师:如果我们测量稍微长一点的物体时,一般用“分米、米”做单位进行测。(本节课主要讲“厘米”,“分米和米”会粗略的讲一下)
(二)学习新课(在最后将引出“分米”)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好好看看,1厘米有多长呀?
师: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
师:大家都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现在大家动起手来自己制作一把尺子吧。(做一把尺子的过程,不仅帮学生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长度单位具有可加性。)
问:找找看,大家带来的物体中,还有你的周围,什么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厘米。(扣子的直径、指甲盖的宽度、牙齿的宽度、橡皮的厚度……)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如:从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3是2厘米;从刻度5到刻度7是2厘米…)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厘米长?(回答)
问: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
(1、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3、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
2、学习用“厘米”量
尝试测量同一个学具(一根8厘米长的小棒)
师:每个同学都有一根小棒,请你用尺子试着量一量这个小棒有多长?
问:测量的结果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正确的量法与错误的量法对比(利用多媒体演示两种量法),使学生鉴别出正确的量法。
3、认识长度单位“米”(再巧妙的引出“米”)老师这有一道小难题,谁愿意到黑板前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事先给学生准备好一把量程为15厘米的刻度尺,请你用老师提供的尺子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告诉大家,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学生提问题.(如A: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这么长的黑板太费劲.B:有没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
师:谁能回答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
师: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的两边相距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再来认识“米”。补充: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
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
4、用米量
(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5、教学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在此引出“分米”)
(1)初步质疑.
师:好,我们之前讲了两个测量单位——厘米、和米,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教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3)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
(4)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 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5)教师指着黑板1米长线段中一份说,这一份是10厘米,我们也可以表示成1分米。(分米可以用“dm”表示)又说:这是告诉我们1分米=10厘米。问:既然1米可以分成10份,每一份是1分米,那1米等于多少分米呢?(板书:1米=10分米)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每人拿出一根细绳,分别量出10厘米,1米,和相邻的同学比一比,看有什么发现?
2、发展性练习问:假如一个小朋友的尺子被磨的前几个刻度不清楚了,(多媒体出示 “磨损的尺子” 的图片),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就用这把磨损的尺子测量出物体的准确长度吗?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小结
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或几米。
(六)布置作业
1.回家后,分别以厘米和米位为单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2.课后调查,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以厘米和米做单位的。
十一:板书设计 厘米 —— cm 画出1厘米长的线段
米—— m 画出米长的线段 分米——dm 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
1米=100厘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量法: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端对着刻度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多媒体展示,并展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
09小学教育(2)班 孔鑫鑫 学号:0904010208 邮箱:1137715338@qq.com
第五篇:米与厘米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会以米或厘米为单位表示身高。
2.教学重点/难点
会以米为单位表示身高,能说出具体含义。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入一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吗?” 生①:“我身高1米33” 生②:“我身高1米28” 生③:“我身高1米30” „„„„ 导入二
师:“大家来猜猜看,小胖有多高?”
小丁丁问大家:“1米30是多高?”,你知道吗? 生:“1米30就是1米多了30厘米。”
小巧:“1米30就是1米30厘米,或者读作130厘米。”
二、新课探索 探究一
师:“小巧身高多少cm,多少m?你是怎么想的?” 生①:“1m=100cm,100cm+28cm=128cm”
师:“用刚才的方法将小亚和小丁丁的身高也用cm作为单位表示出来。” 探究
二、独立完成
师:“独立完成下列各题,说一说,用m和厘米同时作单位时,要怎么换算成厘米呢?”
三、及时练习练习
一、师:“找一找下面那些长度是相同的,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①:“1m=100cm,半米=50cm”等 练习二
师:“做这些题目,你有什么好方法告诉大家?” 生①:“5m-4m=1m,1m=100cm”
生②:“先把它们都化成多少cm,再用500cm去减它们。” „„„„ 练习三
师:“哪些身高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生①:“1cm是不合理的,太矮了。” 生②:“3m是不合理的,太高了。” „„„„
课堂小结
身高可以用cm和m作为单位记录。
课后习题 课后作业 练习册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