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朵杏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5篇)

时间:2019-05-13 00:31: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第一朵杏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第一朵杏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篇:2、第一朵杏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6第一朵杏花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语言引用的方法,感悟精确用词的表达效果,丰富写作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2、抓住关键词句子,边读边想,质疑问难,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求原”要素】 【教学过程】 课前积累:诵读春之诗

《村居》(清 高鼎)《咏柳》(唐 贺知章)《春夜喜雨》《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杜甫)《江南春》(杜牧)《春日》(宋 朱熹)《游园不值》(宋 叶绍翁)《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忆江南》(白居易)《惠崇春江晓景》(苏轼)

一、谈话激情,读题导入

1、读题导入:春日,万物勃发,百花齐放,在这“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百花中总也少不了杏花的身影。那这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呢?昨天竺可桢爷爷给小男孩和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第一朵杏花》。(齐读课题)

2、过渡:一年前,小男孩对第一朵杏花盛开的时间不能确定;一年后,他带着爷爷的嘱托,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你们瞧,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一年的春天来到了。

二、品词析句,赏景对话

1、读句想象,拓展描述:

(1)出示句子,指名朗读:春风吹皱了河水,吹醒了小草,吹绿了柳梢,吹鼓了杏树的花苞。(2)读着,听着,你的眼前闪现了怎样美丽动人的画面呢?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描绘一下吗?(3)学生交流。

(4)欣赏画面,师配乐描述画面:是啊,大家描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春天来了,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河水,河水泛起了微波;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小草也被这轻柔的风吹醒了,伸了伸懒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儿悄悄地从柳树身上滑过,柳枝上长出了嫩黄的小芽;在她的爱抚下,杏花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了。

2、品词析句,感悟表达

(1)现在,再读这句话,感受便不同了。(指名朗读)短短25个字,却把刚刚同学们和老师描述的内容统统蕴含其中,法宝在哪里,你体会出来了吗?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意思:(①这是个排比句,句式整齐,朗读上口。②通过写春风“吹绿柳梢,吹青小草,吹皱河水,吹鼓花苞”将看不见的春风写活了,既形象,又生动。③ “皱”用得神奇。说到“皱”,人们想到的往往是皱纹、皱眉等,很难将它和美好的春天联系到一起,但作者在这里化腐朽为神奇,不仅写出了轻风轻抚河面的暖暖春意,而且让人头脑重立即就呈现出了微波粼粼的图画。④“鼓”也用得巧妙。如果说成“春风吹大了杏树的花苞”,就无法让人体会杏树那勃勃的生机。)

(3)总结提炼:四个字,四幅画,伴随着春风如诗如画般的给大家带来别样的感受,有时浓缩就是精华,所以巧用字词,便能锦上添花。(4)改成诗行、齐读:

3、赏景对话,拓展感悟

(1)过渡:这一天,小男孩终于等到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这可是一年的期待呀!他第一个想告诉的人一定是——竺爷爷。那他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指导读“竺爷爷!竺爷爷!”(2)读句:听到小男孩这急切的喊声,竺爷爷赶忙走出书房,和小男孩展开了一段对话。请同学们自由读读大屏幕上的句子。出示句子:“什么事情啊?”/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

①学生自由读。

②将爷爷说的话和小男孩说的话分别做上不同的记号:小男孩的画直线,爷爷的话画浪线。

③做上记号,同学们的意思是否是这样的?出示提示语,指名同桌读读这段对话。

竺爷爷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说:“刚才。”

竺爷爷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说:“是。”

④听了他俩的对话,你有什么感觉?(提示语太简单没有表现出人物的特点)(3)扩句:创设对话场景,角色朗读,体会情感。

①想象对话的情形,填上恰当的语气词:想一想,在括号里加上哪些词语能够更形象、更具体地描述竺爷爷和小男孩当时对话时的情景?学生交流。

出示提示语,分角色朗读,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添上语气词,仿佛有情趣多了,不过肯定还有同学不尽兴,他想起了他们一年前看杏花时的对话,请你对比读一读,想想,还可以添些什么?)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的声音:“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奇怪)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高兴)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激动)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自豪)地回答:“刚才。”

竺爷爷(半信半疑)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肯定)地说:“是。”

②再添上动作,神情:

出示第一次对话:“爷爷,您又看花啦?” 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哪天?今天开的。”孩子有些奇怪。“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 竺爷爷补充了一句。

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③同桌互助,比较感悟:A、自己读读第二次对话,想象他们对话时的神情、动作、语气语调,将提示语补充得更加丰富具体。B、思考讨论:第二次对话为什么不加提示语。

④小结:是啊,情形不同,突出的描写重点就不同,第二次对话虽然没有提示语,但细细品味,我们却有了更多样、更丰富的感受——揣摩语言,便能入情入境啊!

⑤朗读品味:让我们一起合作,读好这段对话。男生读竺爷爷,女生读小男孩,老师读旁白。

4、品句朗读,感悟精神(1)过渡引读,分享喜悦:

①小男孩看到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那么的激动、那么的兴奋,是因为——他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

②竺爷爷也很激动、很兴奋,引读,瞧:“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激动与兴奋?

③这喜悦的神情,这兴奋激动的心情都是因为——他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一年的等待,终于有了收获,这不就是他执着探究、细致严谨科学态度的体现吗?)(2)赏图读句,感受花美:同学们,你们想看看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吗?

① 出示杏花图和句子指名读: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呀!

②这第一朵杏花怎么样?结合语句,分享一下你的感受:(“捧”是小心翼翼地端在手心。(生做动作)可见,对于爷爷和小男孩来说,这朵杏花实在是太珍贵了!)

③指导朗读。④想象:看到这样的杏花,你最想干什么?(闻一闻;摸一摸;带回去插在花瓶里,但又舍不得伤害她;拍照留影„„)

(3)品读理解,体会“郑重”:而竺爷爷却是这么做的,出示句子“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①过渡:是啊!这可是第一朵杏花呀!要知道竺爷爷等了一年的时间,此时,他是多么的激动,多么的兴奋呀。(教师引读——)

②理解“郑重”:我仿佛看到了竺爷爷在书房里记下了第一朵杏花盛开的时间。他是怎么记的?(板书:郑重地记下)

从“郑重地记下”你又读出些什么?(“郑重”是严肃、认真的意思。可以看出竺爷爷对科学研究的态度是——严谨细致、一丝不苟。)(板书:严谨细致、一丝不苟)

三、拓展研究,瞻仰形象

1、过渡:竺爷爷不仅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说的。

2、小组合作,研读第十六自然段:

(1)自由读文,圈划关键词,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或疑问。

3、指名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和疑问。

(聚焦“不止一次”“不能„„也不能„„”“„„才„„”“精确”“常年”)

4、引读句段:此时,小男孩终于明白了竺爷爷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是因为他曾不只一次地说过——“„„”

5、明白之后,小男孩会心悦诚服地对竺爷爷说些什么?学生交流。

6、小结:竺爷爷正是这样通过常年精确的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板书:精确观察)

(课件出示)竺可桢生平介绍(配乐)

你们看!他就是竺爷爷。我国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从1917年开始,他就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天气和大自然的变化是他每天必须记录的内容,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十年如一日的精心观测,积累了许多重要的数据,这为他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到他去世前一天,还用颤巍巍的笔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数据。(引读《最后一篇日记》)在他一生中,曾不止一次地说过这样一段话:教师引读。

(我需要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任选其一)

1、想象写话:春风吹皱了河水,河水;

春风吹醒了小草,小草; 春风吹绿了柳梢,柳梢; 春风吹鼓了杏树的花苞,花苞; 春风吹。

2、拓展阅读:《最后一篇日记》 《竺可桢与自然日记》,结合今天的学习,写篇200字左右的学习日记。

第二篇:2、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2.第一朵杏花

新平县者竜乡小学 杨如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通过揣摩人物内心,表现人物特点。

2.通过品读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品质(重点),从竺可桢掌握气候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学习他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感受他观察、记录、不耻下问的科学习惯。(难点)

3.以为第二段人物对话加入合适的提示语为训练点,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时加入自己想象的学习方法;适当渗透抓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品质(重点),从竺可桢掌握气候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学习他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感受他观察、记录、不耻下问的科学习惯。(难点)教学难点:

以为第二段人物对话加入合适的提示语为训练点,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时加入自己想象的学习方法;适当渗透抓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文

1.板书课题。检查预习情况,谁来交流一下,你对这篇课文已经有了哪些了解?(学生自主交流)及时对话,了解学生所知。

2.学习是无止境的,今天这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来发现在你预习时未发现的,看看一篇学过的课文我们能探究出什么新的东西。

二、巩固字词,理清脉络

巩固字词(伏笔:为课文主旨定位)(1)考考大家,出示:

一()杏树

一()杏花

一()粉红

()出粉红()开花瓣 吹()了柳梢

吹()了小草

吹()了河水

吹()花苞 讨论填的是什么词?前面五个词好在哪儿?(“泛”和“绽”,泛”可以感觉杏花的颜色并不是很浓烈的,杏树上花苞一片,所以用“泛”;当竺老走近去数一数时,面对的则是几朵杏花,因此用“绽”,用词准确,使杏树之上生机盎然的景象直扑人眼。)

思考:后面四个动词好在哪儿。(不用回答)

(2)出示:顷刻间 曾经 精确 大概 也许

估计 掌握 规律 推断 读一读 找近义词:顷刻间(刹那间、霎时间)

找反义词:精确(模糊)大概(肯定)也许(一定)推断(肯定,一定)借助词语给课文主旨定位:看来,“精确、肯定、一定”与“大概、也许、推断”这些词是相对的,你认为竺可桢爷爷喜欢哪一类词语呢?从哪儿看出来的?

三、研读两次对话,丰满人物形象

言为心声,文中的两次对话是人物心灵的镜子,是阅读故事的眼睛。让我们一起来借这两次对话进一步了解竺爷爷。

1.第一次对话

“爷爷,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哪天?今天开的。”孩子有些奇怪。

“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竺爷爷补充了一句。孩子回答不上来了,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竺爷爷告诉他:“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1)问:你读懂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点拨:“又看花啦”说明竺爷爷看花并不是一次两次了,应该是经常看,所以孩子才会这样说。

这段话中,竺爷爷“习惯地问”引人注目,他没有亲眼看到第一朵杏花开放,所以想要了解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这是一种怎样的习惯呢?

“孩子并不明白竺爷爷为什么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文中的没有把孩子的话写出来,你能试着他的语气向竺爷爷提问吗?

(2)朗读指导:“习惯地”问及花开时间时,语气变得急促而焦急。后面的话简短明了

(3)小结:在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一个热爱科学、勤于观察、不耻下问的科学工作者的形象跃然纸上了。

2.第二次对话

这一天,竺爷爷正在书房里看书,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的声音:“竺爷爷!竺爷爷!”

是谁喊得这么急?他赶忙走出书房,一看,就是前院的那个孩子。

“什么事情啊?”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1)分角色读,边读边追问:为什么这么读,谈谈你的感受。(2)点拨:“竺爷爷!竺爷爷!”急切,孩子终于观察到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了,他多么激动,多么兴奋!他要马上把这个发现告诉竺爷爷!这孩子是偶尔发现的吗?从哪儿感受到?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时间为什么过得这么快?(孩子牢记着竺爷爷的话,他怀着急切的心情盼望着春天的再次降临,他好准确观察到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为何春天的那番景象又像慢镜头的蒙太奇组合?(这是谁看见的?是孩子呀,他看见,春天在一点点靠近我们,她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快了,快了,杏花就要开了,孩子,睁大眼睛看着这一切,他要看第一朵杏花的开放。)

从竺可桢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 “立即”“兴冲冲”“快步”这几个字也可以感受到什么?竺爷爷得知这一消息,他也很激动,你看:竺爷爷顷刻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多激动。为什么高兴成这样呢?他观测物候几十年了,掌握了多少个第一次呀,为什么这一次如此激动?一方面是因为掌握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吧,另一方面也许他看到孩子能牢记他的嘱咐,从小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多么可贵的品质!所以更高兴。

“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中看出来他对这件事的重视以及一丝不苟的态度。这是他对待科学的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说——引:“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3)指导关注未出现的提示语:想想可以加怎样的提示语?为什么不加?(因为对话进行得相当急促,所以都很简短,行文时也省略了提示语。)

(4)指导学生把文字还原为生活,用生活的感觉来读好课文。

(5)小结阳光下的杏花多么动人!你觉得这朵杏花最可贵之处在哪儿?(它体现了竺可桢爷爷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这个孩子从小养成了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齐读最后一小节。

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类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3)竺爷爷作为一名气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丝不苟、严谨、精确观察、及时记录、不耻下问„„)正如竺爷 爷所说,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2.补充资料:《竺可桢的大自然日记》读一读

竺爷爷倾注了一生的心血致力于科学研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是我国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来,让我们带着对竺爷爷的敬意再一次齐读。

3.渗透抓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这篇文章没有写竺可桢爷爷的一生中很突出的事迹,而是写了两次对话,语言是表现人物特点的一个重要素材,写好人物语言能让人物形象生动起来,鲜明起来。

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板书设计:

第一朵杏花 竺可桢

一丝不苟 严谨 精确观察 及时记录 不耻下问„„

第三篇:《第一朵杏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朵杏花》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过程与方法

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

一、简笔画导入新课:

1.手绘一朵盛开的杏花,导:这朵杏花可能是春天盛开的杏花中其中一朵,也可能是春天里的第一朵杏花,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认识。今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关于一朵杏花的故事。2.板书“一朵杏花”,齐读课题。

3.你觉得这是春天里第一朵杏花还是其中的一朵呢,说说你的理由。

导:竺爷爷和你想的一样,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课文最后一段,它主要写了什么?

二、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了解主要内容:

思考:从这段话中,你觉得竺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教师相机完成板书。()

三、合作探究、感悟文本

A探究第一部分(第1---5 自然段)

引导学习竺爷爷和孩子的第一次对话:

1.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划出对话中提示语,观察提示语的不同位置以及标点符号。

2、从人物对话的提示语言中,可以看出竺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注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语理解。

3.思考:竺爷爷为什么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为什么嘱咐小孩子明年留心?从中体会人物的心情以及心理活动。

4.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次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竺爷爷的一丝不苟,严肃认真。

B探究第二部分(第6---15自然段)

1.过渡段 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齐读第二次对话:

2.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对话旁边加上提示语; •自学提示: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

3.小组合作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出示:(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根据提示语读出语气。

4、小组展示汇报。

①小组展示,对比评价,朗读指导。

②思考:加不加提示语,哪种写法好?说出理由。③从这段对话中,你觉得竺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5.对比两次对话,你有什么发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和人物对话写作方法两方面去引导)

6、文章中两次分两年写到了杏花的美丽,请找出相关段落及句子,读一读,体会竺爷爷观察杏花的认真,专注,严肃、坚持研究、一丝不苟的精神。C探究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段:

“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指导朗读:突现“精确” “不能……也不能……”等词语,强调竺爷爷“精确观察,严谨认真”的科学研究态度。

3.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简介竺爷爷的成就,加深学生认识。

师补充: 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导:正是有了竺可桢一丝不苟,仔细探究许多个“第一次”探究精神与科学态度,才有了他取得的成就。

4.补充完成板书“第”,再读课题。来,让我们带着对竺爷爷的敬意再一次齐读课题。

5.思考:说说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四、拓展升华主题,谈谈收获

1我们从竺可桢的话中和取得的成就里,获得怎样的启示?

2送名言。(让学生用文中的话整理创作出名言或警句)【板书设计】这个板书还可以再精减一些!

第 一 朵 杏 花

杏花图

嘱咐留心

严谨踏实 哪天开花?

郑重记下

一丝不苟

精确观察

坚持不懈

第四篇: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5—8分钟)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写了哪科科学家的故事?

2、出示彩图,问:图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学生谈感受)

3、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5—7分钟)

1、课文的第一部分写的就是一年前的事,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部分,也就是1-5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刚才大家都在津津有味地读着,还不时地在书上做着记号,这样的习惯很好,希望一直保持下去。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回答)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讨论,解决疑问)

3、竺可桢在问:“杏花哪天开放”时,为什么一定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哪天开放的?”第二朵、第三朵为什么不行?(因为第一朵杏花对竺爷爷的研究有用处,他需要的是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第一朵杏花开放时间就是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这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搞科学研究绝对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4、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

①请一个同学来读这小节,注意突出加点的词。

①哪些词句看出竺爷爷很兴奋?(点出“倾刻间像年轻了许多”“立即兴冲冲地快步”)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这种激动心情吗?(指名读)谁还想读?(指名读),我们一起激动地来读好这一小节。

②这段话中的“郑重”是什么意思?(严肃认真)你从“郑重地记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可以看出竺爷爷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搞科研的就需要这种精神。)

③你们能通过朗读把竺爷爷的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表现来出来?自己先练着读读,谁想读?(指名读)还有谁能读好这段?(指名)我们一起读这段话,感受竺爷爷得到准确时间后的激动心情,感受他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齐读)

过渡:竺爷爷对科学研究长年不懈,精确、细致的观察,这正如竺爷爷曾不止一次说过:“„„”(引读)

6、上节课我们留给大家一个思考题:同学们,作者围绕第一朵杏花所叙述的这件事情和竺可桢爷爷成为一名著名的气象学家有什么关系呢?谁能来说说你的想法。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8—10分钟)

1、试说说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2、你从竺爷爷身上学到了什么?

3、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为竺可桢爷爷写一段颁奖词,并在班级做交流

(同学们,竺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用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

4、这一堂课就到这儿结束,结束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竺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板书设计】

2、第一朵杏花

精 确观 察 可

一 丝不 苟

“我是问第一朵杏花是哪天开的。”

第五篇:2、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第一朵杏花

新平县者竜乡小学 杨如才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以四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一朵杏花”象征着竺爷爷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也反映了文中那孩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大部分的学生是无法立刻理解得如此到位的。竺可桢爷爷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应该是这篇课文的“道”之所在,文道如何结合?我想,两次对话是重难点突破的切入口。所以,我想本课教学将把对话品析作为一个训练点。【教学时间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解决文中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清文章脉络,学会给课文分段,理解本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的特点。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学会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学会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

一、谈话、图片导入

1.同学们,有一幅春联写得很美,我出上联你们来对下联,好吗?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2.这是我们上学期的学习内容,你们真棒!是啊,春天快到了,花儿们都绽放出灿烂的笑脸,今天美丽的杏花也来到我们四(5)做客了,你们瞧

3.出示杏花图:谁愿意用一个词语来描述它的模样?

4.这么美的杏花吸引了我们,也吸引了竺可桢爷爷的目光,要知道竺可桢爷爷可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呢,让我们掌声有请我们的科学课代表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竺可桢爷爷吧。

竺可桢 :浙江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

师:听了他的介绍,你想说些什么? „„

总结:每个人的成就都是与他的付出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发生在杏花和竺可桢爷爷身上的故事。

板书:第一朵杏花

指明读题:美美地读,让我们闻到花的香气。

二、解决生字新词 1.杏花的花瓣化生出了一些美丽的词语藏在文中等着我们一一念出它们的名字呢,你们看(出示词语)谁能把它们念得又标准又洪亮?自己先试一试?

2.你在读得时候觉得那些字音需要特别注意的?请带着大家读一读

一株

泛起

吹皱

程度

仰起脸 曾经

精确

估计

掌握

兴冲冲 绽开

大概

郑重

规律

顷刻间 3.注意仰右边的写法,不能和柳混淆

4.郑重怎么解释?带到文章中联系上下文理解。

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出示辨析:

他()声明,这件事与他无关。

他()地考虑后,决定拿出钱买下昂贵的货物。5.顷刻间用三字词语表式相同含义

三、理清文章脉络

1.逐段朗诵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里的人物一共看了几次杏花?)板书:初看杏花

再看杏花

2.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清脉络:如果给课文分成几个板块,你会怎么划分?(第一次看杏花,第二次看杏花,以及竺爷爷意味深长的话。)

谁能根据这些线索试着给文章分段?

一(1-5)写竺可桢爷爷问孩子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孩子回答不上来。

二(6-15)写第二年春天,孩子告诉竺可桢爷爷第一次杏花开了,竺可桢爷爷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

三(16)写竺可桢是通过常年精确、细致的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2.看来我们可以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给文章分段,有些记叙文就可以使用这种好的方法。

四、学习第一节。

过渡:你们知道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有一处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

你们看:(出示图片)

3.你能猜猜它们是哪天开的吗? 大概„„ 也许„„可能„„

4.你们的回答,作为科学家的竺可桢爷爷能接受吗?你从文章那里找打答案的?

朗读第16自然段

5.那竺可桢爷爷究竟是怎样第一朵杏花的呢?下节课让我们再去看杏花。板书: 第一朵杏花

初看杏花

再看杏花

下载2、第一朵杏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第一朵杏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解决文中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第一朵杏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五篇模版]

    《第一朵杏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2大全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赏读品味有关描写杏花的句子。 教学重点: 读通全文,......

    2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2.第一朵杏花 一、教材解读: 《第一朵杏花》是苏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课文写了竺可桢爷爷询问孩子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没答上来,第二年,孩子通过留心观察,终......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_2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3 第一时一、谈话引入 春天来了,我们班的同学是勤奋好学的,我们学过哪些写春天的诗呢?同学们背得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春......

    第一朵杏花第一课时

    《第一朵杏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一朵杏花》 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

    《第一朵杏花》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5篇模版)

    2、第一朵杏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3、品读第一次看花的情景,练习分角色朗读,感受竺可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