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人民币微课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油田小学
郎玉英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购物买衣服课本P12-1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会用大面额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会付钱)过程与方法:从具体操作入手,用学具操作过度到脱离学具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人民币的作用结合数学故事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大面额人民币认识、兑换和怎样付钱 学具:人民币学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小面额的人民币(5元、2元、1元、5角、2角、1角……)在生活中我们要买衣服、买电器等大件商品,要用到大面额的人民币,那么大面额的人民币都有哪些呢?(生回答)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这些都是大面额的人民币,是大面额人民币的正面,认真观察,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辨认呢?
1、看数字和汉字:人民币上面的汉字及数字是多少,它的面值就是多少。
2、观察颜色:100元人民币是红色的,50元人民币是绿色的,20元人民币是棕色的,10元人民币是蓝色的。
3、根据不同的图案:100元、50元、20元、10元这几张纸币的共同之处正面都有毛泽东爷爷的头像。不同之处我们具体来看课件显示:100元人民币正面是椭圆形的梅花图案,反面是人民大会堂;50元人民币正面是花卉图案菊花,反面是西藏的布达拉宫;20元人民币正面是花卉图案荷花,反面是桂林山水;10元人民币正面是花卉图案月季。反面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夔门。刚才我们认识的是我国现发行的第五套大面额的人民币,辨认时我们可以通过数字、汉字、颜色以及图案等区别它们的面值,人民币左上角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因此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人民币。听币值请同学们找出相应的人民币。
4、看来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些人民币,秋天到了,许多小朋友想买一件新衣服,请看这个服装店有不同款式的服装和价钱,上衣26元、T恤31元、裙子23元、裤子41元,瞧小亮的妈妈想买一件T恤,可以怎样付钱呢?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些小额人民币,用它们来付钱可以吗?(可以)就是太麻烦了,那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让付钱更简单吗(用大额人民币)
5、四人一组大家每人挑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衣服,看清它的价格,想一想你怎样付钱,在同组里说一说付钱的方法。
6、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7、看到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衣服,老师也想买一件T恤和一条裤子,有100元,帮我估计一下,这些钱够不够呢?谢谢同学们帮助了我,如果将来成为一名售货员会很出色的。
8、现在把学具中的钱准备好,利用学具盒里的钱来购物,如果没有零钱怎么办?(找钱)如果想准备出正好的钱比较困难,这样就引入下一个环节换钱。
9、换钱,刚才大家当售货员都比较成功,不过,为了买东西方便,通常大家会把钱换一换,这里有一张100元的,如果想换成10元的怎么办?还有别的换法吗?
三、巩固新知
做课本13页练一练第2题。
四、谈收获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们有什么收获大家分组谈谈收获吧。
第二篇:认识人民币 微课教学设计
认 识 人 民 币
微课教学设计
焦东路小学 姚玲玲
认 识 人 民 币
微课教学设计
焦东路小学 姚玲玲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 角 分之间的关系、会给人民币进行分类。
2、数学思考:建立人民币等价兑换的意识,形成初步兑换能力。
3、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及人民币的单位元 角 分,知道它们之间,十进制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一个课堂存储罐,把你这节课的好表现,好习惯都存进去。
你喜欢听故事么? 一片美丽的小树林里,小动物们在开会,大象伯伯来了说:“小动物们,你们工作辛苦了,今天要奖励大家,你们想要什么?”
小猪说:“我想要棒棒糖。”紧接着每个小动物都说出了自己想要的物品。大象为难了,这可怎么办呀?
师:你能想办法满足所有小动物的要求么?
师:你的办法可真好!小动物们有了钱就可以去购买称心如意的商品了。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
生:旅游、购物、买衣服、买玩具、买学习用品„„ 师:咱们中国人用的钱叫什么? 生:人民币。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初步认识人民币。二 自主参与,探究新知、观察人民币,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生活中见过人民币吧,你能介绍一下它么? 生:这是一元的。师:你怎么知道? 生:这里有数字“1”。师:你还发现了什么? 我还看到了壹圆。
师:壹是大写汉字,元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元)生:我还看到了国徽。
师:国徽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需要爱护人民币,不乱撕、乱画,任意毁坏它。
生:我还看到了中国人民银行。
人民币是国家的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师:请你举起一元人民币。都是壹圆的长得怎么不一样呢? 生:一个是纸币、一个是硬币。师:看,这里还有一个一元呢。生:不对,这是一个一角的,师:明明有数字“1”。生:“1”的后面是角
师:刚才是老师看错了,你真善于观察,奖励你们一颗小红花。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一元一角都是数字1,但单位不同,差的就多了。(板书:角)
师:你认识它们么? 生:1分、2分、5分。
师: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不过已经很少用了。(板书:分)
2、分一分,理一理
师:你会给这些人民币分类么?把你你是怎么分类的说给同桌听。谁上台来变操作边说。
通过这三个小组的汇报我们知道了:
生:第一种:按照人民币质地可分为:纸币和硬币
第二种:按照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第三种:按照人民币面值可分为:1元的、1角的、5角的
3、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师:你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会正确分类,大象伯伯听取了你们的建议给每个小动物都发了一个红包。
小狗哭了起来说:“我怎么只有一张” 小猪得意的说:“瞧!这么多张!我是大款了” 师:小猪是大款么?说说你的想法。你们能先观察小狗的红包里是1元的,小猪的红包里是1角的,它们的面值不同,并且想数一数小猪的红包里到底有几张,做得特别好。
师: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1、2、3、4、5、6、7、8、9、10.10张一角的。那到底谁的钱多谁的钱少呢?
师:你说的很好它们是一样多的。师:你想对生气的小狗说些什么?
师:说的真好,虽然红包里的人民币的张数不一样,但是面值一样。你不仅安慰了小狗还得到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1元=10角
我们趁热打铁做个小练习: 1元=()角 5元=()角 10角=()元 40角=()元
师:你太爱动脑筋了,做得又对又快,再奖励一颗五角星。一元等于10角,一角等于多少分呢?
生:1角等于10分
师:说的完全正确,分虽然很少用了,但爸爸妈妈都是1分钱1分钱的攒,攒10分才是1角,攒10角才是1元,很不容易的,关于1分钱的故事很多,还有一首歌是关于一分钱的,一起唱吧。
师:你不仅热爱数学,表演时也自信大方,再存进一颗自信五角星,4、运用新知,学以致用
师:小动物们有了钱,它们会怎么做呢?
小狗把钱存进了银行,第一次存进了两张人民币:5角+1角 一共是几角钱呢? 5角和1角合起来是六角.非常正确!第二次存进了3张: 这次又存进几元几角呢? 生:1元6角
师:你算的真快!小猪拿着钱直奔超市,去买它梦寐以求的棒棒糖了。一个棒棒糖5角.你有几种付款方式,请你用学具在桌子上摆一摆。生展示:四种方法
师:你能用四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付5角钱的问题,多善于思考,再投进一颗智慧星。
看看这家超市还有什么。师: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么? 生:数学本的价钱是多少?
师:数学本比铅笔贵、比尺子便宜。你猜到了么? 生:5角
师:很会推理,如果给你一元钱买两件物品,可以买什么? 生:可以买铅笔和尺子,或者一个固体胶、或者两个数学本。师:你能用一元钱买三件物品么?钱够么?
生:不可以,因为铅笔和尺子合起来是10角也就是1元,所以不够。师:时间过得真快,一个月过去了,小猪花完了所有的钱,小狗开了一家玩具店,生意可好了,还帮助了有困难的小动物,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这个储蓄罐存储的好习惯,将会是你一生的财富。
第三篇:认识人民币说课和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人民币》是在学生已掌握了100以内数的知识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通过列举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例子,说明人民币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教育学生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然后通过分一分,对我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最后通过等价的换钱游戏,使学生知道1元=10角。
对于人民币,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触摸、听讲、讨论和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起来,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嘴、动耳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准确识别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爱护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过程与方法
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节约用钱,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在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理解元、角间的进率关系。
二、说教法和学法
“生活即教育”,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基于此,我把《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基调定位于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在游戏中交流,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生成。
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因此在教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三个游戏活动。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两点:
1、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
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准备
人民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特殊商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不能空空无物,如果让学生用真币来学习,一来不安全、二来不卫生。因此,我为学生提供模拟人民币来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一上课,我会出示一个玩具,让学生猜猜是多少钱,并请他们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从而引出课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从他们感兴趣的玩具入手,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教育学生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本环节我共设计了三个活动:
①活动一:学生自主认识人民币,明确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首先进行“认一认”:学生小组合作,利用教师准备的学具人民币互相认一认,看谁认得多。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学生会根据颜色、图案、数字、汉字来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同时结合图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其次进行“分一分”:请学生小组合作,把学具人民币分一分类。分完了之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预设学生有这样几种分法:①按单位分:元角分 ②按人民币质地分:纸币、硬币 ③按版本分:新版、旧版
请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对合理的分类方法给予积极的肯定,并根据按单位分的方法,找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进行板书,使学生明确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此活动的目的在于: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辨认和分类,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将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合作交流。】
②活动二:换钱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1元和10角的关系。
首先,教师和学生做换钱游戏:教师出一张2角币,并提问:用1角币来换老师的2角币,应用几个?教师再出示一个5角币,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用1角币来换,看应拿几个?教师出示一个1元的硬币,并提问:“你应拿几个1角的硬币才能换取老师手中1元的硬币?”游戏完后,让学生在自己桌上先摆出1个1元的硬币(或纸币),然后再摆出与1元等价的10个1角硬币。(教师板书:1元=10角)
其次,老师手里拿出一张1元钱,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和老师换钱。巩固对1元和10角的等价关系。
【此活动的目的在于:学生在换钱过程中,体会10角就是1元,1元等于10角的十进制关系。】
③活动三:购物游戏。
创设“小小商店”情境,欢迎小朋友一起来买东西。
出示实物及其单价,由3名学生当售货员,学生用模拟人民币自由进行购物。(做一做第2题)
如果给你1元钱,你可以买到这中间的哪些商品呢?
【此活动的目的在于:在模拟购物中,进一步掌握“1元=10角”的关系】
3、课堂小结,梳理知识。
最后,请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形成整体认知。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准确识别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爱护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节约用钱,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教学难点:
能正确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理解元、角间的进率关系及互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模拟人民币,物品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一个玩具,让学生猜一猜它是多少钱买来的.2、教师:请你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
3、课件出示第46页的主题图
(1)购物图:教师:小朋友和妈妈在干什么呢?(我们买东西要用钱)
(2)教师:再看看这位小朋友他在干什么?(买车票也要用到钱)。
(3)教师:钱除了可以买东西,我们还可以用它来干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出示第三幅图)我们可以把爸爸妈妈给我们的零花钱存起来,办更多有意义的事,比如说买好书,买学习用品,献爱心等,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教师:看来,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名字。(人民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人民币。
请小组长拿出信封里的模拟人民币,看看你已经认识了哪些人民币?看谁认得多。(小组合作)
课件出示我国发行的人民币的品种,使学生对我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教师:有哪位同学能说说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各是多少,(1)学生一边认,教师一边进行思想教育,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上,都有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头像,人民大会堂、布达拉宫、长江三峡等风景名胜的图案,使学生感受到祖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
(2)课件出示人民币中的国徽,提问:“知道这是什么吗?”渗透思想教育,在人民币上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大家要像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特别是不要乱折纸币,不要在纸币上乱涂乱画。
(3)教师: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人民币的?
2、分类整理。
教师:同学们看,桌面上这么多零零散散的人民币多不整齐,老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些人民币按规律进行分类(课件出示)
(1)小组交流:
按单位分:元、角、分
②按人民币质地分:纸币、硬币
③按版本分:新版、旧版
(2)请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
(
3)根据按单位分的方法,找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并进行板书。
3、兑换人民币。
同学们会认钱,会整理钱,那会兑换钱吗?
(1)师生间做换钱游戏:教师拿出一张2角币,提问:用1角币来换老师的2角币应该用几张?教师拿出一张5角币,提问:用1角币来换老师的5角币应该用几张?教师出示一个1元的硬币,并提问:“你应拿几个1角的硬币才能换取老师手中1元的硬币?”游戏完后,让学生在自己桌上先摆出1个1元的硬币(或纸币),然后再摆出与1元等价的10个1角硬币。
(2)教师课件演示左边摆一个1元的硬币,再在右边将10个1角硬币,摆了一个等边三角形,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得出1元=10角(板书)。
(3)教师出示一张1元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和老师换钱。
三、课堂练习设计
1、看图说说是几角几分。课件出示(练习九第1题)
2、换钱游戏(做一做第1题)学生拿出人民币在小组里做换钱游戏,然后把答案填在教材上。
四、知识应用,体验生活(购物游戏)
教师:这里有个“小小商店”欢迎小朋友一起来买东西。
1)、出示实物及其单价,由3名学生当售货员,学生用模拟人民币自由进行购物。(做一做第2题)
(2)、如果给你1元钱,你可以买到这中间的哪些商品呢?
五、全课总结: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一)元
角
分 100元
5角
5分 50元
2角
2分 20元
1角
1分
10元
5元
2元
1元
1元=10角
第四篇: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小学班级管理经验点滴
育人要从小抓起。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国家的栋梁,担负着振兴中华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才能发育滋长,使他们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勇于献身的一代新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这关键是靠人的培养。
班级是教育工作的基本阵地,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又一个摇篮。它不仅有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责任,也背负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任。教育目的能否实现,每个学生能否受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得到全面发展,班级管理至关重要。下面就班主任工作谈谈感受
一、以情动人,融入真情,全心呵护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必须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所表现出的切身体验,它不仅在人们的心里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在人们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尤其在班主任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以真挚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真情,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班主任不仅要把自己扮成严师的角色,而且还要扮演好“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做到以心换心,以诚对诚,情理交融所以,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用全身心的爱关心学生,学生就能从自己亲身感受到的爱护和关怀中,学会如何去关心别人,如何为他人着想。从而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各种关系,为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创造了条件。
二、大胆管理,严格纪律。
应经常在班里讲解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坚持多表扬、公开场合少点名批评。正面疏导的工作方法。不能放纵学生,要下一定力量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对生病的学生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让他感到温暖。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往往较好。此外,要知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学生也了解、熟悉班主任,二者之间就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如此,也就能为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若本班与其他班级之间有矛盾时,班主任要妥善处理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三、争取家长,建立家校,加强联系
家庭是孕育小学生个性品质雏形的地方。家长的言谈举止文化情趣,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校教育的目的、要求,及时地向家长作宣传,把家长看成班级管理的生力军,充分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不断总结,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好做法、好经验。每期开学我就建立了学生家校联系册,册上有学生姓名、出生年月、父母姓名、家庭地址、联系电话,以及任课教师电话,让老师、家长能随时联系,相互了解学生校内外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综上所述,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要实施素质教育,班主任的教育管理首当其冲,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认真做到“亲、勤”;认真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材。
第五篇: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
一、认识人民币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人民币)
看到这么多钱,你有什么想法?(课件出示主题图3张。)
小结:用人民币可以买好书、买学习用品、,也可以储蓄起来,献爱心,帮助有困难的人。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初步感知人民币。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人民币的资料,你对人民币有哪些了解?
3.识别人民币。
同学们对人民币的知识了解的可真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你们认识人民币吗?”(学生回答)谁能用你手中的模拟钱币给大家介绍介绍。(学生面向全班同学介绍,说清楚是多大面值的,用什么方法识别的)。
小结:我们在认人民币的时候,可以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颜色,也可以看汉字和大小,还可以凭借人民币图案识别。
人民币上有很多我们祖国美丽的风景、壮丽的河山。(课件展示图片)
向同桌介绍你最喜欢的人民币。也可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现在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人民币介绍给全班同学?
猜币游戏:现在我们来进行猜币游戏,我说谜语,你来猜。
(1)这张人民币的上面有数字10。(10元)
(2)这张人民币是紫色的,它的上面有数字5,而且这张人民币形状小一些。(5角)
请同桌之间进行这样的猜币游戏。
小结:识别人民币主要看它的数和颜色。完成小练习。
二、给人民币分类
你能给下面的人民币分分类吗?同桌之间先讨论一下分类的方法,然后再动手分一分。(按单位分:元、角、分 ;旧版新版分; 纸币、硬币分或其它分法。)
三、实践活动,了解元、角之间的关系
活动1:乘公交车。
同学们对人民币的了解已经很多了,请你来帮助我解决一个问题吧,老师要乘公交车,需要1元钱。可是我只有这些小面值的人民币,该怎么办呢?(课件1角,2角,5角)
可以有很多种拿法,对就可以。遇到10张一角的拿法,就让学生自己试着数一数10张1角的。一起看屏幕再数一次。
你发现了什么?几张1角是1元。以此类推,你知道1角等于多少分吗?(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对口令游戏:1元=()角30分=()角5元=()角
90分=()角100分=()角=()分1元=()分
过关检测:1.完成53页第1题、第2题。
2.购物超市:你有1元钱,能买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课件出示)
四、拓展:古代钱币,各国钱币(课件展示)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关于人民币的知识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上网查查资料、看看书、或者请教学问大的人。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六、板书设计: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