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由立体图形到视图教学设计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在认识一些基本立体图形后出现的,学生通过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体会如何将一个立体图形反映到平面中,能识别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对比,能够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生活中的建筑物构图,零件加工图纸等相联系,了解三视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此外,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中,发展了他们的空间观念,在交流讨论中,培养了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三视图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识别简单的三视图,会画简单几何体及一些正方体组合体的三视图。
2、能力目标: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锻炼学生对立体图形的三维思考能力和动手画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交流合作,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激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会画简单物体的三视图。难点:画简单几何体和一些正方体组合体的三视图。
四、教具准备
教师:球,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四棱锥,三角板,圆规。学生:两人一组,每组准备好4个一样的正方体,圆规。
五、学情分析:
班级学生中近二分之一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学生在数学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学习方法还处于“被动,模仿”向“自主,领悟”过渡的阶段,学习习惯正在训练与培养中。
新教材注重问题情景和知识的形成过程,语言通俗易懂,但在自学中,学生通常只能掌握表面知识,很难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和掌握知识的本质和核心。
六、设计思想
本课设计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入手,然后从定义出发,反复亲身感受,通过实际观察,发现,归纳画三视图的规律,并寓教学任务于实际物体中,既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无处不在。
通过丰富的实例以及信手拈来的身边物体进入课堂教学,淡化数学的神秘感,枯燥感,激励学生参与。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面向主体学生,让学生能自觉投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力求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复习能认清圆柱,圆锥,四棱锥,四棱柱,球体。设计意图:快速回顾一下几种立体图形。师生互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2、引入 如何用平面的图形来反映这些基本的立体图形呢?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思考
师生互动:老师提问,学生思考。
(二)、探索新知
1、展示建筑物的多方位的图片,引导学生对于物体的观察应多角度。
2、建筑工人在建房子前要先看到所建房子的平面图形。因为要将立体的图形画在平面上是很不容易的,那么这些平面图形是怎样得到的呢?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是很有用的。
师生互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三)、讲授新课
展示教练机,三叉接头等的从不同方向观察的图片,引入三视图概念: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叫正视图。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叫俯视图。从侧面看到的图形叫侧视图。(分左视图和右视图)设计意图:用实例引入概念让学生易于接受。师生互动:老师讲述,学生理解。三视图的作图步骤:
1、确定:正视图方向
左视图方向 俯视图方向
2、布置视图位置
3、画视图注意规范
设计意图:给学生比较明确的做题思路 师生互动:老师讲述,学生记忆。例题讲解
例1: 画出圆柱的三视图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视图的画法。如果这个圆柱体是倒放的呢?
设计意图:拓展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和提高,知识融会贯通。师生互动:学生讨论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模型是什么形状,让学生多观察,并描述自己看到的图形形状。教师可画一组比例正确的三视图,以及一组比例不正确的三视图,让学生讨论其是否有不妥地方。
练习:画出正方体和球体的三视图.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实践三视图的画法。例2 画出四棱锥的三视图.动动手 画出圆锥的三视图.设计意图:通过绘制三视图,让学生体会并养成严谨的数学态度。
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板演,教师巡回指导,点评。教师注意要求学生注意三视图的线段比例情况。
归纳:(1)看得到的棱要画出;
(2)看得见的物体的顶点要画出;(3)主视图:从物体的正面方向去观察,而只能看到的物体的长和高。左视图:从物体的左边方向观察,而只能看到物体的高度和厚度。俯视图:从物体的上方垂直向下看,只能看到物体的长和宽,而看不到物体的高度。
作图口诀: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长对正:主视图与俯视图长相等;高平齐:主视图与左视图高相等; 宽相等: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1、观察一个立体图形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
2、同一物体不同的放置方式,不同的观察方向,其视图有可能不一样。
3、画三视图的注意事项:看到的棱和顶点要画出。作业
课本114页 课本114页习题 4.2 1,2,3 板书设计
4.2由立体图形到三视图
1、三视图定义
正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形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
侧视图:从侧面看到的图形(分左视图和右视图)
2、三视图的作图步骤:(1)确定:正视图方向
左视图方向 俯视图方向
(2)布置视图位置
3、画视图注意规范
4、例题
5、练习
6、小结
7、作业
第二篇:4.2由立体图形到视图(教案)
新课程教育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
教案·学案·测案
4.2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设计:苏凤仙 审核: 责任校对: 批准使用: 创作时间:2010.08 内容: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128--13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物体视图能正确反映物体各个方面的形状。
2、使学生能正确画出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3、通过视图的绘制过程,掌握基本的作图方法,认识物体的构成。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画出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拿出一件制造完好的三叉接头实物,工人生产这件实物之前,是如何完成这件三叉接头的生产 的。工人师傅最初看到的并不是三叉接头的立体图形,而是该物体的三个平面视图,根据视图制造 的。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
因为在平面上画空间的物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特别是复杂的物体,如航天飞机,摩天大厦等为
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创造了三视图来帮助我们。
二、自主探究
观察上图,同学们归纳三视图的定义:
从正面、上面、侧面(左或右)三个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然后描绘出来的图形叫三视图。通过视
图将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
正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像;侧视图:从左面或右面看到的图形。
三、实践应用
探究
1、画出如图所示的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三视图。解:正方体的三视图为: 圆柱的三视图为:
探究
2、画出右图所示的四棱锥的三视图。
探究
3、如图、这个几何体的正视图是(D)
探究
4、如图是由7个正方体组成的图案,画出它的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四、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
五、检测反馈
1、下列几何体中,俯视图不是圆的几何体是(A)
A B C D
2、如图所示,右面水杯的左(C)
3、在水平的讲台上放置圆柱形水杯和长方体形状的粉笔盒(如图)则它的正视图是(B)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实物图
4、下面四个几何体中,左视图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共有(B)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下列几何体中,同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不同的是圆柱 正方体 圆锥 球
A B C D
9、指出左面三个平面图是右面这个物体的三视图中的哪个视图?
C)
(
第三篇:4.2由视图到立体图形(教案)
新课程教育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
教案·学案·测案
4.2 画立体图形—由视图到立体图形
设计:苏凤仙 审核: 责任校对: 批准使用: 创作时间:2010.08 内容: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131--134页 教学目标: 1.掌握由物体的三视图辨认出物体形状的方法.
2.在探索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的相互转换的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4.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教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与创造性,增强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并从交流中获益,培养自主意识和协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 教学难点:根据三视图描述实物原型.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通过_________可以把一个物体转化为平面的图形
2、正视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图形,俯视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图形,侧视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图形。
3、如图所示,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正方形上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的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它的正视图和左视图。
4、试画出粉笔的三视图.
二、自主探究
观察右边的平面图形,大家可以联想到什么立体图形?
结论:根据一个平面图形可以联想到许多的立体图形,要准确判断一个立体图形就必须用三视图的各个图形来综合判断。
三、实践应用
探究
1、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根据图形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并画出立体图形。
(1)正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2)
正视图
正视图
俯视图
解:(1)长方体
(2)圆锥
探究
2、一个物体的三视图是下面三个图形,请说出该物体形状。
正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探究
3、如图,是一个常见的机械零件的三视图,请猜想,它可能是什么?
答案:六角螺丝帽
探究
4、三视图如图所示的组合体,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
答案:12个
探究
5、一个由几块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这个立体图形中共有几块小正方体?
答案:或7个;或8个;或9个
四、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五,检测反馈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如图,图(1)是立体图形(C)的俯视图
2下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图形的三视图,这些小正方体的个数是(B)
A、4
B、5
C、6
D、7(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
3、根据下列物体的三视图,填写几何体的名称:
(1)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2)是____________
(3)(1)六棱柱(2)三棱柱(3)空心棱柱
4、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
立体图形的名称。
六、课后反思
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课题】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课题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的情感,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通过成功体验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的不同的图形.教学难点: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引入:由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引导学生学着去用不同的眼光去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
定义: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得到不同的图形,其中我们重点研究三个方向上看到的图:主视图就是从正面看到的图,左视图就是从左面看到的图,俯视图就是从上面看到的图。
二、新授讲解
1、下面我们看几个由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如下图所示: 当我们从正面看就得到主视图;从左面看就得到左视图;从上面看就得到俯视图
2、完成教材第7页的图形观察
建模活动:出示一座房屋的模型,让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交流看到的结果。教师请学生叙述观察方向。
例题2: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三、课堂练习
1、请说出图片中的图形是何种视图。(展示售楼的房屋展示图)
2、根据实物来完成正方体和四棱锥的三视图。
3、画出下面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叙述自己观察和绘制三视图的心得体会。
五、课后作业
1、教科书习题1.1 4、10
第五篇:《观察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观察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学过的立体几何图形的活动,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二、目标解析
本节课将所观察的物体由实物变成立体图形,通过观察,使学生对所学过的立体图形从整体认识到局部特征的认识,并沟通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在根据一个面的形状猜想几何体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逐步由根据直觉进行猜想过渡到有序地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会辨认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能根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判断观察的视角,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课件,积木,长方体、正方体等。
五、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激趣感知 1.活动引入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积木搭一搭。(2)组长组织组员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搭好的积木。2.导入新课
(1)教师介绍:像这样的积木,没有确定哪个面是正面,我们通常把正对我们的这个面称为正面。
(2)这节课,我们要利用这些积木继续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搭积木这个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引入新课,引发学生的观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观察中感受每个面的形状,为新课的探究做好准备。
(二)观察体验,探索方法 1.观察学过的立体图形(1)合作探究,直观感知。
①小组活动:将长方体摆放在桌子中间,组内同学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
②全班交流:我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什么样的图形。(2)初步渗透三视图。
①课件出示例2,提出问题:小英、小强和小刚也在观察长方体,从他们的角度,这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②学生再次结合组内的长方体模具,判断出观察的视角。
③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方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观察正方体。
①小组活动:将正方体摆放在桌子中间,组内同学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
②全班交流:我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什么样的图形。③设疑:为什么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④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正方体,看到的形状相同。)
(4)师生小结。
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②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的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5)学生观察。
照样子观察圆柱和球,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学生将用眼观察和动手操作结合起来,在亲身经历中体验,直观地感受到每种学过的立体图形正面、上面、侧面的形状,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解决问题(1)猜猜看。
①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提出问题:我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②学生在组内讨论、猜测,并说出理由。(2)汇报交流。
(3)讨论:我们单凭一个面能不能确定这是什么物体?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内容,用“猜一猜”的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探索和应用知识,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
以同桌为单位,用准备好的小正方体摆一摆,再分别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一看,并说一说看到的形状,最后独立完成连一连。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全体学生真正动起来,教师随时参与到各组的活动中去,从实物到图片,遵循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立体图形的基本方法。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能用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解决身边的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