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与艺术》教学实施计划要点
《科学与艺术》教学实施计划要点
教学准备
1.设计学生信息素养表及反馈统计EXCEL文档。(详见《学生信息素养调查表》、《学生信息素养统计表》)2.开展调查,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及主动性合理分配学习小组。(详见《学生信息素养调查反馈》)3.设计学生专题研究的提纲模板并将《学习提纲总模板》分发给学生。
4.要求学生考虑自己对科学和艺术关系的初步认识,填写《科学与艺术K-W-L表》中的第1、2两列。5.将《学生信息素养评价量规》、《学生小组学习表现评价量规》、《多媒体演示文稿评价量规》及《学生小论文评价量规》事先告知学生,让其明白学习的评价标准。6.将《学生探究活动记录》分发给学生,告知其每专题学习要完成《学生探究活动记录》中相关信息的填写。7.联系好具备上网及投影功能的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教师个人准备好优盘。8.事先交给学生在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中的座位表。
专题一:科学家与艺术
1.准备好录音机、CD、MP3供学生播放磁带、光盘或网络音乐。2.提示学生完成填写《学生探究活动记录》专题一之1—4部分。
专题二:艺术家与科学
1.提供给学生电子画作《最后的晚餐》及阅读物《卡通绘画中的透视原理》。2.提示学生填写《学生探究活动记录》专题二之1—4部分。3.提醒学生要做阶段性的多媒体演示文稿。
专题三:学科与艺术
1.告知学生做数字诗歌游戏比赛的规则。2.提醒学生携带学习工具:尺、笔、橡皮。
3.提醒学生携带包含有黄金分割特征的绘画、雕塑、摄影等作品。4.提示学生填写《学生探究活动记录》专题三之1—4部分。专题四:艺术与学科
1.提示学生携带动手做材料:空火柴盒、丝线、圆形空纸筒一只、气球橡皮膜一块、铝箔一块。2.联系DIS实验室,安排实验时间,并请DIS实验室管理员向学生介绍实验操作规程。3.提示学生填写《学生探究活动记录》专题四之1—3部分。4.提醒学生要做阶段性的多媒体演示文稿
专题五:理论探讨
1.安排好理论探讨时的教学环境布置。
2.提示学生填写《学生探究活动记录》专题五之1—4部分。
3.提示学生填写《科学与艺术K-W-L表》中的第3 列,说明通过“科学与艺术”的主题学习自己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4.完成综合作业:一是写作一篇议论文来综合阐述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二是完善制作的多媒体演示报告。
教学实施后
1.要求学生运用《学生信息素养评价量规》、《学生小组学习表现评价量规》、《多媒体演示文稿评价量规》及《学生小论文评价量规》自评、互评自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态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能力,以及运用支持材料以通顺的文字、清晰的结构阐述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2.整合学生作品,做一次学习成果交流。
第二篇:《科学与艺术》教学实施计划要点(周伟)
《科学与艺术》教学实施计划要点
教学准备
1.设计学生信息素养表及反馈统计EXCEL文档。(详见《学生信息素养调查表》、《学生信息素养统计表》)2.开展调查,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及主动性合理分配学习小组。(详见《学生信息素养调查反馈》)3.设计学生专题研究的提纲模板并将《学习提纲总模板》分发给学生。
4.要求学生考虑自己对科学和艺术关系的初步认识,填写《科学与艺术K-W-L表》中的第1、2两列。5.将《学生信息素养评价量规》、《学生小组学习表现评价量规》、《多媒体演示文稿评价量规》及《学生小论文评价量规》事先告知学生,让其明白学习的评价标准。6.将《学生探究活动记录》分发给学生,告知其每专题学习要完成《学生探究活动记录》中相关信息的填写。7.联系好具备上网及投影功能的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教师个人准备好优盘。8.事先交给学生在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中的座位表。
专题一:科学家与艺术
1.准备好录音机、CD、MP3供学生播放磁带、光盘或网络音乐。2.提示学生完成填写《学生探究活动记录》专题一之1—4部分。
专题二:艺术家与科学
1.提供给学生电子画作《最后的晚餐》及阅读物《卡通绘画中的透视原理》。2.提示学生填写《学生探究活动记录》专题二之1—4部分。
3.提醒学生各学习小组需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供学校电视台滚动播出,并出版宣传板报在操场作全校展示;每位同学亦需写作小论文一篇,将实践中的收获感知作全面总结
专题三:学科与艺术
1.告知学生做数字诗歌游戏比赛的规则。2.提醒学生携带学习工具:尺、笔、橡皮。
3.提醒学生携带包含有黄金分割特征的绘画、雕塑、摄影等作品。4.提示学生填写《学生探究活动记录》专题三之1—4部分。
专题四:理论探讨
1.安排好理论探讨时的教学环境布置。
2.提示学生填写《学生探究活动记录》专题五之1—4部分。
3.提示学生填写《科学与艺术K-W-L表》中的第3 列,说明通过“科学与艺术”的主题学习自己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4.完成综合作业:一是写作一篇议论文来综合阐述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二是完善制作的多媒体演示报告。
教学实施后
1.要求学生运用《学生信息素养评价量规》、《学生小组学习表现评价量规》、《多媒体演示文稿评价量规》及《学生小论文评价量规》自评、互评自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态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能力,以及运用支持材料以通顺的文字、清晰的结构阐述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2.整合学生作品,做一次学习成果交流。
第三篇:艺术领域实施要点
艺术领域实施要点
领域含义:
艺术是现实生活或内心体验的符号化反映,她以情感和想象为特征,是美的存在形式之一。艺术领域作为幼儿的一个学习范畴,包括音乐、美术、戏剧表演、环境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文学、艺术作品等等。这一范畴既涵盖了比较成熟的学科,又体现了更多的包容与综合。支持、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是幼儿艺术领域教育追求的价值。适宜的艺术活动对于幼儿想象、创造、表达能力的发展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要尊重幼儿的不同潜能和表达意愿,使他们在艺术方面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对教师的要求:
1、尊重、热爱幼儿,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和自身的艺术修养,并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幼儿艺术教育。
2、了解和尊重幼儿艺术活动的特点,克服以成人标准评价幼儿艺术活动的倾向,欣赏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的表现与创造,关注并鼓励幼儿自发的艺术活动,从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和现有水平,理解、尊重幼儿对周围事物的真实情感和已有经验,并将其作为制定与调整教育策略的有效依据。
3、了解幼儿艺术学习的特点。幼儿的艺术活动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唤起幼儿的情感体验,调动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强烈愿望,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其表现方式和技能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要避免简单生硬的知识传授,防止对幼儿进行枯燥的技巧性训练、甚至为功利而表演的倾向。
4、为每位幼儿提供平等的表现机会。艺术活动是极富个性的活动,应根据幼儿兴趣、能力、经验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提供支持,让有不同艺术天赋和潜能的幼儿都能获得发展。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尊重每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同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5、把握幼儿戏剧性表演的特点。幼儿的戏剧性表演活动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戏剧表演,它具有自主性、自娱性和游戏性。在这类活动中,幼儿可以摆脱真实情景的束缚,根据自己选择假扮不同的角色,虚构不同的情景和活动,发挥想象与创造。戏剧性表演活动能够加深幼儿对世界的理解,促进他们身体、社会性、认知和语言等方面的发展。
6、重视艺术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横向联系。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协调能力、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特别是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要通过各领域活动的整合,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对环境的要求:
1、幼儿的艺术学习需要环境的熏陶。教师应把优美、健康的音乐贯穿在一日活动中。根据本班的具体条件创设音乐活动区(角)。教师应和幼儿共同准备区(角)中供幼儿尝试和摆弄的各种打击乐器、舞蹈服装、表演道具、自制乐器等。音乐教育必要的设备应齐全,性能良好。
2、幼儿园的园、室环境应服务于幼儿审美和创作的需要。活动室的布置应有幼儿的充分参与,教师可鼓励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开展制作活动,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美术区(角)中应配备幼儿常用的创作材料和工具,这些材料和工具应安全耐用,可塑性、功能性强,同时美术区(角)需备有供幼儿欣赏的画册和图片。
3、幼儿的艺术学习应该在富有探索性、创造性的环境中进行。幼儿的即兴歌唱、表演是重要的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活动,是审美体验和创造性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要鼓励幼儿的探索与表现,为幼儿创设自由、轻松、和谐、积极的环境和氛围。
4、音乐、美术等活动的选材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易于他们理解和接受;以本民族的作品为主,同时广泛接触国外优秀的儿童艺术作品,以利于幼儿接触多种艺术风格,开阔幼儿的艺术视野。
5、幼儿园应当经常引导幼儿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和内容健康的动画片、木偶剧、儿童剧等,同时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开发、利用当地的艺术教育资源,为不断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创造条件。
艺术教育工作评价要点:
1、是否能创设自由、轻松、和谐、积极的艺术活动氛围,支持、鼓励幼儿自发的艺术活动;了解幼儿艺术学习的特点,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幼儿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2、是否能创设既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又富有探索性、创造性的环境,让优美、健康的音乐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提供充足而多样化的打击乐器、舞蹈服装、表演道具、自制乐器和美术工具、材料、画册、图片等,让幼儿在感受、欣赏与创造中不断丰富审美经验。
3、是否关注与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为每位幼儿提供平等的表现机会,尊重每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与表达。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位幼儿的不同需要对其表现方式和技能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4、是否注意培养幼儿用艺术手段大胆进行自我表现及正确使用、收放乐器、服装、道具、工具和材料的良好习惯。
5、是否重视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视艺术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的整合,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自然渗透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6、是否重视与家庭、社区合作,充分利用家庭与社区资源,为幼儿感受美与表现美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为具有不同艺术潜质的幼儿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第四篇:《科学与艺术》教学设计
《科学与艺术》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理解科学与艺术的相同点;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本文精辟的语言。
2、培养辩证地认识事物、科学地看待问题的观点。本文逻辑性很强。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3、懂得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的,理解科学、艺术、创造力、真理等标志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4、学习本文以事例为主,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分析文章清晰的论证过程,学习作者严谨的论述语言。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近世出土的中国古代甲骨文中,留有世界上第一次发现新星的观测记录。新星是一种爆发变星。它本来很暗,通常不易看见,爆发后的亮度却可在几天到一个月的短暂期间内突然增强几万倍,使人误以为是一颗“新星”,故得此误称并沿用至今。在一片于公元前13世纪的某一天刻写的甲骨文中,记载着位于心宿二附近的一次新星爆发。在这片甲骨文中,说到“新大星”时,所用的甲骨文“新”字中,包含着一个箭头,指向一个很奇怪的方向。这个古老生动、艺术形象的象形文字强调了科学发现的创新性,显示了科学发现和艺术表达的一致性。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题目解说:本文选自《散文》2001年第5期。这篇序文是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为《科学与艺术》一书所写。江泽民同志为该书题写了书名。
2、作者:李政道教授1926年出生于上海。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 1977)、伽利略• 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等。2004上海科学与艺术展上,李政道做了《科学与艺术》的演讲。他旁征博引,从李白的《把酒问月》、苏轼的《水调歌头》,到迈克尔逊和莫雷1887年的光速试验,普朗克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从科学与艺术对称和不对称的表现方式到欧几里德和非欧空间、超弦理论等方面,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作了精彩的阐述。
3、写作背景:1994年,李政道同国画大师黄胄先生一起组织“艺术与科学”研讨会,有许多艺术家和科学家都参加了这个会。此前好几年,李政道已同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袁运甫、常莎娜、鲁晓波等著名画家合作,创作出了一大批“科学国画”。
4、学习生字:
皆(jiē)婵娟(chán)结晶(jīng)奠定(diàn)....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科学与艺术是意识形态相对的两大门类,作者论述艺术与科学的两大相同点,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围绕这个中心,作者进行了具体的论证。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科学与艺术是意识形态相对的两大门类,作者慧眼独具地谈到了艺术与科学的两大相同点:“共同的基础”—“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真理的普遍性”。
第二部分(2-10段)紧承上文,对中心论点加以具体论证。可以分为两层: 1.(2-6段)谈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
作者首先强调艺术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他指出,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人们深藏在内心的情感,并用李白和苏轼两个不同时代的诗人咏月的诗句及莎士比亚作品加以佐证,说明有创造力的艺术作品其生命力可以穿越时空,可以唤起不同时代的人们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的、对外部世界既已存在的内心情感。作者指出,这种“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让人们明白,艺术创造力虽不是人人都有,但有创新的艺术珍品超过时空限制的美好的情感表现,接受者欣赏者多能产生共鸣,而且唤起的反响越强烈越普遍,接受和欣赏的人越多越广泛,表现这种情感的艺术就越优秀,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
2.(7-10段)谈科学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
作者首先指出,就像“艺术家的创造”一样,科学家运用人类的智慧,创造性地将自然界的现象通过“新的准确的抽象”,“结晶”为自然定律,强调了人对于科学的“创造力”。接着指出,“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说原理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也只是它的应用形式,它本身是不会变的,并且列举了“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和“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等事例,说明科学原理虽然艰深,少有常人能够理解,但科学原理的应用则普遍进人每一个人的生活。对于科学来说,解释的对象越多,应用得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
第三部分(11-12段)综合论述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异同。11段,作者首先指出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不完全相同:科学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与总结,是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的,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则是植根于整个人类的。同时作者强调,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尽管存在着差异,但也有着很强的关联,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段的论述。
在12段里,作者指出:艺术和科学都需要智慧,而发展智慧又需要情感因素。并用两个反问句强调二者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阐明“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连的”。
四、教师小结:
这篇序言论述了科学与艺术的两个相同点: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共同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无论从事怎样的事业都应该具备创造精神,要把追求真理的普遍性当做自己奋斗的目标。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两者的本源是一致的,它们都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来源于人类的智慧与创造;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必将促进、加速文化的进展,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作为一名科学家,李政道站在科学的立场看艺术,充分思考和研究后,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构想。他告诉人们,无论是正在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和提高创造力,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这样,我们的科学和艺术才会有大的发展。
二、品味语言:
1、“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开门见山,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所谓“真理的普遍性”,对艺术来说,超越时空的限制,接受和欣赏的人越多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对科学来说,解释的对象越多,应用得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
2、“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此句强调了人类的创造力,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
3、“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情感”指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指艺术接受者、欣赏着的共鸣和反应。
4、“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讲科学的普遍性,提出分论点:原理、定律一旦被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它本身也是不会变的。
5、“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作者将科学和艺术比作一个硬币的两面,比喻贴切、自然,进一步强调了科学和艺术的相同性。“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是说它们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是说它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这句话和开头相呼应,使中心论点更突出,也使文章结构十分完整。
三、合作探究: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明确: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本文的论点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2、为什么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如何理解“真理的普遍性”? 明确:科学的自然定律,由人的创造性的概括和抽象而成,各种艺术品更是人的创造力的体现,没有人的创造力就谈不上科学和艺术。所谓的“真理的普遍性”,对艺术来说超过的限制,接受和欣赏的人越多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对科学来说,解释的对象越多,应用的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
3、课文是如何运用例证法来论述观点的?
明确:例证法就是一种用个别、典型的具体事例实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本文2至4段中举了李白的《把酒问天》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说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写同一题材——咏月,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
本文第5段举了莎士比亚的例子,说明中外一理,概莫能外。
本文第10段举了“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和“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的事例来论证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4、找出点明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并谈谈如何来理解它们。明确:①强调艺术的创造力句子: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
分析:就是说,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
②强调艺术“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分析:“情感”指的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是指艺术接受者欣赏者的共鸣反映。
5、说说什么是科学的“创造力”和“普遍性”?如何来理解它们。
明确:①科学的创造力的句子: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实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分析:这句话强调了人对于科学的“创造力”。
②科学的普遍性的句子: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分析:这就是说原理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也只是它的应用形式,它本身是不会变的。
6、找出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明确: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科学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植根于整个人类。
四、教师小结:
科学与艺术是意识形态相对的两大门类,历来论述它们不同的文章较多,谈相同的比较少。作者独辟蹊径,偏要谈同,而且找出两点在本质上的相同之处进行论证,真是独具慧眼,学识超人。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六、板书设计:
12、科学与艺术
论点:共同基础,共同追求。(开门见山)
论证:艺术创造力与真理普遍性;科学创造力与普遍性。(举例论证)
论述:普遍性相同,都需智慧、情感。(道理论证)
第五篇:艺术与科学
论艺术与科学
何谓科学?何谓艺术?二者又存在什么联系?法国19世纪著名文学家福楼拜在谈到艺术与科学时,曾经做过一次非常生动的比喻,他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集。爱因斯坦讲:“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这个世界可以由乐谱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著名科学家李政道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道:“世之有道德者,无不有赖于科学和艺术。”下面,我将结合个人学习经验论述我个人对于艺术与科学及其关系的理解。
艺术是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它包含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等特征。艺术体现和物化着人的一定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无论艺术的审美创造抑或审美接受,都需要通过主体一定的感官去感受和传达并引发相应的审美经验。对艺术的审美分类,主要应根据主体的审美感受、知觉方式来进行。依据这个原则,艺术可以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四大类。而科学,《词源》对其作如下解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每一门科学通常都只是研究客观世界发展过程的某一个阶段或某一种运动形式。科学可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类,哲学是二者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南。在现代用法中,“科学”经常指的是追求知识,不但对知识本身的一种方式。它也经常受限于研究这些分支寻求解释物质世界的现象,在17世纪和18世纪的科学家越来越多地寻求在自然法则,如牛顿运动定律方面制定知识。而在19世纪的过程中,“科学”一词变得越来越科学方法本身相关联,以研究自然世界有纪律的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地质学和生物学。它是在19世纪也使科学家一词是由博物学家区分自然知识和知识创造。这里特别提到自然科学,它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海洋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以及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空间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等应用技术科学。我所学习的专业为地球物理,即为自然科学一类,以下论述也将主要以本专业为主要论述举例。
艺术与科学是用用不同的形式追求美的。真善美和假丑恶,都是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共同存在的,艺术与科学追求真善美,但也必须揭露和鞭笞假丑恶。这就是同处一个统一体中的艺术与科学,最美的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互相合作。科学史专家、比利时人乔治·萨顿认为:理解科学需要艺术,而理解艺术也需要科学。他对艺术与科学的对立统一,做了这样的概括:“艺术和科学最明显的差别在于科学是逐渐进步的,而艺术则不然。正因为科学的本质是不断进步,因而其成果不是经久持年的。每项成就或早或晚注定要被更好的成果所取代,失去其实用价值,成为博物馆展柜中被人遗忘的工具。而与此相反,正由于艺术并非不断进步,其作品就可以永葆青春。”艺术与科学和世界上其它事物一样,都是在对立统一中发展。科学是生活的理智,艺术是生活的欢乐,艺术与科学缺一不可,缺少艺术,科学就会枯燥;缺少科学,艺术也会苍白。人类正是因为不想做科学的奴隶,才努力从科学中寻找艺术;人类不想让艺术孤独,就不断地给艺术注入科学的动力。地球物理学是一个新兴专业,是地球科学的主要学科之一,是通过定量的物理方法(如:地震弹性波、重力、地磁、地电、地热和放射能等方法)研究地球以及寻找地球内部矿藏资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范围包括地球的地壳、地幔、地核和大气层。它是科学研究发展所催生出来的,相比较艺术而言宛如一个新生儿,但它能够让我们更加充分的认识我们的地球,能够给予艺术创作以新的活力,谁能保证对地球“内心世界”的艺术想象与描绘不会成为下一个艺术潮流呢?
艺术的挑战促进科学更快进步。艺术总是在向科学发起挑战,也就是说,人类的精神追求,总是要求物质给予相应的支持和体现。而科学又总是以自身的进步,不断地响应着这种挑战,不断地支持和体现美的艺术(FINE ARTS)。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最早的英国,迅速地成为“全球车间”(WORKSHOP OF THE WORLD),于是,为了扩大世界贸易,就有了1851年举办国际博览会的需求。博览会的巨型展厅,通过设计这个载体,把艺术与科学紧紧地拉在一起。由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设计的展览大厅,后来被人们称为“水晶宫”的建筑,就成了艺术向科学挑战的杰作。科学技术也很快回应了这一挑战。当时,钢铁和水泥已经大量生产,正好为建筑提供新材料并促进技术革新,使建筑走向具有前所未有的面貌——工业化生产,装配式施工。因此,一座新设计、新工艺、新材料的水晶宫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1977年,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建成,这是艺术向科学挑战的更高阶段。这种挑战也许预示着现代艺术走向新生,也许预示着科学技术在创造艺术。蓬皮杜文化中心是一座由钢管和玻璃管构成的庞然大物,特别引人注目。蓬皮杜文化中心,是一个容造型艺术、建筑艺术、城市规划艺术、影视、文学、音乐、舞蹈,以及其它种种最现代化的表现手段于一身的杰作。
科学进步刺激艺术大胆创新。当然,科学也不是永远被动地接受艺术的挑战,科学也在积极地诱导着艺术的大胆创新。当人类刚刚迈进汽车时代的门槛时,设计最简陋的汽车,也很快就取代了设计最精妙的马车,工业化满足了人们的实用主义心理。于是,科学开始刺激艺术的灵感,要求艺术与自己连起手来,为工业文明带来的巨大变革,创造更美好的产品。应运而生的是流线型的设计科学的进一步深入拓展往往会用到人类的激情和大胆的想象力,这都是在艺术中得以发挥和培养起来的能力。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化成就,就是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最佳体现。艺术与科学是息息相通的,这一点哲学家看得更准确而深刻,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曾经说,他从精确优美的古希腊雕塑中似乎看到了毕达格拉斯、欧几里德;从西方配位、重组群乐曲旋律中看到了笛卡儿、牛顿、莱布尼兹、殴拉和高斯。“艺术是情感化的科学,科学则是精确化的艺术。”可见艺术家需要利用科学手段更好地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而科学家需要借助艺术创造有机的模式去说明世界。艺术与科学合力征服新的观念,它们常常运用相同的题材达到相同的目的。创造思想与创造形式造就艺术家与科学家。探究宇宙的奥秘是他们共同的目标。他们所用的媒介不同,但在平行的探索之路上,他们互相启发,相得益彰。
同自然界其它事物一样,艺术与科学的又对立,又统一的现象,也不是源于人类社会,而是源于大自然。美国著名物理学家阿·热在其《可怕的对称》中说: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所有图形按一定比例关系排列和组合,最容易产生美感,三角形、圆形、方形和流线型等,各有自身的艺术审美功能。如圆具有很高的对称性,自然中的许多形态都是圆形的。圆既是美的,又是善的,故有完美、圆满、完善之类的说法。但是,这种美感又是在对立统一中实现的。直升飞机在空中飞行,像雄鹰在空中盘旋,十分的美丽,但是,能够使它在空中美丽盘旋的两组叶轮圆,则必须同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旋转,否则直升飞机就不会在空中盘旋。地球物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式是现在野外进行相关探测实验工作,收集到数据以后回到实验室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处理,然后建立相关模型进行解释。我认为,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中,处处都有艺术的身影。首先,我们采集数据中所进行的实验,就好比去完成一项伟大的艺术作品,然后我们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雕刻”处理,将它们绘成一幅幅能反映无数信息的各色图样,我们像欣赏一幅幅名画一样从中找出自然隐藏的美。当我们揭示了这种美,世人又将由此生发多少艺术的灵感!
当人类从工业社会突然迈进信息社会门槛的时候,艺术家与科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发现,艺术与科学竟然同处一个载体中,以至于达到密不可分的程度。这种密不可分的现象,几乎遍及艺术与科学的任何一个领域,舞蹈、音乐、绘画、戏剧、影视„„一切视觉艺术都离不开新技术,有了新技术,传统的艺术形式更加绚丽多彩。艺术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创造更新、更奇、更异的艺术效果。科学也同样离不开艺术,它需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证明和推销自己的新技术,借助艺术来增加新技术的高附加值。信息社会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艺术与科学开始在这个广阔的新天地里,上演更加引人入胜的一幕。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一切现代艺术设计,又争先恐后地在这场新的“艺术+科学”的运动中,充当着开路先锋。新媒体艺术成了艺术与科学携手的最前沿。
我们不难发现,艺术已经融入科学之中,科学也披上了艺术的盛装。无论是艺术,还是科学,在今天这个大融合的时代,谁也离不开设计。它们必须通过设计这个载体,来完成它们自身无法实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