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稻草人》教案
1.稻草人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稻草人的善良和尽职。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
5、教育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心,关心、体贴、帮助他人。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稻草人焦急的心理活动。
2、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内心塑造人物形象。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a.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和的? b.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
二.学生分别读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 a.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
b.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
c.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甚)三品读句子,理解思想情感: a.给课文分段:
1.介绍稻草人的外貌,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
2.用一句话话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人区类容。
3.稻草人为主人做了那些努力?有效吗?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
B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处伏笔的作用是什么?)1.学生谈一谈读了本段的感受; 2.齐读本段;
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体会情感;(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那里会露出笑容来呢!)(这一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惨,将来又会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b.点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1.文中的动作描写实际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写成稻草人的自觉行为有什么好处?(体现作者的同情与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2.找出本段中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作上记号;
3.作记号之处表现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无比惊恐、着急)
C学生通读1---5自然段;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学生轮读课文至第五自然段,然后听老师读6---8自然段,思考:
a.听完这几段,你弄懂了哪些问题?有哪些疑惑? b.文中“她看到一切事情都很好”指的是哪些?
c.文中表现稻草人焦急的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急得不得了、连忙、急迫、急得要命、使劲、恨不得、)
d.“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这句话有没有话外音?
三.学生自由读本部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讲6---8自然段
四.小组评选一人上讲台讲授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可进行质疑问难 五.学生默读第九自然段,思考:
a“咬嚼”一词还可以用哪些词代替?用本词的好处在哪里?(表现肉
虫的贪婪,令人厌恶,闻者的不忍与心痛)
b稻草人为什么低下头?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在事实上,稻草人低下头是什么原因?
六.想象一下老太太见到田里的情况会怎样,然后写一百五十字左右的语段,表现老太太那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七.总结全文
八.学生通读全文,并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九.语段仿写: a.第一自然段外貌描写
b.第三自然段环境与心理活动描写
板书设计:
1、稻草人
稻草人 飞蛾下子 老妇人
(善良)焦急、担心、愤恨、悲伤(可怜)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稻草人》教学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稻草人》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肤、怠、穗、憋、搓”个会认字和“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11个会写字,积累“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挽救、祸事、沉甸甸”等词语。
2、指导学生默读文,把握文。
3、理解稻草人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拼读生字词,老师检查并指正;
2、听录音,整体感悟,理清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稻草人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文中老太太的同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学会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介绍事的背景,表现人物的生活遭遇;
2、学习人物动作、心理、外貌描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3、学习作者的表现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
师:(指名读第一单元《导读》),你能说一说《导读》告诉我们什么了吗?谁能说一说,咱们都学过哪些童话故事?(生:《神笔马良》、《小红帽》、《白雪公主》……)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新的童话故事《稻草人》。
二、新授
(一)板书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文,整体感悟1。指定三位学生朗读文。播放av音频朗读。比较学生朗读和av音频的不同之处,同时指导朗读方法。
注意以下生字词语,尤其是画线的字。(幻灯片展示)
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挽救、祸事、沉甸甸
在练习本上边读边写一写生字词。
(三)再读文,思考。
1、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和的?
2、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
(四)学生分别读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
1、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
2、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
3、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更甚)
(五)品读句子,理解思想情感。
1、给文分段。
(1)介绍稻草人的外貌,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
(2)用一句话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稻草人为主人做了哪些努力?有效吗?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了作者什么的感情?(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
2、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处伏笔的作用是什么?)
(1)学生谈一谈读了本段的感受;
(2)齐读本段;
(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体会情感;(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那里会露出笑容来呢!)(这一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惨,将来又会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
3、点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1)文中的动作描写实际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写成稻草人的自觉行为有什么好处?(体现作者的同情与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2)找出本段中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作上记号;
(3)作记号之处表现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无比惊恐、着急)
4、学生通读1---自然段;质疑问难。
三、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īròupífūdàsuìiǎnqiǎng
()()()()
báihóugēngzhònghèsè
()()()
ǎniùhuòshìhéndiàndiàn
()()()
(二)改写句子。
她以前哪里笑过啊?(改为陈述句)
后小结
通过对稻草人外貌、心理、动作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形象。
第三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稻草人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语文
章(组)
一《童话寓言之旅》
学习内容
《稻草人》
学习内容
分
析
《稻草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由于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愁闷。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课文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一个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浮于眼前。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
学情分析
学生对稻草人印象比较模糊,通过图像,学生对它能有所了解,知道它的样子和作用,从而理解课文中的稻草人那种忠于职守、善良的品质。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简要讲讲“稻草人”的故事。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刻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3.帮助学生认识“肤、怠、穗、瘪、搓”5个会认字和“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11个会写字,掌握“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祸事、挽救、沉甸甸”等词语。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稻草人感情变化的原因,体会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
难点: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
学习方式
方
法
教
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
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
学习准备
1、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2、课前学生预习。
学习时数
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透过课题→知内容
通过读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展示课件第五屏)
(1)稻草人是谁做的?它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
(2)稻草人有什么特点?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3)课文写了稻草人什么事情?作者为什么要写稻草人这篇课文?
(4)简介作者:叶圣陶
代表作品(展示课件第六屏)
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笔名叶圣陶、斯提等。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著有小说《隔膜》《线下》《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出版总署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5)学生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稻草人在夜里看到小蛾在主人的稻田里下了子,子变成肉虫毁了主人即将获得好收成的稻子的事。
(6)教师小结。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步入“童话寓言之旅”。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神奇美妙的童话寓言王国,去领略一则则光怪陆离的故事,去认识一位位性格鲜明的人物,去感受一个个意味深长的哲理……
二、根据内容→理思路
默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稻草人哪几件事情?
(一)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课文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农人做的稻草人整天整夜站在田地里,尽守职责。(课文先写了稻草人的样子和责任)
第二段(第3—8自然段):一天夜里,稻草人在稻田里看着新抽穗的稻子长势很好,很替可怜的主人高兴;当他看到一个小蛾飞来,在稻叶上下子时,因无法把即将发生的祸事告诉主人而焦急、发愁。(写了稻草人看到的和想到的)
第三段(第9自然段):田里到处是蛾子的子变成的肉虫,把稻子吃得只剩下光杆儿。稻草人为主人一年的辛苦又白费了而痛心。
(二)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稻草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由于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愁闷。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
三、沿着思路→理层次
1.再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段落(重点分析第二段),说一说:这一段中的每一众人段分别写了什么意思?
第一层(第3自然段):稻草人看到稻子长势很好,很替主人高兴。
第二层(第4—5自然段):一个小蛾飞来,在稻叶上下了很多子,稻草人非常着急,非常恐惧。
第三层(第6—8自然段):主人来了,稻草人靠扇子的声音反复表示警告,但主人不懂他的意思,走了。只有他一个人为稻子发愁,以致使他憔悴得像个病人一样。
四、抓住层次→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和第三段。
注意读出稻草人不同的感情变化,体会稻草人的思想感情。
五、联系课文→学字词
汇报课前字词的预习情况。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1)会写“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11个生字,并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辨析字义。
(2)会认“肤、怠、穗、瘪、搓”5
个生字,读准字音。
(3)掌握“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祸事、挽救、沉甸甸”等10个重点词语,会读会写;自觉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六、课堂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至少三个)
沉甸甸(ABB):()()()
安安静静(AABB):()()()
沙拉沙拉(ABAB):()()()
2.“望”字在字典中有多种释义:(1)看,往远处看;(2)拜访;(3)希图,盼;(4)名望,声誉。在句子“直到主人的背影都望不见了,他才知道这警告是无效了。”中,“望”字应选第()中解释。
第二课时
一、抓对比→突出责任
感情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展示课件第八至十屏)
(1)课文是怎样介绍稻草人的样子的?请用横线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你觉得稻草人美吗?(课文依次介绍了稻草人的骨架子、肌肉和皮肤、帽子、脸、鼻子、眼睛、手、脚等方面,说明稻草人做得很简陋,样子很不好看。)
(2)稻草人的责任是什么?你喜欢稻草人吗?为什么?写牛和狗有什么作用?(稻草人的责任是看守田地,赶走飞来吃稻穗的小雀。稻草人非常尽责任,从来不贪玩。写牛和狗是和稻草人作比较,突出稻草人的守职尽责。)
二、抓飞蛾→突出善良
感情朗读第3—5自然段,小组合作交流:
(这个环节重点训练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勾画出相关语句,找出重点段落的中心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1)稻草人看到新出的稻穗一个挨着一个,心里为什么很高兴?(稻子长势好,今年的收成可以使他的主人笑一笑,所以他心里很高兴。)
(2)哪些事让老太太笑不出来?这说明了什么?(三件事:丈夫死了;唯一的儿子得了白喉也死了;闹水稻子被淹了。说明老太太是个可怜的苦命人。)
(3)稻草人看到蛾子飞来,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立刻认出、必须赶跑、摇动起来、非常着急、刀割一样、无比惊恐、摇得更勤。)
(4)从描写稻草人的内心和动作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说明他忠诚、尽职、心地善良。)
(5)再次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思:稻草人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很高兴、非常着急、无比惊恐)
三、抓祸事→突出忠诚
默读课文第6—8自然段,自学并讨论:
(1)老太太“看一切事情都很好”,“一切事情”指的是哪些事情?想一想:老太太此时心情怎样?(指导观察插图)
(2)主人要走了,稻草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再次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急得要命、怀着愁闷)
(4)从稻草人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说明稻草人忠诚、尽职、心地善良)
四、抓肉虫→突出悲惨
朗读第9自然段,思考:
(1)稻草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么?
(2)想一想:稻草人为什么而“痛心”?为什么而“哭了”?
(3)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课文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一个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浮于眼前。)
(4)稻草人的感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五、抓变化→突出中心
再次默读全文,找出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
(一)结合课文,仔细体会他感情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环节重点训练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重点句子含义的能力。领会作者插叙老太太身世的部分的真实目的和意图,能抓住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内心的语句,深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想一想:《稻草人》这篇童话故事有什么特点?想要告诉人们什么?(这篇童话用拟人化的象征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稻草人形象。
)1.展开想象,想想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再写下来。
2.模仿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注意用上中心句。
作
业
设
计
1.展开想象,想想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再写下来。
2.模仿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注意用上中心句。
板
书
设
计
稻草人
稻长新穗
高兴
小蛾产子
惊恐
警告无效
愁闷
吃光稻叶
痛心
(尽职、忠诚、善良)
第四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山中访友教案
1.山中访友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细心观察、用心领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学习运用。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2.读一读、认一认。
清爽、德高望重、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津津乐道、精致、蕴含、奥秘、别有深意、侠客 3.重点字词读正确并理解词语意思。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声望卓著)
津津乐道(形容饶有兴味地谈论)
幽径:隐蔽、僻静的小路。
波光明灭: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唱和: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
吟咏:“咏”的基本意思是指有节奏地诵读诗文。“吟”往往跟“咏”连在一起,含义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古人有一说,动声叫吟,长言叫咏。
4.交流找到哪些朋友。依次是:古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阵雨
5.李汉荣先生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学生讨论后明确: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默读读文,找出描写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感情的有关语句,读一读,组织交流。
老桥──“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树──“是我的知己”,“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山泉──“要我重新梳妆”;溪流──邀我“唱和”;瀑布──“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悬崖
──“挺拔的身躯”,“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白云──“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云雀──谈“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小结: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清爽、德高望重、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津津乐道、精致、蕴含、奥秘、别有深意、侠客
二、研读与赏析
李汉荣先生是那么地热爱大自然,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和他一起会晤我们的好朋友。请你快速浏览课文,去找找你最喜欢的山中朋友,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用“我喜欢,是因为”的句式说一句话。(要求学生先将有关的段落有感情的读一遍,然后再回答问题。)结合学生的回答,逐一品读精彩句段,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精读段落:
1、古桥: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抓住“德高望重”一词)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自己意见。)师:对古桥,作者在叙述时人称有无变化?如果有,请揣摩一下变化的原因,并思考变化时应注意的问题。(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师小结: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由第三人称转为第二人称,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树林里:作者不仅把林中的一切当做自己的朋友,当他进入树林,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树,生根长枝。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的句子,体会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生自由读句体会)(抓住:“知己”“人树相融”来理解)
师小结: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了一体。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情境啊!从这种奇特的想象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知己”情谊。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再来读一读。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1)上面这句话中指的是哪些朋友呢?请熟读第五自然段。
(2)“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体的朋友替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瀑布、悬崖、溪流,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3)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播放磁带,通过声响带给学生最真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朗读感悟。)
(4)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
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2)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
(3)文中用了不少的修辞,找出相关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妙用.四、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
五、背诵积累,提升感悟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第五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山中访友教案
1.山中访友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
三、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2)读一读、认一认。
清爽、德高望重、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津津乐道、精致、蕴含、奥秘、别有深意、侠客(3)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
四、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有关句子。
(3)再读读画线的话,体会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对古桥诉说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4)交流感受。
结合理解“德高望重”,体会老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大家服务的品质。(5)体会写法。
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读者。
五、作业:
1.书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复习引入(1)听写词语。
清爽、德高望重、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津津乐道、精致、蕴含、奥秘、别有深意、侠客
(2)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
二、读文感悟,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
(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3)交流感受,随机教学。
①第4自然段: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人树相融的感受。感受幻境,体会写法。
②第5自然段:通过朗读,感受与山中朋友的亲热。朗读,读得亲切、热情,像是在对老朋友打招呼。体会写法: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
③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轮回、世事的变迁。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像作者那样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④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
三、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2)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四、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
五、背诵积累,提升感悟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