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时组诗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0:31: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惜时组诗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惜时组诗教学设计》。

第一篇:惜时组诗教学设计

惜时组诗

怀宁县实验小学

汪冬梅

教学目标:

1、能够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金缕衣》、《劝学诗》;

2、能够理解两首诗的意思,从中懂得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道理。

3、诵背两首古诗,并积累其他诗句名言。教学过程:

一、复习珍惜时间名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从呱呱坠地到现在,时间过得可真快。我们知道我们要节约粮食和水电,其实我们最应珍惜的还有时间。

2、齐读名言:

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民间格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增广贤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导入:虽然,这些句子并非出自同一朝代,同一人物,但古人也好,今人也罢,我们不难读出他们共同的心声,你们说是什么?指名答。

对,就是——惜时(板书、教学“惜”字),当然,从古至今像这样劝慰和勉励人们惜时的句子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从这朵朵奇葩中撷取两首,现在先来学习《金缕衣》。

二、学习《金缕衣》。

(一)理解题意,了解作者。

1、出示诗句,齐读古诗。

金缕衣(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2、介绍作者:杜秋娘,系金陵人,十五岁时,镇海节度使李锜以重金将她买入府中为歌舞妓。杜秋娘不满于只表演别人编好的节目,自己谱写了一曲“金缕衣”,声情并茂地唱道: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3、了解诗题意思。金缕衣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两遍诗文:

第一遍,希望你注意诗中字,把诗读准。

第二遍,希望你能把诗读顺,读出诗的节奏。

2、指名朗读

第一名学生读,请其他同学听他的读音,是否正确。

第二名同学读,请其他的同学听他的节奏。

师生小结,一首诗可以用不同的节奏来读,句与句之间也可以不一样,但一句话中的节奏必须一样。

3、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自由的将这首诗读一遍。

(三)、品读体会情感

1、同学们读得真好,其实读古代诗词,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的有节奏,更重要的是读出作者的感受。

2、指名读。

3、了解诗意:“金缕衣”指贵重的东西。“少年时”指少年时的好时光。这里把花开比做什么?(少年好时光)折花比喻什么?(莫负大好青春)空折枝又是指什么?指错过青春会导致无穷悔恨。

全诗意思:我劝诸君不要太珍惜那华贵的金缕衣,我劝诸君应当爱惜青少年时代的青春年华。如同鲜花盛开之时应该及时摘取一样,千万不要枝上无花之时再去摘取,那可就要落空了。

4、你觉得诗中那句话最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使你最有感触?

5、齐读: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6、这句诗是什么意思?你体会出作者的什么感受?(板书:珍惜时间)

三、学习《劝学诗》。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多少名人志士,都深刻地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他们用这些宝贵时间来干什么呢?努力学习!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劝学诗》吧!

1、出示诗句:《劝学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2、了解作者朱熹:朱熹(1130-1200),字元晦,后改字仲晦,别号紫阳,又号晦庵。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代集理学之大成者,也是宋以后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家。

3、读诗歌,简单了解诗意。

大意是: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四、拓展升华。

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能尽力争取和失而复得,只有时间难以挽留。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永不回头。诗人以通俗流畅的语言,明白如话的句子劝勉人们要珍惜时间,勿虚度年华,莫荒废光阴。请同学们记住这些名言诗句。齐读:

关汉卿: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宋代岳飞《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晋代陶渊明《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明代文嘉《今日歌》: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明代文嘉《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惜时》:三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

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第二篇:送别组诗教学设计

送别组诗教案

----经典诵读展示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诗歌。

2、通过朗读、背诵,感悟诗歌中作者抒发的依依惜别之情。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掌握经典诵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国学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难点:感受诗中描述的意境“美”,朋友情。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课外收集积累有关送别的诗。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主题

1、中华古诗文,字字珠玑,是祖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诵之、吟之、歌之、舞之,中华文化代代传。同学们,我们从一年级就开始诵读古诗,到现在,你们脑中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古诗。

我们下面来考考大家。请组长来到前面,在我手中有八个纸条,每个纸条上有个主题,大家要按照要求完成挑战。各小组组长抽签、准备、展示。时间2分钟,各小组依次上台展示。

(1)描写月亮的诗句。

(2)描写春天的诗两首。

(3)带有数字的诗句

(4)带有颜色的诗句。

(5)思乡诗句

(6)背诵李白的两首诗

(7)描写童真、童趣的两首(8)描写自然景色的诗两首

(9)请背诵两首词。

(10)与花有关的诗句

2、今天,老师将继续带你们去畅游古诗王国,在其中尽情领略古诗的魅力。今天我们要背诵的一组诗,与这个词有关。(板书:送别)读一读。

3、你的爸爸妈妈和你,怎么送来你家的客人呢?

4、、生自由交流

5、听了你们的话,我很感动,这是我们现代人送别我们亲友的,但是我们的古代人——唐朝人是怎么送别呢?

二、以歌送别:《赠汪伦》

1、出示《赠汪伦》(ppt1),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这首诗是谁送谁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引出典故(ppt2)

3、指名读,正音、范读。师随机指导:舒缓一点读。齐读。

4、你觉得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感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板书:歌)

5、生品诗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ppt3)

6、展示,播放唱诗,学生唱。

三、以诗引诗,拓展学习

(一)以目光相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ppt5)

1、自由读,指名读。

2、如何理解诗人的感情?生畅所欲言。(板书:目光)

3、师范读、生吟诵、生表演,体会深深的离别之情。

(二)出示《送元二使安西》古诗(ppt6)

1、自由读诗,体会感情。

2、生交流

3、以酒相送,设置情景,反复朗诵(板书:酒)

四、拓展《送朱大入秦》《别董大》(ppt7)(ppt8)

送朱大入秦(唐代·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物)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五、总结展示

(语言)

1、同学们,这些诗为什么千古流传呢?不管以歌相送,以目光相送,以语相送,以酒相送,其实更用什么相送?(心,情„„板书:情)唯有真情相送,才能动人,流传千古。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这几首诗,看谁的真情,最能打动人。

2、(音乐)创设情境,师生共同感情背诵

“和汪伦一起游山玩水,吟诗作对,实在是太开心了。今天,李白悄悄离开万家酒店,登上了来时的客船„„”

“今天是孟兄要西下扬州的日子,我早已备好美酒和下酒菜为孟兄饯行„„”

“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

“朋友,您是著名的琴师,虽然此去前途漫漫,但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啊!„„”

3、师简介关于知音的典故(ppt9)

4、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也有自己的朋友,假如你的朋友要离开你,去别的地方了。你准备以什么方式相送?说出来,看谁最更感动老师。(鼓励用上学过的或收集来的古诗)(ppt10)

七、布置作业

1、回家把诗背给家长听一听。

2、搜集送别诗,并把它背下来。

板书设计:

送别

目光

依依惜别之情

()

()

第三篇:《勤学惜时》教学设计

《勤学惜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的地位

《勤学惜时》是龙湖小学校点睛教育特色课程校本教材之三《蒙学润育——增广贤文》第一单元第二节的内容,依据的课程标准是“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懂得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对学生的学习乃至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不难看出,这一课、这一单元的重点内容,在本册书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科学地安排可利用的时间,合理的制定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个人的学习实际,制定并发展一些具体实用的学习方法,运用于具体的学习生活。

3、情感目标:懂得勤奋学习的重要性,时间的可贵,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如何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珍惜时间的意识

2、教学难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二、教学方法

1、情绪调节教学法: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节课我采用了名言、美文、生活情境、小品表演等手段,寓教于乐,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2、体验性教学法:新课程强调,只有体验,教育才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获得真知。因此,本课活动中通过小品、歌曲等手段让学生融入到创设的情境中,让他们的情感在情境中得到体验。

3、活动式教学法:这是本课的主要教学方式,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活动,淡化说教,引导学生发现时间的珍贵,懂得珍惜的方法,使教学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充满理性。

三、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高年段,同学们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是科学的,有的甚至是极其错误的。有些学生倚仗自己的“小聪明”,学习成绩也还不错,但是并不懂得勤奋学习的重要性,也把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因此非常有必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由于五六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经验少,对一些理论性的东西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以感知、感悟、实践作为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主线,通过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学习方法,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前欣赏歌曲《童年》创设轻松学习氛围。环节二:教学导入 出示:歌词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教师提问:这句话说明了时间有什么重要性?(教师提示:这里把时间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说“难买”?)

生小组合作讨论,发言。

结论: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无价之宝,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也换不来已经逝去的时间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应该以怎样对待学习和时间呢? 教师简单总结学生的发言并板书课题。板书课题:勤学惜时 环节三:讲授主要内容

一、名言赏析:借助名言警句的深刻哲理和感召力来启迪学生,激发学生。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交流中寻求答案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而不学。见者易,学者难。——节选《增广贤文》

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名言警句给你的启示?学生发言。

教师评价并板书:时间是公正的。但是,同样的时间对于珍惜它的人和不珍惜它的人其意义却非常不同。教师归纳总结并板书:勤学的重要性。要珍惜时间。

三、自主活动。查找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课上交流,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人生的短暂、时间的宝贵,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

四、小品表演: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做法没有做到珍惜时间。下面看小品表演,李莉的一天《忙?盲!》

(小品内容:自习课上,李莉翻开语文课本看了起来。看着看着,突然想到明天第一节课就要上数学了,老师要求提前预习,熟悉一下数学公式,于是她翻开了数学课本。这时,她听到同桌正在读外语,马上想到外语作业,于是又急急忙忙地翻开了外语课本……她头脑里乱糟糟的。

李莉看看表,还有二分钟就下课了,她想:先休息一会儿,晚上再说吧!

晚上李莉虽然记忆力不错,但一见数学题就头疼,容易犯困,学习数学到很晚,任务也没有完成。

唉!只有等到明天了。)

“李莉的那些想法和做法是不正确的?如果是你,你又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体验,从具体情境中去感悟真知。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如何勤奋学习,珍惜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交流中寻求答案。

教师归纳并板书:

1、勤奋学习,珍惜时间就是要珍惜每一个今天

2、勤奋学习,珍惜时间首先体现为合理安排时间

3、勤奋学习,珍惜时间也体现在善于有效利用零星的时间上

五、整体感悟:阅读朱自清的散文《匆匆》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的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教师提出问题:读了这篇优美的散文你对 “昨天、今天、明天” 有何感悟? 学生思考、讨论后,用简练的语言写出来,当堂宣读,全体同学和老师作出评价。

六、设置情境,突破难点。

1、用现实生活中具体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还能增强说服力、感染力。教师辅之以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究得出启示。

如果你家来了客人,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生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

学生讨论:怎么办?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教师板书:合理安排时间应分出轻重缓急,排好先后顺序,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好处:节约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有了更多的可以支配的时间,去学习,做自己想做的事。)

2、对号入座,认识自我

根据个人的学习实际,制定并发展一些具体实用的学习方法(1)、了解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用脑规律,在最佳用脑时间内学习最重要的和难度大的内容“猫头鹰”型,每天夜晚脑细胞便进入兴奋状态,精神饱满。

“百灵鸟”型,黎明既起,``情绪高涨,思维活跃。

“混合型”,全天用脑效率差不多,但在上午8~10点和下午3~5点效率相对较高。(2)、根据个性特点来选择学习方法

对性格外向的同学来说,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转换快,反应问题迅速,但坚持性差,可应用“交替学习法”,不断变换大脑优势兴奋中心,该玩时就玩得痛快淋漓,该学时就“两耳不闻窗外事”,必要时就用意志来约束自己。

内向性的同学沉着稳重,感知事物细腻,思考问题有深度,学习认真能持久,但思路不宽,领会知识速度吗慢。这就应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开阔视野,阔宽思路,多与同学交流谈论

教师提出:你的实际情况是哪一种,请选择,并说一下自己在安排学习时间时应注意的问题。学生选择并回答

教师总结并板书:制定学习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时,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七:收获平台: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勤奋学习,珍惜时间有什么新的感悟,说出来与大家共享。生:谈体会和收获。

第四篇:“咏月组诗”教学设计

“咏月组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学习诗句,激发联想和想象能力,对中国古代诗歌中“月”的意象有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运用吟诵、联想和想象走进诗歌,体会意境,培养审美创造力,体会诗中画意、诗情、哲理交融相汇的意蕴。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诗题,初悟月意

1.背诵。你们的脑子里一定装了不少的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2.导入。有同学背了描写月亮的古诗,诗人望着天上那轮皎洁的月亮,不由得把满腹的情思写进诗词歌赋里。今天我们将要走进一组咏月的诗里,去欣赏那一轮明月,去品味月中的那一段段情。(揭题)

设计意图:从“月亮”这个意象导入,自然引出诗题,也暗示本诗的中心是“月亮”。古诗的交流,既是对古诗教学的复习巩固,又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兴味盎然地进入学习情境。

二、赏析诗句,领悟月情

1.读懂《春江花月夜》诗句,领悟月情,初步感知孤独。

(1)出示诗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试着读读,你能否读得字正腔圆?(同学自由读)

(2)指名读。同学交流评价后再指名读。

(3)范读。与老师读的比较比较,听完后你想说点什么?(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并初识韵味)。

(4)默读。诗中哪些地方在你的心灵深处烙上了深深的印痕。再次走进诗里,哪个字触动了你的心灵?①“孤”字,孤独的月亮。②什么是孤独的?为什么会孤独?③想象。指名朗读“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事物?

(5)读诗。看看江水是什么样的?天空中没有一点云朵,从哪知道的?你会怎么读这两句诗?(指名读)

(6)联想。①苍茫皎洁的夜空中只有一轮孤独的月亮挂在天空,使得天空更加澄澈、旷远,月亮显得更加孤独。你还认为什么也是孤独的?(诗人)②我们从这轮孤独的皎月里会联想到什么呢?(学生讨论交流后齐声诵读诗句。)

设计意图:从读好诗,读得字正腔圆,到理解字义,到整体把握诗意。遵循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学习规律,为后面的理解感悟奠定了基础。

2.对比《静夜思》,感悟旅居孤情。

(1)多媒体出示《静夜思》。

(2)指名读。老师还想请同学们也来当小李白,细细品读。

(3)理解意境:①如果你是李白的话,对着月亮,你在想什么?②看着望明月思家乡的李白,你想问他些什么呢?③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月光照到地上为什么称霜呢?(清冷的月光洒在地上跟白霜一样寒冷啊)④李白在想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情感?(游子孤身在外,月光如霜,心寒比霜还冷啊)

(4)齐读。让我们加上自己的理解一起来吟诵这首诗。

设计意图:对比鉴赏,不仅让学生对古诗中月的意向理解更深刻,而且透过李白对月的描绘,感悟诗人的孤独情怀,也为理解《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的孤独心境有了一定的铺垫。

3.赏析《月夜忆舍弟》,感受孤独内心。

(1)出示《月夜忆舍弟》。(齐读)

(2)体悟。①这首诗流淌的是什么情怀?(杜甫也在思念家乡,同样的月光,可杜甫却感觉一股浓浓的思乡情绪萦绕在心头。李白、杜甫借月抒情,表达内心孤独的情怀,月孤实际上是人孤)②多么凄凉的心境啊!再读读这首诗。

设计意图:通过赏析《月夜忆舍弟》这首诗,让学生对古诗中“月”的意象有深入的理解,从而理解月亮下的诗人内心的情绪。写“月”不仅是因为感觉天空只有一轮月亮,为月而感慨孤独,更是为自己的内心孤独寂寞而感慨。

4.走进诗境,品味意境。

(1)联系实际。同学们,你们有孤独的时候吗?那时你会做些什么呢?

(2)继续理解诗意。①张若虚孤独时,他是怎么做的呢?(出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②看到两个问号,你能回答吗?不能回答,只好问谁?谁都不知道答案,只好问月亮。

③面对月亮,如果此时此刻,你是诗人,只有你一人,依据你的理解、你的性格,你会怎样问呢?(指导读出深沉、含蓄、粗放、豪迈等个性化的解读)

④小结:这首诗选自张若虚的三十六首十八行诗,诗人借景抒情,思考生命的问题,从眼前的景色想到永恒的宇宙;从有限的人生想到无涯的荒古。诗歌深邃而隽永。闻一多先生曾这样评价这首诗:“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3)齐读。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诗中,走近诗人的内心深处,假如你还感觉意犹未尽,可以站起来读。

(4)总结:同样是一轮明月,诗人李白、杜甫用来抒发情怀,而在张若虚的眼中,却是对生命的叩问,有限的个体生命能够超越时间而获得永恒无限的价值吗?

设计意图:“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透过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进入诗境,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三、拓展延伸,升华月韵

1.学习《古朗月行》。(课件出示)读李白这首诗,你会对刚才的月亮有个更加完整的认识。请同学们字字入心,读出诗中那个月亮的韵味。

2.小结:多么洒脱、飘逸的月亮。在诗人笔下,月亮是圆的,也是美好的,正因为诗人心中弥漫着情,所以就咏月。

3.出示带“月”写“月”的其他诗句。学生自由读后展示诵读。

4.总结:望着月、赏着月、吟着月,我们便情不自禁地进入诗中的情境。月是美好的,但是遥不可及,我们却可望月赏月。同学们,对于“月”我们暂且学到这里,欣赏到这里,带着对月的美丽的遐想一起来吟唱《水调歌头》(伴着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师生齐唱结束课堂教学)

5.作业布置,延展月韵:欣赏背诵有关月的古诗。

此设计为拓展学生对月亮意象的感悟,不仅仅是孤独寂寞的情绪,有时也会给人以美好、动态的感觉。月亮在不同的诗人、不同的心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境,激发学生对月亮这一事物的无限好奇,从而对月的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作者单位: 江西省于都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徐纯军

第五篇:《送别组诗》教学设计资料

《送别诗》教学设计

执教者: 单小凤

教学目标:

1.重点理解《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首诗诗意。2.通过多种方式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送别时的真挚的的情感。

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友情深。4.挖掘诗歌文化的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多样送别方式所包含的诚挚的友情。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预设)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聊聊吧。

师:对,就要像他这样,你们脸上一笑,我心里一乐,你们脸上一绷,我心里一惊。师:你在笑什么?(生回答我很喜欢你)我怎么就赢得你的喜欢了呢?(您非常有亲和力)是我的头发还是鼻子让你觉得我有亲和力?(你长得非常漂亮)呦,握个手,你长得很英俊。来,我们准备上 课了,就要这样放松。二、听歌导入

听歌曲《送别》。(声音渐渐小的时候,伴随音乐,舒缓语气)

师: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听

过)这歌声中带着惆怅,带着忧愁,带着不舍。师:这首歌叫---------生:送别(板书:送别)

师:有一种情感总是在分离时才让人更加珍惜,面对分离。人们是那么难舍难分。

师:同学们,当我们班朝夕相处的伙伴将要转走到远方时,当你的家人将要离开你踏上远方时,当你小时候的玩伴将要和你告别时,你的心会怎么样?

师:是啊,老师非常理解你们面对分别时的感受,今天就让我们穿

/ 9

越时空的隧道去看看那古代人面对分别又有怎样不同的情怀。

三、读诗、悟情

(一)学习《赠汪伦》 师:你们认识李白吗?

师:是啊,大诗人李白以豪放著称,广交天下有才之人,他有很多很多的朋友,在他和朋友分别之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出现什么样场景呢?

(屏幕出现《赠汪伦》并配乐),找生读。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读的很有韵味这首诗是谁写的? 生:(齐答)李白。师:李白写给谁的? 生:(齐答)汪伦。师:谁知道汪伦是什么人?你说。

生:汪伦是个乡下人,他也非常地喜欢写诗,可是他自己不会写。师:基本讲对。汪伦是安徽泾县人,他是个酿酒师,他非常喜欢诗歌,非常地仰慕诗人,尤其是当时唐朝鼎鼎大名的诗人,谁? 生:(齐声大声答)李白。

师:李白诗写的好,好到什么程度呢?被皇帝传到宫里面去写诗给皇帝看,用现在的话说,李白是当朝最大最大的大腕了。他非常仰慕李白,他怎么见到李白呢?(指着一位男同学说)你知道你说? 生:他是写了一封信给李白,上面写着他那边有十里桃花,还有万家酒店,李白很喜欢喝酒,所有就来了。

师:李白喜欢游玩祖国的大好河山,喜欢饮酒,李白斗酒诗百篇是不是?一个十里桃花,一个万家酒店,正中李白下怀,于是李白就来到桃花庄上。到那里一看,只有桃花潭一圈桃花,只有一个姓万的人家开了一家酒店,但是李白有没有怪汪伦呢?生:(齐答)没有。

师:他就欣然住在汪伦家里,和汪伦饮酒谈诗,成了非常好的知己朋友,这首诗就是李白离开汪伦的时候,写给汪伦的。再把它吟诵一遍。

/ 9

(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师:这首诗比较好理解的,诗的意思你们会解释吗? 生:(齐答)会。师:谁来说说看?这首诗比较好懂的,我请没有发过言的,你来试试。生:李白乘舟将要离开了,忽然听到岸上有歌声,桃花潭水虽然深千尺,不过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意。

师:这位同学基本解释的准确,老师不讲能够理解这么好了,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好,如果你能把嘴巴张大一点,声音响亮一点,自信一点,就更棒了!我们掌声给他好不好?相信下面的发言会更精彩,请坐。生:(齐答)好!(掌声响起)

师:谁再来解释一下《赠汪伦》?你来。

生:李白乘舟将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一阵阵歌声,桃花潭水虽然深千尺,但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师:回答的非常好,我们掌声献给她。

师:诗的基本意思懂了,我觉得还没有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读这首诗你有问题吗?你们讨论讨论看有什么问题? 师:交流一下,能够发现问题的同学有双慧眼,火眼金睛。(指名问)你发现什么问题?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为什么比不上汪伦给我的情意?

师:是啊,桃花潭的水深千尺,为什么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意呢?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不同的问题吗?(指名问)你的问题? 生:既然李白舍不得离开汪伦,他为什么要离开汪伦呢? 师:没有不散的宴席,朋友之间总是要离别的。(竖起大拇指)好的,能够发现问题比发现不了问题总是要好。你的问题?

生:我的问题是汪伦把李白骗过去,为什么他们还能成为好朋友? 师:我来读诗。你们能不能再发现一点问题?“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这时已经来到哪里了?你的问题是什么? 生:为什么要在李白要走的时候才来送别呢?

师:听到没有?为什么要在李白离开汪伦的家,上路之后,来到桃花潭坐到船上,要走的时候,汪伦才来送呢?他为什么早不送,迟不送,偏偏到这个时候才来送呢?送客你会这样送吗? 生:(齐答)不会。

师:你肯定在家里就要这样送了,是不是。为什么早不送,迟不送,3 / 9

偏偏要等到人家坐到船上的时候才来送呢?你们这时候就做做汪伦,猜想猜想,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有哪几种可能呢?为什么到这个时候才来送呢。你说说看。为什么早不送、迟不送,偏偏到这个时候再来送了呢? 师:李白坐在船上,本来都要走了,突然听到一阵阵歌声传来,李白坐在船上还坐得住吗?生:(齐声答)坐不住。师:李白就要站起来,跳上岸去,握住汪伦的手说:“汪兄啊,你真是对我太好啦!你这样的情意我怎么表达呢?我一介书生,没有什么可以送给你,拿笔来。”于是,李白挥毫写下了《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兄啊,就把这个送给你吧。”汪伦收起了李白送给他的诗,把它当作传家之宝,一代一代传下来,这首诗就是面对当时的此情此景李白即兴挥毫写下的,我们一起再来吟诵一下好不好? 生:(齐声答)好!

师:是啊,桃花潭的水你纵有千尺深,也深不过汪伦对我的感情啊。师:同学们,这首诗是谁送别谁呀? 生:(大声答)汪伦送李白。

师:汪伦用什么形式来送李白的? 生:(齐声答)踏歌相送。师:汪伦是以踏歌相送的形式。(板书:以歌相送)这是汪伦以歌,踏歌的方式来送李白的。

(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古代诗人送别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用歌声来送别,还有什么送别的方式呢?我们来看看李白他是用什么方式来送别他的朋友的?(屏幕出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读。(师深情地朗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配上音乐,找生朗读。)

师:你知道孟浩然是什么人吗? 齐声答:诗人。

/ 9

师:(竖起大拇指)也是唐朝的诗人,当时的名气比李白还要大,但是和李白的感情非常好,这首诗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别谁? 生:(齐声答)孟浩然。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什么意思?解释,你来。生:老朋友向西辞别黄鹤楼,在春天的时候要去扬州。

师:在什么时候?在烟花三月,在繁花似锦的时候,在这么好的季节要乘船到扬州去。请坐。师:“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什么意思?你来。生:朋友的小舟离我越来越远,我只看见那长江那滔滔的江水向天边流去。

师:孤零零的一只帆船越驶越远,最后它的影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看见长江水浩浩荡荡流向天边,它流去的水吗?还流去了什么?带去了我对孟浩然的思念,带去了朋友的友情,这种思念啊,就像滚滚的长江水一样永不停息。你说李白站在黄鹤楼上看着诗人孟浩然离去,看了多长时间?你说说看。生:看到天色已暗了下来。

师:你说天色暗了,什么地方写天色暗了?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什么地方写天色暗了?要根据诗来想象,不能离开诗。你说。生:我根据“孤帆远影碧空尽”这句话知道了,李白是直到帆船没有了影子之后才离开的。

师:孟浩然离开黄鹤楼,走啊,走啊,等那个影子都看不到了,猜猜看那个李白在那里站了多长时间?你猜猜看,用现在的时间,你大概用了多少时间?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你说大概用了多长时间?

生:可能接近半个钟头。

师:半个钟头,有不同的吗?你说。生:我认为他看了半天。师:看了半天,你认为呢? 生:我认为他看了半天多。

师:半天多,那个船消失之后,李白是不是掉过头就走了呢? 生:(齐声答)不是。

师:他还在那里看,他看到什么——“唯见长江天际流。”他还在那里看那长江水滚滚流向天边。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指名)你

/ 9

这样送过客人吗?。生:我没有。

师:你这样送过客人吗? 生:没有。

师:你这样送过客人吗? 生:没有。

师:我也没有。看看李白和孟浩然的感情深到什么程度了?读

(生齐声朗读。)

师:非常整齐,非常响亮,但是不像李白的情感。谁来像李白那样吟诵一下?

师:掌声给这位同学。(掌声响起)你的嗓音非常好听,读得也非常响亮,如果你能读得适当再含蓄一点,(教师示范前两句)我相信你能读好,我们掌声给她。(掌声又响起)师:进步了,掌声给她。

师:教师范读最后两句)是不是更有味道一点?你来有味道一下?坐在位子上吟诵一下。

师:掌声给他。“孤帆远影碧空尽”越去越远,“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李白是以歌声来送别孟浩然的吗? 生:(齐声答)不是。

师:他是用什么方式来送别他的?你说。生:是用目送。

师:用眼神、眼光、目光相送的。(板书:目)就在那里看啊,看啊,这场面是多么的感人啊。古人就是不唱歌就这么看着也能把感情表达出来呢。

师:无论是歌还是目光,其实用的是我们一片赤城之心,我们送的是一片祝福,送的是一份深切的关怀,送的是一份最真挚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两首诗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情怀。(出示:《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四、扩展延伸(送别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诗人高适送别好朋友---琴师董大时‘’又有什么不同的情怀呢(出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读

师:本来朋友的离别就非常的伤感,加上这样的天气,伤感中加上伤感,沉重中加上了沉重。作为一代大诗人高适,能让他的朋友带

/ 9

着伤感、带着沉重、带着这样郁闷的感情踏上漫漫行程吗? 师:在董大离开之际,高适对他说了什么?

师:是啊,不要担心漫漫的长途中没有你的知心朋友,天底下谁人不知道你董大的名字呢?琴弹得那么好,你是大名鼎鼎的琴师,音乐家,听到这样的话,你说董大的心情怎么样? 师:高适是用什么来送别他的朋友的?是目送吗?是歌送吗?是用什么来送他的?你说。(板书:以话相送)

师:诗人或表达自己内心的不舍,或给即将远去的好友送去鼓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他们的惜惜相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古代诗人送别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用歌声、目光、话语送别还有很多很方式,让我们再来看看那王维,他用什么方式送别他的好友?

(出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找生读

师:这句诗大家都学过,读着这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你仿佛看到------------------你看到-------------------你还看到-------------------师:正因为老朋友元二使安西路途遥远,安危难测,所以作者王维才千里迢迢的不辞辛苦的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践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谁来读 师:(出示王维送别元二的画面)

在画面上,我们看到好朋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不难看出作者王维和元二挚友,从诗句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他们是好朋友?(酒)

师: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的酒是什么酒?(离别酒、友谊酒、连心酒、祝福酒)

师:同学们,这是一杯离别的酒,难怪作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杯友谊的酒,难怪作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杯祝福的酒,难怪作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板书:以酒相送)这酒包含了一份情谊,这酒包含了不舍,这

/ 9

酒包含了对好友的祝愿。

五、情感升华

欣赏现代的送别诗歌

师:古代诗人,才子之间心心相惜,通过诗让他们的友情更加牢固,在当今社会的今天,我们也会面临分别,往往这时猜发现情到深处人孤独,现代诗人舒婷在秋夜送好友时的不舍,(配乐,教师读)

师:无论是以歌、目光、话语、还是酒,都包含了朋友的不舍,包含

秋夜送友------舒婷 第一次被你的才华所触动 是在迷迷蒙蒙的春雨中 今夜相别,难再相逢 桑枝间呜咽的 已是深秋迟滞的风 你总把自己比作 雷击之后的老松 一生都治不好燎伤的苦痛 不像那扬花飘絮的岸柳 年年春天换一次姿容 我常愿自己像 南来北去的飞鸿 将道路铺在苍茫的天空 不学那顾影自恋的鹦鹉 朝朝暮暮离不开金丝笼 这是我们各自的不幸 也是我们共同的苦衷 因为我们对生活想得太多 我们的心才时时这么沉重 什么时候老桩发新芽 摇落枯枝换来一树葱茏 什么时候大地春常在 安抚困倦的灵魂 无须再来去匆匆

/ 9 了朋友的关怀,包含了朋友的祝福。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上完了,我们将要回到自己的教室,在这分别的时候,你有什么想对下面听课的老师说什么呢?(配乐)师: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最后我想用苏轼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长娟。(板书:贴卡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送给那些即将分别,面临分别的人们,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板书:送别诗 以歌相送 以目相送 以话相送 以酒相送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

下载惜时组诗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惜时组诗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送别组诗教学实录》

    针对案例《送别组诗教学实录》中教师运用教学策略的效果撰写600字评析文章 1、多读 阅读教学中最大量的活动应是学生自己的阅读, 因为阅读技能只有在阅读实践中才能形成, 个......

    母亲组诗

    母亲组诗(一)您的伟大 凝结了我的血肉您的伟大 塑造了我的灵魂您的一生 是一次爱的航行您用优美的年轮 编成一册散发油墨清香的日历 年年 我都在您的深情里度过 在您的肩膀......

    亲情组诗

    前奏朗诵:(琵琶语) 温:亲情是一首悠悠的老歌,轻柔温婉 唐:亲情是一本厚厚的名著,耐人寻味 温:亲情是一杯淡淡的绿茶,香远益清 唐:亲情是一缕暖暖的春风,温馨愉悦 全班合:亲情是一首首荡......

    红色组诗

    红 色 组 诗 ——献给建党90周年华诞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华诞,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感到无比的激动与自豪。九十年来,党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历经28年的革命斗争......

    有关施展组诗

    1、施展潮水漫过太阳所有的蚂蚁和鸟相继搬出巢穴风,摇曳野蛮的手臂拂过万水千山桃花在三月的扉页上签出水灵灵的名字月,攀上了最后一棵树梢小草枕着七月入眠2、幻想如果边疆都......

    轨迹组诗

    她必须不食人间烟火,唯大海之蓝与宝石之美构成了身世的全部。从她嘴里吐出的字词都是星辰都在我幅员辽阔的腹肌上降生、闪烁或陨落呵!我的生命像天空拥有了弧度诞下的子女滑落......

    倾斜(组诗)

    路灯与树一棵树站在两盏路灯中间左边的树叶被左边的灯照亮右边的树叶被右边的灯照亮还有许多叶子藏在路灯与路灯之间的黑里两盏路灯的距离等于寂寥的长度一张蛛网挂在树上网......

    重逢(组诗)

    【如果】如果,我只是你手中的一粒棋子那么,请将我留到最后即使那是一盘既定的败局毕竟我还在盘中,在你的视线里如果,相遇只是偶然我就不会怪你从未真正把我放在心里也不会,直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