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掌握光盘教学特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模版)
掌握光盘教学规律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云南省沾益县盘江镇迤堵小学
胡明辉
摘要:信息化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影响。光盘教学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最广,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教学方式。配套的光教学资源内容生动,应用操作简单,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等特点,它可以缩短时空,化静为动,集形、声、色、光、动、静于一体。合理利用光盘教学,可以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不足、教育教学内容不足、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光盘教学的意义,了解光盘教学的特点,掌握光盘教学的原则,发挥光盘教学的效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学
光盘资源
掌握方法
有效利用
光盘教学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最广,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教学方式。“农远工程”提供的光盘教学资源,贴近农村学校的教学实际,内容生动丰富,应用操作简单,而且光盘播放模式呈现的教学资源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等特点,它可以缩短时空,化静为动,集形、声、色、光、动、静于一体。在教学中,适时巧妙合理地运用这种电教媒体是农村学校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任何教学方式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光盘教学也不例外。如果对它的特点了解不够、对它的规律掌握不清就贸然用它去上课,不仅不能发挥它的优势,而且会使它成为教学的绊脚石。那么,如何才能让教学观念相对落后、习惯于单一教学方法的农村小学教师 科学、合理、高效地使用光盘,并让其在教学中发挥出较高的效益呢?笔者几来一直担任学校电教员,负债学校的远程教育工作,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使用情况,谈谈自己的初浅认识。
一、发须认识“光盘教学”的设备特点和教学优势
(一)“光盘教学”的设备具有以下特点
1、简单实用:整个系统由两台设备组成,安装简单,操作方便,非常适合农村中小学教育点的教学需要。
2、投入少,见效快。随着技术的成熟,DVD和电视机都已经不再那么昂贵,一套光盘教学播放系统设备投入几千元即可,配合成套的教学资源,能够迅速地改变农村中小学缺乏资源的教学困境。
3、系统稳定,易于维护。DVD技术和电视技术已是十分成熟的技术,设备故障率很低,系统十分稳定,易于维护。
(二)光盘教学的几个优点
1、大大减轻了教师课前自制教学课件的负担。以前,教师课前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心制作课件。现在,教师只需在课前根据教学要求去熟悉光盘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就可以利用光盘开展教学了。
2、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形象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光盘中精彩的图片,丰富的内容,大多是教师、学生没有接触过的,通过光盘,教师教的范围扩大了,学生学的视野开阔了,同时也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3、促进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光盘中的新理念、新方法,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样板,师生通过观看、模仿、实践,促进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改革。
4、教学中教师能留给学生时间,组织学生自学、探究。学生通过模仿光盘中好的做法,能力得到了提高。如教学光盘中的感情朗读,学生经模仿,日久天长,朗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5、教学效益与以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光盘,师生接触到了更宽广的世界,视野开阔了,写作素材多了,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这些是仅凭教师空洞的说教所无法达到的。
6、光盘资源也为各类活动课提供了丰富、形象、逼真的素材。
二、要熟悉“光盘教学”的资源
在农远工程中配备的教学光盘可以分为小班教学、教学情景素材、专题教育和教师培训等类型。
1、小班教学:这属于课程教学类资源,是与教学进程相配套的。小班教学光盘是根据农村教师的实际情况,由人教社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为农村教学点专门开发制作的教学光盘。这些光盘覆盖了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中绝大部分的教学内容。小班教学光盘是按每节课的内容为单元制作的。包含了复习与导入、新课讲授、学生活动、巩固复习,评价和小节等主要教学环节,每节课录制长度大约在20分钟左右。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有效的使用教学光盘。
2、教学素材类:主要提供各学科教学素材,以便学科教师充分使用这类素材直接开展课堂教学或加工成教学课件。
3、专题教育类:主要包含科学技术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禁毒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班团队活动等专题教育资源。
4、教师培训类:主要提供旨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信息素养等方面的资源。现阶段重点提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训资源,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培训资源,以及三种模式教学应用培训资源。
在上述四类光盘资源中,课程教学类的光盘资源是指小班教学的课程资源,从教学应用角度看,它是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我们经常听专家讲“光盘教学资源应用”,这里的光盘就是指——“小班教学”的光盘资源。
现在的教师用书一般都会附一张教学光盘,这张光盘的内容是这册课本某个内容的教学实录,教师可以通过它来了解一些教学理念,学习一些教学方法。是不能直接用来给学生上课的。但是有的教师并不知道两者的区别误把课堂实录当作了“小班教学”的光盘。在我镇举行的一次光盘教学教研交流会上,就有老师用课堂实录的光盘去上课。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各校组织的远程教育培训很重要。培训不到位,教师对远程教育的各种模式、特点及应用方法都不掌握,自然就不会也不愿用了。
三、掌握光盘教学特点,突出现场教师主导位
小班光盘教学主要有两种应用方式。方式一:在师资严重缺乏的学校,可以利用教学光盘来帮助教师讲课,学生跟着教学光盘里的设计和教学进程来学习;方式二:在师资数量和能力相对较好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由教师和教学光盘交替授课,教师在恰当的时候根据教学光盘创设的情景组织学生活动。
教师在利用第一种方式进行光盘教学时,因为过分依赖光盘,放弃教学设计和师生互动,不可避免的导致教师丧失自我发展的动力和机会,课堂教学也会因光盘的单纯播放而沦为师生、生生交往的荒漠。有的教师正因为用了第一种方式进行教学而觉得光盘教学效果不好,进而排斥光盘教学。
为此我们在这里主要讨论如何用第二种方式进行光盘教学。
1、吃透教材,研究学生。
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是用好光盘的前提。教师教学目标越明确,对教材的编写思路理解得越充分,光盘的使用才越有效,光盘在教学中的作用才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因此,用光盘上课,教师更需认真研究并把握教材,仔细研读教师教学用书,明确每一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使教学的重点、难点了然于心,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教学。
另外,研究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基础、认知水平,找出他们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教学中才能更好的有的放矢。
2、认真、反复的观看光盘
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反复观看光盘,以熟悉光盘的内容和设计思路。要了解光盘的主要内容有哪几部分,各部分是以什么方式呈现的;要特别关注光盘中的教师在教学中是怎样处理教学重点、难点的。看完光盘后,思考自己在教学中应用光盘时哪些部分要重点使用、哪 些部分可以以看为主、哪些部分则必须让学生同步参与,做到心中有数。还可以将自己构思与教学光盘中的教学设计进行对照,进一步体会教学光盘中处理教学重、难点的方式方法,理解教学活动设计的意图、步骤和效果;
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在设计中,我们必须在引导学生看和引导学生学上多下功夫:(1)设计学生观看方式、观看时机和次数
①观看方式:利用光盘教学,教师在备课时就要确定最佳的观看方式。看电视有方式方法问题,观看的方式不同,学习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不同的观看方式。
常见的光盘观看方式
针对某一教学环节:简单浏览、仔细审视、反复观看、同步模仿、人机互动;
针对整个教学过程:先总看,再分看。先分看,在总看。截取看等。
②观看时机——什么时候看。比如,是在看之前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还是让学生在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根据需要暂停,让他们思考后接着看。
③观看次数。有的重点内容必须回放,让学生反复观看,加深印象。这取决于教学的需要和学情。
(2)设计学生活动的内容 使用光盘教学时,虽然教学过程由教学光盘牵引,但这必须要由教师根据实际去选择教学内容和改造教学活动内容。光盘中有的活动学生只要观看而无需动手操作,而有些活动则必须让学生亲自参与。哪些是学生必须亲身参与的教学活动呢?这就必须要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了。一般情况下,教师在一课中选择3至4个活动比较合适。
四、遵循两个原则
1、目的性原则
在利用任何一种资源时,首先我们要分析利用的资源是否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有益,防止资源被滥用。例如:用视频代替科学实验,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滥用资源,学生没有亲身去体验,对实验现象不会有深刻的印象;也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辅助教师的原则
光盘教学为我们创设了一个跨越时空的课堂。视屏主讲教师在录制讲授时,面对的是镜头,头脑中想象的教学对象是“一般化”的学生,无法看到教学现场学生的当堂学习情况,对现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状况更是无从知晓。因此,教与学在时空上的分离决定了视屏主讲教师不可能根据现场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和节奏,更谈不上因材施教。从学生角度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参与中获得的,现场学生处在跨越的空间中,他们如果只是完全被动地“看”视屏 中主讲教师上课,没有积极有效的参与、互动与感悟,就无法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求过程中,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因此,在用光盘上课的过程中,视屏主讲教师、现场学生之间需要架构一座桥梁,才能实现教与学的真正互动,搭建这一桥梁的人就是视屏外的教师──在课堂上执教的现场教师。当视屏主讲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或一个学习指令时,组织好学生的交流、讨论、小组合作、练习、反馈等活动的重任就落在了现场教师的身上,所有这些活动开展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和水平,也是体现现场教师教学水平的试金石。因此,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现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是优质教学资源光盘能否发挥作用、体现效益的关键。现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视屏主讲教师无法替代的,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一名话,光盘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师的手段。
参与文献:
【1】、王江华等
《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用教程》【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年1月
【2】、黄虹
《光盘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发挥》【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年第7期
【3】、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全面推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三模式应用的指导意见》,教育厅[2005]5号
第二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工作总结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工作总结
公文
深化课程改革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我校依据区教育局“提高课堂质量三年工程”工作方案,本着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依据,以科研为先导,以校本研究为依托,紧紧围绕“如何以课堂为主渠道,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这一研究主题(以下简称“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探讨研究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交往互动,学生乐学、会学的新的学习方式。通过此次质量工程实施,对实现我校教(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请登陆网络.m查看)师教学素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营造学习型团队的氛围,引领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学习是教师发展之根本,我们倡导“让读书成为习惯”、“学习是教师一生的精神财富”的理念,让教师成为专业化学习者。我校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一直致力于学习型学校建设的探索,激发教师个人的学习力,形成新小这一团队的学习力。我们引领教师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读起,每位教师每学期都在自荐和指定的双向结合中扎扎实实地读一本教改理论专著,与教科研同生,与新课程共进。学校自2003年起每学期拨出千元专款用于组内自购学习资料。学校还组织教师成立读书班,将集中与分散学习,自由与组织学习相接合,教师学习成为了习惯。通过营造学习型团队的氛围,吸引教师们主动学习,使大家转变了教育观念,深刻领悟到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使学习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个性倾向外显为稳定的学习行为系统,学习方式表现为学生知识的获取方法、思维的发展途径。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赖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调整,研究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就是研究师生在交往过程中,如何把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拓展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如何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形成较为稳定的学习行为系统,使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的发展质量得到保证。
二、以校本教研为依托,打造专业化教师团队,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大面积的课堂教学优化、质量的提高,最重要的标志是使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与自身相比,与优秀课的标准相比,不断地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因此,要做到这一点,不仅应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还必须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以此作为重要的保障条件,认真落实和做好。教师的教学技能,一方面是通过教师参与教学实践,通过教学经验积累转化而来的,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有目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的研究和培训才能获得的。对于我校教师教师来说,要使他们不断突破“自我”,不断提高,尤其重要。因此,我们主要是结合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素养,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1.建立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 为了保证校本研究有序地开展,我们加强学科组、集备组的建设,坚持“每周一研制”和“每日一备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坚持选用优秀教师承担教研组、集备组组长之职。各教研组、集备组制订了详实的活动计划,每一项计划都做到人员、内容、组织保障、检查督促四落实,所有的管理者都深入教研组、集备组参与活动。各研究组根据各门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及要求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由此,促使教学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2.搭建多层交流的平台 在校本研究中,我们注重教师的自觉参与,以此提高教研的实效性。校本教研为我们开创了新的教研培训方式---教师论坛,这种形式的交流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我们每学期都要有(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请登陆网络.m查看)这样的活动,如:《走进新课程》课改教师论坛,参加的教师全部为课改年级教师,他们从探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体验学习的乐趣;拓宽学习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过程评价等方面畅谈自己在课改实践中的体会遇收获,台上台下互动,气氛热烈,大家在交流中得到提高。如何对六年级学生实施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六年级教师在研究活动中提出的困惑,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的“课改大家谈”栏目,大家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实践,探讨了如何更充分的发挥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通过研讨,大家收益非浅,对如何更好的操作对学生的评价具有指导作用。《我说我的故事》也是我们在校本研究中经常采用的交流方式,大家讲自己教学实践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同时将自己的成功体验或失败的教训、教学中的困惑等等也一起展示给大家,通过大家一起沟通,研讨,解决问题,提高认识,共同商讨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活动有实效,受到教研室的肯定,并参加了我区校本教研研讨展示活动。以上这些研究活动,同时也作为校本培训的一种资源,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培训方式,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的结合,运用情感体验、互动式研讨、反思总结等多种研究方式,吸引每位教师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来。3.在互学互动中共同成长 为了营造一支教学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我们挖掘优秀教师的潜力,采取以点带面的措施,抓实骨干教师的培养,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组织他们参加相关的理论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参加在职进修,每学期都会安排学科带头人的教学引路课,帮助他们客观的认识自己,追求不断的提高,鼓励他们深入研究先进的教学艺术,帮助他们总结和提升自身的教学经验,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同时,通过其以身示范、典型引路,引导教师先模仿,后创新,鼓励教师人人成为新小的“惟一”,积极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因此发挥骨干的辐射作用,能够带动其他教师积极努力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每学期内每位教师都要在组内上一节以“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题的研究课。课后各组进行认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真说课与评课,大家通过交流与沟通,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积累经验,弥补不足,重新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付诸于实践。在每位教师上好课的基础上,每个教研组还要推荐教师代表本组参加校内研究课交流。各组所推荐校内研究课都是在大家共同研究探讨的基础上,反复试讲,不断更新,努力使课堂教学更加完善,更加突出体现学习方式改变,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示范课。我们还曾组织了这样的个案研究,请课改年级的教师作展示课,有意识把这几节典型的有代表性课展示在大家面前,教师们听后然在备课组或教研组研讨,解剖“麻雀”,先由上课教师介绍设计思路,然后,针对上课教师的理论设计和实际上课过程中学生反应进行比较,发现其闪光之处,作为今后教学的范例;找出其中不足,引起为戒。教师参与面广、所讨论问题比较广泛、深入,这是其他研讨形式无法望其项背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学习方式的研究是课改实践的重要内容,如何形成学生较为稳定的学习行为系统,使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的发展质量得到保证,我们十分重视这一问题。我们不仅在校内开展教研活动,还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协作片的研讨活动及区内的各学科的研讨活动。我们认为,只有在不断引进、相互启迪、相互借鉴、相互交流中来吸取营养,反思不足,才能真正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我们选出来参加片、区的研讨课多节,这些课都是在教研组教师反复研讨试讲过程中产生的。在设计课案时,教师们深刻理解教材内容,认真思考:如何将每一个知识点的落实与学生学习方式更好呈现有机结合;如何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多媒体创设恰如其分情景,引发学生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求知欲;如何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充分自主探究,广泛交流合作,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求知欲望。因此所上的课分别得到片与区里好评,其中李靖老师、沈丽梅、万年华老师的课被评为区第十届青年教师创优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4.充分发挥专业的引领作用。在校本教研过程中,教研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营造了教师与教研员平等对话的氛围,引导教师自我反思,自我选择,自我改进,在教学实践中探讨改进教学行为。去年末我校进行了课改实施阶段总结展示,借此机会我们邀请教研员王长义参加校本研究活动,加强教研员与教师之间的彼此沟通,通过听数学教师试讲及评课,征求他对教学过程设计的建议,使教研员了解执教者的已有基础和教学困惑,协助教师做教学行为的自我分析、自我矫正,促使教师学会从自身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同时让更多教师有机会参加听课与评课,并领略教研员在评课中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大家受益匪浅。因此更多的教师改变了原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把“思”转为“行”,努力将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尝试,再创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例如沈丽梅老师在区里上的一节小班英语研讨课,得到区教研员多次指点,同组教师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并再来上一次同类型的课,学生实践听、说的机会更多、面更大、效果更好。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管理者的引领在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管理这与教师直接、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对话、专题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案例分(本文权属文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秘之音所有,更多请登陆网络.m查看)析,在观念的碰撞和交流中达成共识,在实践摸索中找到问题的途径。创设利于专业引领的平台。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固定时间,教师可以上网阅览,参加各类网站的教研,学习各地的教学经验,加以借鉴,提高自身。5.强调自我反思,自我成长 我们要求教师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就课堂教学而言,既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还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反思的形式是写教学反思。为了督促教学反思的写作,我们把教学反思的检查作为常规教学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中优秀者予以表扬,通过各种途径推广示范;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对此进行理论升华,写成教学论文,同时.我们也鼓励教师用记录自己教学中故事和案例分析等的形式来反思自己教学行为。
三、完善教学的常规管理,确保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进一步强化责任人制度,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管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教学主任是组织实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年工程”的具体负责人,各任课教师是提高质量的直接实施者.理顺三级管理网络(学校-教导处-年级组),学校与任课教师签订了教学质量承诺书.实行年级组质量把关,年级组内每位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益,加强教学实践的研究,保证每节课的质量,教导处将加大平时质量监控的力度,作好平时情况的指导与记载,学校将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施情况作为对教师业务能力评价的重要内容,稳步提高平时的教学质量,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质量效益的意识, 结合我校实际,在学期初制定个人教学工作计划时, 开展了“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现状调查,引领任课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自我剖析、对学生的课上学习需求的调查,班级学生学情的掌握等,从而了解分析课堂教学现状,找出差距,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提出了个人服务承诺,并制定了详实的措施,保证落实.为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奠定基础。本着从严、从细、抓实、抓小的原则,我们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要求与落实.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实行推门听课制、跟踪听课制,每学期对每位教师至少有两次行政参加的随堂听课,实行听完就评,评完就改,改完再查,对听课不合格者量黄牌,实行专人帮带,跟踪听课,不断提高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坚持科研带动教研,促进教与学行为的转变。在课改进程中,科研带动教研,有力地提升了我校广大教师科研意识,提高了他们教学水平和执行新课程能力,也为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了实行“全体动员,全员参与,骨干带动,重点突破”的策略。如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是我校伴随着课改一同实践的。小班化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和最终归宿应落实到课堂教学改革。因此,我们注重于“小组学习的研究”、“分层教学研究”、“学法开放性研究”、“学科综合教学研究”和“考试改革的尝试”。几年来,我校小班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的8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起到明显的效果。对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等有着新的突破。小班的优越性大大的加快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履,小班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如今,我校课改实践活动蓬勃展开,在提高质量同时注重活动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为了深化课改实践,我们还认真办好“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题的展报,展板形式与内容在如何突出我校提高质量工程的成效上下功夫。一方面反映教师教学思路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变,另一方面也反映学生由于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引起的教学评价与学习评价及课堂面貌的改变。根据我校师生在质量工程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的教学思想与方式和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优秀成果办了多块展板,更多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让自己领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还有课改学校大事记、小班实验成果展……这些各具特色的板报,深受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赞扬。二是活动主题与对教师教学评价和对学生学习评价相结合。我们对参加校、片、区的研究课采取组织教师讲课、说课、自评,听课教师讨论评议,以及请教研员、教研组长点评等方式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学生课堂活动的内容、形式及效果进行评价。同时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座谈会,写,邀请家长听课,(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请登陆网络.m查看)参与课改实践,向家长发放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所喜欢上的课以及对具体教学环节和课堂活动喜欢的程度进行评价,从而促使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来提高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9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同时我们还对这些课中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学生活动的密度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广度与深度,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进行测评,为教师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供指导和建议。
回首三年来所走过的历程,我们备感欣慰:通过“三年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活动,我校教师在“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课改研究中,能够不断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展望未来,我们更是信心倍增:我们将一如既往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课改实验,让每一位教师都体验成功,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从而促使我校整体教学质量更上新水平。
公文
第三篇:如何减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减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八年级语文组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想、能干、能看、能说、能自主探索。冰心女士也认为,“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这都揭示了孩子成长的真谛,告诉我们,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其天性,因材施教。
但现实我们广志和其他学校的情况同样是:孩子们的作业,已经由正常的教与学之间的反馈工具,变为“不能承受之重”,异化为应试工具,成为沉重的课业负担。作业布置缺乏科学性,超课程标准;采用题海战术,简单机械重复;内容千篇一律,忽略学生个体间的思维与学习能力差异……
真正减轻学生负担,必须跳出作业的掌心。那么,如何才能“逃离魔掌”呢?
其实,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评价等教学环节中,作业最具活力,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形成能力、体验过程和掌握科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和必经途径。我认为,我们不能完全跳出作业的掌心,但可以试着努力,通过作业改革,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从控制作业数量和提升作业效能两方面下功夫:
一方面,控制作业数量,理清负担的源头,减掉不合理的负担,让学生的作业更有意义。在传统的作业布置中,作业一般统一布置,单纯强调知识性,甚至存在惩罚性和超额的作业,这些作业以量取胜,削弱了教师的作业设计和诊断能力,忽略了作业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发展性功能,不利于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要实现作业量的控制,必须有科学实效的学校教学管理,必须汇聚家校共同力量。作业设计要科学合理,在深入研究课程、教材、学生的基础上,梳理学科单元的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教师必须按单元知识点要求编写作业,综合呈现基本、拓展、提升思维能力三个层次,从而降低教师布置作业的随意性,杜绝无效低效作业。作业布置要公开监督,将布置的作业公开,接受学校、家长、社会的监督,以此来制约作业量。
另一方面,提高作业效能,建立合理的负担梯度,让学生的作业更有意思。减负,是一个结果,而不是起源。控制作业数量,仅仅是底线,减负根本在于唤醒孩子的学习激情,让孩子喜爱学习、乐于探究,从而自主学习、自我管理。
具体来说,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让作业分层有选择,可以根据学生不同个性需求、知识掌握情况,设计不同难度梯度的作业,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作业;二是作业类型多元化,增加制作类、活动类、观察类、实验类和探究类的作业形式,尤其是注重增加探究类的作业,实现作业形式的重构与转型;三是作业评价更科学,注重提高作业评价的效度和信度,多采用等级评价、鼓励性评语、星级评价等方式,还可以引入同学互评、自评、家长评价以及社会人士评价体系,增强作业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此外,减负也需要得到家长和社会的理解支持。现在有个怪现象,学校作业量减下来,家长立马安排各类补习班、兴趣班填上去,继续挤占孩子的休息和活动时间。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家长的教育焦虑可以理解,但我以为,合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远比培养一个“优秀、卓越”的孩子重要。唯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从心理减负,才能挣脱作业掌心的引力,才能给孩子一个快乐幸福的学习生活。
减负与增效之间到底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呢?可以从一个假设谈起。
试想,如果要为农民减轻体力劳动的负担,只是限定他们下地劳作的时间,禁止他们日出而耕、日落而息,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答案是显见的,在不能切实改变劳作方式、确保好收成的前提下,农民们决不会轻易接受这种“减负”办法。但是换一种思路,如果为农民们先提供一种更为先进、高效的提升农作物产量的办法,让他们不用付出同以往一样的时间,就可以获得比以往更大的收获,减少耕作时间、减轻负担就会成为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这就是减负和增效的关系,置之教育领域,同样如此。“增效以减负”,效率增加了,学生负担便可随之减轻。
那么,如何实现增效呢?这里首先要理清一个概念,“增效”并不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灌输给学生的知识点越多越好,而是要真正地启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让孩子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迸发出进一步学习的渴望和主动性。
环顾当前教育领域,我们遗憾地发现,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每个学生对学习都有兴趣,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并不是每节课对学生都有吸引力。
让教学更加高效,让课堂更有效率,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做到顺应儿童的天性,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习的过程变得有趣、好玩。学习意味着成长,所以,学习的方法要有尝试、有探索、要富含挑战性,学习意味着发展,所以,学习的内容要多元、广泛、丰富。
减负是个老问题,通过提倡增效来实现减负也并非新观点。但是,如何真正做到提升课堂效率来实现减负,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向课堂要效率”实际上是“向老师要效率”,给老师们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对此,显然还需要全体一线教育工作者做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灵璧县广志外国语学校
八年级语文组
2014年5月23日
第四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心得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心得体会
我认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课堂教学的研究是否深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为了保证新课标的落实,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评课;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讲、听、评中推敲得失,完善自我。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了充分发挥,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提倡自主性学习,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心灵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以下是我结合平时的零星思索得出的几点体会:
一、改变心态,转变自我角色。
“教育的一切都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是师生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尊者”,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为此,教师要不断反思自身的行为,积极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真正关注学生和接纳学生,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对知识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
二、关注学生,唤醒自我意识。
多半学生缺乏自我意识,没能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一直属于“盲从”地位,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需要教师善于“体察下情”,抓住每一件小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当学生从教师的目光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才能充分意识到“自我”的存在,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教师应从学生出发,关注全体学生,在课上既要关注一些积极的参与者,还要重视那些被动参与者,并通过积极的观察、思考和有效地挖掘,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三、建全法规,改变评价方式。
多元评价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以呵护孩子的自尊为基础。这就需要我们批判地继承原有评价体系,建立起课堂规则。比如说,倾听的规则,守信用的规则等等。评价是门艺术,不是一味地说“好”,也要有相应的“惩罚”。不过,这种“惩罚”要以“爱护”学生为出发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并在恰当的时机给出。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凡在教学中能符合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都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
第五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工作总结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工作总结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我校依据区教育局“提高课堂质量三年工程”工作方案,本着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依据,以科研为先导,以校本研究为依托,紧紧围绕“如何以课堂为主渠道,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这一研究主题(以下简称“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探讨研究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交往互动,学生乐学、会学的新的学习方式。通过此次质量工程实施,对实现我校教师教学素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营造学习型团队的氛围,引领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是教师发展之根本,我们倡导“让读书成为习惯”、“学习是教师一生的精神财富”的理念,让教师成为专业化学习者。我校一直致力于学习型学校建设的探索,激发教师个人的学习力,形成新小这一团队的学习力。我们引领教师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读起,每位教师每学期都在自荐和指定的双向结合中扎扎实实地读一本教改理论专著,与教科研同生,与新课程共进。学校还组织教师成立读书班,将集中与分散学习,自由与组织学习相接合,教师学习成为了习惯。通过营造学习型团队的氛围,吸引教师们主动学习,使大家转变了教育观念,深刻领悟到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使学习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个性倾向外显为稳定的学习行为系统,学习方式表现为学生知识的获取方法、思维的发展途径。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赖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调整,研究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就是研究师生在交往过程中,如何把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拓展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如何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形成较为稳定的学习行为系统,使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的发展质量得到保证。
二、以校本教研为依托,打造专业化教师团队,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大面积的课堂教学优化、质量的提高,最重要的标志是使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与自身相比,与优秀课的标准相比,不断地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因此,要做到这一点,不仅应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还必须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以此作为重要的保障条件,认真落实和做好。教师的教学技能,一方面是通过教师参与教学实践,通过教学经验积累转化而来的,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有目的研究和培训才能获得的。对于我校教师来说,要使他们不断突破“自我”,不断提高,尤其重要。因此,我们主要是结合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素养,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建立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为了保证校本研究有序地开展,我们加强学科组、集备组的建设,坚持“每周一研制”和“每日一备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坚持选用优秀教师承担教研组、集备组组长之职。各教研组制订了详实的活动计划,每一项计划都做到人员、内容、组织保障、检查督促四落实,所有的管理者都深入教研组参与活动。各研究组根据各门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及要求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由此,促使教学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
2.搭建多层交流的平台在校本研究中,我们注重教师的自觉参与,以此提高教研的实效性。校本教研为我们开创了新的教研培训方式---教师论坛,这种形式的交流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我们每学期都要有这样的活动,如:《走进新课程》课改教师论坛,参加的教师全部为课改年级教师,他们从探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体验学习的乐趣;拓宽学习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过程评价等方面畅谈自己在课改实践中的体会遇收获,台上台下互动,气氛热烈,大家在交流中得到提高。如何对六年级学生实施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六年级教师在研究活动中提出的困惑,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的“课改大家谈”栏目,大家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实践,探讨了如何更充分的发挥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通过研讨,大家收益非浅,对如何更好的操作对学生的评价具有指导作用。《我说我的故事》也是我们在校本研究中经常采用的交流方式,大家讲自己教学实践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同时将自己的成功体验或失败的教训、教学中的困惑等等也一起展示给大家,通过大家一起沟通,研讨,解决问题,提高认识,共同商讨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活动有实效,受到教研室的肯定,并参加了我区校本教研研讨展示活动。以上这些研究活动,同时也作为校本培训的一种资源,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培训方式,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的结合,运用情感体验、互动式研讨、反思总结等多种研究方式,吸引每位教师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来。
3.在互学互动中共同成长为了营造一支教学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我们挖掘优秀教师的潜力,采取以点带面的措施,抓实骨干教师的培养,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组织他们参加相关的理论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参加在职进修,每学期都会安排学科带头人的教学引路课,帮助他们客观的认识自己,追求不断的提高,鼓励他们深入研究先进的教学艺术,帮助他们总结和提升自身的教学经验,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同时,通过其以身示范、典型引路,引导教师先模仿,后创新,鼓励教师人人成为新小的“惟一”,积极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因此发挥骨干的辐射作用,能够带动其他教师积极努力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每学期内每位教师都要在组内上一节以“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题的研究课。课后各组进行认真说课与评课,大家通过交流与沟通,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积累经验,弥补不足,重新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付诸于实践。在每位教师上好课的基础上,每个教研组还要推荐教师代表本组参加校内研究课交流。各组所推荐校内研究课都是在大家共同研究探讨的基础上,反复试讲,不断更新,努力使课堂教学更加完善,更加突出体现学习方式改变,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示范课。我们还曾组织了这样的个案研究,请课改年级的教师作展示课,有意识把这几节典型的有代表性课展示在大家面前,教师们听后然在备课组或教研组研讨,解剖“麻雀”,先由上课教师介绍设计思路,然后,针对上课教师的理论设计和实际上课过程中学生反应进行比较,发现其闪光之处,作为今后教学的范例;找出其中不足,引起为戒。教师参与面广、所讨论问题比较广泛、深入,这是其他研讨形式无法望其项背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学习方式的研究是课改实践的重要内容,如何形成学生较为稳定的学习行为系统,使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的发展质量得到保证,我们十分重视这一问题。我们不仅在校内开展教研活动,还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协作片的研讨活动及区内的各学科的研讨活动。我们认为,只有在不断引进、相互启迪、相互借鉴、相互交流中来吸取营养,反思不足,才能真正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我们选出来参加片、区的研讨课多节,这些课都是在教研组教师反复研讨试讲过程中产生的。在设计课案时,教师们深刻理解教材内容,认真思考:如何将每一个知识点的落实与学生学习方式更好呈现有机结合;如何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多媒体创设恰如其分情景,引发学生求知欲;如何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充分自主探究,广泛交流合作,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求知欲望。
4.充分发挥专业的引领作用。在校本教研过程中,教研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营造了教师与教研员平等对话的氛围,引导教师自我反思,自我选择,自我改进,在教学实践中探讨改进教学行为。去年末我校进行了课改实施阶段总结展示.加强教研员与教师之间的彼此沟通,通过听数学教师试讲及评课,征求他对教学过程设计的建议,使教研员了解执教者的已有基础和教学困惑,协助教师做教学行为的自我分析、自我矫正,促使教师学会从自身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同时让更多教师有机会参加听课与评课,并领略教研员在评课中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大家受益匪浅。因此更多的教师改变了原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把“思”转为“行”,努力将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尝试,再创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管理者的引领在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管理这与教师直接、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对话、专题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在观念的碰撞和交流中达成共识,在实践摸索中找到问题的途径。创设利于专业引领的平台。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固定时间,教师可以上网阅览,参加各类网站的教研,学习各地的教学经验,加以借鉴,提高自身。5.强调自我反思,自我成长我们要求教师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就课堂教学而言,既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还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反思的形式是写教学反思。为了督促教学反思的写作,我们把教学反思的检查作为常规教学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中优秀者予以表扬,通过各种途径推广示范;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对此进行理论升华,写成教学论文,同时.我们也鼓励教师用记录自己教学中故事和案例分析等的形式来反思自己教学行为。
三、完善教学的常规管理,确保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强化责任人制度,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管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教学主任是组织实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年工程”的具体负责人,各任课教师是提高质量的直接实施者.理顺三级管理网络(学校-教导处-年级组),学校与任课教师签订了教学质量承诺书.实行年级组质量把关,年级组内每位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强教学实践的研究,保证每节课的质量,教导处将加大平时质量监控的力度,作好平时情况的指导与记载,学校将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施情况作为对教师业务能力评价的重要内容,稳步提高平时的教学质量,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质量效益的意识, 结合我校实际,在学期初制定个人教学工作计划时, 开展了“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现状调查,引领任课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自我剖析、对学生的课上学习需求的调查,班级学生学情的掌握等,从而了解分析课堂教学现状,找出差距,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提出了个人服务承诺,并制定了详实的措施,保证落实.为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奠定基础。本着从严、从细、抓实、抓小的原则,我们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要求与落实.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实行推门听课制、跟踪听课制,每学期对每位教师至少有两次行政参加的随堂听课,实行听完就评,评完就改,改完再查,对听课不合格者量黄牌,实行专人帮带,跟踪听课,不断提高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坚持科研带动教研,促进教与学行为的转变。在课改进程中,科研带动教研,有力地提升了我校广大教师科研意识,提高了他们教学水平和执行新课程能力,也为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了实行“全体动员,全员参与,骨干带动,重点突破”的策略。如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是我校伴随着课改一同实践的。小班化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和最终归宿应落实到课堂教学改革。因此,我们注重于“小组学习的研究”、“分层教学研究”、“学法开放性研究”、“学科综合教学研究”和“考试改革的尝试”。几年来,我校小班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起到明显的效果。对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等有着新的突破。小班的优越性大大的加快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履,小班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如今,我校课改实践活动蓬勃展开,在提高质量同时注重活动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为了深化课改实践,我们还认真办好“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题的展报,展板形式与内容在如何突出我校提高质量工程的成效上下功夫。一方面反映教师教学思路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变,另一方面也反映学生由于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引起的教学评价与学习评价及课堂面貌的改变。根据我校师生在质量工程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的教学思想与方式和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优秀成果办了多块展板,更多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让自己领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还有课改学校大事记、小班实验成果展……这些各具特色的板报,深受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赞扬。二是活动主题与对教师教学评价和对学生学习评价相结合。我们对参加校、片、区的研究课采取组织教师讲课、说课、自评,听课教师讨论评议,以及请教研员、教研组长点评等方式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学生课堂活动的内容、形式及效果进行评价。同时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座谈会,写文章,邀请家长听课,参与课改实践,向家长发放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所喜欢上的课以及对具体教学环节和课堂活动喜欢的程度进行评价,从而促使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来提高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对这些课中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学生活动的密度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广度与深度,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进行测评,为教师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供指导和建议。
回首三年来所走过的历程,我们备感欣慰:通过“三年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活动,我校教师在“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课改研究中,能够不断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展望未来,我们更是信心倍增:我们将一如既往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课改实验,让每一位教师都体验成功,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从而促使我校整体教学质量更上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