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关系学教学方案设计书
赣南师范学院
教学方案设计书
2008—2009学年
学院(部)商学院 课程名称
劳动关系学
年级班级 06人力资源管理班
学生人数 66人 主讲教师 李铁斌 教师职称 助教
2009年 2 月 15 日
赣南师范学院教务处
一、《劳动关系学》教学方案设计书概述:本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现代西方劳动关系理论与相关制度,以及处理劳动关系事务的现代组织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使学生能够从理论到操作的各个层面了解现代西方劳动关系理论和发展的整体状况,同时注重这些内容与中国劳动关系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培养学生用劳动关系的理论方法来分析解决现实劳动关系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是为社会培育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各级工会组织、研究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中从事劳动关系协集体谈判理实务以及理论政策研究的人才。本教学方案设计书以中国人民大学常凯教授的教材和课件为蓝本,参考国内大学通用劳动关系学教材、期刊杂志和国家劳动关系学精品课程网站等进行相关内容的设计,并具体结合作为地方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特点进行相关教学方法和环节的设计,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思考,为大学四年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二、《劳动关系学》教学基本要求或建议: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避免灌输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都离不开最基本的自主学习模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或搜集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在传授重点难点内容或理论性强的内容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法,辅之以练习题和思考题,而在传授其他内容时则采用尽可能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自主学习的愿望。例如,案例分析可以有多种方法,在分析《一个工会主席的一天》时,用头脑风暴法,为该工会主席献计献策;在分析《是煽动罢工,还是正当维权》时,采用正反两方辩论的方法,各抒己见;在分析集体谈判四个案例的时候,结合多媒体素材,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分析案例中角色表现的过程中自己寻找集体谈判的技巧。
三、《劳动关系学》课程教学章节及课时分布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4学时)第二章
劳动关系理论(4学时)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实质(6学时)
第四章
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4学时)第五章
管理方(4学时)第六章
工会(6学时)第七章
政府(4学时)第八章
集体谈判(10学时)第九章
劳动关系模式比较(6学时)第十章
我国劳动关系发展和问题(6学时)
四、《劳动关系学》课程教学使用教材及参考资料目录
教材:常凯,《劳动关系学》,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6年版。主要参考书:
1、张天开:《各国劳资关系制度》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8
2、卫民:《劳资关系——问题与政策》 台湾:环球经济社,1990
3、沈琴琴:《劳动力市场和职业选择》 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
4、董克用等编《欧盟一体化过程中对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政策》 北京:中国人民大 2 学劳动人事学院内部稿,1998
5、杨体仁、李丽林:《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郭庆松:《企业劳动关系管理》 南开出版社,2002
6、[美] 丹尼尔·米尔斯:《劳工关系》(第五版),李丽林、李俊霞等译,79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7、[美] R·韦恩·蒙迪、罗伯特·M·诺埃,葛新权、郑兆红、王斌等译:《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8、[美] 丹尼尔·奎因·米尔斯《劳工与雇主》第五版(英文影印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9、[德] 马克斯·韦伯著, 约翰内斯·温克尔曼整理,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法] 埃米尔·迪尔凯姆著,王力译:《社会分工论》 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5
11、[美] Lloyd G.Reynolds, Stanley H.Masters, Colletta H.Moser.labor economics and labor relations.10th edition.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1991
12、[美] Salamen Michael.Industrial Relations: 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 Prentice Hall, 1992
13、[美] Wood Stephen, “High commitment Management and Unionization in the U.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996
14、[美] Kochan, Thomas and Paul Osterman, The Mutual Gains Enterprise.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4
15、[加] Morley Gunderson, Union-Management Relations in Canada, 3th edition, Addison-Wesley Publish Limited,1995
16、[加]Godard John, Industrial Relations,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2nd edition, Capus Press Inc, North York, 2000
17、[加] Craig, A.“ Mainstream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anada.” In G.Hebert, H.Jain, and N.Meltz, eds.The State of the Art of Industrial Relations.Kingston and Toronto: Queen’s University Industrial Relations Centre and University of Toronto Centre for Industrial Relations, 1988
18、[英] Dore, Ronald, “The Distinctiveness of Japan,” in Colin Crouch and Wolfgang Streeck(Eds.), London, Political Economy of Modern Capitalism, 1997
19、Kerr C., J.T.Dunlop, F.H.Harbison, and C.A.Myers.Industrialism and Industrial Man, 2n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Chalmers, Norma J.Industrial Relations in Japan.London: Reutledge, 1989
21、M.Schuster, Union-Management Cooperation: Structure, Process, and Impact(Kalamazoo, MI: W.E.Upjohn Institute for Employment Research, 1984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4学时)
【教学目的】
1、对劳动关系概念有整体的把握,掌握相关概念;
2、理解各表现形式的具体内容和变化。
【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主要以讲授为主,采用板书的方式。【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介绍员工、员工团体和管理方的概念,从而建立起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范畴、以及劳动关系的性质和表现。
2、分析了影响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因素,劳动关系的“投入-产出”模式,邓洛普的“产业关系系统”。
3、要求学生掌握员工、员工团体、管理方、雇主协会、劳动关系等概念,理解劳动关系的各种外部环境是怎样影响劳动关系的,知道劳动关系的“投入-产出”模式,熟悉邓洛普模型。本章是课程的重点章节。
一、劳动关系导论
(一)介绍劳动关系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二)劳动关系的概念、称谓、主体,员工、员工团体、管理方、雇主协会等概念
(三)劳动关系的四种表现形式: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的具体内容。
二、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类型
(一)劳动关系的性质包括表面上的平等和事实上的不平等、关系和社会属性
(二)劳动关系的类型可以分为均衡性、不均衡型和政府主导型。
三、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
(一)影响劳动关系的五大外部环境因素
四、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
(一)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的含义,了解“投入-产出”模式的具体内容;
(二)掌握邓洛普模式以及劳动关系系统的组成、机制、问题以及发展。并对劳动关系系统的内部构成有进一步的思考。
【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
1、继续本章前面的引例,王君决定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各方面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
(1)国家关于工会的法律和政策
(2)管理方对于同工会合作的可能性
(3)工人们对于工会的支持程度
(4)该厂的产品的销售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5)工会现有的经费和处理信息的工具
(6)员工对于理想的劳动关系的描述,请将这些信息中与环境要素有关的信息进行分类。
2、谈谈你对劳动关系性质的理解。
3、如果可以将足球产业中的足球运动员当作一个特殊的劳动力市场的话,那么请说说在何种情况下运动员的劳动力市场的力量、三种关系的力量会比较大些?
第二章 劳动关系理论(4学时)【教学目的】
1、熟练掌握劳动关系的五个学派的理论观点,而且要知道这些理论观点的依据和立场和方法;
2、掌握马克思、迪尔凯姆和韦伯这三位对劳动关系的理论做出开创性贡献的鼻祖的理论以及他们和五个学派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主要以讲授为主,采用板书和学生作业相结合的方式。【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劳动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
(一)了解世界各国的劳动关系领域所形成的五大学派:新保守派、管理主义学派、正统多元学派、自由改革主义学派和激进派。
(二)掌握和理解五大学派各自的观点和政策主张,并形成初步的个人观点。
二、劳动关系理论溯源
(一)详细介绍对劳动关系理论的源泉做过开创性贡献的鼻祖:卡尔·马克思、埃米尔·迪尔凯姆、马克思·韦伯三人的理论;
(二)掌握三位鼻祖的理论要点。【作业题】
在五个学派中你比较支持哪个学派?请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论文来证明你的观点。要求能够自圆其说。
【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 分小组进行学派的观点辩论。
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6学时)【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理解劳动关系无论其形式发生如何的变化,它的实质——冲突与合作这两个方面却不会改变。
2、要求学生掌握冲突的根本根源和背景根源、合作的根源、冲突和合作的表现形式,知道沟通和共同协商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并对影响冲突变化的因素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主要以讲授为主,采用板书和学生作业相结合的方式。【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冲突的根源
(一)要求掌握冲突的四个根本根源:异化的合法化、客观的利益差异、雇佣关系的性质和劳动合同的性质
(二)冲突背景根源:广泛存在的社会不平等、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工作本身的经验。明白这些根源是如何造成劳动关系中冲突这一本质属性的。理解冲突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劳动关系中的意义。
二、合作的根源
(一)要求掌握合作的两个根源:被迫和获得满足。
(二)理解合作作为劳动关系的另一本质属性的原因。
三、冲突与合作
(一)理解合作和冲突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
(二)掌握罢工的概念、意义、作用、形成等内容。
(三)理解双方权力义务的协商以及心理契约的形成。知道应对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内容。
(四)知道冲突和合作及其转化中的各种形式。
四、沟通与共同协商
(一)知道沟通的概念和作用,以及沟通的具体内容。
(二)理解共同协商的概念和作用。
(三)掌握共同协商和集体谈判的区别。
五、冲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冲突与合作的因素有两大类:文化因素和非文化因素以及它们各自的内容。
(二)冲突和合作的根源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三)知道影响冲突与合作的两大类因素,并对本章的内部逻辑结构有大概的了解。【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
分劳方、资方、政府、工会、雇主组织、非政府组织进行小组分工。
第四章 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4学时)【教学目的】
1、本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明白劳动关系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各个阶段由于环境和其他制度的因素会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2、要求学生掌握劳动关系历史发展的阶段特点、劳动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当今世界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主要以讲授为主,采用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教学重点与难点】
授课方式:本章采用以学生按要求回答问题为主线的学生分小组授课方式。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仅在必要时进行适当引导。
一、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
(一)掌握早期工业化时代的时代背景、斯密的管理思想以及当时劳动关系发展的特点。
(二)理解该时期劳动关系的产生背景与特点之间的必然联系。
二、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
(一)掌握管理时代的时代背景、科学管理理论、该时期的劳动关系发展的特点。
(二)理解该时期劳动关系的产生背景与特点之间的必然联系。
三、冲突的制度化
(一)掌握冲突的制度化阶段的时代背景、行为科学理论劳动关系发展的特点。
(二)理解该时期劳动关系的产生背景与特点之间的必然联系。
四、成熟的劳动关系
(一)掌握成熟的劳动关系阶段的时代背景、“管理理论的丛林”、该时期的劳动关系发展的特点。
(二)理解该时期劳动关系的产生背景与特点之间的必然联系。
五、新的矛盾和问题
(一)掌握在新的阶段所产生的关系和组织发展的背景、该时期的劳动关系发生了五个方面的新变化。
(二)理解该时期劳动关系的产生背景与特点之间的必然联系。【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
1.如何理解古典均衡和现代均衡的含义? 2.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试分析我国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过剩现象?
第五章 管理方(6学时)【教学目的】
1、知道管理方的定义,以及雇主协会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2、管理方的角色与作用,管理模式,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管理方的策略与实践。【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主要以讲授为主,采用板书和学生角色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管理方的概念
(一)知道管理方的概念,以及管理方的特征雇主协会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二)掌握相关概念
二、管理方的角色和作用
(一)不同学派对管理方的角色和作用提出不同的看法,包括新古典关系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劳动过程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决策过程理论、战略选择理论,要求对这些理论的内容有大概的了解。
(二)了解各理论之间的差异
三、管理模式与策略
(一)管理模式的二维分类模式,九种模式的具体内容和特征,主流的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和内部的规律。
(二)了解企业管理模式的分类,并对独裁/剥削管理模式、集权/宽容管理模式和自主/合作管理模式的内容和相应的背景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大概的了解。
【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
1、谁是管理方?请说明管理方与雇主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举例说明雇主协会的作用与类型。
3、试举例说明九种管理模式。
4、试比较工作生活质量计划与雇员参与计划的异同点。
5、借鉴国外经验说明在我国雇员参与管理的途径形式。【本章案例讨论】
组织同学扮演管理方角色如何处理企业员工关系。
第六章 工会(6学时)
【教学目的】
1、掌握工会的概念、职能和作用,结构分类、工会的承认和工会化的原因;
2、工会的职能与行为方式,工会的组织结构,工会民主和劳资合作。本章是课程的重点章节。【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主要以讲授为主,采用板书和学生角色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工会的概念
(一)工会的概念和性质,工会的结构分类:职业工会、行业工会、总工会,以及这三类下属的分类型;
(二)工会的产生和发展的阶段:早期职业工会时期、行业工会时期和总工会时期的各自的时间段和特征。
二、工会承认
(一)工会承认的方式可以分为自愿承认和法定承认两种
(二)了解法定承认在英国、美国的基本程序,以及承认标准、承认过程、雇主权力义务等方面的比较。了解工会化的主客观原因。
三、工会的职能与行为方式
(一)工会的职能包括关系职能、民主职能、整合职能、社会民主职能、阶级革命职能;
(二)工会分类为工联工会、福利工会、政治工会。
(三)工会的行为方式包括:互保互助、集体谈判、劳动立法、直接行动和政治行动。工会的内部民主制度。
【本章案例讨论】
组织同学扮演工会方角色如何参与企业员工关系管理。
第七章 政府(6学时)【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了解政府作为广义的劳动关系的主体的意义和作用。
2、掌握政府的角色、政府与劳动关系理论之间的关系、政府制定劳动关系战略的内容。【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主要以讲授为主,采用板书和学生角色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政府的角色和劳动关系理论
(一)政府的角色的定义和内容,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五种角色:保护者、促进者、调停者、规划者和雇佣者的内容。
(二)掌握相关概念,理解政府的五种角色中的不同对象和不同态度。
二、政府的劳动关系策略和实践
(一)政府劳动关系策略与实践的基本框架,以及划分为五种模式:市场个人主义、自由集体主义、谈判社团主义、国家社团主义、中央集权主义。
(二)了解五模式的具体内容
【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 1、1987年全国高教联合会结构调整中,全国执行委员会究竟是对选举者(所有会员)负责,还是对全国理事会负责? 2、1987年全国高教联合会结构调整中,以全国为单位选举产生的全国执委是否比以地区为单位选举产生的全国执委拥有更多的 权利,并承担更多的责任? 3、1985、1987、1988年的三次结构调整,增强还是削弱工会民主?是否有利于全国工会领导倾听全体会员的意志?
【本章案例讨论】
组织同学扮演政府方角色如何协调行业或企业员工关系。第八章 集体谈判(10学时)【教学目的】
1、掌握集体谈判的概念和作用,集体谈判的范围,在集体谈判中双方的权力和权利,罢工权力的行使与限制;
2、集体谈判的结构和进程,以及影响集体谈判结果的主要原因。本章是课程的重点章节。
【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主要以讲授为主,采用板书和案例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教学重点与难点】
授课方式:利用2学时的时间,要求学生在课外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谈判的模拟练习。具体做法是:将学生自愿分成四组,每组有一位同学负责主持谈判,其他同学分成管理方和员工两部分进行谈判。谈判的案例由教师提供,抽签决定。教师依据学生在谈判中的表现给分。
一、集体谈判概述
(一)集体谈判的概念和作用,集体谈判的立法目的和原则,与集体谈判有关的国际公约和建议书。
(二)掌握相关概念,理解集体谈判立法的原则和目的。
二、集体谈判的法律调整
(一)不当劳动行为的概念、种类和补救,诚实谈判的责任,罢工权力的行使与限制。
(二)知道谈判双方各自的权力和义务
三、集体谈判的结构、进程和结果
(一)集体谈判的结构、进程和结果,谈判结果的决定因素等,谈判方式的选择。
(二)掌握集体谈判的谈判进程和结果的决定因素,以及适当的谈判技巧。
【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
1、说明政府在决定劳动关系方面的重要性。
2、比较自由放任主义政府和社团主义政府理念的区别。
3、结合世界主要国家劳动关系实践,说明近百年来劳动关系模式的变化。
4、你认为政府是否应该促进社会主义?
5、结合中国与外国实践说明政府收入政策的重要性,并说明收入政策的主要内容。
6、政府是否应该限制工会的罢工权力? 【本章案例讨论】
组织同学分别扮演三方角色如何处理行业或企业员工关系。
第九章 劳动关系模式比较(4学时)【教学目的】
1、知道劳动关系各学派的政策主张,劳动关系模式应用;了解主要国家劳动关系模式评价,掌握关系绩效和社会绩效之间的替代规律。
2、了解劳动关系发展演变,当今工会面临的问题,中国劳动关系面临的挑战。【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主要以讲授为主,采用板书和学生角色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各国模式介绍
(一)知道劳动关系各学派的政策主张,劳动关系模式应用
(二)了解主要国家劳动关系模式评价,关系绩效和社会绩效之间的替代规律。
(三)掌握关系绩效和社会绩效之间的替代规律。
二、各国模式比较
(一)介绍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瑞典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关系模式,制度和环境背景,关系和社会绩效、政策主张。
(二)了解各国模式的特点和主流思想的流派。作业:案例分析与角色模拟
利用2学时的时间,要求学生在课外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谈判的模拟练习。具体做法是:将学生自愿分成四组,每组有一位同学负责主持谈判,其他同学分成管理方和员工两部分进行谈判。谈判的材料由教师提供,抽签决定。教师依据学生在谈判中的表现给分。
1、某中型国有企业生产精密仪器,有在职职工500余人,近年来由于体制落后、设备老化、原材料价格上升、人才流失等原因,造成企业连续亏损。2001年企业领导班子调整并获得了银行的一笔改造设备的贷款。同时企业面临生产重组,将裁员近200人。其他上岗人员也面临降级、改变工种的风险,并且和上一年一样,只能拿到全额工资的70%,以前欠发的工资都不予补发。政策一出台立即人心惶惶,不满情绪滋生,生产受到很大影响。该企业工会在广泛了解职工的想法后,决定以集体协商的形式与企业管理方对工资、就业等问题提出意见。劳动部门的有关人员参加了这次集体协商。
2、某集体企业经营一家规模较大的超市,有员工100人,近两年由于货源充足,价格低廉,服务质量好,使销售额有较快的增长。2002年企业利润上升了近50%,企业的管理方决定用这部分积累的资金扩张建立连锁企业,工资增长只维持在去年的增长10%的水平。这一做法引起了员工的普遍不满。企业工会得到员工的反映,决定要同管理方集体谈判确定工资水平和奖励制度等问题。劳动部门的代表应邀参加了这次谈判。
3、某乡镇企业有员工300余人,加工生产皮鞋,产品在90年代曾经一度畅销,但员工的工资一直在当地最低工资的水平线上。但近两年由于产品样式开始陈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等原因,产品滞销严重。企业管理方已经拖欠员工数月工资,只发给一点生活费,至于社会保障费则拒不交付。多数员工害怕被辞退而敢怒不敢言。2002年2月,企业以纪律状况差为由辞退50人,其他所有人的工资均以几双皮鞋顶替。几个员工找到当地劳动部门投诉。在劳动部门的支持下,这几个员工作为员工代表请来劳动法律专家同管理方就拖欠工资和裁员补偿等问题进行交涉。第十章 我国劳动关系发展和问题(4学时)【教学目的】
1、了解劳动关系发展演变,当今工会面临的问题;
2、中国劳动关系面临的挑战,加入WTO后劳动关系发展的趋势。【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主要以讲授为主,采用板书和学生角色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
(一)我国的工会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国企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情况
(二)目前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的特点,复杂化、多元化、主体的明晰化等
二、我国劳动关系面临的挑战
(一)我国劳动关系的趋势:逐步趋于国际化、劳动关系更加市场化、单极化、易激化以及劳资对立社会化;以及相应的对策研究
(二)了解我国劳动关系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
1.什么是劳动关系?有哪些类型 2.劳动关系合作与冲突有哪些表现形式? 3.简述一些主要学派的劳动关系理论观点。4.简述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5.如何理解三方协商制度及运行机制? 6.如何理解集体谈判制度? 【本课程的课后反思】
一、课程总结
本课程主要是让同学们将所学的关系学知识运用到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掌握基本的关系学分析工具,如边际分析方法、制度分析方法和计量分析方法,对有关劳动关系现象如大学生失业、民工荒、技工荒、人力资本投资、各所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紧张等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拓展专业课程的学习视野,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须开设的课程之一。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该课程很有必要性。本课程使用普通教室教学,理论讲授能结合社会实际教学,但学生不满意之处在于理论性比较强,研究方法运用不太熟练。
二、今后教学的打算及改革建议
以后应不断丰富与完善教学素材,并加强实践与案例的教学。应紧密联系实际和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对发现和探索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兴趣,加强课堂交流和讨论的频率,做到活学活用。在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上,更多的是体现在运用所学劳动关系学原理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一位理性的大学生,同时我们也应建立与校外单位的联系,为学生在该课程方面的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如人才交流市场、专业领域比较领先的高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浙江大学公共行政与劳动关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等。此外建议购买更适合本科生使用的教材、期刊(如:人大复印资料《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海外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等)。
第二篇:劳动关系学
一、劳动关系的不同模式:
1.美国模式(新保守学派):减少政府开支、市场规律引入工资福利决定过程
2.日本模式(管理主义学派):主张政府间接干预经济发展、政策上在劳动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主张新的更加弹性的工作组织方式、劳资关系三大支柱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和企业工会
3.德国模式(正统多元派):支持政府起更加积极作用,加强国家劳动立法和集体谈判制度、弱势群体的工会化、对管理方独裁的削弱和替代
4.瑞典模式(自由改革主义):支持更强有力的劳动法和各种形式的工人代表制度、增加对企业和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追求最低水平的失业率,加强针对社会下层的计划、增加教育和培训支出、用年收入保障计划减少贫困
二、中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在我国,劳动关系调整中劳动行政的作用是巨大的,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劳动关系的调整几乎全部依赖行政指令,在向市场经济过度的现阶段,劳动行政依靠惯性仍然起到很大的作用,中国政府的首要职能是维持和发展市场经济,并建立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是劳动行政的主要作用。
1.劳动政策的制定:建国之后逐步颁布相关劳动立法逐步完善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政府拟定促进就业的基本政策和措施,起草劳动法律法规,制定相关劳动条件保护的标准并组织实施。但这些法律多侧重于个人权利的内容规定,缺乏对集体个人劳动权利的程序规定,我国的劳动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劳动政策多是在劳动制度改革进程中进行探索性或过渡性的劳动法规和制度。
2.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完善:
(一)职业培训:政府职业培训师政府职能的延伸,直接组织培训或依托其他机构组织培训,同时关注培训前后的工作,推进培训市场化,这种优惠政策激发劳动者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为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就业服务:就业信息指导—实现企业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劳动力市场价格指导—充分利用劳动力市场价格信号指导企业进行合理工资分配,平衡劳动力市场供求;失业预警监测—采取紧急对策缓和失业矛盾;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冲破城乡限制
(三)失业救济:建立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健全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
3.劳动条件的维持和提高:确定劳动条件标准;培育并健全劳动条件形成机制;对劳动条件形成的过程与结果进行监督
4.协调劳动关系:政府介入劳动关系系统内部直接干预劳动关系,主要是通过劳动监察(方式有常规手段、劳动年审、监察预警和分类控制,标志着政府调控劳动力市场手段的转变,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规范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处理(政府通过劳动争议相关调解和仲裁程序调解劳资纠纷)和在三方协商机制中的作用(兼具谈判者协调者和立法者三种角色是各方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来实现的。
三、当前我国劳资冲突的现实状况及原因:
1.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的劳资冲突行为,就集中的程度和特点来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起到后期,冲突主要由于国有企业劳动制度改革和转换经营机制所引起的劳动者利益受损而致,以集体上访情愿为主,以怠工罢工为辅;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到《劳动法》颁布实施,在国企由于劳动关系市场化争议内容由政策引发的争议转变为由权利利益印发的争议,在私企由于劳动者权益被侵害引起;第三个阶段是1997年至今,在公有制企业改革中,相当部分的国有集体资产流失到有权势的人手中,工人的权益被严重侵害,许多工人一夜之间由国企工人成为私营企业雇佣劳动者甚至失业者。
2.劳资冲突的构成特点:劳动争议进入多发期,受案范围日趋扩大,主体内容日益复杂;以个人冲突为主,集体冲突日益增加;多以权利或利益的争议,如劳动条件、工资福利、劳动时间;劳动冲突行为具有自发性3.原因:二十三
第三篇:劳动关系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劳工组织是联合国负责社会和劳工事务的专门机构,是联合国系统中唯一具有三方性机制的国际组织。
2.集体谈判集体谈判是指工人通过自己的组织或代表与相应的雇主或雇主组织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谈判的行为。
3.劳动关系国际化所谓劳动关系国际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劳动关系在主体结构、劳动标准、调整方式等方面,已经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开始出现了国际化的趋势,即劳动关系的存在和调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内部事务,而且涉及到国家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际组织之间的复杂关系。
4.法律规范劳动关系法律规范可作两种解释:一是静态意义上得理解,即指关于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本身;二是动态意义上的理解,即指以法律为手段对劳动关系进行规范,对劳动关系进行法律调整。
5.三方协商机制三方协商机制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处理劳动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会就劳动关系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和劳动立法以及劳动争议处理等问题进行沟通、协商、谈判和合作的原则与制度的总称。
6.劳动争议广义的劳动争议是指以劳动关系为中心发生的一切争议,包括因劳动契约关系雇用人与受雇人之间所发生之争议;或关于劳动者保护及保险,雇用人与国家间所起之纷争;雇用人团体及受雇人团体本身之内部关系发生之纠纷,以及雇用人或雇用人团体与受雇人团体间因团体的交涉所产生的纠纷,皆为劳动争议。
7.组织承诺组织承诺是指成员对所在组织的认同,并愿意积极参与其中的一种态度,是联结员工与组织的心理纽带。组织承诺的3种形式:感情承诺、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
老师就发给我这7个名词解释,老师说以此为准。
第四篇:2013年劳动关系学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学试题
课程代码:03325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实施正统多元论学派政策的国家中,最为典型的国家是
A.德国
C.日本 B.英国 D.美国
2.在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保险制度向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转变的法律是
A.《产业复兴法》
C.《瓦格纳法》
3.世界产业工会诞生于
A.美国
C.法国 B.英国 D.瑞士 B.《社会保障法》 D.《企业主和工人法》
4.管理者充分考虑雇员福利,实施各种计划以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培养员工对企业的献身精神,这种管理模式是
A.宽容型
C.自主型 B.权威型 D.合作型
5.关注组织的政治运作,假定企业的利润通过最小成本榨取工人的最大产出获得,此理论是
A.权变理论
C.劳动过程理论 B.新古典经济理论 D.利益相关理论
6.由雇员民主选举一定数量的员工代表进入公司董事会,代表员工参与决策、监督的制度是
A.共同磋商
C.工人董事 B.质量圈 D.工作理事会
7.通过集体谈判方式,代表雇员维护其在工作场所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的组织是
A.监事会
C.职工代表大会 B.工会 D.董事会
8.我国《工会法》规定,可设专职工会主席的企事业单位,其工会职工人数应达到
A.50人
C.150人 B.100人 D.200人
9.我国《劳动法》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支付其工资报酬应不低于原工资的A.100%
C.200% B.150% D.300%
10.一家电子厂有20名工程师,平均日工资为80元/人。由于经常赶货,该厂总是让工程师们在休息日上班,从来就不补休。半年来,这种情况累计每人平均10天。根据我国
《劳动法》的规定,该电子厂应补发工程师们这半年来的工资至少为
A.16000元
C.48000元 B.32000元 D.96000元
11.1900年首先制定独立的《劳动合同法》的国家是
A.意大利
C.法国 B.德国 D.比利时
l2.根据我国《劳动法》第18条的规定,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机构是
A.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
C.人民法院或检察院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劳动保障部门 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检察院
13.在协商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协商的过程并使其逐渐靠近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同时又能够有效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分工以形成默契配合。这种协商技巧的原则是
A.双赢原则
C.3P原则 B.4P原则 D.2C原则
l4.在我国,针对解除参加工会和从事工会工作的人员的劳动关系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其处罚方式可以是: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恢复其工作,并责令给予赔偿,其赔偿标准为本人年收入的A.2倍
C.4倍 B.3倍 D.5倍
l5.不要求工人加入工会,成为工会会员,但必须向工会支付一定的费用,其金额相当于会员的会费,以作为对工会服务的回报。实施这样的工会保障制度的企业是
A.封闭式企业
C.代理制企业 B.工会制企业 D.开放式企业
16.某企业工会主席因车祸去世,工会新选举了小王当工会主席。小王根据职工的反映,看了一年前与公司签订的为期两年的集体劳动合同,觉得有很多条款不合理,本着为职工服务的精神,小王要求公司重新签署职工更愿意接受的劳动合同。根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小王提出重新签署集体劳动合同的要求应在A.合同期满前一年
C.合同期满前三个月内 B.合同期满前半年 D.合同期满后一月内
17.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处理的基本格局和制度是
A.集体谈判制度
C.三方协商机制 B.劳动争议调解 D.劳动争议仲裁
18.在我国,企业内部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
A.当地社区的所有劳动争议
C.2—3个企业的劳动争议 B.有业务往来的企业的劳动争议 D.本企业的劳动争议
19.在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接到调解申请后,应当征询对方当事人的意见,对方当事
人不愿调解的,应做好记录,以书面形式通知当事人。通知的时间应在A.3日之内
C.7日之内 B.5日之内 D.10日之内
20.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劳动关系发展中,对其绝对有利的一方是
A.劳动者
C.政府 B.资方 D.工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正统多元论学派对劳动关系理论主要研究了
A.劳动法律
C.工会
E.企业对员工的管理策略
2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与劳动者将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的劳动关系,主要体现为
A.主体明晰
C.平等竞争
E.统包统配
23.以下属于雇员参与和参加管理的主要形式有
A.质量圈
C.共同磋商
E.工作理事会
24.工会的民主职能具体体现在A.当管理方违反集体协议确立的就业条件或滥用职权时,工会可以为会员提供准法律代表
B.工会代表雇员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
C.工会有助于确保雇员在工作过程中获得自由
D.工会组织的职权指向是自下而上
E.工会作为一个民主机构,有自己的章程、代表大会及领导选举制度,从而保证雇员享有各种民主权利
25.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下列各项不作为最低工资的组成部分的有 ...
A.加班加点工资
B.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C.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劳动保险、福利待遇
D.奖金
E.销售提成 B.员工持股计划 D.工人董事 B.地位对等 D.利益多元 B.市场力量 D.集体谈判制度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6.劳动
27.劳资合作
28.雇主组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9.简要回答斯坎隆计划、拉克计划与集体收益分享计划的共同特征。
30.简要回答工会的职能分类。
31.简要回答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5P角色。
32.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简要回答劳动合同约定条款的主要内容。
33.简要回答集体协议订立的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12分)
34.试述我国法律对诚信谈判责任的规定。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5.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李某与某印刷厂于2000年9月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约定李某从事排字工作。2001年6月,该厂领导因李某排字差错率高,多次与李某协商调换工作,李某表示不同意。不久,该厂改为电脑打字,考虑到李某不适宜从事此项工作,厂领导多次与李某协商将其调至装订车间工作,均被李某拒绝。厂领导无奈,经研究决定,书面通知李某于2001年8月31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李某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该印刷厂可以与李某解除劳动合同吗?为什么?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如何裁决本案?
36.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苏某是某企业的劳动合同制工人,从事送货工作。由于长期以来在外面送货常常误餐,苏某便要求企业给予一定的误餐补助。用人单位认为苏某的要求属无理要求,以“不服从分配,不胜任工作”为由,于1996年8月要求他在3个月内调离企业,并从1996年9月开始停发了苏某的工资。苏某不服用人单位的处理决定,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撤销用人单位的处理决定,并补发其工资。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此案后,在法定期限内将应诉通知书交给了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拒绝进行答辩,答辩期之后没有提交答辩书。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于1996年10月开庭审理此案,并向争议当事人双方发出了出庭通知书。用人单位在开庭半个小时后到达,并在庭审期间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
(1)劳动仲裁委员会可对此案做出裁决吗?其法律依据是什么?判决结果是什么?
(2)从劳动争议的角度看,该案例有何启示?
第五篇:劳动关系学整理版
1.主要研究雇员的社会问题的学派答:新保守派,管理主义学派,正统多元论学派,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激进派)
2.在促进劳资合作的方法中,鼓励收入较高的高资历雇员积极参与绩效改进的计划答:斯坎隆计划
3.以劳动者完成一定劳动定额为标准的工作时间答:(计件工作时间)
4.劳动合同法定条款答:分为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
5.我国建立的三方协商机制三方的含义答:动行政部门,工会,雇主代表)
6.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受案范围答:必须是劳动争议;②必须是本企业范围内的劳动争议;③必须是我国法律规定受案范围内劳动争议;④必须是争议双方自愿调解的劳动争议)
7.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的背景和特点答:背景:①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垄断组织在各个部门陆续建立,并发展为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相融合的金融资本的统治;②新技术革命带来生产组织的变革,在这个阶段,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资本主义制度暴露的越来越多的问题使政府不得不要求雇主做出让步,同时对劳动者的工作保障等方面加以管理。特点:①工人运动继续发展,工会组织广泛建立,队伍逐渐壮大,并且形成层次,工人力量开始不断增强;②资方或雇主在不断加强的工人运动的情况下,开始出现让步,从早期对工人的直接剥削和压迫变为通过改进管理,增加在工作中科学的分析和对工人的激励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③劳资矛盾的目标没有变化,仍然是争取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但是其激烈程度有所弱化,表现形式出现多元化方向,集体谈判制度得到了确认;④政府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从不干预到出台了大量的法律、建立相应的机构干预劳资关系,劳动关系向更加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
8劳动合同的程序;答:1提议2协商3签约
9.集体协议内容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主要表现答:是指订阅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由于集体协议是劳资团体之间的一种协议,它具有协议的效力,当事人要受协议的拘束,协议的解释要遵循、依据合同法的一般原则。1.维持和谐义务
2、督促义务3其他义务
10.正统多元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学派特别强调的工会职能答:(民主职能)
11.根据工会运动从19世纪至20世纪的发展历程,工会组织的类型答:职业工会,行业工会,总工会
12.传统的工会保障制度类型答:封闭式企业”,“工会制企业”,“代理制企业”,“开放式企业”)13.三方会议应遵循的工作原则何为提升劳资双方的期望,所采答:一,合法、公正、及时原则取的协商或参与决策的模式。)
二、相互理解、信任、支持、合28.社会倾销的含义答:指利用作原则
三、兼顾国家、企业、职犯人劳动或其他苦役劳动生工三方利益原则
四、平等协商原产产品,从而能以极低的价格则
在国外销售)。
14.劳动力市场机制运行的必要29.劳动仲裁的含义答:是指劳条件答:一不同类型的劳动关系动仲裁委员会对用人单位与劳运行规则还有一定差别二在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在查动关系建立的形式上,劳动合同明事实、明确是非、分清责任的关系与非劳动合同关系依然并基础上,依法做出裁决的活动。)存三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和行30.集体协议的意义答:①集体政配置机制同时对劳动关系发协议是劳动力市场机制运行的生作用
必要条件。②集体协议建立了平15.劳动仲裁的步骤答:立案、等协商谈判机制。③集体协议制裁决、结案
度是雇主谋求工业和平工业利16.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扮演的角润的目标之一。④集体协议时协色答:①劳工基本权利的保护调劳动关系的手段。⑤集体协议者;②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制度是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进者;③劳动争议的调停者;④31.个别劳动关系与集体劳动关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系的特征答:个别劳动关系1人⑤公共部门的雇用者。)
格上的从属性2经济上的从属性17.雇主的含义答:也称用人单集体劳动关系1独立自主性2明位,是指一个组织中,使用雇员确的团体利益意识
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且32.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向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或系的发展趋势答:一劳动关系主自然人。
体利益明晰化二劳动关系形成18.合作的含义答:合作,是指的合同化三劳动关系运行的市在组织中,管理方与雇员要共同场化四劳动关系规范的法制化 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33.劳资合作的特点和条件答: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则的①企业组织经营的整体责任属行为。)答 于资方与劳方共同承担;②劳资19.质量圈的含义答:也叫质量改合作须借助员工参与才能实现;善小组,是指从事相关工作的志③劳资双方将对抗的相对力量,愿人员组成的小组,在训练有素转化为组织的总力量;④劳资合的领导者领导下定时聚会讨论作多带来的成果应公平分享。劳和提出改善工作方法或安排。资合作的条件:①建立互助互20.员工参与和参加管理的含义信,具有荣辱与共的观念,重视答:所谓员工参与和参加管理,企业长期营运目标;②人性的相是指组织内部雇员有权参与与互尊重③建立良好的沟通管道其工作有关的决策,即由员工或④利润分享及符合国家劳动法其代表与资方代表在某一共同律)
之利害关系领域内,来共同决定34.运用三方协调机制处理劳动企业策略和制度的行为,其目的关系的特点答:①主体独立②权是促进劳资和谐与企业发展。)利平等③民主协商④充分合作21.工会的含义答:工会是由雇员⑤定期协商)
组成的组织,主要通过集体谈判35.工会的作用与职能?答:1工方式代表雇员在工作场所以及会的作用:是公认的垄断性组整个社会中的利益。
织,它使个体劳动者能够相互补22.集体协议的含义答:是指工充。由于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会代表劳动者与雇主或雇主团的劳动力从而依附于雇主,因体之间签订的,有关条件、劳动此,工会的目标就是要增强工人标准及劳动关系问题的书面协在雇主谈判时的力量。工会的职议。能:①经济职能。②民主职能③23.劳动关系的含义答:劳动关系整合职能④社会民主职能⑤阶是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在劳动过段革命职能
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36.一元论与多元论的价值观统称。答:①传统型企业②精明的家长24.劳动合同的含义答:是劳动者型企业③精明的现代型企业④和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变更和终标准现代型企业)
止劳动权利的义务,是用人单位37.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原则;招用劳动者为本单位成员。劳动答:
一、着重调解、及时处理原则者在用人单位管理、指挥监督下
二、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提供有偿劳动的协议。理原则
三、当事人在使用法律上25.雇主组织的含义答:主要形式一律平等原则
是雇主协会,他们以行业或贸易38.劳动合同的特征;答:1主体组织为纽带,一般不直接介入雇的特定性2主体意志的限制性3员与雇主的具体劳动关系事物合同履行中隶属性4劳动合同的之中。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完成,而不26.集体谈判结构的含义答:是指是劳动成果的实现5劳动合同是不同层次不同等级不同类别的通过双方选择确定的6劳动合同谈判单位的集中或分散程度,以是有偿的合同7劳动合同一般有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
试用期限的规定8劳动合同往往27.劳资合作的含义答:是指任涉及第三人得物质利益
139.早期工业化时代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答:①该时期的劳动关系受重大历史事件影响较其他时期更为明显。两次世界大战和大危机使劳资矛盾在缓解和激化之间反复震荡,从客观上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加速发展。②政府进一步放弃了原来的不干预的政策,不但加强了劳动保障方面的立法,而且对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宏观调控。③企业的管理方更加关注员工的社会性特征,如土气、满意度等,客观上缓和了劳动关系紧张状态。④该时期冲突逐步制度化,产业民主化和三方性原则首次被提出,集体谈判制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使调整劳动关系的渠道更宽,选择余地更大。40.劳动关系的特点;答:1个别性与集体性2平等性与隶属性3对等性与非对等性4经济性、法律性与社会性
41.我国2004年的《集体合同规定》规定,协商代表应履行的职责答:①遵守法律、法规、法章及国家有关规定②相互尊重,平等协商③诚实守信,公平合作④兼顾苏昂房合法权利⑤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1.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和程序;答:
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
二、依法订立程序:
一、提议
二、协商
三、签约
42.权变管理理论的显著特点答:①该理论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部和外部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使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②该理论认为,人们加入工作组织的目标和需要是互不相同的,他们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也有差别,员工的培训和工作分配、工资报酬和对工人的控制程度等管理政策应该随这工作性质、工作目标等因素而变化;当一个目标达到后,可以继续激发员工的胜任感,使之为新的更高目标而努力。不仅反映了新的经济、技术环境下管理思想的变革,也反映了对原有的上一个比较特殊的历史时期的管理思想与传统的管理思想之间的某种整合。
43.劳动关系的调整的模式;答:
一、斗争模式
二、多元放任模式
三、协约自治模式四统合模式 44.雇员参与管理的主要形式答:①员工持股计划②质量圈③共同磋商④工人董事⑤工作理事会⑥建议方案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45.劳动关系的法律具有的主要功能答:①保护劳动关系双方的自愿安排并为之提供保护,如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②解决纠纷。劳动法不仅赋予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和保障权,而且还规定了保证这些权利实现的司法机制,这是民主法制的基本要求。③确定基本劳动标准,如最低工资、最低就业年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社会保险以及安全卫生标准等。
46.劳动关系五大理论学派主要关注的问题答:新保守派、管理注意学派、正统多元论学派、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激进派。新保守派:主要关注经济效率的最大化,主要研究、分析市场力量的作用,认为市场力量不仅能使企业追求效率最大化,而且也能确保雇员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管理注意学派:主要关注就业关系中员工的动机,以及员工对企业的高度认同、忠诚度问题,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策略和实践。正统多元论学派:只要关注经济体系中对效率的要求与雇佣关系中对公平的要求之间的平衡,主哟啊研究劳动法律、工会和集体谈判制度。自由干戈主义学派:主要关注如何减少或消灭工人受到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待遇。
47.从职能角度分,工会的类型答:工联工会,福利工会,政治工会)
48.管理模式的含义答:作为一套成文或不成文的指导原则,是雇主对待雇员和处理特殊问题的一种参考原则,是管理方的行动指南。
49.缩短工作日、不定时工作日、弹性工作日、综合计算工作日的含义答:缩短工作日是指法律规定的少于标准工作日时数的工作日,即每天工作时数少于8小时或者每周工作时数少于40小时。不定时工作日是指没有固定工作时间限制的工作日,主要适用于因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限制不能实行标准工作日的劳动者。弹性工作时间是指在标准工作时间的基础上,每周的总工作时间不变,每天的工作时间在保证核心时间的前提下可以调节。综合计算工作日是指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和工作特点,分别采取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劳动者工作时间的一种工时形式。
50.我国工会的社会职能;答:
一、经济职能
二、民主职能
三、整合职能
四、社会民主职能
五、阶级革命职能
51.集体协议终止的含义答:集体协议的终止,是指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导致集体协议效力消灭。西方国家法律一般规定,只要法定或约定的终止条件成就时,集体协议就自行终止。
52.建立劳动合同的目的答:处理劳动争议提供法律依据,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53.合作的根源答:合作的根源主要由两方面组成,即“被迫”和“获得满足”。)
54.雇员个人参加工会的主要原因答:①对资方的不满;②一种社会化的途径;③领导权力的获得;④工会的有效性;⑤雇员对待工会的态度;⑥雇员的集体凝聚力;⑦被迫加入工会或同事劝导加入工会的压力
55.雇主组织从事的活动答:参与谈判,解决纠纷,提供帮助和建议,代表和维护)
56.工资支付的原则答:①协商秘密④竞业限制条款⑤补充保同意原则;②平等付酬原则;③紧险和福利待遇⑥其他事项)急支付原则;④依法支付原则 61.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答:(商57.转型时期我国劳动争议的特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点、基本走向、应对策略答:特给用人单位带来经济利益、被用点、基本走向:①集体争议的数人单位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经量增多;②对抗性增强;③利益济和管理信息。商业秘密具有秘性矛盾突出;④发展趋势更加复密性、经济性和保密性特点,在杂多变。应对策略:①加强对我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企业与劳动国劳动关系运行、变化及其特点者双方均可在劳动合同中订立的理论研究②重视对劳动关系保密条款,或单独订立保密协调整模式的研究:劳动力成本比议,就企业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较优势下的劳动关系模式——息等保密问题达成协议。竞业限集体协商谈判制度;一体化国际制条款是用人单位与知悉本单生产战略下的劳动关系调整模位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对本单位式——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经济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劳动者,可以全球化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竞业限制条转型时期中国劳动关系的现实款或者单独订立竞业限制协议,问题。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或经营同类58.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如何产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生答:集体合同规定》适用于各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类企业与职工通过集体协商签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订的合同,并对集体协商的程序经营同类业务,但用人单位应当作了详细规定。按照该规定,集同时支付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体协商每方代表为3至10名,偿。竞业限制协议的内容一般包双方人数对等,并各确定一名首括:确定竞业限制的形式和范席代表。一般情况下,职工一方围;竞业限制的期限和企业的补由工会代表,工会主席为首席代偿义务,包括预订按时足额支付表;没有建立工会的,则由职工经济损失的赔偿金,明确劳动者民主推举代表。企业代表由其法违约金的支付不免除竞业限制定代表人担任或指派。双方经过义务等。)协商,达成一致的,则由双方首66.冲突的根源答:
一、根本根席代表签字。合同文本报送劳动源1异化的合法化2客观的利益主管部门审查,经审查15天内差异3雇佣关系的性质
二、背景没有异议的,则合同生效 根源1广泛的社会不平等2劳动59.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以力市场状况3工作场所的不平等及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答:劳4工作本身的属性 动合同解除有①双方协商解除67.劳资双方冲突的根本根源合同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合同答:分为“根本根源”和“背景根③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④解除源”。1异化的合法化2客观的利合同的程序。劳动合同的终止有益差异3雇佣关系的性质二1广①合同终止的条件②合同终止泛的社会不平等2劳动力市场状的程序。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况3工作场所的不公平4工作本主要表现在以下及个方面:①劳身的属性 动合同一经依法订立,用人单位68.成熟的劳动关系时代劳动关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得以系的主要特点答:1经过前几个确立,即当事人之间产生了法律时期劳动关系发展的基础,政府意义上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②不但认识到调整劳动关系的重当事人必须严格履行劳动合同要性,而且调整手段也已经相当中所规定的义务,一方当事人也完备,立体体系完善、社会保障有权要求对方当事人全面履行制度健全,保障水平随着经济的劳动合同所确定的义务③未经发展不断提高,为劳资双方有效协商,当事人不得任意变更、增沟通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也比较减合同内容或终止合同,否则视完备。2在政府立法、服务体系为违反劳动合同而承担责任④干预下,管理方与员工双方都更用人单位法人代表的更换,不影愿意通过相对缓和的形式来解响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⑤任决冲突,使双方都得到好处,因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当此从总体上看,冲突的激烈程度事人履行劳动合同所确定的义在不断下降,合作成为劳动关系务⑥双方当事人因劳动合同的的主流。3经过长期的发展,„三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方格局‟形成,员工参与管理的产发生争议,经协商不能解决的,业民主制度、集体谈判制度等都均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已相当完善。解决劳资矛盾、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资争端的途径趋于制度化和法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律化。院提起诉讼。)69.确定集体协议内容的原则60.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约定答:1„剩余权利‟原则2“公平管条款答: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主理”原则3“隐含义务”原则4“权要有:①劳动合同期限②工作内利分享原则5“工作权利”原则 容③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④劳70.谈判力量的组成要素答:一动报酬⑤劳动纪律⑥社会保险如何理解谈判二谈判的内容三⑦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⑧违反谈判的底线四谈判的准备五谈劳动合同的责任。约定条款主要判阶段 有:①使用期②培训③保守商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