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五月五赛龙会》教案 苏少版
五月五赛龙会
课 题:小学音乐 五年级
教材简解:
女声独唱《五月五赛龙会》选自苏州民歌《姑苏风光》(又名《大九连环》)。《姑苏风光》由六首江南流行的时调连缀在一起,形成大型套曲的民歌形式,歌唱了苏州十二个月的美妙景致和民俗风情。《五月五赛龙会》是当中的第三段,用“六花六节调”演唱,描绘了江南地区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歌曲为徵调式,用苏州方言演唱,依字行腔,有低吟浅唱的感觉,富有地方特色的衬词,体现出浓浓的古意和书卷气。在旋律上,以曲折的级进为主,旋律骨干音以级进进行为主,润腔丰富,装饰音较多且细密,曲调的主要风格曲折委婉,清丽流畅,圆润而细腻。
目标预设:
1、通过欣赏和演唱《五月五赛龙会》,感受苏南民歌的细腻、软糯。
2、通过欣赏,乐于接受富有乡土气息、民俗气息和生活气息的音乐。在欣赏与表演中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来自民间音乐的淳朴之风。重点难点:
感受歌曲细腻、软糯的苏南民歌风味,感受歌曲表现的端午划龙船场景。跟着录音模唱,感受用方言演唱的独特韵味。
设计理念:
关注学生的实践参与和能力培养,在欣赏中获得体验,在律动中获得体验,在表现中获得体验。一首简单的民歌,是一个流动的、具有生命力的“民俗博物馆”,整个教学环节都围绕学生的主动参与,从听、说到唱、演,音乐的情绪就是学生的情绪。
设计思路:
锣鼓声声,龙舟腾驰(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寻音探访,童趣盎然(歌曲欣赏与表现)——意犹未尽,寻绎吟玩(课堂的拓展与延伸)
教学过程:
一、锣鼓声声,龙舟腾驰——组织教学与导入(运用看、说、听、动、唱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欣赏导入。
多媒体播放刘和刚演唱的《赛龙舟》,学生聆听欣赏。
2、说说龙舟习俗——端午节、吃粽子、挂菖蒲、喝雄黄等。引导学生自由发言,结合多媒体画面呈示。
3、复习歌曲《包粽子》。
4、律动:赛龙舟比赛。(背景音乐《赛龙舟》,分小组进行。)(1)创编划龙舟的节奏。(2)创编划桨动作和吆喝声。
(3)生练习:☓ — | ☓ ☓ | 嘿 划 呀
1(4)生活动。
二、寻音探访,童趣盎然——欣赏《五月五赛龙会》
(通过听一听、唱一唱、动一动的模式,让学生在初步感知以后,进行分乐段赏析,在赏析中进行方言模唱,并在模唱中带领学生走进民间音乐,想象音乐、表现音乐,最终热爱音乐。)
(一)“阅龙”——初步感受
1、过渡,揭题。
2、听听,想想。(初步感受全曲,结合《赛龙舟》说说速度和情绪的变化。)
3、想想,说说。(根据音乐想象画面和情节)
4、说说,连连(根据音乐选择合适的画面)
(二)“悦龙”——完整感受
1、歌曲分析:(1)方言演唱(2)一字多音(3)旋律级进
2、歌曲表现:
(1)歌声悠扬——感受主题旋律
学生聆听并模唱:
五月五是龙船会,揽船摇放浜。(浜:小河)
端阳锣鼓轻轻摇,沙拉一声响。
打一招呀揽船摇放浜,(打招:转向)
再打个招呀摇进山塘。
(在聆听与模唱中体验旋律的变化与起落,感受江民族徵调。)(2)低吟浅唱——为主题旋律配简单的合唱二声部。
(3)一唱一和——表现两个声部。师现场指挥,学生分小组合作。
(三)“跃龙”——歌曲表现
1、整体欣赏一遍
(背景用赛龙舟动画,用具有故事情节的动画把孩子们带入情境。)生欣赏并思考:赛龙舟表现了劳动人民怎样的一种精神?——坚强、勇敢、团结、热爱生活、勤劳等。
2、再听歌曲,提示学生想象画面,并注意提示学生加入划桨动作,老师做鼓手,小组长当旗手。
3、生律动表现音乐。(通过生动的律动让学生在表现音乐情绪的同时,更深刻地体会到音乐的社会性和生活性)
三、意犹未尽,寻绎吟玩——课堂小结
1、欣赏《大九连环》,你能从中找出熟悉的旋律吗?
2、小结拓展一:媒体介绍《姑苏风光》(《大九连环》又名《姑苏风光》,民间小调。汉族民间有将若干首时调连缀在一起,形成大型套曲的民歌形式,其中《大九连环》就是代表。该曲流行于江南苏州地区,由“码头调”“满江红”“六花六节调”“鲜花调”“湘江浪调” 组成。该曲共有七段,尽管较长,但由于调式和结构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所以很耐听,曲调明快、活跃、乡土味浓。弹词吸收为女声独唱的小曲唱段。《五月五赛龙舟》就取材于《大九连环》。)
3、拓展二:端午节相关文化。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春秋之前,吴越之地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4、下课,结束教学。
第二篇: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乡音多喜乐》单元教案 苏少版
第 四 单 元 乡音多喜乐
教学内容:
1.唱:《抓妈荷》、《采莲谣》。2.听:《五月五赛龙会》、《喜报》。
3.动:采集与分享(抓妈荷);歌表演(采莲谣)。4.认:三拍子指挥图式。教学目标:
1.乐于接受富有乡土气息、民俗气息和生活气息的音乐。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来自民间音乐的淳朴之风。
2.能有表情地演唱《抓妈荷》和《采莲谣》,并能边唱边玩“抓妈荷”的游戏,边唱边做荡舟水乡的律动,表现好三拍子的韵律。在两声部演唱时能基本做到声部清晰、和谐。3.欣赏《五月五赛龙会》,感受苏南民歌的细腻、软糯,并尝试跟录音模唱。欣赏《喜报》,熟悉主题一旋律,能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曲谱听辨乐曲段落,进一步感受竹笛的音色特点。4.学习三拍子的指挥图示,能随《抓妈荷》和《采莲谣》音乐,边唱边划拍。
5.积极参与歌表演“采莲谣”和采集与分享“抓妈荷”,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增强唱、奏、舞的能力,享受到自信表现和交流分享的快乐。教学重点:
在抒情、优美的乐声中,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不同地方的方言和特定的民俗场景,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来自民间音乐的淳朴之风。教学难点:
积极参与歌表演“采莲谣”和采集与分享“抓妈荷”,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增强唱、奏、舞的能力,享受到自信表现和交流分享的快乐。课时划分: 4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1.唱:《抓妈荷》。2.认:三拍子指挥图示。3.动:采集与分享《抓妈荷》。
教学目标:
1.能有表情地演唱《抓妈荷》,表现好三拍子的韵律。
2.了解沭阳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气息,能用沭阳方言演唱歌曲并尝试运用多种演唱形式演唱歌曲。教学重点:
1.能有表情地演唱《抓妈荷》,并能边唱边玩“抓妈荷”的游戏。
2.乐于接受富有乡土气息、民俗气息和生活气息的音乐。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来自民间音乐的淳朴之风。教学难点:
能用沭阳方言演唱《抓妈荷》。教具准备:
电子琴、电脑、沙包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沙包,同学们你们熟悉这个玩具吗?平时都是怎么玩的? 2.学生示范玩沙包。(抛着玩、溜溜球、互相抛接)3.请同学跟音乐试一试玩沙包。
师:你知道涟水话怎么说沙包?(挖蛋子)宿迁话怎么说沙包?(妈荷)4.你知道沭阳人怎么玩沙包吗?我们一起去看看。5.视频欣赏《抓妈荷》。
二、唱《抓妈荷》。
1.初听乐曲,感受音乐内容。2.相互交流,了解歌词。(1)学生交流。
(2)师小结,前半部分是抓妈荷的玩法,后半部分说的是一些节日和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3.学唱歌曲。
(1)出示歌谱,轻声跟音乐唱一唱。(2)轻轻地跟着老师的琴填词唱第一段。(3)跟琴把第二段唱一唱。
(猜一猜家家户户带活猴是什么意思?接女儿的意思)(4)同样的方法跟琴唱第三段歌词。(5)理解歌词继续学唱第四段歌词。(6)难点乐句学习。(7)连起来唱一唱。(8)变换方式唱一唱。(9)完整演唱歌曲。4.认一认:三拍子指挥图示。
(1)出示三拍子指挥图示,师示范指挥。(2)学生跟音乐《抓妈荷》练习。(3)边唱边指挥。
三、沭阳方言唱歌。
1.听音乐完整地唱一唱歌曲民谣,想一想:怎么才能记住歌词?2.交流:你怎么记歌词的?数字记法。3.听一听沭阳方言的歌曲。
4.用沭阳方言分段演唱歌曲。(可分男女生分段唱)5.评价沭阳方言的唱法,纠正不正确的唱词。
四、采集与分享:抓妈荷
1.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收集、了解“抓妈荷”。2.变换方式玩一玩“抓妈荷”游戏。
3.你还能找到哪些同类的歌曲?学唱一首,展示一下。《丢手绢》、《传传传》、《包子剪子锤》„„
五、师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听:《五月五赛龙会》。2.拓展:端午节相关文化。
教学目标:
1.欣赏《五月五赛龙会》,感受苏南民歌的细腻、软糯,并尝试跟录音模唱。
2.通过欣赏,乐于接受富有乡土气息、民俗气息和生活气息的音乐。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来自民间音乐的淳朴之风。教学重点:
欣赏《五月五赛龙会》感受歌曲细腻、软糯的苏南民歌风味,感受歌曲表现的端午划龙船场景。教学难点:
跟着录音模唱,感受用方言演唱的独特韵味。教具准备: 电子琴、电脑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刘和刚演唱的《赛龙舟》,说一说你的感受。2.学生相互交流。
3.师小结,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赛龙舟吗? 4.小结拓展,端午节相关文化。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春秋之前,吴越之地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二、欣赏《五月五赛龙舟》。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和一般的赛龙舟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
3.再听歌曲,这首歌是用哪里的方言演唱的?跟着录音模唱,感受用方言演唱的独特韵味。4.师生交流小结。
五月五是龙船会,揽船摇放浜。(浜:小河)端阳锣鼓轻轻摇,沙拉一声响。打一招呀揽船摇放浜,(打招:转向)再打个招呀摇进山塘。„„
5.随琴用苏州方言哼唱主旋律。
6.综合欣赏,创编划船的动作和赛龙舟的声响,并加入到歌曲中。X — ︱ X X ︱ 嘿 划 呀 „„
三、拓展。
1.欣赏《大九连环》,你能从中找出熟悉的旋律吗? 2.交流小结。
《大九连环》又名《姑苏风光》,民间小调。汉族民间有将若干首时调连缀在一起,形成大型套曲的民歌形式,其中《大九连环》就是代表。该曲流行于江南苏州地区,由“码头调”“满江红”“六花六节调”“鲜花调”“湘江浪调” 组成。该曲共有七段,尽管较长,但由于调式和结构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所以很耐听,曲调明快、活跃、乡土味浓。弹词吸收为女声独唱的小曲唱段。《五月五赛龙舟》就取材于《大九连环》。
3.欣赏《姑苏风光》,感受江南风情和细腻、软糯的苏南民歌。
教学反思: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1.唱:《采莲谣》。
2.动:歌表演《采莲谣》。教学目标:
1.能有表情地演唱《采莲谣》,边唱边做荡舟水乡的律动,表现好三拍子的韵律。在两声部演唱时能基本做到声部清晰、和谐。
2.通过演唱、表演歌曲,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来自民间音乐的淳朴之风。教学重点:
能有表情地演唱《采莲谣》,边唱边做荡舟水乡的律动,表现好三拍子的韵律。在两声部演 唱时能基本做到声部清晰、和谐。教学难点:
1.准确表达出乐句中的八分休止符和跳音。2.在两声部演唱时能基本做到声部清晰、和谐。教具准备:
电子琴、电脑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江南有很多美丽的水乡小镇,你去过哪些水乡小镇?说说你的最深印象? 2.师:莲花盛开的季节,水乡更美了。当我们摇着橹,划着小船,你最想看到什么?或者最想做什么?
二、配乐(采莲谣伴奏)朗诵《采莲谣》歌词。
三、教唱《采莲谣》。
(一)初听《采莲谣》,感受音乐。配以水乡、摇橹、采莲的图片。
(二)学唱《采莲谣》。1.学唱第一声部。
(1)师:看到这么美的水乡景色,听到这么美的水乡歌曲,老师的心儿也变得美了,真想放声歌唱,尤其是副歌采莲部分。老师边唱边采莲,同学们也不能闲着,干嘛呢?摇橹划船啊!
(2)先引导生随着三拍子做摇橹状。然后师生配合。(师唱副歌第一声部,做采莲状,生随乐做摇橹状)
(3)教唱副歌第一声部,学会以后,男女生配合摇橹采莲。2.学唱第二声部
(1)生继续唱第一声部,师加入第二声部(2)教唱第二声部。
在合唱部分,高低声部有很多音符是相同的。先找一找,然后再唱一唱。3.双声部配合。(1)学生分AB两组。
A组摇橹、B组采莲,分别担当第一、二声部。(2)引导学生看着老师的指挥,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注意力度的变化。边唱边听,两组的声音是否和谐。(3)AB两组互换。4.复听《采莲谣》。
随歌曲作摇橹、采莲状,心里默唱。5.学习主歌部分。(1)再听《采莲谣》。
(2)随歌曲作摇橹、采莲状,轻声跟唱。(3)跟琴,完整唱第一段歌词,纠正难点。(4)跟伴奏唱。
(5)自学第二段歌词,提出难点。6.跟琴完整唱,纠正难点。7.跟伴奏唱。
8.不同形式唱(领唱、合唱)。
四、歌表演:分组合作表演《采莲谣》。1.分组练习。
演唱组、律动组、打击乐器组(响板、碰铃、沙锤、串铃)2.小组合作表演。
教学反思:
第 四 课 时 教学内容: 1.听:《喜报》。
2.拓展:了解音乐家陆春龄。教学目标:
1.欣赏《喜报》,熟悉主题一旋律,能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曲谱听辨乐曲段落,进一步感受竹笛的音色特点。
2.乐于接受富有乡土气息、民俗气息和生活气息的音乐。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来自民间音乐的淳朴之风。通过欣赏,了解音乐家陆春龄。教学重点:
仔细聆听、细细品味《喜报》,感受乐曲的风格、情绪、意境。能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曲谱听辨乐曲段落,进一步感受竹笛的音色特点。教学难点:
1.通过欣赏《喜报》感受乐曲的风格、情绪、意境。2.边看谱例,边聆听音乐,分辨乐曲段落。教具准备: 电脑、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音乐笛子独奏《紫竹调》进教室。2.谈话导入:
(1)同学们,刚才你们进教室时听到的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2)师生交流,简介竹笛。
(3)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位被誉为“中国魔笛”的音乐大师的作品《喜报》(出示课题)
二、欣赏《喜报》。
1.初听音乐,你从音乐中感受到什么? 2.学生交流。
3.师小结,了解音乐背景。
作于1959年。当时陆春龄到山东、安徽深入生活,全国人民为建设祖国所表现出的积极向上精神,激励了他的创作热情,便创作了这首歌颂人们建设祖国的赞歌。乐曲受北方风格影响,技巧上较多地运用了历音、吐音和滑音,再辅之以充沛的力度,乐曲显得激越高亢、热情奔放。4.分析欣赏。
(1)再听音乐,聆听音乐,以下主题在音乐中反复了几次?每次出现有什么不同?(2)为乐曲的主题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3)在乐曲中,你听出竹笛与乐队的对答了吗?请选择打击乐器和着乐队一起演奏。5.整体欣赏。
边看谱例,边聆听音乐,分辨乐曲段落。(1)出示谱例,完整欣赏,思考问题。(2)师生交流小结。
三、拓展:了解音乐家陆春龄。
1.同学们知道这个被称为“音乐魔笛”的音乐大师是睡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出示图片:陆春龄及其简介。
陆春龄(1921~):笛子演奏家,作曲家,南方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魔笛”。曾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江南丝竹学会会长。他演奏的作品,音色淳厚圆润、纯净甜美,表演细腻,气息控制功力尤深。创作笛子曲目有《今昔》《喜报》《江南春》等,整理的笛子曲有《鹧鸪飞》《欢乐歌》《小放牛》《中花六板》等,这些都已成为笛子的经典曲目。他在超过半世纪的竹笛教学生涯及表演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典范。其演奏在气口之精微、指法之奥妙、音色之浓郁等方面,为国内外乐坛及知音所尊崇,堪称竹笛艺术界的一代宗师。3.欣赏陆春龄演奏的《喜报》视频,感受大师风采。
四、总结下课。教学反思:
第三篇:二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云》教案 苏少版
《云》
教学内容:
1、唱:歌曲《云》
2、动:节奏练习《月儿弯弯》、音乐活动《形态各异的云》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云》,感受并表现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强弱规律。
2、通过歌曲演唱、拓展表演,感受体验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3、在音乐活动中,感受自然界万物的美丽,渗透热爱大自然、探索科学奥秘的教育、教材分析:
《云》是苏少版音乐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歌曲。这首歌曲是一首3/4的D大调的儿童歌曲,曲调优美,速度缓慢,四个乐句起承转合,琅琅上口,歌曲的意境简单又优美,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也为孩子的表演提供了很大的余地。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法、听唱法、实践参与法、律动法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用连贯、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较准确地表现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强弱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若干 教学过程:
一、律动《郊游》
1、教师带领学生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
2、师:踏着《郊游》的歌声,我们仿佛来到了美丽的大自然中。老师这有一个和自然界物体有关的谜语,请大家来猜一猜。(点击课件出示谜面)
忽然不见忽然有,像虎像龙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生答(云)
4、师:小朋友,知道了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你还能用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的动作来表现呢?(生自由创编,并指名表演。如拍手、拍腿、拍腿;跺脚、叉腰、叉腰等等。)
5、请两个学生用打击乐伴奏,其余学生朗读儿歌。(提示学生演奏双响筒时要突出强拍、演奏三角铁和碰铃时只需在强拍上敲击一下即可。)
二、感受体验音乐情境
师:小朋友真聪明,很快就猜出来了!下面我们把云宝宝请出来吧!
(播放课件,在《云》背景音乐中展示在湛蓝的天空中千姿百态的云的图片),教师走进学
生中,带领学生一块表演,并用语言提醒学生,动作要轻柔 些,注意合着音乐的节拍做动作。
师:刚才我们在蓝天上都看见什么了?(生答:看到朵朵白云)这云像什么?
师:千姿百态的云聚在一起可真壮观呀!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那样美美地开着,还有的像大海里的帆船。(出示动画图片:帆船)帆船里装的是鱼和虾,云里面装的是什么呢?那请你听一首歌,它会告诉我们答案的。
三、学唱歌曲《云》
1、播放动画Flash《云》,欣赏完后教师提问:云里面装的是什么?小雨点有什么用啊? 学生回答,对能细心聆听,并且回答正确的给予奖励。
2、这首歌曲的歌名叫《云》,你们听一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3、听出来了吗?怎么听出来的?(板书●○○)
4、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现三拍子的强弱关系?
5、除了用拍手、拍腿、拍肩等等这样的方式,我们还可以用打击乐器来表现。老师来给你们示范一下:双响筒、碰铃只要在第一拍强拍上敲一下就可以了,这沙球可以在两个弱拍上敲两下,我来请两个同学来演示一下。
6、指两位学生演示。全班学生一起用拍手、拍腿的方式打击。
7、说了半天,我们不如就来帮《云》这首歌曲来用打击乐器伴奏吧这样,老师给你们当指挥,一、二两组的同学和敲碰铃、敲双响筒的同学看我的右手,在强拍上拍手,三、四两组的同学看老师的左手,跟着敲沙球的同学在弱拍上拍手,好不好?
3、师生合作唱。
①这首歌曲真好听?老师也忍不住要唱的,我在唱的时候想邀请你们当云宝宝用“WU” 为我伴唱。
②老师听到有些云宝宝的声音特别好听,柔柔的,美美的。再“WU”一次,让我们每一个云宝宝的声音都变得美美的。
13、朗读歌词。
师:听了你们这柔美的声音,老师仿佛看到白云在轻悠悠的飘,下面请小朋友就用这轻柔的声音来把歌词朗读一遍。(生齐读歌词)
4、读得真好!不知道小朋友会唱了没有?来,先来唱第一段试试。(学生唱完后,教师在“好—像”和结束音地方的正确范唱,及时纠错。)
5、唱到这里,老师想问一问小朋友,你觉得这朵小白云是在微风中轻轻飘的云呢,还是在大风中被风吹的东摇西摆的云呢?对了,是微风中的云,那我们是应该怎样唱呢?白云高高的飘在空中,我们的声音也要学一学小白云,让他飘起来,轻轻的跟着小白云一起飞吧。(站起来演唱,感受飘的感觉,身体左右摆动)
6、学会了第一段,你们能用同样的声音来唱第二段歌词吗?学生自学第二段歌词,发现有错误,教师及时纠正。
7、完整的跟钢琴演唱一遍师:
8、分组合作,一部分学生“WU”,一部分学生唱歌词
9、不知不觉我们就把歌曲《云》唱会了,下面请一学生独唱,其余学生拍手伴奏。(教师钢琴伴奏)
四、音乐拓展活动
师:学习了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我们也想和成为一朵美丽的、漂浮在空中的自由自在的云了。小朋友让我们动起来,加入到你喜欢的音乐活动中去吧!
课件出示音乐活动的要求:喜欢用伴奏方式的同学用打击乐伴奏或拍手的方式演唱,喜欢表演唱的同学就边表演边演唱。
1、自由组合。
2、课堂展示。
五、教师小结
律动出教室:谢谢小朋友们和我度过了一节愉快的音乐课!我们和小白云成为了好朋友,小白云很开心,小朋友们开心吗?那最后请小朋友和小白云一起开开心心地一边唱一边飘出教室吧。
在《云》的音乐声中,学生做云在天空中飘动的律动,像一朵朵“白云”飘出教室。
第四篇: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五单元《哈啰!哈啰!》教案 苏少版
《哈罗!哈罗!》
教学内容:学唱《哈罗!哈罗!》 露一手:用自制乐器为歌曲伴奏。
课外拓展:欣赏、律动马来西亚舞蹈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演唱歌曲并表现热烈欢快的气氛。
2、能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了解马来西亚的音乐特点,感受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表现马来西亚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教学重点:能用交替使用轻快跳跃和舒展连贯两种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教学难点:准确把握弱起节奏并熟练拍击。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 入:
1.师:大家认识梁静茹、阿牛吗,他们在中国耳熟能详,很多人以为他们是中国人,素不知他们都来自美丽的国家马来西亚。请先看视频,了解马来西亚。
多媒体播放马来西亚的旅游局宣传片,呈现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师:同学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马来西亚是世界旅游胜地。当地人们都非常友好热情,见了面都会热情地打个招呼。哈罗!哈罗!
出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歌曲《哈罗!哈罗!》。2.欣赏歌曲
(1)一听:说说自己的感受。
(2)二听:找出特别的节奏。0 X X X / X 0 / 提问这个节奏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
(3)三听:生试着拍击节奏。突出四分休止符 0和八分休止符 0 的区别。(4)四听:休止符处加入声势,突出强弱拍上休止符的力度。0 X X X / X 0 / 0 X X X / X 1 哈 罗!哈 罗!3.歌谱教学
我 的 朋 友
①师单手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跟琴模唱歌谱。
②提问歌曲中出现的一些音乐记号。如:反复、跳跃、换气、连音记号等。③学生跟琴模唱全曲歌谱。④重点乐句学唱。3.歌词教学。
(1)读歌词,打击休止节奏。
(2)学生分两组合练节奏型。一组拍手,一组跺脚为歌曲伴奏。(3)跟音乐反复练唱。5.表现歌曲
① 师提问并范唱歌曲,:这首歌曲采用的声音是轻快跳跃还是舒展连贯的,还是两者都有?
分组接唱。演唱轻快跳跃的一组,演唱舒展连贯的一组,两组接唱。② 拍一拍节奏。歌曲节奏把握难度加大。
加入轮唱“哈罗” 完整表现歌曲。打击拍轮唱歌曲。将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演唱歌曲、第二组打击乐伴奏二声部、第三组轮唱。
四.课外拓展
1.马来西亚人民不仅能歌而且善舞。看马来西亚舞蹈,说说马来西亚舞蹈的特点。
2.师:同学们可以模仿着设计一些动作跟着刚才的音乐跳一跳吗? 五. 小结: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 生自由讨论,与大家分享。
第五篇:二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三只小猪》教案 苏少版
《三只小猪》
教材分析:
《三只小猪 》是由一支轻音乐乐队演奏的乐曲,轻松、幽默、诙谐勾画了三只小猪愉快的生活场景。乐曲在小猪的叫声中拉开序幕,在电子琴轻轻的主和弦伴奏下小猪柔和地欢叫着,短笛奏出了一条欢快、跳跃的旋律。
本课使用的是1933年迪士尼动画片《三只小猪》的管弦乐版本。全曲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小猪在做盖房子的准备工作,第二部分音乐用小提琴、单簧管、短笛演奏出小猪们繁忙地盖房子时的那种载歌载舞的欢乐景象。教学目标:
1.通过管弦乐《三只小猪》的欣赏,让学生感受乐曲欢乐活泼的情绪、感悟小猪劳动时的欢乐情趣。
2.通过反复聆听、演唱、表演音乐主题,让学生熟悉音乐主题并能从整首乐曲中快速识别主题段落。
3.认识小提琴,熟悉小提琴的音色;能基本准确地和着音乐进行律动表演。教学重难点:
在多次反复聆听音乐的基础上,能够和着音乐较为准确地进行表演。教学准备:
房子图片、节奏卡片、音响、小提琴模板
教学过程:
一、律动导入、激发欣赏兴趣
1.师:上课铃声已经响起了,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跳起来。2.学生跟着教师随着轻音乐《三只小猪》的片段进行律动表演。3.提问导入:在音乐中,我们模仿的是哪一种动物?(小猪)
二、整体欣赏,感知音乐形象
1. 聆听小猪们繁忙地盖房子主题音乐,学生带着问题边聆听边思考。
师:对极了,就是可爱的小猪。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小猪的音乐,仔细听,听完以后告诉大家音乐里的小猪在做什么,它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2.讨论交流。
1(1)学生自由发表欣赏感受。
(2)给这首欢快活泼的音乐取一个好听的名字。(3)出示课题
3.完整欣赏《三只小猪》,教师随音乐表演童话故事。
三、分段欣赏,熟悉主题旋律 1.听教师范奏主题旋律
师:在音乐故事里有这样一段旋律,相信大家也会喜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唱主旋律
(1)听教师范唱草房子
师:我还要给它加上有趣的歌词唱给你们听呢!(2)齐唱草房子(3)齐唱木房子(4)齐唱砖房子
3.加入盖房子动作唱主旋律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边唱边盖房子吗?看看我是怎么做的。(1)师示范
(2)学生一起边唱边做动作
4.数一数主旋律出现的次数,加入“Yeah”的喊声与动作。(1)师:那这段盖房子的旋律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呢? 学生听音乐数一数。
(2)师:你们在高兴的时候会喊什么?做什么动作 引导加入“Yeah”的喊声与动作。5.分角色表演主旋律
(1)师: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边唱歌边模仿小猪盖房子,第一组扮演猪大哥,第二组扮演猪二哥,第三组就是猪小弟。(2)边听边表演
6.加入小提琴演奏动作表演
(1)师:房子盖好了,小猪们很开心,你听他们又在干什么了?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播放小提琴演奏乐段
(3)出示小提琴模板,跟着音乐拉小提琴 7.聆听四段主旋律,加入小提琴表演
师:小猪每盖好一次房子,就会拉起一次小提琴,这次就让我们来庆祝房子盖好了。师带领学生表演。8:.表演盖房子的准备工作
(1)师:你们别看小猪们盖房子这么开心,可当初他们在做盖房子的准备工作时可没那么简单呢?,你看,我正在干什么?(师做铲草的动作)(2)引导说出在铲草,猪大哥表演(3)猪二哥表演敲钉子(3)猪小弟表演刷水泥
四、完整欣赏,综合表现音乐。
1.师:看来,这个盖房子可真不容易,要做这么多的准备工作,不过,在今天的音乐童话故事里,有了你们的参与,一定会很精彩。2.完整表演《三只小猪》音乐童话故事 3.合着轻音乐《三只小猪》律动,跳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