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美术环保渗透教案
友爱的环保贺卡
问题探究:
1、怎样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美术学习
2、怎样调动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个性化地表现和创作?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以多种手法进行设计制作,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以亲情、友情、师生情为主题,用环保材料设计制作一张
教学准备
学生:要求学生课前积极收集废弃环保材料,准备铅笔、剪刀、颜料、彩色笔等。
教师:教师课前准备几张贺卡实物。教学重点:
创设课堂人际交往的活动环境,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教学难点:
贺卡的结构形式。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教师书写“人”字,再添加几笔变成“美”字。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主要用哪些美好的方式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呢?” 学生:“当朋友过生日时,我会买一个精美的礼物送给他!”
学生:“我除了买一份礼物外,还会送给他一张贺卡!”
学生:“如果是女生过生日的话,我会送一盒巧克力给她!”(哈,哈,同学们爆发出一阵笑声。)学生:“还有玫瑰!”(哈!哈!全班又发出一阵笑声。)教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用环保材料设计制作贺卡。”
教师板书课题:传情达意的环保贺卡
二、讲授新课
1、贺卡的内涵与制作意义。教师:“同学们,贺卡有什么用呢 ?”
学生:“贺卡是架起友谊的桥梁,贺卡是联系亲情的纽带。” 教师:“说的真好!今天,我要送给全班同学一份珍贵的礼物。”(教师用三分钟的时间把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制作成一张特大的贺卡,然后展示在黑板上。)教师:“祝初一(1)班全体学生:新年愉快,学习进步!(学生们热烈鼓掌)
2、贺卡的种类与结构形式。教师:“同学们,贺卡都有那些种类呢?”
学生:“有生日卡、贺年卡。” “有圣诞卡、节日卡。” “有谢师卡、邀请卡。”
“还有电子贺卡。” 教师:“贺卡的结构又有那些呢?” 学生:“有单页式,双页式。” “有立体式,牵拉式。” “还有异型式!” 教师:“好!同学们说得都很全面,看来,大家对贺卡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探索活动
1、启迪学生发现美。
教师:同学们,生活中那些废弃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环保贺卡?请各小组先讨论,然后每组推选一名同学发言。第一组:“我们组的同学认为那些纸做的手袋,还有漂亮的包装纸、包装盒都能用来制作贺卡。” 第二组:“我们组认为那些吸管、毛线、干花都可以用力来制作贺卡的图案和文字。” 第三组:“我们组认为布条、树皮、绳子也可以用来装饰贺卡。” 第四组:“我们组认为塑料材料、过期的日历、画报、挂历都可以用来做贺卡。”第五组:“我们组和其他组的想法大致是一样的,但是,黄晶晶同学认为铁皮也可以用来做贺卡。”(哈,哈、课堂里爆发出欢快笑声!.)第六组:“我们组认为吹塑纸、牙签都可以做贺卡。” 教师:“各组的意见都很好!说明同学们发现了我们生活中的这些材料都是可以利用的。”
2、引导学生欣赏美。
教师: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4页,我们一起来欣赏各种各样的环保贺卡。(大约2分钟)教师:“大家看了这些不同的贺卡,一定会有许多想法。再过几天就是新年了,按照习惯大家要相互赠送贺卡,送给亲朋好友,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贺卡。”
四、课堂作业:指导学生创造美
教师布置作业:现在大家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开始动手设计制作一张贺卡。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设计与制作。(20分钟)
五、展示学生课堂作业,讨论。教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已经制作好的贺卡。”(教师把学生已经完成的贺卡展示在黑板上)教师:“我认为这些贺卡都很有特色。从结构来看:有单页式,双页式,牵拉式,还有立体式和异型式;从材料上来看:有吸管做的,有的用毛线制作的,还有的用包装盒制作的。你们也来评一评,最好能发表不同的看法。” 学生:“我觉得这些同学做的贺卡都比我做的好,特别是这张立体圣诞卡,很漂亮,圣诞老人很可爱!我很喜欢!” 学生:“我比较喜欢觉这张贺卡,它很有中国特色:新年快乐这四个字很符合我们青少年的特点,活泼可爱,画面上的学生手拿着气球,表现出了节日的气氛。” 学生:“我认为这张新年贺卡很有 中国特色,调皮的猴子十分可爱!”
六、课后反思
情感是创作的源泉,我认为本节课首先是要调动学生的创作情感,其次是教给学生制作贺卡的技术知识。上课前,我精心准备了教学方案,想强调环保材料的利用价值,并没有想过会发生什么出乎意料的事情。深圳的学生享受富裕生活 的同时,在情感上也是快餐式的,他们平时有不少的零花钱可随时消费。当我提到用废弃的材料制作贺卡时,个别学生甚至露出不屑的神情;有的学生还哄堂大笑„„如果在课堂上批评这些学生,显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探索学习时,老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地发展。由于我比较尊重学生,经常与他们沟通,因此,学生们和我比较亲近,能够在课堂上比较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这节课下课后,收到的学生作业十分“丰厚”,同学们对这一课的兴趣很大,我十分感动和惊讶。面对着一张张贺卡,就犹如感受到了一颗颗真诚的心。其实,同学们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尊重、鼓励和引导他们,就能激发出无穷的创造力来。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统计>教学设计
大梨小学 卢瑞霞
教学目标:
1.结合量的计量、简单的统计等知识,通过调查、实验、观察、估算、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材料收集、整理交流和表达,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增强“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教学准备:
为体现活动的现实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节约用水”这个主题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需作如下的准备工作:
1.(上网或阅读书刊)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状况,我国人均水量在世界排名,查一查,“世界水日”的有关知识。
2.调查本地水价,了解家庭及学校每月用水情况。
3.调查学校水龙头数量,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或家庭附近一只滴水(或流水)的水龙头的滴水(或流水)速度。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电影《美丽的大脚》片段:学生听到雷声急忙挤出教室盼天下雨。师: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的期盼下雨吗?(因为本地天旱少雨、缺水。)
2.师:地球表面上约70%是水,为什么有些地区缺水还这么严重呢? 3.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有关地球亡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相继出示有关淡水资源的统计图。
4.继续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交流有关淡水资源缺乏的信息,交流时说明资料的来源。资料来源:
1)从网上查,世界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缺水,其中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不少城市出现了水荒,现在全世界约有10亿人得不到充足的饮水供应,每天约有6000名至35000名儿童因缺乏饮用水而死亡。
2)从网上查,1995年,西安缺水,大学只好停止期末考试,提前放假。
3)从书上知道,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排世界第121位,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
4)从电视上看过,有的山区长年没有水,人的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结婚、死亡。
5、说说看到刚才的画面,听了这些介绍,你有什么想法?
6、板书课题:节约用水
二、观察实验,汇报交流
1.出示统计图:宁波市近几年日均生活用水情况统计图 ①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1)宁波市的用水量增长很快。
2)2000年至2002年用水增长速度最快。
3)2002年的用水量是1996年的4倍,每两年就增加1倍。②估一估:我们全市有20万常住人口,全年人均用水量约是多少? 2.师:从统计图中我们发现,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用水量也迅速增长,但是这些水有很大一部分是人们浪费掉的,请你说说你观察到的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
(1)学生在组内交流观察所得。(2)指名各组代表交流。
3.师: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真是不少,在淡水资源如此紧缺的情况下,要让全社会提高节约用水的认识,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4.小结:我们要用具体的数据唤醒人们。5.出示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
测量学校或家庭附近一只滴水(流水)的水龙头在一定时间内的滴水量,完成统计表或统计图,然后求出所测量的滴水龙头的滴水(流水)速度。
①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本组实验的内容、方法以及实验结果,投影展示本组完成的实验记录统计表、统计图(校内和校外实验的兼顾)。
②小组合作计算水龙头滴水的速度:每小时()毫升
6.反馈调查情况:全校水龙头()个,宁波市每立方米水价()元。
7.算一算,如果学校里每个水龙头都按这个速度滴水,学校每年多支付()元水费。
三、总结明理,合理建议
1.议一议:有的同学认为,我们这里又不缺水,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你认为对吗?(学生讨论后发表看法。)2.介绍:早在1977年联合国就召开水会议,向全世界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他们认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把水看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把水当成宝贵资源的时代已经到来。
3.指名学生介绍世界各国节水的措施。(1)“世界水日”的有关知识。(2)滴水灌溉的方法。4.课外延伸:
(1)你准备为节约水资源做些什么?以小组为单位先说说,再写下来,(2)课后以“节约用水,保护水源”为主题自办一份手抄小报,择优张贴展览。
第三篇:二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1---P13例
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4、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P1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每人栽一棵树,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合起来栽树少于70棵?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12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3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三、练习,实践应用
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六、教学反思:
第四篇:二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交流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归纳能力。
2、在口算的基础上,利用小棒、计数器等直观材料,让学生经历探索竖式计算方法的过程,加深对竖式计算方法和格式的理解。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难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竖式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约1分钟)出示P1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每人栽一棵树,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
二、探究新知(约15分钟)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
二(1)班学生和二(2)班学生一共植了多少棵树? 师:怎么样列算式? 35+20=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师:怎样计算35+20=?可以借用小棒和计数器试一试。学生汇报自己是怎么样计算的。
现在的环境越来越差,更需要我们去爱护,我们也可以通过植树或者其他活动来保护环境。
师:拨计数器的过程可以用一种形式展示出来,那就是竖式。4.学习竖式。
算35+20时,先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个位上拨几个珠子?加20时应在哪一位上拨几个珠子?
讲解竖式的写法:先写第一个加数35,再在35的下面左侧写上“+”。20应该写到哪里去呢?2应该对着35的3还是5呢?最后在加数下面画上一根横线,表示等号。
师:你认为应该从什么数位开始计算?同桌互议,后汇报。小结:为了以后计算进位加法的方便,我们在竖式计算时,都从个位开始计算。个位上5+0=5,5应对齐个位,十位上的3+2=5要写在横线下面,对齐十位。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加法竖式计算时,应怎么样对位。
三、巩固练习(约5分钟)
1.完成P12做一做的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怎样对位。2.完成P12做一做第二题。
四、教学例2。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二(1)班和二(3)班一共植了多少棵树?说一说你的想法。(约15分钟)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教师总结在竖式计算过程中: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4、完成P13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五、练习,实践应用(约4分钟)
1、我当小医生,判断对与错。(课件出示)
六、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收获?(约1分钟)
七、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十 个 十 个 3 5 3 5 + 2 0 + 3 2 5 5 6 7
第五篇:信息技术渗透环保教案
信息技术渗透环保教案
《用WORD制作环保小报》教学设计
官庄中学 仲爱华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一节综合训练课,学生已经可以非常熟练的从网上获取信息并且保存所需的信息,加之他们对WORD软件的应用已有一定的基础,只是缺乏应用性的综合训练,因而我设计了一个以《制作环保小报》为主题的综合课。主要是学生运用WORD软件的应用能力及获取和合理使用网上资源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运用WORD中字符排版、段落排版、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及分栏、插入图像、艺术字等编排功能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制作电子作品的过程中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团队意识;体验运用网络搜集信息的优越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环保意识和遵守网络公德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运用INTERNET浏览器搜索相关的信息,并通过文字的复制与粘贴、图片的保存,把资料保存到自己的文档或电脑里面是重点。由于这是要求学生做一个WORD小报,因而网上搜集并保存信息,以及用WORD的文字编排、图片插入处理、文档排版等功能、操作技巧的综合运用,是这次教学的难点。
在激趣环节我首先设计了几组激趣作品,让学生初步感知作品。在任务探究环节,我为学生准备了“自学教程”,学生遇到技术问题可以去自主探究。也积极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四、教学模式:
任务激趣——任务探究——任务实战——任务评价——任务延伸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电子教室、INTERNET网等。
六、教学流程:
(一)任务激趣
出示激趣作品,让学生明确任务:请学生欣赏老师制作的一组作品(用软件制作的环保主题的电子小报),你们也想制作一份这样精美的电子报刊吗?这节课让我们自己动手在网上搜集以“环保”为主题的资料,然后用WORD软件制作一份环保小报。
(二)任务探究
1、请大家想一想,如果制作一份这样的电子报刊,需要用到哪些技术呢?(1).如何更快、更准确地在INTERNET上搜索目的信息。(2).如何将网页上查到的资料保存到本机上。(3).观察用了哪些WORD的编辑、排版技巧。
2、制作电子小报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能够快速的搜集到相关的资料并且保存到WORD文档中。(2)电子电报主题明确。(3)能够灵活使用WORD软件相关知识来制作作品,版面设计合理、美观。图片数目及摆放位置适度。
(4)任务探究及任务实战过程中能够做到组内互助。
(5)注意及时保存作品,并且能够按要求保存到指定的位置。
(三)任务实战
1.用Internet浏览器搜索信息素材,保存资料。(1)搜索信息。教师提示:
正确看待Internet的使用价值----搜集信息的渠道和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要过分依赖Internet,还要利用其他的渠道,例如报纸、杂志、电视及自己的观察、采访等。通过比较,才能避免信息过于单一,排除谬误。另外,网上信息十分丰富,要集中注意力去寻找有关材料。遇到不良网站或信息及时关闭窗口。
(2)选择合适关键字:
思考:怎样确定你所要搜索的关键字呢?(3)信息保存。
文字的保存:选中内容,用浏览器窗口的“编辑”菜单的“复制”功能,或右键的快捷菜单的“复制”,也可以用键盘的“Ctrl+C”复制文字,然后粘贴到自己的文档里面。图片的保存:用浏览器窗口的“文件”菜单的“另存为”保存,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文件格式。
学生活动:
上网搜集环保方面的信息,可以找教师建议的题材,如“环保常识”、“环保文章”、也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去找。
教师巡视辅导。教师活动:
表扬做得好的学生,例如学得快,很快就找到有关材料的学生;找到创意题材的学生。并鼓励组内和组际的互相帮助。
学生继续活动,自由讨论,交换心得。2.制作电脑小报。教师活动: 使用WORD加工搜集到的各种素材,制作电脑小报:输入(或复制)文字,插入文字框、图形框、图像、艺术字等,进行页面设置(纸张类型、分栏等),设置各种对象属性(字体、字号、花边、大小、颜色等)突出显示个性。
教师提示:编辑、排版要注意突出要报道的内容,装饰用的花边、图像、动画不宜用得太多,这样会防碍读者集中精神阅读中心内容。定时做好保存文件工作。
学生活动:
继续完善和创新电脑小报。教师巡视辅导。
(四)任务评价:
挑选巡视过程发现的个别优点突出的的学生作品,向全体学生展示,让作者示范、讲解技巧运用的心得,让学生讨论。
(五)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主要以制作环保报为载体,进一步学习网上搜索并保存信息,巩固了插入文本框,图文混排等WORD软件的知识,课下同学们可继续搜集环保方面的资料,自己先整理一下,然后我们继续探究如何制作出精美的电子报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