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计划

时间:2019-05-15 15:23: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计划》。

第一篇:二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计划

二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计划

教师既教师又育人,我们研究了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的态度,提高学习质量,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教育学生要从小知道节约用水、用电,植树造林,净化空气,保证人类生存的环境,使学生既学到数学的知识,又接受了环保意识的教育。现就数学科渗透环保知识教学的结合点进行整理。

1、二年级上册P60的题目“小朋友去浇树,浇了3行,每行有4棵,一共浇了多少棵?”。正是让学生体会到,植物很美,生物很美,生活很美,数学也很美!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真切地感受到植物、生物的可贵,感受到爱护生物的责无旁贷。

2、第三个单元学习内容(方向与路线、认识图形、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整理和复习。教材编者以淘气、笑笑游览植物园为背景展开复习活动。由于我校位于深圳市的市区,毗邻深圳市多个有名的旅游胜地,经过网上的资源搜索,我了解到深圳市仙湖植物园有许多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素材,对学生来说也比较亲切与熟悉。于是,我结合教材编写意图和本地教学环境的资源,对教材进行了改编与创造。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生物与数学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以全班师生一起游览深圳仙湖植物园为主线,在大情境中开展各景区活动,在学生了解相关植物知识的同时,进而向他们出示了这样一段话:你知道吗?生物的种类很多,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估计有200万至450万种,已经灭绝的种类更多,估计有1500万种。从北极到南极,从高山到深海,处处都有生物的存在。当学生听到“灭绝的种类估计有1500万种”时,他们又一次发出“哇”的一声,这一声,沉甸甸的。

第二篇:二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交流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归纳能力。

2、在口算的基础上,利用小棒、计数器等直观材料,让学生经历探索竖式计算方法的过程,加深对竖式计算方法和格式的理解。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难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竖式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约1分钟)出示P1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每人栽一棵树,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

二、探究新知(约15分钟)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

二(1)班学生和二(2)班学生一共植了多少棵树? 师:怎么样列算式? 35+20=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师:怎样计算35+20=?可以借用小棒和计数器试一试。学生汇报自己是怎么样计算的。

现在的环境越来越差,更需要我们去爱护,我们也可以通过植树或者其他活动来保护环境。

师:拨计数器的过程可以用一种形式展示出来,那就是竖式。4.学习竖式。

算35+20时,先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个位上拨几个珠子?加20时应在哪一位上拨几个珠子?

讲解竖式的写法:先写第一个加数35,再在35的下面左侧写上“+”。20应该写到哪里去呢?2应该对着35的3还是5呢?最后在加数下面画上一根横线,表示等号。

师:你认为应该从什么数位开始计算?同桌互议,后汇报。小结:为了以后计算进位加法的方便,我们在竖式计算时,都从个位开始计算。个位上5+0=5,5应对齐个位,十位上的3+2=5要写在横线下面,对齐十位。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加法竖式计算时,应怎么样对位。

三、巩固练习(约5分钟)

1.完成P12做一做的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怎样对位。2.完成P12做一做第二题。

四、教学例2。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二(1)班和二(3)班一共植了多少棵树?说一说你的想法。(约15分钟)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教师总结在竖式计算过程中: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4、完成P13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五、练习,实践应用(约4分钟)

1、我当小医生,判断对与错。(课件出示)

六、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收获?(约1分钟)

七、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十 个 十 个 3 5 3 5 + 2 0 + 3 2 5 5 6 7

第三篇:二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1---P13例

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4、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P1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每人栽一棵树,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合起来栽树少于70棵?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12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3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三、练习,实践应用

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六、教学反思: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统计>教学设计

大梨小学 卢瑞霞

教学目标:

1.结合量的计量、简单的统计等知识,通过调查、实验、观察、估算、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材料收集、整理交流和表达,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增强“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教学准备:

为体现活动的现实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节约用水”这个主题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需作如下的准备工作:

1.(上网或阅读书刊)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状况,我国人均水量在世界排名,查一查,“世界水日”的有关知识。

2.调查本地水价,了解家庭及学校每月用水情况。

3.调查学校水龙头数量,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或家庭附近一只滴水(或流水)的水龙头的滴水(或流水)速度。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电影《美丽的大脚》片段:学生听到雷声急忙挤出教室盼天下雨。师: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的期盼下雨吗?(因为本地天旱少雨、缺水。)

2.师:地球表面上约70%是水,为什么有些地区缺水还这么严重呢? 3.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有关地球亡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相继出示有关淡水资源的统计图。

4.继续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交流有关淡水资源缺乏的信息,交流时说明资料的来源。资料来源:

1)从网上查,世界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缺水,其中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不少城市出现了水荒,现在全世界约有10亿人得不到充足的饮水供应,每天约有6000名至35000名儿童因缺乏饮用水而死亡。

2)从网上查,1995年,西安缺水,大学只好停止期末考试,提前放假。

3)从书上知道,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排世界第121位,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

4)从电视上看过,有的山区长年没有水,人的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结婚、死亡。

5、说说看到刚才的画面,听了这些介绍,你有什么想法?

6、板书课题:节约用水

二、观察实验,汇报交流

1.出示统计图:宁波市近几年日均生活用水情况统计图 ①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1)宁波市的用水量增长很快。

2)2000年至2002年用水增长速度最快。

3)2002年的用水量是1996年的4倍,每两年就增加1倍。②估一估:我们全市有20万常住人口,全年人均用水量约是多少? 2.师:从统计图中我们发现,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用水量也迅速增长,但是这些水有很大一部分是人们浪费掉的,请你说说你观察到的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

(1)学生在组内交流观察所得。(2)指名各组代表交流。

3.师: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真是不少,在淡水资源如此紧缺的情况下,要让全社会提高节约用水的认识,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4.小结:我们要用具体的数据唤醒人们。5.出示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

测量学校或家庭附近一只滴水(流水)的水龙头在一定时间内的滴水量,完成统计表或统计图,然后求出所测量的滴水龙头的滴水(流水)速度。

①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本组实验的内容、方法以及实验结果,投影展示本组完成的实验记录统计表、统计图(校内和校外实验的兼顾)。

②小组合作计算水龙头滴水的速度:每小时()毫升

6.反馈调查情况:全校水龙头()个,宁波市每立方米水价()元。

7.算一算,如果学校里每个水龙头都按这个速度滴水,学校每年多支付()元水费。

三、总结明理,合理建议

1.议一议:有的同学认为,我们这里又不缺水,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你认为对吗?(学生讨论后发表看法。)2.介绍:早在1977年联合国就召开水会议,向全世界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他们认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把水看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把水当成宝贵资源的时代已经到来。

3.指名学生介绍世界各国节水的措施。(1)“世界水日”的有关知识。(2)滴水灌溉的方法。4.课外延伸:

(1)你准备为节约水资源做些什么?以小组为单位先说说,再写下来,(2)课后以“节约用水,保护水源”为主题自办一份手抄小报,择优张贴展览。

第五篇:二年级上册数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二年级上册数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一(1)班

王世斌

德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首要地位。所以,不管思想品德课还是语文、数学课等教学都要寓德于教,德育教学如细雨,润物无声,各科教学是沙土,无时无处不渗透着细雨之水;学生似小草,吮吸着沙土里的水份。如何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德育教学呢?下面谈谈我们低年级科组的一些做法:

一、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因此我们将小学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通过爱国主义内容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述我国教学发展的历史,另外,在讲解一些应用题时,可以通过有关数据,比如钢产量、粮食产量的增长,农民年收入的增加等,使学生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求知向上的欲望,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当年陈景润的老师沈元就讲过:“自然科学的皇冠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歌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自此陈景润就立下了证明歌德巴赫猜想以摘取明珠的理想。此类事例适当引导,使学生明白,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生存,要想有所作为,要想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不努力学习,不掌握科学知识,是万万不行的,使学生树立起立志成才,为民族富强而勤奋学习的雄心壮志。

三、结合数学教学的常规性,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抓住一切时机,反复进行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注意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前提,上课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自控能力,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受外界干扰,不开小差,不搞小动作,认真听讲,积极探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认真书写作业的习惯,作业时严格训练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书写整洁规范,图画符合要求,审题认真全面,计算耐心仔细,并能自觉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3、意培养学生敢于正视困难,战胜困难的学习精神,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请教时,不马上给他们讲解,而是鼓励他们重新审题思考,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直到独立解决问题为止,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思考,敢于挑战困难的精神。

四、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有趣的数学课外活动,在提高能力中受到德育教育 在课内,教师不仅寓德育教育于数学过程,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占有资料,从中受到教育。不仅智力得到发展,学生还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得到锻炼,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熏陶。寓教育于学习之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数学这一事实,利用数学应用广泛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密切联系实际进行基本知识教育,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如学习应用题时,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学以致用。设计买卖情境进行引入,选用的题材也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像做好事,绿化种树,节约用水,用电,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积极锻炼等事例。这样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祖国建设联系起来。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中产生兴趣,从而萌发了为祖国的强盛和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的动机,激发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热情。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贯穿课改理念,从实际出发,切实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陶冶,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下载二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渗透计划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渗透计划 邓小平说过:‚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此,普法势在必行。孩子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让小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是刻不......

    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任课教师:何清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法制渗透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刘书发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二、表内乘法(一);三、角的初步认识;四、表内乘法(二);五、除法的初步认识;六、方向与位置;七......

    二年级数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二年级数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首要地位。所以,不管思想品德课还是语文、数学课等教学都要寓德于教,德育教学如细雨,润物无声,各科教学是沙土,无时无处不渗......

    五年级数学上册渗透法制教育计划

    五年级数学上册渗透法制教育计划 ——罗荣兰 孩子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让小学生了解一些基 本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是刻不容缓的。“能不能在 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

    二年级上册语文渗透环保教育的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渗透环保教育的教案 27《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 红花坡小学二(一)班 秦丹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具有现实意义的文章。课文记述了小洁随爸、妈出去游玩,被湖里美丽......

    二年级数学教学上册计划

    榆中县骆驼巷学校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

    数学渗透计划

    数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富源中心学校 张秀森 2018、9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