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化学共价键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课时2
共价键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共价键,学会用电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常见的几种共价分子。2.了解碳原子的价键构型和连接方式。
3.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掌握从具体到一般的方法。4.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共价键的形成和共价键的表示方法。难点:共价键的形成。
(三)教学策略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问题1]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宏观的物质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构成物质的主要微粒有哪些呢?
原子、分子和离子
[讲述] 通过上一节课关于离子键的学习,我们知道,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阴阳离子间彼此通过离子键可以形成宏观的物质,如氯化钠。原子得失电子离子离子键 物质?分子?
那么,原子是如何构成物质?原子是如何形成分子?分子是如何构成物质的?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问题2] 我们首先回忆一下具有怎样结构特点的原子相遇时彼此会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既而形成离子键?
答:第 IA、ⅡA 族的活泼金属 元素和第ⅥA、ⅦA 族的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
[设问]那对于非金属原子之间,它们彼此间是如何形成分子的呢? [讲述]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氯化氢分子中氢原子和氯原子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展示]氢分子和氯分子的示意图(ppt:3)
[讲述] 氯原子和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较多,都没有达到稳定结构,因此能量高,很不稳定。但是它们两个原子彼此无法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于是他们各自拿出一个电子,彼此共用,通过共用电子对的作用,将氢原子和氯原子彼此联系起来,我们这将这种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列的相互作用称为“共价键”。也就是说,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一个氢分子。
(ppt:7)我们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如氯气分子。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多,由于未达到稳定结构,此时单一的氯原子能量很高,很不稳定。通过研究,我们也发现了在氯分子中,也有两个电子同时受到两个原子核的共同作用,这两个电子为两个原子所共用,而每个氯原子仍就还有6个电子只受一个原子核的作用。同样,我们也将两个共用电子称为共用电子对,两个氯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彼此连接开来,形成一个氯分子。
[小结]现在,通过氯化氢和氯气的例子,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是共价键?ppt8k.s.5.u.c.o.m 共价键
一、共价键: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二、共价键作用的本质:共用电子与成键原子间的作用
三、成键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释放出能量
(形成稳定结构。若要共价键断裂,则要吸收能量。)
[讲述]如何表示共价键和共价分子结构呢?方法有多种。其中表示共价键的一种方法是电子式。
[问题3]上节课我们学习过电子式的书写,并且学过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请大家思考,什么是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点或叉来表示最外层电子的化学符号。[讲述]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三种常见物质的电子式ppt9
[问题4]通过上面3 个电子式,大家可以总结出书写电子式的几个简单规律是什么?
书写完成后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每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共用电子对数有一定的关系。每一个原子缺几个饱和,就会形成几个共用电子对。[问题5]请大家书写下列共价分子的电子式: COCHCCl4
请学生上黑板书写上述电子式,并讲评。
[讲述]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用电子式可以表示共价分子,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很清楚地认识到共用电子对,但它的缺点是很复杂,最外层没有参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也必须表示出来,很繁琐。
为了更简捷地表示两个原子间的共价键,我们可以将电子式进行简化。将没有参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省略,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这样写出的化学式称为结构式。w.w.w.k.s.5.u.c.o.m 如,上面的共价分子均可表示为:H-H,H-Cl,[问题6]请大家用结构式共价分子:
CO2
CH4
CCl4
[讲述]这样的化学式称为结构式,但要注意,它并不表示共价分子的空间结构。对于双原子分子,它们的空间结构肯定是直线型的,但对于多原子分子,几个原子是如何堆积在一起,或者说它们形成共价键时以怎样的角度成键呢?结构式不能表示出来。
要表示多原子的共价分子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以用模型来表示。我们要介绍两种模型: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ppt13)[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
[讲述]这是表示甲烷五个原子空间相对位置关系的球棍模型。所谓球棍模型,就是用球表示原子,用短棍表示共价键得到的模型。它的优点是能很清楚地表示原子间的共价键以及原子的空间位置,如甲烷的五个原子是位置是:五个原子中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正四面体的结构,其中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四个氢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顶点上。球棍模型的特点是可以表示各个原子在空间的取向,但它不能表示各种原子间的距离。也就是说,球棍模型中的短棍是表示共价键,它是将原子间的共价键进行了夸张,但在实际分子中不是这样的。
要表示原子间的相对距离可以用比例模型。[展示]甲烷的比例模型
[讲述]这是甲烷的比例模型,它是按照氢原子和碳原子的大小按比例放大得到的。它可以很好地表示各个原子的相对距离,但它很难看出各原子在空间的位置。
所以两种模型各有侧重,各有不足。[小结并板书]表示共价分子的方法有几种:
电子式和结构式,主要用于表示原子的连接方式
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主要用于表示原子的空间结构
引导学生阅读P.14页的几种物质的电子式、结构式、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过渡]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它既难失电子也难得电子,因此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结合时主要是形成共价键。但是,碳原子的共价键有多种的成键方式。
[板书]
五、碳原子形成共价键的多样性 [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
[讲述]碳原子有4个电子,它可以形成4根的共价键。但是,这四根共价键它有多种成键的方式。
[展示]乙烷的分子的球棍模型
[讲述]这是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在乙烷分子中,有两个碳原子彼此相连,其余与氢原子形成共价键。[展示]乙烷的比例模型
[讲述]碳原子之间可以连接形成长链
[展示]乙烯的球棍模型
[讲述]碳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两个共价键,然后再与氢原子形成共价键,即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也不破坏碳的4个价键原则。
[展示]乙炔的球棍模型
[讲述]碳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叁键。[展示]环己烷的球棍模型
[讲述]碳原子可以首尾相连形成环状
[小结] 通过以上例子说明,原子之间可以通过共价键直接形成物质,这就回答了初中学习的这幅关系图中的一个关系,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原子间可以通过共价键形成分子,但分子如何形成物质,这是下一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w.w.w.k.s.5.u.c.o.m
(五)附录 板书
1.2.2共价键
原子得失电子离子离子键 物质?分子?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共价键作用的本质:共用电子与成键原子间的作用 成键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释放出能量
表示共价分子的方法
电子式和结构式,主要用于表示原子的连接方式 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主要用于表示原子的空间结构
第二篇:共价键教学设计
一、课题:《化学键》第2课时《共价健》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方面
1、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
2、能较为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和分子结构。
3、理解极性键、非极性键、化学键的概念 •能力方面
1、通过对共价键形成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3、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通过对共价健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解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重点:
1、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键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难点
1、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键的形成过程。
2、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判断。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化学键中的离子键,本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一种类型的化学键——共价键。推进新课
什么是共价键呢?
思考与交流:分析H和Cl的原子结构,你认为H2、HCl的形成与氯化钠会是一样的吗? 师:通过初中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还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请你指出H2、Cl2、HCl、NaCl分别由什么粒子构成。
生:氯化钠是由Na+和Cl-构成,而H2、Cl2、HCl分别由氢分子、氯分子、氯化氢分子构成的。
师:很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用电子式表示它的形成过程。生:Na + Cl →Na+[ Cl ]-
师:很好。形成氯化钠时,由于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易失去这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Na+,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一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Cl-,Na+与Cl-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了离子键。氢原子最外层也只有一个电子,它与氯原子结合时,是否很容易失去这个电子呢?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生:不是。若氢原子也容易失去电子,则氯化氢也应由H+和Cl-构成的。
师:回答得非常好。氢原子要达到稳定结构需要一个电子,氯原子也需要一个电子,那么一个H原子和一个Cl原子又是如何形成HCl分子的呢?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多媒体演示:
画面上有一条河,河边有大、小两个小精灵,小的代表氢原子,大的代表氯原子。河的对岸风景优美,并写有“成功的彼岸——稳定结构”的字样。代表氢原子的小精灵手里拿着一朵花,自言自语地说:“要到达彼岸,我还需要一朵花。”代表氯原子的小精灵手里拿着七朵花,望着彼岸对自己说:“我要成功,还得去找另一朵花来。”它俩都在河边匆匆地寻找另一朵花。当它们相遇时,眼里都放出了光彩。代表氯原子的小精灵欲去把氢原子小精灵手里的花夺过来,而氢原子小精灵呢,却上前去抢它手中的一朵花,因为互不相让,两人便撕打起来。虽然打得筋疲力尽,但却都未达到目的(因为它们的力气相差不大)。最后两个小精灵异口同声地说:“让我们讲和吧!”这时,氢原子小精灵把手中的一朵花递过去,氯原子小精灵也把它的一朵花递过来,它们的手握在了一起。氢原子小精灵高兴地说:“我终于有两朵花可以到彼岸了。”氯原子小精灵也兴奋地说:“我所需要的八朵花也够了。不过,我的劲儿大,这两朵花得离我近一点。”氢原子小精灵虽不情愿,但却无可奈何,只好点了点头。协议成功后,两个小精灵便携手飞向了彼岸。
师:从以上画面容易得出,两个小精灵是如何到达“成功的彼岸——稳定结构”的? 生:共用了两朵花。
师:回答得很好。从氯原子和氢原子的结构来分析,由于氯和氢都是非金属元素,不仅氯原子易得一个电子形成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而且氢原子也易获得一个电子,形成最外层两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的难易程度相差不大,所以相遇时都未能把对方的电子夺取过来。这两种元素的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双方各以最外层一个电子组成一个电子对,电子对为两个原子所共用,在两个原子核外的空间运动,从而使双方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这种电子对,就是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受两个核的共同吸引,使两个原子结合在一起。在氯化氢分子里,由于氯原子对于电子对的吸引力比氢原子稍强一些,所以电子对偏向氯原子一方。因此,氯原子一方略显负电性,氢原子一方略显正电性,但作为分子整体仍呈电中性。
象这样的原子间通过共同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这样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离子键与共价键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 生1:离子键和共价键都是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生2:共价键的成键粒子是原子,离子键的粒子是阴、阳离子。生3:共价键是通过共用电子对,离子键是通过静电作用。
师:回答得很好。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也可以用电子式表示如下: H× + Cl →H Cl 师:请同学们回忆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它与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有哪些区别呢?
生1:没有小弧线表示电子的得失。
生2:生成的HCl中Cl原子也没有用括号括起来。生3:H、Cl原子没有标电荷。生4:共用电子对偏向Cl。
师:很好。为什么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与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有如此区别呢? 生:共用电子对仅发生偏移,没有发生电子得失,未形成阴阳离子。师:很好。除了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结合时以共价键结合,在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中,它们的原子之间也能形成共价键,如H2、Cl2,它们的形成过程如下:
师:H2、Cl2的形成过程与HCl又有何不同?
生1:同原子的电子式用相同的符号“•”或“×”。
生2:不同元素的原子之间,电子对会偏向非金属性强的一方,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电子对不偏移。师:很好。为什么两个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两个氯原子结合成氯分子,而不是3个,4个呢?为什么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结合成氯化氢分子,而不是以其他的个数比相结合呢? 生:因为H原子、Cl原子都差一个电子达到8电子(H为2电子)稳定结构,所以它们之间只需共用一对电子。
师:很好。一般原子在结合成物质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与达稳定结构相比,差几个电子,则需共用几对电子。投影仪展示
练习: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NH3、CO2、O2、N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让四个同学到黑板上各写一个。
师:对四个同学书写的结果进行评价并纠错,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1、不知怎样确定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和位置。
2、受离子键的影响而出现中括号,或写成离子的形式。
3、把“→”写成“=”
4、把氮气的电子式写成 N N
5、把物质的形成过程与物质的表示混淆。师:如果共价键中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就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偏离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使得共价键中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不相重合,键显极性。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这样的共价键称为非极性键;不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这样的共价键称为极性键。投影仪展示
练习: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含有极性键的是。A.H2O B.N2 C.NaI D.CO2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所谓的极性键与非极性键指的是共价键,离子键中不存在极性和非极性之分。
在化学上,我们常用一根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这样得到的式子又叫结构式。以上提到的几种粒子,表示成结构式分别为
H—Cl H—H Cl—Cl N O=C=O O=O N≡N O 思考与交流: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有什么区别?
生1:离子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生2: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构成,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师:很好。凡含离子键的物质为离子化合物。凡含共价键的物质为共价化合物对吗?举例说明。生1:凡含离子键的纯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正确。
生2:凡含共价键的纯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错误。如H2、O2中含共价键,它们为单质。师:正确。那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吗?下面,我们通过分析氢氧化钠的结构来对此结构进行判断。
从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NaOH是离子化合物,它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试用电子式表示。
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Na+[ O H]-
根据氢氧化钠的电子式分析,氢氧化钠中存在什么类型的化学键?
生: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之间是离子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是共价键。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这句话是正确? 生:不正确。师:因此,我们说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而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下面,让我们来认识几种化合物的电子式。Na+ [ O O ]2-Na+ H O O H 请大家标出其中存在的化学键。
请一位同学在黑板相应位置写上离子键、共价键。师:通过以上实例及以前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而在共价化合物中却不可能有离子键。
从有关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原子结合成分子时,原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存在于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分子内非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前一种相互作用比较强烈,破坏它要消耗比较大的能量,是使原子互相联结成分子的主要因素。我们把这种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理解化学键的定义时,一定要注意“相邻”和“强烈”。如水分子里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化学键,而两个氢原子之间及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是不存在化学键的。学了有关化学键的知识,我们就可以用化学键的观点来概括地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如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第一步是金属钠和氯气分子中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发生断裂(旧键断裂),其中金属钠破坏的是金属键,氯气分子断开的是共价键,它们分别得到钠原子和氯原子;第二步是钠原子和氯原子相互结合,形成钠、氯之间的化学键——离子键(新键形成)。分析其他化学反应,也可以得出过程类似的结论。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师:请大学用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H2分子与Cl2分子作用生成HCl分子的过程。
生:先是H2分子与Cl2分子中的H—H键、Cl—Cl键被破坏,分别生成氯原子和氢原子,然后氯原子与氢原子又以新的共价键结合成氯化氢原子。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共价键的实质及化学反应过程的本质。希望同学们要注意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注意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区别,注意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深入理解化学键的内涵并学会判断离子键、共价键。
六、布置作业 P25 7、8、9
七、板书设计
二、共价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H× + Cl →H Cl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三、化学键
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第三篇:共价键教学反思
<<共价键>>教学反思 宁县一中 雷震宇
一、通过本节课的上课情况来看,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做得较为成功:
1、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
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学习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中的地位。化学键是在学习原子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构建物质结构,从而进一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这一重要学科思想,是重要的化学理论知识。同时学生在学习理解微观结构时往往感到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必须有一个深化理解的过程,因此本节课在知识目标的定位上,以试图了解共价键的形成,理解共价键的概念为重点,首先使学生充分理解的共价键的概念,以此为基础从而逐步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物质的形成过程,初步学会常见共价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部部为营,不断深化。在教学方法与过程的设计上,通过与离子键的对比学习,发现问题,寻找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稳定物质的途径,从而深刻理解共价键的实质。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设计上主要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运用对比发现法,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并逐步形成科学探索的基本方法。从本节课目标完成情况上看,学生基本完成预期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2、教材处理得当:
在电子式和结构式的教学中,通过氯化氢、二氧化碳、氮气等物质的电子式的书写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成键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的不同,巧妙地将电子式与结构式的联系起来,使学生充分理解结构式书写的方法和其重要性,效果颇佳。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1)课题引入恰当,本节通过与离子键的对比学习,寻找非金属原子间形成稳定结构的途径时,发现非金属原子间如形成离子键时会产生矛盾,从而形成认知冲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深刻的理解共价键,并体验科学探究的正确思想方法。
(2)教学流程严密流畅。通过引入课题,产生疑问,探究氯化氢形成的真正原因,然后通过动画演示来具体、形象展示氯化氢形成过程,揭示共价键的形成原因,从而理解共价物质的电子式,在此基础上来巩固物质电子式的书写方法,通过电子式的书写进一步理解物质结构式的书写,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始终将学生学习的基础来设计后面的教学内容,始终将让学生不断体验学习的知识的重要性,以此来激发和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
(3)课堂小结新颖,通过小结不但回顾本堂课学习的重要知识和领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同时进一步领会物质形成稳定结构的途径。
二、还有以下几点须改进:
1、在课堂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还应给予足够的时空:
对于一些探究性问题,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充分,如:对共价物质的电子式的书写的练习时间、讨论和方法总结不够充分;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比较仓促。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功能有待加强:
本节课的多媒体的功能开发不够,有许多内容作了电子黑板的作用,尤其在本节课中共价键形成过程是否可用一些形象的动画,帮助学生对共价键的理解会起到更好的作用,在今后还应加强多媒体制作的学习和提高。
第四篇:苏教二册 《识字7》教学设计
苏教二册 《识字7》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理解第一则短文的意思,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
《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大概):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条死去的大青虫,去搬,搬不动。又来了一只,也搬不动。后来,又来了三只、四只……最后,一大群蚂蚁终于把比它们体积大上千倍的大青虫搬回洞里。
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课内悟
(一)导入:
1、认读熟字:木、人、工、心。
2、板书课题。
(二)初次看图,自渎生字词
1、看书上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些什么?
2、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轻声读,读准字音,想一想课中哪些生字与图有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三)看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左图
(一)2、图上画了谁?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走路)
3、他走路的姿势像一个什么字?(出示)人
“二人”是干什么的?
4、左图
(二)(三)教法如上。
5、小结:刚才我们边看图边学习了哪几个生字,新词?想想,这些生字与图有什么关系?
(四)看图学习短文
1、自由读短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金:前鼻音成:翘舌音,后鼻音
3、检查儿歌朗读情况
4、读懂儿歌:
“二人从”是什么意思:“三人众”是什么意思?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是什么意思?
回顾刚才的“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
4、背儿歌
三、教学生字
1、认读生字词
2、按笔顺描红
反馈‘变、成、金’的笔顺
5、学新偏旁:“群”:羊字旁
6、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7、指导书写,师重点指导以下字:
众:上面的人要盖住下面的从,从的左边的人的一捺要写成一点。
群:君与羊都要写得瘦长些,羊的一竖还要写得长些。
成:第四笔斜钩要写舒展,略有弧状
金:人字头要写得舒展些,盖住下面的字。
8、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师范写。
9、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四、课后练:
1、填空:
成:共()笔,第3笔是(),第5笔是()。
变:共()笔,第3笔是(),第5笔是()。
金是()结构的字,共()笔,第6笔是()。
2、课文内容填空:
一人单独走是什么字?()
二人结伴走是什么字?()
三人成一群是什么字?()
教学后记:“群”“黄”容易写成错别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剩余5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
2、理解第二则短文的意思,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有感情地诵读短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背诵第一则短文。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学。
2、讨论交流,适当点拨。
3、根据学生回答点拨,并相机出示生字词,指导读准生字字音。
三、看图学习短文
1、自由读短文。
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检查儿歌朗读情况。
3、讨论交流:
这则儿歌你读懂了哪句?说一说。
4、有感情读背短文。
四、教学生字。
1、认识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2、用“单、丝、线、独”口头组词。
3、在书上描红“单、丝”。
4、在习字册上书写“单、丝”。
五、诵读全文,检测效果
1、多种形式诵读课文。
2、多听写本课生字词。
六、小结
七、教学后记:
1.学会本课了本课生字,掌握了一个偏旁:羊(羊字旁)。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较浓。
3.能够有感情朗读儿歌,理解两首儿歌的意思,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4.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够合作探究、大胆交流。
第五篇:苏教一下 识字4 教学设计
《识字4》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生字,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几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其他字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诵读谜语,理解谜语,体验猜字谜的乐趣。教学重点
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正确运用“池”“驰”这两个字。教学难点
读好字谜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2、3、学会课文生字,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正确地诵读谜语,理解谜语。学写生字“驰、奔、池、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观察字盘
1.师板书“也”。
2.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个字吗?(生答)今天,老师给“也”找来了几个朋友,你们看。(出示字盘)
3.师转动字盘,将“也”分别与“守、土、十、马”组合、演示。4.板书“驰、地、他、池”4个字。
二、读准字音,学习词语
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词连读.四人一小组交流:哪些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在书上用“。”做记号,多读几遍。
3.检查指导。
(1)指名读生字及词语。
(2)相机指导:“驰”、“池”是整体认读音节“en”,不要读成“eng”。“塘”的韵母是后鼻音。
(3)齐读生字及词语。
(4)理解。看图理解“田地”、“池塘”。奔”的韵母是师生对话表演,用上“你我他”。让学生感知“你我他”的用法。联系图来理解“奔驰”。
三、游戏巩固请一名学生当小老师,转动字盘,让其他学生用字盘辨字,并口头组词。
四、学习字谜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圈出生字,读准音。
2.出示卡片,开火车检查字音。提醒学生注意:“行”韵母是后鼻音。“稼、千、虾、庄”都是三拼音。
3.指名读字谜歌。告诉学生:这是一首字谜,它让我们猜一个字。
4.四人一小组讨论:这首字谜的谜底是什么?
5.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转动字盘,显示学生所说的字学生看相应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字谜。
6.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读出韵味,读出猜字谜的情趣。让学生说说听了老师的朗读,觉得怎么样。
(2)生自由练读。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中的拖腔唱读或顿读。
(3)指名读字谜歌。评一评。
(4)同桌一起读字谜歌。
7.课外延伸。小朋友,猜字谜有趣吗?课外请小朋友搜集我们一起来猜。
五、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1.析记字形。
(1)认读生字“驰、奔、池、塘”。
(2)教学新部首:“马”、“大”、“土”。
(3)交流记字方法。教师及时小结学生的记字方法。
2.指导书写。
(1)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帖中的范字“驰、奔、池、塘”。
(2)说一说怎样才能把“驰、奔、池、塘”写规范,写漂亮。
(3)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奔”大字头的撇、捺要写得分开些,舒展些。“十’’写得小些扁些。“升”横要写得稍长,撇、竖要分开些,能承受住整个字。“驰”左窄右宽,马字旁最后一笔是提。“塘”左窄右宽,“土”要写得偏上些,短些。
(4)播放轻音乐,生说写字姿势歌。描、仿、临写生字各
(5)师巡视,及时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2、复习生字的认读,学写本课的另6个生字,认识其余的四个偏旁。有感情地诵读字谜,体验猜字谜的乐趣。
一、复习巩固
1.给“也”字找朋友,并口头组词。
2.读生字新词。
3.诵读字谜歌。
二、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1.析记字形。
(1)认读生字:行、千、庄。
(2)教学新偏旁。
(3)说说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2.指导书写。
(1)小许交流:怎样才能把“千、行、庄”写规范,写漂亮?
(2)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
(3)学生随着音乐描、仿、临写生字。
三、课堂练习
1.加偏旁组词。
也------()------()-----()-------(2.扩词。
行()()()
奔()()()
3.选字填空。
池 驰
(1)鱼儿在()塘里游来游去。
(2)骏马在草原上奔()。
4.游戏猜字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