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音乐上册 牧童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最新版
牧童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歌曲《牧童》
教学目标:
1.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小牧童放牧时的愉 2.情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3.用整齐、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用口风琴学习吹奏低声部旋律。教学重点:用均衡、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合唱中相同与不同旋律的准确、和谐。教学准备:钢琴 录音机 录音带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以旧带新,激发学习兴趣)1.复习歌曲《牧童》高声部旋律
导入:这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歌曲《牧童》,大家听旋律,(教师播放歌曲《牧童》学生轻声唱 歌词)请各组同学复习第一段歌词。教师播放歌曲《牧童》学生轻声唱歌词。
2.口风琴合奏教学(指导学生掌握低声部旋律,为合唱教学打基础)
教师出示歌谱,布置学习任务,由各组组长带着大家进行练习,练习5分钟后,大家齐奏。齐奏后师生合奏:教师吹奏高声部,学生吹奏低声部,吹奏准确后师生交换声部再吹奏一次。全班分成两组交叉进行练习(提示:气息控制好、同时注意声部之间的平衡)
二、合唱教学。
1、我们刚才的合奏练习对于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合唱会有很大的帮助,请大家把刚才的低声部加上歌词唱一唱,分组唱,各组唱熟低声部(第二、三乐句)
2、复习歌曲《牧童》低声部旋律
3、过渡语:现在我们来复习歌曲中低声部的旋律,(出示曲谱,复习低声部旋律)
提示:教师带着学生将低声部旋律唱准,第一遍唱慢速;第二遍要求高声部轻声进入。(1)学唱歌曲第一、二段歌词
第一遍演唱:要求用简洁、朴实的音乐语言表现歌曲,强调双声部的准确、和谐。
教师提示:演唱时培养倾听的能力,唱自己声部同时听到另一声部且不受干扰。音色保持统一、声部平衡。
第二遍演唱:在第一遍要求达到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能比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3)根据学生情况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
三、完整的演唱歌曲(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完整表现歌曲)。请几位同学加入打击乐伴奏(双响筒 三角铁),体验歌曲中蕴涵的丰富情感,用歌声尽情抒发小牧童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总结评价。
草原上的小牧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我们也能向他那样做个快乐的小学生。
2017.3.1
第二篇:四年级上音乐教案-牧童人教新课标(2014秋)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牧童、小羊、白云、鲜花、绿草„„)、音响资料、钢琴、歌谱。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音乐采用《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2、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旋律)
配乐旁白(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远处,一个手提着羊鞭、身背着小笛的小孩儿,赶着小黄牛和一群雪白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了清澈的水,高兴地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津津有味地喝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小笛吹起来,听,悠扬的笛声传来了„„)
3、学生回答
师:“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们仿佛来到了大草原,看到许多牛羊„„
4、请学生贴出画面
⑴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⑵学生选择背景画到黑板进行贴画。
⑶点题:师:“猜猜看,牛羊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⑷生:“牛羊是牧童赶来的。”“牧童就是放牧的儿童”。⑸贴出牧童、出示课题
二、学唱歌曲
(一)、掌握节奏
1、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了一首歌,你听„„”
2、听录音范唱。(出示歌谱)
3、师:“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
4、生:“非常高兴、热烈欢快„„”
5、师:“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6、生:“二声部合唱”。
7、学生慢速按节奏读第一段节奏。
8、出示切分节奏X X X
9、师:“切分节奏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出现了?共出现了几次?”(让学生指出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运用)
10、学生小组讨论。
11、师:“说说切分节奏为歌曲增添了哪些音乐色彩?”
12、生:“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显得活泼、跳跃。”
13、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朗读歌词好吗?”
14、生:“好!”
15、随音乐伴奏按节奏读歌词。(用快乐的情绪读歌词)
16、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分三组,每组一段,按节奏读歌词,比一比哪组节奏准确并能表达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17、小组比赛(老师进行评价)
(二)、视唱曲谱
1、出示高声部旋律。
2、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谱学习。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学的最认真,速度最快!”
3、小组进行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4、师:“老师要检验一下,看看大家学得怎样,在教师钢琴伴奏下,演唱歌曲高声部旋律。”
5、学生采用拍手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切分节奏,体会乐曲快乐的情绪。
6、学唱二声部旋律 ⑴再听歌曲(完整播放歌曲)
⑵师:“你觉得这次播放的旋律和我们刚才演唱的旋律有什么不同?哪一句有和声?”学生回答,并指出歌曲有和声处。
⑶教师出示二声部旋律。⑷分小组学唱第二、三句旋律。
⑸师:“哪组试试演唱其中的一句?”(教师钢琴指导音准)⑹小组进行演唱。
⑺师:“我们来一个旋律接龙好吗?老师演唱第一句,其它三句每组一句怎么样?” ⑻生:“太棒了!” ⑼完整演唱歌曲旋律。⑽两个声部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A、老师演唱高声部,学生演唱低声部。B、学生分两组进行合唱。
⑾师:“看样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唱词了,下面我们就试着把歌词填进去演唱好吗?” ⑿生:“好!”
⒀分两声部进行填词演唱。
三、知识扩展:
1、师:“你们知道歌曲《牧童》是哪个地区的歌曲吗?”
2、生:“是蒙古族的”、“是外国的”„„。
3、教师介绍:《牧童》是斯洛伐克民歌,斯洛伐克是一个可爱的国家,拥有肥沃的平原和连绵的高山峻岭,牧童们在自己的家乡自由地放声歌唱。
4、国旗
5、首都:布拉迪斯发。
人口:539万。面积:4.9万平方公里。
6、风景欣赏:
四、小结:
课下寻找斯洛伐克的相关材料。随《牧童》欢快旋律出教室。
第三篇:四年级音乐上册 铃儿响叮当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铃儿响叮当
教学内容: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目标:
l.培育学生热爱自然、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并能在歌声和面部表情中表现出来。
2.歌声整齐,吐字清晰灵巧,合唱初步和谐。
3.背唱这首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介绍本单元名称《八音盒》的意义,先介绍八音盒(最好能找到八音盒的实物),再讲述本单元取名八音盒的含义。
雪橇对于我们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不居住在北方的人们很难体会乘坐雪橇滑行的乐趣,但我们又确实都了解雪橇,这大多是从影视中见过的,同学们知道雪橇有什么用途吗(学生议论)。对!雪橇最初是在雪地里运送物资的,后来主要是供旅游者娱乐和用于体育比赛了。同学们知通雪橇是用什么拉的吗(学生们议论)。对!一般都是用马或狗来拉的。在少数地方也有用牦牛拉的(主要是运输物资)。在这首歌曲中雪橇是用马拉的,马的脖子上还系着铃呢,雪橇上乘着欢乐的孩子们,他们迎着大风雪,扬鞭唱歌,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这种勇敢、自信、乐观的精神,要更加热爱音乐、热爱歌唱、热爱生活、乐观自信,这就是我们能不能唱好这首歌的前提。
2.播放范唱录音(合唱)。学生随录音轻轻唱歌词,注意第2、4、6小节中弱起的词句。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3.完全采用听唱法来学习合唱是很困难的,效果也不会好,因为学生们很难从两个声部中分辨出第二声部来,大多跟着第一声部跑。所以教师在教唱第二乐段(合唱部分)时须重点教唱第二声部,在基础较好的班级中,可以先教歌谱,再教歌词。
在教唱过程中,顺带学习反复跨越记号。还应注意用1=D的调高,不要用l=F。
4.再次欣赏歌曲的范唱,要求学生特别注意合声部分,并努力向录音里的效果靠拢。
5.整体练习、逐步做到感情投入,表情愉快,吐字清晰、合唱和谐,并能初步背唱。
教学反思:
学生演唱歌曲是感情投入,表情愉快,歌声整齐。合唱是两个声部演唱的和谐。
第四篇:四年级音乐上册 田园随想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最新版
田园随想
教学内容:
1.欣赏音乐《前奏曲》《小步舞曲》,进行田园随想。2.欣赏绘画《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3.配乐朗诵《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4.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2.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歌曲、乐曲、绘画、配乐朗诵或表演等艺术形式,创造性地表现一幅田园小景。引导学生从活泼动听的旋律和诗一般的语言中感受大自然美丽的山山水水,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音乐和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可以表现同一种意境,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一种是用声音,一种使用色彩。2.板书课题:田园随想。
二、欣赏绘画《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
1.先请同学们欣赏英国画家康斯泰勒尔的《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想一想,画面上表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从画面的内容、色彩表现的意境等方面欣赏这幅名画。3.讨论什么样的音乐意境与这幅画的意境相似。
三、欣赏音乐《前奏曲》《小步舞曲》,进行田园随想。1.教师播放音乐《前奏曲》《小步舞曲》,引导学生进行田园随想。2.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确音乐《前奏曲》《小步舞曲》旋律优美,与绘画的意境是相似的。3.与音乐《欢乐颂》对比体会《欢乐颂》是庄严的,不适合表现幽静的田园风光。4.法国作曲家比才的音乐《前奏曲》《小步舞曲》旋律优美、节奏舒展、速度缓慢适于表现田园的景色。
5.引导学生了解表现优美田园景色的音乐,一般是旋律优美、节奏舒展、速度缓慢,由于长笛清脆、柔美的音色,经常被用来表现田园的景色。6.引导欣赏中国名曲《姑苏行》《春江花月夜》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意境。
四、配乐朗诵《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
1.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现田园小景。
2.教师出示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
3.试一试,在《前奏曲》或《小步舞曲》的伴奏下朗读。并感受、对比有音乐伴奏和没有音乐伴奏的朗诵有什么区别?
4.启发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吗(如唱歌、舞蹈、影视、雕塑等艺术表现形式)?
五、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
1.分组准备用各自的艺术形式表现一幅田园小景。2.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2017.3.1
第五篇:四年级上册音乐 火把节之夜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最新版
火把节之夜
教学内容:
欣赏弹拨乐曲《塔吉克的节日》和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教学目标:
1.能静心、专注地欣赏音乐,并能听出音乐中各段落不同的情绪和速度,能随着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
2.初步了解塔吉克民族及该民族常用的民族乐器鹰笛和手鼓;了解火把节的概况和民族乐器“阮”,能初步辨认“阮”的音色。
3.学会几个彝族的舞蹈动作,并随着音乐表演;学习演奏手鼓,为乐曲伴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现傣族欢乐情景的歌曲《欢乐的泼水节》,今天我们要到彝族的山乡去“旅游”,参加他们的火把节。介绍彝族的火把节:
彝族的火把节盛名天下,每年的农历6月24日起,连续三天三夜,彝族人民在宽广的草地上纵情歌舞、赛马、斗牛、射箭、摔交,到了晚上,青年男子就点燃火把,穿行于田野山村之间,以驱除妖魔,保佑平安,密密的火把犹如一条长龙在山道、田间缓缓游动,场面十分壮观,与此同时,处处点燃篝火,男女老少围着篝火欢乐歌舞,直至深夜。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二、欣赏乐曲,展开想象。
1.介绍乐器:中阮——好像是一把大的月琴,它的历史有近2000年了,有大、中、小之分,常用的是中阮和大阮,他们有四根弦,演奏时左手持琴,右手用拨子演奏,中阮的音色柔和,表现力很强。
2.提出欣赏乐曲的要求。
首先要集中注意力,否则就听不出其中的妙处了;其次,要能记住乐曲的主题旋律,最好能跟着哼唱几遍;再者,听音乐要能根据音乐的标题和意境展开联想和想象,想象越丰富,你对乐曲的理解就越深,对音乐语言就越熟悉;最后,还要注意演奏乐器的音色。
3.初听乐曲,现在让我们首先做到第点,集中注意力,聆听乐曲。随着教师学唱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4.完成课本上的作业:为A、B两段旋律填上速度和表情用语。
三、欣赏弹拨乐曲《塔吉克的节日》。
1.简介塔吉克民族及民族乐器鹰笛和手鼓。
2.初听乐曲,随着教师学唱乐曲主题,要求能初步记住。3.学习手鼓的演奏方法,部分学生手持手鼓为乐曲伴奏。
4.教师演奏乐曲的主题,部分学生手持手鼓为乐曲伴奏,其他同学模仿手鼓演奏的动作。
四、复听乐曲,能根据音乐的标题和意境展开联想和想象。
五、教学后记:
这节课首先集中学生注意力,聆听音乐;能让学生记住乐曲的主题旋律,能哼唱乐曲的主题旋律;能根据音乐的标题和意境展开联想和想象;能听辨演奏乐器的音色,能用手鼓为乐曲伴奏。很有成就感!
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