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教学设计模式

时间:2019-05-13 01:5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章教学设计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章教学设计模式》。

第一篇:第二章教学设计模式

学习辅导二:第二章 教学设计模式

一、内容提要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以下几项内容:教学设计模式的含义和功能、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的四个阶段、教学设计模式发展的“二代”,以及教学设计模式的各种类型。

1.教学设计模式的和功能

⑴含义

模式,通常是指可以使人模仿的系统化的、稳定的操作样式,它表现为某种规范的结构或者框架。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稳定的操作样式,它用简约的方式,提炼和概括了教学设计实践活动的经验,解释和说明了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有关理论。教学设计的模式既是教学设计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设计实践活动的升华,它同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特征。

⑵功能

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设计的实践提供直接的指导。

第二,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提供资料、素材。教学设计模式包含了关于教学设计的特定的理论、指导思想,这些教学理论可以转化为教学设计的理论,成为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来源。

第三,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第四,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管理决策提供指南和依据。因为教学设计模式提供了关于教学实践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信息。

2.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

教学设计的模式是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因此,教学设计的模式也往往表现为一个有序的过程。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可以从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素和教学设计模式的构成环节两个方面来把握。

⑴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素

教学模式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可称为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素。

20世纪80年代,安德鲁斯和古德森总结出教学设计模式的14个步骤,这14个步骤反映了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素。分别为:需要的评估;考虑不同的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形成系统;明确限制;形成广泛目标和可以观察的具体化子目标;生成与总目标和子目标相匹配的前测和后测测验;分析总目标和子目标的类型并将下属技能序列化;确定学习者的特点和准备状态;形成与科目和学习者需要相适应的教学策略;选择媒体以采用教学策略;形成以策略为基础的教学课件;对课件进行形成性评价以诊断课件使用者的学习困难;在诊断基础上,对课件进行修改;开发有关安装和维持以及定期修理教学程序的材料和过程。

另一个学者瑞奇在安德鲁斯和古德森的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教学设计模式的以下6个要素:确定学习者的需要;确定各个层次的目标;建构评价过程;设计和选择教学传递的方式和方法;试用所设计的教学系统;安装和维持系统。

史密斯(P.L.Smith)和雷根(T.G.Ragan)提出的教学设计过程中的4个基本问题,也就是教学设计的4个要素:学习者或受培训者的特点是什么?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是什么?怎样评价和修改?

⑵教学设计模式的构成环节

教学设计模式是由一系列环节构成的。在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中构成环节各不相同的。

迪克和凯瑞的教学设计模式中,构成环节有10个:明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确定行为、个性的准备状态;写出行为目标;开发与标准有关的测验;开发教学策略;开发和选择教学媒体;设计和进行形成性评价;修改教学;设计和进行总结性评价。

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中,构成环节有9个:教学目标;教学分析;起点行为和学生的特征;作业目标;标准参照的测验项目;教学策略;教学材料;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本书认为,教学设计模式包括的基本环节有以下8个:学习者的分析;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教学情境媒体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评价的设计。

3.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

本书引用了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四个阶段的说法。

⑴第一阶段,把教学设计视为应用科学。这个阶段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这个时期的教学设计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的外显行为及其先决条件,注重学习任务的分析,注重教学设计的程式化、序列化。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详尽地分析和分解学习内容(亦即教学内容),将学习内容转化成各种类型的具体化的、可观测、可操作的行为目标,根据这些行为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完整的教学序列。

这种教学设计的优点主要在于它达到了教学设计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教学设计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可直接操作的完整的蓝图,教师可以按照设计直接进行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这种教学设计的缺点主要在于:片面强调分析和分解教学内容,而缺少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阐述;过分强调分解教学环节,而对教学的整体性重视不够。

⑵第二阶段,美学教学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一阶段,教学设计者们侧重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强调用美学效果来吸引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同时主张,不应该把教学设计成直线型的序列,而应该以综合的方式设计教学,强调教师以多样化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选择和运用那些较好地体现师生之间交互作用的教学策略,并试图把教学系统设计成一个开放的系统。

⑶第三阶段,教学设计着重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教师成为教学设计的主体,成为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创造者和技师。

⑷第四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这一阶段,在教学设计中起指导作用的学习理论最重要的是建构主义,学习被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学习者自主地进行建构的过程,这一建构过程受到学习者的知识经验的影响,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占着中心的地位,而教师是起着指导者、促进者的作用,也称为“以学为本”的教学设计,即进一步强调教师成为教学设计的主体,而不只是教学设计的执行者。

4.“二代”的划分

本书引用了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二代”的划分的说法。

⑴第一代教学设计模式,第一代教学设计模式泛指1990年之前的所有教学设计模式,主要标志是:在学习理论基础方面采用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即刺激—反应理论。例如,“肯普模式”和“狄克—柯瑞模式”。

肯普模式(J.E.Kemp,1977)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强调四个基本要素(目标、学习者、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着重解决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学生必须学习到什么,这是确定教学目标;二是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应该怎样进行教学,即根据教学目标的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三是检查和评定预期的教学效果。);安排十个教学环节(一是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为此应先了解教学条件;二是选择课题与任务;三是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四是分析学科内容;五是阐明教学目标;六是实施教学活动;七是利用教学资源;八是提供辅助性服务;九是进行教学评价;十是预测学生的准备情况。)。

图1肯普的教学设计模式

图2狄克—柯瑞教学设计模式

图3史密斯—雷根教学设计模式

⑵第二代教学设计模式

第二代教学设计模式泛指1990年以后建立起来的教学设计模式,其主要标志是:在学习理论基础方面是认知学习理论,特别是奥苏贝尔的认知学习理论。例如,“史密斯—雷根模式”。这一模式吸取了心理学家加涅在“学习者特征分析”环节中注意对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进行认知分析的优点,并注重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内容组织的指导作用,在学习理论上体现了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结合。史密斯—雷根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内容:将教学活动分为教学分析、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三大环节。教学分析明确地分为三个方面:学习环境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三类教学策略(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和教学资源管理策略)。

5.教学设计模式的类型

本书引用了教学设计模类型的4分说法。

⑴建立在系统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模式

这类教学设计模式的代表主要有巴纳赛的教学设计模式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

图4巴纳赛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五个领域

图5布里格斯的以学校为系统的教学设计模式

⑵建立在学习和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模式。几种影响较大的教学设计模式:迪克和凯瑞的教学设计模式;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梅里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建立在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包括九大教学事件:引起注意;告知学习者学习目标;回顾所需的先决技能;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发学习行为;提供行为正确与否的反馈;评估学习行为;增强保持与迁移。

梅里尔的教学设计模式被称为“部分呈现理论”、如图6。

图6部分呈现理论教学设计模式应用示例

⑶建立在传播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模式

这类模式的代表:马什的一般传播模式;莱特和皮亚特的文本组织模式。

马什(P.O.Marsh)的一般传播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内容是:把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本设计阶段,这个阶段为其他各个阶段提供信息输入,包括四个步骤:选择策略;写出接受者的概况;强调中心观点;建立行为目标。第二个阶段是对第一个阶段的扩充,例如将中心观点分解为几个具体的步骤,依此形成一个总体内容框架,进而根据总体策略和学习者的特征选择具体的信息呈现方式,同时选择信息的组织方式。第三个阶段是控制信息的复杂性,如考虑信息的复杂性对于学习者是否合适。第四个阶段是教学设计者考虑学习者所期望的反应类型。

莱特(Wright)和皮亚特(Pyatt)认为,教材页面上的内容的组织对学习存在着影响,他们根据这一观点提出了文本组织的教学设计模式。在教学设计中,要确定页面的内容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现状,这是指每页的总体框架,是信息的结构。二是轮廓,它包括平衡、空间等特性。三是表现,它是指使学习者对信息的关键方面引起注意的技术。四是印刷样式,它与打印材料的外表和风格有关。五是系索词,它是指教材页面上提供关键信息的词,如标题、主题句和提要等。六是风格,它是指整个页面的特征和写作的风格。这六个因素对页面有着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学习过程。

二、网上自测习题

一、填空题

1.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稳定的()样式和简约方式。

2.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稳定的()样式。

3.教学设计的模式是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因此,教学设计的模式也往往表现为一个()的过程。

二、单选题

1.20世纪80年代,安德鲁斯和古德森在研究了40多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教学设计模式的()步骤,这些步骤反映了教学设计模式的一般要素。

A.14个

B.9个

C.6个

D.4个

2.根据美国学者迈克尔·艾劳特(Michael Eliot)等人的研究,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状况可以大致划分为()阶段。

A.4个

B.9个

C.14个

D.6个

3.肯普模式(1977)这一教学设计模式强调四个基本要素,分别为()。

A.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B.教材组织、学习者特征、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

C.媒体选择、教学目标、可控性和学习者分析

D.学习者特征、灵活性、适应性和教学目标

4.,从对学习结果进行分类、呈现形式、呈现要素三个方面考察了教学材料设计过程的教学设计模式被称为()。

A.梅里尔的“部分呈现理论”教学设计模式

B.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

C.迪克和凯瑞的教学设计模式

D.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

三、简答

1.瑞奇总结归纳教学设计模式的6个要素分别是?

2.按照教材的观点,教学设计可以分为那8个基本环节?

3.肯普模式中的十个教学环节分别是什么?

4.简答史密斯—雷根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内容

5.教学设计模式有那几项功能?

6.巴纳赛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哪五个领域?

附:第一章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途径 2.中介3.纽带 4.任务 5.阶段 6.长期 7.系统 8.系统 9.运行 10.系统 11.多样 12.设计 13.系统论

二、单选题

1.A2.A3.A4.A5.A

三、简答

1.⑴学校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多门课程使学生获得的系统性的知识,系统性的知识是人类长期积累的总体认识的成果,这些成果是人类长期以来在探索世界过程中智慧的结晶,人类这些智慧的结晶通过教育与教学的加工凝结成为教学中的知识。

⑵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向自己智慧挑战的过程,学生通过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和潜在的能力,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

⑶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性的认识逐渐有效地汇聚成为人类的总体认识。

2.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是由教学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学习者个体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

⑴学校教学活动是实现人类认识和个体认识之间有效联系的重要纽带。

⑵教学活动是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3.⑴一般教学系统理论为制定计划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系统的工具。人们比较常见而且比较易懂的系统论工具就是流程图,这种流程图也被经常用来表示从分析学习任务到教学设计模式完成的整个教学设计过程。

⑵一般教学系统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系统方法。把一般系统理论运用于教学设计领域,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思考和研究问题或事物的方式方法,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考查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每个因素作用和影响,同时也可以为教学设计提供一种发展的远景。例如,在教学设计的系统中,要用系统的方法来思考和设计教学的各个部分(各个子系统),必须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思考和考查各个部分的问题。

⑶根据系统论的思想,教学设计系统又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教学设计的性质、内容、方法要受到教育这个大系统的制约;而教育又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所组成的更大的社会系统的影响。

4.⑴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

⑵为学生奠定科学的道德观、价值观基础,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现代社会公民素养。

⑶培养个性,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5.教学设计归纳为:(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等三个层面。

⑴(学科)课程教学设计主要是指一门具体课程的教学设计,从它所针对的教学设计的任务来说,可以称它为长期设计。

⑵单元教学设计是介于(学科)课程与课堂教学设计之间的一种阶段性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除了要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之外,还起着协调年级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作用。

⑶课堂教学设计一般是针对一节课或某一个具体问题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活动,所以也称为即时教学设计。

6.⑴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使用的“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⑵具体来说,教学设计有着比较具体的操作程序,它是以现代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运用系统理论的思想与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教学观念、教学经验、个性风格,分析教学中的问题与要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和组合相应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资源,为达到预期的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⑶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为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

7.⑴教学时间的规划技能。科学地设计安排教学的先后顺序,合理地计划和安排设计教学时间,对教学设计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基础性技能,一个教学设计者必须清晰的知道怎样按照有效的顺序分配教学时间和对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

⑵教师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包括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文字与图表处理技术、电子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与应用技术等,是教学设计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⑶教师的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选择以及优化组合的设计能力。

8.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的基本意义在于:

一是有利于教师比较恰当地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有利于教师合理准确地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过程;二是有助于教师科学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有意义和有效的背景知识;三是有助于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力求通过实际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自己的最好发展程度和水平。

9.教学设计者个人个性素质应当包括:良好的职业态度与职业修养,积极的热情和坚韧的创新精神,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基础和教育与教学基础理论,优良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思维品质等;有着良好的教学实践经历和教育教学培训过程,这是因为教学活动中有着许多内隐的因素(如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教学活动中的认知策略、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智力结构等)只有在实际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才能显现出来,这些因素仅仅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是远远不够的,教学设计者只有通过实践经验的过程才能获得特别的设计技能或技巧。

四、论述题

1.⑴指导性

⑵整体性

⑶操作性

⑷创造性

2.⑴确定教学目标

⑵研究和分析教学内容

⑶研究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⑷教学过程相关措施的研究与分析

3.⑴教学设计比较充分地注意到学习者的特点

⑵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⑶教学设计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⑷教学设计促进了教学传播系统的有效使用

五、实践题

1.要点

教学设计作为的教学活动的系统规划和决策的过程,所遵循的设计程序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设计和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

⑵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基本技能,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状态,设计和确定教学活动的起点状态;

⑶分析设计教学活动中,学生从教学的起点状态向教学的最终目标状态发展过程中应当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应当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等;

⑷考虑并研究教学活动中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与方法,以及所应提供的学习指导;

⑸研究和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所要进行的测量与评价的方式和方法等。

实例略。

第二篇:教学设计模式

教学设计模式——迪克-凯瑞模式

迪科-凯利(Dick & Carey)模式(如下图)是典型的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开发模式。该模式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到终结性评价结束,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开发过程。在该模式中,教学设计活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是通过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以及学习者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而得出。教学目标一般以可操作的行为目标形式加以描述。

(二)选用教学方法

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教学方法的选用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材料得以实现。

(三)开展教学评价

这里的教学评价也包括形成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

迪克-凯瑞模式

教学设计模式——肯普模式

肯普(J.E.Kemp)认为,一个教学系统应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学生、方法、目标和评价。也就是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这个教案或教材是为什么样的人而设计的?希望这些人能学到什么?最好用什么方法来教授有关的教学内容?用什么方法和标准来衡量他们是否确实学会了?

肯普认为这四个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是组成教学系统开发的出发点和大致框架,并由此引伸开去,提出了一个教学系统开发的椭园型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该模式有几个特点。

肯普模式

首先,肯普列出了10个教学设计的“因素”,而不称之为步骤,以表示它的整体性以及设计过程之弹性。10 个因素虽然根据逻辑顺时针排列,一般在设计一个新教学方案时可以按照这些顺序进行,但肯普没有用线条和箭头将各因素连接起来,说明在某些情况和条件下,可能根本不必考虑或进行全部的因素(环节),或是由任何一个因素作为设计的起点,再依实际情况继续下去。肯普以椭园形将10项因素圈在整个系统中,并以外围的“评价”和“修改”表示这是两件整个设计过程中持续进行的工作。这更显示出系统方法的分析设计评价反馈修正的工作策略实际上是在模式中每一因素(环节)中均执行的基本精神。因此,这个模式在形式上比其他许多流程型的模式更能反映系统论的观念。

肯普模式的另一个特色是将“学习需要”、“教学目的”、“优先顺序”和“约束条件”置于中心地位,以强调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随机拿这几个因素作为参考的依据。如前所述,教学系统是由一组有共同目标和相互关联的因素所组成的,其作用范围是人为设定的,因此,肯普将学习需要和教学目的置于中心正是突出了系统方法的以系统目标为导向的本质。同时,教学系统的设计过程离不开环境的制约:先考虑什么,后考虑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等,都必须以环境的需要和可能为转换。

肯普模式不象其他许多模式那样只能按线性结构按部就班地进行设计,而是设计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需要,选择某个因素为起始点,并将其余因素按照任意逻辑程序进行排列;说明因素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如某些情况下不需要那一个因素便可不予考虑,避免了形式化;说明了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性,一个因素所采取的决策会影响其他因素,一个因素决策内容变动,其相联系的因素必须作一定的修改。

教学设计模式——尼文模式

尼文(N.Nieveen)在总结前人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学开发模式进行了改进,将线性模式与环行模式相结合(如图)。该模型更加直观形象地描述了教学系统开发的真实过程,体现了如下两个方面特点:

1.将原来的评估部分细化为形成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两部分。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实施评价,便于提高系统性能;而终结性评价的目的则是在系统开发结束以后进行评价,对系统性能、效果等作出定性、定量的描述。2.设计、开发、实施以及形成性评价是一个循环往复的统一体。一个完善教学系统的开发,往往要经过几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才能实现。

尼文模式

第三篇:教学设计模式

浅谈教学设计模式

作者:谷利红 于媛

来源:《学园》2013年第01期

【摘 要】教学设计模式是教学设计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桥梁。传统教学设计模式解决设计中“做什么”的问题,而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则主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模式 知识建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025-02 一 前言

“教学设计是一种包含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的分析与描述、方案的设计以及对方案进行缺陷分析与改进的操作过程,而这一系列操作的目的是建造一个能满足要求的教学系统。”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上课而做的准备工作,是教师有效上课的重要前提。教学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教学设计模式是在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可操作性较强的、适应各种不同课型的框架,是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桥梁。

二 传统教学设计模式

大多数设计的系统模式具有类似的成分,但在阶段的具体数目及其图形表征上有较大的变化。

传统教学设计模式如addie模式、迪克和凯里的教学设计模式、乌美娜教授提出的教学设计一般模式都是在国内外分别具有一定代表性意义的设计模式,这些模式有类似的成分,但在阶段的具体数目及其图形表征上有较大的变化。这些教学设计的模式都属于工作框架,只说明在设计中需要“做什么”,而没有说明“如何做”的问题。如在三种设计模式中都存在“分析”“教学分析”和“学习内容分析”这一环节,却没有给出明确的分析方法,即如何分析、如何进行学习内容的分析。因此,教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在“分析”这一环节中依然是凭借已有的经验,泛泛的进行分析,这些分析效果受教师本身影响较大,也很难评判分析结果的好与坏。另外,这些工作框架过于追求精确性,貌似严谨,却严重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首先,这种形式主义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易使教学变得僵硬呆板,缺乏生机和活力。其次,忽视了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难以处理教学中各种可能随时出现的、预期之外的教学问题。最后,繁杂的、重复的教学设计根本不适用于教师的实际工作。因此,这些教学设计理论主要的应用是教师的公开课或参加一些教学设计比赛,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真正按照这些模式进行指导教学实践的却很少,这就表明一线教师对这些模式并不感兴趣,这些模式并不能为教师实践服务。三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1.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简介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将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尝试设计阶段、方案的结构化分析阶段、方案的优化设计阶段和方案的缺陷分析与改进。

尝试设计阶段包含教学目标确定、学习者分析、资源制作、教学过程设计,要求从学生的角度清晰描述学习目标,表明学生能做什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入、过渡、总结、交互等,要特别注意的是知识传递的顺序。

方案的结构化分析阶段包含知识建模、目标精确化、学习者特征精确化、活动切分、任务切分。即在已有设计的基础上,对教材及相关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对教学内容中包含的知识点进行建模;然后说明学习哪些知识点及知识点的学习层次;了解学习者的特征,方案的设计要适合学习者的特征;将教学过程分为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并且这些活动是独立的;将学习活动内部的教学过程切分成任务序列;最后补充设计中所缺漏的成分。教学方案的优化包括一致性检查,即检查设计中的学习活动与相应的学习目标是否一致、教学过程满足“具体—抽象—具体”框架、增加或更换学习外部形态等。

对教学方案的缺陷分析是改进方案的前提。缺陷分析分为直接的缺陷分析,主要检查方案设计与目标的一致性;另外一种是对教学实施进行教学问题分析,找到教学方案的缺陷。2.新特色

第一,以技术为依托。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与传统教学设计模式不同,它的设计过程摆脱了传统教学设计模式框架式的束缚,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有相应的规则作为设计依据,使设计不再完全依靠经验;它的缺陷分析技术是对方案自我完善的积极尝试。从总体上来看,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是一个有技术支持的、开放的、逐步完善的过程,这是相对于传统教学设计的一个优越性。

第二,概念理解。首先是对学习活动的理解。此处的学习活动是指“为达到特定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师生行为的总和”。学习活动的核心成分是活动任务,活动人无最终表现为一系列师生交互行为,而不是指以往人们所理解的“任务”“项目”等大型事件。其次是对活动任务的理解,是学生所要完成的具体事务。它是学习活动的核心成分。活动任务直接指向学习目标。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就说明他达到了学习目标。再次是关于“知识建模”的概念,它是知识的逻辑体系化过程,“是一种内容分析技术,其实质操作就是按照一定的规范绘制知识点网络图。”

四 结束语

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思维模式的、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如何应用它进行教学设计并应用于教学以及这些设计对不同学科的教学有哪些影响,还有待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1]杨开城.教学设计——一种技术学的视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6、12、198 [2]加涅等著.教学设计原理(皮连生等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8~38 [3]盛群力.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2~37 〔责任编辑:李锦雯〕篇二:教学设计及其模式

教学设计及其模式

一、教学设计的本质

国际知名教学设计研究专家荷兰的迪克斯特拉教授认为:“教学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有意 识的活动,而学习即是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获得。当一个人想接受教学或是当组织描

述和认可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学时,就必须对教学进行设计。”

完整地看,教学设计包括理念、计划以及为开发真正的教学必须和能够遵守的规则。即

推进学习和达到教学开始前预期的学习结果的说明和任务分配。(一)教学设计的特点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是系统方法。系统方法是把对象放在系统当中,从系统和要素、要

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准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化的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教学设计不是一种直觉的冲动,而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它既有一定的理论色彩,但同时又是明确指向教学实践的。教学设计是一项极富创造力

性的工作。

(二)教学设计的因素

教学设计的质量、效果、设计过程的长短等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设计的因 素有:

1、理论的指导作用

理论的指导是教学设计由经验层次到理性、科学层次的一个基本前提。

2、设计者的洞察力

教学设计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设计者的洞察力,也就是说决定设计过程是否

应该存在有时往往既不是问题本身,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某种方案。(三)设计服务对象的本质

设计服务对象,对设计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教学设计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的身心

特点,实际需求对教学设计有重要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设计

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正确处理的首要问题。

(二)教学起点设计

任何一种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是为学习者的学习而设计教学,因此,学习者分析在教

学设计中非常重要。

(三)教学内容设计

成功的教学设计要求设计者以系统而生动的方式将教学内容组织起来,确定主要的概

念以及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和媒体设计

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密切相关。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和调整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因此确定评价策略和方式是教学设

计的必要一环。

(六)教学结构设计

教学结构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时间和空间上,各种因素的“排列”和“组

合”,确定教学目标、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媒体、设计教学评价等。

三、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模式

(一)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作为一种理论和新兴的学科,教学设计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1、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理论是研究有机体行为的一个学习心理学派。

2、代表模式

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中,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当推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

(二)认知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位理论基础的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将刺激仪反应联结为基本出发点,侧重于简单行为的习得,而未能对人在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认知转变以及复杂的行为方式的相应转变作出深入、全面的设计。

1、理论基础

认知主义的教学设计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2、代表模式

有代表性的认知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很多,如赞科夫的教学设计模式、瓦根舍因的教学设计、加涅的教学设计、布鲁纳的教学设计等。

(三)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建构主义认知论是对客观主义的根本超越,它“极大地摧毁了经验---实在主义,经验---实在主义主张以独立于观察者的物质和现象表征现实”。

1、理论基础

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建构注意的学习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这样的学习具有六个核心特征:积极的、建构的、累积的、目标指向的、诊断的、反思的。

2、代表模式

强调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意味着在教学当中应当采用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全新的教学方法,全新的教学设计模式。

阅读教学设计要素举例

一、语言

教学的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语言的艺术,能否具有较高的教学语言艺术,正是衡量教学艺术精湛程度的一杆标尺。

(一)阅读教学语言的表达形式

1、入课语 即导入语,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方法所设 计的简洁生动、有启发性、鼓动性、概括力、感染力的教学语言。

(1)以情导入类:谈话激情、音乐激情、图画激情、朗读激情。

(2)以趣导入类:以疑问激发兴趣、以实验激发兴趣、以故事激发兴趣。

(3)以理导入类:警句明理、点题明理、常识明理。

2、讲授语 是教师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介绍课文有关资料,对课文进

行分析、归纳时所使用的教学语言。运用时分为:讲述语、讲解语、讲读语。

3、过渡语 在课堂教学中起着组织教学内容的重要作用。

4、小结语 在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中的一个段落之后,教师一般都要作总结,小结的作

用是对一个段落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纲的归纳概括。要做到:精确、精辟、精炼、精彩。

5、结课语 教授一篇课文,应当成一个艺术整体。其表现形式为:归纳式、回应式、言志式。

(二)阅读教学语言的艺术技巧

凡是优化的教学语言,都是对教学语言艺术技巧的娴熟运用,都具有相当的表现力和艺术性。主要包括:

1、幽默

(1)反常法

(2)曲解法

(3)套用法

(4)移用法

(5)双关法

(6)倒置法

(7)夸张法

2、情趣

(1)选用传神的词语。

(2)选用形象的说法。

(3)选用巧妙的表达形式。

(4)选用有趣的姿势语言。

3、悬念

悬念的类型有:(1)对比式

(2)连环式

(3)误会式

4、譬喻

由于运用譬喻手法说明实力,深入幽微;描摹物态,穷形尽相,给人以哲理的启发,形象的遐想,可以达到以一当

十、理趣俱生的效果。

二、提问

提问是课堂上传授知识、启发思维,反馈信息的重要方法,是阅读教学的“常规武器”。

(一)问题的选择

从提问的流程看,确定问点是首要的一环。一般可从两个方面考虑:

(1)从理解课文角度看,要抓住要害:关键点、疑难点、含蓄点

(2)从启迪思维角度看,应把握时机。

(二)问法的精心设计

在“问什么”解决之后,还应考虑“怎样问”。这个“怎样问”就是问的方法,也就是问的艺术。要致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1)把握问题类型,明确提问的目的性:。有的同志将提问分为:叙述型、分析型、演绎

型、归纳型、发挥型、评价型、补正型。

(2)优化表达形式,提高提问的艺术性

提问表达形式的优化,关键在于处理以下几对关系:直和曲、顺和逆、散和聚、庄和谐。

不同体裁教学设计

一.记叙文的教学设计

处理好“文”与“情”的关系

安排好“人”与“事”的关系

设计好“导”与“读”的关系

协调好“说”与“写”的关系

二、说明体文的教学设计

借题材之多样,抓激发求知欲望

借事理之有序,抓培养思路条理

借科学之严密,抓训练思维方法

借文笔之生动,抓学习语言特色

借途径之特殊,抓培养多种能力

三、诗歌体课文的教学设计

抓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高度统一

从形象感知入手

充分发挥儿童诗的情趣

注意诗的含蓄与跳跃

重视儿童诗美的陶冶

古诗教学设计的注意点

讲清字词句,领略语言美

融合情与景,体味意境美

分析识境界,感受心灵美

讲解知理趣,领会哲理美

诵读品节奏,鉴赏声韵美 教学设计经典案例

孔子游春

南通市海安县大公镇中心小学 周树群

【教材解读】

打开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挟着鸟语花香向我们迎面扑来。青山秀水的诗情花意,春意盎然的泗水风光,多情将军的挥泪诀别,绍兴书屋的三味书香,倾听着大自然的声音,感受着人与自然的亲密和谐,一扇奇妙的大门在我们面前徐徐开启。温文尔雅的孔子,忧国忧民的鲁迅,铁胆柔情的彭德怀,一算惊天下的史丰收在这一刻向我们走来。

这一组课文的呈现,将引领我们走进文化、军事、科学名人的精神世界,与他们同甘苦,共悲欢,什么是真,什么善,什么是美,在与名人心灵的撞击中,每一个接触文本的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理解。

而《孔子游春》这篇课文正是对至真至善至美的生动诠释和完美演绎,孔子在“泗水河正涨春潮”之际,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游春,并以“水”为话题,叙物明理、润物无声,善教至极;随后与弟子弄琴唱和、“手舞足蹈”,又情浓至极。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三幅意境深远的图画:泗水春景,孔子赞水,师生言志。文章辞章俱佳、意境深远,发人深省、回味无穷,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极好的语言材料。

文章的三个部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孔子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泗水活泼欢快,奔流不息。触景生情,引发了孔子关于水的一番宏论,道出了孔子心目中“真君子”的标准。弟子们聆听了孔子的教诲,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志向。子路乐善好施,慷慨大方,正如水的“有德行”,颜回温文尔雅,宽容待人,正如水的“有情义”,在孔子眼中,他们都是“有志向”的“真君子”。其中,孔子论水一段既是教学上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

【设计理念】 1.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促发展,以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2.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学习目标】

1.以读入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2.情为主线,熟读课文,读中悟情,揣摩课文前后的联系。结合补充材料,感受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以及胸怀天下的仁爱思想,感悟孔子的“真君子”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共三课时,以下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篇三:教学设计简介——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教学设计简介——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关于教学设计过程,目前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理论模式。但是,可以从各种理 论模式中抽取出一些基本组成部分,见下表,如: 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的阐明、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以及教 学设计成果的评价。这七个基本组成部分可以构成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如 图所示。从这七个基本组成部分中还可以进一步抽取出以下四个最基本的环节(或要素):分析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开展教学评价。各 种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都是在这四个基本要素(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的 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所形成的构架上建立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基本组成部分 序号 模式的共同特征要素 1 2 3 4 5 6 7 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目标的阐明 学习者分析 学习策略的制定 模式中出现的用词 问题分析,确定问题,分析、确定目的 内容的详细说明,教学分析,任务分析 目标的详细说明,陈述目标,确定目标,缩写行为 目标 教学对象分析、预测,学习者寝能力评定 安排教学活动,说明方法,策略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 教学资源选择,媒体决策,教学材料开发 试验原形,分析结果,形成评价,总结性评价,行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为评价,反馈分析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描述了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四 个阶段,即前端分析阶段、学习目标的阐明与目标测试题的编制阶段、设计教学 方案阶段和评价与修改方案阶段。

(一)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是美国学者哈利斯(harless,j.)在 1968 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 的是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的时候,先分析若干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 设计事项的问题,主要指学习需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现在 前端分析已成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需要分析就是通过内部参照分析或外部参照分析等方法,找出学习者的 现状和期望之间的差距,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并确定问题的性质,形成 教学设计项目的总目标,为教学设计的其他步骤打好基础。教学内容分析就是在确定好总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借助于归类分析法。图 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等方法,分析学习者要实现总的教学目 标,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技能或形成什么态度。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可以确 定出学习者所需学习的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并能确定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 系,为以后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好基础。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因此,要获得成功的教学 设计,就需要对学习者进行很好的分析,以学习者的特征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学习者特征是指影响学习过程有效性的学习者的经验背景。学习者特征分析就是 要了解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学习风格,分析学习者学习教学内容之前所具有的初 始能力,并确定教学的起点。其中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分析就是要了解那些会对学习者学习有关内容产生影响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特点,主要侧重于对学习者整体情 况的分析。学习风格分析主要侧重于了解学习者之间的一些个体差异,要了解不 同学习者在信息接受加工方面的不同方式; 了解他们对学习环境和条件的不同需 求; 了解他们在认知方式方面的差异;了解他们的焦虑水平等某些个性意识倾向 性差异;了解他们的生理类型的差异,等等。

(二)学习目标的阐明和目标测试题的编制阶段 通过前端分析确定了总的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的起点,并确定了教学内容 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内容间的内在联系,这就基本确定了教与学的内容的框架。在 此基础上需要明确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标准。这就需要阐明 具体的学习目标,并编制相应的测试题。学习目标的阐明就是要以总的教学目标 为指导,以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为基础,按一定的目标编写 原则,如加涅、布卢姆等的分类学,把对学习者的要求转化为一系列的学习目标,并使这些目标形成相应的目标体系,为教学策略的制定和教学评价的开展提供依 据。同时要编写相应的测试题以便将来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三)教学策略的制定阶段 教学策略的制定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当地的 条件等,来合理地选择相应的教学顺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相应的媒 体。教学顺序的确定就是要确定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先后顺序;教学方法 的选择就是要通过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示范一模仿法等 不同方法的选择,来激发并维持学习者的注意和兴趣,传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 形式主要有集体授课、小组讨论和个别化自学三种形式,各种形式各有所长,须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选择;各种教学媒体具有各自的特点,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媒体特性以及实际条件等方面,运用一定的媒体选择模型 进行适当的选择。教学策略的制定是根据具体的目标、内容、对象等来确定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存在着能适用于所有目标、内容、对象的教学策略。

(四)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阶段 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工作,就形成了相应的教学方案和媒体教学材料,然后实 施。最后要确定教学和学习是否合格,即进行教学评价。包括:(1)确定判断 质量的标准;(2)收集有关信息;(3)使用标准来决定质量。具体在教学设 计成果的评价阶段,就是要依据前面确定的教学目标,运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 评价等方法,分析学习者对预期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对教学方案和教学材料的 修改和完善提出建议,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学设计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相应的修 改。评价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的四个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这里应强调说明的是,我们人为地把教学设计过程分成诸多要素,是为了更 加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并发展和掌握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的技术。因此,在实际设 计工作中,要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 出发,保证“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 四要素的一致性,使各要素间相辅相成,产生整体效应。另外,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所设计的教学系统是开放的,教学过程是个动态过 程,涉及的如环境、学习者、教师、信息、媒体等各个要素也都是处于变化之中,因此教学设计工作具有灵活性的特点。我们应在学习借鉴别人模式的同时,要充 分掌握教学设计过程的要素,根据不同的情况要求,决定设计从何着手、重点解 决哪些环节的问题,创造性地开发自己的模式,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设计工作。(摘自:《教育技术学导论》 尹俊华主编)篇四:常见几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各自特点 常见几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各自特点 ⑴建立在系统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模式

这类教学设计模式的代表主要有巴纳赛的教学设计模式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

⑵建立在学习和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模式。几种影响较大的教学设计模式:迪克和凯瑞的教学设计模式;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梅里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建立在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包括九大教学事件:引起注意;告知学习者学习目标;回顾所需的先决技能;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发学习行为;提供行为正确与否的反馈;评估学习行为;增强保持与迁移。

梅里尔的教学设计模式被称为“部分呈现理论”、如图6。

⑶建立在传播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模式

这类模式的代表:马什的一般传播模式;莱特和皮亚特的文本组织模式。篇五:教学设计模式

浅谈教学设计模式 【摘 要】教学设计模式是教学设计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桥梁。传统教学设计模式解决设计中“做什么”的问题,而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则主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模式 知识建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025-02 一 前言

“教学设计是一种包含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的分析与描述、方案的设计以及对方案进行缺陷分析与改进的操作过程,而这一系列操作的目的是建造一个能满足要求的教学系统。”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上课而做的准备工作,是教师有效上课的重要前提。教学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教学设计模式是在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可操作性较强的、适应各种不同课型的框架,是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桥梁。

二 传统教学设计模式

大多数设计的系统模式具有类似的成分,但在阶段的具体数目及其图形表征上有较大的变化。

传统教学设计模式如addie模式、迪克和凯里的教学设计模式、乌美娜教授提出的教学设计一般模式都是在国内外分别具有一定代表性意义的设计模式,这些模式有类似的成分,但在阶段的具体数目及其图形表征上有较大的变化。这些教学设计的模式都属于工

作框架,只说明在设计中需要“做什么”,而没有说明“如何做”的问题。如在三种设计模式中都存在“分析”“教学分析”和“学习内容分析”这一环节,却没有给出明确的分析方法,即如何分析、如何进行学习内容的分析。因此,教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在“分析”这一环节中依然是凭借已有的经验,泛泛的进行分析,这些分析效果受教师本身影响较大,也很难评判分析结果的好与坏。另外,这些工作框架过于追求精确性,貌似严谨,却严重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首先,这种形式主义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易使教学变得僵硬呆板,缺乏生机和活力。其次,忽视了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难以处理教学中各种可能随时出现的、预期之外的教学问题。最后,繁杂的、重复的教学设计根本不适用于教师的实际工作。因此,这些教学设计理论主要的应用是教师的公开课或参加一些教学设计比赛,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真正按照这些模式进行指导教学实践的却很少,这就表明一线教师对这些模式并不感兴趣,这些模式并不能为教师实践服务。三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1.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简介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将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尝试设计阶段、方案的结构化分析阶段、方案的优化设计阶段和方案的缺陷分析与改进。

尝试设计阶段包含教学目标确定、学习者分析、资源制作、教学过程设计,要求从学生的角度清晰描述学习目标,表明学生能做什

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入、过渡、总结、交互等,要特别注意的是知识传递的顺序。

方案的结构化分析阶段包含知识建模、目标精确化、学习者特征精确化、活动切分、任务切分。即在已有设计的基础上,对教材及相关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对教学内容中包含的知识点进行建模;然后说明学习哪些知识点及知识点的学习层次;了解学习者的特征,方案的设计要适合学习者的特征;将教学过程分为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并且这些活动是独立的;将学习活动内部的教学过程切分成任务序列;最后补充设计中所缺漏的成分。

教学方案的优化包括一致性检查,即检查设计中的学习活动与相应的学习目标是否一致、教学过程满足“具体—抽象—具体”框架、增加或更换学习外部形态等。

对教学方案的缺陷分析是改进方案的前提。缺陷分析分为直接的缺陷分析,主要检查方案设计与目标的一致性;另外一种是对教学实施进行教学问题分析,找到教学方案的缺陷。2.新特色 第一,以技术为依托。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与传统教学设计模式不同,它的设计过程摆脱了传统教学设计模式框架式的束缚,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有相应的规则作为设计依据,使设计不再完全依靠经验;它的缺陷分析技术是对方案自我完善的积极尝试。从总体上来看,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是一个有技术支持的、开放的、逐步完善的过程,这是相对于传统教学设计的一个优越性。

第二,概念理解。首先是对学习活动的理解。此处的学习活动是指“为达到特定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师生行为的总和”。学习活动的核心成分是活动任务,活动人无最终表现为一系列师生交互行为,而不是指以往人们所理解的“任务”“项目”等大型事件。其次是对活动任务的理解,是学生所要完成的具体事务。它是学习活动的核心成分。活动任务直接指向学习目标。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就说明他达到了学习目标。再次是关于“知识建模”的概念,它是知识的逻辑体系化过程,“是一种内容分析技术,其实质操作就是按照一定的规范绘制知识点网络图。” 四 结束语 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思维模式的、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如何应用它进行教学设计并应用于教学以及这些设计对不同学科的教学有哪些影响,还有待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

第四篇:教学设计模式

模式比理论更具体,比实践更抽象,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是一种比较简约的理论。教学设计模式是教学设计理论的一种简洁再现。比较典型的设计模式有科拉克的动态教学设计模式、肯普模式、迪克-凯利模式、瀑布模式等。

第五篇:教学设计模式

浅谈教学设计模式

作者:谷利红 于媛

来源:《学园》2013年第01期

【摘 要】教学设计模式是教学设计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桥梁。传统教学设计模式解决设计中“做什么”的问题,而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则主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模式 知识建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025-02 一 前言

“教学设计是一种包含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的分析与描述、方案的设计以及对方案进行缺陷分析与改进的操作过程,而这一系列操作的目的是建造一个能满足要求的教学系统。”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上课而做的准备工作,是教师有效上课的重要前提。教学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教学设计模式是在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可操作性较强的、适应各种不同课型的框架,是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桥梁。

二 传统教学设计模式

大多数设计的系统模式具有类似的成分,但在阶段的具体数目及其图形表征上有较大的变化。

传统教学设计模式如addie模式、迪克和凯里的教学设计模式、乌美娜教授提出的教学设计一般模式都是在国内外分别具有一定代表性意义的设计模式,这些模式有类似的成分,但在阶段的具体数目及其图形表征上有较大的变化。这些教学设计的模式都属于工作框架,只说明在设计中需要“做什么”,而没有说明“如何做”的问题。如在三种设计模式中都存在“分析”“教学分析”和“学习内容分析”这一环节,却没有给出明确的分析方法,即如何分析、如何进行学习内容的分析。因此,教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在“分析”这一环节中依然是凭借已有的经验,泛泛的进行分析,这些分析效果受教师本身影响较大,也很难评判分析结果的好与坏。另外,这些工作框架过于追求精确性,貌似严谨,却严重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首先,这种形式主义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易使教学变得僵硬呆板,缺乏生机和活力。其次,忽视了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难以处理教学中各种可能随时出现的、预期之外的教学问题。最后,繁杂的、重复的教学设计根本不适用于教师的实际工作。因此,这些教学设计理论主要的应用是教师的公开课或参加一些教学设计比赛,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真正按照这些模式进行指导教学实践的却很少,这就表明一线教师对这些模式并不感兴趣,这些模式并不能为教师实践服务。三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1.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简介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将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尝试设计阶段、方案的结构化分析阶段、方案的优化设计阶段和方案的缺陷分析与改进。

尝试设计阶段包含教学目标确定、学习者分析、资源制作、教学过程设计,要求从学生的角度清晰描述学习目标,表明学生能做什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入、过渡、总结、交互等,要特别注意的是知识传递的顺序。

方案的结构化分析阶段包含知识建模、目标精确化、学习者特征精确化、活动切分、任务切分。即在已有设计的基础上,对教材及相关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对教学内容中包含的知识点进行建模;然后说明学习哪些知识点及知识点的学习层次;了解学习者的特征,方案的设计要适合学习者的特征;将教学过程分为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并且这些活动是独立的;将学习活动内部的教学过程切分成任务序列;最后补充设计中所缺漏的成分。教学方案的优化包括一致性检查,即检查设计中的学习活动与相应的学习目标是否一致、教学过程满足“具体—抽象—具体”框架、增加或更换学习外部形态等。对教学方案的缺陷分析是改进方案的前提。缺陷分析分为直接的缺陷分析,主要检查方案设计与目标的一致性;另外一种是对教学实施进行教学问题分析,找到教学方案的缺陷。2.新特色

第一,以技术为依托。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与传统教学设计模式不同,它的设计过程摆脱了传统教学设计模式框架式的束缚,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有相应的规则作为设计依据,使设计不再完全依靠经验;它的缺陷分析技术是对方案自我完善的积极尝试。从总体上来看,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是一个有技术支持的、开放的、逐步完善的过程,这是相对于传统教学设计的一个优越性。

第二,概念理解。首先是对学习活动的理解。此处的学习活动是指“为达到特定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师生行为的总和”。学习活动的核心成分是活动任务,活动人无最终表现为一系列师生交互行为,而不是指以往人们所理解的“任务”“项目”等大型事件。其次是对活动任务的理解,是学生所要完成的具体事务。它是学习活动的核心成分。活动任务直接指向学习目标。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就说明他达到了学习目标。再次是关于“知识建模”的概念,它是知识的逻辑体系化过程,“是一种内容分析技术,其实质操作就是按照一定的规范绘制知识点网络图。”

四 结束语

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思维模式的、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如何应用它进行教学设计并应用于教学以及这些设计对不同学科的教学有哪些影响,还有待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

一 前言

“教学设计是一种包含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的分析与描述、方案的设计以及对方案进行缺陷分析与改进的操作过程,而这一系列操作的目的是建造一个能满足要求的教学系统。”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上课而做的准备工作,是教师有效上课的重要前提。教学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教学设计模式是在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可操作性较强的、适应各种不同课型的框架,是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桥梁。

二 传统教学设计模式

大多数设计的系统模式具有类似的成分,但在阶段的具体数目及其图形表征上有较大的变化。

传统教学设计模式如addie模式、迪克和凯里的教学设计模式、乌美娜教授提出的教学设计一般模式都是在国内外分别具有一定代表性意义的设计模式,这些模式有类似的成分,但在阶段的具体数目及其图形表征上有较大的变化。这些教学设计的模式都属于工

作框架,只说明在设计中需要“做什么”,而没有说明“如何做”的问题。如在三种设计模式中都存在“分析”“教学分析”和“学习内容分析”这一环节,却没有给出明确的分析方法,即如何分析、如何进行学习内容的分析。因此,教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在“分析”这一环节中依然是凭借已有的经验,泛泛的进行分析,这些分析效果受教师本身影响较大,也很难评判分析结果的好与坏。另外,这些工作框架过于追求精确性,貌似严谨,却严重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首先,这种形式主义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易使教学变得僵硬呆板,缺乏生机和活力。其次,忽视了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难以处理教学中各种可能随时出现的、预期之外的教学问题。最后,繁杂的、重复的教学设计根本不适用于教师的实际工作。因此,这些教学设计理论主要的应用是教师的公开课或参加一些教学设计比赛,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真正按照这些模式进行指导教学实践的却很少,这就表明一线教师对这些模式并不感兴趣,这些模式并不能为教师实践服务。三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1.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简介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将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尝试设计阶段、方案的结构化分析阶段、方案的优化设计阶段和方案的缺陷分析与改进。

尝试设计阶段包含教学目标确定、学习者分析、资源制作、教学过程设计,要求从学生的角度清晰描述学习目标,表明学生能做什

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入、过渡、总结、交互等,要特别注意的是知识传递的顺序。

方案的结构化分析阶段包含知识建模、目标精确化、学习者特征精确化、活动切分、任务切分。即在已有设计的基础上,对教材及相关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对教学内容中包含的知识点进行建模;然后说明学习哪些知识点及知识点的学习层次;了解学习者的特征,方案的设计要适合学习者的特征;将教学过程分为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并且这些活动是独立的;将学习活动内部的教学过程切分成任务序列;最后补充设计中所缺漏的成分。

教学方案的优化包括一致性检查,即检查设计中的学习活动与相应的学习目标是否一致、教学过程满足“具体—抽象—具体”框架、增加或更换学习外部形态等。

对教学方案的缺陷分析是改进方案的前提。缺陷分析分为直接的缺陷分析,主要检查方案设计与目标的一致性;另外一种是对教学实施进行教学问题分析,找到教学方案的缺陷。2.新特色

第一,以技术为依托。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与传统教学设计模式不同,它的设计过程摆脱了传统教学设计模式框架式的束缚,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有相应的规则作为设计依据,使设计不再完全依靠经验;它的缺陷分析技术是对方案自我完善的积极尝试。从总体上来看,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是一个有技术支持的、开放的、逐步完善的过程,这是相对于传统教学设计的一个优越性。

第二,概念理解。首先是对学习活动的理解。此处的学习活动是指“为达到特定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师生行为的总和”。学习活动的核心成分是活动任务,活动人无最终表现为一系列师生交互行为,而不是指以往人们所理解的“任务”“项目”等大型事件。其次是对活动任务的理解,是学生所要完成的具体事务。它是学习活动的核心成分。活动任务直接指向学习目标。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就说明他达到了学习目标。再次是关于“知识建模”的概念,它是知识的逻辑体系化过程,“是一种内容分析技术,其实质操作就是按照一定的规范绘制知识点网络图。”

四 结束语

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思维模式的、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如何应用它进行教学设计并应用于教学以及这些设计对不同学科的教学有哪些影响,还有待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

下载第二章教学设计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章教学设计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设计模式

    模式一 环节一:情境导课,揭示主题(新课导入) 环节二:自主学习,突出重点(初步了解) 环节三:合作学习,突破难点(深入理解) 环节四:总结拓展,升华主题(学以致用) 模式二 环节一:情境导课,揭示主......

    教学模式设计[范文模版]

    ㈡ 教学模式设计 ⒈概念: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比较典型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或教学方式。 ⒉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⑴学生的......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

    篇一:余胜泉等-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 一、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 建构主义是由认......

    《人口增长模式》教学设计

    一.教材 湘教版 二.章节 第一章 第一节 三.学时 1个学时 四.课程标准解读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本课标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学生需先知......

    《人口增长模式》教学设计

    《人口增长模式》教学设计 一.教材 湘教版 二.章节 第一章第一节 三.学时 个学时 四.程标准解读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本标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

    创新教学设计模式

    “创新教学设计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阶段性试验报告河北省宁晋县教研室赵军强 ? 2009年9月份,张利建副所长、小学语文教研员杜慧君和我经过主动申报、教育局审核审批......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模式之一 讲授——演示型模式:有的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对初中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因此宜采用讲授——演示型模式,它......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

    篇一:余胜泉等-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一、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 建构主义是由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