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1:5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第一篇:北京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北京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

教材分析:

《忆江南》是北京实验版语文教材中的第一篇词,引领整个小学阶段词的学习。这个词牌原名《望江南》,其后又有《谢秋娘》、《梦江南》、《望江梅》等许多异名。这首词中,诗人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物,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绚丽景色,最后用一个反问句“能不忆江南?”真切、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赞叹和思念。

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词意,感受江南春景之美,体会作者赞美与思念之情。2.初步了解“词”的特点,掌握学习词的方法。3.有感情诵读。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2.有感情诵读。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简介相关资料。1.背诵有关描绘春天景色的诗句。2.齐读诗题:忆江南(播放江南春景图)3.介绍诗人和创作背景

教师补充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他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12年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创作了一组千古绝唱——《忆江南》。

二、初读全诗,感知词的特点。

1.自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读流畅。2.初步感知词的特点

(1)有没有发现这首诗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诗有什么不同? 明确今天我们学习的其实是一首词。(2)师生交流对词的初步认识。

3.指名读。(重点提示“谙”这个生字的读音)4.教师范读激情,评议导学。

三、自学交流,探究诗意。1.学生自学,理解字意、句意。

教师引导,迁移学法:同学们可用学习古诗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词。2.同桌交流自学收获。

3.全班集体交流,整体感知词意。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赏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你从哪几句感受到江南春景之美的?(1)赏读: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的春景美在哪里?

红胜火:体会江花的红艳;花的数量多,感受江南春天的盎然生气。“胜”可否换成“似”?

什么时候江边的花更红,更艳?(日出图)展开想象,把词句还原成画面。(江花图)体会后指名有感情朗读、评读。(2)赏读: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句给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绿如蓝:体会水的青绿,感受江南春天的勃勃生机。为什么江水这样清绿?让我们联想到了什么? 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江水图)

(3)引导学生想像并对比两句诗所描绘的不同画面,感悟两句诗“红”与“绿”相互映衬之美。

(4)学生结合想象诵读。a、指名读。b、合作读。

(师:日出时分,花开的如此热烈,男生读:日出江花红胜火)(师:春来碧水悠悠,纯净、清幽,女生读:春来江水绿如蓝)2.体会前两句中蕴含的作者感情。

江南春景的如此美丽、绚烂,作者用一个字就表达了由衷的赞叹,那就是——好,这个“好”字是在赞美江南的什么好?读出自己的体会。

作者赞叹的美好春景是他非常熟悉的,亲自感受到的,理解“风景旧曾谙”一句。3.对比引申,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1)引入作者另一首诗《魏王堤》。

当江南花红胜火,水绿如蓝的时候,而北方的洛阳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 出示七绝《魏王堤》

(2)引读体会:在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季节,洛阳却“花寒懒发”,只有魏王堤上的柳丝,才透出那么一点儿春意。

(3)再次朗读体会“能不忆江南?”一句的含义。4.拓展引申,深入体会作者情感。

(1)赏读白居易其它两首《忆江南》。再次深刻感受诗人对江南的赞美和思念。引导:作者回忆了哪里?又在怀念江南的什么?

(2)师补充: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杭州人民和他的感情很深,在他离任时,苏州人民不舍得他走,都哭着来为他送行。诗人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带着对江南人民深深的思念,再读——能不忆江南?

(3)江南不仅景色优美让作者怀念,还有纯朴的人民让作者牵挂,江南的景美、酒香、人更美!我们再来读读这句。再看这个“好”字又增加了哪些含义?

(4)感情朗读,读出赞美之情、读出思念之意。

五、布置作业。

展开想象,把“日春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景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写,也可以画。)

六、板书设计。赞美 忆江南-----------好 词思念 春日

一、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二、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背诵古诗。

第二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第23课 古诗词三首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白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第一课时

一、意象铺展,切入正题

走进田园,就像走进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我们欣赏到:那独特迷人的《乡下人家》,那异国风情的《牧场之国》,相信这些现代美文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古代的乡村又是怎样的?

1、我们跟随着宋代诗人翁卷一起领略江南的乡村四月。(板书“乡村四月”)齐读课题

2、四月是什么季节?

那是“小桥流水人家”,那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3、带着乡村的美、四月的美再读课题!

二、通读全诗,感受诗的节奏美

1、(出示全诗)谁来说说以前学古诗的方法?

2、请自由读古诗,读上四遍。读前两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两遍,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读得有节奏、有板有眼。明白吗?

3、谁想读?读准没有?

4、检查生字“蚕”“桑”

5、(配乐)读出诗的节奏。(方法:多诵读)

三、理解诗意,感悟诗的语言美。

过渡:在你们有滋有味的朗读声中,诗歌醉人的韵律已经缓缓流出。

1、读了这么多次能结合注释说出诗意思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

2、汇报:(点拨一二句写:景;三四句写:人)

3、这诗意明白了吗?赶紧带着自己的理解,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四、品味诗句,感悟诗的意境美

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如画的乡村四月,一定吸引了你的视线,留住了你的脚步。我们就开个诗画品读会吧!

(一)品味第一、二句(课件出示一、二句)

1、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画面?(板书: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2、指导品读:遍、满(方法:抓诗眼)

3、除了山陵原野是绿的,还有什么是绿的?(方法:想画面)

4、这画面让我想起哪些诗句?(联系有关的诗句)

5、这是绝妙山水画!我们以读代品吧!

6、镜头再转换,你还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子规”是怎样啼叫的?

7、这“雨如烟”什么感觉?看图片

1)把这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读出来。

2)这雨让你又想起了哪些诗句?

8、一动一静的杜鹃烟雨图已呈现我们面前了!读出动静的美感

9、此时此景,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让我们一起吟诵这两句诗吧。

10、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凭着多诵读、看注释、抓诗眼、(调动视觉、听觉,联系诗句)想画面的法宝就走进青山绿水、杜鹃烟雨图。

(二)学习第三、四句(课件出示三四句)

过渡: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又怎样呢?

1、诗人们,请选用一样或几样法宝,品其中的诗与画。先小组内切磋切磋。

2、汇报。

3、小结:农家生活,人人都有事做,个个都勤劳。(板书:人勤)

但,想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人们怎会不开心?你读;

想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人们怎会不高兴?你读;

想到那将是沉甸甸的收获,人们怎会不兴奋?齐读。

五、理解诗人,回归整体,感悟诗情之美。

1、是啊,这乡村四月既是绝美的山水画,又是勤劳的农忙图!在诗人的笔下,乡村四月变得妙不可言。可见,诗人翁卷是一个怎样的人?

2、(配乐)那能把诗印在心间吗?

3、还能把诗留在笔尖吗?请默写。

六、拓展延伸,诗心画意满心间。

(一)古今对照

1、请拿出练习纸。(播放课件音乐)此时,你走在乡间小路上,这如画的四月,你会听到了„„想到了„„请把你感受到的,用现代文写下来。

出示:走在乡间小路上,-----------------------------

2、汇报。

(二)课外拓展

1、(课件出示)古往今来,“田园”是诗人们的宠儿,老师想到了许多田园诗人,如王维、孟浩然、陶渊明等。他们留下不少珍贵的诗篇。走进去读读、体会体会吧!

课件: 村夜(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田园乐(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2、读了这些田园诗句,老师把自己的感受写了下来:

课件出示:巍巍青山、暧暧村落,乡村是恬静的;啾啾鸟鸣、声声犬吠,乡村是灵动的;

袅袅炊烟、霏霏细雨,乡村是朦胧的;唰唰采桑、簌簌蚕食,乡村是忙碌的。

3、作业:

1)把这首诗画成一幅画;2)把这首诗描绘的情境写成一段话; 3)收集并阅读更多有关“乡村、田园风光”的古诗,如《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等。根据兴趣选择其中一项完成。

这节课我们走进诗的国度,感受到诗的魅力,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情趣!愿大家今后的生活诗情画意!

板书设计: 乡 村 四 月 宋 翁卷 绿

景美 烟(an)热爱 才„„又 人勤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耘田

辛勤劳动

夜绩麻

学种瓜

(赞美)天真可爱(喜爱)

第三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

1、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教学重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

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第二课时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

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3、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

4、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5、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

三、引导赏析

1、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2、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四、交流课外积累

1、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

五、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第三课时 忆江南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指名看图说出意思。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

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教师小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了解。

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老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

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六、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课后反思:本课教学是按照运用插图和老师的导语进入诗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风光的美。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拓展了另两首,学生对这首词的了解更深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在对话中巩固词义。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 忆江南

教学反思:

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第四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

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课时:3节

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①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

(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

②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读熟古诗

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七、作业:

1.抄写生字。

2.读、背《独坐敬亭山》。

第二课时《望洞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禹锡是怎么描写的。(板书诗题)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自由吟读

①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解,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②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引导集体理解。

指名朗读,同桌间逐句说说意思

①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②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用镜子比喻水面的明净光亮,似乎并没有奇特之处,同学的作文中也常常这样描写,这里让人感到新颖的是用“未磨”的镜子来比喻月光下的湖面。湖面上略带水雾,在月光映照下,呈现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所以诗人不说它像明镜,而说它像“未磨”的镜,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是屹立在洞庭湖中最有名的一座山,如此壮阔的山水,只因是遥看,所以才像“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单从一只白银盘里安放一颗青螺来看,就是一件设色淡雅、造型精致的艺术品了,再用它来比喻洞庭湖中屹立着一座君山,真是把天造地设的大自然景象缩小成陈设在几案之上的珍奇盆景了。)

三、总结

与上一首诗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手法。

四、作业 :

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第三课时 忆江南

教学目标:通过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增长学生的知识积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①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

②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③指名看图说出意思。诵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

④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较、比喻)

四、教师小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河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熟悉,那么了解。

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教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

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舒缓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和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五、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六、作业:

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第五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生字“亭”“庭”“螺”“谙”“潭”等五个生字。理解诗中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古诗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感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重点难点:

重点:能通过想象和朗读理解古诗大意。

难点:感悟古诗意境和诗人的感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

1、事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古诗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课时:第一课时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了解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读熟《独坐敬亭山》

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教师小结。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2.读、背《独坐敬亭山》。

板书设计:

众鸟————高飞尽

人 孤 寂

以“动”衬“静”坐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山 为 伴

山人相伴

只有————敬亭山

孤独寂寞

下载北京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1、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教学目标】 1、学习《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两首古诗。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2、......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词三首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老师的解释和教材中的注释,可以用自己的话......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书写“敬亭山、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能正确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阅读

    1、古诗词三首 字词: 相磨 和 青螺敬亭山洞庭湖潭面 谙熟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市郊。 尽:尽头,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一、比较下面多音字的读音 快乐()清平乐() 剥()落剥()莲蓬 亡()羊补牢亡()赖 二、读诗句,再联系诗句填空 1、《牧童》一诗,诗中有景,这景是();诗中有情,这情是(); 诗中有人,这人是(); 诗中有声,这声是()。......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