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鹿》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模式小结★

时间:2019-05-13 01:0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鹿》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模式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鹿》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模式小结》。

第一篇:《大鹿》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模式小结

以《大鹿》一课为例谈小学音乐自主教学模式的实施

三明市实验小学 李薇

2010年,我省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十大教育改革试点,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我校作为教育改革试点校之一,承担了“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教育教学新模式”的实验任务,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立足课堂教学,构建“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各学科教学模式。我们尝试构建了小学音乐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下面以《大鹿》一课教学为例谈谈音乐课自主教学模式的实施。

《大鹿》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中的一课,依据课程标准和二年级学生自律性差、好动的特点。本教案的设计,充分渗透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设计时,采用“情境导入——趣味模唱——歌曲学习——创作表演”的课堂结构模式。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和表现音乐。注重学生即兴创作能力和个性发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本课准备用一课时来完成。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大鹿》。并学会用各种方式进行表演。

能力目标:通过演唱歌曲、律动、歌表演、画画等形式,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

情感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育学生要学习大鹿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精神。教学重点:有感情、准确的演唱歌曲《大鹿》,并学会用各种方式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歌曲中最后一个乐句的节奏,后十六分音符要唱的清晰、准确。

教学准备:电子琴、CAI课件、动物头饰、打击乐器、奖品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生随琴声问好

2、激情导入

师:欢迎小朋友们来到开心又快乐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准备带着小朋友们一块到动物园,那儿又许多许多的小动物。大家想不想去呢?

3、听音乐进行律动表演,(屏幕出现《火车开了》、《动物园》的情景。)师生随音乐开火车并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

【 自主创新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进入课堂,也为教师的导语做铺垫。】

二、引导掌握

1、模声练习

师:小动物们都非常的热情。它们听说小朋友们要来,都纷纷跑出来迎接了。它们还要用歌声来迎接我们,你们听。

模仿动物的声音(出示课件),学生随琴声做模声练习。1=C-F 2/4 34|5-|53 1|53 1|54 32|1-|

师: 小鸡 在唱 歌,生:jiji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小鸭 在唱 歌,生:ga ga ga ga ga ga ga ga ga ga ga 【 自主创新性学习,在枯燥的基本练习中,设计了模仿小鸡、小鸭的叫音及动作。使学生仍会兴趣高涨,精神专注,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三、教学新课

1、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模仿得真好听。你们瞧,小动物听了都在为我们拍手叫好。(屏幕出现小动物鼓掌)森林里热闹极了,咦,大鹿呢?(课件演示)生感受乐曲。

师问:小朋友找到大鹿了吗?你们知不知道森林里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生回答)师分别板书小兔图、大鹿图。

师:你们知道吗?森林里的小动物还把这件事编成了一首儿歌。

2、读歌词

(1)示范读、师带节奏读儿歌(2)全班齐读

(3)引出难点:重点强调最后一个乐句“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后十六分音符要读的清晰、准确。(4)拍手读

(5)师为这首儿歌加上音乐,揭示课题。(6)听录音范唱《大鹿》,(板书课题)。

3、学唱旋律,用“la”模唱旋律。

4、用听唱法学唱歌词。

5、指导有感情地唱歌。(1)再听录音范唱

(2)找出歌曲中小兔和大鹿的对话。启发学生在演唱小兔的话时,声音要唱得短促、跳跃、表现小兔着急的心情。在演唱大鹿的话时要带着亲切、情绪饱满的语气来演唱,表现大鹿热心勇敢、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精神。

6、反复记号处提醒注意(出示课件)。

7、分角色演唱。

(1)师唱前面两个乐句、一二组的同学唱小兔说的话、三四组的同学唱大鹿说的话。

(2)指名唱前面两个乐句、女同学唱小兔说的话、男同学唱大鹿说的话。

8、全班同学完整的演唱歌曲,请一位同学上台为歌曲伴奏。

【自主创新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是在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不断地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对学生来说,解决问题所用的知识是已经学过的,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教师要抓住时机给予适当的点拨,这样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它们之间有内在联系可以建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推进式的教学结构是: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

四、歌曲的创编与表演

1、请学生发挥想象,分组讨论、设计表演形式。

2、学生分四组排练,由学生自己设计参与,有画画组、唱歌组、表演组、打击乐器伴奏组。(师巡回指导、鼓励)

3、学生综合表演(分画画组、唱歌组、表演组、打击乐器伴奏组)。【 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师要创设学生人人参与的教学情境,发扬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鼓励并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唤起学生的主动性、自尊性、创造性。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把所学的内容根据不同的体验,认识、选择、评价、重组和整合,真正把知识变为自己的能力。】

4、师表演

5、师生一同表演,感受创作表演的愉悦感。

6、师生一起总结、评价谁表演得最好,并给予鼓励。

【 自主创新性学习,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巩固歌曲,用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美。通过演唱、表演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中,并且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表演的体验,展现和锻炼自己的表演能力。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方式,鼓励学生们敢想,敢做,敢说,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

五、课堂总结

1、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演唱《大鹿》这首歌曲,还学会了用各种方式进行表演。你从大鹿身上学到了什么? 生:乐于助人、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帮助他等。

师: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我们要学习大鹿这种勇敢、助人为乐的精神。无论在生活或者学习中,不管谁遇到了困难,我们都应该向大鹿一样,伸出援助之手。在别人得到帮助的同时,我们同样会得到快乐。(板书)

2、师生再见,律动出教室(出示课件《火车开了》)

【 通过这节课,我更想对自己说: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动中学和乐中学。】 板书设计:

《大鹿》

帮助他人

大鹿图片 小兔图片

得到快乐

第二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

霍小 谢海燕

庄子曰:“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为我们阐述了“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的教育理念。习惯养成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永恒的主题,我校秉承“ 以德育德,涵养玉成”的教育理念,以我区第八届“小学生学习习惯现场会”的精神为指南,继续深化“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谱写了习惯教育的新篇章。下面我就着重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一、创境激趣,小组合作,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自主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总是积极地创设一种情趣盎然、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读书、交流,大胆思考,敢于质疑。例子:

此外,我常常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课文,感悟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阅读中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组长带领,组员人人动手、动口、动脑。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要给予及时、正确的评价。这种评价应以肯定、表扬为主,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主学习的动力,牢固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二、授之以渔,掌握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自主学习的热情还不够,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应积极引导,通过各种途径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1、语文预习的方法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关键环节。学生通过预习,不仅能了解课文内容,扫除阅读障碍,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与落实:每接一个新班时,我都会利用学期初的一两节课手把手地教给学生如何预习课文,给学生示范预习步骤,并利用晨读时间检查预习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逐步领悟到最基本的预习方法,明白了课前预习主要完成三个任务:一是学习生字、新词等,为理解课文作好铺垫;二是通读感知,即了解课文大致内容,说出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主要人或事是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三是要学生收集与课文学习有关的材料。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能力,我要求学生预习做到 “四个提倡”,即提倡“三问”:问自己、问字典、问别人;提倡边读边想,在书上进行标注;提倡写预习笔记,即近些年教研室推行使用的预学卡;提倡自己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整理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其实每一次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正是我们分析学情的绝好契机,及时调整教案,努力做到“会的不再教,该指导的一定落实到位”,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省时高效。

2、语文质疑的方法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善于提问。质疑可以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在《课标》中,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的地方很多,如结合文章课题质疑(低年级教学可以尝试着用),抓住文章的空白处质疑,根据文章的写作特点质疑,从修辞手法处质疑„„课堂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段的实际需要以及教材特点适时灵活地作出选择,这样我们的教学就可以真正落实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实现高效课堂。

3、根据语文知识的规律性选择学习方法

所有学科的知识看似纷繁复杂,但总有其规律性和内在联系,教师如果能归纳其规律性并教给学生,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低年级段我们在教学学生认识“室”字的意义时,就要告诉学生“宝盖头“表示“房屋、门窗”,是由书写时演变而来的。凡带“宝盖头“的字都与“房屋、门窗”有关。学生依次类推,很快就可以掌握一大批字的大概意思。如带“扌”与动作有关,带“忄”的与心理活动有关,带“辶”的与运动有关。这样就教会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逐步奠定了学生自学识字、辨字、辨义的基础。

而高年级学段,语文教材篇目繁多,但只要理清文体,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记叙文的学习,围绕其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及结果进行,掌握其中心思想,叙述顺序、表达方式;说明文的学习则要掌握主要特点、种类和说明方法,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和弄清说明的顺序;应用文的学习,则要牢记其写作格式,把握写作要领。当学生掌握了这些文体的写作常识后,对于以后的自学、阅读、写作都受益无穷。

4、课后自主复习的方法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要指导学生根据遗忘规律及时复习、多次复习。每学一个新知识就要让学生及时复习以阻止识记后立即发生的快速遗忘,并通过多次复习达到长久保持的目的。如生字的识记,在每一课学完后就及时巩固,一个单元学完后再次复习,期末测试时再进行集中复习,这样一般能收到很好的识记效果。

三、坚持训练,养成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障

应试教育的质量观是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而素质教育的质量观既包括了知识,还应包括学生的能力以及学习品质。自主学习习惯就是课改形式下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品质,它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有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教师安排的的各项任务,能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而不至于中止自学。

1、让阅读成为习惯

在全社会追求快餐文化的现代社会,全民阅读遭遇了严重危机,而在这危机重重的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将“课外阅读”推至到一个极其重要的的位置,从不同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要求。

因此每带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做这样几件事:第一,开学初教给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状况制定本学期的阅读目录,有了目录单,孩子们似乎就有章可循,读书的紧迫感也会因此而生。第二,与学生一起建立班级图书角并定期组织学生到学校阅览室阅读,让定期阅读和随时阅读穿插进行。第三,按时上阅读课。多年来,我一直都坚持按学校课程表安排上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从没有随意占用过这个时间,因为我发现孩子们都特别喜欢上这节课。课堂上有时是我给他们读一段或一篇文章,有时是学习小组好书推荐,有时是谈自己的读书方法,还有时是针对同一本书我们师生共同交流读后的感受和体会,总之每一次阅读课孩子们都是意犹未尽。第四,充分利用墙壁和黑板报定期展示学生的读书小报,读书笔记,制作的书签作品等等,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激发阅读兴趣。另外,从上学期开始,我们教研组老师在学校统一引领与布置下,开始实施并坚持了晨诵、暮读制度,后半学期学生们已经约定俗成,逐渐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

阅读或许不能提高学生一时的学习成绩,但对孩子的终身发展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无论是从一年级带班,还是从哪个年级接班,我都会把“让阅读成为习惯,让孩子爱上阅读”这条不成文的规定成为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使命。

2、让练笔成为习惯

当我们问孩子学习语文最怕什么时,他们往往会脱口而出“怕写作文„„”,是啊,这一直是学生习作的通病,那么,如何帮学生尽可能的扭转这一状态呢?经过实践,我认为借助 “小练笔”,对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确实有不少的帮助。

从四年级开始,我们教研组老师就商议并决定要加强学生小练笔的指导与评价。每单元会安排至少两次小练笔,一次是按照教材课后要求引导学生统一完成的练笔,如:仿写、续编、想象写等;第二次是自由命题的练笔,主要是记录身边的人或事,心里有什么感受就尽情抒发,老师不限制字数,交流点评时以鼓励赏析为主,所以这一次次的练笔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为单元习作积累了素材,还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除此之外,我们还时常鼓励家长朋友批阅孩子的小练笔,偶尔可以给孩子写点评寄语,以便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因此在这个小小的练笔本上我们落实着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观念,努力让更多的孩子不再惧怕写作,让写作成为孩子们生活的需要。

小学生要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比较多,涉及到学习活动的方方面面。习惯属于养成教育内容,而养成教育决非朝夕之功,必须坚持不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应从每个学习环节抓起,目标明确,严格要求,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督促与鼓励。使学生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循环中进一步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让学生乐于、善于自主学习是当前课改形式下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证明只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重视自主学习方法的引导,通过适量训练,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就能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不断获取新知识。

第三篇:自主学习模式

“自主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山西省大同市实验小学 王文敏

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尝试建立的“自主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

一、模式产生的背景

我近几年来听了大量的语文课,发现比较成功的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学生的参与率高、参与度深、参与面广。但是这样的课毕竟是少数。

对此现象,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近几年来,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情况有所改善,究其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加大了语言文字训练的份量,即教师的训练意识在增强。但是语文教学中的“三个为主”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还得不到充分贯彻,课堂上训练的全过程是由教师控制的,理解教师为主导是重“主”而不重“导”,教学过程大多是学生的被动参与,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事实上,很多语文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总是站在“教”这个角度去设计每一个环节,试图用自己的教去代替学生的学,应付学生的考,而不置换一下角色,当作学生想一想:这篇课文我要学什么?怎样学?如何学得更快?„„忽略学生的自主参与,一味加大课堂上的训练量,将课文拆成零散的部件,不加品味地读、填、问、抄、背,其实是变相的填鸭式教学,是教师的急功近利行为。鉴于此,着眼于学生的身心、智能的健康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我尝试建立了“自主参与”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二、模式的指导思想

模式的指导思想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

1、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参与动手、动口、动脑,完善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结构。通过读,能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材料;通过思,能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思想内涵;通过记,能消化吸收课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等知识要素。

2、在参与中发展智能。语文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我的教学模式不仅要讲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在参与中完善人格。参与是一个人生存的一种基本能力。“课堂教学对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引自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确,对小学生进行长期的、正确的参与行为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对他们将来形成良好的生活工作态度、道德情感、社会责任感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参与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存在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参与作为一种人格品质,完善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因此,参与过程本身就包含着一系列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我的教学模式意图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同时,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最终能主动发展。

三、模式的基本特征

“自主参与”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模式的构建不单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更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同时还要体现模式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基于以上观点,我将模式的基本特征用下图来表示:

教师活动特征:导入激趣—导读提示—导引点拨—导情设境—导标反馈—导练拓展

学生参与特征:唤起参与—自读质疑—精读评议—披文入情—自我小结—举一反三

认知动态过程:认知准备—整体感知—深入理解—情感内化—理性加工—巩固运用

当然,这模式的上述特征只反映教学中各环节的基本关系,具体到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节课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时而异的,可作适当的调整。

四、模式的操作程序

1.导入激趣。语文课的课前导入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形象、多样、新颖、简洁,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的学习需要。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电教媒体、实物、挂图、范读、游戏等手段,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心态和学习心态,心理准备充分,做到“课伊始,趣亦生”。如执教《林海》一课前,我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投影片和《林海》一文的投影片重新组合成连续抽动片出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既获得了视觉上的满足感,又感性地认识了兴安岭“岭多、林广、花艳”的特点。

2、导读提示。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在整体上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导读提示非常明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如在教学《趵突泉》一课时,我的学生回答了:①我知道了大泉纯洁、活泼、鲜明,小泉多而且比大泉有趣;②我不知道课文为什么说“只有自然才有这样的力量”。③我还想知道这大泉为什么叫“趵突泉”。„„这些问题有的是重点,有的是难点,有的学生可以自行解决,有的则成为老师讲授新知的切入点。此环节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沉浸于主动探求新知的愉悦之中。

3、导引点拨。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先精心设问,让学生“碰壁”、“遇险”;接着组织课中评议,并适时点拨;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中理解,理解再读,品评课文的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动积累,运用语言。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我挑选了学生自提的一个问题设疑: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在评议中,有的说:“巨石太重不动,邱少云还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有的说:“石头本身是不会发出声音的,邱少云也没发出一声呻吟。”更有一个同学说:“巨石是烧不化的,邱少云也是烧不化的。”这个同学的发言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反驳,认为邱少云在烈火中肯定会被烧化。一阵深思之后,我发话了:“邱少云的身体是会被火烧化的,但是他的什么不会烧化呢?”“精神。”有一位同学很快领悟到了,令其他同学恍然大悟。

4、导情设境。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进入课文角色,创设情境,带着学生一起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如在教《凡卡》一文读到“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这句时,我创设了一个想象情境,让学生遐想凡卡甜蜜的希望实现了的情景,再把学生拉回现实中来,让学生在这希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中体验作者同情凡卡的悲惨命运,憎恨当时的黑暗社会的感情,并引导学生将其内化为“爱憎分明”的情感因素。

5、导标反馈。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依据课前的既定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理性加工,自我小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所用的学法,并将结果反馈给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新知的能力。如在学习《泊船瓜洲》一诗后,我引导学生逐步小结出学习古诗的方法:抓字眼—解诗题;想意境—明诗意;反复读—悟诗情。

6、导练拓展。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依据目标设计有层次、多形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顺向迁移。如教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后,我让优生全文仿写,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段落仿写,结果人人都能完成当堂练习的任务,我也能当堂评价。课后,我还布置学生去图书室查阅有关小兴安岭的书籍,更多地了解小兴安岭。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学效益都在不断提高。学生也很喜欢听我的语文课,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高很快。

“自主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山西省大同市实验小学

王文敏

第四篇:积极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积极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李菊军

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转眼之间,又一个月过去了,在这一个月中,我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以学生主体、主动学习为基本理念,以社会发展的需求,以人类生存的需求,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为基础,改革课堂教学的目标、结构与形式,改进课堂教学策略与评价标准,积极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积极探索并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积极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以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依赖,学习效率低下的学习状态;改变由于教学方法陈旧,过于注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状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参与性、合作性,把课堂自主权还给学生,教会学生去主动探求知识,创造性地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现小结如下:

预学首先是教师的预学。“教师预学”不仅要“读懂教材”、“读懂课标”,更关键的是要“读懂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的兴趣点,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的文本导读等。教师在“读学生的过程中”,为具体课堂教学设计打下基础。其次是学生的“预学”。即学生根据“教师预学”后形成的“预学案”进行自我学习的过程。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还不具备独立“预学”的能力,我们提倡“引领式预学”,即:学生主体预学与教师主导的有机结合。教师给予明确指导,提出“预学”的要求,引导学生通过自学,了解新授课学习内容的大致框架,明确重点难点,激发学习欲望,产生学习疑问,确保他们带着兴趣学习,带着问题学习,带着思考学习,带着目标学习,保证他们能以学习主人的身份进入课堂。预学包括:资料收集、自学生字词、概括主要内容、课文的重点问题、预学疑难提问等。如10月21日上午,我在上《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课时,我设计的预习内容包括:

1、自由读课文2-3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记住文中的四个生词,并找出文中的四字词读一读。

3、课文主要讲什么?

4、在成长的道路上,“我”遇到什么困难?我是怎样克服的?

5、“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6、搜集一些名言,教学反思《积极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7、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让学生用已学方法,去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为学生预习得较充分,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上述的任务,但也有小部分学困生只能完成其中的3-4项。

“预学、导学、悟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导学。传统知识传授型容易导致教师教学的相对积极和学生学习的被动消极,忽视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失去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是一种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具体教学方法,即学生自觉主动地学,教师有效、恰当地指导和点拨。教师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每个学生的投入时间,使课堂教学取得更大的效率。课堂上学生要用主人的身份,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学习,要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科学安排好课堂上每一个学习时段,做到充分预习后,带着问题去上课,专心致志,调动自己全部的学习器官,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切实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学有“产出”。学生的学习结果,即产出(收获)。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学习有效的核心指标。每节课后学生应该感觉得到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教师的导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独立掌握知识,不能包办学生开发各自的智能。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必须精力集中,全神贯注,一切围绕学习,一切为了学习;要让学生开动一切学习器官,积极投入学习活动;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要有主动合作的意识和行动。其次,教师要“导”好问题情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和学习问题,通过情境引导,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在类似实际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第三,教师要“导”谐课堂节奏。当发现学生情绪低落、心情不佳时,老师的鼓励、幽默是改变学生心情最好的兴奋剂。当学生处于浮躁情绪时,老师的批评提醒就是最好的清醒剂。当预设的学习任务对学生没有困难时,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加快节奏;当学习任务过于困难时,老师应该调慢学习节奏,直至困难的解决。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活学。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当是师生不断检验教学、反思教学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预学,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还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维,主动领悟知识。“预学、导学、悟学”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悟学”强调后课阶段的反思和领悟,力求使课堂教学成为反映新课程要求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过程。师生双方在“导学”教学环节之后,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对前面学习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思考、总结和提高。教师的“悟学”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回顾、思考的过程, 是对学生学习信息进行检查、归纳和反馈的过程,是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重新评价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教学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领悟大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获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2011、10

第五篇: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初探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初探

摘要: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在自主学习模式倡导下不断要求进步,让学生变成一个自主学习者,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语文学习中,让自己的学习方式有了新的活力,学生有自己清晰明确的认识,并且丢自己的语文学习负责。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反省,在不断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合理调整。关键字:自主学习、模式探究、总结

一、自主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任务,要求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根据这一方针,2001年7月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更进一步地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求“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被放在了首位。

语文界已有教师关注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用的教学模式。如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指导思想。“主体”、“主导”、“主线”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概括:“学生为主体”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基点,“教师为主导”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而“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又辩证地统一在一个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之中。综观许多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凡卓有成效的教学设计,无不体现着“三主”的教学思想。自读课、教读课、作业课、复读课是较为合理的基本课式。“四式”实际上是四种不同的训练形式,是指四种“课型”。简要地说,“三主”是组织语文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四式”是体现这个过程的基本程式;而教学效率的提高,则取决于教师正确的“导”和学生主动的“读”。据此,钱老师把他的这种方法叫做„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简称“语文导读法”。

还有魏书生先生的“课堂六步教学法” 现代教学力求使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用最少时间去争取学习的最好效果。为了探索更好的课堂教学结构,魏书生创立了六步教学法:

1、定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魏书生教学的重点是由学生提出的。

2、自学。学生自学课本,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保证各类学生都有所得。

3、讨论。学生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前后左右四人一组互相讨论。

4、答题。分组讨论仍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解决。

5、自测。学生根据定向内容,拟出一组十分钟的检测题,自测、互测,抢答。

6、自结。学生口头总结本节课的过程和学习收获。在六步教学法中,突出强调的是自学。

另外陈钟梁的“问题教学法”、洪镇涛老师的“语文教学八字法”等,都就激发学生学会学习做了不少努力,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的探索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学生的“自主”也只能是一种“带着镣铐的跳舞”,现在,当我们的课程改革进行到第八次,当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的时候,当前所未有的挑战摆在我们的面前的时候,我们要想抓住这时代赋予的机遇,弥补前人的遗憾,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人,就没理由不把这场学习的革命深人下去。而相关的研究已经进行到什么程度,具体到语文学科,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教师又在其中起到何种作用,这些问题没弄清,实行起来就难免有偏差,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予以重视,展开深人的探讨,力求使课程改革的观念深人人心,措施切合实际,使改革的步伐迈得更快些、更扎实些。

什么样的学习才是自主的学习?近几年阐述得比较完整的当属齐莫曼的定义。他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为了进一步解释什么是自主学习,齐莫曼还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自主学习的研究框架,分别从六个方面说明了自主学习的实质:自主学习的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驱动的;学习的方法是有计划的或已经熟练达到自动化程度;自主学习者对学习时间的安排是定时而有效的;他们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他们对学习的物质环境是敏感的,并能够随机应变;他们对学习的社会环境同样保持着敏锐的感觉。

二、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经过两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笔者精心设计了符合学生实际、切实可行的初中语文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模式。基本教学流程如下: 设疑激趣

自主探索

质疑问难

拓展延伸。现概述如下:

(一)、设疑激趣, 唤起学生阅读期待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教师应独具匠心地设计一些激疑性、探究性、迁移性、发散性问题, 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为 自主学习作充分的心理与智能准备。让学生在我要学习意识的强烈驱动下, 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之中。在此教学环节, 创设、营造一个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每一个学生喜爱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以真挚饱满的情感投入教学, 以感染、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录像、音乐等手段, 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开启他们的情感闸门, 使他们在课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 形成最佳状态。例如, 在学习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课文时, 我先播放钢琴曲命运交响曲的片断, 用音乐的强大震撼力感染学生,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陶冶学生的情操, 激发他们想了解此曲子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启发学生思维

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创造问题情境和条件, 提供辅导材料, 通过学生多种感受和经验,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在这个步骤中, 教师既是学生活动的示范者, 又是一名普通的学习者;教师要善于调查研究, 善于启发引导。当学生思维断裂时, 要引导衔接;学生思维散乱时, 要帮助梳理;学生思维堵塞时, 要进行疏导;学生思维模糊时, 要适当点拨。通过观察和检测, 准确把握学生探索中出现的问题, 并正确归因。

学生是学习生活的主体,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进行探索。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中充分享受 我能做出来, 我能讲给别人听, 我能与别人争论, 我能自己总结归纳等成功的喜悦。例如, 在学习《黔之驴》一文时, 我先组织学生自学课文, 设置几个能初步感知课文的问题: 驴的外表有哪些特征? 驴有哪些习性? 作者主要写了它们哪个方面的习性? 学生经过紧张的自学与思考, 回答相当积极, 能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且从中获得科学知识, 提高了从文中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 我让学生对于勒叔叔的形象发表看法。有说他是浪荡子, 有说他是有点良心的, 有说他值得同情的, 有说他是令人厌恶的。讨论中我始终深入到学生中间, 密切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变化,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正确把握于勒的典型性格及作品的深刻主题。

(三)、质疑问难, 加强学法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交流中去感受, 去发现问题, 让学生将自己对文本的困惑或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通过教师的提示点拨、启发引导, 通过师生的交流与对话, 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搜集教学反馈信息, 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引导学生解决疑难, 提高思维与表达能力。提示点拨。当学生在 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疑难, 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 从而使教与学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我认为, 教师的提示点拨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在学生不懂或似懂非懂处, 在学生忽略而与教材重点、难点关系紧密处给予适当的点拨。例如, 我们在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 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句话, 此时教师就应给予提示, 使学生对作品的背景有所了解, 让学生明白此处是作者对荒谬思想的讥讽。引导质疑。爱因斯坦曾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或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之处, 故意地弄出错误来, 让学生发现错误, 提出纠正的建议, 教师 坚持错误, 学生据理力争, 最后在事实胜于雄辩的情况下, 让学生尝到争论胜利的喜悦。这种师生争论的过程, 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例如: 我们在学习《斑羚飞渡》时, 我故意指出只有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才能激发潜能, 这是一条规律。学生经过学习、思考、探索, 认为这并不是绝对的, 经过争论, 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从而使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在此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 不管问题大小、价值如何, 都应给予鼓励。其次, 创造条件教给方法,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四)、拓展延伸, 发展能力

教师精心设计一些典型的、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性的练习, 包括观察、表达习题等, 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通过口头的、书面的表达和动手操作表达等方式, 帮助学生及时整理、归纳有关知识, 使之系统化, 并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 在学习文言文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归纳重点的文言知识, 学习现代文后可以做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迁移性的课外阅读训练等。如在学习李森祥的台阶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文中的父亲在你的心中树起了怎样的形象, 此情此景你想对你的父亲说些什么呢? 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唤醒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达到了迁移的目的。布鲁纳认为: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语文教学中, 我运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重视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的精神状态, 鼓励学生大胆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如何加强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所谓 “自主学习”,就是 “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它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维 ,从而达到主创造性的学习。它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 ,并觉得富有挑战性 ,感觉到自己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 ,使学习过程有情感的投入 ,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发展 ,是真正有效的学习。那么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笔者在实践层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创设融洽、和谐的自主学习环境

课堂是教学的双边活动的主阵地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托兰斯研究表明 ,创造性儿童往往因教师不能理解支持他们的思想而隐藏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从而对他们的创造性产生了严重的抑制作用。因此 ,教师尽最大努力创设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环境 ,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语文教师要创设具有 “人文 ”特色的课堂硬环境 ,语文学科知识的人文性和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很强 ,其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语文课堂学习环境的优化。语文教师还要营造 “人性化 ”的课堂软环境。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式自主学习,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 ,心灵交汇 ,充满 “人性 ”的精神环境。语文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角色 ,进行角色转换 ,塑造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注意沟通师生情感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 ,要特别重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精心设疑 ,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布鲁纳认为 ,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 ,要求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因此 ,学生的自主学习,绝不是那种放任自流的自我领悟 ,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它能指明学生正确的学习目标 ,点燃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 ,触动学生思维交流的情感。如何设疑的研究就十分重要。1.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的迁移和拓展来设计问题、提出问题 ,既不能脱离课本教材 ,又要联系生活实际 ,不但能激发学生参与探讨问题的兴趣 ,而且也能使课本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 ,有效地延伸课堂教学。2.因材施教。设疑要注意难易的梯度 ,既能保护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分享学习的乐趣和成功 ,又能激发优秀生的求知热情 ,让他们体验学习的艰辛与挫折。如在教学《背影》一文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本文叙述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车站送别)(2)中心事件发生的背景又怎样 ?(祖母去世 ,父亲失业 ,家院狼藉 ,典质还债 ,借钱办丧事)(3)中心事件最感人的一幕是什么 ?(买橘的背影)为什么 ?(学生自悟)(4)文中 “我”的几次流泪流露出什么感情 ?(5)体会父亲的质朴语言所蕴涵的深情。联系自己父母的平时话语 ,感悟其中的蕴意。学生通过自读 ,第一至第三题的前半题是大部分学习能够独立解决的 ,这也就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第三题的后半题至第五道题的前半题是课文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通过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 ,来理解课文中父子情深的主旨。第五题的后半题是课文内容的延伸 ,通过自我交流 ,要让学生明白父母的爱是无微不至的 ,需要细细地咀嚼 ,要学会感恩。这节课或朗读,或解答 ,或讨论 ,或点评 ,或总结 ,既发展了学生的自主性 ,又启发了学生的参与性。

(三)、教给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埃德加 ·富尔所著的《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 :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 ,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树立 “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 ,教师要善于 “授之以渔 ”,引导学生学会 “织网”“捕鱼 ”的方法 ,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 “鱼”,能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 ,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 ,知道运用已有的条件去寻找解决问题、认识新事物、产生积极联想的途径 ,这是教给他们的一个发展受用的财富。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 ,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多少;教师能指点一条路 ,学生可循此去探索思考;教师能给予一点启示 ,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拓展知识;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 ,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地去实践运用。比如:字词学习的方法、写字的方法、造句的方法 :或联系上下文意思理解文章内容 ,或用肢体动作演示理解 ,或查字典等等 ,学生积累了这些字词学习的方法 ,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主要识字学词 ,不断扩大词汇量。对课文学习,可以先总体泛读 ,然后择其重点段精读 ,品词析句领悟审美;可以从审题入手 ,通过设疑直奔中心 ,有的可读后存疑 ,通过查找资料 ,上网获取信息 ,阅读课外书来提高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包括《读者》、《故事会》、《演讲与口才》、《语文报》等鲜活的报刊 ,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和随笔等等。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 ,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 ,就可以去广泛地自学 ,把课内的学习主动迁移到课外去 ,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 解决新问题 ,加以创造性的发挥。

(四)、开展综合活动 ,为学生构筑自主实践舞台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培养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创新实践的能力。如在教学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由学生自己讨论设计出这样几套活动方案 :第一 ,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寻找端午起源的说法,要求把找到的资料整理到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本上。第二 ,采访身边的老人、长辈 ,调查端午的有关民俗活动 ,将采访的有关资料和平时过端午的经历 ,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一项记录在综合实践活动本上 ,要求能详细地描述这项民俗活动的经过 ,适当介绍它涉及到的物品 ,它的起源和它所蕴含的意义,自己对这种民俗的看法等内容。课堂上结合有关图书和课件进行民俗活动介绍。第三 ,先搜集有关描写端午的文学作品、诗歌、民谣等 ,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仔细去品味这些蕴含乡土生活气息的文字 ,将它们整理在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本上,然后在课堂上展示。第四 ,要求每人带来自己扎好煮好的粽子,以“吃粽子、话粽子来纪念端午节。第五,以“端午随写”为话题习作 ,要求真实地记下这次活动的有关端午内容的点点滴滴 ,内容可以按照这次活动的流程来记叙 ,记叙必须要与议论等表达方式结合在一起 ,对一些问题和现象写出最真实的感受和看法。本次综合性活动在老师的点拨下 ,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参与热情。他们自愿组织 ,自主策划 ,自行实践。这次活动增长了学生的知识 ,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 ,提升了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 ,语文自主学习是新理念指导下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所倡导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师的引领下 ,让学生主宰自己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把更广的空间留给学生。作为教师 ,应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穿针引线,铺路搭桥,让学生在广阔无垠的知识空间自由翱翔。

四、注意总结反省,不断检测学习状况,进行合理调整。

这是自主学习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学生真正能够向内挖掘以审视自我及学习过程的地方。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于1976年首先提出元认知概念,他指出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的认知和监控。实际上,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要实现自主学习,没有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但研究表明,即使效率很高的学习者也不会总是意识到他们是否“清楚他们所知道的”,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使培养对象认识自我监控的价值,并促使其积极参与,逐渐承担监控自身活动的责任,同时对他们进行一些自我监控知识的直接指导。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与小组同学、教师的交流、探讨,结合自身语文学习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为自己作出一个切合自身发展条件的规划,并通过建立成长档案袋,填写自我监控表,完成阶段目标评估与调整,此时卷面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依据,学生能从多个方面体会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学习离不开策略,但没有一种策略是适用所有人的,也没有一种策略是一开始就被非常完整执行的,因此既要注意吸取他人好的经验,又要结合自身情况做合理调整。以齐莫曼等人在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自我调节训练为例,两个不同水平的学生,一个缺乏基本的写作技能,一个语句表达虽然清晰,但内容往往缺乏深度。他们被要求写读书报告,并对每天的写作过程进行监控,内容包括所用时间、笔记条目、修改次数、自我效能感。通过自我监控和同学、老师的反馈,他们逐渐发现自己的疏漏,并不断予以改正,对写好报告的信心也随着对报告的修改充实而日益加强,并进而影响他下一步策略的定和实施。

当然学生要达到这些要求,除了他们自己的努力外,教师要承担的职责比以往是更艰巨复杂了,因为教师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景提供指导和帮助,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比一味地灌输语言知识更具有挑战性。因此教师必须时时留心,注意不断学习,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教师的作用不仅没有削弱,相反是更加重要了,尤其是在开展自主性学习之初。如果通过我们教师的努力能使学生真心喜欢语文,无疑将使语文自主学习有个良好的开端,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有所乐、乐于学习,相信夸美纽斯的一段话会我们有所启发,他说:“每门功课都应该这样开始,使它能引起学生的真正爱好,做法是,向他们证明它是如何的美好、有用、惬意,是如何需要。”‘川在这方面,语文课程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把语文自身的魅力展现出来而不是像以往我们常做的消解它。让学生在接触语文之初产生兴趣也许并不难,尤其是在新版教材日益注意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情感的今天,但难的是能否让学生长久地维持这种兴趣,并最终形成持久稳定的学习志趣,为语文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心智尚未成熟、情绪波动比较大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具有求知的渴望,希望能从教师的讲解中认识未知的世界,但他们也有展现自我的需求。因此,来自教师的关注和激励非常重要。据研究表明,很少有学生能形成推动他全部学习的强烈持久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学习的早期,更多的学习动机是来自于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肯定的愿望。因此我们除了努力提高教学技能水平,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手段,增加语文课程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妨多给他们自行阅读、理解、探讨文章的机会,适时满足学生希望得到认可的需求,让他们多些成功的体验,使学习维持一个良性循环。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提醒他们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应付出的心理准备。

下载《大鹿》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模式小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鹿》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模式小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主学习式模式

    自主学习式模式 自主学习式模式的操作程序是: (1)独立学习。在这个环节学生主要按"五步常规教学法"完成自学任务。这五步自学法是:查,查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和写作风格等资料。定......

    构建252自主学习模式定稿

    《构建252自主学习模式,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解说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多年以来,在沙洋县教研室的悉心指导下,李市中学通过加强学科建设,着力培养教师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

    自主学习模式下小组合作阶段小结

    【自主课堂档案资料】《自主学习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花庄中学课题组 《自主学习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自2011年6月立项以后,我们花庄中学......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之我见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之我见 1、指导学生预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预习,使学生的预习时间充足,掌握最基本的预习方法。同时,教师对预习要进行检......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课题小结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课题小结 今年11月份,我校承担了重大课题《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研究》。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协调组织,健全制度,在实践中反思,取得了一些成效,也需要继续更深入研......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学习感悟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学习感悟 (校长远程培训作业) 杜郎口中学这种“三三六”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教学相长 快乐课堂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就......

    自主学习模式课题总结

    《自主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课题 中 期 报 告八年级数学课题组《自主学习》课题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当今社会,学习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只有树立自主地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