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787年宪法教学设计
1787年宪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重视“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培养目标:熟悉美国总统制共和政体确立的基本过程,记忆美国1878年宪法,知道《文官制度条例》,理解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和两党制在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把握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搜集
资料,体会合作与分享的乐趣;培养学生通过比较、概括、分析自主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政治文明发展历史,分享这一过程积累的宝贵财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宝贵借鉴。
(三)重点难点
重点——联邦宪法体现的原则
难点——如何看待美国的两党政治
(四)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方法。
基本流程: 新闻图片导入:从刚刚结束的美国大选导入新课,一看美国政治,谈谈对美国政治的感性认识。创设历史情境:通过课件画外音展示北美十三块殖民地的形成,体会美国先民的思想特点。进行材料解析:通过史料分析联邦宪法制订的背景。
寻找现实例证:体会美国分权制衡原则的特点和作用。分享搜集成果:展示学生搜集的《从美国大选看两党政治》主题资料,体会两党政治的特点。对比概括分析:二看美国政治体制,体会其新在何处。课堂民主讨论:三看美国政治,它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哪些启迪,帮助学生建构意义。
二、教学过程
师:这一周,全世界的主流媒体都在轰炸式报道着一件事情。这就是2004年美国大选。本周三,随着布什成功连任,美国大选尘埃落地。不过,人们对美国政治的关注不会停止。我们先一看美国政治——谈谈你对美国政治的初步印象。
生1:感觉美国的两党政治民主色彩更浓一些,各政党都需要通过完善自己来赢得民心,无形之中可以使国民取得更多的利益。
生2:美国的政治虽然有民主的一面,但却内外有别,标准不一样,对于美国以外的国家,他们就常常采用强权和武力。
生3:我的感觉,美国的政治实际上是金钱政治,拿大选来说就一直伴随着“烧钱”的过程。
师:那么,作为世界第一大强国,美国的政治体制是怎样形成的?它到底是一种虚伪的假象,还是民主的一种模式?或者像布什说的是“世界民主自由最明亮的灯塔”呢?„„这堂课,我们就要到历史当中去寻找答案。(出示课件,如下)
画外音:1607年,三艘帆船满载着饱受迫害的英国清教徒来到北美,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1620年又一批英国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船来到北美,新的大陆和家园已经在望,这时候船反而停了下来。人们在低声的议论着:如何在新的大陆生活,依靠什么?领袖的权威、军队的威力还是国王的恩赐。大家约定,在新的大陆,人们要在法律和规章约束下生活,五月花号上所承载的已不再是一群逃难的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理念,使他们拥有了源源不绝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越来越多的移民来到北美,他们先后在阿巴拉契亚山以东建立了十三块殖民地。
(之后)
师:美国的前身是什么呀?
生:北美13块殖民地。
师:居民来源主要是什么人?
生:英国来的移民。
师:从这一历程就可以发现,美国的先民都富有怎样的思想色彩?
生:追求民主。
师:看来,到达新大陆之初,北美居民就有了朦胧的理想,那就是追求平等和自由,而且还好像有了朦胧的准则,——那就是在法律和规章的保障下生活。
(出示标题)
(一)根本大法:联邦宪法的制定
师:北美人民的生活理想、价值取向首先受到了英国殖民统治的挑战。作为宗主国,英国希望13块殖民地永远是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这种矛盾和冲突就引发了一件大事——(生:美国独立战争。)对。凭借着共同的民族意识、凭借着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凭借着启蒙思想的精神旗帜、凭借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北美人民一步步走上了独立的道路。1776年,随着《独立宣言》的发表,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不过,这个国家在建国之初还只是一个松散的“州际联盟”(展示课件,如下)。
概念解读
州际联盟——为进行相互贸易或其他的共同目的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各成员拥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力,没有全国统一的宪法、军队与财政,政府集中行使的权力极为有限。
师:请大家阅读一下“州际联盟”这个概念解释,其中最关键的两个词语是什么?
(生阅读、寻找,并回答:松散、有限。)
师:这种国家政权形成,使美国在建国之初就面临着种种问题。(展示子目)
1.背景:建国初面临新问题
州际联盟无法稳定统治——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政府——力求在大国中确保共和制。(在解析材料的过程中逐步展示板书)
师:请看材料一。(展示材料)
材料一:〖HTF〗美国独立前,它的商船队在地中海地区的贸易往来不怕北非等地的海盗的抢劫,因为它受到宗主国英国的保护。独立后,失掉英国舰队的护航,美国商船队经常遭受海盗的袭击,损失惨重。1786年,美国爆发谢司起义,州际联盟也是束手无策。
师: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讨论,分别发表看法)
师:(归纳)经济上——无法维护本国的商业利益,再加上没有统一的关税保护,还给英国的商品倾销创造了可乘之机。政治上——对起义的镇压无力,说明州际联盟无力稳定资产阶级的统治。
师:再看材料二。(展示材料)
材料二:〖HTF〗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师:华盛顿将危机的出现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这反映了他的什么要求?
(生谈看法,师引导、归纳)
师:说明他希望建立中央集权的政府。
师:最后再看材料三。(展示材料)
材料三:1782年,尼克拉上校致信华盛顿:“凭借您的卓越贡献,您完全有资格做这个辽阔大陆的君主。”华盛顿回信斥责说:“这封信包含着可能降临到我国头上的最大的危害。”
师:材料三中“华盛顿所说的最大危害”是什么?
(生谈看法)
师(引导、归纳):美国已将出现了君主制的危险。过去的西方社会,虽然有着共和制的先例,但都是以小国寡民为特点,随着地域的扩展,中央集权政府往往发展成帝制。如何在大国中确保共和制是美国面临的新课题。新建立的美国决定于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解决上述的问题。(过渡子目)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
中央集权原则
民主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随着讲解分析逐步展示板书)
师:这次会议,虽然存在着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之间的矛盾,存在着大洲小州利益的冲突,但制宪会议很快对下面的原则问题达成了共识。(边分步展示课件,边解说)
师:(引导学生)总统——是统管全国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全国性的议会——掌握全国财政,并掌握立法权力;联邦法院——建立了联邦法院为核心的联邦司法体系,它的权力居于各州司法体系之上。那么,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权集中到中央政府的手里,这就体现了什么原则?
生:中央集权的原则。
师: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这就体现了——
生:民主的原则。
师:1787年宪法更鲜明的特色是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通过课件体现三权之间的关系)
师:三权分立的原则伴随着美国宪法200余年,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下面,就请同学们展示课前学案布置的第一个预习作业是实例体会——“三权分立在美国当今社会的实践”。有没有同学找到这方面的例子,与大家分享。
生1:随着美国安然公司的倒闭,一些内幕开始揭露出来,安然公司用金钱收买高官,使总统、国会相继制订出有利于安然公司的法律,这说明三权分立在金钱面前是有漏洞的,也反映出美国政府的腐败。
生2:在著名的“水门事件”中,最高法院要求总统尼克松必须交出作为关键证据的录音带,否则将视之为影响司法公正,而国会则要求将听证会面向全国广播,将尼克松在舆论方面推到不利地位。事实明确之后,国会行使了弹劾权。最后尼克松被迫放弃了总统的职位。在分权制平衡的机制下,总统犯错误也难以逃脱,美国人提起“水门事件”,都会感到很骄傲。
师:我再补充一个例子。美国打伊拉克,总统说我们要打,国会也说该打,最高法院说打的合法。三种权利的声音此时出现了高度的一致。我们把三个例子合起来看看是什么效果。第一位同学的例子三权分立存着漏洞;第二位同学的例子说明尽管如此,三权分立起到了分散权力、监督权力,防止专制独裁的作用。老师补充的第3个例子则说明三权无论怎样相互制衡,都是站在自己的国家利益和阶级利益的基础之上的。由此可见,三权分立有利于权力的监督、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有利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美国建国以来极少发生大规模的动荡,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分权制衡的原则,这使我们看到了政治制度建设的魅力。
但是,我们大家如果认真观察联邦宪法,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它注重政治权力的分配,而很少提到人的基本权利。这个遗憾直到1789年才得到弥补。(过渡子目)
发展:宪法前十条修正案
师:1789年,国会制定出宪法的前十条修正案,规定了公民的若干自由权,为美国人权的保障提供了宪法基石。作为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如何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同样是一个重大课题。联邦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这一国家的结构形式。(展示课件,如下)
(二)国家结构:联邦制
特征: 考验:南北战争
巩固:
师:请大家结合课本57页倒数第二段到58页第三段正文,找出联邦制的特征、经受了怎样的考验,最后怎样得到的巩固的?
(生读书、讨论,寻找答案;师巡视、指导。之后,请学生分别谈看法,教师分析)
师:特征——联邦和各州分权,尊重了美国各州长期以来就拥有独立的行使各种权力的传统;规定国家主权、最高司法权属于联邦,适应了当时美国急需扩大中央权力的要求。
考验——1861至1865年的南北战争。对于这场战争,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现在能否请一位同学用最简短的语言介绍一下这场战争呢?
(生谈)
师:如果停留在初中学习的认识上,同学们往往把南北战争只看作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两种经济制度的斗争,其实从今天高中学习的角度看,这还是一场关于联邦至上和还是州权至上的较量,是一场国家的统一还是陷于分裂的抉择。林肯去世时,美国人民说了这样一句话:当一棵大树倒下时,我们才真正量出了它的长度。那么,我们现在就再来量量林肯这棵大树的长度,他到底为国家做出了哪些方面的贡献呢?
生:林肯领导废除了奴隶制度,同时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师:南北战争使美国深刻体会到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宪法第14条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为国家统一和联邦制的巩固提供了宪法的保障。此后,美国再也没有出现过政治动荡,迅速走上了经济腾飞的道路。由此可见,南北战争使美国饱受分裂威胁之苦,又深得国家统一之益。
我们常说,了解历史可以加强沟通,增进理解。温加宝总理访美时,就曾在演讲中深情地提到了美国的南北战争。(出示课件:温家宝总理访美演讲)
我想你们一定熟悉林肯总统的一句话,他在演说中曾经说过,一个“自相分裂的家庭是站立不住的”。相信经历过南北战争的美国人民,会充分理解中国人民反对台湾分裂,捍卫国家统一的决心。——温家宝
师:一段相通的历史就这样拉近了我们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
任何政治体制的建立都会伴随矛盾和纷争,不同的利益、政见集团组成了不同的政党。随着历史的发展,民主党和共和党构成了美国政党政治的两大支柱。(过渡标题)
(三)政党政治:两党制 形成:
基础: 操纵选举:
师:华盛顿之后,美国的总统选举开始受政党的控制,国会中也出现了两党对垒的局面。起初,民主党和共和党各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和群众基础。19世纪中期,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的工商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的利益。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两党间的差距逐渐缩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他们都成为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
两党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遍及美国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但他们争夺最激烈的大战还是表现在我们这些天所看到的政治大选方面。下面,就请同学们展示课前布置的第二项作业——《资料搜集:从美国大选看两党制》。
(请三位学生分别展示自己搜寻到的材料,并概括资料中的信息)
资料1:
民主党和共和党从来没有遇到过强大的对手。虽然也出现过一些重要的第三党,如1968年美国独立党候选人只获得了全部选票的135%;1992年亿万富翁佩罗作为独立候选人竞选也未能获得成功。今年的独立候选人拉尔夫德尔也宣布退出了竞选。
——民主党、共和党一直控制着美国的政治舞台
资料2:
2000年大选,布什、戈尔相持不下,在佛罗里达展开激烈的计票战。最后由最高法院裁决,终止佛罗里达的重新计票,把布什送进了白宫。无怪许多人开玩笑说,布什不是选出来的,是最高法院任命的。
——分权制的原则无处不在 资料3:布什竞选广告(视频)
2004年3月份,布什轻松开出一张1000万美元的支票,在17个州播放120秒广告。克里阵营推出了120秒的两个竞选广告,在全美19个州播放3个星期,广告总额高达2500万美元。
——政治选举与金钱政治
师:其实,同学搜集的主题远远不止这些,由于时间的关系,不能请大家一一上台展示。下面就请大家在音乐声中,做一下短暂的休息,来静静的分享一下其他同学搜集的成果。
(在柔和的音乐中,屏幕连续展示学生所搜集的图文材料,每个材料都注明搜集者姓名。)
共和党3天时间就在15个关键州造访了400万户居民,打了900万个电话。民主党一方也不甘示弱,今年已经在全美为克里“打了2350万个电话,敲了超过800万扇门为了能在大选日把更多自己的支持者拉出来投票,两班人马纷纷宣传自己,而且还推出了照看孩子和搭便车等免费服务,吸引选民投票。”
——两党制衡使人民的部分利益有利于实现
师:同学们搜集的材料传递了这样一些信息:两党制互相监督,限制当权政党滥用权力;人民可利用两党,实现自己的某些要求;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但从本质上看,两党都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以大财团为背景,不可避免地出现贪污贿赂及金钱政治。任何政治制度的建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两党制也经历了发展完善的过程。(过渡子目)
发展:政党分赃制《文官制度条例》
19世纪上半期,美国开始实行“政党分赃制”。新上任的总统往往斥退大量官员,安插本党党徒。政党分赃制下的官员贪赃枉法,无所不为,素质低下,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形象。
为了纠正这些弊端,美国于1883年颁布了《彭德尔顿法》,又称《文官制度条例》。对文官制度进行了以下改革,即公开竞争,定期考核,文官常任,政治中立。促进了文官的专业化和政府管理的科学化。对社会的政常运行起了保障作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在有关的知识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来二看美国政治——美国的新体制,到底“新”在哪里?对此,我们不妨先和英国进行一下比较。
(展示空白表格,与学生边讨论边梳理完成)
英国
美国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选举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无
有
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国家政体
君主立宪制
总统共和制
由此可见,美国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政体,这就是总统共和制。
师:我们再来对照美国体制的三大组成部分。(逐步展示课件)
联邦宪法对中央权力的分配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联邦制度规定中央和地方和地方分权;两党政治更是互相监督和牵制。综上所述,我们就会发现,美国的政治体制显出一个全新的特色,那就是:——分权制衡。
(课堂练习:略)
师:下面,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三看美国政治——美国的政治体制对政治文明的建设有哪些启迪。
它对我们的政治文明建设带来了哪些启迪?
(让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并鼓励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进行政治文明建设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美国的政治制度离不开长期的民主传统,离不开雄厚的经济实力,无视国情,一味的照搬照抄在政治文明的建设中是行不通的。
生2:我认为,不能只强调本国国情,无视历史进步的趋势和规律。民主优于专制,法治优于人治这是不争的事实,发展中的国家应该敏锐地捕捉时代发展的步伐,创造条件跟上历史的潮流。
生3:文官制度改革对我国公务员制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我们从最近的公务员“一推双考”等制度的变化也能明确体会到这种借鉴。
生4:对照美国大选中的选民,让我联想到我们国家某些地方的基层选举,选民们对候选人的情况知之甚少,参加投票选举的兴趣不高,这些状况有待改善。
(师随机进行引导,概括形成理性认识。)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有启发性,建设性。进行政治文明的建设必须认清民主、法制的历史潮流,这是不争的前进方向;进行政治文明的建设也必须立足国情,一些照搬照抄西方政治模式的国家在发展速度、综合国力、社会稳定程度上无法与走本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相媲美,同样是不争的现实;进行政治文明建设要在借鉴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这是我们必然的历史选择。看到同学们激烈的讨论,老师不由想起这样一种变化:过去,当让往届的同学们为天京变乱等政治难题提供解决方案时,大家的答案不过是:风高月黑、擒贼擒王、拉拢腐蚀、分化瓦解。而现在学过“政治文明的历程”后,同学们的答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感受到解决政治难题还有更加先进的方法,那就是——注重政治制度的建设。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政治文明的建设,这就是我们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意图之所在,也是这们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用意之所在。
三、课后教学反思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课,从授课过程看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环节比较紧凑,教学效果令人满意。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我认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掌握科学的教学理念
准备本节课的教学我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里顺序地完成教学准备工作,是由于我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学习、实践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探索“情境、对话、协作、意义构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对理论的理解逐渐加深,并将这一理念逐步转化成了教学中的“习惯性做法”。
一线教师掌握教学理念往往要经历这样几个过程:学习(进行初步的理论接触)——模仿(效仿这一理念下的某些典型作法)——表演(利用公开课、展示课等机会进行初步实践,但在这一阶段往往运用生涩。常常流露表演的痕迹)——转化为教学习惯(随着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科学的教学理念逐渐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变成教师教学的习惯性作法)。在艰难的“蜕变”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教学理念对教学过程的指导作用,教学反思对专业成长的推动作用。
(二)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对自己有一个要求,即不直接告诉学生任何一个历史结论。而是通过抛锚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参与、思考、讨论中自己得出结论。如教学设计部分所述,本节课抛下的三条“主缆”是三看美国:一看美国,谈感性认识;二看美国,比较、概括其体制新在何处;三看美国,讨论其对政治文明建设的启迪。另有几条“副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定位,即通过史料解析、寻找例证、资料搜集、比较概括等方面解决了联邦宪法的背景、三权分立、两党政治的特点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不断自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教学设计思路,使我改变了过去一味考虑讲什么的做法,而是将备课的精力主要放在用什么方法讲,用什么方法让学生接受知识、探索知识上。
(三)坚定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真正的教育应在十年后仍对学生产生作用。”就本节课来说,对学生的终生产生长远影响的教育资源是什么,是我在备课过程中一直苦苦思考的问题。最后,我做出了这样的定位:通过学习北美大陆的新体制,体会政治文明发展历史,分享这一过程积累的宝贵财富,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借鉴,从最后学生的讨论发言看,这一教学目标得到了初步的实现。再过十年以后,学生或许已经模糊了本节课的某些知识点,但如果他们仍能记得自己曾经得出的结论:“进行政治文明的建设必须认清民主、法制的历史潮流,必须立足国情,注重在借鉴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本节课的教育目标就得到了根本的实现。
教学艺术同样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时间掌握得有些紧张,尤其在最后民主讨论的环节,学生的思想刚刚迸发出个性的火花,便被授课者根深蒂固的“45分钟”观念扼制了,师生间没能充分展开思想交锋和碰撞。
四、专家点评
钟红军老师所讲授的《北美大陆的新体制》一课是她熟练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采用抛锚式教学方法又一次成功的实践。本节课的特点可以用“分、合、活、升”四字概括。
分,教材分析上,知识要点分得清。将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化为:根本大法——联邦宪法;国家结构——联邦制度;政党政治——两党制。清楚的知识结构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凸现出本课的主体内容。
合,教材整合,地位把握得准。教师在授课过程通过美英对比、图示概括,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美国在西方政治文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凸现出美国政治体制的特色。
活,课堂气氛活泼有序。授课教师善于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幽默而富于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寻找关键词,从史料中寻找答案,在现实中寻找例证,在搜集成果中寻找自己的名字,在激烈讨论中阐发自己的观点,学生一直以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着教学活动。在教师的调动下,课堂的气氛如同微风中的湖面,时时掀起阵阵涟。
升,注重立意升华,角度站得高。三看美国的教学设计,层层递进,最终立足于“美国政治体制对政治文明建设的启迪”,使授课立意得以高度升华,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终生成长的关怀,这一环节使全课达到高潮。
自从新课程改革开始后,钟红军老师熟练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和抛锚式教学法成功提供了多节优质课,得到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好评,钟老师也不断进行着建立模式和突破模式的探索和反思。从本节课的教学看,对《文官制度条例》部分的处理有些轻率,教学方法方面还可再做进一步的取舍。
第二篇:宪法教学设计
学宪法讲宪法
教学内容:学宪法讲宪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宪法的作用,宪法的法律地位。
2.能力目标:在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对比中,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充分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教学重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学难点 懂得宪法和我们青少年生活息息相关,树立宪法意识。
教学过程
嗨,大家好,欢迎来到学宪法、讲宪法课堂。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四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一)、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各项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大法。它集中反映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根本利益,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它在国家的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最大的法律效力,既是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也是公民立身行事的总依据。在本质上,它是国家的根本法,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实现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
(二)、宪法的作用
1、宪法对统治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确认维护和巩固国家权力;②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防止权力滥用,这正是宪法民主性的体现。
2、宪法对法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促进法制的完备和健全;②促进法制的统一。
3、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宪法确立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内容;②宪法为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实现规定了必要的保障。
4、宪法对政治制度的作用表现在:①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②改革国家的政治体制。
5、宪法对社会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为:①确认、保护和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②确认其他制度,为经济建设服务;③在宪法的指引下和范围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现行宪法是什么时候制定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国宪法的发展史。
第二部分:宪法发展史
在我国,自1909年(光绪34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起,至1949年国民党政府垮台的40多年中,在社会动荡不定、政权更迭频繁的情况下,先后曾颁布过10部宪法。
1949年9月,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作用。
1954年9月,在毛泽东主席的亲自主持下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文化大革命1975年1月,在极左思潮的氛围下,国家制定了第二部宪法,1978年3月,文革结束不久,颁布了第三部宪法。
1982年12月,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全面拨乱反正。在继承和发扬1954年宪法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实践需要和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制定出1982年宪法。
此后,在1988年、1993年3月、1999年3月曾对1982年宪法进行过3次修改。2004的修改是第4次。宪法的修订秉承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还将不断跟随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
第三部分:宪法的内容
我国现行宪法由八二宪法及其修正案构成,包括四章内容:总纲,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其中第二章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权利有:生命权、自由权、受教育权、隐私权等,当然宪法也规定了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这些权利与义务都是我们每个公民在生活必须面对的,所以宪法并不遥远,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青少年应该知道以下几点:
1、生命健康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珍爱生命、维护健康 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对社会的义务。生命健康权是人 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 侵犯。
2、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民族的未来,其生命和健康受到 法律的特殊保护。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 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抚养义务 ,不得虐待、遗 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同时规 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侵 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 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3、既然国家都从法律上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那么作为未 成年人的我们就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们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朋好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 问题。若我们不甚损害了自己的身体,还会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
4、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 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注意自身生命安 全和健康 ,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 ,免受他人侵害 ,这不仅是每个公民 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学习完《宪法》之后,要有国家意识,知道你身为一个中国 人,要由民族归属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虽然是小学生,但我 们身上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让我们一起为法治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 的力量!
第四部分:学宪法、敬宪法
因此宪法的尊严也应由我们维护,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做到人人懂宪法、人人守宪法、人人敬宪法。
课堂小结:
让学生讨论今天学到的内容。
作业:让学生把今天学到的内容讲给家人听。板书设计:
学宪法讲宪法
第一部分
(一)宪法的地位
(二)宪法的作用 第二部分
宪法发展史 第三部分
宪法的内容 第四部分
学宪法敬宪法
第三篇:宪法教学设计
宪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宪法的法律地位。
能力目标:认识宪法的权利和义务。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树立宪法意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课堂讨论法、教师指导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宪法小知识
2.观看视频:阿普说宪法
二、授课
(一)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它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些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二)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何特点?
(1)权利与义务的平等性;(2)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3)权利和自由的真实性;(4)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三)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
(1)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议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2)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3)社会经济权利和文化教育权利。
(4)保障妇女的权利,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保护华侨、归侨、侨眷的合法正当权利等。
(四)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1)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6)实行计划生育。
(五)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
[板书设计]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基本义务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第四篇:认识宪法 教学设计
《认识宪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宪法日,懂得宪法的重要性,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理解依宪法治理国家的核心。
2.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崇尚宪法的思想,树立宪法意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的学习宪法、维护宪法、宣传宪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宪法吗?你们知道国家宪法日吗?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宪法日。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由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法治保证。
二、理解宪法
1、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第1页内容。(投影课文)学生自己阅读
2、通过阅读,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汇报自己了解的)
3、教师简单介绍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宪法解读。
5、阅读教材第2页内容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以及“宪法日”的行成。
三、知识抢答。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 刑法 B 民法 C宪法
2、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哪一天?()
A 3月12日 B 10月1日 C 12月4日
3、宪法是(),普通法律是()
A子法 B 母法
四、课后拓展
如果我国的法律体系比喻成一棵大树,那宪法就是这可大树的树干。其他法律是这棵大树的分枝,请你查阅资料或咨询家人,共同完成“法律大树”的绘制与制作吧!
五、课堂小结。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以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宪法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第五篇:加强宪法监督教学设计
《加强宪法监督》教学设计
苏巧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培养法治思维,树立宪法信仰,养成自觉恪守宪法的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的习惯,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能力目标:自觉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能够积极参与、组织开展宪法宣传活动。
3.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懂得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懂得宪法与我们息息相关,掌握增强宪法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增强宪法意识。增强宪法意识也是本单元的落脚点,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坚持宪法至上必须增强宪法意识。
【教学难点】加强宪法监督。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很强,需要积累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国家的一些政策动向。【教学方法】目标导学、以案说法、活动探究、启发讨论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视频感悟
第十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同审议通过了哪一部重要法律的修正案? 导语:修改宪法部分内容适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发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宪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做出修改。谈到宪法作用,宪法监督就是宪法的一项重要职责,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交流《加强宪法监督》
第一环节:走进宪法监督 【引导】宪法监督是一项怎样的制度?在宪法监督中,“谁来监督”,“监督谁”让我们观看这样一段解读
【引导】宪法监督是由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一项制度。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宪法实施。【观点导航】 1.谁监督: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2.监督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公权力)、全体公民。
【引导】宪法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呢?请同学们看一下相关链接。(学生自学)【过渡】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呢?让我们聚焦这样两则新闻: 活动二:新闻聚焦
新闻一: 2018年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和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宪法修正案(新修订的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中增加了一节,作为第七节“监察委员会”;增加五条,分别作为第一百二十三条至第一百二七条。
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
第一百二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监察机关。
……
第一百二十七条 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新闻二:张业遂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会这样说:“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国家监督制度的顶层设计,目的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问题:结合热点新闻,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要在国家机构中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
【观点导航】1.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引导】为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和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国家监察机关是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这是我国监察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创新,也是国家监督制度的顶层设计。
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所以在这一体系中宪法监督具有基础性意义。
【过渡】宪法监督具有基础性意义。如何加强宪法监督呢?请同学们解读这样一则案例: 探究活动三:以案说法
潘某骑行的电动自行车被杭州交警依据《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扣留。潘某认为该条例违反了行政强制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于2016年4月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建议审查该条列,请求撤销条例中违反行政强制法的行政强制措施。收到审查建议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及时与浙江省、杭州市的人大常委会沟通,了解情况,认真研究,认为条例关于扣留非机动车并强制托运回原籍的规定与行政强制法的规定不一致,要求制定机关对条例规定进行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按有关规定向提出审查建议的公民潘某作了书面反馈。小组合作:
1.本案中全国人大行使了什么职权?
2.在本案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如何加强宪法监督? 【观点导航】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知道: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加强宪法监督要:
1.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2.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监督和检查。
3.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过渡】加强宪法监督需要健全的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让我们进入
第二环节:增强宪法意识
引导:提到增强宪法意识,也许有人认为宪法规定的都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与我无关,对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我与宪法的故事》 活动四:我与宪法的故事
【探究与分享】1.看了我与宪法的故事,你有何新的认识?
2.我与宪法的故事启示我们如何对待宪法? 【观点导航】
(1)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2)增强宪法意识就要学习宪法,了解、理解、领会、积极参与;(3)认同宪法:理解认同 信服和尊崇 自觉接受指引与要求。(4)践行宪法
【引导】通过这个宣传片我们学习和了解宪法的很多知识,但宪法和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并没结束,让我们继续学习宪法,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
第三环节:践行宪法 活动五:走进生活
小华同学在班会上介绍了他在本学期所做的几件意义的事情:
1.公交车上失主发现钱包被偷后,要求对全体乘客进行搜查,我表示反对。2.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时,父母在我的提醒和陪同下,进行了选民登记,领取选民证,参加投票选举。
3.我把寒假实践活动的成果《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发到县政府网站的县长信箱里。……
【探究分享】结合小华同学的上述行为,分享你在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做法。或者说说在生活中我们应怎样践行宪法?(小组合作)
例子:1.在县政府组织的对学校的民意调查中,我积极向父母提出对学校的看法,并建议父母怎样评价学校。(你非常有公民意识,你是一个有公民意识的好同学)
2.为了维护生命健康权,我都认真对待学校组织的每次消防安全演练,你把宪法原则自觉转化成了自己的行为准则,你是宪法很好的尊崇和捍卫者。
3.自觉接受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努力学习,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观点导航】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用宪法精神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P29
过渡:每一个公民都应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学习、认同和践行宪法,增强宪法意识对一类人尤为重要?为什么?
让我们了解这样一则热点新闻:
活动六:新闻解读 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观点导航】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尤为重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都是为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利,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过渡】国家公职人员需要增强宪法意识,每一个公民都需要增强宪法意识。为此,国家设立了一个特殊的法制纪念日,是什么?哪一天?为什么定为了这一天?增强宪法意识,感受宪法权威,让我们像公职人员一样感受宪法宣誓的庄严和神圣。活动七:模拟宪法宣誓
要求: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领誓人庄重的走到宣誓台前,举起右拳,宣读誓词。其他人起立,站在领誓人身后,举起右拳,跟诵誓词。
从同学的的模拟宣誓中,老师能感受到宪法的权威和尊严,更能感受到同学们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
小结:习近平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习近平还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做宪法的热爱者和坚决捍卫者。作业:结合今天学习的内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本节课的内容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