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安全课教案[5篇]

时间:2019-05-13 01:3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安全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安全课教案》。

第一篇:六年级安全课教案

常见的简单急救

(一)教学内容:

正确的呼救方法、逃生避险知识,包扎、止血和一般防病常识。教学目标:

1、通过现场模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救方法,学会拨打急救电话110、119、120、122。

2、掌握一定的逃生避险知识,掌握简单的包扎和止血技术。

3、了解一些常见的一般防病常识。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医用纱布、三角巾、夹板、止血带。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事故现场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掌握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2、提问:你知道怎么才能避免这些伤害事故吗?揭题:急救知识培训

二、学习逃生避险知识

1、讨论:在生活中怎么才能避免伤害事故? 指名汇报,其他同学注意补充。

2、教师从防溺水、防火、防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提醒,教育学生在家要注意用电安全;出门要注意交通安全;强化在家自我管理;遵纪守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能力、自救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受骗上当,防止盗窃偷抢,防止出现拐骗事件;注意饮食卫生安全。

三、讲解正确的呼救方法

1、提问:如果遇到意外伤害事故,你应该怎么做?(报警、呼救)你会正确地呼救吗?

2、模拟场景:大街上你看到一个小男孩突发癫痫,昏倒在地,你怎么报警? 指名尝试,集体讨论、补充。

3、教师讲解正确的呼救的方法:拨打急救电话的方法:

(1)报告人姓名与电话号码,伤病员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2)伤病员所在地确切地点;(3)伤病员目前最危重的情况;(4)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

(5)在征得急救中心同意后再挂断电话。

4、现场模拟:在我们大彭镇大刘村市场附近一辆摩托车与一辆小汽车相撞,一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被压在车下,流血很多,请你拨打呼救电话。指名根据正确呼救方法进行呼救。

5、教师总结:学会正确呼救方法对我们小学生更为重要。

常见的简单急救

(二)教学内容:

正确的呼救方法、逃生避险知识,包扎、止血和一般防病常识。教学目标:

1、通过现场模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救方法,学会拨打急救电话110、119、120、122。

2、掌握一定的逃生避险知识,掌握简单的包扎和止血技术。

3、了解一些常见的一般防病常识。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医用纱布、三角巾、夹板、止血带。教学过程

过渡:如果有人受伤出血了,你会正确止血、包扎吗?如果有人骨折了,你会固定吗?

1、播放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学会一些部位如果出血简单的止血方法。教师:“光止血还是不够的,止住血后还要进行简单的包扎?”

2、指名学生配合,演示一些简单的包扎方法。

3、教师:“如果有人骨折了,你们会怎么做?”

4、指名学生配合,演示一些简单的固定方法。教师总结。

常见的简单急救

(三)教学内容:

正确的呼救方法、逃生避险知识,包扎、止血和一般防病常识。教学目标:

1、通过现场模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救方法,学会拨打急救电话110、119、120、122。

2、掌握一定的逃生避险知识,掌握简单的包扎和止血技术。

3、了解一些常见的一般防病常识。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医用纱布、三角巾、夹板、止血带。教学过程

1、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选择和判断题,让学生选择和判断。

2、教师结合相关题目对学生普及一些简单的防病知识。

六、课堂总结

1、通过本次培训,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掌握急救知识的重要性,鼓励大家课余时间巩固并牢固掌握所学急救与防病知识。雾霾天气的自我保护

教学内容:雾霾天气的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 :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雾霾,了解雾霾的危害。2.让学生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3.让学生初步了解雾霾形成的原因,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教学难点:同重点。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分析讨论。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调查了解:

1.教师:同学们,我们在听天气预报时,经常会听到“雾霾”这个词,那么什么是“雾霾”天气呢?

学生根据平时的见闻回答.教师:现在我们来看气象学上是怎么定义“雾霾”的。幻灯片出示“雾霾”的定义: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霾,也称灰霾(烟霞),是指因原因不明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2.教师提问:谁知道“雾霾”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根据平时的见闻回答。

教师幻灯片出示“雾霾”形成的原因:

当气温低,大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水汽凝结形成“雾”。“霾”的成因:

1)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2)汽车尾气。

3)工业化生产排放的大量污染颗粒。4)燃煤企业排放的大量污染颗粒物。5)焚烧秸秆。

二、案例分析

1.我们知道了“雾霾”形成的原因,那么“雾霾”天气有什么危害呢?请同学们读课本90页的案例:“呼吸门诊爆满 不堪‘霾怨’哮喘病人翻番” 教师提问:看了这个报道,你有什么想法?你在“雾霾”天气里有什么不舒服的感受?

学生小组分析讨论并回答。

2.教师用幻灯片出示:“雾霾”天气的危害:

1)影响身体健康,会诱发多种疾病:哮喘、气管炎、脑溢血、高血压、结膜炎、咽炎

2)影响作业安全 3)影响交通安全 学生观看并思考

三、探究新知

1.教师:既然“雾霾”天气危害这么大,那么我们就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告诉自己身边的人为减少“雾霾”天气尽自己的一份力。同时要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

请同学们探讨课本91页所提问题。判断这些做法是否正确?和同学交流原因,并把正确的做法写在横线上。并汇报.2.教师:好,同学们都判断正确,那么再想一想,遇到“雾霾”天气人们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思考并回答.17 台风海啸来临会应对

教学内容:台风海啸来临会应对

教学目标 :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台风海啸,了解台风海啸的危害。

2.让学生学会在台风海啸天气进行自我保护.3.让学生初步了解台风海啸形成的原因,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树立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在台风海啸天气进行自我保护.教学难点:同重点。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分析讨论。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了解台风海啸

我们平时常说的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所谓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低压涡旋,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世界气象组织把热带气旋按照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的大小划分为4个等级:风力6 —7级的叫“热带低压”,8 —9级的叫“热带风暴”,10 —11级的叫“强热带风暴”,12级及12级以上的就是台风了。台风的近中心最大风速在32.6米/秒以上。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以及引发的巨浪、风暴潮等灾害,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严重威胁着沿海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介绍预防措施

在台风来临时,一定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避免人身伤害,减少财产损失。

1.气象台根据台风可能产生的影响,在预报时采用“消息”、“警报”和“紧急警报”三种形式向社会发布;同时,按台风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向社会发布蓝、黄、橙、红四色台风预警信号。公众应密切关注媒体有关台风的报道,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2.台风来临前,应准备好手电筒、收音机、食物、饮用水及常用药品等,以备急需。

3.关好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取下悬挂的东西;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

4.将养在室外的动植物及其他物品移至室内,特别是要将楼顶的杂物搬进来;室外易被吹动的东西要加固。

5.不要去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更不要在台风影响期间到海滩游泳或驾船出海。

6.住在低洼地区和危房中的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住所。7.及时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

8.有关部门要做好户外广告牌的加固;建筑工地要做好临时用房的加固,并整理、堆放好建筑器材和工具;园林部门要加固城区的行道树。

9.遇到危险时,请拨打当地政府的防灾电话求救。

三、总结 保护环境减少灾害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地质灾害的严重性和实施综合治理的迫切性。

2、理解列数据、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增强环保责任感,做合格小公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自然灾害已成为世界灾害的主要原因,我国也不例外。每个公民 应善待自然,把防治地质灾害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我国地质灾害的严重性。

思考:人类的那些活动可能会引发山体崩塌?

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探讨后明确:

1、由于自然资源长期以来遭到人类毁灭性的破坏,生态严重失 衡。可以说地质灾害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2、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四、讨论:

那些活动会使洪水或旱灾更频繁的出现? 阅读课文。小结:

环保是全世界的共同课题 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哪个地方自 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损失就小。孩子们,请记住,防治地质灾害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师生讨论交流,明确观点。

教师:综上所述,归纳起来,希望每个公民都要认识到地质灾害的严重性,树立保护环境意识的责任感,善待我们的家园;希望不要用急功近利的行为破坏生态平衡;希望从上到下能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进行环境综合治理,以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五、总结全课:

围绕“怎样做一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公民”这一主题,设计一次实践活动。

第二篇:第八周安全课三——六年级 教案

深圳布吉龙园意境小学2011-2012下学年品德组 安全课教案

第八周安全课三——六年级 教案

备课人 :黄 烁

上课人:

上课时间:

珍爱生命,防止溺水

教学目标:

1、以典型事例警示学生,对学生进行反复多次的游泳安全教育,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游泳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2、明确要求学生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到江河湖泊池塘山涧戏水玩耍。

3、向学生传授安全游泳知识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游泳的技巧。教学重点难点:游泳中险情自我排除、溺水自救及岸上紧急抢救。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水是孩子的天性,在天然水域面前,城里的孩子更是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受好奇心驱使的孩子们总想领略一下江河湖泊的奥秘。殊不知水底世界,神秘莫测,平静有水面下潜藏着连大人也无难以预料的危险。

二、探讨溺水的原因

1、什么是溺水?

讨论,归纳: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称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则称“近乎溺死”这一分类以病情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但救治原则基本相同,因此统称为溺水。

引导:溺水已成为我们小学生的“头号杀手”,随着天气逐渐变热,溺水的危险将增加。

1、发生溺水事故的主要原因

(1)、泳技不好。溺水事故的发生,多见于初学游泳的人。

(2)、水情不熟。例如,在逆漩涡而游容易出事。

(3)、疾病。如心脏病和癫痫病患者等,不易游泳。

(4)、潜水。过长时间的潜水,即使水性很好的人,也会因缺氧而突然休克。

(5)、碰撞。由于跳水或其他原因,容易碰撞池底,池壁或陷入水草、粘土之中。

(6)、抽筋。寒冷、疲劳或过度紧张都容易引起抽筋。

(7)、好奇心促使下水。

黄烁

Page 1

4/6/2013 深圳布吉龙园意境小学2011-2012下学年品德组 安全课教案

(8)、“不服气”心理作崇。

(9)、为显示本领而冒险。

(10)、以为救生圈在手就万事大吉。

2、不要到深水处游泳

小举9岁时,同伴都学会了游泳,他们常取笑小举是“秤砣”,不会游泳。他想,别人行,我为什么不行。一天放学后,小举一个人到了河里,在浅水处游了一阵后,觉得不过瘾,又向深水区游去。他想站起来歇口气再游,原先可以落脚的地方,已经深不可测了,身体果真像秤砣一样沉了下去。他手脚乱动,头刚冒出又马上沉了下去,连“救命”都喊不出来,幸亏被另一个同学发现把他托了起来。

小王10岁时,参加了游泳培训班。有一次他为了显示自己的游泳本领,向30米外的深水区游去。不大一会儿,他感到体力不支,呼吸困难,想返回已经力不从心,身子在水中沉浮不定,最后葬身于水中。

3、不要在无准备条件下游泳

(1)初学者务必在老师或家长的陪同、指导下,选择较安静的浅水区进行练习。

(2)下水前应做好预备活动,积极调动身体四肢、肌肉、关节等各部分协调运动,避免水中抽筋。

(3)患有各种皮肤病、腹泻、沙眼、中耳炎、红眼病及严重心脏病、肾炎、癫痫等疾病的人不能游泳。女生经期不能游泳。感觉疲劳、空腹、饭后一小时及剧烈活动大量出汗后,不能马上游泳。在大雨、雷电交加及大风、沙暴等恶劣天气里不能游泳。

4、游泳中抽筋现象的自我解脱

游泳时发生抽筋,最主要的是保持镇定,动作不要乱,在呼人救援的同时,可以按以下办法设法解脱:

手指抽筋:可握紧拳头,再用力张开,这样快速交替做几次,直到解脱。

手掌抽筋:用另一只手掌用力猛压抽筋的手掌,同时做振颤动作。

上臂抽筋:紧握拳头,并尽量屈肘,再用力伸直,反复做几次。

大腿抽筋:先吸气,仰浮水上,弯曲抽筋的大腿和膝关节,再用两手抱着小腿,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并加以颤动,然后再用力向前伸直。

小腿抽筋:先做深呼吸,仰浮水上,用抽筋脚对侧的手握住抽筋的脚趾,用另一只手压在抽筋的漆盖上,帮助膝关节伸直,如一次不能解脱,可连做数次。

腹部抽筋:先做深呼吸,仰浮水上,快速弯曲两大腿靠近腹部,用手抱住膝盖,随即向前伸直,这样连做几次,直到解脱。

5、游泳中五种险情的自我排除

(1)初学者很容易发生呛水。呛水后尽快将头部露出水面。

黄烁

Page 2

4/6/2013 深圳布吉龙园意境小学2011-2012下学年品德组 安全课教案

(2)如果不慎误入深水区,在呼吸的同时,应尽量保持冷静,设法抓住某个物体。

(3)在河、湖、海边游泳时,如果被水草缠住,不可着急乱动,应保持仰卧姿势,解脱之后,按原路返回,不要继续前游。

(4)游泳时遇到雷雨天气,应迅速离开游泳场地,以免雷击。

(5)如果遭遇沉船或洪水等突发事件,应躲避漩涡、漂物物,注意保存体力。要辨清方向,选准登陆目标,不要漫目的地游动。

6、对溺水者的救护方法

为防止游泳中发生淹亡事故,同学们还应学会水中救护的基本方法。救护方法分为间接救护与直接救护两种。

间接救护是利用救生器,对清醒的溺水者进行救 护的一种方法。如:投掷救生圈、递送竹竿、掷给绳索、游送木板等。

直接救护就是直接下水拯救溺水者。实施直接救护要注意自我保护措施。下水前要迅速脱去妨碍游泳的衣服,在救人时最好不要与溺水者靠得太近,因为,此时的溺水者正在水中挣扎,拼命乱抓,你一旦被抓住,就不会轻易脱开,结果是“同归于尽”。

7、上岸后的紧急抢救

(1)清除口鼻异物。包括泥沙、杂草、泡沫和哎哎吐物。

(2)倒水:救护人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把溺水者腹部放在救护人屈膝的大腿上,使溺水者的头和脚自然下垂,用力捶背或用力压他的背部,将水排出。

(3)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胸外心脏按摩法。进行人工呼吸一般时间较长,救护时要有信心与耐心,等溺水者有轻度呼吸时,千万不要停止人工呼吸。同时要注射强心剂

(4)当溺水者清醒后,可给他喝些热茶或糖水等饮料,穿衣保暖,并送医院进一步检查,以防发生肺炎 总结:

同学们,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无穷的探索里,你会看到光辉、灿烂的前景。让我们珍爱生命,防止溺水。祝愿大家今天好,明天会更好 教学后记:

黄烁 Page 3 4/6/2013

第三篇:六年级班队课教案

《学会宽容 》班队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理解他人

2、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沟通方式会有不同的结果。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妈妈的心情

教师说明:我们平时和家人相处的时间是最多的,沟通应该是最顺畅的。但是你有没有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和家人在沟通时,出现了一些障碍?

1、请学生看图

(1)请学生看华华与妈妈之间的对话,并且说说图中华华做得对的部分有哪些?(2)请学生回忆自己是不是有类似的经历,并自由发言。(3)自由发言:妈妈做的很好的部分有哪些?(4)自由发言:华华做得不好的地方有哪些?(5)自由发言:妈妈做的较不好的地方有哪些?

2、分组讨论:

(1)我们看到华华和妈妈都很担心对方,但是因为一时的表达方式不好,让母子的沟通产生了问题。

(2)沟通出现问题的场景是第几幅图画中描绘出来的?

(3)针对3-5图我们因该怎么做?让华华说清楚所发生的事,让妈妈可以表达对华华在学校发生打架事件的担心及不满,并能让事情较平顺的结束。

3、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换位思考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也可以使我们更了解对方为什么会有现在的表现从而有助于事情的顺利解决。

发展活动:不同感受

教师说明:不同的人在看待同一件事时,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做法,例如当妈妈不让我看卡通片时,我觉得很失望,我可能会大吵大闹,也可能会和妈妈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同的做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呢?

1、请思考:刚才妈妈与华华的对话以不愉快收场,但如果如果在第四幅图所展现的场景中,双方能换一种态度对待,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是否是这样的呢?

2、学生分组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写在本子上。

3、请学生用表演的方式将讨论结果演出来。

4、学生表演。

5、共同讨论:

(1)与开始时的情景相比,两个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2)后面的表现方式对于事情的处理有什么改变?

(3)针对同学们的表演,说说华华改变态度之后可能会带来的结果。

教师小结:宽容、接纳与体谅,善思、善言与善做,家人间的沟通会更顺畅,关系会更和谐。

综合活动 教师总结:

1、大多数亲子冲突的发生,是因为我们没有说出我们想要表达的事情,反而让父母把注意力转移到我们的态度上去了,2、遇到事情要主动和父母沟通,沟通时要尽早说明事情发展的过程,相关的人及自己当时的态度或当时自己处理的方式,这样,父母不但可以知道事件始末,还可以知道自己的想法、做法。

3、父母有时也会有情绪,孩子也要试着去了解及体谅。

第四篇:六年级实验课教案

电铃响丁当教案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根据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

●能够做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电量、导线缠绕的圈数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主动地研究电磁铁,体会探究的乐趣; ●乐于合作与交流。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池、导线、铁钉(用火烧过的)、大头针。学生准备:导线、电池盒、小铁片等。

三、教学形式

采用实际操作实验,教师归纳总结

四、过程:

一、制作电磁铁

1.教师提问:电铃每天为我们敲响上下课的信号?你想知道它是怎样工作的吗? 2.教师介绍,在电铃结构中有一个将漆包线缠绕在铁芯上的装置,它就是电磁铁。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电磁铁。3.教师展示制作方法及过程要点。

讲解制作电磁铁的方法——提醒学生注意制作电磁铁线圈要始终朝一个方向缠绕,不能来回缠绕;线圈两端各预留出5厘米~10厘米的漆包线,作为连接电路的导线,线圈两端用胶布固定,避免松散。

4.(学生拿出材料。)学生制作电磁铁。5.教师提示:

(1)用铁钉的一端接近小铁钉,观察有什么现象?(2)然后切断电源,又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电磁铁有什么性质?(3)电磁铁作为一种能量转化装置,它输人和输出的能量是什么? 学生实验,观察现象。

6、小结:

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 成磁能的装置。电磁铁吸起铁钉的个数是不同的。

二、认识电磁铁磁力大小不同

1.讲述:

同学们,你们刚才都制作了电磁铁,为什么有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较多,有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较少。说明什么?

2.师生小结:

实验说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

三、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1.谈话:

为什么有的同学制作的电磁铁的磁力很大?你们小组再研究一下,一会儿我们再来一次,你们有信心找到加大电磁铁磁力的方法吗?

2.小组实验,汇报方法。

3.对于你们的设想是否正确,我们来讨论几个问题: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系?什么情况下磁力比较大?什么情况下磁力又比较小?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连接的电池多少是否有关系?你用什么方法证明?实验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导线绕的圈数多少是否有关系?你用什么方法证明?实验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4.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5.师生小结:

实验证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数量和线圈匝数有关系,串联电池多、线圈匝数多,可以加大电磁铁的磁力。(板书 串联电池多 线圈匝数多)

6.谈话:

如果我们要制作一个磁力很大的电磁铁,使它能吸起很多大头针,应该怎么做?

7.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1)你们制作的电磁铁吸起多少大头针?

(2)你们是怎样做的?用了多少节电池?线圈匝数是多少?

8.讨论: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串联电池多、线圈匝数多,可以加大电磁铁的磁力。)

三、认识电磁铁的应用

1.讲述:

上节课后,让同学们查找电磁铁在生产和生活中有什么广泛的应用。请你们来汇报一下。

2.学生汇报查找结果:

(电磁起重机、电铃、电话等)

3.讲解:

人们还利用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的特性制成了电铃。在电铃这个装置中,有一个弹簧片,能使导线中的电流时通时断;这样,电磁铁就时而有磁性时而无磁性,于是就一下一下地吸引连着铃槌的铁片,使它带动铃槌不断敲打铃。由于敲打的速度很快,就发出连续的铃声。

(2)出示电磁起重机图片。

利用电磁铁可以制作电磁起重机。电磁起重机主要由一大块铁心和缠绕在铁心周围的线圈构成。通电后,可以吸起很多铁块、铁管、铁板等;断电后,可以自动将这些铁制的物体放下。电磁起重机多用在炼铁厂和搬运铁器的地方。

(4)出示电话听筒图和扬声器图片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知道了哪些关于电磁铁的知识? 《电铃响丁当》教学反思:

上这一课很开心,教材的编排我觉得很好,而且总给学生一种层层深入的感觉,而且探究任务难度适中,课堂教学中给人其乐融融之感。

这课的教学分成很清晰的三个环节:一是了解什么是电磁铁,二是了解电磁铁与磁铁之间的共同之处,主要是吸引铁和有南北极两个性质;三是了解电磁铁的南北极是可以变化的,主要与电池的连接方法与线圈的缠绕方法有关。

探究实验中,关键要让学生关注变量和常量的一些注意点,基本上学生还是陶醉在自己的猜测与实验中。

值得提出的是,在改变电池的连接方法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的时候,我发现有不少小组是存在无法改变的现象,即,改变电流方向后,仍旧与指南针的一头发生吸引现象,而且这种情况不止一个小组,起初我以为可能是小组实验中不够仔细,变量发生变化的同时,其他条件也发生变化,但我也去尝试了一下,发现去是有这样的情况,后来,我猜测可能是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下,是指南针发生的作用,因为新买来的电池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

第五篇:六年级地方课教案

地方课教案

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知识性的活动,让学生们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交通、活动、意外事件中必备的安全知识,懂得安全的重要,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周围的人们,做安全教育的小小宣传员活动目的。

教学难点:学会自救。活动准备:

1、《安全手册》

2、收集有关中小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案例。教学过程:

1、观看因各种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儿童死于非命,给家庭带来了不幸,给父母造成无法愈合的创伤的短片。

2、说一说:看到这种场景,你想说什么?你在哪里还看到过这样惨不人睹的场面?有什么感受?

3、教师总结,揭示主题:

是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命如此美丽,但又是如此脆弱。他们曾经是那么活泼可爱,但却因为缺乏安全意识而受到伤害,甚至失去了生命。我们要珍惜宝贵的生命,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从我做起;安全第一,从小事做起,给危险挂上红灯!”老师和家长每天最惦记的就是我们的安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安全知识,有了它既可以保护了自己,又让家长放心。

4、交通安全大家谈:

(1)、那么我们在街道上面如何防止自己被汽车碰到?(2)、如果出了意外我们应该怎样应付?(3)、用哪些手段可以尽量减少自己受到的伤害?

5、七嘴八舌话安全:

日常生活中,除了以上遇到的问题,还有哪些比较危险的情况在中会出现.?我们又怎样避免这些危险的出现?

6、学生发言,师生共同交流。

(1)防水.在游泳池或者池塘附近玩耍时,一定需要有成年人陪伴.如果发生事故要及时呼救.(2)防火.为 什么要注意防火? 应该怎样防火? 遇到火灾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3)防坏人,遇到坏人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比如遇到小偷,怎么防止自己被盗,以及怎样提醒别人注意。怎样才能不受社会上一些非法帮派的影响,怎么样才能不被黑帮所勒索,所欺负.以及怎么样防止受到黑帮胁迫加入帮派.7、自评互判: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的怎么样?

触电的预防与急救

教学目标:

1、知道电压与安全电压的基础知识,了解造成触电事故的一些原因和防止触电的方法。

2、学会一些基本的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

3、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

教学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调查本地区触电事故情况。

教学过程:

一、教师提问:触电是怎么回事?怎样预防触电?当有人触电时,又该怎么办?

二、学生读课文第2、3、4自然段,说说:触电是怎么回事?家庭照明用电压和电器电压一般为多少伏?工业用电电压为多少伏?高压输电电压在多少伏以上?人体安全电压为多少伏?触电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三、说一说:哪些行为、哪些地方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请你告诉大家一个触电事故的案例。

四、看课文插图,说说怎样预防触电?

五、演一演,有人触电时该怎么做的情景。师生评议。

六、读一读儿歌,说说触电急救的基本步骤。

七、课外延伸:

回家与父母一起做个小调查,调查家里用电的做法。预防触电,养成安全用电的自觉行为。

火灾的危害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火灾的危害。

2、能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火灾隐患,知道基本的预防活灾的措施和方法。

3、积极参加消防活动,增强消防意识。

二、重难点:

1、能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火灾隐患,知道基本的预防活灾的措施和方法。

2、积极参加消防活动,增强消防意识。

三、活动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火灾方面的资料。

2、了解有关消防方面的知识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活动过程:

(一)了解火灾危害:根据课文第一自然段提供的材料,向大家介绍一下浙江省及本地发生的火灾案例。说说火灾灰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怎样的损失?

(二)知道火灾怎样引起:引导学生看插图,读课文,说说

(三)怎样预防火灾?让学生结合插图读懂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预防火灾的方法?你还有哪些预防火灾的办法?(先同桌互说,再指名交流)最后,教师归纳并向学生具体介绍预防电器起火和燃气起火的方法及家庭防火措施。

(四)认一认,连一连课文中的消防安全标志——禁止标志并说说这些消防安全标志分别在哪些公共场所出现。

(五、)课后实践活动:

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防火大检查,消除家庭火灾隐患。

生命健康教育——生命三要素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生命三要素——阳光、空气、水是维持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2、让学生了解生命三要素——阳光、空气、水与人的健康的关系。

3、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生命三要素——阳光、空气、水与人的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多讨论,多调查,多感悟,多实践。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人的一生中, 最值得珍惜的东西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说是快乐,有人说是金钱,有人说是家庭,而我的答案是健康。可是我们却因种种原因忽视了健康的重要性,在健康的时候不注意保健,在亚健康的时候不知道调理,在患病的时候才知道治疗,但已经晚了。所有的实践证明,今天的预防胜过明天的治疗。热爱生命的前提是珍惜健康,有了健康的体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有了健康的生活,人生才会更加的完美!有了健康的身体,一切的一切都充满着希望。因为生命顽强,生命可以创造无数的奇迹。现在健康了,将来我们参与工作的时候就会有必要的保证。

(“健康第一”拥有健康就拥有一切,学生都明白这个道理,只有通过学生讨论,联系身边的实际情况进行,这样我想学生会懂一些,有关健康方面的知识就会很困难,教师只有在网上调一些相关的资料,但学生理解有些困难,教师要多启发,让学生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来体会。)

二、生命三要素:阳光、空气、水

1、你了解阳光吗?说说它的作用。

阳光:太阳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太阳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太阳光是地球上生物存在的基本条件。阳光是太阳上的核反应“燃烧”发出的光,经很长的距离射向地球,再经大气层过滤后到地面。阳光的作用: ① 光合作用

②杀菌作用

③恒温作用

2、那么,空气又是什么呢?

空气: 空气就是我们周围的气体。无色,无味,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还有极少量的氡、氦、氖、氩、氪、氙等惰性气体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尘埃等。我们看不到它,也品尝不到它的味道,但是在刮风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感觉到空气的流动。空气包裹在地球的外面,厚度达到数千千米。这一层厚厚的空气被称为大气层。

3、水是什么?

水: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自然界,纯水是非常罕见的,水通常多是酸、碱、盐等物质的溶液,习惯上仍然把这种水溶液称为水。地球上的生命最初是在水中出现的。水是所有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中水占70%;而水母中98%都是水。水中生活着大量的水生植被等水生生物。

三、思考与讨论

1、阳光、空气、和水对人有什么好处呢?

2、怎样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和水呢?

3、如果没有阳光、空气和水,将会怎样呢?

四、交流与汇报

学生交流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1、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一切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2、空气:

假如没有空气,我们的地球上将是一片荒芜的沙漠,没有一丝生机。绿色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及阳光和水合成营养物质,在此过程中,氧气被释放出来,人类和其他动物呼吸空气来获取氧气,动物还需要氧气从摄入的食物中获取能量。

3、阳光 :

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可能有姿态万千的生命现象,当然也不会孕育出作为智能生物的人类。太阳给人们以光明和温暖,它带来了日夜和季节的轮回,左右着地球冷暖的变化,为地球生命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能源。地球上除原子能和火山、地震以外,太阳能是一切能量的总源泉。

五、小结

是啊,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珍贵的。让我们珍惜生命,关爱健康。

六、板书设计:

健康教育 生命三要素

阳光、空气、水——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防火自救安全教育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共同提高防火意识。

二、教学内容:

(一)火灾事件介绍

方法: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学生谈观后感受。

教师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 爱惜生命提高防火意识”

(二)认识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方法:运用幻灯片介绍各种灭火设备,牢记各种灭火方法。

(三)教师介绍火灾报警须知:

1、牢记火警电话“119”,事发时可用任何一部电话播打(注:无论欠费与否)。

2、火灾情况要报详细:×××单位、××区××街××号发生火灾,×××物质在燃烧,火势很大,请速来扑救,我的电话是×××××××。

3、要派人来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四)教师引领学生在校内考察逃生路线

一、制作逃生路线图

二、制作逃生路标

(五)小组为单位制作简易防毒面具。

三、教学小结:

学生评选出最佳线路图

防毒面具展示

四、作业

设计家庭火灾逃生方案

消防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2、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的方法,学会本领,化险为夷,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培养应变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查阅、收集、处理信息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火灾现场图片。

2、学生搜集、查阅有关防火自救知识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图片展示,引入新课。

1、教师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提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你在哪里还看到过这样惨不人睹的场面?有什么感受?(指名回答)

2、小结:是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命如此美丽,但又是如此脆弱。我们要珍惜宝贵的生命,提高防火意识,掌握一些自救逃生的方法,时时刻刻注意安全,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二)引导研读,归纳整理。

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防火自救知识资料。也可以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所了解的防火自救的知识,有什么困惑也可提出来。

2、全班交流。

(三)竞赛活动,游戏激趣。

1、抢答题。(老师提供部分问题,学生可适当补充。)(1)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引起火灾?

(2)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拨打什么电话号码?(3)扑救时是先救人还是救物?先断电还是先救火?(4)电话报警时要注意报清、报全哪些信息?

(5)列举几种逃生方法。如:关门求生、从窗户逃生、安全出口逃生等。

2、判断题。(学生也可补充题目。)(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2)有一天,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到某山林去野炊。(3)报警时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可以不说明。

(4)发生火灾时,不要盲目开窗开门,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脑,尤其是口鼻部。

(5)家用电器起火,应马上关掉电源开关,千万不要往电器上泼水。

3、游戏:编一编防火的拍手歌。如: 你拍一我拍一,拍完南北拍东西。你拍二我拍二,咱俩宣传做伙伴。你拍三我拍三,禁火场所别吸烟。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当会出事。你拍五我拍五,烟囱坏了快修补。你拍六我拍六,风大失火不好救。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戏。你拍八我拍八,电线不能随便拉。你拍九我拍九,火警电话一一九。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实。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安全教育课别开生面,很有教育意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学生自由发言)

(五)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画一画关于火的图片。完成后,将在班内、校园内展示

食品安全教育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合理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份适合自己的合理食谱。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喜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合理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食谱

三、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关于青少年生长发育现状问题、中日青少年身高比较结果、牛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什么是营养配餐等资料。

四、教学过程:

教师:现在许多学校中午为同学们配送营养午餐,但是一些同学少吃或不吃学校配送的午餐,而吃方便面或是汉堡包,更有部分同学到校外的肯德基、麦当劳去吃洋快餐。这种饮食结构是否合理?对同学们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什么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几个资料。

学生:阅读资料,小组讨论思考题。

资料:

1.汉堡包造就了美国严重超重超肥的一代,美国政府试图将国民脂肪摄入量从40%降至30%,却非常困难。而目前,洋快餐正在向我国青少年大举进攻。部分青少年偏食洋快餐,那只是摄入了高脂肪、高糖、高热量,而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极少。一旦形成饮食习惯,将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身体素质。

2.世界银行的统计表明,仅微量营养素缺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的损失,至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据介绍,英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将1790年至1980年间经济的增长,归功于营养和健康状况的改善。而消除碘、维生素A和铁的缺乏,能提高人群平均智商10至15分。

3.我国自1985年到1995年对青少年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进行了10年动态调查,结果显示7—18岁青少年中,男生体重超重和肥胖者比例从2.75%升至8.65%,女生从3.38%升至7.18%;与体质密切相关的肺功能、耐力素质和柔韧性素质水平下降。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青少年肥胖者激增的趋势更加明显。那么,肥胖是营养过剩?不是。肥胖不仅不等于营养过剩,而且是营养缺乏的主要表现。

4.对正在旺盛生长的儿童青少年来说,身高是生长发育中最显而易见、最有代表性的指标。在通常情况下,身高顺利增长,说明孩子的营养良好,也没有受到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干扰。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个民族在遗传营养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中国男女7—18岁青少年身高和日本青少年全国平均身高的比较结果清晰显示,中国青少年整体上身高较日本处于劣势。大体上,7—9岁比日本矮1—3厘米,10—12岁矮3—4.5厘米。青春中期后男、女出现分化,男生的劣势更明显,13—15岁矮3.5—4.5厘米,16—18岁矮2—3厘米;女生13—15岁矮1—1.5厘米;15—18岁差距为0.5—0.6厘米。

5.目前,我国大部分人群钙的摄入量仅能达到需要量的一半,我国儿童因缺钙引起的佝偻病和成年人的软骨病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可达40%左右。奶中维生素B2含量丰富,喝一杯可达到每天需要量的23.3%;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E、B1和C,且奶是碱性食品,可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奶的营养价值及生物利用率高,因此,男女老幼都适宜喝牛奶。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人均牛奶摄取量非常高。因消化牛奶的速度比肉、鱼、蛋快,欧美人把牛奶当水喝。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积极改善食物结构,号召天天喝牛奶。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人的身高比大战前平均增长了10厘米,国际上评价道“一杯牛奶改变了一个民族”。

6.营养配餐在国外十分普遍,但在国内却尚未引起人们重视。什么是营养配餐呢?营养配餐:就是按人们身体的需要,根据食品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设计一天、一周或一个月的食谱,使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几大营养素比例合理,既达到均衡膳食。简单讲,就是要求膳食结构多种多样,谷、肉、果、菜无所不备。

思考讨论题:

1.中国和日本青少年身高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2.中国青少年普遍营养失衡的原因是什么?

3.中国和日本目前在饮食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4.你认为当今青少年学生的饮食结构特点是什么?

5.青少年必需的营养以及合理的营养结构是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阐述小组意见。

预防碘缺乏

教学目标:

1.学会加碘盐中碘酸盐的鉴别和定量测定原理。

2.能在较复杂情境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3.建立物质二重性的观点:缺碘和过量碘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教学重点

建立物质二重性的观点:缺碘和过量碘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教学难点

能在较复杂情境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教学过程:

一、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预防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有:

①全民使用碘盐。全民使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但是,购买碘盐后应该注意密封、避光、避风、避免受热和久存,以放电的丢失,并且要坚持常年使用。

②强化补碘。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婴幼儿及儿童、青少年,对碘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应在坚持长期使用碘盐的基础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碘油丸或注射碘油。

③在日常生活众多吃些含碘丰富的食品,如海带、海鱼、海虾和紫菜等。

二、加碘盐中碘酸盐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食盐为什么要加碘?加碘是不是越多越好? 呈现资料:

碘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人体中的碘主要存在于甲状腺内,甲状腺内的甲状腺球蛋白是一种含碘的蛋白质,是人体的碘库。人体缺碘,甲状腺就得不到足够的碘,要形成甲状腺肿(大脖病),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地区,全国有4亿多人缺碘,碘缺乏病给人类的智力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妇女严重缺碘,征聘的小孩身体矮小、智力低下、发育不全、甚至痴呆。1991年,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做出了庄严的承诺“到2000年在全国消灭碘缺乏病”。

人体一般每天摄入0.1mg—0.2mg碘就可以满足需要,通过食用加碘盐是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方法,并不是摄入的碘越多越好,过多的碘也是有害的,易造成甲状腺功能的减弱,得甲状腺肿。

三、思考练习:

1、想一想:

碘缺乏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2、说一说: 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3、做一做: 购买碘盐,并学会识别碘盐。

禁毒教育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二、教学内容:

1.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

毒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

(1)毒品毁人毁健康。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3.班主任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

4.防毒的五种措施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5.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 6.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7.教师总结: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中小学生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三、教学方法

1.展示有关毒品和吸毒者的悲惨图片,帮助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自觉地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2.利用多媒体和网上查询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多渠道了解毒品的危害,积极呼吁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你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你们的生命灿烂,前途广阔,但是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却有一种东西令许多人痛不欲生,它令许多人丢掉了宝贵的生命,使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令人谈之色变,现如今,它也成为人类最严重的公害,它就是毒品,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许在座的有些同学会不以为然,认为此事与我无关,殊不知,近几年来,毒品已进入到了中小学生中间,并且每年都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为了增强你们抵御毒品的自制能力,今天,老师特意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

四、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二)

认识毒品

常见的毒品有: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止咳水,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容易感染疾病,服用过量,还会导致夭折。

.(二)认清毒品的危害

1、毒品会毁人健康,一些中小学生,对毒品的危害一无所知,通过一些“有经验”的人的介绍对毒品产生好奇心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吸食毒品,从而走上不归路。有一名初三年级的学生,身体很健康,学习也很好,为了能够考上一所好的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身体感觉很疲倦,就在这时,有人给他拿来了一点“白粉”,告诉他说,这是一种灵丹妙药,只要稍稍吸一点,就会精神百倍,让他试试,过后他的愿望会实现的。这个学生信以为真就吸了,结果,染上了毒瘾,学习一落千丈,身体也垮了,最终他没有走进理想的高中,而是进了戒毒所。

2、毒品会让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人格丧失,道德沦落,为购买毒品耗尽正当收入后,就会变卖家产,四处举债,倾家荡产,六亲不认,“烟瘾一来人似狼,卖儿买女不认娘”。家中只要有了一个吸毒者,从此全家就会永无宁日,就意味着这个家庭贫穷和充满矛盾的开始。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往往就是吸毒者家庭的结局。

3、毒品会导致堕落、犯罪。

很多吸食毒品的人兜里都没有太多的钱,毒瘾发作让他们受不了,他们为了让自己舒服,就会想方设法赚钱,要么去骗、去抢,要么就是去偷,如果被人发现,还会杀人,自己走上犯罪的道路,三、远离毒品

既然毒品这么害人,那作为学生的你们怎样才能远离毒品呢?

我认为:1认识必须到位。2正确面对挫折。3学会拒绝诱惑。4对毒品的好奇心要不得。同学们,曾有人告诫吸毒者: “吸进去的是白色粉末,吐出来的却是自己的生命。”面对毒品,禁毒斗争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亡。“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让你我共同努力,为打造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预防艾滋病

一、教学目标:

1、改善10~24岁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

2、了解和掌握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种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和谐相处,共享生命。

二、教学内容:

图片展示出“青春健康生活技能培训”画面,并伴有轻松悠扬的乐曲。新课导入,板书课题及培训目标并提问:

1、你知道什么是艾滋病吗?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力,感染其它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目前无药可治。

2、艾滋病的传染源及潜伏期:

(1)目前艾滋病的传染源是人;(最早的传染源可能是非洲的猴子或猩猩)(2)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经过7~10年的潜伏期,才发展为艾滋病病人;(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体液中(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含有大量病毒;

(4)这些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外表看上去比较正常,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但能够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3、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1)性接触传播:

△ 目前全球主要的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 △ 艾滋病可通过性交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传播; △ 性接触者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2)血液传播:

△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医疗器械,共用注射器吸毒是感染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 △ 接受未经血液筛查的输血; △ 接受未经筛查的器官或组织移植。(3)母婴传播:

△ 母婴传播的概率在25%~40%之间;

△ 感染的母亲可通过胎盘、分娩将病毒传播给婴儿; △ 感染的母亲也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播给婴儿。

4、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

相互签名游戏。在游戏的基础上及同学们的分析后小结。

(1)艾滋病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超出人们的想象,许多人并不了解自己所面临的危险;

(2)性伴侣越多,危险越大;

(3)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

5、如何预防艾滋病?(在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小结)(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杜绝婚前、婚外性行为。(2)正确使用安全套。(3)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4)关爱下代,受病毒感染的女性应避免怀孕。(5)医疗救护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6、请同学们针对困惑与收获自由提问,视时间情况作答。

7、要点小结:

(1)经性交传播艾滋病病毒是目前艾滋病病毒感染中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一次不负责任的性行为也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许多人并不了解自己所面临的危险。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我们无法从人们外观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是否感染的可能取决于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其社会地位或职业。这方面的一些误解往往诱导我们放松警惕,采取不安全行为。

(3)艾滋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预防,注意自我保护。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

(4)要关爱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及艾滋病病人,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5)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青少年是最重要的力量。

防溺水安全教育

一、谈话引入课题

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二、新授

1、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

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中学生游泳的画面。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总结:

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在网上搜集学生发生溺水而导致死亡的事故,然后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师作总结:

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三、教育学生如何预防溺水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四、教育学生遇到他人溺水时如何施救

1、大声呼救。向附近的成人大声呼喊,尽量引起大人注意,请大人开展营救。

2、简明扼要地向施救人员讲清落水人数、地点,便于开展营救工作。

3、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五、课堂总结

1、同学们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法制教育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学目的:

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二、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意义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

三、讲授新课 :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言语 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2、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出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3、不及时矫正不良行为的后果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生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优劣机,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例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这8个人也都是从小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有的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

5、指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A、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 培养训练。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 B、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C、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D、《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自尊自爱、注重中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以高尚道德。

四、结束语: 祝:每一位同学都成为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土地是人类的母亲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

2、知道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质,必须做到的几方面。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教学过程:

一、介绍现有的土地资源,引起学生的重视。

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局世界第三位。但由于人口增长,建设占用,自然和人为破坏,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最近几十年减少了一半,目前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四分之一。面对这越来越紧张的土地资源,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二、了解土壤的污染源。

1、在你生活着的周边环境里,土地受到了哪些污染?

2、学生举例说明。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物污染源。

4、这些污染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发生的呢?(1)四人小组讨论。

(2)总结:大气污染型、农业污染型、水体污染型、固废污染型。

三、了解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

1、自学课文,思考: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每种原因所引起的后果怎样?

2、反馈。

(1)农业污染:在农业方面,什么污染最严重? 对我们人类有那些危害呢?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减少这种污染?(2)按以上方法学习剩余的五种污染。

四、联系实际。

1、面对如此严重的土地污染,我们应怎么做呢?

2、学生各自讨论。

3、说说每个人不同的想法。

4、你觉得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做法也造成了土地的污染?

五、小结。

让我们行动起来,和侵占、破坏土地的行为作斗争,共建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六、实践活动。

1、去当地土地管理部门了解本镇人均耕地占有情况、土地污染情况及其对策。

2、组织学生开展你丢我捡活动,劝阻你周围的人不要随手丢弃一次性塑料制品。

下载六年级安全课教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安全课教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诵读课教案

    六年级朗读指导学期教学计划 一、 教材分析 (一)基本理念 1、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朗读的兴趣......

    六年级写字课教案

    六年级写字教案 第一课 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2、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3、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4、激发学生主动发现汉字特点和规律,提......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

    第1课时.农药带给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1.反思过度使用农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保意识,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2.了解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知......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

    动 物 传 奇 教学内容:五年级《综合阅读》《动物传奇》。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本单元,开阔眼界,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真情。 2、通过阅读,储存、积累语言,活跃思维,丰富想象。......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

    第一课 中原崛起绘蓝图 一、 教学目标 通过该篇文章,使学生了解到中原地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 教学重难点: 1 中原指的是哪些地区? 历史上的中原地区主要指 黄河中下......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

    第1课.农药带给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1.反思过度使用农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保意识,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2.了解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知道......

    六年级写字课教案

    六年级写字课教案 第1课上下结构(一) 教学要求: 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 2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

    六年级心理健康课教案

    六年级心理健康课教案 第四课 快乐与我同在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排解烦恼的方法,使学生知道应该笑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 2、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