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教案(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1:3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 有理数

单元教学内容

1.本单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列举了学生熟悉的用正、负数表示的实例,•从扩充运算的角度引入负数,然后再指出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使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是来自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引入正、负数概念之后,接着给出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集合及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2.通过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旁的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引入数轴.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可以把所有的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形象地表示出来,使数与形结合为一体,揭示了数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体现出以下4个方面的作用:

(1)数轴能反映出数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2)数轴能反映数的性质.w-w-w.x-k-b-1.c.-o-m

(3)数轴能解释数的某些概念,如相反数、绝对值、近似数.

(4)数轴可使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形象化.

3.对于相反数的概念,•从“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点分别在原点的两旁,且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来说明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同时补充“零的相反数是零”作为相反数意义的一部分. 4.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是难点.

根据有理数的绝对值的两种意义,可以归纳出有理数的绝对值有如下性质:

(1)任何有理数都有唯一的绝对值.

(2)有理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即最小的绝对值是零.

(3)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

(4)任何有理数都不大于它的绝对值,即│a│≥a,│a│≥-a.

(5)若│a│=│b│,则a=b,或a=-b或a=b=0.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正数、负数的实际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掌握数轴的画法,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解.

(3)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4)会利用数轴和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经过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体会“类比”、“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鼓励学生探索规律,并在合作交流中完善规范语言.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2.难点:准确理解负数、绝对值等概念. 3.关键: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和绝对值的意义.

课时划分

1.1 正数和负数 2课时 1.2 有理数 5课时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4课时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5课时 1.5 有理数的乘方 4课时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2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用正数或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的方法. 2.难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概念.

3.关键: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四、课堂引入

我们知道,数是人们在实际生活和生活需要中产生,并不断扩充的.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数1,2,3,„;为了表示“没有物体”、“空位”引进了数“0”,•测量和分配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

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的问题,例如课本第2•页至第3页中提到的四个问题,这里出现的新数:-3,-2,-2.7%在前面的实际问题中它们分别表示:零下3摄氏度,净输2球,减少2.7%.

五、讲授新课

(1)、像-3,-2,-2.7%这样的数(即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而3,2,+2.7%在问题中分别表示零上3摄氏度,净胜2球,增长2.7%,•它们与负数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把这样的数(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3,+2,11+0.5,+,„就是3,2,0.5,„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33号,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2)、中国古代用算筹(表示数的工具)进行计算,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

(3)、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数.

(4)、0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今天气温是0℃,是指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5)、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正数和负数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地应用.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例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m.记录账目时,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负数表示支出款额.(6)、请学生解释课本中图1.1-2,图1.1-3中的正数和负数的含义.(7)、你能再举一些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吗?

(8)、例如,通常用正数表示汽车向东行驶的路程,用负数表示汽车向西行驶的路程;用正数表示水位升高的高度,用负数表示水位下降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买进东西的数量,用负数表示卖出东西的数量.

六、巩固练习

课本第3页,练习1、2、3、4题.

七、课堂小结

为了表示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引进了负数.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数(除0外),在正数前放上“-”号,就是负数,•但不能说:“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在一个数前面添上负号,它表示的是原数意义相反的数.如果原数是一个负数,那么前面放上“-”号后所表示的数反而是正数了,另外应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八、作业布置

1.课本第5页习题1.1复习巩固第1、2、3题.

九、板书设计

1.1正数和负数

第一课时

1、像-3,-2,-2.7%这样的数(即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而3,2,+2.7%在问题中分别表示零上3摄氏度,净胜2球,增长2.7%,•它们与负数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把这样的数(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3,+2,11+0.5,+,„就是3,2,0.5,„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33号,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2、随堂练习。

3、小结。

4、课后作业。

十、课后反思

1.1正数和负数 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巩固正数、负数的概念;理解在同一个问题中,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同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举一反三用正、负数表示身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而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能应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难点:正数、负数概念的综合运用. 3.关键: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正负数可以用来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X|k |b| 1.c|o |m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四、复习提问课堂引入

1.什么叫正数?什么叫负数?举例说明,•有没有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

2.如果用正数表示盈利5万元,那么-8千元表示什么?

五、新授

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2001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分析:在一个数前面添上负号,它表示的是与原数具有意义相反的数.•“负”与“正”是相对的,增长-1,就是减少1;增长-6.4%就是减少6.4%,那么什么情况下增长率是0?当与上年持平,既不增又不减时增长率是0.

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kg,小华体重增长-1kg,小强体重增长0kg. 2.六个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分别为:

美国-6.4%,德国1.3%,法国-2.4%,英国-3.5%,意大利0.2%,中国7.5%.

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如盈利-•2千元,就是亏本2千元;前进-3米,就是后退3米;浪费-14元,就是节约14元;向南走-•7米,就是向北走7米,因此盈利2千元与盈利-2千元具有相反的意义.

六、巩固练习

1.课本第5页的第8题.

点拨:增长-3.4%,就是减少3.4%,所以这一年里这六国中中国、•意大利的服务出口额增长了,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的服务出口额都减少了,意大利增长最多,日本减少最多. 2.补充练习.

若向西走10米,记作-10米,如果一个人从A地先走12米,再走-15米,•你能判断此人这时在何处吗?X k b 1.c o m

解:向西走10米,记作-10米,那么这人走12米,则表示向东走12米,再走-15米,表示向西走了15米,即这个人从A地先向东走12米,接着再向西走15米,此人这时应该在A地的西方3米处.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正数、负数的概念是否有了进一步理解?请你用正负数表示身边具有相反数的量.

八、作业布置

1.课本第5页习题1.1第4、5、6、7题.

九、板书设计

九、板书设计

1.1正数和负数

第二课时

1、复习巩固,例题讲解。

2、随堂练习。

3、小结。

4、课后作业。

十、课后反思

1.2 有理数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懂得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会判别一个有理数是整数还是分数,是正数、负数还是零.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有理数进行分类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分类讨论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有理数的学习,体会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在引入了负数后,本课对所学过的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有理数的概念.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思想并进行简单的分类是数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分类标准的确定可向学生作适当的渗透,集合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接受需要很长的过程,本课不宜过多展开.

教学准备

用电脑制作动画体现有理数的分类过程. 教学过程

四、课堂引入

1、我们把小学里学过的数归纳为整数与分数,引进了负数以后,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将如何归类?

2.举例说明现实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如果由A地向南走3千米用3千米表示,那么-5千米表示什么意义? 4.举两个例子说明+5与-5的区别. 5.数0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有理数的分类,我们学过的数就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正整数,如1,2,3,„;

零:0;

负整数,如-1,-2,-3,„;

2211 正分数,如,4.5(即4);

732 负分数,如-1233,-2,-0.3(即-),-„„ 27105 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回答下列各题:

(1)0是不是整数?0是不是有理数?

(2)-5是不是整数?-5是不是有理数?

(3)-0.3是不是负分数?-0.3是不是有理数?

2.你能对以上各种数作出一张分类表吗(要求不重复不遗漏)?

让学生把自己作出的分类表进行分类,可以根据不同需要,用不同的分类标准,•但必须对讨论对象不重不漏地分类.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的,•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正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正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如此等等.

五、题例精解

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集的圈子里:-18,3•2001,•-,•0.142857,95% 522,3.1416,0,7

六、随堂练习

一、判断 1.自然数是整数.()2.有理数包括正数和负数.()3.有理数只有正数和负数.()4.零是自然数.()5.正整数包括零和自然数.()6.正整数是自然数.()7.任何分数都是有理数.()8.没有最大的有理数.()9.有最小的有理数.()

七、课堂小结:(提问式)

1.有理数按正、负数,应怎样分类? 2.有理数按整数、分数,应怎样分类? 3.分类的原则是什么?

八、课后作业:

1.课本第14页习题1.2第1题.

九、板书设计:

1.2 有理数 第一课时

1、复习巩固,例题讲解。

2、随堂练习。

3、小结。

4、课后作业。

十、课后反思

1.2.2 数轴 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数轴三要素,能正确地画出数轴.

(2)能准备地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数学的类比方法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知识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3.关键:掌握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四、复习提问、新课引入

1.有理数包括哪些数?有理数是怎样分类的? 2.回顾小学数学是如何利用数轴表示正数和零的?

五、新授

引入负数后,又如何利用数轴表示有理数呢?让我们先看一个问题.

在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1.画一条直线表示马路,从左到右表示从西到东的方向.

2.因为柳树、杨树都在汽车站的东面,即在汽车站的右边.槐树、•电线杆在汽车站的西面,即在汽车站的左边,它们都相对汽车站而言,所以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O表示汽车站的位置,规定1个单位规定.(线段OA的长代表1m长)(如下图)

3.分别标出柳树、杨树、槐树、电线杆的位置. 在点O右边,与O距离3个单位长度的点B表示柳树的位置:点O右边,与O•点距离7.5个单位长度的点C表示杨树的位置;点O左边,与点O距离3个单位长度的点D•表示槐树位置;点O的左边,与点O距离4.8个单位长度的点E表示电线杆的位置.

问: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距离)

为了使表达更清楚、更简洁,我们把点O•左右两边的数分别用正数和正数表示.符号表示方向,点O的左边表示负数,点O的右边表示正数.

这样就可以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了.

这里,-4.8中的负号“-”表示汽车站(点O)的左边,4.8表示与点O•的距离为4.8个单位长度.

说明:以上分析,教师应边讲边画,分步进行.

观察后回答:(课本第11页)温度计可以看作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直线吗?•它和课本图1.2-1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答:可以,课本图1.2-2也是把正数、o和负数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它是向上方向为正(即0的上方表示正数,0的下方表示负数),只要把温度计水平放下就与课本图1.2-1相同了.

一般地,在数学中人们用画图的方式把数“直观化”,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以下要求:

(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记为0;

(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表示-1,-2,-3,„.

像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称为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单位长度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例如3.5,数轴上从原点向右3.511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3.5,又如要表示-2,从原点向左2个单位长度的点就

331表示-2,如下图.

归纳:先由学生填空,然后教师加以讲评.

六、巩固练习

1.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一条数轴.

2.下面的各图是不是数轴?为什么?

3.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1)4,-2,-4,1,0,-2

33(2)-100,100,-250,-400,0,2.5 4.指出数轴上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5.在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的点有几个?请你在数轴上把它们画出来,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讲解,给出正确的答案.

七、课堂小结

数轴是非常重点的数学工具,它的出现对数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它揭示了数和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以它为基础,借助图直观地表示,为研究问题提供了新方法.

八、作业布置

1.课本第10页练习1、2题,第14页习题1.2的第2题.

九、板书设计:

1.2.2 数轴

第二课时

1、像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称为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单位长度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例如3.5,数轴上从原点向右3.511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3.5,又如要表示-2,从原点向左2个单位长度的点就

331表示-2,如下图.

2、随堂练习。

3、小结。

4、课后作业。

十、课后反思

1.2.3 相反数 第三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借助数轴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两个互为相反数的位置关系.

(2)给出一个数,能求出它的相反数.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数轴,通过观察特例,总结出相反数的概念.从数和形两个侧面理解相反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归纳、比较交流等活动.

教学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理解相反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2.难点:理解和掌握双重符合的简化.

3.关键:通过观察特例,以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理解相反数. 教学过程

四、复习提问课堂引入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6,-6,2五、新授

请同学们观察后回答: 1.上述中6和-6;

21111和-2,4和-4每对数有什么特点? 22331111,-2,4,-4各数的点. 2233 2.每对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有什么特点?

3.再观察课本第8页的图1.2-1中点D和点B,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它们各表示的数有什么特点?

概括:

(1)每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

(2)在数轴上表示每一对数的两个点分别在原点的两边,•并且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

(3)点D和点B分别位于原点的两边,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它们分别表示-3•和3.

思考: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的点有几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什么?•与原点的距离是5的点呢?

归纳:

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左右,表示-a和a,那么称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如下图:

-a-202a

11和-2,22 像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如6和-6,2都是互为相反数,也就是说6的相反数是-6,-2

11的相反数是2. 22 一般地,a和-a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仍是0.

问: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

答: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是关于原点对称,是在原点的两旁(除0•外),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注意相反数与倒数的区别,若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这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若两个数的乘积等于1,则这两个数叫互为倒数.任何有理数都有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而零没有倒数. 例1: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5,-7,-31,+11.2,0. 2 解:5的相反数是-5;-7的相反数是7;-3的相反数是3;+11.2的相反数是-11.2;0的相反数是0.

强调书写格式,防止出现如“5=-5”的错误.

容易看出,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就得到这个正数的相反数.在任意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例如:-(+5)=-5,-(-7)=7,-(-

311)=3,-(+11.2)=-11.2,-0=0. 22 我们知道一个正数,前面的“+”号可以写也可以不写,所以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表示这个数没有变化,还是它本身.

例如:+(-4)=-4,+(+12)=12,+0=0

六、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2,-2.5,0,33 2.化简下列各数.

-(-30),-(+3),-(-38.2),+(-5),+(+

2). 7 3.指出下列各对数,哪些是相等的数?哪些是互为相反数? +(-3)与-3,-(+3)与3,-(-7

11)与-7. 22 4.如果a=-a,那么表示a的点在数轴上的什么位置?

5.你会化简下列各数吗?试试看.(本题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用)-[+(-2)],-[-(-6)].

提示:

因为任意数a是-a的相反数,所以表示a的点在数轴上与表示-a•的点关系原点对称,这两个点分别在原点左、右两边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相反数的概念、相反数的求法和双重符号的简化.理解相反数的意义,相反数总是一正一反成对出现(零除外),从数轴上看,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分别在原点的两边,且到原点距离相等.要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这个数前面添“-”号,-a表示a的相反数,当a是正数时,-a表示一个负数;当a是负数时,则-a表示正数.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相反数和倒数的区别.

八、作业布置

1.课本第11页练习1、2、3题,第15页习题1.2第3题.

九、板书设计:

1.2.3 相反数 第三课时

1、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左右,表示-a和a,那么称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如下图:

-a-202a

11和-2,22 像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如6和-6,2都是互为相反数,也就是说6的相反数是-6,-

22、随堂练习。

3、小结。

4、课后作业。

十、课后反思

1.2.4 绝对值

11的相反数是2. 22第四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2)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例及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探索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语言描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体会数形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2.难点:正确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

3.关键: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根据绝对值定义和相反数的概念,理解绝对值的代数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新课引入 1.什么叫互为相反数?

2.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的位置关系怎样?

五、新授

在一些量的计算中,有时并不注意其方向,例如,为了计算汽车行驶所耗的油量,起作用的是汽车行驶的路程而不是行驶的方向. 1.观察课本第11页图1.2-5,回答:

(1)两辆汽车行驶的路线相同吗?

(2)它们行驶路程的远近相同吗?

• •这两辆车行驶的路线不同(方向相反),•但行驶的路程的远近相同,•都是10km.

课本图1.2-5中表示-10的点B和表示10的点A离开原点的距离都是10,•我们就把这个距离10叫做数-

10、10的绝对值.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这里的数a可以是正数、负数和0.

例如上述的10和-10的绝对值记作│10│=10,│-10│=10,•同样在数轴上表示+6和-6的两个点,离开原点的距离都是6,即6和-6的绝对值都是6,记作│6│=6,•│-6│=6.数轴上表示数0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0,所以│0│=0.

2.试一试:(1)│+2│=______,││=_____,│+10.6│=________.(2)│0│=_______.

(3)│-12│=_______,│-20.8│=_______,│-32 3.你能从上面解答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学生若有困难,教师可提示:所得的结果与绝对值符号内的数有什么关系?

从而得出绝对值的代数意义: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零的绝对值是零;

(3)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我们用a表示任意一个有理数,上述式子可以表示为:

①当a是正数时,│a│=_______;

②当a是负数时,│a│=_______;

③当a=0时,│a│=_______.

以上先让学生填空,然后让学生给a•取一些具体数值检验所填写的结果是否正确.

教师问:

(1)任何一个有理数都有绝对值吗?一个数的绝对值有几个?

(2)有没有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2?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怎样的数?

(3)绝对值等于2的数有几个?它们是什么?

归纳:

①任何有理数都有唯一的绝对值,任意一个数的绝对值总是正数或0,•不

1│=_______. 7可能是负数,即对任意有理数a,总有│a│≥0.

②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

③因为0的绝对值是0,而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0,因此可知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正数或者零,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数是负数或零.

六、巩固练习

1.课本第12页练习1、2题.

第1题强调书写格式,防止出现“-8=8”的错误.

第2题(1)错,如3与-2的符号相反,但它们不是互为相反数,•应改为“只有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数是互为相反数”.(2)正确.(3)错,因为这个点也可能越靠左,应改为:“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它的点离原点越远.”(4)正确.

七、课堂小结

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从几何意义可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表示该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因为距离总是正数和零,所以有理数的绝对值不可能是负数,从绝对值的代数定义也可进一步理解这一点.

引入绝对值概念后,有理数可以理解为由性质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的,如-5就是由“-”号和它的绝对值5两部分组成.

八、作业布置

1.课本第15页习题1.2第4、7、10题.

九、板书设计:

1.2.4 绝对值 第四课时

①任何有理数都有唯一的绝对值,任意一个数的绝对值总是正数或0,•不可能是负数,即对任意有理数a,总有│a│≥0.

②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

③因为0的绝对值是0,而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0,因此可知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正数或者零,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数是负数或零.

2、随堂练习。

3、小结。

4、课后作业。

十、课后反思

1.2.4 绝对值 第五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两种方法──利用数轴和绝对值.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利用绝对值以及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会把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利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难点: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 3.关键: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用“>”、“<”号填空.

23_____; 3.0.03_______0;

8723 4.│-3│_______│2│; 5.│-│_______│-│.

1.5.7______6.3; 2.

五、新授

引入负数后,如何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呢?让我们从熟悉的温度来比较,大家观察课本第12页中“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1.课本图1.2-6中共有14个温度,其中最低的是多少?最高的是多少? 2.请你将这14个温度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课本图1.2-6中的14个温度按从低到高排列为:

-4℃,-3℃,-2℃,-1℃,0℃,1℃,2℃,3℃,4℃,5℃,6℃,7℃,8℃,9℃.

按照这个顺序排列的温度,在温度计上所对应的点是从下到上的,按照这个顺序把这些数表示在数轴上,表示它们的各点的顺序是从左到右的,如课本图1.2-•7,这就是说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例如在数轴上表示-6的点在表示-5的点的左边,所以-6<-5.

同样-5<-4,-31<-3,-2<0,-1<1,„ 2 从数轴上可知:

表示正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右边;表示负数的点都在原点左边.

因此有正数大小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两个正数的大小比较小学已学过,不画数轴你会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吗?

探索:

我们知道,在数轴上越靠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越小,而这个点与原点的距离越大,即这个点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越大,因此,我们还可以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即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例如:│-2│=2,│-5│=5,即│-2│<│-5│,因此-2>-5.

同样│-1│<│-3│,所以-1>-3. 例1: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1)和-(+2);(2)-831和-;(3)-(-0.3)和│-│.

3217 解:(1)先化简,-(-1)=1,-(+2)=-2,正数大于负数,1>-2.

即-(-1)>-(+2).

(2)这是两个负数比较大小,要比较它们的绝对值,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8339│=,│-│==. 212177218983<,即│-│<│-│,212121783 所以->-.

217.11(3)先化简,-(-0.3)=0.3,│-│==0.3,331 0.3<0.3,即-(-0.3)<│-│. 因为 初学时,要求学生按以上步骤进行,能化简的要先化简,•然后按照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异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正负,根据“正数大于负数”,•同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绝对值,特别是两个负数大小比较,先各自求出它们的绝对值,然后依法则: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较绝对值大小后,即可得出结论.

例2:已知a>0,b<0且│b│>│a│,比较a,-a,b,-b的大小.

解:方法一,可通过数轴来比较大小,先在数轴上找出a,-a,b,-b•的大致位置,再比较.

由a>0,b<0可知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表示b的点在原点的左边;由│b│>•│a│,可知表示b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更远,即它应在表示a的点的左边,•然后再根据两个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在原点两边,且与原点距离相等即可得到下图.

b-a0a-b

根据数轴上,较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较小,可得: b<-a

六、课堂练习 1.课本第14页练习. 2.补充练习:

(1)比较大小,并用“<”连结.

①-375,-,-;②-(-10),-│-10│,9,-│+18│,0.

6412(2)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表示如下图,用“>”或“<”号填空.

b-10a1

11_____.

ba ①a_____b; ②│a│_____│b│; ③-a_____-b; ④

七、全课小结(提问式)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有哪几种方法?

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利用数轴,把这些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然后根据“数轴上较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比较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小”来比较.

方法二:利用比较法则:“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来进行.

在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前,要先化简,从而知道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八、作业布置

1.课本第15页习题1.2第5、6、8题.

九、板书设计:

1.2.4 绝对值 第五课时

1、表示正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右边;表示负数的点都在原点左边.

因此有正数大小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2、随堂练习。

3、小结。

4、课后作业。

十、课后反思

第二篇:七年级数学上统计图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统计图教案(湘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5.2 统计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够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制作三种统计图的步骤和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使学生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数据作数量的简单分析

情感态度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认识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初步形成统计的思想,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看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利用统计图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统计图分析解决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根据数据统计表,我们可以比较方便地绘制各种形式的统计图,把数据和数据的变化用图形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本节课我们将在小学已学过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三种常用的统计图.【教学说明】 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下图是XX年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的消费量统计图.XX年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的石油消费量

从图中可以看出:

这6个国家中,XX年石油消费量最少的国家是,最多的国家是

;

XX年,美国的石油消费量约为

百万吨,约是日本的 倍,约是中国的倍.2.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归纳结论】 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事物的数量大小并进行比较.3.你能总结出画条形统计图的步骤吗?

【归纳结论】 画条形统计图的步骤:

写出统计图名称;

画出横、纵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

确定长方形的宽度和间隔;

确定长度单位和数量;

制成长方形并在长方形上方写上数据.【教学说明】 注意: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确定纵向数轴上的单位;画统计图时要写上统计图的名称以及横、纵数轴分别所表达的意义.4.下面两个图分别是世界人口变化情况统计图和XX年我国几个城市年降水量统计图.从这两个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5.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归纳结论】 折线统计图表示事物随时间、地域或其他因素而变化的情况或趋势.6.你能总结出画折线统计图的步骤吗?

【归纳结论】 画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写出统计图名称;

画出横、纵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分别表示两个标目的数据.根据横、纵各个方向上的各对应的数据画点.用线段把每相邻的两点连接起来.7.下面两个扇形统计图分别表示地球上咸水、淡水的统计图和地球上海洋、陆地面积的统计图.从这两个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8.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归纳结论】 从扇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我们考察的对象的组成成分、各成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9.根据上面的两个扇形统计图,结合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地球的水资源总量达145000万立方千米,则地球的淡水资源约为

万立方千米,咸水资源约为

万立方千米.已知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1亿万平方千米,则地球的海洋面积约为

亿万平方千米,地球的陆地面积约为

亿万平方千米.0.做一做:为了解某城市居民日常使用交通工具方式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602份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如下:

使用交通

工具方式

坐公

交车

骑自行车、电动车

开私

家车

坐单位

班车

人数

248

275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制作扇形统计图表示使用各种交通工具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比.第一步:计算出使用各种交通工具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使用交通

工具方式

坐公

交车

骑自行车、电动车

开私

家车

坐单位

班车

占总人数 的百分比

41.2%

45.7%

1.6%

.5%

第二步:计算各部分扇形的圆心角.360°×41.2%≈148.3°,360°×45.7%≈164.5°,360°×11.6%≈41.8°,360°×1.5%≈5.4°.第三步:在同一个圆中,根据所得的圆心角度数画出各个扇形,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相应的百分比.1.扇形统计图如何来画呢?

【归纳结论】 绘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画一个圆;

按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算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根据算得的各圆心角的度数,画出各个扇形,并注明相应的百分比.【教学说明】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总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归纳出画扇形统计图的方法.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某校对初一300名学生数学考试做一次调查,在某范围内的得分率如下图的扇形所示,则在60分以下这一分数线中的人数为

A.75

B.60

c.90

D.50

2.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如图,从图上看,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1995年~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逐年下降

B.XX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开始回升

c.这7年中,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

D.这7年中,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有增有减

3.某公司有员工700人,元旦举行活动,如下图所示,A、B、c分别表示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的百分比,规定每人只参加一项且每人均参加,则不下围棋的人共有

A.259人

B.441人

c.350人

D.490人

4.某校男、女生比例如下图中的扇形区所示,则男生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数为

A.48%

B.52%

c.92.3%

D.4%

5.图甲表示去年某地12个月中每月的平均气温.图乙表示该地一家庭在去年12个月的用电量.某年每月平均气温的折线统计图

某家庭该年月用电量的条形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你能描述该家庭用电量与气温间的一些关系吗?

解:7月、8月气温较高,这两个月用电量也较大,主要是电冰箱、电风扇或空调等家用电器使用较频繁;

1月、2月、12月气温较低,空调、浴霸等家用电器使用也较频繁,所以用电量也较大.6.一所中学准备搬迁到新校舍,在迁校舍之前就该校300名学生如何到校舍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得到如下数据:

步行

60人

骑自行车

00人

坐公共汽车

30人

其他

0人

请将上面的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根据你所制作的统计图,能得到什么结论?说一说你的理由.解:扇形统计图如下,结论略.【教学说明】 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于生活又可以更好的为生活服务.真正体会“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教材“习题5.2”中第1、2、4题.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情感态度

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怎样画这几种统计图呢?

3.有时为了比较同性质的多组数据,我们需要把多组数据在同一个图中表示出来,这就需要用到复式统计图,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复式统计图.【教学说明】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为本节课的进行做准备.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下图是某校两个班的同学在一次体育课上的活动项目统计图:

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个班踢足球的人数多?哪个班打排球的人数多?

答案:乙班踢足球的人数多;甲班打排球的人数多.2.动脑筋:某城市甲、乙两家商店某年各月销售电视机的数量如下:

月份

0

0

0

0

0

0

为了方便比较这两家商店一年的销售变化趋势,我们制作了如下的折线统计图:

观察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两家商店这一年销售量的共同趋势是什么?

答案:共同趋势是6月份前销售量呈下降趋势,6月份后销售量呈上升趋势.你还能从图形中得到什么信息?

答案:.3.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复式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优点?

【归纳结论】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成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事物的数量大小;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复式统计图能清楚地对多组同性质的数据作出比较.【教学说明】 让学生在不同的应用中体会复式统计图的结构可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加深对复式统计图的理解,进一步学会填写与分析数据,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教材P156例题.2.在电脑上,为了让使用者清楚,直观地看出磁盘“已用空间”与“可用空间”占“整个磁盘空间”的百分比,使用的统计图应该是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都可以

3.下表是某一地区在一年中不同季节对同一商品的需求情况统计:

季度

第一

季度

第二

季度

第三

季度

第四

季度

某商品

需求量

3500

500

2300

4000

若你是工商局的统计员,要为商家提供关于这商品的直观统计图,则应选择统计图是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前三种都可以

4.甲、乙两人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为了便于研究,把最近五次的训练成绩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表示,如右下图所示,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甲的第三次成绩与第四次成绩相同

B.第三次测试,甲、乙两人成绩相同

c.第四次测试,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少2分

D.五次测试甲的成绩都比乙的成绩高

5.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某校计划在午间校园广播台播放“百家讲坛”的部分内容.为了了解学生的喜好,抽取若干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整理调查结果,绘制统计图如下:

请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抽取的学生数为

名;

该校有3000名学生,估计喜欢收听易中天《品三国》的学生有

名;

估计该校女学生喜欢收听刘心武评《红楼梦》的约占全校学生的%;

你认为上述估计合理吗?理由是什么?

解:20+10+30+15+30+38+64+42+6+45=300人;

×3000=1060人;

样本中该校女学生喜欢收听刘心武评《红楼梦》的约占样本容量的百分比为45÷300=15%,则该校女学生喜欢收听刘心武评《红楼梦》的约占全校学生的15%;

合理.理由中体现用样本估计总体即可.6.某市对初三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了一次检测,体育成绩评定分为四个等级:A、B、c、D,A代表优秀;B代表良好;c代表合格;D代表不合格,为了准确检测出全区体育成绩的真实水平,特别从农村、县镇、城市三地抽取5000人作为检测样本,相关数据如下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请你通过计算补全条形统计图;

该市今年有78000人参加中考体育考试,请你估算一下今年大约有多少学生中考体育考试成绩能在合格以上.解:农村优秀人数为5000×20%-645-150-5=200人,城市合格人数为5000×45%-400-1260-90=500人;

样本中全市中考体育成绩的合格率为:

×100%=97.4%,∴今年该市中考体育成绩合格人数大约为:78000×97.4%=75972人.7.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今年6月1日起国家禁止超市、商场、药店为顾客提供免费塑料袋,为解决顾客购物包装问题,心连心超市提供了:A.自带购物袋;B.租借购物篮;c.购买环保袋;D.徒手携带,四种方式供顾客选择.该超市把6月1日、2日两天的统计结果绘成如下的条形统计图和6月1日的扇形统计图,请你根据图形解答下列问题:

请将6月1日的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根据统计图求6月1日在该超市购物总人次和6月1日自带购物袋的人次;

比较两日的条形图,你有什么发现?请用一句话表述你的发现.解:100%-18%-32%-28%=22%

在扇形统计图的空白处填上“D22%”;6月

1日在该超市购物的总人次为220+350+400+280=1250

6月1日自带购物袋的有1250×18%=225;

答案不唯一,如“自带购物袋的人增多”“租借购物篮的人减少”等.【教学说明】 通过练习,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教材“习题5.2”中第5、6、7题.

第三篇:七年级数学上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优生较少,这就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面对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作为七年级教师的我,费尽心思,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在教学准备中,注重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我们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讲授本课程的内容,学生学习才会有依据,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时可以参考教材重新整理思路,跟上老师的思路,所以应该重视教材的钻研。在备课过程中,在不离开教材的原则下,参考其他教科书,对比它们的不同之处,寻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二、在教学过程中: 1.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这样有利于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无论备课多认真仔细也很难适应不同班级的情况,只有沟通、了解,才能更好地解决各个班级的不同问题。另外,有些学生基础较好,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就能更好地引导这些学生更好地学习。2.注重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学生已经形成了厌学的习惯,顶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算了,有些甚至是抄袭的,对于容易掌握的内容他们也不敢沾染,所以必须严格要求他们。由于学生缺乏学习自觉性,所以上课时间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时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兴趣。3.注重打基础。由于学生基础较差,上课时多以身边数学为切入点,让学生更易接受,从熟悉的内容转到新内容的学习,做到过渡自然。作业的布置也以基础题为主,对稍难的题目可以在堂上讲解,让学生整理成作业。4.运用多种技巧教学。对于大部分的数学题,学生都不知如何入手去解,他们在小学时没有形成解题的思维习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解题,我把解题的方法进行总结,分为几个简单的解题步骤一步步地解题。多找资料,在上课前讲一段相关的典故或趣事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兴趣,这些都是有效的技巧,使学生对本课程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注重对优生的培养,经常与这些学生谈心,指出他们的优势,鼓励他们寻找更有效的学习策略,带动后进生共同进步。

四、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1、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上还应该下工夫;

2、对于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应多琢磨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3、应该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后要更努力的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安宏

2014年12月26日

第四篇:七年级数学上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熊祖军

初一学生大多数是十二、三岁的少年,处于人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们虽然好奇、热情、活泼、各方面都朝气蓬勃;但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掌握其规律教学,更应善于引导,使他们旺盛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真学习的精神,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自觉学习。下面我谈谈这半年来的体会。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课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结合学校课改教案步骤要求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课后及时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必查。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共同研究教学内容,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狠抓学风。我所教的班总体情况不太好,上课的时候不认真,有一部分学生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也有一部分学生不认真听课,作业也不及时完成。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过分自卑,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做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

总之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一部分同学成绩有所提高。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小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因为很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学的不实,尚待研究后改进。

第五篇:七年级数学上备课组工作计划

桐峙中学七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备课组成员:林远健、黄崇平、唐敏娇、何雪娇

2012年9月起正式启用了新版本的教材,新一轮的教材改革已经正式开始。随着素质教育日渐深入人心,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如何在新课程教学中体现新理念,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何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猜想、分析论证;不但要重视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如何在教学中大胆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等等。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发挥集体智慧,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为此,本学期初一数学备课组拟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总体工作思路

备课组将以学校的工作为中心,在学校和数学组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工作,扎实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并认真落实课改的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大力加强教研活动,深入挖掘备课组内的教学潜力,提倡教学严谨、科学、务实。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学制度,认真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教学质量。

二、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与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准确把握课改的方向。

2、各备课组教师要利用较短的时间,尽快熟悉新教材的体系和结构,感受新教材的思想和教学技巧,转变教学观念。

3、组织全组教师根据新教材特点,讨论教材教法,相互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备课组常规工作

(1)、备课组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集体探讨如何落实教学重点知识,设计难点知识的突破方案,学生的活动组织形式等教学上的问题。要求集体备课时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

(2)、备课组坚持开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同课异构活动。建议组员之间每星期听课不小于1次。

(3)、备课组成员间统一思想、统一教学进度、每章统一进行单元测验,统一评分标准,并利用集体活动时间进行测后总结分析。

(4)、各单元的测后总结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各班和全级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②哪些知识学生掌握比较好,哪些知识掌握比较差,主要存在什么问题。③提出需要补救的问题和今后教学上要注意的事项。

5、建议备课组教师每月完成一篇教学反思,本学期完成一篇教学总结、一篇教学论文和一篇教学案例。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数学备课组集体活动安排表

周 次 1——4周 第6周活动地点

内容 制定工作计划

主讲人 记录人 林远健 林远健

林远健 林远健1、2011版课程标准的变化

二楼办公室

2、讨论《有理数》教学过程

出现的疑难问题

第8周1、第一章单元测试分析 林远健

二楼办公室

2、整体研读《整式的加减》,唐敏娇

确定重难点

1、第二单元测试分析

二楼办公室

2、整体研读《一元一次方

程》,确定重难点 二楼办公室

期中测试分析

唐敏娇 何雪娇 林远健

林远健

第10周 第12周林远健 林远健

第14周1、研讨小组合作教学中存在全体组员 的问题

二楼办公室 林远健

2、整体研读《几何图形初黄崇平

步》,确定重难点

1、第三单元测试分析

二楼办公室

2、研讨几何教学中的困惑

1、第四单元测试分析

二楼办公室

2、期考复习研讨 二楼办公室

备课组活动总结 七年级数学教学进度安排表

何雪娇

林远健

全体组员 黄崇平

林远健

全体组员 林远健

林远健

第16周 第18周 第20周周次 1—7周 11周内容

第一章《有理数》 复习及期中考试

测试安排 第7周 第10周第11周 第15周 第18周命题人林远健唐敏娇学校安排何雪娇黄崇平

8—10周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2—15周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6—18周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下载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教案(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教案(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1、 的绝对值是( ) A. B. C. D. 2、最小的正有理数是( ) A.0 B.1 C.-1 D.不存在 3、在数轴上的点A、B位置如图所示,则线段AB的长是( ) A. 7.5 B.-......

    七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第1~10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的相反数是 () A.B. C.5 D.2. 2017年10月18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十九大”......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七年级数学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

    七年级数学上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1、已知代数式的值是4,则代数式的值是()A、10 B、9 C、8 D、不能确定2、用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中,含有三个有效数字的是()A、0.5180 B、0.02380 C、800万 D、4.0......

    2018年七年级数学上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18年七年级数学上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初中寒假作业是不是一直困扰这你呢?不用担心,查字典数学网小编为你带来了2018年七年级数学上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啦,是不是很让你兴奋呢?那......

    七年级数学上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数学上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对于本次考试的成绩,我感到不满意。总体情况来看,只有小部分学生都发挥了正常水平,另一小部分同学通过一个星期的强化复习,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进......

    2011~2012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上报人:谷明胜 转瞬间一学期过去了。也是我在教学领域履行教师职责,勉力耕耘、不断进取的一学期,现将本人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按照新课程......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doc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入学了,并根据学生的入学考试成绩分了班,经过调查了解,其总体情况如下:;通过小学的升学成绩和学校组织入学成绩来看,学生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