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教学设计
《风》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课件)
你猜到了吗?同学们真聪明。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写风的小诗。
跟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把书轻轻翻到45页,自由读这首小诗,不会的字看注音多读几遍。
2、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下面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吧,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好,你就夸夸他,如果读得不正确,不够好,你就帮帮他。
3、谁得到了同桌的夸奖,谁得到了同桌的帮助。同桌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你们会进步的更快。这首小诗共有几个小节,请3名同学每人读一小节。
4、你从诗中哪些地方知道风来了?(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说得真好,虽然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当我们看到树叶颤动、河水起波纹、花儿点头的时候,就知道风来了。
三、细读课文。
(一)第一小节
1、树叶颤动,风来了。是在第几小节写的?谁愿意读第一小节。
2、教师:树叶在风中颤动起来了,(课件)同学们也伸出你树叶般的小手,一阵风吹来了,让小树叶颤动起来吧!对就是这样轻轻抖动,而不是使劲摇摆,你们好像听到了小叶在风中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3、绿绿的树叶被风吹得沙沙地唱起歌,轻轻地跳起舞来,多么轻快,多么美啊!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4、老师也想读读这一小节。(范读)
5、谁能像老师这样读给同桌听听吧!(同桌互读)
6、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
7、你读得真有感情,让我们齐读第1小节吧。
(二)第二小节
1、水起波纹,风来了。谁把这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2、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轻柔的风吹来,平静的河面微微泛起波纹。(停一下)睁开眼睛看大屏幕,河面上的风我们找到了,你们高兴吗?(课件)
3、谁能带着你高兴的心情,读这小节。(指名读)
4、河水起波纹的时候多美啊!全班同学分两组比赛读一读。
(三)第三小节
1、花儿点头,风来了。是诗的第3小节。
2、谁想读。(指名读)(课件)
3、风儿变成调皮的娃娃和花儿做起了游戏,玩得多么开心呀!同学们带着这种开心、快乐的感觉读一读吧(学生自由读)
4、(结束学习)现在老师感受一下男同学的开心、快乐。男同学齐读这一小节,女同学做听众。
女同学也来读一读吧!
5、从你们朗读声中老师仿佛听到了风娃娃和花儿开心的笑声。
四、背诵。
1、刚才我们在树叶颤动的枝头,微波粼粼的河面、随风摇摆的花丛中找到了风。现在风娃娃来到我们的教室里,一阵风吹过,它把老师打到屏幕上的小诗吹走了几个字,你们能帮老师找回来吗?(课件)(指名背)
2、(课件)一阵大风吹过,只剩下了题目,这次你们还能找回来吗?(指名背)(配乐全体齐背)
五、仿写
1、你们背诵得真好,其实风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我们身边,你还在什么时候感觉到了风?(同桌说一说)(指名说)
2、老师也在生活中感受到了风(课件)一起看大屏幕。
3、老师看到红旗飘动,知道风来了,我也学着叶爷爷,写了一节小诗。(朗读: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4、你们能把你发现的风,也来这样说一说吗?(同桌试着说一说)
5、你们说得真棒,不仅我们现代人喜欢风,唐代的诗人李峤也曾用优美的诗来写过风,谁还记得?(课件)大家都会背,我们一起来背。
六、总结:
同学们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大自然美丽。
七、课后作业,课后当一个小画家,画一画风,下节课展示给大家。
第二篇:风教学设计
《风》学习设计之一
一、设计理念:
本课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描写了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一开课,就通过有关风的景色唤起学生生活感受;以风娃娃为情景激发学生读风、表演风、找风、画风,从而体会风的调皮、可爱。此设计注重了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把无形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学习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12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的书写8个生字,并能试着欣赏自己书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小诗。
3、在读风中体会风的调皮、可爱,在找风中唤起该生生活感受,在画风写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学习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四、学习难点:体会风的顽皮可爱,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习惯。
五、学习准备:能感知风的风景图片或相关课件
六、学习时间:1—2课时
七、学习过程:
(一)导入情景、引出新课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大家高兴吗?(高兴)可是,我刚进教室时,它却一溜烟儿跑不见了。我们大家一起去找找它吧!
出示课件(或几幅能展现风景色图片)师述:瞧,它正和旗杆上的红旗玩得起劲呢!(风吹旗子的图)看,它又把细细的雨丝吹得东歪歪、西斜斜。(风吹雨丝斜的图)听,呼呼呼,它和小女孩手中的风车玩起转圈圈的游戏。(风车转动图)
这就是大家的新朋友,你知道它是谁吗?(板题:风)读题。
你喜欢这个新朋友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风的顽皮、可爱,确立这篇课文的朗读的基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既然大家都那么喜欢它,那我们就赶紧到课文中去看看,好好地读读课文,好好地和它交朋友。
2、小朋友读得可认真呢!老师想问问大家,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用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好?(拼读音节、问问同桌、请教老师、查查字典等)
3、刚才,风娃娃悄悄告诉我,要和它交朋友,先得和这些生字娃娃交朋友,才行!大家有这个信心读好它们吗?(有)那就赶快读读它们把!(出示本课带拼音的生词)
4、同桌相互读,比比谁读得又正确声音又洪亮。
5、开火车指名读、齐读。
6、生字娃娃,要为难你们。瞧,它们的拼音帽子不见了,你们能看到它们的样子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大家先自己小声地试一试,读一读。
(抢读、齐读)
7、风娃娃说小朋友读得太棒了,它要和大家做捉迷藏的游戏。大家愿意吗?指名上台读生字。(师先背着该生指定一个生字,告诉其他孩子,风娃娃就躲在这个字后,再让这个学生来读、来找。)大家用手势来表示它的对错。
8、引导学生用“知道”说话。
(1)
问那才上台做游戏的同学,你从同学的手势中知道了什么?(引导该生用“知道”说话)
(2)
看到老师高兴的样子,你知道了什么?(进一步引导说话)
(3)
你还能用“知道”来说说话吗?
(三)朗读课文、体会风的特点
1、现在,老师最想“知道”小朋友是不是自己能把课文读通顺了。齐读课文。
2、风娃娃已经躲在课文里了,可是它说要十分细心的小朋友才找得到它,你们有信心吗?听师读课文,小朋友拿笔勾出从哪些地方找出了风娃娃?然后,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3、同桌交流、指名说说。(重点抓住每一节的最后两行,引导该生先说后读)
①
理解“树叶颤动”这一节。
先让学生自己谈体会。
师:假如我们的小手就是树叶,风来了,你会怎样做?(生手摆动,即引导理解这样就是颤动。)风走了,又怎样?孩子们,你有什么感受?(知道风来了树叶会动,风有趣)这风真有意思,那该怎样读好这节呢?
练习朗读本节。先生自由读,再指读评价,齐读。
②理解“树木点头”这一节。
你还从哪里找到风娃娃?生谈自己的体会。
现在小朋友站起来,你们就是小树林,师边用手势做风的动作,边叙述:呼呼,风来了。小朋友身体摆动,问:你们现在该怎样做?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理解风要大些了)如生答不出。师进一步引导:风娃娃跟刚才比起,有什么不一样?分男、女同学比赛读这一节,男同学读时女生表演,然后反之。
③理解“河水起波”这一节。
你还在什么地方发现了风娃娃?生指名说、读,并让生像刚才一样,边做动作边说。师故作神秘状问:你和风娃娃在干什么?(引导理解:“游戏”就是指风来了,并为后面写诗打下语言基础)
多可爱的风娃娃,让我们美美读读这节,留住它。(齐读,再分组读,评价。)
(学习这三节的顺序,以学生自由汇报的顺序为主)
4、孩子们,你们和风娃娃玩得开心吗?那让我们开开心心来读读全课吧!
5、还要和风娃娃玩一次吗?我们站起来,边做动作,边来背背全课!
(四)拓展训练
咦!怎么风娃娃又藏起来了?它说这次你们要更细心的才能找到它了。不过,它告诉了几个找它的方法:(课件或小黑板)
●
如果你喜欢写,就拿起手中的笔写出我藏在哪?
睡也没有看见过风,不要说我和你了。
但是___________的时候,我们知道风__________。
●
如果你喜欢画,就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我藏在哪?(画在书后2题中)
●
如果你喜欢读,你就《风》这古诗。读完后,你一定会有更多收获。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五)记忆、书写生字
1、今天这些生字宝宝也变顽皮了,说你们不赶快记住它们,它们也来藏起来了。读读要记住的8个生字,谁想到最巧的方法来记住它们?
2、生记忆一个,就练习书写一个。
书写时强调:“正、用”:中间一竖在竖中线上。
“走”的笔顺是:一十土走。
“没、时、说”注意左窄右宽。
3、欣赏、并向别人展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字。
第三篇:《风》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8个会认字,会写9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在微风吹动下,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养成仔细观察和敢
于想像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正确认读会认字和正确书写会写字。
2.难点:从读中领悟风来了时周围的情况。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拼音卡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謎语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好。今天很高兴和你们一起来上这节语文课,上课之前啊老师想给大家猜个谜语。云儿见它让路,苗儿见它弯腰,树儿见它招手,花儿见它微笑。谁猜到了是什么? 生:风
师:同学们真聪明,对,謎底就是风(出示课件)
师:自古以来啊,风、雨、露珠、雪花是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在这几种景物中,来无影,去无踪的就是―――风。风到底在哪儿呢?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的小诗中去寻找风的足迹好吗?(出示板书)师:请跟老师一起读题目《风》。生:风
(二)、初步感知课文
师:请同学们把书45页找到这首诗吧。自由小声地读一读遇到不会的字看着注音多读遍。(学生自读)
师:同学们读的可真认真,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吧,也请他帮你检查一下你的字音读得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同桌互读)
师:现在老师想听听小朋友们是否把字音读准了,课文读通顺了,谁能来读一读呢?(指名读)
师:读得很流利,那叶圣陶爷爷是用几个小节来给我们介绍这些风的? 生:三个小节
师:诗中哪些地方告诉我们风来了? 生:树叶颤动的时候。
河水起波纹的时候。花儿点头的时候。
师:说的真好!虽然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当我们看到树叶颤动,河水起波纹,花儿点头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风来了
(三)、学习第一小节
师:谁愿意读第一小节?(指名读)。
师:你读的真有感情。你在什么时候知道风来了? 生:我在树叶颤动的时候知道风来了(出示板书)师:树叶颤动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师:伸出你树叶般的小手,“呼——”一阵风吹来了,小树叶颤动起来吧!对,就是像这样轻轻地抖动,而不是使劲地摇摆。你们仿佛听到小树叶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老师以排比的形式指学生说,你仿佛听到了 „„
你仿佛听到了 „„
你仿佛听到了 „„)
生:听到了树叶沙沙声 „„
师:你感觉这时候是什么样的风? 生:凉爽的风。快乐的风。
师:请你们再读一下第一节最后一句感受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风?(自读)师:“走”过来了是什么样的感觉(出示课件)生:轻轻的。
师:是呀,风就像一位阿娜多姿的少女舞动着衣裙轻抚过树叶。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轻轻的感觉自己读一读第一小节
谁愿意把你在第一小节中的感受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指名读)
师:老师在你的朗读中没有感受到那轻轻的风,现在老师想读一读,同学们请认真听(老师范读)
师:请你也模仿老师的样子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吧。(同桌互读)师:谁愿意来读一读呢?(指名)
师:你读的真有感情。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齐读第一小节吧。(齐读)
(四)、学习第二小节
师:风走过,树叶颤动了,风还会到哪儿去呢?我们快到第二节中去找找吧。(自读课文)。师:你找到风了吗? 生:找到了。
师:你在什么时候找到的? 生:河水泛起波纹。(出示板书)
师:现在我们就来到这清清的小河边用手抚摸着这微波荡漾的河面。你感受到手下的波纹了吗?你觉得波纹像什么?
生:波纹像蛇。波纹像女孩子的裙子。波纹像丝带。师:什么样的风才能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波纹? 生:轻轻,柔柔。
师:是呀,轻轻柔柔的风就像妈妈的双手抚摸着我们的脸颊。河面上的风我们找到了!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是呀,这时的心情该多兴奋呀!请你带着这种发现它的高兴和兴奋,读一读第二小节吧。(学生自读)
师:谁能带着这种高兴和兴奋的语气读给同学们听听?(指名读)
师:河水起波纹的时候多美啊!这次我们一组一组的读,好吗?(分组读)
(五)、学习第三小节
师:走过树林,掠过河面风又做什么去了?大家快拿好书我们一起到第三节里去看一看吧。(齐读)
师:你又在什么时候找到风了? 生:花儿点头的时候(出示板书)师:这时候风来做什么? 生:风来做游戏。
师:风又变成了个调皮的孩子和花儿一起游戏了,请同学看一看(出示课件)想像一下它们在做什么游戏呢?
生:它们在玩捉迷藏。它们在玩丢手绢。它们在玩老鹰抓小鸡 师:它们玩的多开心啊!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做游戏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快乐。开心。
师:是呀,我们该是多么快乐,多么开心啊!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开心快乐的感觉读一读吧。(学生自读)
师:谁愿意带游戏时开心,快乐的心情读给同学们听听?(指名读)师:现在老师想听听男生读的怎么样?男同学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师:开始吧。(男生读)师:女同学也来读一读吧。(女生读)
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老师仿佛听到了它们开心的笑声。
(六)、分层朗诵,背诵全文
师:孩子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叶圣陶爷爷在树叶颤动的枝头、微波鳞鳞的河面,随风摇摆的花丛为我们找到了风,你们喜欢他给我们找到的这些风吗? 生:喜欢。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受齐读课文,但是读到每一节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老师点到谁就由谁来读,好吗?(齐读)
师:听到你们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老师被你们带到了那美妙的风世界。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书合上,请看大屏幕,风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里。全班齐背课文
(七)、学生仿课文作诗
师:同学们,请看(出示课件,音乐)假如我们变成了会飞的小天使,我们来到天空,来到大海,来到田野,来到乡村,来到城市,来到校园,来到姑娘的发际边;飞过春花烂漫的春季,飞过树木葱茏的夏季,飞过落叶飘飞的秋季,飞过雪花飞舞的冬季„„你发现风了吗?老师想借用叶圣陶爷爷的诗句作一回诗人: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五星红旗飘扬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敬礼了。师:你们想不想作一回小诗人啊? 生:想
师:展开你的想像,借用叶圣陶爷爷的诗句说出自己心中的风。好吗?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师:小诗人们,准备好了吗?谁愿意把自己心中的风展示给同学们?
生: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裙子飘的时候,我们知道来调皮了。师:你说的可真好。你一定是个爱美的小女生对吗? 生: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垃圾满天风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扫垃圾了。
师:你真的是善于观察生活的孩子,风都知道来扫垃圾了,我们以后能不能再到处乱扔垃圾了?
生:不能了。
师:是呀,风都知道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小朋友一定会比风作的更棒,对吗? 生:对。
生: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沙尘暴卷起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发怒了。师:你平时一定愿意看一些课外书,很关心国家大事,对吗?是呀,当风看到人们乱砍乱伐的时候,它发怒了,用沙尘暴来提醒人们爱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师:普普通通的事物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感受,我们会觉得生活是有诗意的,希望同学们能感受这份诗意,做一个有诗意的孩子。
(八)、归纳总结
师:下面,请我们一起进入到这美丽的风景中,伴着这美妙的音乐声再次回到课文中聆听风的声音,感受风带给我们的美好。(齐读)
(九)、课外拓展
师: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写过有关风的诗歌,每一首诗歌都会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谁愿意把你知道的诗歌说给大家听听。(学生读诗歌)
师:古人那优美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如此清新、美丽、优雅的风,大自然中的一切,我们不仅要用眼睛去观察,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灵去感受。谁用心感受,谁就能找到它那独特的美丽。请同学们把你收集到的那份美丽记录下来,带到学校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四篇:《风》教学设计
风
教材简析
《风》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3单元《风和水》的一篇主题课文,它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歌,通过对颤动的树叶、泛波的河水、点头的花儿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作者把无形的风描绘得生动形象,真实有趣,仿佛触手可感,触目可视。课文语言简洁明快,充满儿童情趣,读起来亲切、自然,让学生在清新活泼的形式中了解自然现象、学习知识。这首诗歌词句优美,是训练语言、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好教材。
设计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了解课文、理解课文、感悟课文的美,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将自己的感悟体现出来。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生活有机地融合起来将文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激发孩子学写的兴趣,练习仿写。
知识与目标:
1、自主认识1个字,会写3个字,理解“颤动”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风的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有能力的同学试背。
3、仿照《风》,能自由创作小诗。
过程与方法:
运用不同的方法识字
小组合作、讨论
朗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生活中观察风,,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兴趣和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感知风的特点,感受诗的意境。
2、激发学生写诗欲望,仿写诗歌。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找风,激趣导入新课。
1、孩子们,今天我带来了一位朋友。看,它把风筝送上了蔚蓝的天空,它把雨丝拉得歪歪斜斜的;听,它和风铃合奏出动听的音乐,它拉着小风车的手跳起了圆圈舞。
它是谁?(风)
你们想和它玩吗?
2、那我们赶快翻到课文87页,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的小诗《风》,来,和老师一起写写课题吧!来,齐读课题:注意读准韵母eng。
你知道哪些关于风的词语?
(二)初步感知风的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试读课文,标出小节。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圈一圈,读一读。
(3)小组合作:
熟读课文 给字组词 识记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正音(2)听写3个生字
(三)细读,感知风的特点,诗歌的韵律美。
(1)字宝宝又回到课文中去了,请认真读读三节诗歌,找找三节相同的句子,并画上“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反复句)谁在这里指的哪些人呢?是啊,你、我、他所有的人都没有看见过风,它是多么的神奇啊!谁能读出这种神奇的感觉呢?(把谁读重一点慢一点,就能感觉到风的神奇了)
(2)神奇的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却能让我们感觉到,默读诗歌,哪些地方能让你感觉到风来了,就用小铅笔在下面画上波浪线。
(3)你从哪儿找到风了?
学生汇报,师板书 树叶颤动 在那儿
想看看颤动的树叶吗?(播放视频)颤动什么意思?你从“颤动”一词中体会到了风的力度怎样?是啊,风很轻,很小,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这细细弱弱的风娃娃在那儿干什么呢?(捉迷藏)这是一个怎样的风娃娃?你能读出风的调皮吗?)
林木点头 正走过
你最喜欢这句诗的哪个表示动作的词呢?为什么?它让你想到了什么?这里的风和树叶颤动的时候的风相比有什么变化呢?
河水起波 来游戏
学生读文,说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说原因,读出这些词语让自己产生的想象。再读出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4)、欣古人的笔下的风,感知风的不同。
1、课件出示李峤的诗,并配上画引读。(古代许多著名的诗人也写了风,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写的,他借自然界中哪几种景物来表现风的呢?这首诗中的风和叶圣陶爷爷写的风有什么不同?来!用我们的朗读让大家体会到风的猛烈吧!
过渡:、是啊,在我们身边,到处都可以感受到风,它是变化万千。有着丰富的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会轻轻抚摸我们的脸蛋,会送来翩飞的燕子;当它发怒的时候,它会引发海啸,将参天大树连根拔起。只要你细致观察,就能感受到风的存在。
(四)写风,培养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兴趣。
(1)孩子们,你的小眼睛在哪儿找到风了呢?
(2)快拿起你的小铅笔,在小诗人题单上写出你眼中的风吧,注意丁丁的提示:把风当成人来写,用上表示人物的动作的词语。
(3)选评。
(4)作业:小诗人们,下课后给你的诗歌配上图画,与同学们分享分享你的大作吧。
(五)课堂小结:
大自然中许多像风一样神奇的事物,让我们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勤于感受的心灵,就一定能捕捉到它们的踪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五)板书设计
风
树叶颤动 在那儿
林木点头
河水起波
正走过
来游戏
第五篇:风教学设计
《风》的教学设计
指导课
城西小学:付云
指导教师:姚校长
教材分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风是什么样子的呢?谁也没有见过。它没有形状,没有颜色,也没有气味,可是我们却能感觉到风的到来。作者通过向我们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所闻所见,向大家展示了风的轻柔、风的顽皮。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是需要我们去留心才能观察到、去思考才能捕捉到的,风也是如此。该诗语言简洁明快,读来亲切、自然。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风给大自然带来的种种变化,在朗读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感受好源于自然的至真至纯的美。
3.学会本课八个会写的生字,四个会认的生字。教学重难点:
1.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及切身感受,激发情趣,品味语言文字,理解诗文意境。
2.八个生字的记忆和书写。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任务:读文识字、美读感悟、拓展阅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咱们来猜个谜语吧!(云儿见它让路,苗儿见它弯腰。树儿见它点头,花儿见它微笑。)(生猜)
2.你们真棒,一下就能猜出这谜底是“风”。师:你们在哪见过风呢? 3.是呀,我们生活中,风无处不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老爷爷的《风》,去看看风到底在哪里?(出示课题:
14、风)生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
2,再读课文,1、现在,老师最想“知道”小朋友是不是自己能把课文读通顺了。(同桌互读,比赛读)找2----3名同学读。
师:听你们读得那么好听,老师也想读一读,好吗? 3.师范读课文,一遍,师生共读一遍。4.检查生字词,师:词语宝宝来考大家了,看看谁能记住他们。(找同学认读),评价学生。
师:生字宝宝也想和大家交朋友,他们就藏在树上的苹果后面,看你们能不能找到他们。(大屏幕出示,学生开小火车读)。读完后再组词。
5.(出示去掉拼音的课文)让学生认读去掉拼音的课文。师:现在,老师把课文中的拼音藏起来了,看看你们还认不认得他们。(齐读课文,评价学生)
6.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教师在次范读课文。师:同学们想一想,这首小诗一共有几个小节?(3个小节)。再一次欣赏了这首小诗,你觉得风怎么样?(讨论:风很美)
(2).师:请你们从课文中选出最喜欢的一个小节美美的读一读;如果三个小节都喜欢,把三个小节都读一读,去感受一下风的美!(看书读)
三、美读感悟 1.第一小节
(1)谁最喜欢第一小节?读给大家听一听!请两名学生读课文。师:树叶沙沙响,树叶在做什么?是不是树叶在颤动呢?那么,树叶是怎么颤动的呢?(2)理解“树叶颤动”这一节。
先让学生自己谈体会。
师:假如我们的小手就是树叶,风来了,你会怎样做?(生手摆动,即引导理解这样就是颤动)(3)如果你是风,来到青青的树叶间,带着你的心情再读一读吗? 师引导全体学生读书。(齐读)2.第二小节:
师:谁喜欢第二小节?(找同学读)学生评价读得好不好。(1)带着美美的心情再齐读第二小节。(2)理解“树木点头”这一节。
现在小朋友站起来,你们就是小树林,师边用手势做风的动作,边叙述:呼呼,风来了。小朋友身体摆动,问:你们现在该怎样做?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理解风要大些了)如生答不出。师进一步引导:风娃娃跟刚才比起,有什么不一样? 3.第三小节
谁量喜欢第三小节?读一读。理解“河水起波”这一节。
师:在第3小节里,你在什么地方发现了风娃娃?生指名说、读,师故作神秘状问:河水和风娃娃在干什么?(在游戏)河水起波纹说明谁来了?(风来了)(引导理解:“游戏”就是指风来了,并为后面写诗打下语言基础)
4.师:多可爱的风娃娃,让我们美美读读这首小诗,好吗?(师评价)
5.师小结:风给大自然带来的如此美景,带来了无限生机,如果没有了风,我们这个世界将多么的单调、乏味!
(1)边读边思考:风都到过哪里?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交流:风到过“树叶、林木、河水”
6.寻找风娃娃
大屏幕出示。师:自然界中还有不同的风,你能说出几种来? 7.师小结:下课后,请你到室外仔细观察,你还从哪里知道风来了?
四、拓展阅读
1.出示阅读材料,学生自读,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风
春天里,东风多,吹来燕子做新窝。
夏天里,南风多,吹得太阳像火盆。
秋天里,西风多,吹熟庄稼吹熟果。
冬天里,北风多,吹得雪花纷纷落。
2齐读诗歌,再次感受风的变化。板书设计:
风
树叶
沙沙响
树木
点头
风来了
河水
起波纹
第二课时
课时任务:写字指导、选择练习教学过程:
一、写字指导
1.小声地读课文,找出本课要求书写的六个生字。指名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六个字的?
2.生字开花组词。
3.合作探究,指导书写生字。(1)出示田字格。
(2)组织小组讨论:怎么教大家写好这几个字?课件展示(3)教师示范书写,强调注意事项。
谁:左中右结构,右边不要写成“主”。左中右三部分要紧凑,不要把字写得太宽、太散。
过:半包围结构,先写“寸”,再写“辶”,要托住“寸”。点:新出现的部首“灬”(四点底),书写时四点底占位要宽,能托住上面的部件。
说、沙、和:均为左右结构,但“说”、“沙”书写时要求左窄右宽,“和”是左右各半。
4.学生描红,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并纠正双姿。
5.小组互评,自我修正,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
二、有效练习教学反思:
《风》以儿童的口吻描述大自然风的特征,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这是一首清新、优美的诗歌,诗歌想象力丰富,将孩子们经常看到的景物描写得如诗如画。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教学中,我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开始,谜语激趣,导入新课。上课时,我先编了一个谜语给大家猜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地说出谜底。我趁机追问道:你见过风吗?在学生兴趣大增时,我介绍说,风是没有形也看不到的,我们有怎样知道风呢?我们看看诗人笔下的风又是怎样的。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学习中。
2、以读为主,重视读的实践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教学中,以形式多样的朗读,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背诵。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他们通过反复的吟诵、质疑及对关键字、词的琢磨中领悟诗的意境,感受到栩栩如生的“风”的形态,特别在一些重点词语颤动、点头、起波纹的理解上,为避免机械乏味的分析,变枯燥的讲解,大部分学生已能吟诵得琅琅上口、入情入境了,仿佛自己已置身于风中了。
诗歌,蕴含着很丰富的教学资源,诗歌的教学也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通过《风》这一课的教学和思考,我又有了不少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