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究实验课的教学设计方法或原则
探究实验课的教学设计方法或原则
根据教学实际以及我在探究实验课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的总结,我认为探究实验课的教学设计方法或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学设计要注意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的内容
在初中物理探索性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索的是人类早已发现的、成熟的知识内容。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成真正有探索性的过程,十分不容易。把握不好,往往会成为 目标和路线都是早己明摆着的形式的探索。所以,不给学生过多、过细和过于直接的提示,否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性的丧失。例如,在探索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先设计学生喜欢的实验:在鼓面上放一些纸屑,敲击鼓面,学生会听到鼓发出的声音,同时会看到纸屑的运动;敲击音叉,学生又会观察到与其轻轻接触的乒乓球发生了运动。然后教师提出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这样的教学设计活动就能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设计形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内容来决定
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物理探索性实验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水平层次,教学活动中包括的探索要素可多可少,教师指导的程度可强可弱。所以,教师教学指导的程度和学生自主探索的程度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内容和环境条件来决定。
3、教学设计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正待提高、学习和探索能力正待发展,也由于课堂教学的密度较大,用初中物理探索性实验教学的方式设计全部的教学内容,是不现实的,不必要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初中物理探索性实验教学时,要认真选择若干典型材精心设计科学探索的案例,实现教学目标。
4、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由于探索活动是一种多层面、多形式的活动,无论何种形式,关键是要体现科学探索的思想和基本特征。因此,初中物理探索性实验教学设计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开放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开放教育中充分认识科学本质、摆脱束缚、解放思想、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从而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5、教学设计要考虑一定的梯度
初中物理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安排应有一定的梯度。在具体活动的安排上,应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加大探索的力度。在初二年级初期,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观察、测量、制图表、制作、通过报刊及网络收集和处理数据等简单的探索活动,还可以分析、讨论一些科学史上的探索案例,以训练学生进行探索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使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第二篇: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引课:老师这里有一瓶刚刚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那么,我们如何证明该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学生:在气体中通入澄清石灰水,看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学生进行该实验操作 发现石灰水没变浑浊
教师引导:实验探究过程: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提出问题:石灰水没变浑浊,原因可能是什么呢? 猜想假设:可能是二氧化碳的原因,也可能是石灰水的原因 二氧化碳的原因:装置漏气,没收集到二氧化碳
实验时用浓盐酸,使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影响该实验 石灰水的原因:石灰水变质
教师总结学生的猜想假设并引导归类,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学生自主设计,教师检查方案,需要时加以指导。关于装置漏气:重新检查该装置气密性
关于是否使用浓盐酸:检查教师所用盐酸是否为浓盐酸(教师提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汽重新结合成盐酸的小液滴(即白雾))
关于石灰水是否变质:将石灰水中通入呼出气体看是否变浑浊 教师总结方案,引导学生加以完善。实验中预期现象及结论。
进行实验:学生按照本小组所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反思评价:教师总结本节课,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第三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且能根据成像特点作图,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通过定位平面镜的虚像的方法,了解替代法的含义和应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通过对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
1.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探究的方法和合作学习。2.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是怎样形成的。教学准备
分组:平面镜成像实验器。
演示:平面镜、潜望镜模型、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平面镜成像
一、成像规律: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等大、等距、连线垂直镜面)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原理:光的反射 成像特征:虚像
三、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穿衣镜等。
2.改变光路——潜望镜、塔式太阳能电站等。
四、凸面镜和凹面镜
凸面镜:特点: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应用:汽车观后镜。
凹面镜: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应用:太阳灶、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手电筒的反光装置。教学过程
一、观察生活、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课件,展示生活中小猫在平面镜玩耍、小孩对平面镜里的像好奇、水中倒景等美妙图片。引导以上美景是如何形成的?它隐含哪些物理知识?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知学习
1、平面镜成像规律探究
教师:出示平面镜,让学生观看镜中景物,引导同学思考:镜中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镜中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猜想。
教师:我们如何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与否呢?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我们如何确定镜的位置?如何比较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关系?请同学提出自己的办法? 学生:讨论、思考并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并思考课本上的实验是如何解决上面问题的。教师:你们明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了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播放《探究平面镜成像》视频。学生:在看完视频后,动手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实验。
学生:汇报实验数据,并分析得出结论。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再次展示平面镜成像特点。加强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巩固。并板书。
2、平面成像原理
教师: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光射到平面镜上时发生射,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作出反射光线,寻找出反射光线的特点(反射延长后相交一点),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成像原理。光的反射,成的是虚像。
3、平面镜的应用
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平面镜在应用》,让学生了解平面镜在生活中应用的具体实例,然后共同总结:
平面镜的应用:成像——穿衣镜等。
改变光路——潜望镜、塔式太阳能电站等。
4、凸面镜和凹面镜
学生阅读课本“科学世界”,然后归纳总结: 凸面镜:特点: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应用:汽车观后镜。
凹面镜: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应用:太阳灶、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手电筒的反光装置。
三、课堂练习:
课本80页1、2、3、4、5题。
四、小结:本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得出了平面镜成像规律,并知道了平面镜和球面镜的应用。
五、作业:本节练习册上作业。
第四篇:实验探究教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实验员 周灯学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好奇心,不断增强他们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究的动机。培养学生崇尚科学、拒绝迷信的正确态度。
2、认知目标:通过对一系列实验现象的探索,以及利用分子-原子论从微观角度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不仅使学生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成立原因,而且能运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裎:
[导入新课]: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如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等,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设疑]:请同学们先预测一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什么变化。
[讨论]:讨论分析后,学生一般可以得到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相等的这一假设。[实验一]:取一支蜡烛粘在一小烧杯中,将小烧杯和蜡烛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点燃蜡烛,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
[电脑演示]:在蜡烛上方加一种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装置,调节平衡后,点燃蜡烛,天平又将如何变化?
[展示问题]: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上面两个实验的结果与你的预测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学生回答]:通过分析、讨论,学生应该会达成共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相等的,“实验一” 中天平失去平衡是因为生成的气体扩散到空气中去了。电脑演示实验中天平失去平衡是因为没有考虑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讲解]: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呢?请观察下列实验,要求针对所选实验方案,探究以下问题,并结合实验条件思考和作出分析: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及其他变化,2、实验中观察到质量变化情况。
[实验二]:演示课本P69“实验4-1”。
[讨论分析]:反应物白磷(固体)、氧气(气体)和生成物五氧化二磷(大量白烟,固
体)处在同一体系中,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小结]:只要设计出能分别称量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的实验,就能发现两者是相等的。
[实验三]:为了进一步证实你预测的正确性,请同学们做下面开放体系的实验:用一支小试管装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放在盛有硫酸铜溶液小烧杯中,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再将小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把试管一起放入),观察现象并称量,填写附件上的实验报告。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以上实验都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提问]:现实生活中你所熟悉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举例说明。
[设疑]:通过实验探究,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那么能否从理论上进行解释呢? [电脑动画]:演示碳燃烧和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反应机理。
[讲解]: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形成性练习]:(见附页)[布置作业]:
第五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一.学习任务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最具代表性的变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是高中物理运动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⑴ 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⑵ 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或其他实验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这就要求学生会用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等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计算加速度,强调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2.学习的主要任务:
本节的学习任务类型是综合型。在知识上要会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计算加速度;在技能上要求能设计和操作实验,会测定相关物理量;体验性上要求经历探究活动、尝试解决问题方法、体验发现规律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等量替换、图象法的应用。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②.如何由纸带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计算加速度。
难点: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提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并得出实验结果。
二.学习者情况分析
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所教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速度、位移、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等概念、各个物理量间的关系和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初中阶段对物理的学习,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初步的了解,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初步具备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即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对学习物理有较浓厚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具有团队精神。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上述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者情况的分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⑴ 简要地知道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⑵ 会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能根据纸带正确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加速度。
2、过程与方法:
⑴ 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过程。
⑵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培养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思维的全面性、准确性和逻辑性。
⑵ 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
⑶ 通过共同探讨和实验,让学生感受探究过程的开放性与协作性。四.教材处理与教学策略
在教材处理上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分为两个学时。第一学时主要的任务是: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二学时主要的任务是:结合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减少误差来详细介绍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结构、利用频闪照相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以及如何求瞬时速度等知识。本节课是第一学时,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策略:
1.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让学生分组(实验时2人一组、讨论时4人一组)进行探究实验。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通过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并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小组、小组间的合作探究可以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作为,有所收获。
教师的策略是宏观调控整体教学进度,微观放活学生局部学习进程,让学生的学习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
2.现代教学手段与启发式
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手段,启发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五.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轨道及其配套小车、重锤、铁架台、交流电源、钩码若干、刻度尺、细绳。
2、演示器材:多媒体设备、课件。六.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教师:在前面大家学习了直线运动,直线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匀速、变速、匀变速等。我们着重分析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大家能不能举几个你生活中见到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例子。
在学生举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所举的例子进行讨论:究竟是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预测 学生讨论后举出例子和结论的可能是: 例子:
① 汽车(火车、自行车等)在启动加速(或紧急刹车)时 ② 物体在下落时 ③ 小孩子在滑滑梯时 ④ 物体在上坡(下坡)时
结论:
上述物体是在作变速直线运动,但是还无法确定它们是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说明:让学生展示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已有的经验认识,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悟物理规律研究的价值。
学生在回答时可能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答案,教师不能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而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思考,鼓励学生勇于提出不同看法和意见,让学生在否定之否定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提高思维能力。同时热烈的讨论和辩论过程能激起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出问题并进行初步分析
教师:我们要如何判断一个作变速直线运动(加速或减速)的物体是否在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预测 学生有代表性的回答可能有以下几种:(教师在学生分析的过程中板书归纳。)
要看这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是否恒定不变(也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看速度的改变量是否相等)。
① 由 可知,我们必须多次测量出物体在不同间段内的初速度、末速度 以及所用的时间,算出加速度给予比较。初速度 和末速度 的测量方法:我们可采用瞬时速度约等于在很短的时间(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的方法,利用 求出初速度 和末速度,因此就需要我们测量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较短时间内的位移和通过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
② 由= 可知,我们如果让运动的物体的初速度为0,则,即,因此只要测量出初速度为0的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的时间后加予比较,看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的时间的平方是否成正比就行(或求出加速度)。③根据教材38页习题8的结论可知,只要比较运动物体在各个连续的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是否相等即可。
说明:这个过程着重于进行理论分析,是让学生进行探究的起点,要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思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如何进一步研究下去,这要让学生自己体会,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与失败的快乐。以下着重讨论方法①引导学生学会用极限的方法进行研究。
㈢.深入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深入分析问题
教师:那么、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求出物体在较短时间内的位移和通过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
学生分组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可能是:
由 可知,如果 很小在这段时间 内的平均速度就很接近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而且 越小,对运动的描述就越精确。
时间 可以用秒表测量,但是由于人本身存在反应时间的问题,无法精确测出较短的时间 ;位移可用刻度尺进行测量,但是物体运动过程中在较短的时间 所处的位置难以精确标明。
教师:那么如何来提供一个足够小的,持续的时间间隔 呢? 教师启发学生利用课本41页迷你实验室,模拟打点计时器。让两个学生表演:一个学生用手拖动一条纸带在水平桌面上向前移动,同时让另一个同学用一枝笔(打包笔、位置固定)每0.5秒(全班同学一起喊数时)在纸带上点一个点,在纸带上面留下了一些点。
让学生讨论后明确:纸带运动情况和手是一样的,每相邻的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是0.5秒,间距代表手在0.5秒内运动的位移,通过分析点的情况,就可以了解拖动纸带的手的运动情况。
教师:为了获得更加均匀(更加短暂)的时间间隔,我们可以利用一些仪器,如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说明:让学生在困惑中寻找出路,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利用课本41页迷你实验室,模拟打点计时器,可以让学生较为快捷、简要地理解地打点计时器的原理,有利于减少学生理解上的难度,从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进行实验探究。
2.简要地演示并介绍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方法
教师利用课件和实物投影仪演示、介绍(同时让学生观察实物)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方法和使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说明:这一节课只要求学生会使用打点计时器,而对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结构不作深入的介绍,第二课时再结合如何减小实验误差、电磁打点计时器以及频闪照相等知识进行学习。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具体原理放在下一节课进行讲解。
3.学生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让学生用手拖动纸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并讨论如何利用纸带判断手的运动情况。说明:目的在让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打点计时器,初步掌握分析纸带的方法。
(三).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来判断哪些作变速运动的物体作了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探究方案:包括使用哪些实验器材,如何进行操作等?(要求学生把设计的方案简要地写在纸上)。
教师巡视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选择较有代表性方案的小组派代表上台简要叙述本组设计的方案(用实物投影仪把学生写在纸上的方案投影出来),让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大家在互相启发、补充的过程中形成较为完善的方案。
预测
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能是:
方案一: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轨道及其配套小车、交流电源、钩码、刻度尺、细绳等器材研究小车在钩码拉动的情况下,在倾斜轨道上的向下运动的情况。
方案二: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轨道及其配套小车、交流电源、钩码、刻度尺、细绳等器材研究小车在倾斜轨道上的向上运动的情况。方案三: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重锤、铁架台、交流电源、刻度尺等器材研究重锤在下落时的运动情况。
说明: ①.在学生交流讨论实验设计的方案中,要有较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对各种方案阐述自己的观点,反思方案中的问题,同时教师要参与学生的讨论分析,启发引导学生形成较为完善的实验方案。②.同时应注意有些学生可能有别的方案,要鼓励和认真对待,在课堂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可在课外指导学生去探究。
2、进行实验探究
让各组的学生参考自己设计的方案在上述三个方案中选择一个进行实验探究。讨论并确定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后进行汇报。
用课件显示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探究(要求每组进行两次实验)。教师巡视,注意学生仪器使用是否得当,必要时给予指导。
说明:师生共同确定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并用课件给予显示,有助于学生较为规范地完成实验,并能有效地减小误差。
3、分析和处理数据
让学生选择实验效果较好(即打出的点迹较清晰)的纸带,利用纸带上的信息初步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形式,并讨论如何处理纸带上的信息,从而求出加速度的值来具体判定物体的运动形式。
教师引导学生从减小误差的角度加以考虑。预测 学生的分析可能如下:
如果以纸带上相邻的两个点为计数点,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秒, 由 可知,越小时在这段时间 内的平均速度就很接近内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但同时这两点间的间距也就较小,用刻度尺测量位移时会带来较大的误差,因此我们经常选取计数点加以研究,师生共同确定相隔6个点取为1个计数点,即每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秒。
学生进行测量并分析处理数据,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上讲台汇报实验结果,师生共同处理学生汇报中存在的问题。说明:讨论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多种处理问题的方式,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并根据自己的想法对纸带作出处理。教师应对学生的各种想法尽量作出点评。
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不高(初中新课改中对学生数学能力要求较低),因此在分析处理数据阶段要专门给予一定的指导,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本40页用表格处理数据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还可以按课本图3-20的方法。
可根据课堂教学进度的情况选择确定处理数据的方法(单一还是多种方法结合)。
4、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得出的结论来说明学生提出的猜想是否正确。
(四).回顾总结 深化认识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探究过程以及探究过程中使用的物理思想和方法,归纳总结这节课的知识要点,提出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疑问。教师答疑,深化知识。六.教学设计的说明:
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体现新教材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形成过程方面的改革,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做了一些尝试:
本节试图更多体现在对学生的鼓励上。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是何方面、何深度都是通过思考得出的,而学生的思考肯定有不科学的成份在内,但提出问题就是暴露不是之处;提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积极思考的结果,这都是获得鼓励的结果。老师的任务不是判断谁对谁错,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地去探究,引导学生得出更加科学,更加可行的方法。因此,无论学生的问题和方法存在什么缺陷都应鼓励,同时注意其中暴露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找到科学的,正确的解决问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