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1:04: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育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育教学设计》。

第一篇:德育教学设计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1、师:明亮的眼睛能感受世界的五彩缤纷,明亮的眼睛能享受世间事物的美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多好啊!可是还有上千万的人因眼角膜受损而无法享受这份美好。同学们请看,这就是眼角膜。

2、课件出示眼角膜的图片,认识眼角膜,讲解眼角膜的作用。师:眼角膜是眼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眼球的最外层,如果受损或者病变了,就看不见美丽的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和眼睛有关的课文,师板书;永生的眼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问:读了课题你有怎样的疑问呢?(学生质疑)

2、师: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和老师的阅读提示,走进课文,我相信,你们读完课文后一定会对“永生”这个词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3、课件出示阅读提示。(指明生读)

·在文中圈出本课的生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通过读课文,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课文中已经捐赠了眼角膜的是谁?

4、检查生字。

课件出示要求认识的6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指明生读。juān

máng

lǚkuàng

zūn

lǒu 捐赠盲人屡次眼眶遵从搂住 chóng(重见天日)重

zhòng(重要)

5、简要说说课文内容。

1、师:读完了课文,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认识琳达一家。

2、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课文讲述了一家三代已经和准备为盲人捐赠眼睛角膜的动人事迹。)

3、课文中已经捐赠了眼睛角膜的是谁?

第一次捐赠的是琳达的母亲,琳达感到非常伤心、难过、不理解; 第二次捐赠的是琳达的父亲,琳达为他感到骄傲。

三、深读课文,品读词句,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师:琳达的母亲捐赠眼角膜时她还小,她还不能理解捐赠的真正含义,那么我们先走进琳达的童年,走进她当时的内心世界。

1、默读课文1-5段,并画出描写琳达当时心情的句子。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

我被他们的对话惊呆了。我不明白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将母亲的角膜给予他人,更让我无法明白的是,爸爸居然不假思索地答应了。我痛苦难忍,不顾一切地冲进自己的房间。“你怎么能让她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2、谁能理解此时琳达的心情呢?(伤心、难过、悲伤)

3、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读读这段话。

4、师:琳达的母亲去世了,14岁的琳达无法接受,她是如此的反对父亲捐赠母亲的眼睛角膜,然而,父亲却非常的平静,他对琳达说了怎样的话呢? 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

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5、你从父亲的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引导: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

6、师:是啊!母亲虽然离去了,但她的眼角膜给黑暗中的人带来了光明,她的死是有意义的,让我们感受到了善良。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这段话。

7、如果你是琳达的朋友,你会怎样安慰琳达呢?(生自由回答)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师:琳达渐渐长大,她也渐渐明白了“捐赠”的含义,她的父亲也老了,但是父亲一直有一个不变的心愿,是什么心愿?请同学们齐读6——8自然段。

2、学生回答父亲的心愿,(捐赠眼睛角膜。)

3、当琳达把这件事告诉给同样只有14岁的女儿温迪的时候,她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读读课文第9段。

2、课件出示第9段。

3、自由的大声朗读这一段,并在这一段中找到含有“骄傲”一词的句子。

4、理解含有“骄傲”的句子。(可不按照顺序出示)⑴、课件出示句子: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这令你骄傲吗?

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⑵、师:老师常常提醒同学们,学习不能骄傲,在这里是这个意思吗?(引导:不是,是自豪的意思。)

⑶教师问各句式谁为谁骄傲?(引导说舍己为人)

5、(课件出示“说一说”)说一说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还留下了什么样的精神?

6、学生汇报。师:谁愿意大声的把你的感受说出来?

四、小结。

师:父亲留下的还有很多很多,最重要的是他留下了关爱他人、留下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拓展。

1、师:课文到这里就结束了,然而这个感人的故事本身并没有结束,让我们来看看原文的结尾。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这段结尾。(课件出示)

那天,我紧紧搂住温迪。没有想到,仅仅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画家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这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我金发的温迪,她手中的画笔依旧不停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2、你看后想说些什么?

六、全文总结,升华情感。

1、深刻理解课题。师:琳达的做法对父亲来说是多么值得骄傲的女儿啊,对女儿温迪来说,这又是一位多么伟大的母亲啊!现在你对课题《永生的眼睛》又有了怎样更深的理解呢?(引导说出关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永生。)

2、师:琳达的父亲、母亲已经去世,温迪也因车祸失去了她宝贵的生命,然而她们的眼角膜在别人的身上得到了延续,得到了永生,她们那种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得到了永生。让我们带着对琳达一家的敬佩,再次读一读课题,这是:永生的眼睛。

3、师:像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面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跟你的同桌交流交流,课后写一写。

第二篇:德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鱼”字。认识2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4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动物爪子的特点,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生质疑。

冬天到了,下了一场雪,有些可爱的小动物不怕冷,纷纷来到了雪地上当起小画家。(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他们画的画是什么样的?读了课文,你们就明白了。

二、层层递进,引导初读

1、自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课文一共有六句话,请小朋友们按顺序读每一句话,再想想它的意思。

3、检查初读效果: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雪地上的小动物都画了什么?(引导学生用“小鸡画了────────”等句式说话。

根据回答,贴出(小鸟、竹叶、小狗、梅花、小鸭、枫叶、小马、月牙)的图片。

(2)你能把刚才四位小朋友说的话在课文中找出来吗?

4、师:这些小动物画的画为什么会不同?我们一句一句来读,好吗?

三、创设情境,读好课文

1、指导读第一句话。

请同学们看这幅图,这是什么天气?雪下得怎么样?从图上哪儿可以看出来呢?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一番景象,在冬天的早上,当我们一打开窗户,就看到外面的地上、树上、房子上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你们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什么样的感叹?

生:哇!好大的雪呀!

生:噢!下雪了!

生:我会兴奋地叫喊:“下雪啦!下雪啦!”

小动物们见到下雪,也和同学们一样心里非常高兴。

出示句子:下雪啦!下雪啦!像这样的句子应该怎样读?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评议、齐读。)

2、指导读第二句。

这时候雪地里来了谁?(出示CAI课件)

生:小画家。

师:是一个小画家吗?

生:是一群。

板书:“一群”,“一群”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很多。

师:谁会用“一群”说一句话?

生:一群学生、一群女生…… 雪地里的一群小画家是谁呢?(生齐答,师贴图)

3.指导读第三、四句。

师:这群小画家画了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三句话,边读边想想,我知道什么?

生:自由读

师:读懂了吗?读懂了就告诉别人。怎样把自己读懂的告诉别人呢?可以讲给别人听,也可以演给被别人看。现在呀,我们先用演的方法。老师先演一演。(老师把小鸡头饰戴在头上,边说边做动作)我是小画家小鸡,我在白白的软软的学地上跑来跑去,你看,你看,我的脚印多像竹叶呀,我会画竹叶。

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演以演,练一练。最后小组派代表汇报。

生:我想演小狗。(生戴上头饰,边做动作边说)我是一只可爱的小狗,我在雪地上快活地跑来跑去,你看,你看,我是画梅花的高手。

生:我来演小鸭。(生戴上头饰,边做动作边说。)我是小画家小鸭。我在雪地上走呀走呀,你看,你看,我画的枫叶多美呀!生:(生戴上头饰,边做动作边说)我是小画家小马,我在雪地上奔跑,你看,你看,我的脚印多像弯弯的月牙呀!师:多高兴呀!他们的脚印在雪地上竟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勃勃生机。你们听一听,老师是怎样用读表现出来的。(示范读3、4句,学生自由练读,分组读)

4、指导读第五、六句师:在雪地上画画多有趣呀!可是,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生:他在洞里睡着啦。

师生问答,男女生问答,指导读出问和答的不同语气。

师: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着了?

生:它在冬眠。

师:对。青蛙在冬季寒冷,食物和水份缺乏的时候,睡在洞里不吃不动,等到第二年春天才会醒来,这就是冬眠。要冬眠的动物还有很多。(如龟、蛇、刺猬等)师: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句子中的青蛙还能换成什么动物?象这样:乌龟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了。了。

四、指导朗读,回顾全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玩得多快乐!他们给这美丽的雪地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让我们赶紧去雪地里找他们吧!(师用多媒体出示课文及课文插图,生齐读课文。)

五、总结、扩展。

听到你们背得这么好,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咦?他们的脚印哪去了?谁能帮他们找一找?

请2个同学到前面来,帮小动物们找脚印。(脚印图)

今天,我们弄清楚了这几个动物脚的特点。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小动物的脚印象什么?

生:我见过小猫的脚印,像梅花。……

要想弄清楚更多动物脚的特点,同学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观察。

板书设计: 17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图小狗图小鸭图小马图

鸡脚印图狗脚印图鸭脚印图马脚印图

第三篇:德育教学设计

26、“红领巾”真好》德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叽、喳、蓬”等8个生字、拓展认识“喵、咯、呱”等字、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理解“蓬松”“梳理”等新词;会正确、工整地书写“领、捉”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情趣地朗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感受“红领巾”爱鸟护鸟的快乐与自豪。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背诵课文;懂得保护鸟类,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教学难点:

1、学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2、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开门见山: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引导审题:课题中的红领巾加了双引号,指谁呢?是谁夸“红领巾”呢? 【设计意图】在看课题质疑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培养学生读书要有疑,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们在“读课文,学生字”的过程中去到课文里去寻找答案。

二、字文结合,随文识字: ㈠初读课文,相机正音。

1、生自由练读课文。

2、男女生合作分节读文。

3、正音、指导正确朗读句子。㈡归纳规律,识字拓展

1、指导读好AABB式词语:“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感受叠音词的读音特点。

2、词语带入第一节再次练读。

3、引导根据形声字特点识记生字“叽、喳”。

4、师小结生字认读。

5、类比拓展,认识带有“口”字旁的字。㈢字文结合,相辅相成。

1、学习“蓬”字和第一节。

⑴引导学生根据“艹”理解“蓬”字本义及“蓬松”一词。⑵联系生活事物直观感知“蓬松”,理解、运用“蓬松”一词。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梳理”一词。⑷图片展示,感受小鸟梳理过羽毛的变化。⑸抓住韵脚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在看图中理解蓬松的羽毛是什么样子的,形成表象,在拓展中进一步地理解“蓬松”的意思,进而认识“蓬”字。看图识字中体会小鸟的可爱,培养学生喜欢小鸟的感情

2、学习“棱”字和第二节。

⑴借用音效,形象感知“扑棱棱”,读出拟声词的音律特点。⑵学习“棱”字。

⑶改编第二节,感知小鸟的活跃、忙碌。⑷朗读第二节。

3、学习“崭、牌、巢”和第三节。

⑴自读第三节,知道“红领巾”为小鸟做了什么。⑵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崭新的木牌”“鸟巢”,正音。⑶音、形、义结合认识“崭”字及理解、运用新词“崭新”。练习:崭新的木牌()的木牌(3)指导读:“‘红领巾’真好”!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们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让学生们在有感情地读课文的过程中去体会少先队员们爱鸟护鸟的行为,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⑷同法认识“牌”字及“片”字旁。

⑸图、字结合,指导抓住象形字的特点形象生动地认识“巢”字。

⑹创设情境:摸摸胸前的红领巾,再读第三节、特别是朗读好小鸟的“唱”。㈣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小结。

【设计意图】本课是以爱护鸟类,爱护环境为主题,在学习第三小节时,我用“请你们轻轻摸摸胸前的红领巾”,轻轻松松引出这重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恰到好处地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的情境中,那形象的画面,声情并茂的朗读,都浓厚地渲染气氛,让学生深深地融入情景,体会了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到了少先队员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三、拓展升华:

1、想象:清晨,林中的小鸟还在做什么?

2、创编诗歌。

3、播放小鸟等动物受伤害的资料。

4、拓展交流:小鸟们会对少先队员说些什么,你想对小鸟说什么?我们还可以怎样爱护小鸟?除了爱护小鸟,我们还应该爱护哪些小动物呢?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交流中激发了少先队员们的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了与自然的和谐。

6、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发现规律,正确书写

1、出示“捉、蹦、跃”,生读。

2、引导发现这三个字的相同的偏旁“足”,复习“足”当左偏旁的变化。

3、根据会意字的特点正确识记“捉”字,并指导书写。

4、指导识记、书写“跃”。

⑴给“跃”字组词,理解为什么是“足”字旁。⑵结合“夭”字的演变正确、形象地识记“跃”。⑶指导写“跃”字。

5、展示,评议。

五、总结全文:

诗中爱鸟的“红领巾”,得到了鸟儿们的称赞,你们也是“红领巾”,想得到小动物的夸奖吗 “红领巾”们,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也像诗中的“红领巾”一样,去保护大自然中可爱的小动物,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幸福快乐地生活吧!

六、实践活动:

每人制作一条爱鸟护鸟的宣传语。板书设计: “红领巾”真好

放鸟巢 插木牌

少先队员 爱护小鸟

第四篇:德育教学设计

Unit 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Section A 1(1a-1c)

伊通四中谷珊珊

Unit 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Section A 1(1a-1c)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能掌握以下单词: custom, bow, kiss, greet, be supposed to, 2)掌握be supposed to句型的用法。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习一些见面礼仪,生活习俗和对时间的看法。2.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和习俗。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be supposed to的用法 2.教学难点:中西方人们见面礼仪的差别。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教学过程 I.Lead-in 师生讨论: 中国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做什么。

What do we usually do when we Chinese meet for the first time.T: That’s right.We usually shake hands.What about other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What do they usually do when they meet for the first time? Today we will learn about it.II.Discussion 1.大屏幕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师生对话:

T: Do you know where Brazil/ the United States/ Japan/Mexico/Korea is? S:…

T: Do you know what people do when they meet for the first time? S: …

2.学习新单词:custom, bow, kiss, greet, III.Work on 1a-1c 1.1a

多媒体呈现1a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画内容,说说图中的握手,接吻,鞠躬是哪个国家的礼仪,然后按要求把书本给出的“国家”和“习俗”连接起来。老师不要给出答案。2.Listening 1b.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nd check your answers to activities in 1a.3.Pair work: Make conversations according to 1b.A: What are people in Korea/… to do when they meet for the first time?

B: They are supposed to bow.How about in the United States? A: They’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4.教师介绍本单元的目标语言:You’re supposed to …..You’re expected to … 进一步向学生讲解本单元的目标语言: be supposed to, be expected to.be supposed to do… 应该……被期望做……,当句子的主语是人时,它可以用来表示劝告,建议,义务,责任等,意思是 “to be expected to do sth., or to have to do sth.” IV.Activity Imagine that you are from a foreign country, and introduce yourself to your partner to see if your partner behaves politely.Don’t tell the country to your partner at first.V.Summary: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的单词和短语。并了解了不同国家初次见面的礼仪,通过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够针对各国的风俗习惯恰当的进行表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注重自己的文明礼仪。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我们中学生必须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VI: Exercise VII.Homework Homework: Remember the new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第五篇:德育教学设计

《比》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的意义,会读、写比;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能准确地求出比值。

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意义、比与除法分数关系的探索过程,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比”产生的背景,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喜爱数学的信心。

4、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数学审美,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核心知识点】比和比值的意义

【前置基础】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除法和分数的联系。

【后继地位】研究比例的基础,同时为今后研究函数的相关内容的重要前置。【教学重点】掌握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能准确地求出比值。【教学难点】经历比的意义的形成过程,建立比的概念。

三、教具、学具

课件、助学单

四、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联系旧知

师:同学们,冬季来临,风干物燥,老师嗓子干涩,请教保健医生,得以配方,分享给大家。请看:1份蜂蜜加配9份温开水,甜度适中,润嗓效果最好!问题一:蜂蜜和水是什么关系?怎么列式?

引导学生分析两种关系:相差关系和倍数关系。相差关系,不研究。只研究倍数关系。水是蜂蜜的9倍:9÷1=9; 蜂蜜是水的1/9:1÷9=1/9。

问题二:2份蜂蜜,需要配多少水?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8÷2=9;2÷18=1/9 问题三:还可以怎么调配?有多少种调配方式?

引导学生感知不管蜂蜜和水怎样变,水是蜂蜜的9倍不变。进而体会“变中找不变”的思想方法。

联系倍数关系,引入比:同学们,刚才我们用除法表示出了蜂蜜和水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外,数学上还有一种新的表示形式,叫做“比”。板书:比 【德育渗透:体会数学“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理性精神】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结合倍数关系,初步理解比的意义

教师引导,初步了解比:9÷1,我们还可以说:水和蜂蜜的比是9:1,这样写9:1,两个数字中间写两个小圆点。表示水是蜂蜜的9倍 学生尝试感知比,并明白要说清谁和谁的比是几比几。师:1÷9,可以怎样说?表示什么?

预设:蜂蜜和水的比是1:9;表示蜂蜜是水的1/9 总结:用比表示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谁和谁的比是几比几,量和数顺序要对应,不能颠倒了。

你还能根据其它倍数关系,说出它们的比吗? 2.体会同类量相比,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能比吗?试一试

①剪纸小组有女生3人,男生5人 提问:女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多少? 总结:写比的时候量和数要对应。

②他们剪了一面国旗,长3分米,宽0.2米 【出示国旗的标准:

我国《国旗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宽比例为3:2。只要长与宽的关系不变,国旗的形状就不会变。】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变式练习:女生和男生剪纸作品的比是8:4 提问:从这个比中,你知道了什么?

3.体会不同类的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①汽车在市区行驶了69千米,用了2个小时。问题:汽车在市区行驶了69千米,用了2个小时能用比表示吗?

教师引导:69是以前学过的路程,2小时是时间,能求出什么?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9÷2=69/2(千米/时)教师引导:路程和时间虽然单位不同,但是他们相除的结果是速度,有意义。也可以用比

表示,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是69:2;或者写成69/2。所以路程:时间=速度。②用15元钱买了5本日记本。能用比表示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预设:能,总价与数量的比是15:5 因为总价除以数量等于单价,有意义。教师总结:同学们真会思考,又找到了可以用比表示的数量关系。能用比表示的数量关系还有一些。课后我们再找一找。板书:“数量关系”。3.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建构比的意义

观察黑板上的例子,你能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比来表示吗?(学生归纳后板书:两个数相除)

【德育渗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理性思维精神。】 4.通过自学、讨论交流,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比值 教师:请看书自学,然后全班交流。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①比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②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

提问:这两个69/2一样吗?为什么?

教师:你能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吗?口答。9:

3、0.8:4、4:7 小结:比值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以是整数。②比的后项可以为0吗?

预设:不能,因为除法中的除数和分数中的分母都不能为0。

可是这怎么解释?(出示幻灯片2017西六路小学班级足球联赛;五二班3:0战胜五五班。)预设:五二班得了3分,五五班没得分

教师:同学们说的对,体育比赛中的比表示各队得分多少,不表示得分的相除关系,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与数学中的比意义不同。

【德育渗透: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比的不同,体会数学的理性精神。】

三、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小结:看来糖和水的比就像一把无形的尺子,在测量着糖水的甜度。

小结:同学们说的对,虽然三角板的大小变了,但是斜边和短直角边的比值不变,形状不变。这说明数和形有着密切的联系呢。

3.拓展延伸:

教师叙述:同学们,老师喝了一段时间的蜂蜜水,嗓子还不行,请教老中医,他建议:再添上2份梨汁。分享给同学们。提问:你能写出梨汁、蜂蜜和水的比吗? 预设:2:1:9 总结:看来用比表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很方便。

提问:再出示:老中医要求每天喝360ml,你能帮老师算一下吗?我该准备多少ml梨汁和蜂蜜呢?

相信大家学了下一节课,比的应用后就能帮老师解决了。

四、回顾交流,总结反思 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下载德育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育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育教学设计

    俭素为美 ——“德育”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生活节俭,朴素是一种美德。 2.懂得在生活中讲究享受、和别人比吃穿是好虚荣的表现。 情感: 以生活节俭、不比吃穿为荣,......

    德育精品课教学设计

    篇一:德育精品课教学设计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教学理念】:【教材分析】: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我国现有的政治体制中,党的领导与我国......

    德育渗透教学设计

    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教学设计 聂文杰 一、关于本课德育内容设计的说明 (一)对小学英语教学总体德育目标的解读 通过学习英语,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开拓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

    学科渗透德育教学设计

    学科渗透德育教学设计: 《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老黑山中心小学 刘东财 教材分析: 歌曲《我是中国人》是小学音乐学科人音版第十册,第六课《京韵》单元课的歌曲。这是一首曲调......

    德育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体验亲情》语文主题活动实践课 愚公乡第一中学 侯礼文 一、设计思想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为此,“体验......

    《詹天佑》德育渗透教学设计

    《詹天佑》德育渗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詹天佑》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材第二组课文的精读篇目。本组课文的单元训练重点是“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教师要抓住课......

    全国德育精品课教学设计

    全国德育精品课教学设计 参加全国德育精品课教学设计背景:在参加全国德育精品课过程中,经过遴选大港区推荐我参加市德育精品课,后又参加全国德育精品课竞赛活动。对于第一次接......

    《詹天佑》德育渗透教学设计

    《詹天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詹天佑》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材第二组课文的精读篇目。本组课文的单元训练重点是‚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教师要抓住课文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