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虎门销烟第一课时
落实目标,凸显语用,探寻作者写作秘妙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长安中心小学 沈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担”,读准“应”在本文中的读音。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值得纪念”“伟大壮举”“分外壮丽”等词。
2、紧抓“壮”字,运用多种朗读方式,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产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
3、借助第二自然段,学习抓住不同景物,具体描写一个场面。
教学重、难点:借助第二自然段,学习抓住不同景物,具体描写一个场面。教学过程:
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罂粟花)上课前,老师先让大家来认识一些花。你觉得这些花长得怎么样?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小结:这些花虽然有着美丽娇艳的外表,但它们的果实却能制成一种毒品,那就是鸦片,俗称大烟【板书:烟】。你知道吸食鸦片有什么危害?(出示图片),大家看,这就是吸食鸦片的人,假如他是农民,会怎样?他是士兵,又会怎样?假如一个国家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还有希望吗?
2、课件出示:据统计,1838年的清政府,有两百多万人吸食着鸦片。做工种地的吸食鸦片后劳动能力日益丧失,士兵吸食鸦片后战斗力日渐减弱,甚至失去生命。无数的中国家庭因此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威胁。
3、面对这害人的鸦片,你想说些什么?
4、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出来一位销【板书:销】烟英雄——林则徐。同学们,你知道林则徐这个人吗?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
5、师出示:补充资料【板书:虎门】齐读课题。
6、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过渡:那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进入十九世纪,去虎门观看林则徐销烟的经过吧!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出示生字词: 销毁 历史 值得 虎门寨 盐巴 响彻 欺侮 二百多万斤 咆哮 收缴 嚣张 脊梁 水泄不通 分外 应邀 卷进 一担担 身着朝服 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正音。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围绕课题,课文主要描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4、出示填空:
课文描写了1839年6月3日(时间)这一天林则徐(人物)在虎门寨(地点),将二百多万斤鸦片当众销毁的壮观场面。
5、围绕课题,加上时间、地点、人物,就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你可真了不起!如果你能快速地从文中找出一两个词语来说明虎门销烟是一件怎样的事件,那就更了不起了!
(出示要求: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一两个词语来说明虎门销烟是怎样的事件。)
(1)交流:值得纪念、伟大壮举、震惊中外。【板书:伟大壮举】
(2)出示: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3)理解“值得纪念”。(这件事在历史上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应该被永远记住,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日子。齐读。)
(4)出示: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5)重点理解“伟大壮举”。(出示: “壮”在字典上的解释:a、健壮有力;b、伟大、有气魄;c、增加勇气或力量;d、中国少数民族。)引读:这一举动,沉重地——
三、精读课文,理解场面壮观
1、文中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次伟大壮举呢?默读第2自然段,划出能表现“壮”的句子。
2、交流:
△“这一天„„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 【板书:分外壮丽】
(1)天还是那样的天,海还是那样的海,为什么今天在人们的眼里就显得格外美呢?(不同往日,将要发生一件大事——销烟,令人高兴)
(讲述:其实景物本身并没有感情,我们有意识地把心情移到了景物身上,借此来更好地衬托自己的情感,这种修辞手法就叫移情。)
(2)练习说话:
风吹得小树哗哗地响,伤心透顶的人会说“小树哭了”,心情愉快的人会说“小树______”,而遇到困难受到打击的人会说“__________”。
(看,景物不是无情物,移情过后更有情。简简单单的一句环境描写却衬托出了人们销烟前的激动、高兴,这就是环境描写的魅力。)
【板书:环境描写】
(3)指导朗读:突出“分外壮丽”。谁来激动、高兴地读一读? △“一大早从各地赶来的男男女女„„挤得水泄不通。”
(1)哪里看出人多?(“一大早”“各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水泄不通”)【板书:人数众多】(2)你还有什么词可以用来形容人多的场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万人空巷、门庭若市„„)
(3)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从各地赶来观看销烟仪式呢?(关心此事、禁烟愿望强烈)
(4)如果此时你就是这观看销烟仪式人群中的一员,你会说些什么呢?
(说话练习:如果我是观看销烟仪式人群中的一员,我就会说:鸦片真是_______,我们一定要__________。
我还会说:林则徐,你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指导朗读。请你通过朗读来表达你的内心的愿望吧!【板书:场面描写】(场面描写直接地表现了人们此时的激动心情。)
△ “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外国商人。”
(1)“彩旗林立”、“身着朝服”、“文武官员”说明什么?(事件重大)
【板书:仪式隆重】(2)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还要邀请外国商人?)交流:打击贩卖鸦片的不法商人,维护中国人的尊严,我们就是要告诉他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引生齐读:是啊!此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3)指导朗读:突出隆重、庄严。
(的确,这里的场面描写表现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
3、小结:作者就是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来体现出了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那就让我们记住销烟前那庄严隆重而又激动人心的画面吧。(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我们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怎能不支持林则徐呢?让我们一起来表达自己禁烟的决心吧!(有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以及它的伟大意义,并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那么林则徐是如何销烟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五、作业
1、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结构,描写学校运动会开始前的热闹场面。(提示:当时天气如何?运动员们的表现如何?拉拉队员们又在做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分外壮丽 环境描写 虎门销烟 伟大壮举 ← 人数众多
仪式隆重 场面描写
第二篇:《虎门销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8.虎门销烟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交流,了解虎门销烟的背景。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虎门销烟时的壮观场面,初步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理解群情激奋、人心大快的壮观场面。
2、仿写片断——场面描写。教学过程:
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罂粟花)上课前,老师先让大家来欣赏一幅图画。你觉得这些花长得怎么样?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小结:这些花虽然有着美丽娇艳的外表,但它们的果实却能制成一种伤害人的身体甚至生命的,那就是鸦片,俗称大烟。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有关鸦片的文章——《虎门销烟》。(板书课题)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采用给课题加上时间、人物的方法,用一句话来说说。(理解“销烟”:销毁鸦片)
课题中的生字“销”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像?(板书:消)因为“销”的本意是溶化金属,所以是金字旁,一定要记住。
4、听课文朗诵,思考: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销烟?相信你们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许多。谁来介绍一下?(课件出示林则徐的相关资料)
过渡:大家想看看这大快人心的一幕吗?(播放课件)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进入十九世纪的虎门,去观看林则徐虎门销烟 的场景。
观看课本,说说自己的想法。
2、过渡:你想亲自去感受一下吗?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生子连连看)出示生字词:历史 值得 虎门寨 盐巴
销毁 响彻 二百多万斤 欺侮
收缴 一担 锅 烟渣 卷进
咆哮 嚣张
(1)自由读、开火车读(正音)、齐读。
(2)找多音字:担(dān dàn)、卷(juǎn juàn)
3、出示自学提示
4、交流:
(1)2—5自然段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
(2)开头、结尾又写了什么呢?指名读,分别找一个词概括:值得纪念、伟大壮举。(板 书:伟大壮举)
(3)重点理解“伟大壮举”。(师:“举”是举动、行为的意思,那么什么是“伟大壮
举”呢?相信你弄懂了“壮”的意思就能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出示词条,选义项,释词。)(出示:给“壮”选择正确解释:a健壮有力;b伟大、有气魄;c增加勇气或力量;d 中国少数民族。)
三、读课文,弄清课文层次
1、课文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哪几自然段?
1、2、交流:(相机出示课件)
3、小结:同学们,这样一个日子对于中国人名来说是重要的,所以他值得我们去纪念。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虎门销烟的基本内容,并初步掌握了课文结构。那么林则徐是怎么销烟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伟大壮举、虎门销烟 壮观 隆重 场面描写 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
第三篇:《虎门销烟》第二课时
张娇燕《虎门销烟》课堂实录 海南省三亚市实验小学 张娇燕 录入者: 静静地幸福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生齐读课题。师:烟指什么? 生:烟指鸦片
师:没错。鸦片是一种危害生命极强的毒品。同学们请看: 出示“英国向中国人输入鸦片数学激增表” 师解释。
师:让我们永记这一天:
同学们齐读:1839年6月3日 师板书:值得纪念
出示日期及林则徐头像。
师:让我们看看伟大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这一天是怎样禁烟的。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想想,虎门销烟是怎样的壮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读书。
师:读完的小手举手起来。师:虎门销烟是怎样壮举? 生:虎门销烟伟大的壮举。师板书:伟大壮举 师:说的好。请坐。
师:壮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壮是壮丽的意思。我的理解是非常壮观。师:你呢?
生:我认为壮的意思就是说虎门销烟这件事让很多人都非常盼望。生:我认为将是伟大的意思。生:壮是壮大的意思。
师:同学们的理解都非常深刻。师:壮是雄壮盛大的意思。
师:再次读课文,哪些语句体现了事件的壮,划下来。并想想从中读懂了什么,和同桌讨论。开始。生读书。师巡视。
师:找到的同学可以把小手举起来。谁先来说说你找到的句子。
生:我找的句子是,“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分外壮丽。”古老的虎门这每一天都有碧海蓝天,正因为这儿将有虎门销烟,所以人们格外师:注意了蓝天碧海。师:把你的朗读送进去,读一读。生读。
师:还有谁读得更美。生再读。
师:真美啊。全班一齐读。齐读。
师:还有谁来说说你找到的句子。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一大早,从各地……水泄不通。” 师:谈谈你的理解。
生:这件事是伟大的壮举,所以许多老百姓来看这一伟大壮举。师:从中可以看出百姓对这件事非常关心。师:还有谁想说。
生:我从“各地人们闻讯赶来”看出各地赶来的人非常多。所以这件事非常壮观。师: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人的多。
生:水泄不通可以看出来人特别多。还有男男女女和老老少少。师:谁来说说水汇不通是什么意思?
生:人非常多,没有缝隙,水都流不出去了。师:形容人多的词还有哪些?
生:形容人多的词语还有游人如织,人山人海。生:形容人多的词语还有人流如潮。生:形容人多的词语还有人头攒动。师:你还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从宽阔这个词感受到人很多。师:谁把这壮观的场面来读一读。生读。师:你来。生读。师:谢谢。
师:全班一齐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懂得抓住某一件词。就是这样通过你的讲晓之以理,通过你的读动之以情。将这种读书方法继续下去。你还划出了哪些句子。生:我还找到了这一句:“新搭起的礼台上……外国商人。” 生:送鸦片来的外国商人都来了,销烟的魅力非常大。生:彩旗林立说明场面很壮观。生:身着朝服,销烟也穿朝服,说明壮观。
生:我从“外国商人”体会到林则徐等人和大多数老百姓们,要让外国商人知道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说明销烟很壮观。师:你解读文本的能力真强。
师:老师想分两个组赛读一下这段话。两组分别齐读。
师:都不甘落后,都用心地去读这种态度非常好,老师非常高兴。还有找出了哪句话? 生:我找出的句子是:“这时候礼炮轰鸣……虎门销烟开始了。”我从震惊中外这个词感受到如果它意义不壮大就不会震惊中外了。师:谈的非常深。你呢?
生:我从群情沸腾中读出老百姓期待这一天很久了,非常期待这一天到来。师:反映了百姓禁烟的强烈愿望。
生:一声令下,说明这事件壮大,没有林则徐的命令谁也不敢乱动。师:代表了中国人禁烟的坚强决心。
生:我从礼炮轰鸣看出礼炮非常响亮,那地方非常热闹。师:感受到了场面仪式的隆重。谁愿意读读这个句子。生读,师:再读,把豪壮的气势读出来。生再读。
师:老师还是感觉不到豪壮的气势。谁再来。再指名生读。
师:请全班再读,读出人们的激昂奋发之情。生齐读。
师:还有哪一句也写出了事件的壮丽? 生:震惊中外表明国外人都…… 生:还有:“看到害人的……响彻。”
师:从声势的撼天震地中,再次感受到事件的壮观。
生:场面的壮大,如果不壮大,就没有成千上万的老百姓。生:响彻上空。说明声音很响了很响了,还说明声势的大。师:还有哪一句
生:我认为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也能体现出。如果不是伟大壮举的话,不能沉重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师:还有哪个句子?看看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生:这一天,碧海蓝天……
师:好。同学们刚才我们所找的句子,都能看出虎门销烟事件是伟大壮举。再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二小节。生齐读。
师:销烟时的场面是如此壮观,可以看出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师:找找哪些句子是写销烟的经过。师:你说,生读:“只见一群群……难闻的气味。”(出示课文片段)师:纠正收缴。
师:销烟的经过分几步? 生:销烟的经过分三步。师:第一步干什么?
生:向灌了水的销烟池撒盐巴。第二步抛入池内,然后又向销烟池里倒入一担担生石灰。
师:作者用哪些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先、再、然后
师:谁用这些词说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生:我放学回家后,先把书包放下来,再拿出课本,然后坐下写作业。
生:我帮爸爸妈妈煎鸡蛋,我先从冰箱里拿出鸡蛋,再把鸡蛋打破放到碗里,然后把它放在锅里煎熟。
师:我们来看看销烟的场景。播放视频。
师:看到害人的鸦片销毁了,老百姓有什么表现? 出示文字:看到害人的……虎门上门。师:老百姓为什么这么高兴? 生:因为鸦片将销毁,化为乌有。师:因为人们都鸦片早已恨之入骨。出示图片。
师:鸦片使多少人卖儿卖女,妻离子散。成为东亚病夫,从强国变成弱国。今天鸦片被销毁,怎么不叫人兴奋,不叫人欢欣鼓舞呢。请你读出人们兴奋的心情。指名生读。
师:谁来再读出人们兴奋的心情。再指名生读。
师:还没听出你的激动。谁再来。再指名生读。
师:确实听出了你的激动。请全班同学读出人们兴奋的心情。生齐读。
师:鸦片被销毁了,从哪儿可以看出? 生:销烟持续了二十三天。师:从大火连续烧了三天三夜我们感受到了鸦片销毁数量之多。真是大快人心啊。全班同学站起来。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师板书: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请告诉全世界——生齐读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播放视频。
师: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生:别的国家是多么强大。不管别的国家用这些东西来欺侮我们,但是我们不会放弃的。
师:中华民族是一个强大的民族,想欺是欺不垮的。生:林则徐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骄傲。生: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生:林则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师:的确,林则徐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生:林则徐是我们中国的骄傲,学习他爱国,离开这些害人的东西,这中国强大起来。师:学好知识,用知识保卫国家。
生:林则徐先生,你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会远离鸦片不吸毒的。师: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生:我想对林则徐说,我要向你学习,衷心报国,不管别的国家多么强大,我们要强大是绝对不会放弃。
师:说的真好。林则徐如果听到大家的心声,一定会倍感欣慰。
师:同学们,毒品是万恶之首,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保持了三十年无毒国的声誉。但是如今毒品死而复燃,时时刻刻都在侵蚀人们的生命。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抵制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师: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做一份手抄报。
苏教版四上:《虎门销烟》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2013-04-26 | 虎门 销烟 虎门销烟
老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虎门销烟》(板书课题)。思考一下,课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题目告诉我们地点和事件。
老师:地点是哪里?事件是什么?
学生:地点是虎门寨,事件是销烟。
老师:销烟,烟是什么?是我们平时常见的香烟吗?
学生:不是。这里的烟是鸦片。
老师:鸦片是什么?鸦片是从罂粟中提炼出来的,罂粟,是一种一年生的栽培植物。我们这里也曾经有人家种过,但是种这种花是违法的。罂粟花是非常美丽的,所以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老师:我们再看题目,老师有三个问题,林则徐为什么要销烟?销烟的过程是怎样的?销烟的结果又是什么?(板书:为什么 经过 结果)默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
(生默读课文)
老师:我们先讨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销烟?
学生:因为鸦片是害人的,所以要销烟。
老师:你从哪里知道鸦片是害人的?
学生:课文第四小节告诉我们的。(生朗读第四小节)害人一词告诉我们销烟的原因。
老师:第四小节除了告诉我们鸦片是害人的,还写了什么?
学生:还写了老百姓的欢呼。
老师:能读一下老百姓的反应吗?
(生读)
老师:响彻是什么意思?
学生:就是欢呼声很响。
学生:到处都是欢呼的声音。
学生:虎门寨上空到处都是欢呼声。
老师:老百姓的欢呼声说明了什么?
学生:老百姓的欢呼声说明鸦片的害人是很深的。
老师:对。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毒性很大,上瘾就不易戒除,使人体力日衰,意志萎靡,当兵的失去战斗力,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能力,最后摧残人命。(出示吸食鸦片者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感受鸦片的危害)
老师:正是鸦片的危害很大,所以林则徐下决心销烟。我们再回到销烟的现场,看看都有哪些人参加了这次销烟行动。读课文第二小节。
学生:参加这次销烟活动的有老百姓、文武官员、外国商人。
老师:有多少老百姓?通过哪些词语知道?
学生:老百姓很多,通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可以看出来。
老师: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好理解,水泄不通是什么意思?
学生:水泄不通的意思是说人很多。
学生:水都泼不进来。
老师:除了老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和外国商人,林则徐销烟,为什么要邀请外国商人来观看呢?
学生:是为了告诉他们,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学生:是为了向外国商人表明清朝政府销烟的决心。
老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天的天气如何?谁来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学生: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
老师:分外是什么意思?
学生:非常的意思。
学生:比平时更加壮丽。
老师: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今天会分外壮丽呢?
学生:因为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老师:今年是哪一天?为什么值得纪念?
学生:今天是1839年6月3日,是虎门销烟的日子。
老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三小节,找出描写销烟经过的句子。
(生阅读)
老师: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学生: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老师:销烟分几步?你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销烟分三步。我是从先„„再„„然后„„看出来的。
老师:很好。这是三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我们在作文写作中也要学会使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不能都是使用“然后„„然后„„然后„„”这样单一的词语。请同学们把这句话一起读一遍。
(生读)
老师:你能用“先„„再„„然后„„”说一句话吗?先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
学生:早晨我先起床再洗脸刷牙然后吃早饭上学。
学生:综合课上老师教我们制作沙包,先缝袋,再翻口,然后装沙。
„„„„
老师:大家说得很好。为什么销烟是用盐巴和生石灰呢?老师查阅一些资料,跟大家介绍一下。以前销烟是将鸦片拌上桐油架锅燃烧,费时而且不彻底。后来林则徐走访民间,知道鸦片最怕卤盐和石灰,因此设计了书上所描述的销烟的方法。
老师:我们一起来朗读第三小节,抓住文中的关键词体会一下我们该怎么读?礼包轰鸣、群情沸腾、震惊中外
(生读)
老师:虎门销烟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生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第四篇: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说课稿
司徒街小学
高建花
一、说教材
本文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全过程,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课文共6个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第一自然段虎门销烟的时间,第二至五自然段具体叙述了虎门销烟的全过程,并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群情激奋、人心大快的销烟场面;最后一个自然段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具体的语句理解几个重点词语,并指导朗读。
3.感受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的壮举,并通过朗读来表现;培养学生
热爱祖国,抗拒毒品的意识。
三、说教法
抓住课文第六小节中的中心句,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受这次销烟的伟大和壮观,并通过朗读指导来进一步的体会。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读词语。
2.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披情入文,察寻“壮举”
虎门销烟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它究竟是个怎样的事件呢?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并板书:伟大壮举。
针对最后一节中“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了解,也可由教师补充:英国从18世纪开始经营鸦片,向中国大量走私,仅1835年,就向中国走私鸦片35445箱,约1800000千克,中国吸食鸦片人数约200万。让学生们认识到外国商人在中国贩卖鸦片,实在是“肆无忌惮”、实在是“无法无天”。而虎门销烟就像一记耳光抽在他们的脸上、就像一声巨雷炸在他们的头上。从而指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读好最后一节。在提醒学生认识课文这种首尾联系的结构以后,可以出示下面的问题:读读课文2-5节,找一找能表现“壮”的语句,将这些地方画下来,放飞你的想象,用心读一读。引导学生读书中思考、读书中标记、读书中想象,让每个孩子凭借思维,触摸语言文字后面的风景。
1. 为什么说它是一次“伟大壮举”,先来读第二小节。
(1)自读,思考: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画出有关句子,圈出关键词语,也可以写上自己的感受或理解。(2)交流。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这是一次伟大的壮举?引导学生找到有关句子。
叙事类课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还原”,正如叶老所言:“要让学生在文章中走个来回。”由于本文所述的故事历史久远,学生对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当学生充分的触摸语言文字之后,应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品读。
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请具体说说自己的感受。(注意“挤”)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是一次伟大的壮举?(人多)
伴随着学生的交流,让学生透过课文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得水泄不通”、“彩旗林立”、“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应邀的外国商人”等词句的理解,指导朗读。
教师还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想象第二自然段中“壮阔的碧海、壮丽的虎门寨、壮观的场面”,在朗读中再现还原,凭借朗读让师生一起走进“伟大壮举”的“现场”。
小结指导朗读。
2. 引读第三小节,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次伟大的壮举?
课文第三自然段具体描绘了销烟经过。在阅读交流中,“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震惊中外”等词语必然会跃入孩子们的眼帘,在抓住词语品读时,指导学生结合插图,仔细观察林则徐的神态,从民工郑重的表情、严整的军容中想象:“在雄壮的礼炮声中,林则徐健步登上礼台,一声令下,一群群健壮的民工开始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他们先……再……然后……顿时……这样的场面何其壮观!”在教师的话语引导下,课文中的插图不再静止,它仿佛一幅幅跳跃的画面,带领学生们“穿越时空”,因此学生在朗读时,也就自然地读出了那种激昂的“豪壮”气势。
(1)交流出示“礼炮„„”,从中你感受到什么?(指导朗读。)
(2)引读“随着„„”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模仿“先撒盐巴”用简单的语句概括。)(3)看图简介销烟过程。3. 指名读第四小节。
第四自然段描绘述了“老百姓对销烟的强烈反响,从侧面反映了虎门销烟是顺乎民意的正义之举,是显示中国人民伟大力量的爱国行动”(教学参考书语)。透过字面,学生们很容易理解前者,但对于后者理解则相当吃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补白:“在欢呼的人群中,有沾染鸦片成瘾的年轻人,他们会说_____;有深受鸦片毒害的家人,他们会说______;有正直义愤的读书人,他们会说_____……”在此想象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想象,当外国商人看到中国老百姓声势浩大的欢呼场面时,他们会感受到什么?进一步体会,销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意愿,是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行动!4. 想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把不同时间、空间的生活现象都聚拢到一起,从而使文章内容更为真切可感,更为丰富多彩。
(1)师抓住“跳啊,叫啊”点评。
(2)练习后,再指名读,并请学生模仿老师进行评价。(3)齐读。
5. 引读第五小节。
6.(1)这一小节中哪些词体现出这是一次伟大的壮举?说说你的理解与感受。
7. 第五自然段教学时,抓住数字“20多天”、“二百多万斤”和“卷进咆哮的大海”等词语,指导学生读懂销烟持续时间之长,销烟的数量之多即可。
(2)练习朗读,评价。(3)齐读。
8. 观看销烟录象。你想对在场的外国商人说些什么?你想对林则徐说些什么? 7.小结齐读课文。
三、作业。
1. 朗读课文。
2. 预习小练笔: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
四、拓展延伸,再悟“壮举”
课文选材于历史事件,这就决定了课文教学必须适度开放。因此,当组织学生交流、朗读了销烟的“壮情”以后,应指导学生回读全文,从整体上再度建构知识和情感。
可以结合课文第二幅插图启发学生以“我站在林则徐的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适时补充林则徐的爱国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精神。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谈话之后,组织学生,诵读最后一自然段,再次抓住“沉重地打击”、“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等词句,深层领悟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量将会让世界震惊!在全文阅读教学似乎结束以后,对课文进行补白:由于鸦片战争的失利,腐朽的清政府将销烟的所有“罪责”都推到了林则徐身上,道光皇帝将他革职,罚他往伊犁垦荒屯田……补充了这部分历史故事,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关于“壮举”的另类思考。板书
第五篇: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子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培养学生拒绝毒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当时的情景
四、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讲解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出示罂栗花图片(指出此花是制作鸦片的原料。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毒性很大,上瘾就不易戒掉,使人体力日衰,当兵失去战斗力,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能力,最后摧残人命,对中国危害极大。
二、精度课文(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1)、一自然段交待了虎门销烟的时间
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
(2)、2—5自然段具体叙述了虎门销烟的经过,并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群情激奋人心的销烟场面
(3)、最后一自然段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最后讲出了一些问题由学生回答。
(4)、重点理解
“伟大的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
“壮”体现在场面的壮观:a、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
b、仪式隆重
c、销毁的鸦片数量多
朗读时的重点词语:分外壮丽、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彩旗林立等描写人多,场面壮观的词语
要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豪壮气势。
(5)、销烟顺序: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三、课外延伸
现在的毒品是经提纯的如冰毒、海洛因等,其危害性更大。我们青少年儿童一定要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虎门销烟》说课材料
说教材
我今天讲的是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虎门销烟》的二课时本课设计理念通过逐词逐句讲解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说教法
本课用启发诱导式进行教学,以提问题的形式,通过学生课文后回答问题,最后老师总结概括出本文的主要意思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说学生
对于本班学生较生疏,不了解学生具体情况,授课时应注意观察学生上课情绪,及时调整提问方式。
说教学过程
1、学生自读段落
2、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回答
3、教师予以总结概括(由词句到段落最后到全文的理解概括)
4、通过提问,回答问题教师予以更正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反思
本文在讲解过程中,采用了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予以指导概括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提问题,使学生了解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对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有很大的帮助,在课堂延伸方面使学生正确对待毒品,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做到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坚持不懈,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由于对本班学生较生疏,在提出问题时学生回答问题不够积极、踊跃,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这主要是由于自己的教学形式单一,没有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运用教学方法上以及课堂调控能力方面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054300河北省临城县岗西中心小学井中振电话:1393294523
3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子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培养学生拒绝毒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当时的情景
四、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讲解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出示罂栗花图片(指出此花是制作鸦片的原料。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毒性很大,上瘾就不易戒掉,使人体力日衰,当兵失去战斗力,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能力,最后摧残人命,对中国危害极大。
二、精度课文(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1)、一自然段交待了虎门销烟的时间
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
(2)、2—5自然段具体叙述了虎门销烟的经过,并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群情激奋人心的销烟场面
(3)、最后一自然段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最后讲出了一些问题由学生回答。
(4)、重点理解
“伟大的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
“壮”体现在场面的壮观:a、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
b、仪式隆重
c、销毁的鸦片数量多
朗读时的重点词语:分外壮丽、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彩旗林立等描写人多,场面壮观的词语
要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豪壮气势。
(5)、销烟顺序: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三、课外延伸
现在的毒品是经提纯的如冰毒、海洛因等,其危害性更大。我们青少年儿童一定要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虎门销烟》说课材料
说教材
我今天讲的是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虎门销烟》的二课时本课设计理念通过逐词逐句讲解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说教法
本课用启发诱导式进行教学,以提问题的形式,通过学生课文后回答问题,最后老师总结概括出本文的主要意思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说学生
对于本班学生较生疏,不了解学生具体情况,授课时应注意观察学生上课情绪,及时调整提问方式。
说教学过程
1、学生自读段落
2、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回答
3、教师予以总结概括(由词句到段落最后到全文的理解概括)
4、通过提问,回答问题教师予以更正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反思
本文在讲解过程中,采用了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予以指导概括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提问题,使学生了解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对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有很大的帮助,在课堂延伸方面使学生正确对待毒品,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做到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坚持不懈,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由于对本班学生较生疏,在提出问题时学生回答问题不够积极、踊跃,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这主要是由于自己的教学形式单一,没有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运用教学方法上以及课堂调控能力方面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