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 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
教学目的:
1、掌握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和古今异义
2、把握荆轲人物形象,了解塑造人物的方法及对他的正确评价。
3、背诵“易水诀别”。
教学重点:
1、学会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2、分析荆轲人物形象。
3、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件事。
2、把握本文对人物性格刻画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
“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就是斩杀最高军事指挥首脑。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中,就使用了这一手段。孰不知,在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就有人也使用过这一“现代化战争手段”,只不过它完全依靠的是个人的力量。这就是发生在战国末期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二、介绍《战国策》以及荆轲刺秦王的时代背景。
1、《战国策》介绍:
名称:《战国策》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
编订者:《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不可考。后来西汉的刘向将它整理编订,定名《战国策》。
组成:刘向整理编订为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
内容:书中侧重记叙战国时期的策士们纵横捭阖的“奇策异智”从中反映出当时政治、经济以及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矛盾斗争,也描写了不少义士和勇士,表现了他们不畏强暴的优秀品质。
特点:叙事状物,铺张渲染;说理论事,纵横恣睢;刻画人物,逼真动人;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语言绚丽多彩,代表了战国时期散文发展的水平。
2、背景知识: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荆轲是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专诸、聂政、要离]。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三、诵读课文,逐一解决预习作业。
1、注意课文节奏和以下字词的读音:
王翦
虏赵王
燕南界
长侍足下
谒之
邑万家
樊於期
戮没
骨髓
揕其胸
偏袒扼腕
切齿拊心
自刎
收盛
匕首
淬之
濡缕
忤视
变徵
涕泣
慷慨
瞋目
厚遗
中庶子
陛下
鄙人
卒惶
夏无且
提轲
被八创
倚柱
箕踞
目眩
2、结合课文人物,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四、整体感知:
《荆轲刺秦王》围绕“行刺”这一中心事件结构文章。
开端:太子丹在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情势下,找荆轲商量退秦之计——行刺的缘起。
发展:荆轲私见樊於期取得信物,并准备利刀,在配备助手与太子丹有分歧的情况下仓促动身以及易水诀别——行刺的准备。
高潮:荆轲厚遗蒙嘉计见秦王,并且以自己的镇定自若掩饰副手因恐惧露出的破绽,借献图之机勇刺秦王——行刺的过程
结局:荆轲行刺失败被斩——行刺的结果。
五、小结:
这节课通过诵读解决字音和断句,整体感知文章结构 六作业: 诵读课文
第二节
一、讲析1-2段:
1、讲解1-2段词句:
尽收其地
进兵北略
岂可得哉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秦王购之金千金,邑万家
秦王必说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愿足下更虑之
3、讲析1-2段:
A、故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语言特点如何?
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
课文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
B、太子丹对荆轲说“秦兵旦暮渡易水”,的目的何在?
太子丹婉转含蓄,微带责难地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C、荆轲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二、讲解3-9段
1、讲解3-9段词句: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常痛于骨髓
樊於期乃前曰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函封之
取之百金
以试人,血濡缕
其人居远未来
太子迟之
日以尽矣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发尽上指冠
2、讲析3-9段:
A、第二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结合课文看看为刺秦燕国做了哪些准备?文章写了几个场面?
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易水诀别五个场面。
B、荆轲是如何劝说樊於期,使他慷慨献身的?
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
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
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
三个问句,层层深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C、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和“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D、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荆轲“有所待”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
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E、齐读“易水诀别”,易水诀别给我们描写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文章是怎样渲染的这种氛围?
慷慨悲壮。
服饰:送行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这种特殊的颜色表达了送行者和
荆轲一行生离死别的情感;
环境描写:“风萧萧兮易水寒”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音乐:变徵之声是一种悲凉的声音,让众人“涕泣”,慷慨羽声是一种激愤的声音,让众人“瞋目”“怒发冲冠”,这是对强秦的同仇敌忾。
F、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G、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
染悲壮的气氛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H、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突出重点:在众多人物中,众多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
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
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I、荆轲准备得充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荆轲的准备并不充分,因为他没有等到他的朋友就出发了。秦武阳虽然是个勇士,但年龄尚小,这为刺秦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J、人物形象的把握:
太子丹:有反抗精神,面对强大秦国的侵犯,不因燕国弱小无力而就坐待灭亡,而是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有仁慈心,但做事急于求成,浮躁多疑,谋事不周。“迟之”“疑”“复请之”就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和急于求成,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特点。
樊於期: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决然自刎。文章给我们刻画出他的义勇刚烈、热肚直肠、对荆轲非常理解和信任的性格,他不失为一个反抗强暴英雄。
三、小结 :
文言知识点及分析内容
四、作业: 背诵 易水送别
第三节
检查背诵
易水送别
一、讲析10-18段
1、讲解10-18段词句: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比诸侯之列
给贡职如郡县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者以闻大王
乃朝服
见燕使者咸阳宫
以次进
群臣怪之
前为谢曰
愿大王少假借之
使毕使于前
图穷而匕首见
秦王还柱而走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群臣侍殿上者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左右既前
2、讲析10-18段:
A、此部分是故事的高潮,主要写了哪些场面?
计见秦王[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秦廷搏击]──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B、“厚遗蒙嘉”表现了荆轲怎样的性格?
行事周密。
C、献图时,秦武阳“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节骨眼上,荆轲是怎样说的?这样说有何作用?表现了荆轲怎样的性格?
及掩盖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
沉着机智、镇定自若,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
D、“图穷而匕首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文章是怎样描写行刺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毫无准备的秦王“惊—引—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力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场面,眼看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提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
E、行刺过程的语句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急促的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
F、荆轲“倚柱笑骂”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
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视死如归的性格。
G、人物形象的把握:
秦王:
秦是崇尚暴力的国家,长平之战,坑赵降卒四十万人。秦王在东方诸国人民的眼中是一个极大的暴君。樊将军的“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还以“金千斤,邑万家”悬赏捉拿樊於期。何等刻毒、专横、凶暴。一旦得樊於期首和燕督亢地图,立即“大喜”,多么贪婪。当荆轲逐时,秦王狼狈不堪,威严扫地。斩了荆轲,还“目眩良久”。又是何等外强中干。
秦武阳:
“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但毕竟是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所以“至陛下”,“色变振恐”。这是一个外勇内怯的少年形象。
荆轲:
荆轲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了“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他提出要取得秦王的信任,非献出“樊将军首”“燕督亢地图”
不可,表现出他勇而有谋,虑事周密,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荆轲体谅太子不忍,他果断的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他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有个计谋可一箭双雕;最后在樊於期急于知晓的情况之下说出自己的具体计谋。荆轲此举此言,一个果敢勇决,善于辞令,老于心计侠士形象跃然纸上。荆轲“有所待”而太子疑其“有改悔”,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厚遗蒙嘉”再次表现了荆轲行事周密。“顾笑武阳”又表现了荆轲沉着机智、镇定自若,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秦廷搏斗”很好地表现了荆轲的神勇和视死如归的性格。总之荆轲是一个勇而有谋、虑事周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性情刚烈、沉着机智、镇定自若的侠士形象。
H、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遇事审慎、三思而行对比,以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
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小结
文言知识和分析内容 四作业
思考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第四节
检查背诵:
易水送别
一、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荆轲刺秦王是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行为,只能以悲剧告终。但荆轲的舍生忘死、反抗强暴的精神值得赞扬。归结起来荆轲刺秦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二、练习:
古今异义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眼泪。今:鼻涕
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礼物。今:货币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处境困难。今: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袒露一只臂膀。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诸郎中执兵
古:宫廷的侍卫。今:称中医医生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投击。今:拎着
断其左股
古:大腿。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同意、愿意。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
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
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来。今义:表能够、许可。
秦王购之金千斤
古代: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
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黄金。
词类活用
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左右既前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使动用法,使……闻。
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嫌……行动迟缓。
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感到……奇怪。
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象箕一样。
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马上、早晚。
乃欲以生劫之
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常见文言句式
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以”)
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以”)
欲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待吾客与(之)俱(往)(同上)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省略介词宾语)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同上)
见燕使者咸阳宫(省略介词)
使(之)毕使于前(省略兼语)
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省略介词)
献(于)秦王(省略介词)
比(于)诸侯之列(省略介词)
而(按)秦法……(根据文意省略)
皆陈(于)殿下(省略介词)
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倒装句
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
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用来……的办法)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没有用来……的办法)
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
将军岂有意乎
(表反问,是否……呢。)
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成语典故
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事物已成陈迹。
发上指冠: 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图穷匕首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无可奈何: 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悲歌击筑: 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 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三、小结:文言句式
四、作业:预习《鸿门宴》
第二篇: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知识点
《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为燕国勇于牺牲的精神。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知识点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害怕。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而卒惶急无以击轲卒,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 古义:礼物 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 古义:跑 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侍卫 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3.函封之
4.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左右既前,斩荆轲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设九宾
使动用法
1.使使以闻大王
2.使毕使于前
3.自引而起,绝袖
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
2.群臣怪之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2.欲与(之)俱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
2.给贡职如郡县
3.燕王拜送于庭
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六、一词多义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打开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出发
发尽上指冠 头发
2、故
故遣将守关者 特意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缘故
鲰生说我……故听之 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交,老交情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登上
轲自知事不就 成功
故人具鸡黍 老,旧
3、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 如果真的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的确,确实
4、度
度我至军中,君乃入 估计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常态,气度
5、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不过
荆轲顾笑武阳 回头
大行不顾细谨 顾忌,考虑
6.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
为之奈何 对付,处理
乃为装遣荆轲 准备
乃令秦武阳为副 做为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发出
7.而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并且,表递进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而,表因果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却,表转折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就,或不译,表承接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
七、固定用法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2.然则将军之仇报(既然这样,那么)
3.荆轲有所待(有……的)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6.以故荆轲逐秦王(因此)
荆轲刺秦王读后感
几天前,妈妈从书店给我买了一本《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主要是写中华五千年发生的重要事件,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了解了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看到了李广“妙计脱身”的机智……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荆轲刺秦王》,虽然它是整本书里字数最少的一个故事,但它给我留的印象是最深的。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燕国的太子丹在秦国作人质,他十分恨秦王,一心要报仇,荆轲被太子丹的决心所打动,和秦舞阳一起去刺杀秦王嬴政。临行时,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达了他对太子丹的忠诚和自己的决心。看到这我不禁被荆轲的勇气所打动,并为他捏了一把汗。
到了秦国的王宫,还没上殿,秦舞阳就吓得脸色大变,浑身发抖,秦王起了疑心,让荆轲一人上前。荆轲沉着地走到秦王旁边,将地图打开,露出了匕首,刺杀秦王,但是没有成功,反儿被乱剑砍死!
我觉得荆轲是一个重情义的人,他能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他又是一个勇敢的人,面对强大的秦始皇不害怕不屈服,他的精神使我久久不能平静!
《荆轲刺秦王》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的叙述,赞扬了荆轲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反抗侵伐的侠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强暴统治的思想。
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知识点
第三篇: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一、导入:
韩愈有句名言:“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 《隋书·地理志》云:“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燕”。
苏东坡亦曾赞叹:“幽燕之地,自古多豪杰,名于图史者往往皆是。” 古老的燕赵文化造就了世代相传的燕赵侠风。在人们的惯常意识中,“燕赵”往往是河北省的别称。
(古代的“燕赵”之地,既包括现在的河北省,还包括京、津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的部分地区。)荆轲、豫让、高渐离,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成为燕赵豪侠锄强扶弱、视死如归的性格写照。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荆轲慷概悲歌的情怀。
二、展示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3、认识荆轲锄强扶弱、重诺守信的精神内核。
三、梳理文脉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故事围绕“刺”展开
开端——行刺原因
秦大兵压境
燕危如累卵 发展——行刺准备
准备匕首
配备助手
怒斥太子
准备地图
易水诀别
求取信物
(待客同行)高潮——廷刺秦王
厚遗蒙嘉
顾笑武阳
秦廷搏击
倚柱笑骂 结局——行刺失败
荆轲被斩
三、分析人物形象
(过渡:通过对文脉的梳理,我们看到围绕着一个“刺”字,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展现在我们面前,人物的性格也随之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补充】对《战国策》的评价
《战国策》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它的文学成就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全书通过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对当时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做了鲜明生动的描绘。
【学习方式——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 【提示——可以从语言、动作、神态等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
1、荆轲
(1)语言: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2)动作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荆轲逐秦王,„„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倚柱而笑,箕踞以骂。(3)神态
荆轲怒,叱太子 荆轲顾笑武阳 倚柱而笑(荆轲:智勇双全、深谋远虑、果敢勇决、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工于心计、能言善辩、刚直不阿、秉性刚烈、不畏强权、宁死不屈、视死如归。)
2、太子丹
(1)语言: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2)动作: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
(太子丹:犹豫、仁慈、浮躁多疑、目光短浅、心胸狭隘。)
3、樊於期
(1)语言:
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2)动作: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遂自刎。(樊於期:热肚直肠义勇刚烈。)
4、秦王
(1)语言
起,取武阳所持图!(2)动作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秦王还柱而走„„遂拔以击荆轲„„秦王复击轲(3)神态: 卒惶急不知所为
(秦王:利令智昏,惊慌失措,心狠手辣。)
明确:作者善于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方法刻画人物。同时,作者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的丰满。
【补充】对比手法的运用:
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遇事审慎,三思而行对比,以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
群臣惊愕,尽失其度,秦王卒惶急不知所为,目眩良久与荆轲的威武壮烈形成对比。
四、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学习方式——全班共同研讨】
1、有人认为荆轲刺秦是“士为知己者死”,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二人是什么关系?君臣?朋友?)
11、荆轲“留待远客”的时候太子丹是什么态度和反应呢?” ——“迟之”“疑其有改悔”,并且用“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变相的逼迫荆轲快点动身。
22、太子丹了解荆轲吗? ——显然不了解。
33、二人能算知己吗? ——不能算
44、大家看文中第二段描写的太子丹对荆轲态度和说话的语气。作者用了‘请’‘侍’‘足下’等词语。大家思考一下有君主对臣子这样客气恭敬的吗?所以说二人既非君臣,更算不上知己,倒像是主与客的关系。主人有求于客,所以把客人请来好吃好喝地招待,然后再说出自己的请求,希望客人能够给予帮助。这就叫‘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因此太子丹对荆轲不是有恩,根本就是在利用。所以大家也就能理解当荆轲迟迟不动身时太子丹的态度了。
55、我们再来看面对太子的怀疑的时候,荆轲为什么会‘怒’呢?我们在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荆轲从来都是一个谋定而后动的人,为什么他会在没有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请辞决’呢?是什么令荆轲如此的不理智?”
是侮辱,古人云士可杀不可辱。”
是荆轲的尊严受到了侮辱,他才会冲冠一怒。由此才会上演了易水诀别这悲壮的一幕,也许也间接地导致了荆轲刺秦的失败。
66、既然太子怀疑荆轲,那么荆轲为什么还要替太子丹完成刺秦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呢?”
因为他答应了田光,答应了太子,他要兑现自己的诺言。荆轲的大义绝对不是豫让式的‘士为知己者死’,而是锄强扶弱的精神,重诺守信的原则,这些才是荆轲的精神内核。他用自己的生命兑现诺言,用自己的鲜血捍卫尊严。
2、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评价其“名垂后世”,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战国后期,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迫切渴望统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建立一个统一安定的国家。因而,秦统一天下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而对统一天下起着重要作用的秦始皇,我们也应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
从对侵略者的反抗,代表被压迫人民的利益这个角度看,又应充分肯定荆轲的行动。统一天下的主要形式是兼并战争,而这种战争充满了掠夺性和破坏性,因而,给被兼并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如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就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人,而亡者大多是农民。在战争中,“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之为臣妾。”(《战国策•秦策》)战败国则对战胜国还要徼纳贡赋,人民承担着更重的负担。因此,对于秦国的兼并,六国人民往往是涕泣相哀,戮力同忧,进行坚决的抵制。
荆轲这一人物不仅深谋远虑,机智沉着,而且宁死不屈,视死如归,堪称豪侠!
第四篇: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战国策》的文学常识。
2、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整体感知课文。
3、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
4、学会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5、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学会历史而辩证地评价人物。
重点难点:
1、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
2、评价历史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有关《战国策》的文学常识。
2、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整体感知课文。
一、导入新课:
“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在2003年对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孰不知,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就有人也使用过这一“现代化战争手段”,只不过它完全靠个人的力量。这就是发生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末期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一方是势单力孤的燕国刺客荆轲,一方是势力强大的秦国皇帝秦始皇。想知道这场实力悬殊的斗争是如何展开的吗?想知道这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故事的结局吗?想去“亲历”这场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扣人心悬的历史场面吗?那就让我们随着汉代刘向的笔触,寻找所有的答案吧!
二、相关知识简介: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代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用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述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2、有关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3、关于荆轲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庆卿,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又叫荆卿。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他的朋友之一。燕太子丹为了刺秦王,先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泛读或听课文录音,字词正音。
2、学生结合注释自读,完成《资源与学案》25页第1、2题。
四、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指定学生朗读一、二段。
2、重点字词解释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喜欢、高兴。
(2)词类活用
进兵北略地
“北”,方位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
(3)特殊句式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省略句,“之后”后省略介词“以”。
(4)古今异义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3、指定学生翻译一、二段。
4、内容分析
(1)第一段虽短,但动词极具表现力,试找出它们并分析其作用。
“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边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
(2)在太子丹与荆轲的商议中,两人的言辞分别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小结:第一、二段是故事的开端部分,交代了行刺的缘起。
五、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第三——十段。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二、学习第三——十段
1、指定若干名学生朗读三——九段。
2、学生集体齐读第十段。
3、指定若干名学生翻译第三——十段。
4、其他学生质疑,教师正误,强调重点文言知识。
(1)通假字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返回。
(2)词类活用
樊於期乃前曰
“前”名词活用作动词,走上前。
函封之
“函”名词活用作状语,用匣子。
其人居远未来
“远”形容词或用作名词,远方。
太子迟之
“迟”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迟。
发尽上指冠
“上”名词活用作状语,向上。
(3)古今异议
樊将军仰天叹息流涕曰
“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将军岂有意乎
“有意”,古义:有心意,此处引申为愿意同意;今义:有“故意”之意。
其人居远未来
“未来”,古义:没有来;今义:将来。
终已不顾
“不顾”,古义:没有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古义:袒露一支肩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4)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②省略句
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以”)
欲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省略介词宾语)
③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5、内容分析
(1)这一部分是行刺的准备,它包括了哪些内容?哪些详写,哪些是一笔带过?
包括: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个场面,其中“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属于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则是详写。
(2)荆轲是如何说服樊於期,让他甘心自刎献头的?
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
(3)在这段对话和描写中,分别展示出了两个人什么样的精神风貌?
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4)怒斥太子一段,写出了荆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5)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上皆垂泪涕泣”“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课文第十一——第十八段。
2、总结全文。
一、检查第八段背诵情况,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第十一——第十七段。
1、指定若干名学生朗读十一——十七段。
2、强调重点文言知识。
(1)通假字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恐惧。
燕王拜送于庭
“庭”通“廷”,朝堂。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出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环绕。
卒起不意
“卒”通“猝”,突然。
(2)词类活用
群臣怪之
“怪”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怪。
使使以闻大王
“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箕踞以骂曰
“箕踞”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3)古今异议
持千斤之资币物
“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诸郎中执兵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中医医生。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提”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4)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省略介词)
使(之)毕使于前(省略兼语)
群臣侍(于)殿上者(省略介词)
②倒装句
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3、指定若干名学生翻译第十一——十七段。
4、内容分析
(1)这一部分是故事的高潮,是概括本部分的主要情节。
这一部分的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2)秦廷上秦武阳与荆轲不同的表现体现出了荆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厚遗蒙嘉”,得以引见,可见行事周密。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而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孰勇孰怯,判然分明,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
(3)图穷匕见之后作者主要写了哪些场面?人物的语言动作有什么特点?人物的性格如何?
“图穷而匕首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倚柱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潜语),今日读之,谁不为之感慨欷歔?
三、学习第十八段
分析: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
四、综合探究
1、作者是运用哪些手法刻画荆轲这个人物形象的?结合课文简要分析。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作者把人物放在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自身的活动来展现人物的性格,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形象。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太子丹的仁慈之心可见。荆轲与樊於期的一席对话,荆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之以谋,大智大勇;樊於期痛于骨髓,切齿拊心,复仇之心,溢于言表。樊於期的“仰天太息流涕”的神态,“偏袒扼腕”自刎的动作,使他的语言形象化了。“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似乎万事俱备了,但荆轲迟迟不动,不动也是一种行为。太子迟之,荆轲叱之,但均未名其妙处。直到“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方才省悟到荆轲为何“留待”。这就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荆轲的性格。人物的神态、表情,慷慨悲壮。荆轲被断左股,仍“引其匕首提秦王”;身“被八创”,“知事不就”。还“倚柱而笑,箕踞以骂”,通过荆轲的行动、语言,使读者仿佛看见一个了不起的英雄。秦王“还柱而走”的狼狈,以剑击轲的残酷,以行动说明秦王是一个色厉内荏的暴君。
另外,文章还善于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与荆轲的虑事周全审慎、沉着冷静作对比,突出荆轲的智勇双全;又如写秦武阳在秦宫前神态失常,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最后,强暴而色厉内荏的秦王和视死如归的荆轲也构成了对比。
2、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干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五、全文总结:
《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我们要学习这种写法,在作文时加以运用。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大军压境
行刺缘起
计议行刺
求取信物
准备匕首
行刺准备
配备副手
怒叱太子
易水送别
荆轲刺秦王
厚遗蒙嘉
顾笑武阳
廷刺秦王
图穷匕见
倚柱笑骂
荆轲被斩
第五篇:荆轲刺秦王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示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在本文中的用法。
3、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读背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问答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熟读课文。
3、学习课文一二段,争取背诵。
4、积累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一:导入课文,简介《左传》。[幻灯片出示]【背景材料】 注释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的别名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二)秦晋围郑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ã)秦
函(hán)陵 秦伯说(yuâ)
逢(páng)孙
[其他词语略]
读一读。三:题解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四:讲解课文
(一)讲解第一段(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2.晋军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3.以其无礼于晋——
(倒装句)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郑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读一读,背一背
(二)讲解第二段(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2.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读一读,背一背 五:文言小结
词类活用 军,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今异义 贰
是通假字 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烛之武)辞曰
(烛之武)许之、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虚词
以、之、也、矣、六:小结本节课 七:作业
1、复习本课所讲文学常识及重点字词、句式。
2、逐字翻译1、2段,写在课本空白处。
3、背诵1、2段,预习3、4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