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故事教学设计与实施

时间:2019-05-13 01:5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故事教学设计与实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故事教学设计与实施》。

第一篇:幼儿园故事教学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故事教学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故事教学设计与实施在语言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故事是一种主要的文学形式,教师对幼儿故事教学设计与实施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提出具体要求,即“在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体现趣味性、综合性和生活化,灵活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和适宜的教育方式。”那么,幼儿故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呢?

一、要精选适合幼儿接受能力的好故事

北京师范大学张国龙在《提高语文能力从讲故事开始》一文中指出:“精选好故事,是讲好故事的前提。”“人们听故事的原始心理动机在于满足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寻求心理慰藉。”“因此,趣味性和启迪性应是选故事的两大标杆,但无论是趣味性还是启迪性,都离不开情节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幼儿故事教学更要重视精选适合幼儿接受能力的好故事。因为好的幼儿故事中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信息,表征着幼儿已知及未知的人、事、物等概念,综合呈现出了幼儿所需要了解的社会生活现象。在精选幼儿故事时,除把握两大标杆“趣味性和启迪性”及“情节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外,幼儿故事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还要把握其自身的特点:内容的真实性、事件叙述的完整性、表现的可述性等。

如幼儿故事《鸭妈妈找蛋》、《三只蝴蝶》、《狼和小羊》、《三只小猪》等,都向幼儿展示了一个个丰富有趣的情境事件。这些故事内容与学前儿童的认识心理和情绪特征相吻合,它不仅能够陶冶幼儿的性格,提高审美趣味,催发想象力,发展感受力,给幼儿以美的感受,同时又能让幼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了解和感受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帮助幼儿增强识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净化心灵,完善气质,给幼儿以思想道德的启迪和教育。

二、要精细阅读文本、对文本进行再创作

对经过筛选准备用于幼儿园教学的幼儿故事,幼儿教师要进行精细阅读,深入了解故事的内涵,多方拓展教材,深入解读文本,全面了解主题,要对书面幼儿文学作品进行再创作,将其转化成幼儿喜爱的口头文学作品。要抓住主题的核心理念,置身于故事中去理解,去分析,去研究,去进行学习设计和实施。如讲故事前精细阅读文本时,要仔细琢磨如何处理故事中的叙述性语言,如何对故事中人物语言进行拟音处理,如何设计和使用态势语等,这些都要精心设计,真正做到对教学文本再创作,力求教学时驾驭自如。举例如下:

鸭妈妈找蛋

鸭妈妈,生鸭蛋,那鸭蛋像姑娘的脸蛋,谁见了都说:“啊,多么可爱的鸭蛋!”鸭妈妈听了,乐得呷呷呷地叫:“嗯,这是我生的蛋啊!”

可是,鸭妈妈有个毛病:不在窝里生蛋,她走到哪里,要生蛋了,就生在哪里,所以她常常找不到自己生的蛋。

有一天傍晚,鸭妈妈又忘了在哪儿生的蛋了,她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怎么也找不着,就问母鸡:“鸡大姐,您看见我的蛋吗?您拾过我的蛋吗?”

母鸡说:“我没看见呀!”

鸭妈妈赶紧跑出院子去,正碰上老山羊带着小山羊回家来。鸭妈妈忙问老山羊:“羊大叔,您看见我的蛋吗?您拾过我的蛋吗?”

老山羊说:“我没拾过你的蛋呀!你到池塘边去找找看。”鸭妈妈奔到池塘边,找了好一阵子,还是没找着,只好回到院子里。她看见黄牛回家来,就问:“牛大伯,您看见我的蛋吗?您拾过我的蛋吗?”

黄牛说:“我可没见过你的蛋,也没拾过你的蛋。你老是丢三落四的,这可不好啊!”

鸭妈妈叹了一口气说:“唉!我忙得很哪,要游水,要捉小鱼小虾,还要下蛋……一忙,就记不清蛋生在哪儿了。”

黄牛说:“你说你忙,我呢?耕地,拉车,磨面,可不像你那样丢三落四的。”

母鸡说:“我也生蛋呀,我都生在窝里,可不像你天天要找蛋。”

山羊说:“你呀,做事不用脑子!”

鸭妈妈拍了拍脑袋,说:“啊,啊,不是我不用脑子,一定是我的脑子有毛病!”

山羊、黄牛和母鸡一起劝鸭妈妈:“你别着急,好好想一想:你今天到过哪些地方?到底在哪里生了蛋?”

鸭妈妈低下头,从大清早出窝想起――池塘边吗?没生过蛋。草地上吗?也没生过蛋。小树林里吗?根本没去玩过。

“啊,啊!”鸭妈妈想起来了,她可难为情了,低着头说:“今天,今天,我还没生过蛋!”

1.精细阅读,分析文本,熟悉故事。

人物形象:故事中的动物是幼儿比较常见的,鸭妈妈这个人物的缺点是做事粗心,没有头脑,老山羊、黄牛、母鸡则是可爱、善良、憨厚。

故事内涵:做任何事情都要动脑筋。

熟悉故事:记住故事的题目,把握鸭妈妈及其他动物的特点及所处环境;熟记故事情节和角色语言。

2.对故事进行再创作。

处理好叙述性语言。用声自然、平稳,要体现讲故事者劝戒的感情态度。基本语气是富有风趣,带有善意讽刺。

处理好人物语言。鸭妈妈说话时要表现出找蛋着急的心理状态;鸭妈妈的语言重复,要仔细体会她在不同阶段的内心活动,通过语调、音量、速度等变化来表现。老山羊、黄牛、母鸡的语言更多的是表现出可爱、善良、憨厚,讲述时要通过运用不同的音色、语调、语气和语速来体现。

适度进行态势语设计。如讲到谁见了都说:“啊,多可爱的蛋呀!”可设计为鸭妈妈高傲地抬起头,不停地拍动翅膀,乐得“呷、呷、呷”地叫。讲到鸭妈妈又忘了在哪儿生的蛋了,可以低着头寻找,并焦急地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讲到“今天,今天,我还没生过蛋呢”时脸上要流露出恍然大悟,随即难为情的表情。

三、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

幼儿故事教学设计与实施要把握“我们现在在哪里”(了解学情),“我们要到哪里去”?v把握目标?w,“我们怎样到那里去”?v过程与方法?w,“我们有没有到那里”?v评价与反思?w的基本架构。要明确幼儿故事教学与实施的三种水平:知道一个故事;明白一个道理;积累语言,形成能力,体验情感,陶冶情操。

如《鸭妈妈找蛋》,教师要了解教学对象为中班幼儿。中班幼儿正处在语言、思维、情感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已具备接受较完整故事的能力。《鸭妈妈找蛋》这篇童话,以动物生活为写作对象,符合中班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也符合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和年龄特点,因此,通过让幼儿学习本篇故事,可以让幼儿学习做事情要动脑筋这个道理。

《鸭妈妈找蛋》教学目标可定为幼儿能理解故事内容,用较清晰的语言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用不同角色的语气生动地讲述故事;发展幼儿与他人相互交往、交流的能力;懂得做事不能丢三落四,要认真仔细,不马虎。

《鸭妈妈找蛋》教学设计与实施可按下列流程操作。

1.经验准备、教具准备。

2.过程与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2)分段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3)完整欣赏故事;

(4)分角色表演;

(5)延伸活动;

(6)教学反思。

一位教师按上述流程对《鸭妈妈找蛋》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后,对自己教学进行评析和反思:这次集体活动从目标的把握、重难点的确立及思路设计等方面来看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特点。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幼儿主动学习,训练了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的理念。在一环扣一环的教学活动中,使幼儿进一步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程度,懂得做事情不能丢三落四,要认真不马虎的道理。将整个活动游戏化,自始至终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他们积极动脑、大胆探索、主动学习,从而达成本次教育活动的目标。

从上面的教学反思可以看出:这位老师在幼儿故事教学中,注意了解学情、把握目标,做到了适度、具体,达到了幼儿故事教学的第三种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还引导幼儿理解、思考幼儿文学作品,使幼儿将文学作品中的经验迁移到生活中,知道要与同伴友好相处,并懂得要和同伴互相帮助的道理。

综上所述,本文论述了幼儿故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但要组织好一次有效的幼儿故事教学,还需要幼儿教师不断深入思考,尤其要注意灵活和整合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机智地调整和重组幼儿故事教学活动的结构,以期达到“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的目标。

第二篇: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心得体会

在本培训内容中,由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主讲。朱教授在论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原理的基础上,从幼儿园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和幼儿园各学科(领域)的教育活动两个维度详细陈述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在论述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选择和组合等问题;并对当今西方国家和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课程中的教育活动设计也做了详尽的介绍。

一、理清思路,明确教学方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清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思路。我系学前教育专业也开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多年来,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最初,幼儿园教学活动是融合渗透在各领域活动中。随后在修订人才培养时,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将此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的综合课程,学生可在给定的主题中选定一个,由此衍生出三个领域的主题活动。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此次学习,自己原来对知识结构的界定有些混乱,目前理清了思路,教学方向更为明确。

二、加深理论功底

在此次的学习中,通过朱教授的讲解,使自己对本课程有了深入、全面理解,了解了该课程的建设思路、理念及经验。围绕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于幼儿园“教”与“玩”的难题,朱家雄教授在演讲中用“绿豆”跟“大米”的关系来举例说明,单独的绿豆会做出绿豆汤,单纯的大米能做出大米粥,绿豆与大米混合能做成绿豆粥;幼儿园的“教”与“玩”要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来确定,幼儿园如果强调活动结果就选择以教学为主的活动,教学占主体,如果强调活动过程就选择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朱家雄教授称:“如果我们问幼儿园教师:‘游戏与教学哪个更重要?’可能几乎所有教师都会说:‘游戏更重要。’如果我们再问:‘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你更关注幼儿的游戏还是教师的教学?’许多教师则可能会一时难以作答,或者“恍然大悟”地蹦出一句:‘更关注教师的教学。’”

对于幼儿园“教”与“玩”,朱家雄教授总结称:“在高福利国家的幼儿园强调玩,高竞争的国家更强调教”。比如中国农村幼儿园的儿童,你不用教他怎么玩,教师也不用安排儿童玩,只需要让儿童自主地玩、自由地玩即可;农村的老师你也不需要教他如何设计游戏,老师更需要将精力放在教学上面。朱家雄教授还表示从课程实施的角度来论述,并非是符合某个标准的幼儿园就叫高质量幼儿园。因为每个幼儿园资源有限,所以优质幼儿园应该是强调效率的幼儿园,在课程实施规划过程中,做应该做,值得做、有能力做的事情;不做或少做不该做、不值得做和无能力做的事情,也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第三篇: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设计与实施

课程目标

 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形成整体性认识;

 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能够针对具体教学任务进行规范的教学设计;

 初步掌握课堂教学的各项相关技能,并恰当地运用相关教学技能进行课堂教学。

课程内容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教学系统  第三章 教学过程  第四章 教学设计  第五章 课堂教学  第六章 教学模式  第七章 教学评价  第八单 教学艺术

课程评价

课程要求

参考书目:

 1.杨小微、张天宝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 2.黄甫全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教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2版

 3.田慧生、李如密主编《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年4月第1版 4.刘树仁、司成勇主编《小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概述

(一)概念 词源: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学,原为,觉悟也”—— 《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英文:教,teaching;学,learning;

“教与学”teaching and learning;

教学,instruction,强调教师引导,教与学的有机统一的教学活动。

 代表性观点:

 特殊认识说:教学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有其

特殊性。

 认识发展说: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的过程。

 实践说: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交往说: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概念界定:

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特殊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其身心素质发展的教育活动。

(二)教学的意义

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  教学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 教学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是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三)教学的任务

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二、教学论概述

(一)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 “规律论”“活动论”“问题论”  教材: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学问题

 教学问题:指反映到研究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学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三大类型:  事实问题:  价值问题:  技术问题:

(二)教学论的学科性质

 教学论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三)教学论的基本任务  1.揭示教学规律  2.确立教学价值  3.优化教学技术

三、教学论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的教学论

1.西方:

古希腊、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2.我国:

《学记》: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预时孙摩、 3.古代教学论发展特点  非独立性:

 经验性:

 零散性:

(二)近代的教学论

 1.西方近代的学教学论

(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的诞生 (法)卢梭:儿童观

(瑞士)裴斯塔洛齐:初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初等学校的各科教学法,直观教学等。

(德)第斯多惠:论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的三十三条教学规律和原则。(英)斯宾塞:教学要为“完满生活作准备”,教学应适应儿童心智发展的顺序……

(俄)乌申斯基:强调教育教学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性

 2.中国近代的教学论  颜元:  康有为:  梁启超:  严复:

 3.近代教学论发展特点

 教学思想从哲学中分离出来,逐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完整体系;  教学论与心理学建立起联系,教学论的科学基础问题得到重视;  对教学理论的探索开始从经验描述走向理论说明,教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日趋科学,其理论性增强;

(三)现代的教学论  1.西方现代的教学论  梅伊曼、拉伊:建立实验的教育学  杜威:课堂教学三中心

 凯洛夫:教学是教师以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体系武装学生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 2.中国现代的教学论  杨贤江:  蔡元培:  陶行知:  陈鹤琴:

 3.现代的教学论发展的特点

 教学理论向纵深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教学理论水平有较大提高;  诞生了新的“现代教学”理论,并与传统教学理论尖锐对立;  研究方法论的进步促进了教学论向更新的科学化高度发展;

(四)当代的教学论

 1.西方当代的教学论;

 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论、 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欧洲:德国的瓦根舍因、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论、 2.中国当代的教学论  3.当代的教学论发展的特点

(1)教学价值取向多元化,各种教学理论流派纷呈异彩,促进了教学理论的繁荣;(2)重视教学内容的科学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组织的个别化等,也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等;(3)注重教学研究为教学实践服务

 第二章 教学系统 

一、教学系统概念

 教学系统是由构成教学的各个部分以一定的方式或顺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与环境发生着特定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二、教学系统观

(一)教师中心说 

(二)学生中心说 

(三)学科中心说

 第三章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一)基本要素

三要素:教师、学生、课程(教材、知识、教学内容)

 

四要素:—+教学物质条件 

五要素:----+教学媒体、教学方法 

六要素:——+教学目的 

七要素:————+反馈

(二)教学过程的关系

 教师与课程的关系 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 学生与课程的关系

 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

提出要求(差距)现有水平? 

唤醒学生需求 主动学习与发展

 满足要求,缩小差距

 提出新的要求(新差距)…… 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 理论界对教学过程本质的探讨

1、特殊认识说。

2、发展说。

3、认识-发展说。

4、双边活动说。

5、多重本质说。

6、教师实践说。

7、情知说。

8、适应发展说。

9、审美过程说。

10、价值增值说。

11、认识实践说。

 辨析: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认识活动

 从教学的对象和结果看,教学首先是一种认识活动;但教学认识活动有其特殊性,即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有教师教,具有间接性;还具有发展性。

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教)学生进行学习(学)以促进其发展的教育活动过程。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 传承知识

 培育能力

 涵养品性

四、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它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基本要求,必须体现活动的一切方面,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直观性原则

 直观的三种类型:实物直观 模象直观 言语直观

 直观是手段而非目的  注意发挥语言直观的作用  2.启发性原则

 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

--如何启发?  *从问题入手

(1)教师置疑:什么样的问题?向谁提问?什么时候提问? (2)学生质疑  展示思路  指导方法  激发兴趣等

 3.循序渐进原则

1、“序” 指的是什么?

 科学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学生心理发展顺序。

2、“序”在哪里?

 两种顺序主要是通过教材的序而呈现的。

3、教材的序与教学的序: 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4、巩固性原则

 为什么要坚持巩固性原则? --如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 *教给方法(尝试记忆、支点辅助、整分结合) **养成习惯(复习、新旧知识联系) ***学会运用

 5.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1)意义 (2)措施  教学目标分层次;

 课程的弹性化(同科目分层次,选修课,弹性作业);  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目标教学、分类指导、小组教学);  评价标准——合格+特长。

 6.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联系什么实际?

(科学知识运用的实际;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学生的实际。)

 ——怎样联系实际? (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 7.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最优化)

 现代教学特别强调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这就提出了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人们总是希望教学能最优化。(如巴班斯基)

 教学最优化

 一,视为教学的一种活动,一个过程,使教学变得更完美;

 二,视为一种状态,一种结果,即优良的教学,成功的教学。

 第四章 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 学生分析

 学习内容分析

 教学目标分析

 教学策略

 教学评价方案  教学环境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教学设计概念

 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因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

 特点:

 指导性

 整体性

 操作性

 创造性

 意义:

有助于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兴趣

 有助于增强教学的科学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 有助于增强目标、活动和评价的一致性

二、教学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 桑代克:由动物实验建构 学习定律;学习迁移

 杜威:儿童中心

 布鲁纳:认知结构论

 斯金纳:程序教学

 发展历程:

 以教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自动化设计

三、教学设计的依据

 理论依据

 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

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 现实依据

教学的实际需要 

学生的特点 

教师的教学经验

 行为主义学习(教学)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 观点:

 1.如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积极的环境

 2.当学生做出某种反应后教师给予强化

 3.教学过程:

 刺激(学习项目)——反应——强化

 启发:

 1.更多适用于一些较为简单的学习类型

(动物技能训练、联想学习、机械学习等)

 2.设计并安排适当的课堂环境,以保证学生能产生期望行为或削弱不当行为。

(环境的适宜程度对于学生产生怎样的行为具有一定意义)

 3.恰当使用强化

 局限性:

 1.要将学生看作主动发展的个体,所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 2.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也是很重要的,要求教师考虑自己所拥有的权力,考虑教学伦理。

 案例:怎样使用行为主义教学方法

 1.你对你班二年级学生使用行为方法吗?  2.你用什么方法来强化好的行为?

 3.你怎样减少不当行为的发生?你运用惩罚吗?  学生能够强化和矫正自己的行为吗?

四、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 分析教学对象

 确定教学目标

 分析教学内容

 制定教学策略

 选用教学媒体

 设计教学评价

 第四章 教学设计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内容

 分析: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流程图

 ┌──────┐

 │ ←──┯───修正反馈 ←───────┒

 │ 学 │ ↓ │

 │习│ ┌───────────┐ ┌────┻────┐  │分析 内 │ │ 设计 │ │ 评价 │  │ 容 │ │ │ │ │  │学 →的 │ │ 教 教 教 教 │ │教 │  │习┃ 分 │ │ 学 学 学 学 │ │学 → 形成性评价 │  │需 ┃ 析 │ │ 目 策 媒 过 │ │设 │  │要 ┃ ├→ 标→略→体→程 →计 │  │的 ┃ 学 │ │ 的 的 的 的 │ │的 │  │分 ┃习│ │ 设 设 设 设 │ │评 → 总结性评价 │  │析 →者 │ │ 计 计 计 计 │ │价 │

 │ 的 │ └───────────┚ └────┬────┚

 │ 分 │ ↑ │

 │ 析 ←───┴── 修正反馈←───────┘

 分析阶段

 1.学习需要分析

 学习需要:学习者学习的“目前状态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Briggs)理想状态-现实状态=需求

 首先要明确学生要达到的理想状态,理想状态由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而定。

 其次要确定学生现实状态,明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

 最后是确定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的差距,这一差距也就是学生的需求,就是教学要实现的目标。 2.学习者分析

 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状态、一般特点、学习风格等方面的情况。 学习者原有的学习准备状态就是新的教学起点。 最典型的起点能力:知识、技能、态度起点。 戴尔(E.Dale)的 “经验之塔”(1969)

 分析阶段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 认知观的描述方法  行为观的描述方法  内外结合法

 行为观的教学目标描述方法:“ABCD”模式  1.教学对象(A,即Audience) 2.行为动词(B,即Behavior) 3.行为条件(C,即Condition) 4.行为标准(D,即Degree)

 小学三年级下册《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口语交际课时,教学目标:  引导学生在交谈中逐步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说感人。 引导学生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他人请教,询问。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 例子:

 通过这一单元共5课时的教学,全班学生都必须学会参照课文例题或其它参考资料在40分钟内独立解答至少10个不同类型的一元二次方程式,解答步骤和答案的正确率至少达到80%。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 教学内容设计: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述和呈现顺序的过程。

学科教学内容的分类  

分类

教学单元知识的划分  教学内容:

 知识、技能、问题解决  事实、概念、原理

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 学习要求重在理解记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掌握这类知识上,注重培养学生对陈述性知识中符号或词语意义获取的能力。(1)提供新知识与原有相关知识连接的“支点”,讲清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2)确定学生学习的起点

(3)适当引入教学媒体,增强教学内容设计的直观性、形象性和丰富多样性。

 2.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学生学习要求重在操作和应用,形成技能技巧,帮助学生形成运用概念、规则和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 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设计教学内容教与学的程序、步骤; (2)练习设计要充分;

(3)注意正反例练习内容的设计;

(4)正确处理练习时间的分散与集中,以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5)合理规划、分配讲授与练习的时间,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技能训练都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 3.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 注意:

(1)教师要学习和掌握有关学习策略、认知策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加强策略的训练;

(2)编写包含策略性知识的适合小学教学的教材; (3)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策略性知识内容。

三、教学策略设计

(一)概念

 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最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 特点: 

(二)教学顺序的确定

 教学顺序是指学习内容各组成部分的排列次序,是对“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做出科学的安排。这里主要探讨课时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学习内容的安排问题。

 ⒈理智技能的教学顺序。

 加涅的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安排;  布鲁纳的发现法;

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

 ⒉言语信息的教学顺序

 应先提供先行组织者,即简明扼要、高度概括地向学习者提供该课教学内容的结构,然后用逻辑的顺序或根据有意义的上下文组织言语信息。

 先行组织者:

 3.运动技能的教学顺序。 包括三个递进的阶段:

 认知阶段(内容包括知识和动作);  分解阶段;  定位阶段。 ⒋态度的教学顺序

 加涅和布里格斯的观点:观察榜样  启示:

(三)教学方法的设计 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观察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研究法

(四)教学媒体的设计  教学媒体一般包括黑板、教科书、图片等传统教学工具和投影、电影、录像、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

 教学媒体的使用:  ①找准最佳作用点  ②找准最佳作用时机  ③教学媒体选用表的编制 

(五)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关于教学活动应怎样组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怎样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利用的问题

(六)教学环境的设计  1.教学物质环境的设计:  2.教学心理环境的创设

 利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 利用课堂物质环境的变动组合创设课堂心理环境;

 教师注意课下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

四、教学评价的设计

 第五章 课堂教学

一、当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向

 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 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 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 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 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 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二、教学实施

 教学活动过程:

 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与总结

 教学实施:教师将教学设计或构想付诸教学实践的

 过程。

三、课堂教学过程技能

(一)导入技能  直接导入  旧知识导入

 直观教具导入(演示) 巧设实验导入  生动实例导入

 故事导入:锡塔和锡拉的故事(***709551615) 问题导入  要求:

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导入目的明确  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启发性  导入与新知识联系紧密  进入课题自然合理

(二)提问技能

 教学片段分析:41-test-1 

(三)讲解技能

 要求:

 明确目的,突出重点;  实例丰富,新旧联系;  深入浅出,启发思维;  及时巩固,联系实际。

(四)演示技能

 要求:  精心选择  明确重点  充分感知  及时总结  明确结果

(五)板书板画技能

 1.提纲式板书:

 小学语文第十册《桂林山水》一课的板书设计:  ┌ 静: ┐  ┌ 漓江的水┤ 清: │

 桂林山水┤ └ 绿: ├ 舟在碧波上  甲天下 │ ┌ 奇: │ 人在画中游  └ 漓江的山┤ 秀: │  └ 险: ┘

 2.语词式板书

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板书设计:  贪—→贪—→贪—→贪—→贪(一无所得) 3.表格式板书

 如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田忌赛马》一课的板书:

 4.线索式板书

 5.图示式板书

 如小学品德课本第十二册《败不馁》一课的板书 

┌ 强者 → 奋斗 → 成功 

│ ↙ ↓ ↘  失败 ┤ 前进 继续 发奋  面前 │

└ 弱者 → 消沉 → 失败  ↙ ↓ ↘  倒退 中断 气馁

 6.简笔画、示意图

 《小蝌蚪找妈妈》,如何运用简笔画激发学生兴趣? 

(六)组织教学技能

1、管理组织教学:课堂秩序管理、个别学生的管理 

2、指导性组织教学:阅读指导、观察指导、 课堂讨论的组织指导 

3、诱导性组织教学:热情鼓励、设疑激发

(七)结束技能

 归纳式

 〖例〗一年级数学教完10以内数字后的 课堂总结概括为儿歌 “1像铅笔细长条,2像小鸭水上飘,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称钩来卖菜,6像豆芽咧嘴笑,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遭……”

 活动式:

 〖例〗一位教师在教完谜语诗《画》,问小朋友都愿意回家背诵给家人听后,提议先在课堂上演习一下,并自己扮演年老的老奶奶。

 生:奶奶,我们今天学了一个谜语,你能猜猜吗?  师:好,我很喜欢猜谜语呢。你说说着。 生:“远看山有色……”

 师:什么?远远地就能看到山上有蛇?这蛇一定是大蟒蛇吧?生:不是蛇shé,是色sè。

 师:好好,奶奶耳朵不太好,“色”是什么意思?  生:色是颜色的色。就是远远看去山上一片青翠的颜色……  拓展延伸式:

 〖例〗《蝙蝠和雷达》课堂结束设计:

 师问:“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你还知道人们从什么地方得到了启示,发明了什么?”

 生答:……

师问:“你从什么得到启示,觉得可以发明什么?”  悬念式:蔡加尼克效应   “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个完了。”

 ——叶圣陶语

 如有位教师讲完等差数列后,下节课要讲等比数列,在结束时提出:数列20,10,5,2..5,1.25……的第10项是多少? 

(八)应变技能(教育机智)

 “一般地说来,教育学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

 ——马卡连柯  思考:

 我国中小学常用课型及其策略是什么?

 第六章 教学模式

一、概念界定

 界定一:

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学过程的各要素构建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体系。

 界定二:是在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

二、教学模式结构与特点

(一)教学模式的结构 

1、理论基础 

2、教学目标 

3、教学程序 

4、运用策略 

5、评价体系

 材料分析:教学模式的特点  凯洛夫综合课的六环节

 第一环节(1-2m): 学生入座,准备东西  第二环节(3-8m):查阅学生作业

 第三环节(5-10m):讲解新课的题目目的、确定与已学功课的练习 第四环节(10-20m):讲述与说明新教材  第五环节(10m): 巩固新教材  第一环节(1-2m):布置新的家庭作业 

(二)教学模式的特点  稳定性  整体性  简约性  可操作性  理论性  中介性

三、常见教学模式的介绍

 一)我国小学基本的教学模式  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  预备(提出问题,说明目的) 提示(提示新课程,讲解新教材) 联系(比较) 总结  应用

 五环节”教学模式  组织教学  复习旧课  讲授新课  巩固新课  布置作业

 二)我国小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 1.情境教学模式  思想来源:  目标:  操作程序:

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境,形成表象 

理解:深入情境,理解课文,激发情感 

深化:再现情境,丰富想象,神话感情  优点:

 调动了学生的情意因素

 符合语文教学特点,很好发展了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 缺点:

 对教师素质和学校教学条件要求很高,不适用于不发达地区

(二)尝试教学模式  操作程序:  基本训练(5m):  导入新课(2m):

 进行新课(15m):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 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 试探练习(6m):  课堂作业(10m):  课堂小结(2m):  优点:

 符合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  教学的逻辑顺序符合中差生的需要

 兼顾了一般能力、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  缺点:

 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习惯, 不太适用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 对以概念学习为主和实践性强的课业不太适用

 观点点评:“我生平不仅永远不把同样的东西重复许多次,而且,哪怕是两次吧,我也绝不逐字逐句

去重复。我上的每一节课,都跟另一节课有不同的特点,尽管它们的课题是相同的……如果有人告诉我,我三四十年在学校是重复着同样的工作,那么,我将大吃一惊,而且,无论如何也不愿再做教师了

 第七章 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概念

 评价  测量

 教学评价:依据教学目标和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收集教学系统各方面的信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二、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的发展  中国古代的考试:

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二)现代的发展  ⒈测量阶段  ⒉目标模式阶段  ⒊目标参照测验阶段  ⒋人本化阶段

 总体发展过程:口头评价→书面评价→标准化评价→综合性评价。

(三)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 日益注重发挥评价的“形成”作用  日益重视自我评价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  日益强调进行“全方位评价”  资料的收集日益重视定性与定量结合  开始注意对被评价对象的消极影响

三、教学评价的种类 诊断性评价——学习前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学习中的评价 终结性评价——学习后的评价 相对评价法 绝对评价法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四、学业成就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一)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目标体系 1知识目标因素:

2技能目标因素: 3能力目标因素:

4情意目标因素: 

(二)学业成就评价的基本方法  测验:  等级评定:  表现性评价:  成长档案袋:

 学习材料:标准化测验的误区

第四篇:关于幼儿园故事教学的实施策略

摘要:故事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开展故事教学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要真正发挥这些作用必须采取恰当的方法、遵循正确的原则。

关键词:故事教学 幼儿园 品德 策略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3—6岁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期,而婴幼儿阶段的孩子最易接受的就是故事。因此,故事作为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同时,故事还能较好地应用于其他各项领域,如社会、科学等,能把深奥、抽象的人生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能将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幼儿阅读能力有限,幼儿园的故事教学实质上还是以教师讲述和幼儿复述的模式为主。由此可见,如何将故事教学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关键就是教师如何来讲故事与幼儿以何种形式复述故事。在此,笔者就简单谈谈在自己的教学实际中,是如何实施故事教学的。

一、要讲好故事,首先要选好故事

在儿童故事中,有适合少年阅读的故事,有适合童年期幼儿读的故事,还有适合幼儿听的故事,而在适合幼儿听的故事里面,又有适合一般欣赏的,还有适合幼儿语言讲述的,还有适合幼儿复述的故事。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的为幼儿选择好故事。每学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教学计划,选好教材。

1.选择对幼儿成长有意义的故事。从思想性方面的要求是要选择主题明确、单一,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对幼儿故事的教育性我们要有全面的认识。不能认为,为幼儿写的、讲的每一个故事都必须含有品德教育的内容,而应认识到凡是一切对幼儿成长有益的作品,都应视为思想内容好、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如《萝卜回来了》,故事通过小动物们互送食物,反映了新时代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先人后己的道德风尚和美好情感。2.选择接近幼儿生活的故事。三岁多的幼儿,各种心理过程带着明显的具体形象性,语言对他们虽然也起着一定的指导和调节作用,但单凭语言来理解事物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对小班幼儿所讲的故事,内容一定要接近他们的生活,是他们所熟悉的事物形象,使其感到老师讲的要像他们所做过的或见过的事情,引起听故事的兴趣。教师还要将故事内容讲的具体。如讲有关小朋友的事情,就要给小朋友起上名字。

二、教师为讲述故事创造良好环境

为了使幼儿能集中注意,在讲述故事前,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如环境应安静、整洁;没有多余的物品分散幼儿的注意;座位的安排应使全体幼儿能清楚的看到教师的表情和动作。上课后,教师要先组织幼儿安静的坐好,稳定他们的情绪,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要在安静的气氛中开始教学。开始,教师可用有感情的语调来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和愿望。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以饱满的情绪,真实的情感,生动而形象的语言,使故事的内容能在幼儿的头脑中呈现出一幅幅图画来。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尽量运用故事的原文讲,以保证文学作品的价值,另一方面又必须考虑怎样把书面语言变成口头语言。在讲述时可对原文作适当的修改,使之口语化。但修改要以不违反作品的原意为原则。

在讲述过程中,对新的词汇要进行必要的解释。这种解释应简短而自然的进行,尽量不要打断故事。

在讲故事时,一般不适合向幼儿提问,特别是那些内容丰富的,情节曲折、紧张的故事,更不适合中间提问,否则会影响作品的效果。在教师讲述结束后,如还有时间,可当堂提一些问题,检查一下幼儿掌握故事内容的情况,加深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对大班后期的幼儿,还可引导他们对作品进行一些评论。给较小的幼儿讲故事时,要注意照顾他们理解事物的特点。如三四岁的幼儿,主要是靠具体形象,以直观形式认识事物。教师给他们讲故事时,应讲得具体,可用一些拟声动作,图片、直观教具帮助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三、讲故事过程中,辅之以适当的手势 1.用于教师讲述故事。如果教师能边讲述边用手势表演故事内容,使幼儿受到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刺激,那么必然会使讲述更具吸引力。例如第一遍讲《金鸡冠的公鸡》时,教师左手做公鸡状,右手做狐狸状,边讲边演,幼儿兴趣倍增,听得非常专注。一些幼儿还情不自禁地学做手势,学讲故事,提高了幼儿听和学的积极性。2.用于幼儿复述故事。以往复述故事的做法较单一,难以调动幼儿反复讲述的积极性,而加入手势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复述的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对故事的记忆。例如:师生合作复述故事时,教师有时可与一个或几个幼儿运用手势合作进行复述。教师的参与不仅能明显提高幼儿复述的积极性,而且便于对幼儿进行及时的指导。

3.用于幼儿创编故事。创编时运用手势不是辅助现成的故事讲述,而是让幼儿对手势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和表达。例如,教师单手握拳,让幼儿想象这个手势像什么。经过幼儿的大胆想象,便有了丰富多彩的答案。如石头、面包、锤子、西瓜等。有时教师还可以做一连串的手势,让幼儿对此进行创造性想象,并据此讲出小故事。

四、善于引导幼儿复述一个好故事

复述是教师首先教给幼儿的一种讲述形式,他是幼儿用富有表现力的口语,对文学作品的在现。幼儿复述故事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而是在对作品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自然的讲述。他既要基本上按照作品的原文讲,但又不要求过死;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用比较自然的口语去讲述。复述前首先应选好适合幼儿复述的教材。给幼儿讲的故事中,不是每个故事幼儿都能复述,要求幼儿复述的故事篇幅比较短小,情节生动并有适当的重复,结构简单、对话较多的作品。题材应为幼儿所熟悉或易于理解,能够唤起幼儿想象和情感的,如《拔萝卜》、《三只熊》、《萝卜回来了》、《小羊和狼》一类作品最适合幼儿复述。复述故事课时,教师开始应用生动的语言启发幼儿复述的兴趣和愿望。在幼儿复述过程中,教师始终要起主导作用。在复述较长作品时,开始可分段重复,内容熟悉后,再逐渐过渡到由一人复述整个故事。除每个幼儿复述后要有简单的评议外,课结束时,还应对幼儿的复述有总的评价,以启发幼儿复述的兴趣和提高复述的质量。

总之,在幼儿园开展故事教学活动,要以幼儿为主体,以兴趣为中心,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遵循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计幼儿通过体验、参与,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第五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范文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镇安县第二幼儿园

陈永梅

自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来,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幼儿园采用的是建构式课程,建构式课程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有着多渠道,可以通过个别教学、小组教学、集体教学、区域活动、社会参观实践活动、游戏等实现我们建构式课程目标。可是我们基本上还是通过集体教学活动来实施建构式课程的。集体教学活动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实施的主渠道,充分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既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要关注幼儿的现有水平;既要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集体教学活动如何设计与实施,下面我将西安市莲湖区进修学校苏晓芬教授的专题讲座与大家分享:

一、正确认识和看待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

㈠ 概念界定

幼儿园“集体教学”,是作为和“生活活动”和“活动区活动”相配合、共同构成幼儿园生活的一类活动。具体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的、班级所有儿童都参加的教育活动。包括:教师预设的和生成的教育活动(教师发起和幼儿发起的活动);单独的一节“课”和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系列活动;全班一起同时进行的和分小组进行的活动。

(二)集体教学活动的利与弊:

利:高效、经济、公平;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引领性强(计划性、目的性,走在发展前面,引导发展);系统性强(根据身心特点及教育大纲);形成学习的共同体,培养集体感(分享交流,启发互动)弊:教师主导,忽视幼儿需求;难以真正实现关注个体差异

(三)集体教学活动设计要素:选材(内容的选择)、活动名称、活动目标、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 1.选材---有益

(一)《纲要》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体现以下原则: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二)一般教材内容选择的依据有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配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水平;能引发和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季节、节日以及周边环境资源等因素。

(三)主题活动选择内容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核心理念——要将“真、善、美”传递给孩子!

主题的价值是什么?本节活动的领域核心价值是什么?能给予幼儿什么样的发展?眼前—本节活动;长远的发展或影响是什么?)可涵盖哪些内容?(擅长的领域、熟悉的课程、信手拈来教学资源有哪些?)能整合幼儿哪些已有经验,引发哪些新经验形成或提升哪些能力,等等,幼儿有兴趣、现有经验、易操作吗?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方案设计的基本格式

把活动思路设计成文本,活动设计转化为实践,每一环节要怎么做?如何实施,选择什么方法,时间分配„„思路是混沌还是

精细活动名称、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

(一)命名 —有序

活动名称顺序:课程模式(主题活动、领域活动、综合活动)、课程内容、类 别

领域活动的命名:例如 不适宜的命名 歌曲:《大树妈妈》

讲述活动:小猫生病了

故事:春天的电话

计算活动:5的组成 适宜的命名

中班艺术活动:大树妈妈(歌曲)小班语言活动:小猫生病了(讲述活动)中班语言活动:春天的电话(故事)

(二)设计意图(活动的由来,凸显本次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设计意图应表述的内容:

1、本班级幼儿在某一方面的发展状况(现有经验、兴趣)。

2、材料价值,结合《纲要》《指南》中相关领域中核心价值。

3、活动开展对幼儿在某一方面的影响,此活动在现有基础上对孩子的发展有什么价值。4.活动开展的大致想法。

(三)目标---有据 活动目标全面、规范、具体、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指向性明确,活动目标合理,体现领域的核心价值,目标数量不宜过多,目标应直接、明确呈现经验。目标的制订按顺序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写: 三维目标常用表达词语:

情感态度目标:感受、体验、有好奇心、喜欢、乐趣 能力技能目标:能主动、能听懂、能努力、能运用、知识目标:理解、学会、接受、知道

问题二:以“写过程”代替“写目标”,目标缺乏价值定位 案例:大班科学活动“摘橘子”

活动目标1.通过看照片和录像回忆、交流各自在摘橘子活动中的经历;2.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发现橘子成熟的简单过程,萌发爱护植物的情感。

建议调整为:1.愿意积极参加采摘活动,尝试2-3种不同的采摘方法,积累解决困难的方法和经验;2.发现并讲述橘子成熟和采摘的过程,进一步萌发探索植物生长变化的愿望。

(四)资源—有备(是有效组织活动、实现目标的载体)不仅仅是活动材料的投放,如何挖掘,利用这些资源达成教育目标,经验的准备(知识、能力),学习情境的创设、课件的制作直观呈现支持幼儿发展的内容,教师自身经验和物质准备。让幼儿参与准备过程,努力让准备过程成为幼儿主动发展的过程。

(五)过程---有效(活动过程的设计要确保有效性)儿童在活动中要获得什么?(价值取向)

思考:从哪里切入对幼儿发展有价值?可操作性和真实可靠性有多少?挖掘什么内容,帮助幼儿获得哪些发展?教师如何设计来促成幼儿的发展或目标的达成。教师要有目标意识。

1.活动环节要围绕目标:教学基本过程的实施要与教育目标相符,过程的表述要科学完整,简洁明了。例如:我是这样长大的(科学、社会)

目标:

1、了解宝宝在母体内简单的生长过程,对于生命现象产生兴趣。

2、能够大胆讲述自己身体的成长变化。

3、体验父母养育孩子的辛苦,萌发对于父母的热爱之情。

过程:

一、观看影像资料,了解宝宝在母体内孕育的简单过程。

二、观察发现身体的成长变化。

三、了解并讲述生长过程中的趣事。

四、体验活动。

2、要为实现目标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操作法、直观法、口语法、游戏法)操作法:根据教学目标提供物质材料,引导幼儿在操作物质材料的过程中,充分感知、动手、动脑、动口,从而获得经验的方法。直观的方法:观察,示范,范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口语的方法是一种用语言进行教学的方法讲解法、谈话法(提问---关键性设问---追问)

游戏的方法是教师以游戏的口吻或用有规则的游戏组织教学的方法。例如:大班科学---一分钟有多长(我是小小的木头人)

3、活动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

科学性、思想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活动性原则:让幼儿在主动活动中获得发展;直观性原则:运用多种感官,直接具体感知。发展性原则:贴近最近发展区,促进认知、情感、个性、道德、艺术等多方面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原则

(六)表述—有序,使人一目了然

在表述时既要既表述清楚各预设环节的活动目的;又表述每个环节如何向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更要表述老师在每个环节中如何回应孩子。表述清楚幼儿如何活动,又表述清楚教师如何组织引导幼儿活动。在小结的部分要明确表述教师最终要梳理什么内容。案例分析《移动》

1、幼儿初次玩移动游戏。1)玩法:将乒乓球从这个碗移动到那个碗,但是不能直接用手拿球,要想办法移动球。(——表述如何向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遵守游戏规则和用了哪些方法。(——既表述清楚幼儿如何活动,又表述清楚教师如何组织引导幼儿活动。)

3)幼儿交流:说说你用什么方法移动了球,成功了没有?

(——幼儿如何活动,教师如何引导)

2、幼儿再次玩移动游戏(材料变动,增加难度)。

(——表述幼儿如何活动)

1)玩法:再试试新的材料。把尝试的方法记录下来,比一比,谁的方法多?(——如何向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

(——既表述清楚幼儿如何活动,又表述清楚教师如何组织引导幼儿活动。)

3)幼儿交流,教师贴出幼儿的记录,请幼儿介绍自己用了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最好。(——表达要清晰,教师如何回应)

(七)延伸活动(区域活动,家庭中、生活活动)树立大教育观;说明向哪里延伸、做什么和怎么做,可巩固什么经验或让幼儿得到什么新经验

(八)活动反思:分析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有效对策。

三、案例评析:设计与组织活动过程关注几个问题: 1.导入

2.兴趣的挖掘,环境的营造

3.时间合理分配,节奏控制

4.环节安排,内在逻辑性,层次清晰。

5.过程组织:落实师幼关系---观察、引导、合作

6.组织与介入:

7、多一分预设,少一点随意。(预设希望幼儿达到怎样的状况 ? 如果幼儿出现与活动目标一致反应如何回应以提升、整理幼儿的经验?而不一致又该如何?)

四、基本格式

1、页面设置按电脑默的认格式:

上下边距: 2.54厘米 左右边距:3.18 厘米

2、字体

宋体字,标题选黑三号位置要距中、小标题四号不选黑位置要距中,正文四号、后面附的表格为小四号字,段落为1.5倍行距。文章每段的开头全部要空两格。

3、活动设计中数字序号的运用

级别顺序为“一”“二”“三”——“ ㈠”“㈡”“㈢”——“1 ” “2”“ 3”——

最后,让我们认真审视集体教育活动的独特价值,运用《指南》和《纲要》的精神,提高集体教育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与生活、游戏活动相衔接,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下载幼儿园故事教学设计与实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故事教学设计与实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设计与实施心得体会

    教学设计与实施心得体会 教学设计与实施心得体会1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大胆创新,采用反常规教学法,设计课堂活动,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的......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1、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成 (1)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 (2)生活活动 (3)运动 (4)其他活动 2、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合和安排 组合:要具有多样性,要动静结合 安......

    幼儿园人际交往活动设计与实施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幼儿园人际交往活动设计与实施(观摩与讨论) 教学目标: 1.通过观摩、讨论幼儿园人际交往活动,熟悉人际交往活动的选材、环节安排、教学方法等内容。 2.通过......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名词解释: 1. 幼儿园教育活动:幼儿园教育中各种类型的、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不论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活动,还是无计划的、却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2.......

    《幼儿园人际交往活动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人际交往活动设计与实施(观摩与讨论)教学目标:1.通过观摩、讨论幼儿园人际交往活动,熟悉人际交往活动的选材、环节安排、教学方法等内容。2.通过观摩、讨论幼儿园人际交往活......

    幼儿园故事活动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故事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幼儿园故事活动的选材要点 1.主题单一明确,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情节具体生动有趣,有起伏,按一般顺序记叙。 3.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易于学前儿童理解......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培训心得体会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培训心得体会 孤山镇第二幼儿园 闫雪 上周我园苏欣老师至榆林参加了为期五天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专题培训,于2013年12月9日下午,苏......

    《幼儿园有效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培训心得

    《幼儿园有效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培训心得 宁晋县东城幼儿园黄会缺 1月5日上午,我们聆听了河北大学副教授张莅颖博士的专题讲座《幼儿园有效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从讲座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