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 说课[最终版]
《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
伏红彦
一、导课 1、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抗日战争进入了惨烈的相持阶段。我们一起通过 画面来了解这段历史。(课件出示武汉会战画面)
2、华东、华北沦陷、上海失守、南京沦陷、武汉沦陷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节节 败退,一座又一座城市被日本人攻占,此时,所有的情感化为一个字:怒。板书:怒。齐读。补充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怒吼吧,黄河》。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质疑课题:谁在怒吼?单单黄河吗? 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他们是怎样怒吼的?
二、简要复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小结:中华民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此时此刻,我们需要的是团结,是坚持,是决不屈服的精神。为了激励人民的抗日斗志,光未然、冼星海创作出了《黄河大合唱》。那这部举世名作是怎样创作来的?我们一起来学习文章第二自然段。)
三、自主阅读
(一)、武汉沦陷后,第二年初春,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来到了黄河壶口附近,他看到了黄的在怒吼,被黄河的气势所深深震撼,请同学们自读第二自然段,并根据以下提示对这段文字进行批注。(批注时语言应简练)
1、用横线勾画出文中描写黄河的句子。
2、读一读自己所勾画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3、面对怒吼的黄河,诗人心中在想些什么?
(二)、反馈交流
1、指名说:文中是怎样描写黄河的?
2、读了这个句子,你感受到什么?
3、指导朗读: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那读的时候这些词语就应该重读,期待着你们能将黄河磅礴、不屈不挠的气势读出来。“骇”字的意思是什么?
4、(课件出示黄河画面)这里,我把这大得使人害怕的黄河壶口瀑布也带来了,请看:
5、面对着怒吼的黄河,诗人心中在想些什么?(①、想到了轩辕、想到了大禹,想到了他们身上不屈不挠的精神。②、想写一首长诗,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
三、读到这儿,你体会到了光未然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其他人经过黄河时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甚至有人去当了汉奸?)——心怀祖国、热爱祖国、有炽热的爱国之情……
四、品读感悟
过渡语:当光未然见到老朋友冼星海时,两位挚友同诉心曲,激情碰撞,他们碰出了什么火花呢?(创作了《黄河大合唱》)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四自然段,画出光未然朗诵歌词的句子。
2、(课件出示句子)我看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画出了这个句子,请画了这个句子 的同学站起来,不错,从修辞角度来说,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男生回答,请坐)在这个句子中有几个分句?(女生回答,请坐)每个分句之间用了一个什么符号?(全班一起说)那分号的作用就是?
3、请同学们在这组句子中找出表现人物心情的词语,在下面用三角符号标出。
4、指名说。能找出来不错,不知你们能不能把诗人的不同心情通过声音给朗读出来。请大家试着自己大声朗读。
5、多种方式朗读分句。(齐读第一分句;大组读第二分句;女生读第三分句;男生读第四分句)(大家读得不错,掌声送给自己。)
6、像这样声音有高有低,有起有落,就是文中所说的哪个词?
7、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读呢?从这些分句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小结:中华民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国家的命运牵动着诗人光未然的心,使他创作出了这样感人的歌词,使他这样充满激情的朗诵,他的朗诵震撼了在坐每一个人的心,有一个人,他更是激动地站起来,他是怎么做的? 8、自己读第五自然段。
9、掌声中,一直坐在门边的冼星海激动地站起来,他怎么做的?(请学生表演)
10、那他是怎么谱曲的?请同学们读第六自然段,并结合第六自然段的内容,虽然但是说一句话。
11、是什么力量使他在这么短的时间、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创作出了举世瞩目的《黄 河大合唱》?(板书:爱国)
12、小结:从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这两件事中我们体会到了作为艺术家的爱国情怀,反之,我们在习作时,为了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得通过什么来体现?(板书:具体事例)这样,才能把人物写的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思想。
五、略读演出成功部分
1、过渡语:《黄河大合唱》终于谱好了,那演出时的盛况又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
2、意气风发的光未然站在舞台中央,充满激情地挥舞着右臂,向黄河倾诉者我们民族的灾难:(齐读)
3、演出一结束,台下立即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因为这部作品,表达了大家共同的心声:(齐读)
六、总结本课
再来看课题,谁在怒吼?黄河就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怒”字为心上一个“奴”,正是因为我们心中不愿成为亡国奴,所以发出了怒吼。就让我们一光未然、冼星海为榜样,带着黄河,带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向着全世界发出咱们中国的怒吼。最后,再让我们饱含深情地齐读课题,结束今天的学习。
《怒吼吧,黄河》说课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是S版六年级语文第19课《怒吼吧,黄河.》。本文是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讲述了诗人光未然、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并演出成功。
教学课时分为两课时,今天所呈现的是第二课时,本课时的目标有两点,第一: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的爱国情怀;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第二: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意义。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学生在理解文本、语言表达上存在困难;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高年级学生不善于表现自我。
根据这一学情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从学生需要出发,播放图像、音乐,让学生真切感受民族的苦,黄河的怒;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在阅读中不仅动口,而且动笔,在阅读中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以“怒”字入手,引导学生一步步感悟黄河的怒,诗人、作曲家的怒,全中国人民的怒,又以怒字收尾,激发学生与文本共鸣。
关键词:自主阅读 品读 运用语言文字 爱国 高段
现将教学环节简要归纳为:媒体导课——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批注式自主阅读——品读感悟——总结整堂课
纵观本堂课,我的设计理念为:将语言文字的运用在课堂中落到实处;以读为本;解读教材,大胆取舍。
不足之处:本课适合男教师上,由于自身条件不足,可能气场不够,但我已尽力了,希望大家多多包涵,给我点个赞;
第二篇:《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范文]
S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
《怒吼吧,黄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人:英德市第七小学 王冬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感悟光未然、冼星海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落实语用训练点: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排比句并熟读成诵。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排比句并熟读成诵。教学难点:
感悟光未然、冼星海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前互动:
观看70周年纪念日晚会节目《怒吼吧,黄河》,交流观后感。教学过程:
一、诵读课题,启动情感
1.谈话引入。2.齐读课题。
二、潜心会文,领悟情感 1.读文感知创作之源。
诗人光未然在黄河边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做什么? 2.诵黄河,品激情,感悟诗人和作曲家的爱国情怀。光未然是怎样朗诵他的歌词的?冼星海是怎样谱写出《黄河大合唱》的全曲的?从中你感受到光未然和冼星海是一个怎样的人?
3.聆听《保卫黄河》,感悟《黄河大合唱》创作成功的重大意义。
三、紧扣主题,激“怒”生情,升华情感
结合时事,紧扣主题,深刻领悟“心声”,激发爱国情怀。
五、布置作业
课后与家人一起欣赏《黄河大合唱》这唯一能在国际舞台上成为经典被保留下来的钢琴协奏曲。
板书:
第三篇:怒吼吧,黄河 教学设计
怒吼吧,黄河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吕、涛、骇、禹、挚、窑”6个生字,会写“阶、陕、壶、吕、涛、骇、啸、禹、铿、锵、窑、浊”12个生字,掌握“阶段、陕西、惊涛骇浪、虎啸龙吟、大禹、铿锵有力、窑洞、浊浪”,理解“如雷贯耳、心潮澎湃、刮目相看”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
教学准备:
查阅《黄河大合唱》的资料及光未然、冼星海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吕、涛、骇、禹、挚、窑”6个生字,会写“阶、陕、壶、吕、涛、骇、啸、禹、铿、锵、窑、浊”12个生字,掌握“阶段、陕西、惊涛骇浪、虎啸龙吟、大禹、铿锵有力、窑洞、浊浪”,理解“如雷贯耳、心潮澎湃、刮目相看”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捋清作者思路。
3.学习1——3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捋清作者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放《黄河大合唱》的录音)这部音乐作品,以其磅礴的气势,激发起人们澎湃的抗日斗志。你们想知道这样一部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今天让我们走进《怒吼吧,黄河》,了解这部作品的创作经历,感受词、曲作家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二、新课
1.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19课《怒吼吧,黄河》。我们先来看生字词。
①出示:
阶段、陕西、惊涛骇浪、虎啸龙吟、大禹、铿锵有力、窑洞、浊浪
②自己读、指名读。
把生字变红。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个字音最容易读错,需要提醒大家;如果老师听写,哪个字的字形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个词语的意思你不懂?
③同学交流:
字音:浊浪(zhuó)混浊、污浊
字形:
最容易写错的是:
窑:易与窖混。窑(穴字头。表洞穴)形近字组词:
骇()啸()壶()窑()
咳()萧()壹()窖()
词义:
在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你不明白?(生生互动,质疑解疑)
虎啸龙吟:
你能说出几个用动物打头的词语吗?
如:虎头蛇尾、牛头马面、狼心狗肺等
拓展学习
(1)关注词语:
文中还有不懂的词语吗?
课文中还有一些四字词语,快找出来读一读,积累下来:
如:如雷贯耳、心潮澎湃、刮目相看、震天动地、竭尽全力、披荆斩棘、所向无敌、低回婉转、抑扬顿挫、斩钉截铁、意气风发等
(2)关注句子:
关注标点
首次演出的地点是延安最大的礼堂——陕北公学礼堂。
“——”在这句中的作用?
关注表达
A.“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
换成陈述句:
那隆隆的巨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
朗读。体会两种表达方法在表达方面语气的不同。
B.出示:
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那壶口瀑布的百丈云烟,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吗?
这两句话放在一起,有什么特点?(排比句)
感受排比句在文中的作用。
文中还有排比句吗?(找到文章第4自然段的排比句,读一读。)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提出不懂问题。
(1)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
(2)捋出思路:
①课文围绕《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介绍了哪些内容?
光未然在黄河目睹船夫与狂风巨浪搏斗被震撼,产生写长诗歌颂祖国,描绘斗争与光明的想法,并希冀与冼星海再度合作。(1——3)板书:震撼
光未然朗诵自己的《黄河大合唱》歌词,冼星海异常兴奋,只用六天就完成这部音乐史诗。(4——6)板书:充满激情、异常艰苦。
这部作品正式公演,引起巨大反响。(7——8)板书:巨大反响
(3)默读课文,思考:光未然、冼星海是怎样的人?(旺盛的革命激情与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
从这部分那些介绍中,你感受到光未然旺盛的革命激情与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
抓他的想法,感受光未然的爱国精神。
“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那壶口瀑布的百丈云烟,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吗?他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想法:他要写一首长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
引导学生体会出:
轩辕、大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正是他们不断努力,才建立了华夏,他们身上的斗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不屈精神。
结合时代背景,抗日战争使中国陷入深重的灾难之中。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烧杀抢掠,犯下重重罪行。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不屈不挠。光未然要写这样一首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强烈的责任感。
指导朗读。
自己读,指名读。
教师引读。
小结: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深深打动了光未然,使他产生了写一首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旺盛的革命激情与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
作业:读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通过自学,同学们感受到光未然、冼星海的爱国情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新课:
1.学习第二部分:
①重点学第4自然段,感受光未然的爱国
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伟,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
出示:链接的文章《黄河大合唱》的第八章《怒吼吧,黄河》。让学生自己读,感受光未然的情感变化。他读的时候为什么声音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喷薄而出的朝阳、暴风中折翅的小鸟、黎明中穿越暮霭的林间小溪、浊浪排空的怒吼的黄河„„表现出光未然时而慷慨激昂,为中华民族而自豪;时而无比悲伤,表达着对祖国饱受日寇的侵略而无比痛苦;时而欢快,时而悲壮,表达着诗人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表现我们民族的五千年历史蕴含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力量。
朗读。指名读
②读中感悟5、6自然段
A.教师引读,学生接读,并对文本补白。(“——”后为学生齐读内容)。
在一间宽敞的窑洞里,挤满了人。光未然正在为大家朗诵他刚写完的《黄河大合唱》歌词。他坐在靠窗户的土炕上,面前摆了一张桌子,上面几盏油灯的火焰照亮了他手里的歌词稿。他的声音时而——时而——;时而——;时而——;时而——(补白,可以多叫几位同学。)抗敌演剧队队员们的每一颗心,都随着抑扬顿挫的诗句节奏跳动着。当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整个窑洞——。掌声中,一直坐在门边的——,斩钉截铁地说——(如学生读得态度不够坚定,再次强调“斩钉截铁”,体会词语意思,读出相应的语气。)谱曲的过程异常艰苦。但是,——(读到第6自然段完)
B.想象当时的情景,在这短短的六天中,冼星海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谱写出这部中国音乐史上的著名作品的全曲?
学生可以想象体会“异常艰苦”:
他趴在一盏昏黄的油灯下,时而凝思苦想,时而奋笔疾书,时而低吟,时而振臂高歌„„
他顾不上吃饭,顾不上喝水,头发蓬乱,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一干就是六天。
没有钢琴,他就想象着和声的效果,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着,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反复吟唱,直到和谐、达到满意的效果。
„„
教师:为什么他能如此投入?(爱国激情)
指名读第6自然段。
2.学习第三部分。
角色换位,对话中体会《黄河大合唱》的作用。
现在,我们来到陕北公学礼堂,亲眼目睹这一盛况,亲耳聆听这激动人心的乐章。(放一段《黄河大合唱》的片断。)在抗战最为艰苦的时候,在日寇烧杀抢掠最为猖獗、惨烈的时候,听着这《黄河大合唱》,你们有什么感受?(指多名同学回答)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总结:听着着激动人心的《黄河大合唱》,无数民众拿起武器,冲向抗日的战场,用鲜血与生命,换来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同学们,在这篇课文里,作者又是怎样表现光未然、冼星海的人物品质的呢?(在具体事例中展现人物品质。)学了课文,你觉得这课的民族魂指的是什么?
第四篇: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
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吕、涛、骇、禹、挚、窑”6个生字,会写“阶、陕、壶、吕、涛、骇、啸、禹、铿、锵、窑、浊”12个生字,掌握“阶段、陕西、惊涛骇浪、虎啸龙吟、大禹、铿锵有力、窑洞、浊浪”,理解“如雷贯耳、心潮澎湃、刮目相看”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
教学准备:
查阅《黄河大合唱》的资料及光未然、冼星海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吕、涛、骇、禹、挚、窑”6个生字,会写“阶、陕、壶、吕、涛、骇、啸、禹、铿、锵、窑、浊”12个生字,掌握“阶段、陕西、惊涛骇浪、虎啸龙吟、大禹、铿锵有力、窑洞、浊浪”,理解“如雷贯耳、心潮澎湃、刮目相看”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捋清作者思路。
3.学习1——3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捋清作者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放《黄河大合唱》的录音)这部音乐作品,以其磅礴的气势,激发起人们澎湃的抗日斗志。你们想知道这样一部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今天让我们走进《怒吼吧,黄河》,了解这部作品的创作经历,感受词、曲作家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二、新课
1.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19课《怒吼吧,黄河》。我们先来看生字词。
①出示:
阶段、陕西、惊涛骇浪、虎啸龙吟、大禹、铿锵有力、窑洞、浊浪
②自己读、指名读。
把生字变红。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个字音最容易读错,需要提醒大家;如果老师听写,哪个字的字形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个词语的意思你不懂?
③同学交流:
字音:浊浪(zhuó)混浊、污浊
字形:
最容易写错的是:
窑:易与窖混。窑(穴字头。表洞穴)
形近字组词:
骇()啸()壶()窑()
咳()萧()壹()窖()
词义:
在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你不明白?(生生互动,质疑解疑)
虎啸龙吟:
你能说出几个用动物打头的词语吗?
如:虎头蛇尾、牛头马面、狼心狗肺等
拓展学习
(1)关注词语:
文中还有不懂的词语吗?
课文中还有一些四字词语,快找出来读一读,积累下来:
如:如雷贯耳、心潮澎湃、刮目相看、震天动地、竭尽全力、披荆斩棘、所向无敌、低回婉转、抑扬顿挫、斩钉截铁、意气风发等
(2)关注句子:
关注标点
首次演出的地点是延安最大的礼堂——陕北公学礼堂。
“——”在这句中的作用?
关注表达
A.“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
换成陈述句:
那隆隆的巨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
朗读。体会两种表达方法在表达方面语气的不同。
B.出示:
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那壶口瀑布的百丈云烟,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吗?
这两句话放在一起,有什么特点?(排比句)
感受排比句在文中的作用。
文中还有排比句吗?(找到文章第4自然段的排比句,读一读。)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提出不懂问题。
(1)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
(2)捋出思路:
①课文围绕《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介绍了哪些内容?
光未然在黄河目睹船夫与狂风巨浪搏斗被震撼,产生写长诗歌颂祖国,描绘斗争与光明的想法,并希冀与冼星海再度合作。(1——3)板书:震撼
光未然朗诵自己的《黄河大合唱》歌词,冼星海异常兴奋,只用六天就完成这部音乐史诗。(4——6)板书:充满激情、异常艰苦。
这部作品正式公演,引起巨大反响。(7——8)板书:巨大反响
(3)默读课文,思考:光未然、冼星海是怎样的人?(旺盛的革命激情与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
从这部分那些介绍中,你感受到光未然旺盛的革命激情与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
抓他的想法,感受光未然的爱国精神。
“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那壶口瀑布的百丈云烟,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吗?他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想法:他要写一首长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
引导学生体会出:
轩辕、大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正是他们不断努力,才建立了华夏,他们身上的斗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不屈精神。
结合时代背景,抗日战争使中国陷入深重的灾难之中。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烧杀抢掠,犯下重重罪行。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不屈不挠。光未然要写这样一首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强烈的责任感。
指导朗读。
自己读,指名读。
教师引读。
小结: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深深打动了光未然,使他产生了写一首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旺盛的革命激情与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
作业:读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通过自学,同学们感受到光未然、冼星海的爱国情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新课:
1.学习第二部分:
①重点学第4自然段,感受光未然的爱国
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伟,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
出示:链接的文章《黄河大合唱》的第八章《怒吼吧,黄河》。让学生自己读,感受光未然的情感变化。他读的时候为什么声音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喷薄而出的朝阳、暴风中折翅的小鸟、黎明中穿越暮霭的林间小溪、浊浪排空的怒吼的黄河„„表现出光未然时而慷慨激昂,为中华民族而自豪;时而无比悲伤,表达着对祖国饱受日寇的侵略而无比痛苦;时而欢快,时而悲壮,表达着诗人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表现我们民族的五千年历史蕴含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力量。
朗读。指名读
②读中感悟5、6自然段
A.教师引读,学生接读,并对文本补白。(“——”后为学生齐读内容)。
在一间宽敞的窑洞里,挤满了人。光未然正在为大家朗诵他刚写完的《黄河大合唱》歌词。他坐在靠窗户的土炕上,面前摆了一张桌子,上面几盏油灯的火焰照亮了他手里的歌词稿。他的声音时而——时而——;时而——;时而——;时而——(补白,可以多叫几位同学。)抗敌演剧队队员们的每一颗心,都随着抑扬顿挫的诗句节奏跳动着。当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整个窑洞——。掌声中,一直坐在门边的——,斩钉截铁地说——(如学生读得态度不够坚定,再次强调“斩钉截铁”,体会词语意思,读出相应的语气。)谱曲的过程异常艰苦。但是,——(读到第6自然段完)
B.想象当时的情景,在这短短的六天中,冼星海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谱写出这部中国音乐史上的著名作品的全曲?
学生可以想象体会“异常艰苦”:
他趴在一盏昏黄的油灯下,时而凝思苦想,时而奋笔疾书,时而低吟,时而振臂高歌„„
他顾不上吃饭,顾不上喝水,头发蓬乱,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一干就是六天。
没有钢琴,他就想象着和声的效果,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着,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反复吟唱,直到和谐、达到满意的效果。
„„
教师:为什么他能如此投入?(爱国激情)
指名读第6自然段。
2.学习第三部分。
角色换位,对话中体会《黄河大合唱》的作用。
现在,我们来到陕北公学礼堂,亲眼目睹这一盛况,亲耳聆听这激动人心的乐章。(放一段《黄河大合唱》的片断。)在抗战最为艰苦的时候,在日寇烧杀抢掠最为猖獗、惨烈的时候,听着这《黄河大合唱》,你们有什么感受?(指多名同学回答)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总结:听着着激动人心的《黄河大合唱》,无数民众拿起武器,冲向抗日的战场,用鲜血与生命,换来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同学们,在这篇课文里,作者又是怎样表现光未然、冼星海的人物品质的呢?(在具体事例中展现人物品质。)学了课文,你觉得这课的民族魂指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19.怒吼吧,黄河
震撼充满激情
光未然
时而„„时而„„时而„„时而„„
旺盛的革命激情
爱国、爱中华民族
冼星海 异常艰苦六天
第五篇:《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
《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
舟东学校 高彦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阶段、陕西、惊涛骇浪”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精神。教学难点:
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都喜欢音乐,它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带 来宁静,还能在我们缺乏勇气的时候带给我们鼓励。今天让我们走进《怒吼吧,黄河》,了解这部作品的创作经历,感受词、曲作家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2、简介时代背景
(1)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材料,以及对冼星海,光未然的了解。
(2)教师相机补充:抗战期间,中国省辖市以上有效计算沦陷城市共计为:1001个。其中:省辖市11个、直辖市5个、县城970个、厅州8个、盟旗7个。沦陷面积总计为3561080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7.2%。也就是说,在半个世纪的对日战争中,全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落入日寇之手。
二、初读课文
1、检查自学情况: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19课《怒吼吧,黄河》我们来看生字、生词。(1)出示生字 ①自己读、指名读
②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个字音最容易读错,哪个字最容易写错呢!
③同学交流,汇报成果 浊浪(zhuó)
窑——窖(2)词语
惊涛骇浪
虎啸龙吟
抑扬顿挫
刮目相看 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你不明白(学生互动质疑、解疑)(3)你能说出几个用动物打头的词语吗?(虎头蛇尾
牛头马面
狼心狗肺„„)
(4)文中还有一些四字词语,快找出来读一读,积累下来,如:如雷贯耳、斩钉截铁等。
出示多媒体课件,齐读四字成语
三、自由读文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学习字、词表现得很好,下节课,我们学习课文内容时,老师相信你们会表现得更好。
第二课时(参赛课)
一、播放音乐,激趣导入
播放《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并谈话:同学们,这首歌曲是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它表现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精神,它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坚强。你想知道《黄河大合唱》这部伟大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组织学生读后交流,理清文章脉络。教师相机板书。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并受到感染:
1、诗人光未然为什么要写《黄河大合唱》的歌词?(1)指名读课文第一部分,其他同学边听边想。(2)汇报
●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xuānyuán)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那壶口瀑布的百丈云烟,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吗?他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想法:他要写一首长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
①轩辕、大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正是他们的不断努力,才建立的华夏民族,他们身上的斗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屈精神的写照。
②指导朗读
自己读,指名读,教师引读。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自由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动手画一画,写一写。(2)汇报交流
●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伟,苍凉悲 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
①教师范读(让学生感受读句子的语气、节奏变化)。②自由读 ③个别读
④诗人读的时候声音会发生这么丰富的变化,完全因为他对祖国的热爱,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⑤齐读。
⑥小结,相机板书(充满激情)
自由读,想想作曲家冼星海是怎样谱出《黄河大合唱》全曲的? ●谱曲的过程异常艰苦。但是,就在六天后,冼星海竟然谱出了(黄河大合唱)的全曲,仅仅六天,简直是一个奇迹!就在昏黄的油灯下,就在一孔小小的土窑洞里,就在没有一架钢琴的延安,冼星海谱出了这部让中华儿女骄傲,让世界刮目相看的《黄河大合唱》!
①自由读(看一看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②个别读(相机指导,读出韵味)
③从这四个“就在”可以看出什么?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异常艰苦”
④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创造出这个奇迹? ⑤小结,相机板书(异常艰苦)
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角色换位,对话中体会《黄河大合唱》的作用。现在,让我们来到陕北公学礼堂,亲眼目睹这一盛况,亲耳聆听 这激动人心的乐章。(放《怒吼吧,黄河》片段)在抗战最为艰苦的时候,在日寇烧杀抢掠最为猖獗、惨烈的和时候,听着《黄河大合唱》,你们有什么感受呢?(指多名学生回答)(2)齐读最后一段。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具体事例,说一说光未然、冼星海是怎样的人?那我们有什么收获呢?(揭示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3、找《黄河大合唱》的歌词读一读。或者找这部音乐作品聆听一下。
板书设计
黄河奔腾
被其震撼
怒吼吧,黄河
光未然朗诵
充满激情
保卫家园
冼星海谱曲
异常艰苦 正式演出
反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