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用微课展现小学数学魅力
运用微课展现小学数学魅力
摘 要 微课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又是对课堂教学方式的升级。微课视频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分析微课的优势作用,并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微课应用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3-0122-02
前言
微课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等特点[1]。应用微课教学,不但保留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而且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革新与改进,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方向与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微课内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运用微课实施教学的优势
传统的授课制教学模式单一乏味,与之相比,微课具有较强的优势,不但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符合因材施教的要求,有助于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有效地解?Q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高学习质量。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微课视频属于信息技术领域,学生可以下载到电脑、手机、平板上,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和习惯随时观看,这样就可以兼顾每一位学生,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同时,微课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要求,因为微课视频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而量身打造的高效学习资源,完全由学生自主把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学习进度和强度的把握,结合微课学习重点与难点,巩固基础知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微课能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从而取得较为显著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而微课一般不超过十分钟,所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传统课堂时间为40分钟左右,而学生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前10分钟内,所以容易在课堂后期出现分神、走神等现象。借助微课正好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将重点和难点直接呈现出来,力求让学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
制作方法较为简便 微课的制作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只要借助平板、手机、电脑等现代化设备,就可以将教学资源整合为一节短小的微课,且容量较小,不但可以存储播放,也便于学生下载观看,学生在家里也照样学习。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方法
运用微课资源,实施对比教学 小学数学中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随着知识点的累积,学生脑海中的困惑也会越来越多。借助微课视频开展对比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形成多层次认知,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计算”时,其中涉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多种图形的面积教学。此时教师可以利用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微课制作对比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又如梯形的面积公式为(上底+下底)×高÷2,同时也等于正方形或长方形面积与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
通过这样的对比方法,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帮助学生掌握多样化学习技巧,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当然,在用微课实施对比教学时,必须要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提高对比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和规律。
把握知识要点,突出重点、难点 微课时间较短,涉及内容相对精准和集中[2]。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应注意把握知识要点,突出重点与难点,凸显微课教学的意义,使其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在教学垂线知识时,其中包含三个知识要点:
1)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2)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3)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直线段最短。
数学教师可以针对以上三点制作三个微课视频,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可以特意在视频中呈现错图的例子,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在讲解“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垂直线段最短”这个知识要点时,可以在微课中设置一个小故事,通过动画形式呈现几条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并让学生明白垂直线段的长度实际上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微课教学之后,课堂上应出示相应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自主运用和判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指导学生明确辨析:垂直线段和垂线的区别;从直线上一点和直线外一点做出直线的垂线有何细微差别。
只有帮助学生明确以上知识点,才能真正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熟练运用水平。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特征,让原来“以说为主”的课堂变为“演示为主”,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借助微课视频,提高自学能力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意识,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获得长足发展,形成扎实深厚的自主学习能力[3]。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呈现如下内容:手工裁剪一张蝴蝶剪纸,沿躯干中线折叠,蝴蝶两边翅膀可以完全重合;用纸裁剪一个正方形,沿对角线折叠,两边三角形完全重叠,如果沿中线进行折叠,那么两边的长方形也会完全重合;从地上捡起一片树叶,沿中心脉络折叠会发现树叶两边完全重叠。此时点击暂停视频,并提出问题:“是不是任意一种平面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请仔细思考并说一说为什么?”此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状态,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最后达成一致观点:“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有的图形沿中心线折叠后,两边并不完全重合,不符合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所以这样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1)必要性原则。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CAI课件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但各个学校对CAI应用程度不同,很多学校和教师仍没有认真对待CAI课件教学工作。这些教师片面认为只要将CAI教学理解成课堂上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就落实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要落实好CAI,应根据课程需要,科学适当地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并且要认真制作课件,不能敷衍了事,要有创意,如果运用CAI和使用传统教学手段的效果相同,就失去了CAI的初衷。
2)新课程标准原则。新课程标准将学生定位成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小学教学工作中,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设计CAI课件时应该从小学数学的需求切入,创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展开CAI课件设计工作,并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落实新课改的要求,为小学数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3)科学适用原则。小学数学CAI课件设计应该适合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知识程度,难度不能太大,要让学生容易理解,符合科学实用原则。如部分教师制作地CAI课件中设计了很多精美图片、动听的音乐以及好看的动画,但是数学内容空泛,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欣赏照片、动画、音乐上,而不是关注知识。因此,制作课件不仅要精细,还要实用,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全面考虑学生的情况,不能闭门造车,多学习优秀的CAI课件。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优秀的小学数学CAI课件。
CAI课件制作过程
1)选择合适的CAI课件制作软件。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CAI课件制作软件可供选择,教师要根据教学需求和软件运用能力来选择合适的软件。选择VB软件制作CAI课件,课件能够长时间保存,内容精彩,表现力很强;但是该软件对于使用者要求很高,需要有较高的软件使用技术,并且掌握其技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VB较适合于制作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课件,对于简单的知识点就没有必要使用这种费时费力的软件来制作。因此,在选择软件时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择。
2)综合使用丰富的素材。制作CAI课件时,根据每节课教学内容的需求,精心选择对学习知识点有帮助的图片、动画、音乐素材。选择素材,不要重复使用某一类型的素材,以免造成CAI课件形式单调。素材的丰富度决定了CAI课件内容的精彩程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重难点问题。
3)对制作好的课件进行检查修改。CAI课件制作完成后,教师要对课件进行检查并修改,让课件质量和效果达到最佳状态,防止出现知识点漏洞或者错误,影响正常数学教学,反而带来事倍功半的不良效果。只有正?_的、优秀的CAI课件,才能有效帮助小学数学教学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并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结语
将CAI课件和小学数学教学结合,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对于小学数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利用CAI课件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更有效地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并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带来重要影响。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积极提倡和推广CAI课件教学模式,让CAI课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使用CAI课件教学时,要扬长避短,尽可能发挥它的优势,为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改革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庆.浅谈电教多媒体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J].山东社会科学,2015(S2):367-368.[2]冯晔.浅谈CAI课件与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整合[J].教育革新,2015(4):62-63.[3]汪大春.怎样做好演示型CAI课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80-81.[4]何蕴.浅析运用CAI课件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J].成功,2013(10):233.[5]卓绪墙.小学数学中的CAI课件教学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2(8):114.[6]杨建良,汪松浩.提高小学数学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水平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4(2):107-109.
第二篇: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教材分析:本课是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同样也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课文通过叙述贝聿铭的一系列成就,向人们展现了贝聿铭高超的艺术建筑工地以及永久不变的爱国情怀。
学情分析:本课文比较长,难度不大。但是初中学生普遍害怕过长的文章,这类文章篇幅长易读前忘后,细节把握难度高。所以在教课时教师要注重文章的逻辑性和整体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贝聿铭在建筑界的巨大成就。
过程与方法:学习文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贝聿铭的中国情怀。教学重难点:学习文章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贝聿铭的中国情怀。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直有那么一句话,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带给人美感,建筑同样如此,把水泥凝固成最美的艺术品。世界上著名的建筑你们知道多少呢?(万里长城、故宫、园林、凯旋门、金字塔、卢浮宫、巴黎圣母院、悉尼歌剧院等)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有关于一位著名的建筑大师的,他的名字叫做贝聿铭。
二、人物简介: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在国际学术界被公认为现代派建筑代表人物。曾获里根总统授予的美国“国家艺术奖”、密特朗总统授予的“光荣勋章”、布什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其设计作品曾获“普茨克奖”。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列举了贝聿铭哪些荣誉和哪些艺术成就?(提示:按照时间顺序来找)
【明确】
1、1963年费城莱斯大学授予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2、1963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纽约荣誉奖章。3、1963年《华盛顿邮报》盛赞他的建筑设计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都市计划。4、1978年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设计成功。卡特总统称他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5、1979年他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落成,被公认为美国建筑史上的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授予他该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6、20世纪80年代初,设计罗浮宫金字塔,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茨克奖。7、1978年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8、1984年设计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追问]
1、能不能将这些荣誉和成就对照着小标题对号入座呢? 【明确】初露头角:1、2、3——贝聿铭的早期成就
创建筑界奇迹:4、5、6——贝聿铭在建筑界的巨大成就 不变的中国心:
7、8——贝聿铭为中国设计建筑的中国心
2、有没有同学看出这其中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明确】先讲在国外的建筑成就,后讲在国内的建筑成就;讲国外建筑成就时,先讲从事建筑初期的成就,再讲后来的突出成就。
2、既然是从国外到国内,那我想问了,第1、2自然段写了什么?把它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
【明确】内容:描写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惊人气势和高贵气质。
作用:这样写就一下子吸引住了读者,由此引出了本文记述的对象。这样的开头,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
3、展示贝聿铭的作品图。
四、精读课文,升华情感
4、贝聿铭最著名的建筑是肯尼迪图书馆好、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和罗浮宫金字塔,因此作者尤为仔细的为我们描述了这三座建筑,分别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突出了这三座建筑的杰出性,请同学们找一找文章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的句子。
【明确】
1、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
正面描写:这座建筑物的最大特点是“同周围环境构成高度谐调的景色”。“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映照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等等。
侧面描写:美国总统卡特的称赞:一是对建筑物的评价——“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
二是对它作用的评价——“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
三是对贝聿铭的评价——“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2、肯尼迪图书馆:
正面描写:“使贝聿铭声名远扬、济身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可见这一作品的水平之高。
“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是它的主要特点。
侧面描写:肯尼迪遗孀杰奎琳的评价——“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可见其艺术性之高。“在美国建筑界引起了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的最佳杰作之一”“贝聿铭年”“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都说明了这一作品的成就。
3、卢浮宫:
正面描写:“法国密特朗时代最辉煌的建筑”“公认为当代建筑艺术最伟大的奇迹”“位列‘当代建筑的十大奇迹’之首”,可见这一设计的艺术价值。侧面描写:“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著名建筑师”,“世界上15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进选抉择”,可见竞争之激烈; “13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然后写密特朗总统的力排众议、获得“普茨克奖”,则是对这一方案的最好肯定。“罗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则是公众现在的评价。[追问]根据以上内容,谁能来总结一下在设计这三座建筑时,贝聿铭成功在哪儿?
【明确】肯尼迪图书馆——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与周围环境构成高度协调的景色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金属支架的负荷超过了自身的重量 教师总结: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贝聿铭的作品有何特点?——创新、和谐
5、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告诉老师,贝聿铭的爱国心体现在哪儿?
【明确】⑴他,常对人称是“苏州人”、“广州人”。夫妇俩至今仍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和苏州话。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这几点都代表他还是保持着中国的传统,我认为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⑵在他的设计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在他数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都有轨迹可寻,由此可以看出贝聿铭正在祈盼着将中国的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想结合,将中国的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在他数十年的设计生涯中都能寻到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子,这也是他一颗中国心的体现。
⑶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过:“我的根在中国”,他虽然在海外已经生活了六十多个年头了,但是他还是不忘自己是个中国人,这说明他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
⑷他“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任务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贝聿铭在对香山饭店的设计上花了很多的心思,花了很多的工夫,可以体现出他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对祖国的建筑非常用心。
⑸对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的设计,他说“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这说明了贝聿铭非常爱国,把这座建筑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说明贝聿铭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为民族争光,要为中国争气的爱国之心。
⑹他说香山饭店在他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他所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某些建筑高出10倍,这句话直接体现出贝聿铭在设计香山饭店的过程中花的心思、花的精力是远远超出设计其他的建筑,由此可以明显看出他十分爱国。
⑺“1987年他谢绝了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而选择到远离市区的香山设计香山饭店的设计”一句,表明可可以在故宫附近设计,但他没有,他是为了保持故宫周围环境景色与故宫的映衬,为了保持中国古建筑的传统。
6、贝聿铭是国际知名的建筑师,所做的建筑无数,为什么作者要选择这些建筑来写呢? 【明确】这几座建筑物,是他在建筑设计上最突出的成就,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几座建筑,它们的设计和建造,证明贝聿铭“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
7、既然文章是介绍贝聿铭先生的,那为什么要以“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为题呢?
【明确】用“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做标题,是因为艺术属于文化的范畴,贝聿铭建筑独特之处就在于他设计中融进了中国——华夏建筑设计的精华,他向世界展示的是建筑的艺术,是华夏文化的魅力。
这篇文章写出了贝聿铭在建筑方面的杰出成就,但更侧重于写他的一颗中国心,而且更侧重写他的建筑所体现出的华夏文化的魅力。就是说,贝聿铭有一颗赤诚的中国心。这就像课文第三个小标题所讲的那样,贝聿铭的设计是多变的,但是他的中国心是不变的。
第三篇:数学教师如何展现个人魅力
数学教师如何展现个人魅力
有时候,学生愿意花更多时间、精力在某一课程上,并不是因为该课程很重要或很有趣等原因,而是因为他(她)喜欢该科任教师。因此,数学教师要勤于“修炼”“内功、外功”,提升个人魅力。例如,运用高超、精湛的教学技术:幽默风趣、极富感染力、号召力的口才;“赏心悦目”的板书;形象逼真、生动活泼的几何图等。如果你能在几分钟内在黑板上画出一幅形象逼真的数学图形,学生肯定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又如积极参加比赛而得奖,让学生觉得你很厉害。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数学教师以高尚的师德形象,严谨的治学态度,高昂的精神状态,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感染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热爱自己的专业,有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真正关心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前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学生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相长,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塑造数学教师“博学多才”的形象。数学教师由于专业的影响,知识面很广,往往给学生博学的印象。数学教师应努力更上一层楼,让学生觉得你“无所不知”。此外,数学教师备课量大,但要批改的作业较多,课余时间较多。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修炼”更多技艺,如球类运动、歌舞、绘画、书法、魔术、电脑编程等,不仅可以丰富业余生活,愉悦身心,而且让学生觉得你多才多艺,敬仰、崇拜油然而生。
“醉翁之意不在酒”,关注学生学习以外的问题。教师如果仅关心学生的学习,很容易让学生厌烦。因此,数学教师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用心灵去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兴趣爱好、身体健康、课余生活、经历体验、家庭等,让学生感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关怀。学生自然就会感激你、喜欢你,从而“爱屋及乌”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
第四篇:展现教师个人魅力
展现教师个人魅力,打破高中数学课的沉静
李孝良
孩子一进入高中,课堂上就不爱发言了,课堂沉闷,缺少互动,尤其文科数学,基本是老师唱独脚戏。我不喜欢这的课堂,这样的教育是一种悲哀,但是又无办法。就在去年夏天听了师大附中张爱萍老师的课,我深受震撼 ;张老师夸长的表情,激励的语言 ;深邃的思想,让在座老师和学生都随之而动。张老师不能复制,但我的数学课不能再这样沉静了。在高三一年教学中我尝试去改变,有了一点收获。
一、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情绪高起来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前苏联学者别利钦也指出,教师“一跨进教室的门坎,就要记住,你是一堂课的缔造者,您要是情绪不佳,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就会使一堂课黯然失色,没有生气。”高三学生课上沉闷,课下睡。我经常想办法去惊醒梦中人,一个小小励志故事,一个幽默的玩笑,一个不符合现实的逻辑,都时而不时地出现的教学中,学生被我的话感染着,活跃起来,有的同学甚至记录下来,毕业时送给我一本班任语录。把抽象,难于理解的数学知识,教师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演绎传授给学生,不正是我们所追最求的吗?营造师生情感交融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肥沃的土壤。
二、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让学生有问题可想,有问题可讨论,有活动可实践。让他们的思想飞起来。
1)教学内容要丰富,尽量用生活实例,表达数学知识(例如用实际测量应用正余弦定理,用玩骰子体会概率问题,用指数函数分析计算人口红利问题)
2)设置尖锐而又有层次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加强变式训练开拓视野。让每个学生都有问题可想,可说,可作。(对于基础弱的学生以一点开始,联想与之相关概念,定理,公式直到问到不会为止。对优等生帮助建立知识框,归纳总结规律)在我的带动下数学从不突破50的李楠高考得了77分;李晗晗从91到了141.3)做一个懒老师把问题送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找解决办法,鼓励学生质疑,合作交流。我不喜欢平静的数学课,也讲的很少,问题给了学生后,我的任务就是与那些后进生交流,帮助题示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生活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勤沟通。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喜欢你,才能愿意听你的课;才能课上愿意交流,互动。
1)及时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这很重要。(解析题很多学生都不敢去算,我带领你他们每当遇到繁琐的式子,都让学生嘴里默念“多么好的数呀”三遍这样自己给自子打气,之后再去算,时间长了很多同学都敢算解析题了)
2)帮助优等生分析试卷,设立下一次考目标,近期复习重点。每讲到他们易错的地方的,都让他们站起来给同学们讲。既增强了印象,又活跃了气氛。
上届高三文科学生之所以取得了文科平均分总局第一名的好成绩,与学生上课活跃,积极与老师互动是分不开的,因此我想我们教师必须提升个人魅力,让学生动起来,打破数学课的沉静。我们的新课标改革才有可能迈出了第一步;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我们的课堂的高涨气氛才会经久不衰;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灵性和活力。
第五篇:如何让语文课堂展现魅力
如何让语文课堂展现魅力
(摘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我们对一件事情或是一件东西感兴趣,我们就会想尽办法去了解它,甚至想拥有它。学习语文亦是如此,如果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便能产生强烈参与意识,把学习语文当做一件快乐的事,学习效果自然会好;反之,如果没有兴趣,就会厌烦它,排斥它,学习效果固然就差。因此,让语文课堂展现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学习兴趣
激发
教学
学生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永正说:“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当孩子们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一种精神的需要。”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进他们的求知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对语文学习有兴趣,便能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事,乐此不疲,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反之,如果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效果就差。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如何让语文课堂精彩万分,展现魅力呢?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提高学习兴趣
一堂课的精彩往往从导语开始。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导语设计和运用得好,不仅能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迅速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和教学重点,甚至在导入的过程中就能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从而创造出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师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我十分注重一堂新课的导入环节。采用不同形式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秋天的雨》这一课时,我采用的是音乐导入法,根据学生爱唱爱跳的性格特点,让学生欣赏他们熟悉的儿歌《小雨沙沙》,设置悬念,让他们想象下雨时的场景,从而让学生想去了解课文内容。在上《盘古开天地》这一课时,我采用的是谈话导入法,先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盘古是谁吗?以前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盘古醒来后宇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然后引出课题。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充满了神奇色彩,学生听后立刻对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自己寻找答案了。此外我还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如讲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故事,这样既能丰富课文内容,又可以引起孩子们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另外还有诵读导入法,画图导入法等等。实践证明,巧妙地设计好导语能为上好一堂课打下基础,活跃课堂氛围。
二、开展活动,让学生“动”起来
小学生一般好奇、好胜,乐于表现自己。我们要抓住这一特点 展各种竞赛活动,给孩子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与愿望,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也正如卡耐基说过“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影响人,就是激起他的需要,并让他知道怎样去获得”。一个人的语言学习兴趣是一种以精神需要为基础的认知情绪,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起来,就要在教学中适当运用一些教学法。如游戏法。从而引入一些课堂组织方式,让学生动口,动脑,活动起来:如竞赛、猜谜、画画、表演展示、配乐朗诵等等。比如,在《爬天都峰》这一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要学生自编自演,先在小组内角色表演,然后进行小组比赛展示,并给表演最精彩的小组颁发一些奖品。在整个环节,学生们都表现得异常活跃,主动、兴奋。不时听到一些笑声,讨论声,争辩声。这个设计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使他们的组织、演讲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把语文的学习融入到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三、利用教学演示,为课堂增添色彩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不丰富等原因,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叙述,是无法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的,这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影响学习的进程。这个时候,我利用教学演示,通过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向学生展示事物的特点、形象、发展变化等,突破时空的限制,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我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先让学生欣赏歌曲《踏浪》,接着又让学生欣赏几组西沙群岛的图片,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感受西沙群岛美景。见同学们被西沙群岛的景色深深吸引后,就对大家说:“是呀,这么美的景色令人陶醉。那么,我们今天一起走进我国的南大门,亲自感受这如诗如画的海上风光吧。”接着,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后,我还让学生搜集西沙群岛丰富物产的图片、资料,给自己的父母介绍西沙群岛,也让父母与自己共享美丽的西沙群岛,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教学演示的运用,拉近了学生的生活距离,代替了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
四、用赞美的语言活跃课堂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多方面的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并且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增强学习兴趣。我经常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如举行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词语接龙、成语游戏、写字比赛、猜谜语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在成功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如教完《陶罐和铁罐》一课,在要求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的同时,举行故事会,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完《听听,秋的声音》、《望天门山》等课文时,举行诗歌朗诵会,让同学们把自己最喜爱的诗歌诵读出来大家共赏,并表现自己的才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看到光明的前景。这样做,学生从中得到心理上满足,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语文活动的开展,学生们看到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听讲、作业、练习这简单、枯燥的过程,而是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另外,我时刻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有时,我对学生的某个行为或某个方面取得的进步特别满意时,还可以给孩子一个特殊的奖励,如加分、颁发奖品、给他某一特别的权利等等。“好极了!”“我为你自豪!”“棒极了!”“真是不可思议!”“精彩极了!”这些美好的话语,我会毫不吝啬地献给学生。
总之,语文的教学是无穷的大课堂,走进语文教学世界,你就会发现它的丰富多彩。教师只有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才能使语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