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二)教学设计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1:3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方程(二)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方程(二)教学设计》。

第一篇:解方程(二)教学设计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已经掌握了用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用等式的基本性质二将方程中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从而转化方程为x=a(a为常数)的形式,本节课在第一节的基础上进行去括号的应用,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去括号法则,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教学时需复习巩固.

二、学习任务分析

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完成用等式基本性质一解方程,分析、观察、归纳出用移项法则,从而简化解方程的步骤.第二课时,让学生体会当方程左右两边含有括号时,如何通过去括号法则将方程化简再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一、二使方程变形到“x=a(a为常数)”的形式.三、教学目标

1.会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体会解方程是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重要环节.2.通过观察、思考,使学生探索方程的解法,经历和体验用多种方法解方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数学问题的探讨,使学生在动手、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实用性.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小组讨论,引入课题;第二环节:合作学习;第三环节:探索交流,深化认识;第四环节:巩固提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环节一:小组讨论,引入课题

内容:设置问题串,观看课本(或课前预习),请同学回答

1.上课时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题型有什么特点? 2.本节课的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特点?与上课时的题型差异何在? 目的:因为解一元一次方程不同类型的方程简化方程到“x=a(a为常数)”的手段不同,所以必须引导学生善于分析观察题中所给信息的习惯及能力.我们知道,一个优秀学生的首要标志就是“不惧生”,即对生面孔的题目总有自己的分 析方式,处理策略,解决办法,那么这些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设置让学生自主发现、独立探索思考的机会的.即便错误很多,只要思考就是好的开始.实际效果:

同学能很清楚地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看法.认为: 1.本课时的内容与课本上一节的内容有承接关系.2.本课时增加了方程中含有括号的表达形式,需先去括号,这样就化成上课时所学内容了.3.去括号要注意括号系数为负系数的问题.环节二:合作学习

内容:请同学们分析理解174页图解题.1.由同学根据图示编出一道合理的应用题.2.比较此题与本章节第一节引例的实际问题有何区别?

目的: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中问题的提出大都是因人们的生活实践需要,因社会的发展需要,实际问题的“数学化”,数学服务于生活实际随处可见.在学生由图示内容编题过程中,让学生强化“三种语言”的互话能力.即: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例语言之间的互相转化.学生着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需要引起关注,将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方法,尤其是设法充分利用教材中所呈现内容这一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实际效果:

1、同学完整编出此题:

小林到超市,准备买1听果奶和4听可乐,小明告诉他一听可乐比一听果奶贵5角钱,小林给了营业员20元钱,找回了3元,大家帮助小林算算一听果奶,一听可乐各是多少钱?

完成的过程体现出学生对图例中已知、未知等相关方面的信息掌握全面,梳理清晰,表达准确.1、本例及本章节的背景问题,学生们发现设问中的未知量由原来的一个增加到现在的两个,并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这些方面学生都能很完整、准确地给予书面语言的表达,完成得非常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列出方程:4(x+0.5)+ x =20-3.这个方程列的对吗?怎样解所列的方程?

例3 解方程:4(x+0.5)+ x =17.解:去括号,得 4x+2+ x =17.移项,得 4x+ x =17-2.合并同类项,得 5x =15.方程两边同除以5,得 x =3.此题通过师生合作解决,强调规范的步骤格式.环节三:探索交流,深化认识

内容:1.课本175页,例4解方程:-2(x-1)=4.解法一:去括号,得-2x+2=4.移项,得-2x=4-2.化简,得-2x=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x=-1.解法二: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x-1=-2.移项,得

x=-2+1.

即 x=-1.此题通过学生板演解决,观察两种解方程的方法,说出它们的区别,同伴间进行交流.2.学生自编一个类似例4的题目,用不同的方法给予解答.目的:一方面让学生继续巩固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将(x-1)或其他的未知数的代数式看成整体的数学思想.实际效果:

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总是习惯先去括号,转化成第一课时的方程形式求解,用整体的观念解方程还不够熟练.编题:解方程:

1、1-(x+1)=2.2、2(2x-1)-1=3(2x-1)+3.3、32(1x)3(1x)2.23有些学生在编题过程中能表现出他们对此类问题理解的准确性与深刻性;知识体系自建的合理性与健全性.知识内化的深入与到位也是非常令人高兴的.环节四:巩固提高

内容:课本175页随堂练习

实际效果:学生基本能够准确解答此类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用整体的思想解答问题,这一点学生使用的比较习惯,说明学生对此处渗透的接受程度较高.环节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哪些思想方法?

2.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每步变形的依据及需注意什么? 内容:学生归纳总结本节内容,并回顾复习每步变形的依据及注意事项.目的:学生的课堂小结看似简单,但是却反映学生知识内化的重要方面,这个过程的实现,通过学生的书面表达完成,更能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环节六:布置作业

习题第5.4第1、2小题

课后反思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本课时教材在使用时至少有三处贯穿了这样的思想.教师这个“教练”、“导演”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其课文内在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如:

(1)开始引例“图示”的内容,让学生用其素材编题.(2)本例解题过程回答题中两个未知量的解答环节.(3)通过让学生自编用整体思想解答的方程.这些环节的设置,对系统地、全面地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非常大的作用,对学生课上反思、课上内化知识的能力提高.作为教师,应该长期坚持与学生在这方面切磋、探索,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并给予适时调控和指导.

第二篇:解方程二教学设计

解方程(二)教学设计

马家巷小学 张洁玉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答简单的方程。

教学重点

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 数),等式仍然成立

教学难点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答简单的方程。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解方程

(一)中发现了一条重要的数学规律,谁还记得?

(指名回答并齐读)

二、提出猜想,进行验证

(一)猜一猜

师:同学们,受这个规律的启发,你们猜一猜还会有什么其它的规律?

预设:我在想这个规律与加减法有关,会不会也有一个与乘除法有关的规律呢? 师:你这个猜的方向非常好,那有没有哪个同学顺着他的这个方向把他的猜想表达的更完整一点。

预设:我猜这个规律会不会是“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师:哦,你还有不同的想法?

预设:我的想法和他是相同的,只是想补充一点,做除法时0除外。

师:为什么呀?

预设:因为0不能做除数。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的很好,不仅有猜想,而且表述都非常的严谨。下面我们把它整理一下。(板书:等式的基本性质二)

(二)验证猜想

师:大家都在想是不是有这样的一个规律“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当然了这还只是一个猜想,它需要我们想办法去验证,想想看,有没有好的验证方法呢?

预设:用天平来进行验证 举几个例子来算一算

师: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那我现在接着那位用天平的同学,因为老师这里刚好准备了两组天平图,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同桌两人合作,最后进行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看看,两组天平都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当然还有同学说只有两组天平是不够的,那课后大家还可以再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进行验证,我们验证的这个猜想是成立的,那这个猜想就可以应用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下面我们在一起来读一遍,把它记在脑子里。

三、利用规律解决方程问题

同学们,利用这个规律可以解决我们前面遇到过的一个问题,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师问生答

师总结:说的非常好,当然了,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同学,我们还可以借助画图的信息来理解,(出示课件)这是一位同学结合我们的信息画的天平图,读一读这组图的意思,读懂的同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慢慢想

预设:4y=2000,4个y=把2000平均分成4份,那1个y就是500 师:这个y=500是正确的吗?这就需要我们进行验算一下(学生口头验算)

师总结:非常感谢大家帮我们解决了前面遇到的问题,那下面老师想请大家独立的解决两道方程(出示课件试一试)

学生独立操作,师巡视 总结:两道题解出来了,你们运用的非常好,那我的问题又来了,你们解决第一个方程运用的是哪个规律,第二个呢?

四、运用大学堂 出示课件

1、我会判—下面的解法正确吗?

2、我会用—游泳池中的方程问题

3、我能解决—花坛中的方程问题

(一)4、我能解决—花坛中的方程问题

(二)五、小结: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解方程

(二)(1)x=5(1)2x=20(2)3x=15(2)x=10

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第三篇:《解方程》教学设计

《解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67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结合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性质,学会解简易方程。

3、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并能用代入法进行检验。

过程与方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的代数思想。

教学重点: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会解简易方程,并能用代入法进行检验。

教学难点: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理解解方程的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观察、猜想、验证等方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图片,练习题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旧知

1、回忆等式有什么性质?

2、什么是方程?

师: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也就是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板书:解方程)齐读解方程,这种思考方法到初中解更加复杂的方程时仍然会用到。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它吧!

(设计意图:复习和巩固前两节学习的天平平衡道理导入新课,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另外强调解方程这种思考方法到中学解更加复杂的方程一直有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掌握新的思考方法的积极性。)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出示例1的主题图)

1、提出问题:

师:请看这幅图,请你说出图上的意思。

(盒子里有x个球,盒子外有3个球,合起来一共是9个球。)

师:能不能用我们新学的方程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列出方程:X+3=9(引导学生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出方程。)

师:同学们根据加法的意义得到方程X+3=9,(板书:X+3=9)

那么X是多少?(异口同声说6)

(设计思路:在这里学生能列出这个方程其实也是一个难点,因为学生一直是按以前算术方法的解题思路去分析,不假思索就会说出9-3=6,因此我在这里强调用加法的意义列出方程。为后面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做准备。)

2、结合天平探究解法

A、结合天平,理解方程

师:当然我知道这么简单的问题是难不住大家的,现在我们就将X+3=9这个方程转换到天平上来。(出示天平图1)

师:你能理解吗?说说他的意思。

师生结合图一起说:天平的左边是X+3,天平的右边是9,左右两边正好平衡,说明两边相等。齐读这个方程X+3=9

B、明确目的,寻找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解这个方程,哎,我不禁要问我们解方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解方程的目的就是要算出X=?)

师:对,我们解方程的目的就是要算出X等于几.师:请你结合天平图思考,怎样才能使天平的左边只剩下X,而且还要保持

天平平衡?(同座位的同学可以相互讨论)

组织交流(指名学生说,再说一次,齐说一次)

进一步明确:天平的两边同时去掉3个皮球,左边就只剩下X,右边剩下6个皮球,说明X代表6个皮球。

师:能不能把这个变换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自己试一试。

组织交流:谁愿意把你的做法展示给大家,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这些方法那

一种更合理,谈谈你的想法,师:从天平的两边同时去掉3个皮球,天平保持平衡,表示在方程里就是方

程的两边同时减去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师:(指着X+3=9)说: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2,左右两边相等吗?同时减去1呢?那为什么就要从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3,而不减去1或2。

再次强调解方程的目的就是要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未知数X。

(设计意图:先由学生结合图列出方程,再把方程转换到天平上来,根据天平平衡的道理,学生很容易就想到从两边各拿走3个皮球,天平仍然平衡,再引导学生将这一变换过程反映到方程上,明白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3,方程的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使学生的思维由图转化成式,再由式子转化成图,最后再由图转换成式子,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另外,在这一段的教学中我两次强调到解方程的目的,因为我觉得它很重要。)

3、规范书写,指导验算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第67页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问:书写解方程的过程要注意什么?

教师示范书写格式,①、先写方程X+3=9。②、接下来写“解:”。③、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3。④方程的左边只剩下未知数X。方程的右边9-3是6。得到方程的解是X=6。

师: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解方程时每一步得到的都是一个等式,不能连等。另外还要注意等号对齐。

师小结:刚才我们计算出的x

=6,这就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也就是说,x

=6就是方程x

+3=9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板书:方程的解  解方程)

4、引导:谁来说一说,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师引导学生小结:“方程的解”中的“解”的意思,是指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值;而“解方程”中的“解”的意思,是指求方程的解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

5、检验:师:我们怎么能知道X=6是不是就是正确答案呢?可以把x

=6的值代入方程的左边算一算,看看是不是等于方程的右边。

即,检验:方程的左边=

X+3

=6+3

=9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让学生尝试验算,并注意指导书写。

师:同学们,检验的习惯要牢记,这样才会不出错。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

这样的书写规范、整齐、清楚就像一件艺术品一样值得人们去欣赏,老师希望同学们今后解题的过程中都能这样去做。能做到吗?

6、质疑:看书第67页,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巩固练习。

1、巩固练习

X+2=15(自己解方程,对照答案,检查自己做的,哪儿错了。)

(设计意图:从一开始就强化必要的书写规范,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有利于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

2、出示:第67页做一做的前两道题。

100+X=250

X+12=31

(1)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2)指名学生板演,并说说如何解答的?

先在练习本上试试看,有勇气的同学可以到前边来试试。

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找老师或找小伙伴帮助。

订证答案让我们一起来看。他完成的怎么样?你对他的解题过程有什么意见要提吗?

2、加法会解了,那么减法又怎样做呢?我们来挑战一下。

(1)出示第67页做一做的第三道题:x-63=36小组讨论完成。

(2)展示学生的计算结果,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再来一起看X-63=36这一道题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加上63呢。

3、我最棒

(1)我是小法官

A:x+1.2=5.7

B:x-1.8=4

x+1.2-1.2=5.7-1.2

解:x-1.8+1.8=4+4

x=4.5

x=84、找朋友

8+

X

=16

X

=3

X

-6=17

X

=9.6

X

+2.1=5.1

X

=8

X

-3.2=6.4

X

=235、拓展

X

-0.5=3+1.9

四、总结收获:

解方程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像我们用天平操作一样。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做了什么?

五、课后作业:

数学课本70页练习十五的第2题中的前四题。

板书设计:

解方程

例1:

X

+3=9

解:X+3-3=9-3

X=6

检验:方程的左边=X+3

=6+3

=9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第四篇:《解方程》教学设计

《解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课件演示操作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

2.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3.会解形如x+a=b, x-a=b 的方程,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4.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等式的性质1解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会检验方程的解。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回顾等式的性质1

在○里填运算符号,在()里填数字。

如果 x+5=38

那么 x+5○()=38○()

指名完成,第一题你这样填的依据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利用等式的性质1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解方程

1.这有一个盒子,你猜猜这盒子里可能有几个球?(可以是任意数)

我再给你一些条件,已知箱子里的球再加上3个球共9个球,那盒子里球的数量还能是任意数吗?

你能根据这幅图的意思列一个方程吗?

生列的方程有: x+3=9 9-x=3,重点讨论: x+3=9

师:在这个方程中,x的值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同桌交流一下,互相说说你的想法),然后在堂练本上试着写一下这个找x的过程。

2.师巡视,了解学情

(1).运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

(2).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

3.展示

(1)利用等式的性质,看一下这位同学的,为什么减去3而不是加3或是减其他数呢?(可以使方程的一边只剩x,就可以知道x=?)

我还想问:两边都拿掉3个,天平还能平衡吗?两边还相等吗?为什么?(天平演示)

(2)利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对比引导学生体会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的优越性。

学到这,我想问一下,解方程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指名回答)

需要提醒一下各位同学的,解方程要注意:

(1)、先写“解:”。

(2)、利用等式的性质,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注意:“=”要对齐)

(3)、求出x的值。(注意:x =6 后面不带单位,因为它是一个数值。)

4.介绍概念:

下面我有两个问题想知道,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像这个方程x+3=9,它的解是什么呢?请学生回答。

三、验算

师:刚才我们解出来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你觉得可以怎样检验?

学生各抒己见

师:大家心里都有了想法,但方程的检验也是有一定格式的,接下来请同学们把目光聚焦到白板上学习检验的方法及书写格式。

师小结:大家学会了吗?接下来我们要把我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练习中。

请在堂练本完成书本 67页做一做,第一题请检验。

四、展示。

师生点评学生的练习,格式各方面

五、谈收获。

第五篇:《解方程》教学设计

《解方程》教学设计

龙江中心小学

杜华仁2014、12、3 教学内容: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57、5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并掌握检验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已有的知识,采用多媒体,通过学生探索、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初步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并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简易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2)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

2、你能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说说你的判断理由。(1)x+24=73(2)4x<36+17(3)72=x-16(4)x+85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看图写方程

(1)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课件出示天平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2)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方程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100+X=250(课件显示:100+X=250)

师:这个方程怎么解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数

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交流后汇报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

3、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1)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相同吗?

教师小结:“解方程”是指求未知数的过程,它是一个计算过程。“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必须使这个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3)练习:下面括号中,哪个是方程的解?(同桌讨论)X+8=15(x=2 x=7)

(二)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书本第58页的例1(1)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列出方程吗?(X+3=9)

(2)X+3=9这个方程怎么解?我们可以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帮助理解。

2、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方程。

(1)我们解方程的目的是求X,怎样才能使天平左边只剩x呢?

(根据学生回答后,演示课件:天平左右两边同时拿走3个球,使天平左边只剩X,天平保持平衡。)

(2)为什么同时减3而不是减其它数呢?(3)这时X的值是多少?

3、检验方程的解.问:我们怎么验证X=6是这个方程的解呢?

(将X=6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引导学生对方程进行检验,教会学生检验的方法。

4、强调解方程的格式步骤

(1)先写“解”,等号要对齐。(2)做完后要注意检验。

三、实践应用

1、下面的方程你打算怎样算。①X+0.3=1.8 ②X+5=32

2、引导学生小结解方程的步骤。

四、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了哪些知识?

2、你会解下面的方程吗? x-2=15 作业:课本P63第4题,第5题第一横排。

下载解方程(二)教学设计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方程(二)教学设计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解方程教学设计

    解方程教学设计 焦村镇辛庄小学 尚旭东 教学内容:第九册教材57——5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 2、 3、 知识目标:初步学会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 能力目标:能比较熟练的解方程......

    《解方程》教学设计

    ——三岔河镇2009—2010学年上学期数学课堂教研课赛 《解方程 》教学设计 太平明德小学 太灿华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8、59页例1......

    解方程教学设计

    解方程教学设计 解方程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3~5页例3、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第4~6题。[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初步理......

    解方程教学设计

    解方程教学设计(公开课) 学习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P57页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式,并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方程的......

    解方程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磨山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展示 课 题:解方程教学设计 主备人: 田秀娟 教学内容: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

    解方程教学设计

    解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

    解方程教学设计

    《解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7、58页例1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能根据等式的性质解较简单的方程。会......

    《解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p67~68例1、例2、例3及练习十五第1、2、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