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大鹿》教学设计
《大鹿》教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森林王国每天都会发生各种有趣的故事,你想去听听,看看,玩玩吗?
二、导入新课:
今天的大森林里可热闹了,你瞧:那里正在举办“音乐之星”评选赛,比赛以大家取得的星星计算,谁的多,谁就是今天的“音乐之星”,你们想参加吗?”
音乐之星可不是随便当的,它要来考大家的唱、奏、听、演、创作、知识等各个方面。你们有信心迎接考核吗?让我们赶快进入第一考场„„
三、第一考场“我来学”(节奏难点掌握训练)
1、“我们的‘音乐之星’评选赛的现场请来了动物合唱团的演员们前来助兴,大家听。”
“小动物们的歌声好听吗?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来学一学好吗?谁学的最棒,老师奖励他小星星。”
出示几组小动物的画面,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小鸡:X X X X |X X X| 小鸭:X X | X X| 小羊:X — |X —|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
嘎 嘎 嘎 嘎
咩
咩
2、小动物们美妙的合唱吸引了大鹿和小兔前来观看,小兔:“鹿呀鹿呀快快来,我们一起来歌唱”大鹿:“兔儿兔儿我来了大家欢聚真快乐!”
3、分两组模仿大鹿和小兔,请两位学生上台分别模仿大鹿和小兔的对话,奖励星星。
[过渡语:全体通过第一考场,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考场……]
四、第二考场“我来说”(熟悉歌曲内容,读歌词,记歌词)
1、看图片
小兔和大鹿来之前发生了一件惊险的事情,你们看:”[播放动画课件]
2、看完动画,故事里都有谁啊?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谁来说,星星奖给说的精彩的同学,谁来试试?
3、老师总结:同学们说的真好,想象力也很丰富,老师给你讲一讲这个故事: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有调皮的小兔,有善良的大鹿,有笨重的大象,还有可爱的小猴、小松鼠等。他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过着幸福的日子。
一天,兔妈妈叫小兔上山采蘑菇,调皮的小兔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不知不觉,天快黑了,小兔这才拎着篮子采起蘑菇来。当它采完蘑菇正想回家时,一支猎枪瞄准了它。遭了,遇见猎人了。小兔没命的逃啊逃啊。这时,大鹿正站在房子里,他听见动静后连忙透过窗子往外瞧。看见从森林中跑来了一只小兔正咚咚地敲着它的门,而且小兔还着急的喊道:“鹿大哥,鹿大哥,快开门,林中猎人追来了。”大鹿急忙把小鹿让进房间并说道:“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猎人没捉住小兔,气得直跺脚,转身灰溜溜的走了。
4、读儿歌(歌词)
(1)故事好听吗?这个故事出自一个法国儿歌,咱们现在就一起来看看这首儿歌吧!
(2)师读,后学生们轻声读儿歌。(找出难点,并进行练习。)(3)找两名学生读大鹿与小兔子的对话,奖励星。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共同体会它们着急的心情。
(4)教师读前两乐句,学生分成两组分角色读,进一步体会两个角色的焦急心情。
[过渡语:我宣布大家成绩优秀,顺利进入第三考场……]
五、第三考场“我来唱”(学唱新歌《大鹿》)
1、介绍歌曲:刚才咱们读的这首儿歌还编成了歌曲。
2、师:让我们先来听一遍,歌曲的情绪怎样?速度是怎么样的?
生:欢快的,中速稍快。
3、师:让我们带着问题再听一遍,这首歌曲哪个乐句有重复的地方?
生:第二行,小兔说的话那里。(你真棒!)
认识反复记号,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反复记号。
4、跟琴完整演唱。
5、师:大家学的真快。提出问题:
大鹿在家里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悠闲)
当猎人追小兔的时候,小兔是什么心情?敲门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害怕、慌张)
这时的大鹿是什么心情?(着急、诚恳)怎么唱才能表现出来?(稍快、声音提高)
请全体同学表演这两句,边唱边表演。
6、选出两个人分角色表演唱。(把小兔害怕的心情和大鹿着急的心情唱出来)
7、听老师把歌曲唱一遍比较和同学们唱得有什么不同。学生们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的感受。
生:这首歌前边慢,后边快。
师:也就是歌曲的速度发生了变化。那么为什么这首歌的速度发生了变化呢?
师:这么说,歌曲速度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歌曲的情绪发生了变化。
10、说的好,按照我们刚才总结的要求把这首歌曲完整地唱一遍。(教师提出应该改进的地方。)
师:大家唱真不错!你们想不想变一种形式来唱这首歌?大家提建议。小组派代表分角色演唱,我唱歌我得星,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吧!我们学会了大鹿这首歌,大家唱的都不错,可是星星要给精彩的同学,大家来说送给谁呢„„ [过渡语:星星还有很多,你的机会也多多,让我们一起走进最后一个考场梦幻舞台,展示自己,争夺星星……]
六、第四考场“梦幻舞台”(编排音乐童话剧)
同学们喜欢表演吗?今天的梦幻舞台就给你展示自我的机会,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编表演音乐童话剧《大鹿》,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利用你身边的事物,模仿各种动物和人物的姿态,把你的表演搬上舞台,我们大家都是评委,选出1个梦幻表演组并颁发小星星!
老师这里还有很多的道具,(头饰、猎枪„„)你也可以来使用,赶快行动起来吧!
教师巡回指导。
七、课堂小结:
音乐之星的评比到此结束了,大家的表现都是很出色的,你的手指告诉我你的了几颗小星星啊?前三名就是我们班的音乐之星,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祝贺他们!其他的同学也是很棒!老师为你们自豪,也让我们用掌声鼓励一下自己吧!
好,我宣布音乐之星的比赛圆满结束!时间真快,我相信大家这节课是快乐的,是充实的。我不仅学会了大鹿这首歌,而且学会了大鹿的善良勇敢,乐于助人,有爱心。老师希望大家能以大鹿为榜样,同学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珍惜友谊,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第二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大鹿》教案
《大鹿》教学设计
1.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
2.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懂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3.积极编创小小音乐剧,表现歌曲的内容。教学重点:
1.创设情境,按照不同的速度来唱歌。2.准确把握节奏,复习反复记号。教学难点:
1.准确把握后十六音符节奏。2.以不同速度,入情入境表演。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动物头饰、图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别人帮助过你或者你帮助过别人的事吗?请你告诉我。生1:为妈妈做事。生2:帮小朋友打扫卫生。生3:同学之间互相借东西。
2.师:小朋友们,你们非常有爱心。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去大森林里。咦,有的孩子觉得很奇怪,为什
么要去大森林里呢?因为今天在大森林里也发生了一件助人为乐的事。是谁帮助了谁呢?听老师来讲故事
三、讲故事,引其入境。
1.师: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子往外瞧,林中跑来一只小兔,咚咚把门敲,“鹿呀鹿呀快开门,林中猎人 追来了!”大鹿是怎么说的呢?“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故事讲完了,是谁帮助了谁呢?小兔 遇到了什么困难?(生自由回答)
2.师:在大森林里最可怕的是动物碰到了猎人,猎人手里拿着什么?(枪)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啪啪)
谁来表演一下?(生表演)小兔听到枪声害怕极了,他噔噔地跑过来说了一句什么话?(生齐读两次,要按
节奏来读)大鹿又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兔儿 /兔儿/ 快进/ 来咱们/ 手把/ 手挽 /牢。你们发现哪
儿比较难读呢?(生答)对了,我们只要把来和咱们读的紧一些就好了,我们再试着来一次好吗?(生拍手 齐读两遍,师拿小响板合奏)
四、图文结合,理解歌词,突破难点。
1.师:小朋友想不想学这首歌?(放录音磁带,学生用小手点歌词)2.师:有谁知道哪一句刚刚唱了两遍?(生齐答齐读)为什么唱了两次?(生:因为有反复记号,并指出反
复记号的位置)小朋友说得真好,因为有反复记号,所以要唱两遍。这就是小兔和大鹿的对话,我们一起读
一次。(师用小响板,生用小手拍边打节奏边读,反复一次)3.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棒,你们看到了吗?图上的小兔子在说话的时候在干什么?(生:撒腿逃跑。)它的表
情呢?(慌慌张张)他一大早起来干什么去了?(生:摘蘑菇)突然猎人出现了,吓得小兔子赶紧逃跑,篮
子也掉了,蘑菇也撒了一地。此时此刻小兔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生:害怕、紧张、着急)小兔的话应该以
怎样的速度来读呢?(生:快速,师示范一次,生读一次)大鹿在干什么?它的嘴巴张得大大的,(生:它 在和小兔说话)这时候大鹿的心情怎样?这句应该怎么读?(生:焦急、快速),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师和生分角色读对话)
五、学唱歌曲,情景处理。
1.师:让我们跟着琴轻轻地、慢慢地用歌声来唱一唱吧!(师弹琴,生跟琴试唱,完整来两次。)
2.师:刚刚我们是用一种速度来演唱,能不能用不同速度来演唱呢?想一想,第一句前半句怎么唱?(生:
抒情些,因为大鹿站在房子外面看风景,很悠闲)后半句,老师来唱,你知道了什么?(生:慢慢快了,)
小兔怎么跑来的?(生:从远到近)所以我们唱的就渐渐快了。第二句第三句呢?(生:快一点,师总结板 书:稍慢、渐快、稍快)3.师弹琴,生完整演唱两次,师提示反复。4.师生换角色对唱。
六、小小音乐剧。
1.师:刚刚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能不能用肢体动作来演演呢?(生:能)这首歌里除了大鹿、小兔
之外,还有什么?(生:太阳、小鸟、猎人),那小组自由组合开始排练。
2.师选几组上台展示,放录音范唱,创设情景:清晨太阳公公张开了双臂,照耀大地,光芒四射,小鸟唧唧
喳喳叫着,一个故事发生在大森林里„„。(小组表演,其他组评价。)七.小结。
师:今天你们过得开心吗?学习了这首歌,知道了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谢谢孩子们的精彩表现!下 课。(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第三篇: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种玉米》教学设计
《种玉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歌曲《种玉米》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音乐活动中加强对应音乐节奏的感受。
二、能力目标
①在欣赏《种玉米》的过程中,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或同他人合作按音乐节奏来创造、表现音乐内容。②学生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③附点音符及两拍长音的准确演唱。
三、情感目标
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美好,培养和激发对劳动的热爱,并在与他人合作中体验创造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一、要有内在的力度,蕴含着力量。
二、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特别是连续两个附点音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欢迎大家走进音乐教室,接下来,我们今天的音乐之旅正式开始!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看一看视频里的主人公都在干什么?(通过视频引出劳动)
生:在采矿!
2、师:同学们都回答的很正确,小矮人们正在辛勤的挖矿,那小矮人们爱劳动吗?其实,有一群远在印度尼西亚的小朋友,他们也非常热爱劳动,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听一听,听听歌曲中的小朋友们都在做什么劳动呢?(播放歌曲《种玉米》)
二、倾听歌曲
1、请同学们完整地听一遍歌曲,说出歌曲的情绪。
2、请学生复听歌曲,说出种玉米的步骤。
三、学唱歌曲
1、老师用两种不同的节奏型(带附点和不带附点)演唱歌曲的第一段,请学生说出哪一种更能表达种玉米的欢快心情。(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
2、在学生做出选择后,提出本节课的难点:附点节奏。并进
行详细讲解。
3、练一练:出示附点节奏练习,请学生自己完成。
4、找一找:以接龙小游戏的形式请学生找出歌曲中所有的附点节奏。(用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巩固新知)
5、读一读:带领学生把歌曲中的附点节奏读一遍。(用多种
方式巩固新知,并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
6、教师教唱歌曲第一段,请学生分句学唱歌曲一遍。
7、教师弹伴奏,学生跟伴奏演唱。
8、请学生自己演唱歌曲的第二段。(锻炼学生的独立完成能力)
9、教师提出不足,强调歌曲演唱情绪,请学生完整演唱 歌曲。(用多种方法巩固对歌曲的学习)
四、表演歌曲
1、老师提问割茅草、锄地的动作并邀请学生来表演。
2、老师播放音乐,请同学们随着歌曲的情绪和歌词内容进行表演唱。(引导学生通过肢体的律动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更深刻的体会和表现歌曲的情绪,并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3、小结:劳动为我们带来了快乐,也为我们创造了丰富的果实,我们要热爱劳动,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因为通过自己劳动获得的果实格外甜。(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五、知识拓展
1、说到劳动,老师想起了一个关于一只勤劳的小猴和一只懒惰小狗的壮族故事,这到底是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猴子蒸糕》,大家在听的时候要思考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播放歌曲)
2、请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3、回答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回答我们应该怎样做?
(知识拓展这一环节旨在通过对歌曲《猴子蒸糕》的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一歌曲,并得出不劳动的吃不到,大家都要热爱劳动这一道理)
六、总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种玉米》和《猴子蒸糕》两首歌曲,我们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我们在春天埋下希望的种子,经过辛勤的劳动和付出,等到收获的季节就会满载而归。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一起努力,做一名热爱劳动的好孩子,一起收获喜悦和快乐,劳动最光荣!(总结歌曲,升华主题,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怀。)
第四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乃哟乃》教学设计
《乃
吆
乃》
-------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乃吆乃》是一首土家族的歌曲,表现了土家儿童幸福、快乐的生活。全曲只用了do、mi、sol三个音谱成,其旋律多为级进下行,极富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给人以奇特、质朴、清新之感。是一个让孩子们了解土家族,拓宽民族音乐文化的很好的载体。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用活泼优美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乃哟乃》。能认唱音符do、mi、sol。
技能目标:能用碗筷和老师合作演奏歌曲《乃哟乃》,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情感目标:了解土家风情,感受土家族音乐特点,并对土家族歌舞产生兴趣。教学准备:
电子琴、音乐课件、教法过程:
一、组织教学
A、师生合着《乃哟乃》伴奏做着律动进教室。B、用音乐语言相互问好。
二、视听相结合激趣导入,初步感知歌曲。(1)导入。(课件出示中国地图)(2)欣赏图片感受土家风情。
一边点击课件一边讲解一边放着《乃哟乃》的伴奏音乐
三、揭示、板书并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
2、读课题
四、在找、唱、听、奏活动中,感受土家族歌曲《乃哟乃》的音乐特点。
1、点击课件《乃哟乃》歌谱
2、师生一起用柯达依手势认唱DO、MI、SOL音高。
3、小组合作唱歌谱师巡回指导,小组汇报并相互评价。
4、找重复音符组合。
五、唱响土家族歌《乃哟乃》。
1、播放课件录音范唱,师生一起聆听
2、再播放一遍录音范唱。
3、师带着生有节奏地念歌词进行两遍。A、第一遍拍着强弱拍念.B、第二遍在乃哟嗬上带上动作念歌词。
4、学唱歌曲。
5、师合音乐伴奏范唱一遍。
6、生合伴奏快乐地齐唱歌曲。并在“乃哟嗬”处做动作表示高兴的心情。
六、活动:
1、师生狂欢“社吧节”
2、师生共同学习下摆手、前摆手、旁摆手等动作。
3、呼唤之后,小朋友拉起手,高歌《乃哟乃》,跳起摆手舞,狂欢“社吧节”
第五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实验为龙头,把更新教育观念脚踏实地地贯彻到教学改革的全过程中去,结合新的教育思想,提倡音乐教学在“基础性、科学性、开放性、创新性”上开创新路,大力推进研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开放式学习、创造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方法,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全面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
二、1班的音乐课教学,经过一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要巩固学生上学期学习的知识,并做好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学生年龄较小,难适应小学生活,不少学生自律性差。接受过一定的教育教学,但有的不够规范,特别是发音和唱歌姿势,需要进行纠正和辅导。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2年级使用的是由人民音乐出版社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从整体上看,教材努力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落实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
本册教材共有九课,教学内容包括了唱歌﹑听赏﹑音乐游戏﹑打击乐表演﹑律动等,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一﹑突出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二﹑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强化审美体验功能;
三、提供丰富的人文环境,多层面地体现学科综合理念;四﹑改革评价机制,建立便于师生操作的发展性评价新体系;五﹑利用鲜活的实验成果,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四、教学内容
一)、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读谱知识:结合键盘认识音名从c1到c2在高音谱表上的位置。认识各种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称及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学习附点音符,知道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学习各种拍子的指挥图式。学习顿音记号及其唱法。
2、视唱部分:视唱C调号上的自然大、小调音阶及五声徽、商等调式音阶。在教师帮助下视唱C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包含所学过的音程及节奏)。练唱有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纯
四、纯五度、大小六度、纯八度旋律音程的练习(不出现名称)。划拍视唱各拍子歌曲。
3、练耳部分:练习听记两个音——四个音连续进行的旋律音程,增加大小六度音程。(不说出名称)。练习听记2——4小节的节奏。听辩二拍子、三拍子歌曲,标出小节或节拍。
二)、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及教学目标、任务:
三)、发声训练部分:
1、学会连音唱法,逐步做到声音自然而连贯、圆润而流畅。
2、运用非连音及断音唱法时,声音要有弹性。
3、初步运用气息控制,做力度变化的练习。
4、在韵母变换时,逐步做到声音位置不变,注意咬字、吐字的正确。
5、二声部发声逐渐做到声部和谐。
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五、教学分析:
二年级的音乐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求学习的乐理知识比较多,学生开始视唱曲谱。这是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在对他们的教学上,我要注意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并重的原则。教学中,我会一些小的音乐游戏,加大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在讲解知识时,要注意用充满趣味的语言来讲解枯燥的知识,用丰富多彩的小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更好的学习知识。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七、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
1问声好
22幸福的歌2
3音乐会2
4咯咯哒2
5复习
6~7童趣4
89~101213、14
跳起舞2 大海的歌4 新年好2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