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 天窗教案 语文S版
天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到世界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抄写下来。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合作探究。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孩子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世界的强烈愿望。
2、激发学生的童真童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孩子们从天窗里看到的和想到的。
2、难点:理解语句“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课型 阅读课。教学准备
茅盾资料,课件。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1、同学们,喜欢玩吗?是呀,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想象也是孩子们特有的优势,即使一方小小的天窗,也会成为孩子们的一个好玩的世界。这就是著名作家茅盾的《天窗》一文要告诉我们的。
2、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教学心理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抓题眼质疑,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五彩缤纷的课堂,又为顺利打开学生心智的大门配了一把金钥匙,使学生对阅读充满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指名分段读,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设计意图:此环节,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自读、感悟的空间。)
二、对中心质疑
1、小小的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
2、“慰藉”什么意思?
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安慰、慰藉。
(设计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又深受学生欢迎,于 无形中教会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达到了“润物细无声”之效。为学习文本奠定了基础。)
三、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哪些地方触动了你的心灵,反复朗读,体会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引导学生抓住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词、句、段交流,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
3、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1)出示最后一段
(2)为什么要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3)天窗“无”“有”“虚”“实”为什么要加引号?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孩子看到什么,想象到什么的”的句子,再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互相启发,帮助解疑。在反复读的基础上,体会“天窗”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的认识由抽象变为具体,使难点化难为易。)
4、感情朗读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
(设计意图:著名教学家陶行知先说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一环节,在学生理解文本时,引导他们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味,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以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四、拓展延伸
1、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事是你的慰藉?
让学生谈谈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什么小玩具„„
2、激励
把自己的经历像作者这样记录下来,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
(设计意图: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让学生能说会写。这一环节,鼓励学生把阅读与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真正落实了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这样语言得以运用,情感得以表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统一。)
五、温故知新
1、文中的孩子是如何想象的。
课文中怎样描写他看到的事物的?怎么会写得那么具体? 板书:仔细观察
2、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他又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从数量上展开想象,从形状上展开想象。
3、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文章根据看到是事物想到相关的事物,根据看到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展开想象,这就告诉我们想象要从各个角度开展,这样多角度的想象才会丰富多彩。
板书:合理想象
4、大家来想象一下
看窗外,仔细观察,想象一下,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再说一段话。(设计意图:针对教材结构特点,以概括总结的方式提升学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表达方式的感悟,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六、我的地盘我做主
1、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2、把自己说的一段话写下来。
3、阅读茅盾先生的其它作品。
针对自己实际自选作业。
(设计意图:课外作业有助于巩固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此环节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此资源为word格式,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让智慧点亮人生,用爱心播种未来。感谢您的选用。
第二篇: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天窗教案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窗》教案
天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帐、玻、扇、偏、璃、鹰、烁、莺、蝠、蝙”等10个生字。
2、抓住“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课文重点:4---9自然段。
感情朗读训练点:4—6自然段。
读说结合点;为什么说天窗使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天窗》。(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2、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天窗?)
3、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什么是天窗?这个问题读课文。
4、学生带着“什么是天窗”的疑问读课文。(学生可说说课文的描述:“在房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也可以说一说自己见到过的天窗。)
(设计意图:针对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排意图产生碰撞,理解编排目的的同时,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欲望。)
5、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天窗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互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互相纠错正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3.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
4、自读课文,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读,读后交流,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
(设计意图: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5.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回忆: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
“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
2.问:慰藉什么意思?(安慰、抚慰)
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安慰、抚慰呢?
(设计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欢迎;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与渔”。为学习文本奠定基础。)
二、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的那些部分触动了你的心灵,反复阅读,体会为什么说天窗使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记录。
2.引导学生抓住给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词、句、段落交流读后感受。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
“慰藉”安慰。也就是当孩子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疾风暴雨中的玩耍,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戏,天窗成了惟一的心灵寄托,惟一的自我安慰。
进而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孩子被唤回时的失落,(也可以结合自己类似的经历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情)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从而找回了失去的快乐。
过程中要结合有感情的朗读。如从“到屋里来呀!”一句中体会大人的命令、不可违抗的气势。从“被关在了地洞似的屋里。”体会孩子当时的无奈。
在失落和无奈中,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片光明,抚慰了孩子们的心灵。从而理解为什么说天窗使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3.感情朗读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
(设计意图: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位,恰倒好处的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读书、理解的方法。)
三、拓展积累
1、教师启发提问:“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让学生谈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摆弄什么小玩具?
2、把自己的经历像作者这样记录下来,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
(设计意图:把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总结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五、限时作业:(限时作业题样)《天窗》教学反思:
《天窗》这篇课文写得比较深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先让学生听了课文后完成填空题,再让学生质疑。学生非常自然地提出了为什么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为什么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神奇的?因此在课上我主要围绕着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一、通过品词品句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句子。我让学生围绕作者将他看到的,想到的写得好在哪里,找句子,品一品。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们悟出了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闪电的形状,云朵的变幻多端。作者的想象主要是在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展开,十分合理。
二、指导学生朗读。因为学生理解了句子,所以在朗读的时候也就有了感情。加上暴风雨的呼叫声,小虫的鸣叫声学生的朗读有起有伏,抑扬顿挫。多次,多种形式的朗读 让学生积累到了不少优美的句子,给写作提供了素材。
三、给学生说话的机会。整节课,我设计了4处说话练习,因为平时我在课上就注重这一方面的训练,特别是一些文字优美的课文,如:《海上日出》、《西风胡杨》、《十年后的礼物》等课文,我都让学生背诵积累,所以在今天这节课上,学生就非常巧妙地运用到了积累的句子。除了平时就能说会道的,我还特别让好同学帮助那些平时不太开口的学生,让每个人都有开口说话的机会。
这节课的遗憾:
1、感觉自己在教法上没有突破,教学手段不够有新意。
2、说话练习时用了比较多的时间,造成后面的教学内容没有全部完成。
第三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 天窗|语文S版
《天窗》(定稿)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能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读好每一个句子。
2、体味孩子们的生活情趣,能借助课文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籍”,唤起学生与课文共鸣。
教学难点:体会句子“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问题激趣
在这样一间简陋的、地洞似的屋里,只能透少许光线的天窗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作家茅盾写下这篇文章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天窗。出示课题,齐读。
二、自学重点
完成练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4—9自然段。
2、小组讨论,完成填空:(出示课件)
当(夏天阵雨来了)时和(晚上,孩子被逼着上床去“休息”)时,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在地洞似的屋里的唯一的(慰藉)。它让孩子们感受到这小小一方空白是(神奇的),想到应该(感谢)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
3、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相机板书:唯一的慰藉?
神奇?
三、品读体会
启发想象
1、找一找,“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慰藉”是什么意思?
2、学习课文4、5自然段。
(1)请一个同学朗读第4自然段。你体会到孩子怎样不同的心情?
(2)天窗是怎样给孩子带来慰藉的呢?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用直线和曲线分别在文中划出。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3)你从这句话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指导朗读。
(4)作者透过天窗想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猛厉地扫荡了世界,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让我们想象一下,这风雨雷电会怎样猛厉地扫荡这世界呢?(课件出示)
“风”会这样猛厉地扫荡这世界:--------------------------
“雨”会这样猛厉地扫荡这世界:--------------------------
“雷电”会这样猛厉地扫荡这世界:-----------------------
(5)指导朗读。小结:孩子们,你们的想象也活跃起来了,你们从无中看出了有、从虚中看出了实。作者这样一想象,还会无聊、苦闷吗?小小的天窗给作者带来了慰藉。
(6)
理解“唯一”。
3、自由读课文第6、7自然段,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分别用直线和曲线划下来。
(1)指名汇报看到的和想象到的。(出示课件)
(2)(出示图片)“被逼着上床休息”说明什么?这样虽然锁住了孩子的身体,却锁不住孩子的什么?(思绪)。
(3)老师把这一段改写成了一首诗,教师引读。
(4)夜晚,作者透过小小的天窗,又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孩子们,你们愿意和作者一起来想象一下吗?(课件出示)引导想象
①我也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朵云,想象到()、()、()。
②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一下也许还会是什么?
(5)你能用“也许……也许……也许……”说一句话吗?
四、体会神奇
激励想象
1、孩子们,茅盾透过天窗展开想象,不仅得到了心灵的慰藉,还给自己带来了无限的快乐。难怪茅盾爷爷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出示课件)
啊唷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引导读出感叹语气)
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神奇的?(出示课件)齐读。
2、孩子们,你觉得“天窗”是什么?(出示课件)引读。
3、孩子们,打开你心灵的窗户吧,张开你想象的翅膀吧,想象会给你带来无限的快乐!
五、拓展延伸
课后练笔
老师这里也留下一方空白,请你想象,写一写。(课件出示)
下雨了或下雪了,透过玻璃窗,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天窗
唯一的慰藉?
神奇?
第四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6 天窗|语文S版
天
窗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唯一,慰藉,猛历,扫荡等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情感的渲染下,熟练朗读课文,感知遣词造句的美感。
3、情感与态度目标:了解作者对故乡天窗独特的感情,感受想象的乐趣与好处,唤起学生对名著的求知欲,为学生的阅读打开一扇窗。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学习难点:
体会天窗的神奇,感受想象的美。
学习时间: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
1、放茅盾故乡——江南小镇乌镇的图片,音乐响起:同学们知道这里是哪里吗?这就是作家茅盾爷爷的故乡,江南小镇——乌镇。哪里有涓涓长流的小河,微波起伏的河面上漂浮着美丽的乌篷船,再看那倚水而建的木板房,木板窗扇扇打开,阳光射进屋内,多美呀!茅盾爷爷的家乡每一处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但是当茅盾爷爷回忆往事时,最让他难忘的是那神奇的天窗
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茅盾爷爷写的美文《天窗》,感受他为我们带来的神奇的想象世界吧!
2、读课题
师:孩子们跟我一起读课题
生:齐“天窗”
二、整体感知,初步感受天窗的作用。
1、初步了解天窗的“慰藉”作用。
师: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过些许阳光的天窗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作家茅盾写下这篇文章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体验着天窗的魅力吧!天窗对于乡下的孩子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4——7自然段,再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生: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师:真会读书。大家跟着他一起把这个句子读读。(出示课件)
2、解释“唯一的慰藉”的意思。
师:边板书“慰藉”指导读音,板演书写:大家注意这个词“慰藉”读什么?指导书写(“藉”上下结构草字头)
师:孩子们,什么是“慰藉”
生:安慰,抚慰。
师:比较,孩子们,看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出示: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慰藉
生:上面的句子多了一个唯一
师:唯一是什么意思?有这个词和没有这个词有什么不一样?
生:唯一是独一无二的意思,有了这个词就表明这个时候,只有小小的天窗能安慰我。
师:孩子们,把唯一与慰藉的意思送进去再读这句话。
三、研读课文,学习课文4、5自然段
1、教“品读”的方法。
师:细心的孩子肯定早已发现,“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在文中出现了(两次)
为什么同样一句话,却要反复出现?
生:强调
生:突出天窗的作用。
师:是啊,这是一个语言规律,凡是在文质兼美的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表示强调,我们在阅读时就要捕捉住这样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进行品读。
怎样品读呢,就是要读一读,想一想,这段话讲的什么,作者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2、学习4自然段,感受作者的情感。
师:比如,在读到第4自然段“被关进地洞似的屋子里了。”我仿佛感觉到屋子的阴暗、潮湿。我想此时作者的心情一定是“失落”的,“这时候”就是“失落”的时候,我就把失落批注在这句话旁边,像这样捕捉重点句,体会作者感情的方法,就是品读的一种方法。
师:还是4自然段,同学们自己品读试试。
生自由品读,师巡视,指导。
师:你们从哪些地方品出了作者的情感?
生:偏不许,我感受到孩子的无奈。
顶喜欢感受到孩子喜悦愉快的心情。
前后感情有变化,从高兴到失落。……
师:能把你们的感情有滋有味的读出来吗?
3、体会“这时候”是什么时候。
师:谁能结刚才的品读和自己的心情说说:这时候不仅仅是夏天阵雨来了时侯,还是什么时候?
生:郁闷、失落、高兴到失落……
4、小结:这么多的情感,就凝聚在短短的“这时候”之中了,让我们体会到了茅盾先生语言的精妙。
5、理解小小的天窗是怎样慰藉孩子们的。
师:第5自然段中有作者看到的,也有作者想到的,请用不同的线条划出来,品读品读。
生自由读,划。师巡视。
师:同学们说说夏天阵雨是什么样的?
生:倾盆大雨、风雨交加……
师:作者眼中的雨是什么样的?
生:卜落卜落
师:外面的雨明明是大的,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
生:因为他只能看见天窗的一小部分。
师:是啊,作者被关在地洞似的屋子里,感觉不到,只能透过小小的玻璃看见雨脚在那里——(生补)
师:还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生补)
师:你想象到——
生补
(指导朗读)
师:作者看到的和想到的有什么不同?
生:看到的小,想到的大。
看到的单一,想到的丰富……
师:孩子,此时你的孤单,失落还有吗?你变得怎样了?
生:高兴、开心、兴奋……
小结:这样的变化都是由于这小小的天窗,所以读:小小的天窗成了唯一的慰藉。
是啊,天窗就像一个万花筒,是那样妙不可言,它就是这样慰藉孩子的,你们结合刚才的品读说说,天窗神奇吗?为什么?
生:天窗能让人变得快乐。
天窗能让人看到很多
……
四、合作学习6、7自然段。
师:刚才我们初步感受了天窗的“神奇”,课文6、7自然段和4、5自然段段式很像,孩子们,可以用刚才品读的方法读一读,划一划,品一品。抓住“这时候”是什么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怎样慰藉孩子们的。
(1)
自主学习课文。
1、读,感知课文内容;
2划,划出文中作者看到和想到的内容;
(2)合作交流
3、想,分析文中重点词,体会作者情感。
4、悟,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3)汇报学习成果
1、体会这时候是什么时候。
师:通过合作学习,你们体会到这时候是什么时候了吗?
生:孤独、无奈……
2、体会天窗的慰藉作用。
师:那7段中作者看到想到的又有什么不同的?
引读作者看到——
作者想到——
生补
师:刚才读完的句子中,你发现作者看到和想到有什么不同?
生:看到的少,想到的多。看到的有限,想到的无限……
2、理解“从无到有”“从虚到实”
师:孩子们,蝙蝠、猫头鹰、夜莺生活中有吗?它是真实的对吗?(有)天窗上有吗?(无)
只有一条黑影,一闪而过,你能看清是什么吗?(虚)
那这不正是作者9自然段中所说“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了。作者借助了什么啊?
生:想象力
师:因为想象,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展现在我们面前,此时我们的心情一定是愉快的吧?
所以——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生补)
五、学习8、9自然段,总结课文内容。
1、理解“神奇”。
师:若不是有了这天窗,我们如何能产生这么美好的想象?我们的心灵又怎能得到安慰呢?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生补:哎唷唷……
师:同学们,谁能读懂这个长句子。
出示8自然段。
生:(把双重否定句式改为肯定句。)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长句子?
生:体现天窗的神奇。
2、感受“神奇”
师:你们也是一群活泼会想的孩子呀,你会从天窗上看到什么又想到什么呢?
出示:从那小小的玻璃,我会看见—————我会想象到这也许是——
生:写
3:使用“神奇”。
汇报
师示范用8、9段中赞美神奇的句子赞美。出示8、9中赞美神奇的句子。
生说,赞。
3、理解“天窗”“空白”的含义。
师:孩子们,此时,我们的课堂上是没有天窗的,但是我们依然能想象到这么美丽的东西,我觉得有一扇窗已经悄然打开,这扇窗在哪里?
生:我们心里。
师:此时的天窗还仅仅是头上那小小的玻璃吗?
生:它是心灵的慰藉。
是快乐的源泉
是想象的窗口
……
4、总结全文
孩子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们也会遇到像茅盾先生那样孤单、失落、无奈的时候,我希望你们也能打开你们心底里的那扇神奇的天窗,张开想象的翅膀,这样,你们的心灵也会得到慰藉。
板书:
26天窗
——茅盾
无
神
虚
有
奇
实
唯一的慰藉
第五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6 天窗|语文S版
天窗
【教材分析】
《天窗》是语文S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为“名著之旅”。课文选自茅盾的一篇抒情散文,描写的是乡下的孩子在夏日里下雨或夜晚时,被关在屋里,透过天窗展开想象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与向往,表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具备了阅读感悟的基础。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不深,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很难把握。因此,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在品读中理解课文、学习阅读的方法;在品读中感悟情趣、放飞自己的想象;在品读中培养语感、欣赏名家的语言;在品读中积累语言、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引导质疑、创设情境等来深化学生的感悟,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要让学生有充分朗读、默读和思考时间,优化、活用教材,加强听说读写的联系,在愉快的学习旅程中爱上阅读,并乐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悟。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感悟“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唤起学生与课文的共鸣。
【教学难点】
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搜集有关作者茅盾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谈话导入课题。
1、朗诵诗歌《童年》
童年像一条船,装满了糖果,装满了玩具,也装满了欢乐。
童年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使人留恋,使人向往,使人回味无穷。
2、播放茅盾故乡——江南小镇乌镇的图片。
不一样的童年有不一样的快乐,不一样的生活有不一样的精彩。孩子们请看,这是作家茅盾爷爷的故乡,江南小镇——乌镇。那里有涓涓长流的小河,微波起伏的河面上漂浮着美丽的乌篷船,河边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木板房,天晴时,木板窗扇扇打开,阳光射进屋内,多美呀!的确,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但是当茅盾爷爷回忆童年往事的时候,最让他难忘的却是那小小的神奇的天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26课《天窗》。
二、检查预习。
1、什么是天窗?
2、乡下人为什么要在屋顶上面装天窗?
过渡:乡下人安装天窗是为了采光,那么天窗在孩子的心中是什么呢?
三、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天窗在乡下孩子的心中是什么?
文章中有一句话写出来,看谁能找出来。
(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2、质疑: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就这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问大家吗?
预设:天窗都在什么时候成为了乡下孩子唯一的慰藉?
为什么会成为孩子们的慰藉呢?怎样慰藉呢?
3、过渡语:那小小的天窗在阵雨来临时是怎样慰藉孩子们的呢?
四、品读课文4、5自然段,畅谈感受。
1、品读第4自然段。
(1)这一段的感情非常丰富,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边读边品,看语句里包含哪些感情。
(2)指导朗读本段,重点指导学生读出从高兴到难过的情感变化。
(3)男女生合作读。女生读高兴的部分,男生读失落的部分,最后齐读。
(4)你从男女对读中收获、感受到什么。
外面世界的自由与精彩,屋里世界的黑暗与孤独,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与渴望,理解“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过渡:那天窗是怎样慰藉这些失落的孩子们的呢?
2、品读第5自然段。
(1)透过天窗孩子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线划出看到的,用“~~~”划出想到的。
(2)汇报交流。
A、看到的: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划。
师问:“卜落卜落”是个象声词,表示声音的大还是小呢?为什么?
B、想到的:
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C、指导朗读:屋里和屋外有什么不一样,应该怎么读?小组合作朗读。
D、是什么让孩子们从小中看到大,从单调看到丰富呢?(想像)
E、师小结:
小小的天窗使孩子们的想象变得活跃起来,他们从有限的视野中看到的跳动的雨脚、带子似的闪电想象到外面广袤的世界风雨交加、电闪雷鸣,这种通过想象带来的感受要比在露天真实看到的要强烈的多,透过一扇小小的天窗,雨中的世界在孩子们的想象中变得如此奇妙,如此丰富,难怪孩子们会在这又黑又静的屋子中感受到“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五、自学第6、7自然段,读写联动。
1、过渡
当夜幕降临,孩子们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戏,告别了池塘边、河滩旁的玩耍,被逼上床休息的时候,透亮的天窗又是怎样安慰孩子们的呢?自学课文6、7自然段。
2、PPT出示自学提纲。
默读课文第6、7自然段,边读边用线画出孩子们看到的和想到的句子。看到的用“——”,想到的用“~~~”
3、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抓住“一颗星,一朵云”“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奇幻的云彩”帮助学生体会出孩子们的想象大胆;抓住“一条黑影”想象到“蝙蝠”“夜莺”“猫头鹰”体会出孩子们的想象合理。
4、师生合作读。老师读看到的,学生读想到的。
5、创设情境,读写联动。
想象力是神奇的翅膀,乡下的孩子看到了窗外的景象展开丰富的联想,给自己带来了无限的快乐,现在你就是浙江乌镇的一个的孩子,在这样的夜晚,被关在这样地洞似的屋子中,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抽生读写。
生1:我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颗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生2:
我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生3……:我会从那小玻璃上面闪过的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_____________,也许是____________,也许是__________……)
6、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天窗外变换的景象,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从中体会到了无限的乐趣。正如书中的孩子们,这小小的天窗成为了我们心灵“唯一的慰藉”。
7、创设情景,男女生合作读第七自然段。
孩子们,在上个世纪初,没有变形金刚,没有布娃娃,没有电脑,没有手机,夜晚的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读——
六、品读课文8、9自然段,感悟神奇。
1、过渡:
乡下孩子通过天窗外的景象展开的丰富想象给自己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啊唷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板书
神奇)
2、质疑:对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或者说发现了什么问题?
预设1、为什么这里不说这小小的天窗是神奇的!
那么这里的小小的一方空白可以是什么呢?
预设2、作者为什么说“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追问:那个同学可以用书中的例子或生活中的例子说说。
3、男女生合作朗读小诗
男:是它,让我想起无数宇宙秘密;
女:是它,让我联想到种种神奇事件;
男:
是它,让我从无中看出有;
女:是它,让我从虚中看出实。
男:它是应该被感谢的!
女:它是神奇的!
男:它是谁?
女:它是——天窗!
合:它是——神奇的天窗!
七、总结归纳,升华情感
1、小小的天窗,带给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天窗已经被孩子们赋予了特殊的意义,那么对于孩子们来说,天窗是什么呢?
2、诵读诗歌《天窗》
“天窗”是想象的翅膀;
“天窗”是心灵的慰藉;
“天窗”是快乐的源泉;
“天窗”是孤独时的朋友;
“天窗”是启迪智慧的老师……
3、师总结:
这小小的天窗激发了矛盾爷爷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为我们创造了一部又一部的文学巨著,《子夜》《林家铺子》《春蚕》……希望大家找时间去阅读。
八、拓展阅读
(一)萧红的《呼兰河传》节选《祖父的园子》
1、祖父和我在园中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用波浪线画出你认为精彩的句子读一读,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3、汇报交流。
(二)推荐学生假期阅读《呼兰河传》。
《祖父的园子》节选自当代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我们以前学过的《火烧云》也节选自它。这部作品是作者在病重期间以自己的童年回忆为线索,描写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镇——
呼兰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落后的生活现状。全书七章,虽说俨然一体却又可以各自独立。可以说不但是小说,还是散文、叙事诗。
九、作业
1、背诵《天窗》和《祖父的园子》自己喜欢的段落。
2、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阅读《同步读本》中《童年,在这里留下脚印》和《月光饼》。
板书
26天窗
慰藉
神奇
附:
祖父的园子
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
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祖父一天都在院子里边,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当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wo)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蚂蚱不见了。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
“下雨啰!下雨啰!”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底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花,就开一个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同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
节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1、祖父和我在园中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用波浪线画出你认为精彩的句子读一读,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