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音乐教案(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01:5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三音乐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三音乐教案》。

第一篇:初三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爱 我 中 华

单元目标:

1、用音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期盼祖国早日实现统一。本课时包含 “ 回归 ” 和 “ 盼归 ” 这两部分内容。因而本课时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听、唱歌曲《东方之珠》,深刻体验歌曲中。

2、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教学重、难点:

1、个别歌曲的演唱形式,感受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感知歌曲力度变化,旋律起伏的音高变化。

2、理解把握歌曲的情绪及表现内涵,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教学方法:听唱法、视唱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学习《歌唱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学习目标:

l、通过欣赏《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体验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方式,掌握音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认识旋律线。

2、通过准确而有情感的演唱《歌唱祖国》,感知音乐结构,掌握歌曲演唱风格。教学重、难点:

1、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感受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感知歌曲力度变化,旋律起伏的音高变化。

2、理解把握歌曲《歌唱祖国》的情绪及表现内涵,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具准备:钢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看图片,听音乐

设问:结合图片,让我们一起来听《国歌》,这首歌在哪些场合下能听到?听到《国歌》有何感受?(A、天安门升国旗;B、学校升国旗:c、中国女排获得奥运会金牌颁奖时升国旗的场面。)

2、看图片

导言:这是什么图片?看了图片有何感想?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图片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国庆大典的庆典图片,看到这些让我感觉到祖国的日趋繁荣富强,我为祖国而骄傲自豪。)

二、欣赏体验

导言:就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刻起,天安门广场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欣赏的歌曲。

1、出示课题:音乐欣赏《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①学生欣赏,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②学生哼唱,体会在演唱歌曲时的情绪变化。

2、出示问题,分组讨论。

①学生分组讨论所欣赏的歌曲的演唱形式、演唱风格和情绪。③画旋律线。

三、演唱感受 导言:看了五十周年国庆庆典阅兵的图片,欣赏了祝福祖国的歌曲,我们情不自禁想为祖国高歌,那么让我们一起为祖国而歌唱吧!

1、播放《歌唱祖国》。(学生感受)

2、听完这首歌想到了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

3、教师范唱。

4、学生随钢琴哼唱主旋律。

5、教师指挥,随音乐演唱《歌唱祖国》一遍,学生自己寻找不足之处,注意唱好起句的弱起小节,附点节奏。

6、分析歌曲的演唱风格、音乐结构图式和表现主题。(出示歌曲的演唱风格:雄壮、行进、有力;音乐结构图式:A—B—A;表现的主题:歌曲表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自豪感,表现走向繁荣富强的光明前程,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颂)。

7、随钢琴有感情地齐唱歌曲。

课堂小结: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单纯的说教。应从青少年的实际心理需求出发,培育他们健康的精神品质,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这同样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课时

课题:学习《爱我中华》、《东方之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歌舞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爱我中华》。

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4、用音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期盼祖国早日实现统一。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听、唱歌曲《东方之珠》,深刻体验歌曲中 “ 依恋祖国、渴盼回归 ” 的思想内涵;对歌曲的再表现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演唱了解江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及方言特点。教学难点:

学生对江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及方言特点比较陌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竖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的回答引入:(课件1:背景画面)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

生:五十六个民族。师:分别有哪些呢?

生:汉族、回族、藏族、壮族、白族、蒙古族、苗族等。

师:这五十六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区环境等的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不同,所产生的歌舞音乐肯定也不相同。那么,什么是歌舞音乐呢?(课件)

激情参与(视唱):

师:欣赏完这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同学们想不想学唱这首歌曲呢?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 注意:(1)强调正确坐姿。

(2)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3)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

(4)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

二、学唱歌曲:

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首歌曲《爱我中华》,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想!)(课件)

听后回答问题,并分别讲解: 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 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 教唱《爱我中华》一歌

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分声部完整演唱。请部分同学将以上竖笛练习曲为本歌曲作伴奏。(或部分舞蹈队员伴舞)

三、学习《东方之珠》:

1、欣赏录音《东方之珠》

教师播放录音,(出示投影《东方之珠》词谱)

2、演唱 “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3、再次复听歌曲《东方之珠》,播放 VCD 影片,学生跟随演唱,并要求学生注意歌曲可分为几部分?

4、表现歌曲,分组对歌曲进行实践创造

(1)在充分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分男女声部,随 VCD 伴奏进行演唱。(2)男女生对唱表演,高潮部分大家合唱跟随。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经苍桑,香港、澳门已经顺利回归到祖**亲的怀抱,台湾的回归也已指日可待,但回归的历程仍然需要我们做出艰辛的努力,期望就在你们的身上,为了祖国统一,为了民族的昌盛,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第二单元

走 进 室 内 乐

单元目标:

1、聆听《二泉映月》、《G大调弦乐小夜曲》及《如歌的行板》

2、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与其相关的音乐知识。如:鱼咬尾、小夜曲、室内乐等。

3、尽量培养学生独立检索资料、阅读资料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做到有准备地、积极主动地聆听音乐。

教材分析:

1、《如歌的行板》是柴科夫斯基《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乐曲的素材是一首叫作《凡尼亚坐在沙发上》的民歌。《如歌的行板》采用复三部曲式写成。演奏时,4件乐器通常都加上弱音器,从而使其音色都带有朦胧、暗淡的色彩。

2、阿炳的《二泉映月》音乐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必然会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极大共鸣。它的旋律使音乐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起伏连绵的律动美感,仿佛是道不完的苦情话,流不完的辛酸泪,给人以“叹人世之凄苦”,“独怆然而涕下”之感。另外,乐曲的艺术美感还表现在于深沉中含质朴,感伤中见苍劲,刚柔并济,动人心魄。再则,这首乐曲体现了注重情深、着意传神的法则,发人联想,令人回味

3、《如歌的行板》宛如一副美丽、忧伤的风景画,教师如果借助于俄罗斯的文学、美术等相关艺术内容,从多角度、多侧面丰富学生对作品的感性认识,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性认识,并通过在反复的聆听中熟悉旋律,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调动学生一切能调动的感官,来挖掘学生对作品理解的情感深度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如歌的行板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充满诗意、深情、宁静和略带忧伤的俄罗斯风格的音乐感兴趣,并乐意了解柴科夫斯基相关的音乐作品;

2、能让学生背诵《如歌的行板》主题旋律;

3、引导让学生用心灵感受音乐,引起共鸣与联想,能把乐曲忧伤、压抑、冥想的情感,通过各种形式(包括形体、动作、语言)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调动学生一切能调动的感官,来挖掘学生对作品理解的情感深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相关声像资料(或多媒体课件)、电脑平台(或声像播放机)、音色、乐器、绘画等 教学过程

1、营造氛围 听:课前播放俄罗斯音乐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把同学们带到充满诗意、深情、宁静和略带忧伤的俄罗斯风格的音乐氛围。

2、导入(视、听)

师:请同学们在老师钢琴的音乐(如歌的行板)伴奏下,欣赏几幅不同时期的油画,并说出钢琴演奏的音乐比较适合哪一幅画的意境?为什么? 欣赏油画:

⑴列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⑵勃鲁盖尔 《农民的婚礼》 ⑶莫奈

《草地上的晚餐》

生(1):音乐旋律比较沉闷、忧郁,比较适合第一幅作品。

生(2):有一种压抑感,令人肝肠欲裂,使人心都碎了,我选择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师:同学们的选择的油画作品跟音乐比较吻合,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走进充满诗意、深情、宁静和略带忧伤的俄罗斯音乐作品——《如歌的行板》

3、教授新课 a、作业展示

师:音乐作品《如歌的行板》是俄罗斯民族乐派伟大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经典作品,请各组同学们把搜集关于“柴科夫斯基”的资料拿出来一起共享。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新知识的搜集与归纳,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b、完整地欣赏《如歌的行板》 你们聆听到了什么,宛如看到了什么? 生(1):听到了一种来自内心的呼喊。

生(2):我好像看到了一群人孤立无援,非常无助。生(3):我好像看到了人们在忍受苦难,痛苦呻吟。

教师引用俄国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感慨:“从这首乐曲里,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C、用呼吸来感受第一主题乐句 ①师:每个小节处呼吸的感受怎样? 生:呼吸比较顺畅

②师:每个乐句呼吸的感受怎样? 生:呼吸比较困难,时而气长,时而气短

设计意图:通过呼吸来感受音乐的暗淡、郁闷和压抑。d、唱、奏

师:请同学们跟着弦乐四重奏的音响唱会“主题一”音乐,并模仿小提琴的弓法来体会音乐的分句。

每个乐节是由一个连线来示意的,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进行来体会四个乐节的音乐。生:乐曲好似用语言诉说的自己的愁绪。

设计意图:体会到音乐就好似说话的语气一样在表达人的情感。e、议、说

学生熟唱“主题一”曲谱后并讨论 “主题一”的旋律和特点是什么?

教师从音色的暗淡、乐句不对称美、主题后半部出现的变奏等特点来启发,让学生用美丽伤感的语言来表达一种音乐心境。生: 我好像站在秋天的落叶中长叹。

生:我从音乐中读懂了理想与现实带给我的苦闷。设计意图:借助文学的语言来来感受音乐 f、听、动

欣赏第二段音乐,找出由半音下行的固定动机和情绪变化。提问:

①固定动机表现了什么情绪?

在学生的哼唱中,教师启发学生用左顾右盼的眼神、形体、和沉重的脚步来想象固定动机中所表达的一种不安、烦闷以及不可排遣的郁闷心情。②弦乐出现了明显的高音和新的素材,寓意着什么?

与学生一起做张开双臂、仰天长叹的动作来感受向苍穹祈祷的心境。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音乐。g、议、探

探讨第三段再现音乐的音乐形象 ①播放第三段音乐

②学生分组讨论,音乐第三次主题的出现这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

生:熟悉的旋律再次出现犹如枯草欲生,封冻欲裂,冷寂的心要破解,我们再一次听到俄罗斯人民心底的呼唤。

生:再现部音乐更多的是俄罗斯人民渴求期盼以及心灵的呼喊。③总结小组意见并汇总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研究性、自主性的学习探索精神,并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展现出学生们的艺术素养。课堂小结:

学生一开始很难进入到音乐的情感世界,也很难与作者产生共鸣,在呼吸的时候,我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呼吸顺畅与呼吸困难的,并进行对比,当同学们进入状态后,我让同学们跟着弦乐四重奏的音响唱会“主题一”音乐,并模仿小提琴的弓法来体会音乐的分句,体会到音乐就好似说话的语气一样在也表达人的情感,这时,学生对音乐有了一些共鸣,怎样更进一不深化到情感的高度,第二课时

一、课题:G大调弦乐小夜曲

二、课型:欣赏课

三、教学目标 :

1、聆听《G大调弦乐小夜曲》,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能从音乐旋律的特点探索其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

2、能够用忧伤、压抑、思念的情绪演唱〈夜曲〉。

3、了解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

四、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歌曲教学理解旋律对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

用连贯统一并带忧伤的情绪演唱歌曲

六、教学过程: A:听赏导入 《二泉映月》

1、听乐曲,并有同学朗诵描写乐曲意境的短篇。

2、导入〈夜曲〉

从朗诵中得到对理解乐曲的启发

理解旋律的发展方向对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 B:歌曲教学 《夜曲》

1、教师弹奏歌曲,让学生说音乐的情绪。

2、出示歌词,集体朗读歌词

3、集体哼唱旋律,注意歌曲旋律的发展方向

4、给歌曲分句

5、歌曲练唱,解决轻声和声音连贯的问题 C:乐曲欣赏

《G大调弦乐小夜曲》

1、听全曲,说说音乐的情绪

2、学习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

(1)唱主部主题,说不同的音乐性格(2)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的不同性格

主题a,用拍腿和击掌做对答式的声势

主题b,用手势划线条表现柔和的旋律(3)合唱两个主部主题(4)副部主题做律动

3。简介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复听音乐 师生总结

第三课时

一、课题:二泉映月

二、课型:欣赏课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二泉映月》,二胡独奏区的演奏效果,体验乐曲的悲凉、向往光明的情绪情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2、通过欣赏,能够体验和感受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那种倔强、刚毅的性格,同时学习他那种坚决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3、.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建设国家而努力学习。

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会乐曲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乐曲的有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可分为:古代音乐、民族器乐曲、民歌、戏曲曲艺音乐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民族器乐曲。

请学生例举一些中国的民族乐器的名称。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关二胡的重要的民族乐曲,请讨论后例举中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或二胡名曲。导入课题——《二泉映月》。

2、作者介绍(请同学们打开网络资料自己阅读了解作者生平)

华彦钧 :小名阿炳(解释:炳是光明显著的意思。正好与阿炳的显示情况相反)1893年出生——1950年去世(1893年与我国伟人毛泽东同年出生)。

阿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灌录个人专辑录音带和唱片的民间艺人。

介绍作者的生平——创作风格——主要作品

3、、作品介绍:首先,阿炳的坎坷人生和悲惨境遇,正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一幅缩影,自然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与同情。阿炳威武不屈,忠诚爱国的品格和气节,表现了一种民族的气度和精神,令人佩服。阿炳的《二泉映月》等音乐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必然会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极大共鸣。

其次,它的旋律发展,使用了中国民间的乐句首尾衔接,同音承递的旋法,使音乐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起伏连绵的律动美感,仿佛是道不完的苦情话,流不完的辛酸泪,给人以“叹人世之凄苦”,“独怆然而涕下”之感。另外,乐曲的艺术美感还表现在于深沉中含质朴,感伤中见苍劲,刚柔并济,动人心魄。再则,这首乐曲体现了注重情深、着意传神的法则,发人联想,令人回味

4、介绍二胡:二胡又名南胡,构造分琴筒、琴杆、轸子、千斤、弓等,张弦二根,大多采用五度定弦。弓夹在两弦中,琴筒上蒙蟒皮。音域为d1-d3(a3)。音色柔和优美。本世界初,刘天华先生写了《良宵》等十首二胡独奏曲和一套二胡练习曲,提高了二胡的性能,使之成为独奏乐器。(具体由课件展示)

5、作品欣赏

播放《赛马》的音乐,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播放《二泉映月》片断,感受乐曲哀婉、凄凉的情绪。引导学生说说听后两段音乐的不同感受。引出课题

师:这段音乐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完整的欣赏乐曲——《二泉映月》。

6、、学习乐曲的引子和主题旋律,体会反映的思想内容:(1)感受主题音乐,并唱一唱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乐曲的主题音乐 生:随着音乐用“嗯”轻轻的哼唱(2)播放音乐主题2 A、听到这里同学们感受到这位盲艺人内心怎样的痛苦呢?(学生各抒己见)

B、这位街头流浪的音乐家饱尝了人间的辛酸苦辣,孤独地用他心爱的乐器倾诉心中的坎坷、痛苦、不平,音乐中多次出现这样一个感人的音调(出示音乐主题——哼唱体验)

C、这一主题不断变化、发展,音乐层层推进,产生了最为愤慨的、激动人心的高潮,让我们继续欣赏,当你听到高潮时可举手或用合适的神情、动作表示出来(放至高潮处)

D、此时此刻,你们心中有何震撼?你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E、命运对他如此不公,生活对他如此残酷,倔强刚毅的阿炳终于发出了激愤的呐喊(出示高潮音乐,一起唱唱、议议)

F、这是他对命运的挣扎和反抗,是他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和愤怒,是他积淀已久内心情感的全部发泄(播放高潮及过渡句)

然而苦难生活也磨练了阿炳倔强刚毅的个性:不向命运低头,勇于向黑暗现实挑战。

G、乐曲到这里似乎可以结束了,然而音乐中还有一个更为深情、细腻的尾声,让我们一起倾听主题的最后重现(播放尾声音乐)

意犹未尽的尾声给了我们怎样的遐想?

7、拓展延伸

师:在我们江苏还有很多的二胡演奏家,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生:请学生小组交流

师:出示刘天华、闵惠芬的图片和有关资料 了解江苏二胡演奏家——刘天华、闵惠芬

欣赏有关的二胡曲目——《光明行》、《空山鸟语》片断音乐

8、请同学把欣赏这首乐曲后的体会写下来,然后通过网络进行讨论总结。

9、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欣赏了民族乐曲《二泉映月》,通过欣赏不仅了解了我国民族乐器二胡的一些知识,更主要的是体会了乐曲的如泣如诉、如悲如怒的情调及二胡的演奏效果,还有作者在充满坎坷和磨难的生活中那种倔强不屈的精神,同时他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课后同学们多搜集欣赏一些民族器乐曲,更深的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第三单元

歌 剧 探 幽

单元构思: 对于欣赏歌剧,学生的心理难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歌剧是一门可望不可及的艺术,太古典也太深奥,并且学生平时接触歌剧也不多。因此用歌剧、舞剧、话剧、音乐剧作为选择来导入,意在打破这种心理定势,让学生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易于把握的对比欣赏有浅入深地进入到歌剧的艺术领域。在大量浏览、设问、演唱和重点欣赏相结合的基础上设计了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特点,共同演绎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的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展示了学生的才能,又是对歌剧艺术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升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及对歌剧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表现和倾听的能力。

第一课时

课题: 中国歌剧《白毛女》

教学目标:

1.通过听、看、模仿,了解歌剧这一艺术形式,熟悉有关歌剧的一些基本知识。

2.通过听、看中国歌剧《白毛女》选段,指出人物声音特点以及音乐的旋律特点,并用语言表达作品丰富的情感。3.通过模唱歌剧片段,感受表演歌剧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歌剧,体验歌剧的魅力,从而让学生接受歌剧、喜欢歌剧。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模唱、表演歌剧片段,感受其艺术特点。

教具准备: 红头绳等表演道具、丰富的影音资料、CAI课件、录音机

教学设想: 本课是一堂以欣赏为主的音乐综合课。旨在通过对《白毛女》的故事情节发展为脉络(幸福生活——非人遭遇——重见光明),欣赏中国歌剧《白毛女》片段,让学生接触、了解歌剧这一音乐形式,并喜欢上这一音乐形式;再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与理解,能揣摩歌剧表演中人物内心的情感,并能简单地进行模仿、即兴创编。

教学过程:

一、定向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学:

3、故事导入

师:课前同学们都了解了〈白毛女〉的故事,今天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跟随老师播放的音乐有感情地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师对故事进行评价或者补充,并引出“歌剧”这一题材

师: 刚才这位同学给我们生动地讲述了白毛女的故事,你们知道这个故事来源于哪里吗?

师:白毛女的故事就选自于我国著名的歌剧〈白毛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这部歌剧,一起来体验她的魅力。

(一)、幸福生活

师: 过年了,喜儿在家等待着出门躲债的爸爸回家和她一齐团圆。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喜儿的歌声。

1.学生倾听歌剧《北风吹》、〈扎红头绳〉,体会歌曲中人物的声音特点。

师:你能说一说他们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吗?(喜儿:声音清脆、甜美 杨:浑厚、低沉)2.出示歌谱,学生模仿二人的声音朗读歌词 再次听赏歌曲,体会两首歌曲的旋律特点。(《北风吹》:舒缓 《扎红头绳》:欢快)3.模仿二人的声音演唱歌曲《扎红头绳》

4.师:听了他们的声音,你能描绘出他们的形象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听、看,感受不同人物的音色特点,并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并通过歌曲了解故事发展情节)

(二)、非人遭遇

他们是不是你想象中的样子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喜儿和杨白劳的表演。

1.CAI播放,《北风吹》、《扎红头》绳选段,写生观察他们的动作、眼神等表演特点

2.教师再次播放《扎红头绳》,学生模仿演员的表演动作、表情。3.请学生上台跟随音乐表演《扎红头绳》。4.学生评价,挑选出最优秀的小演员

5.师:就在过年的这天晚上,杨白劳被地主黄世仁抓走了,后来杨白劳被逼死,喜儿也被强抢过去低债。她无法忍受他们的百般凌辱,便逃到山上的庙里,靠吃野果和别人供奉菩萨的供品维生。由于食物里面缺乏盐,她的头发全部变白了,人们都以为他是一个女鬼,也有人称她“白毛仙姑”。

CAI播放《恨似高山仇似海》,学生体会其旋律特点 6.学生畅谈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欣赏影片,能通过听、看、模仿等手段,感受作品的艺术特点,并参与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并从中享受乐趣。)

四、表现与创编

(三)、重见光明

1.学生寻找歌剧需要具备的要素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歌剧《白毛女》的几个著名片段,你能在刚才的歌曲中找一找歌剧需要具备的要素吗? 生:~~~~~~~ 2.总结歌剧的含义 师: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以唱歌为主。音乐是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剧演员必须具备歌唱和表演的艺术才能。器乐除为声乐伴奏外,还担负着刻画人物性格、揭示剧情发展、烘托环境的任务。

3.师:喜儿在山上受了几年的苦,终于等到新中国解放,最后被解放军救了出来。老师这里有一段歌词,你能为这段歌词配上音乐、背景吗?

4.分组讨论、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选用合适的音乐为故事配音的活动,更深刻地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五、拓展、总结

其实呢,除了《白毛女》,还有更多优秀的歌剧需要我们去发觉,今天时间有限,老师不能一一给大家介绍了,老师就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外作业:每人课后都看一看其他的歌剧,然后在班上开一个交流会,给大家介绍你最喜欢的歌剧或者是当中最喜欢的一首歌好吗?

第二篇:初三音乐教案17册

初三音乐教案 任教林海蓉 爱我中华

[背景分析]: 《爱我中华》是一首集中我国南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歌舞音调创作而成的歌曲,4/4拍, B调式。曲式结构为三段体,即A+B+A+C。其中,A段(领唱部分)是全曲的主题段,B段和C段(齐唱部分)是与A段构成对比的段落。整段音乐既跳荡又平稳,表现出一种载歌载舞的喜悦之情。B段是一个带有插句性质的对比性段落,这个只有三个音(sol、rei、dao)构成的乐段基本上重复的是一个音型,这种带有集体舞风格特点的节奏型,第一次轻松地将歌曲送上高潮。C段是一个具有较强对比性质的音乐段落,此段音乐的节奏型既表现出“呼口号”的气势,又表现出集体舞的欢快和热烈。整首作品有张有弛,一气呵成。[教学理念]: [案例描述]: 课 题:《爱我中华》 教 材:人音版

课 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授课年级:初 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歌舞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二、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爱我中华》。

三、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演唱了解江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及方言特点。教学难点:

学生对江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及方言特点比较陌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教学设想:

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感觉、欣赏的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体验的机会;给学生提供感觉音乐美、创造音乐美的时机;还音乐课堂以快乐。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竖笛 德育渗透: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很高兴和在座的同学们认识,并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谢谢同学们!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表扬。

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课件1:背景画面)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 生:五十六个民族。师:分别有哪些呢?

生:汉族、回族、藏族、壮族、白族、蒙古族、苗族等。

师:这五十六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区环境等的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不同,所产生的歌舞音乐肯定也不相同。那么,什么是歌舞音乐呢?(课件)

三、激情参与(视唱):

1、师:欣赏完这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同学们想不想学唱这首歌曲呢?(想!)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这首歌,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游戏:(课件3:动画)师:同学们请看屏幕,这个美丽的小公主在干什么呀?(答:唱唱跳跳,一副很开心的样子)师:你们觉得缺了点什么吗?(答:音乐)

师:我们就看看配上什么音乐比较合适呢?(课件4:视唱谱+音乐+动画)1=4/4 0 5 5 25 15 2 0 5 5 25 15 1 0 5 5 啦 5 1 5 2 5 1 5 12 3 2 1 0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 注意:

(1)强调正确坐姿。

(2)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

(3)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4)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

四、学唱歌曲:、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首歌曲《爱我中华》,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想!)(课件)

听后回答问题,并分别讲解:(1)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2)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装饰音。、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4、教唱《爱我中华》一歌(1)完整视唱旋律。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音准)(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

注意:

1、装饰音、修止符的运用。

2、控制整体音量。

3、高音时不要喊叫,注意声音强弱对比。(4)请部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竖笛练习。1=F4/4 0 0 1·4 4 1 0 0 6·1 1 6 0 0 1 4 1 4 1-1 1 1 1 0 0 1·4 4 1 6 1 2

(5)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分声部完整演唱。请部分同学将以上竖笛练习曲为本歌曲作伴奏。(或部分舞蹈队员伴舞)(6)通过学习《爱我中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歌曲《爱我中华》引入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简介,并欣赏部分民族歌舞音乐。

师:我们刚才学习了《爱我中华》这首歌,也基本熟悉了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的特点,那么我国的这些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都分别有哪些特色呢?请看资料。接下来我们就欣赏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歌舞音乐。

1、先请欣赏一段蒙古族歌舞音乐。

特色:热情、勇敢、节奏欢快 举例:《娃哈哈》《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2、维吾尔族:被誉为“歌舞民族”

特色:开朗、奔放、造型优美、挺拔

举例:《娃哈哈》《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3、傣族:动作优美灵活有雕塑式的造型美。举例:《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4、藏族:“弦子舞”一般用于慢板抒情音乐。

举例:《翻身农奴把歌唱》、《青藏高原》

六、欣赏由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全体学生进上步熟练此歌。6、请同学们再次细细品味一下这首江南民歌。(要求:轻声哼唱。)(课件8:教师范唱)7、请同学们唱歌词。之后提问:这首《采茶舞曲》描绘的是怎样一幅美丽画卷?

生:a、描写江南美景;b、采茶劳动时热闹场面;c、采茶姑娘们采到茶时高兴喜悦的心情;等等。

教师总结:歌词前四句,在赞美江南秀美的景色及茶乡西湖的新气象。音乐婉转细腻,带有轻巧的色彩,后几句表现采茶姑娘的劳动景象,后又表现了采茶姑娘们的心情。(课件9)8、完整演唱一遍《采茶舞曲》。(教师MTV+卡拉OK)

五、游戏“超级模仿秀”

〈一〉师: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好吗?请看大屏幕(课件11:模仿秀1)[音乐响起]先请大家一起模仿用方言来演唱。再次欣赏原音重现!

学生们非常踊跃。教师将全班分成两个大组分别演唱,较优秀的给予表扬和掌声鼓励。〈二〉师:现在模仿秀2开始,(课件12)[音乐响起]:同学们知道要模仿什么吗?(跳舞!)答对了!大家一起欣赏《采茶舞曲》片段,并学习采茶的舞蹈动作。(教师视学生模仿情况可将采茶动作配合着音乐稍微规范统一,更加形象化、生动化。)集体模仿之后可挑选几位同学上台来代表小组模仿表演。让同学们自己评价。仍然给较优秀的同学予表扬和鼓励。(响音乐)

点评:巧妙的把电视娱乐节目的形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热情被迅速调动起来。变要他参与为他要参与。将整节课推向最高潮。

六、完整演唱:(课件5:教师范唱MTV)

让学生尽量用学过的方言来演唱,中间部分可适当加入舞蹈动作。体会采茶时愉快、喜悦的心情。

七、小结: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会了用鸟语般的方言来演唱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歌曲,它委婉细腻,富有诗情画意,仿佛把我们带入那风光秀丽的江南,和一群美丽的采茶姑娘们一同分享着劳动的快乐、丰收的喜悦。劳动中孕育着欢声笑语,劳动中孕育着无数美妙的歌曲,劳动中孕育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教学反思]: [案例点评]: 总评:本节音乐课是充分利用艺术手段进行艺术教育的经典范例。是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成熟作品之一。其主要特点简述如下:

1、充分体现出教师的艺术水平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能歌善舞,语言优美,表情和蔼。有艺术教育工作者的气质和涵养。

2、以审美为核心,从欣赏江南的美景开始,利用各种形式先感受音乐,到喜欢音乐,到学习音乐,到参与音乐活动。从教具选择、素材应用、教师的言行等处处都显示了美在其中。

3、艺术地处理欣赏音乐与音乐理论传授之间的关系,重视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巧妙的设计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辅之以精练讲解、挖掘,音乐知道有机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达到情智互补的境界。

4、教学过程设计精妙。这节课是一首教唱民歌为主的综合课,难度很大。教师在教程设计中对音乐知识的渗透,对音乐的认识、理解,都按照螺旋上升的原则完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再加上教师在每个环节中,环境渲染精妙,学生掌握起来轻松愉快。

5、教学方法选择灵活有效。注重学生音乐习惯的培养。并授之于法。充分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多媒体设计水平高,教师亲自拍摄制作了MTV等。都给课堂教学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6、注重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情感。注重心理辅导,为学生将来的学生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背景分析]: 《爱我中华》是一首集中我国南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歌舞音调创作而成的歌曲,4/4拍, B调式。曲式结构为三段体,即A+B+A+C。其中,A段(领唱部分)是全曲的主题段,B段和C段(齐唱部分)是与A段构成对比的段落。整段音乐既跳荡又平稳,表现出一种载歌载舞的喜悦之情。B段是一个带有插句性质的对比性段落,这个只有三个音(sol、rei、dao)构成的乐段基本上重复的是一个音型,这种带有集体舞风格特点的节奏型,第一次轻松地将歌曲送上高潮。C段是一个具有较强对比性质的音乐段落,此段音乐的节奏型既表现出“呼口号”的气势,又表现出集体舞的欢快和热烈。整首作品有张有弛,一气呵成。反思:

流行音乐中的几种形式 ——初三年级音乐实验课

一、教学构想及教学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不断尝试着新鲜丰富的生活。音乐作为一门不可或缺的艺术种类而言,有着其自身的特点。音乐是美的、多种类、多元化的。它既古老又现代,既优雅又时尚。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多样善变的节奏,体现了人们在不同意境中的思想感情。学生们喜欢音乐、喜欢唱歌,从各种媒介中获得她们衷爱的音乐形式、音乐作品、创作者及演唱者的相关信息。显然,单一的音乐教学内容,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学生对不同音乐的求知欲望。“把流行音乐引入音乐课堂”——这是音乐课程设置中的挑战,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我们要通过缜密的资料查阅、细致的筛选、严谨客观的讲解、极有趣味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听流行音乐、哼唱流行歌曲到通过分析其发展进程、学会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流行音乐。

初三年级的学生,有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又具备敏感细腻的心理特征。相比之下,女中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更趋向自然纯真。她们喜欢美的旋律、追求崇尚美的感受,渴望体验美的真谛,更愿意成为美的少女。新的教学大纲也告诉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的美,用心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空间。

二、教学内容:

本课的题目是——“流行音乐中的几种形式”,因此重点放在“形式”上。教师从众多的流行音乐形式中挑选了四种具有代表性、易懂性、时尚性的音乐形式,它们分别是“节奏布鲁斯(R&B)”、“说唱(RAP)”、“摇滚(ROCKROLL)”和“电子音乐(ELECTRON)”。

本课全部教学内容来源于相关书籍查阅、网络下载、日常音乐知识的积累。在某种意义上,本课可以定格为一节“音乐实验课”。

三、教学环节:

本课教学环节设计以清晰、简洁、趣味性参与性强为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自习、自创的综合能力。

1、新课导入

2、流行音乐中四种形式的音乐渊源、音乐特点、构成规律的讲解、分析、辨别,学生相关参与活动贯穿始终。

3、课堂小结

(注:具体内容参看教案)

四、教学方法:

1、本课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课前、课中、课后都贯穿学生的各项参与活动。如:课前将学生分组,对自己感兴趣的音乐形式进行资料查找收集;课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即兴创作音乐形式,理解其特点;课后的讨论等等。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挖掘她们的创造、创新思维潜能,理智地欣赏鉴别音乐。

2、大量有趣丰富的影音资料,错落有致地安排在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不仅为概念的讲解、举例提供了方便,而且更突出了知识的条理性,有效地突破重难点,增加教学密度,提高教学质量。

3、教师尽可能地把较先进的音乐设备带到课堂上,与教学常用乐器相结合,进行演示,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变得立体真实。如:R&B音乐要素构成的分析、RAP的即兴创作、电子音乐是通过什麽乐器实现的等等问题。学生从中可以真正体会到音乐的多元快速的发展,大大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的知识,使课堂更加富有现代气息。

五、课前准备:

1、在校园中以采访的形式提出关于流行音乐的相关问题,学生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并摄制成影像。教师根据本课音乐知识需要,个人摄制教学用演示影像。

2、课前,将作课班分为四组,学生选择音乐形式进行资料查找。

3、制作本课教学课件及相关教具。

4、音乐设备的准备。教 案

课 题:流行音乐中的几种形式 课 型:综合课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一、通过介绍流行音乐中的四种形式,从发展进程、基本结构、音乐要素等角度分析各形式在音乐中的典型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地辨别鉴赏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

二、学生们通过理解体会,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音乐方面的创造创新才能,启迪美的意识,创造美的空间。

三、音乐是多元化的艺术,本课还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现代科技在音乐中的运用,展示音乐课堂丰富新鲜的氛围。教学重点: 一、四种音乐形式的讲解分析。其中节奏布鲁斯和说唱为重点,摇滚和电子为了解。

二、围绕四种音乐形式展开的学生活动。教学难点:

一、学生通过理解分析对音乐的即兴创作。

二、学生通过本课可以真正地对流行音乐有更新更多的认识,并学会客观地分析欣赏不同的音乐。

教学方法:讲解 演示 比较 列举 即兴创作 分析学生相关的参与活动 教 具:自制教学课件 音乐设备 电脑 投影 黑板 钢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5分钟)

1、教师播放在校采访的录像:

关于流行音乐的一些问题及学生们的回答情况。

学生看后可以进行讨论,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2、学生们按照预习作业划分的小组坐好,准备出预习作业。

观看录像,观察其他同学对流行音乐的理解,结合自身观点,发表看法。

按组的划分坐好,准备出查找的资料。

通过课前的录像采访,深入到学生中间,观察她们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并给同学播放。观看的学生不仅感到亲切真实,更激发了她们的求知欲望,在新课导入时就已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了。

课前已划分了小组,对本课中即将出现的四种音乐形式进行资料查找,培养学生预习自学的习惯。

二、流行音乐中的四种形式:(35分钟)

(一)节奏布鲁斯音乐(15分钟)英文名称:R&B

1、提问:R&B音乐的起源?R&B在音乐表现上有什麽特点?

2、总结:(电脑演示)起源:R&B(Rhythm and Blues)中文翻译成:“节奏布鲁斯或节奏蓝调”。它原是一種黑人的流行音乐,最早R&B是Blues和Jazz的混合体,是从慢舞转向节奏舞蹈的雏形音乐。

特点:R&B体现了显著的节奏或节拍,另外它的旋律也交代的很清晰,往往听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目前R&B已成为乐坛宠儿,当然现代的R&B又混入了别的音乐的元素。R&B音乐的基本结构:

布鲁斯的音乐元素+强劲的节奏

3、教师发出印制的歌谱,带领学生进行视唱。教师利用音乐设备加入节奏的伴奏部分 播放本段旋律的原版演唱。

4、教师带领学生用R&B的音乐方法演唱已学过英文歌曲《yesterday》。

以组为单位,根据个人查找的资料,回答教师的提出的问题。不同意见可以讨论。听讲 观看演示 思考 分析 记忆

学生看歌谱进行视唱,掌握歌曲旋律。和着音乐的节奏,哼唱音乐旋律。听赏 对比 分析

用感情和理解对音乐进行新的诠释。

进入本课重点内容的教学。

R&B音乐为当今比较流行的音乐形式,且学生们听到的机会很多,对其有一定的认识基础。

为学生们介绍这种音乐形式之前,可以将英文书写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相关了解字母代表的意思,有利于音乐结构的理解。

学生先进行预习作业的反馈,教师给予总结,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通过介绍音乐形式的起源和特点,引导学生确立此种音乐形式的音乐元素及基本构成。

把简单的旋律给学生视唱,加入强劲的节奏,恰好是R&B音乐的基本构成模式。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R&B音乐的特点。之后,放出本旋律的原版演唱,学生们可进行对比,加深趣味性和记忆。

学生将已学过的歌曲加入R&B的音乐元素,培养她们理解创造的能力和丰富的音乐感觉。

(二)说唱音乐:(10分钟)英文名称:RAP

1、提问:RAP音乐的最大特点?

2、关于RAP音乐:(电脑演示)

70年代中期在黑人和纽约市外行政区的青年中间开始流行迪斯科、霹雳舞、和说唱乐。街区那些去不起时髦俱乐部的青少年厌倦了迪斯科音乐,他们演奏更重一些的黑人流行音乐,来回重复同一张唱片的内容。当主持人在音乐中加入说唱(开始时是用60年代流行的语言朗诵一些街头即兴诗歌),这种音乐开始成为了说唱。RAP的基本构成: 说唱+节奏

3、学生根据自己的校园生活写一段歌词,引导学生用RAP的语感进行说唱,教师和以伴奏。

回答 讨论

听讲 理解 观看演示

创作即兴歌词,进行说唱试验。

RAP音乐是一种较为特殊的音乐形式。它以说唱为主,歌词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强烈的节奏有使人随之舞动。

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创作能力及对音乐灵活丰富的感知能力。

(三)摇滚音乐:(5分钟)英文名称:ROCK&ROLL 1.提问:摇滚音乐中的常用乐器?

2.播放教师个人摄制的教学影视片段——《摇滚音乐中的常用乐器》 基础乐器:吉他、贝司、鼓 扩充乐器:键盘、管乐等。

回答

观看影音片段,了解摇滚乐中的乐器

关于摇滚音乐的介绍,不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主要以观看教师摄制好的影音片段为学习的途径,熟悉摇滚乐队中的常用乐器应用。

(四)电子音乐:(5分钟)英文名称:ELECTRONIC

1、电子音乐是用电子合成的音乐,它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出现在音乐的舞台上。(电脑演示)

2、教师播放演出图片资料供学生观赏。

3、教师演示音乐设备并让学生参与,体会电子音乐的创造过程。

听讲

观赏 观察 思考

参与演示

电子音乐是科技色彩极强的音乐形式,学生通过观赏影片、演示音乐设备,体会电子音乐的神奇,了解电子音乐的创作过程。

三、课堂总结:

1、听辨音乐形式。

2、本课学习的四种音乐形式。

3、引导学生真正认识优秀的流行音乐,关心好的流行音乐作品。

4、课后作业:搜集相应音乐形式的影音资料,进行归类介绍。

听辨音乐形式 回答

与教师一起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回忆。

课后作业

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可以理清知识的脉络,突出重难点的记忆。及时的课堂测试可以反馈学生本课学习的效果。

课后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音乐知识。

课后小结 反思:

第三篇:初三音乐教案(共)

初三音乐教案《当兵的人》教学设计

三里河中学 肖双红

一、教学内容:

学唱《当兵的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叫“进行曲”,愿意深入总结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能力目标:学会唱《当兵的人》这首歌,能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3、情感目标:初步了解当兵人的生活,热爱当兵的人。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

三、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音乐第13册第四单元 “当兵的人”是现代军人的代名词,也是一个透着光荣感、充满自豪感的称谓。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军人们放弃了不少个人机遇,以无私奉献精神,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1994年,当兵出身的作者在部队深入生活时有感于此,创作了歌曲《当兵的人》。王晓岭的词作歌颂了军人在和平年代的价值,唱出了新时期士兵的豪迈心声。曲作者臧云飞、刘斌谱出一首极具阳刚之气的进行曲。音乐简炼上口,第一句“咱当兵的人”就以先声夺人的气势唱出了军威。这首歌由刘斌首

唱,深受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喜爱,被人们誉为“真正军人的歌”。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设计意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为下面的学习做情感上对比引入。学生通过对同一体裁的不同乐曲进行互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进行曲这种体裁有了更深更多的了解,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启发和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1、《拉德茨基进行曲》音乐声中,学生边击拍边走进教室。(教师简单介绍曲名及表现内容)

2、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说出更多的军歌?(充分挖掘学生对军歌的了解程度)

3、播放《一二三四歌》和《说句心里话》。类比欣赏,拓展延伸。(设计意图:通过对同一体裁的不同乐曲进行互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进行曲这种体裁有了更深更多的了解,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启发和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4、问题:这两首歌曲音乐风格有什么不同?

(在感受音乐时让学生用不同动作加以体验风格,并引导学生从速度、力度、节奏、情绪上去辨析以及找出答案。)

(二)导入新课教学:

1、教师播放歌曲《当兵的人》。

思考:(1)这首歌是进行曲还是抒情歌曲?(2)歌曲情绪前后是否一样?前后情绪有什么变化?(3)并要求学生用不同力度的动作挥拍体验。

2、听后学生回答上面问题。

3、探讨歌曲的前后部分为什么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轻放音乐,学生熟悉曲谱,自读歌词,师巡回指导,解决疑难句。)

4、讨论发言,形成要点。

(1)根据歌词内容前后的不同。(并让学生用不同的情绪、声音、力度来朗诵歌词)

(2)根据曲谱上的记号变化。

A、老师把去掉休止符、重音、切分节奏,附点的乐句与原乐句对比弹或唱,让学生听辩。并理解音乐记号的作用。

B、通过学唱,让学生理解:音区变化,力度变化也会使歌曲情绪产生变化。

5、复听这首歌并轻唱,再次感受歌曲表达的意境。

6、问题拓展:

1、探讨:军人为什么有如此独特的风格?

2、讨论、明确:

a、特殊的使命,有钢铁的纪律,因此铸造了军人的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钢铁意志,——“军营是铸造真正男子汉的地方”。b、人民军队爱人民,对人民无限忠诚。

7、课堂短片欣赏:

老师:请看我们的军队。(用多媒体播放〈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播放〈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为下一课时的欣赏教学做好铺垫,画面中军人的形象深深的吸引着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战士们的心理。)老师:让我们以军人为榜样,争当时代青年。

8、课堂实践:

〈1〉学生用多种形式分组讨论后演绎歌曲。

〈2〉个别学生身穿军服表演解放军的风采,其他学生一边小声歌唱一边拍手为这首歌伴奏。

〈3〉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表演这首歌。(教师将《当兵的人》作为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音乐教学的所有内容都具有体验性和操作性,击拍为进行曲的节奏特性:鲜明有力;演唱为进行曲的情绪特点:雄壮有力;队列创编与展示为进行曲的基本特点:步伐节奏。由感性到理性,准确、清晰)

六、教学拓展

1、分析歌词,分组讨论歌词中的“一样”和“不一样”。(自问自答的形式)

2、听两段不同历史时期的军旅歌曲,让学生体会当代军人与过去的军人一样不一样。

3、面对亲人解放军,你准备选用哪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A、写一段赞美解放军的话。

B、唱一首歌歌颂解放军的歌。C、做一件有趣的作品。D、画一幅美丽的图画。E、跳一个欢快的舞蹈。F、写一封慰问信。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根据歌曲表情需要,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演唱,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豪迈情怀。重点落在有情感的演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以情感体验为线索,展开各项学唱活动,由于本节课目标设计较合理,学生能够积极地乐于参与其中,特别是在最后升华处,学生的情感表达很丰富,效果也较好。

第四篇:初三音乐教案冬之旅

初三音乐教案冬之旅(2课时)

第六单元——冬之旅(共两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踏雪寻梅》。

2、欣赏:声乐作品《我爱你,塞北的雪》;器乐作品《咏雪》。

3、诗朗诵:《沁园春·雪》。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

1、学会二声部歌曲《踏雪寻梅》,做到演唱时声音和谐统一。

2、通过欣赏《我爱你,塞北的雪》、《咏雪》两首音乐作品,感受音乐是怎样表现冬景、抒发情怀的。

3、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踏雪寻梅》。

难点:解决二声部歌曲的和谐及音准。

教学过程: 1.首先播放为毛泽东诗词谱写的歌曲《沁园春·雪》的歌曲录音,并通过投影或电视画面,展现冬雪的美景。使学生在视、听双重感官的作用下,感受冬的圣洁、博大与美丽。在音、画的结合中享受审美,从而自然地导入本课主题。

(1)聆听之后可以让学生简述一下初步的感受。

(2)说出歌中所表达的内容。

2.播放歌曲录音《踏雪寻梅》,学生对照歌词认真聆听。并与《沁园春·雪》作一些对比:情绪,情感,速度,力度。

3.请学生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学唱歌曲,其方法,可采用听唱法或视唱法,其步骤如下:

(1)轻声哼唱高声部旋律,熟悉曲调。(如有些学生直接唱准旋律有困难,也可用“啦”“啊”等方法练唱。)

(2)轻声唱唱歌词1—2遍。

(3)轻唱低声部旋律。老师用钢琴或其他乐器为学生伴奏(2—3遍)。

(4)轻声唱一唱低声部的歌词(1—2遍)。

(5)重点是将两个声部的旋律结合在一起练唱。(教师可随时关照低声部的音准,用钢琴助学生一臂之力)达到声部和谐、准确。

(6)填入歌词练唱二声部歌曲(2—3遍)。

4.教师可启发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踏雪寻梅》。

5.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分析与演唱情感方面的处理,如:在处理相同歌词反复时可将前两小节唱得轻一点,后两小节唱得强一些,长音还可以做渐强处理。

6.欣赏:《我爱你,塞北的雪》(1)先让学生完整地聆听一遍全曲(要求安静,认真地聆听),然后说一说第一遍聆听对歌曲的哪部分音乐印象最深刻,是前奏、主体还是尾声?为什么?

(2)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前奏”音乐的特点,说一说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如: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似亲吻着大地,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等。)

(3)请学生朗诵一遍歌词,体会歌词的意境美。

(4)再次欣赏全曲,学生可以情不自禁地跟着小声哼唱,还可以用手势表现对“前奏”音乐的感受。(如:雪花飘落的情景。)

7.欣赏:《咏雪》(器乐曲)

(1)聆听全曲。

(2)分析作品。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钢琴曲《十一月·雪橇》。

2.学吹竖笛《铃儿响叮当》、《菩提树》。

3.音乐活动。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演唱歌曲《踏雪寻梅》的表现力,达到声音和谐统一。

2.能够熟练地吹奏竖笛曲《铃儿响叮当》、《菩提树》。

3.欣赏《十一月·雪橇》,感受作品所描绘的景色。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创编能力及敢于当众表演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用竖笛吹奏《铃儿响叮当》、《菩提树》,并试者背谱演奏这两首乐曲。

难点: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演唱、演奏、创编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培养、锻炼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踏雪寻梅》(要求:二声部声音和谐、优美)

2.欣赏乐曲《十一月·雪橇》。

(1)完整地聆听乐曲《十一月·雪橇》。

思考: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景?

(2)学生欣赏乐曲后,可以初步地讨论一下思考题的内容。

(3)复听乐曲,分乐段欣赏。同时通过投影、板书或其他方式出示三个乐段的主题旋律,欣赏时,教师可以重点提示学生乐曲演奏的主题,便于学生把握。

(4)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学生分别哼唱一下乐曲的主题,感受音乐的风格特征。(5)再次聆听全曲,进一步体会乐曲的意境,能够独立听出各乐段的主题音乐。

3.学习吹奏竖笛曲《铃儿响叮当》、《菩提树》。

练习方法:

(1)学生自主练习,初步熟悉旋律。

(2)小组练习,体现互帮、互学、互评的教学原则。

(3)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唱一唱旋律,提高学生识读乐谱的能力和视唱能力。

(4)集体吹奏两首乐曲(2—3遍),开始练习时一定要将速度放慢,要求学生自己吹奏时要慢、要准确,逐渐地做到边吹奏边听他人的演奏。并能够对他人的演奏做出相应的评价。

(5)学生汇报练习

成果,汇报的形式可多样。(个人或小组吹奏均可以)

4.音乐活动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集体合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实践性教学工作。

(1)全体学生共同演唱歌曲《铃儿响叮当》,边唱边即兴地做动作,以表达内心欢快地情绪。

(2)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为歌曲的第一段歌词创编动作。(如: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随着音乐作律动等。)

(3)以小组为单位在大家面前表演。

(4)评价:采用互评的方式为各小组的表演打分。(鼓励为主)

第五篇:初三音乐教案环球之旅

初三音乐教案环球之旅-北美掠影(2课时)

第四单元——环球之旅(5)——北美掠影(共两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和合唱曲《红河谷》。

2、手风琴曲《列·布朗底》。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红河谷》,启发学生用舒展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2、欣赏合唱曲《红河谷》,通过与齐唱曲的比较,启发学生初步理解合唱的特点。

3、欣赏手风琴曲《列·布朗底》,结合歌曲、合唱曲《红河谷》,让学生初步了解北美洲的欧洲移民后裔音乐与欧洲音乐的血缘关系及其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唱、背唱《红河谷》。理解欧洲移民后裔的音乐特点。

难点:(1)唱好《红河谷》弱起小节和切分音。(2)启发学生理解该旋律与欧洲音乐风格特点的联系。

应启发学生从调式、音阶、旋法、节奏等方面来分析音乐艺术的特点。

教学过程:

1.教师用语言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红河谷》。2.教师范唱,或听录音、CD,或看录象、VCD,引起学生对歌曲《红河谷》的兴趣。

3.边听录音边哼唱第一段。哼唱二三遍后进行乐谱分析。如果学生的音乐基础较好,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分析。

(1)调式、调性、音阶(大调式,F 大调,自然大调音阶);

(2)节奏、节拍特点(四四拍子,弱起、切分音);

(3)曲式、句式(单乐段,四句体);

(4)旋律进行特点(见本单元第四部分

(三)之1的旋律进行线条分析);

(5)词曲关系、感情特点。

4.再哼唱一二遍,唱熟,初步背唱。

5.欣赏合唱曲《红河谷》,与歌曲《红河谷》进行比较;启发学生理解合唱与齐唱的不同:

(1)利用声部的穿插、衬托,增添变化,增强厚度,丰富表现力。

(2)通过调式转换,丰富音乐色彩。

6.如果时间允许,可再欣赏手风琴《列·布朗底》,启发学生将它与《红河谷》联系在一起,初步理解欧洲移民后裔音乐与欧洲音乐的血缘关系,及其音乐特点。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因纽特人《歌唱伙伴》、印第安人《仪式歌》、美国的非洲黑人《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教学目标:

1.欣赏以上三首曲目,初步认识北美因纽特人、印第安人、非洲黑人的音乐特点。联系《红河谷》、《列·布朗底》,初步理解北美音乐文化区多元共处色彩缤纷的艺术特点。

2.复习、巩固歌曲《红河谷》,并背唱。

3.组织音乐活动:

(1)为《红河谷》配上简单的动作,边唱边表演。

(2)用欣赏过的四首乐曲(歌舞曲)为欧洲移民后裔、因纽特人、印第安人、非洲黑人形象图配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欧洲移民后裔、因纽特人、印第安人、北美洲的非洲黑人后裔的音乐特点。

难点:应启发学生从调式、音阶、旋法、节奏等方面来分析音乐艺术的特点。

教学过程:

1.教师用语言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欣赏因纽特人《歌唱伙伴》、印第安人《仪式歌》、美国的非洲黑人《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

2.逐首欣赏。分别简单介绍乐曲流传背景、内容、音乐特点及其典型性。

3.综合比较北美洲的欧洲移民后裔音乐、非洲黑人移民后裔音乐、因纽特人音乐、印第安人音乐的不同特点,总结北美洲音乐的多元共处五彩缤纷的特点。

4.用挂图形式或多媒体、或幻灯摄影形式,展示欧洲移民后裔、因纽特人、印第安人、非洲黑人形象图,再次部分欣赏以上四首欣赏曲目,对上相应的形象图。

5.复习歌曲《红河谷》,背唱歌词。要求用舒展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歌唱。

6.启发学生为《红河谷》配上简单的动作,边唱边演唱。部分同学用竖笛或口风琴伴奏。

下载初三音乐教案(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三音乐教案(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三音乐教案 茉莉花(共五则范文)

    音乐教案茉莉花 课型: 唱歌课 课题: 茉莉花 教学内容: 1、歌曲《茉莉花》 2、综合练习教学目标 : 1、通过教唱歌曲,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间音乐和民歌。2、培养学生有感......

    初三音乐教案1(共五篇)

    笛子教案 —— 初三音乐教案 笛子教学教案1课时 曲名——《敢问路在何方》和倚音、波音练习一. 学生自己做准备练习,包括气息的运用,指法的熟练和笛膜的松紧调整。 二. 和老......

    初三音乐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坚持培养部分音乐方面的特长学生,开发他们的潜力,给他们信心,提高他们的水平,并为他们创造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三音乐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初三音乐......

    初三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初三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又匆匆而过,回顾本学期的音乐教学工作,忙碌而充实。虚心、勤奋、积极向上、关爱学生是我工作的主导思想,,克服自己的弱点, 摆正自己的位置, 在音乐......

    初三音乐会考资料

    一、音乐作品索引 《兰花花》: 陕北民歌,采用了陕北民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信天游。信天游属于山歌类。 《黄河水手歌》: 是一首著名的陕北民歌。属于山歌类,歌词以朴素的语言,平铺......

    初三音乐教学反思

    初三音乐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带来了音乐教育发......

    初三音乐教学总结(范文模版)

    初三音乐教学总结 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是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是展现一片灼热的情怀。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

    初三教案

    第一课时 1、信息: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2、信息的含义:信息所传达的内容 3、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的内容通过什么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