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三教案
第一课时
1、信息: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2、信息的含义:信息所传达的内容
3、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的内容通过什么表达出来,人们是通过什么来认识信息的。
4、信息加工:对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加工,最后得到有用的信息并发布出去的过程。
5、信息的载体:信息依附于什么存在,通过什么传递
例如:报纸上刊登的新闻。这是信息;它的含义是报道的事件;它的表现形式是文字;它的载体是
报纸。
6、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就是研究如何获取、处理(存储、分析、加工)、传递和利用信息的技术。IT业第一定律是墨尔定律。
7、信息处理技术包含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
获取信息的途径中属于直接获取信息的是从事科学研究。能够直接被计算机接收、存储、传输、和处理的信号是数字信号。
8、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三大资源是信息、材料、能源。
9、PC是指Personal computer。
“电脑之父”是指冯·诺依曼。到目前为止,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都属于冯·诺依曼结构,这种结构的基本特点是程序和数据统一存储并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工作,他提出“存储程序和采用二进制系统”设计思想。
10、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通常是按照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来划分的。第一代,电子管时代;第二代,晶体管时代;第三代,集成电路时代;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目前,制造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元件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
11、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微处理器的发展为表征的,PC机的更新主要基于微处理器的变革。12、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它的名字叫ENIAC(埃尼阿克)主要
用于科学计算。
第二课时
1、计算机系统分为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我们通常所说的I/O设备)
组成。
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控制各种部件协调工作。
运算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实施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主要部件。
计算机外围设备可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输入设备是指从计算机外部获取信息的设备。有:扫描仪、鼠标、键盘、数码相机摄像机等;输出设备有:显示器(分辨率是属于显示器性能指标,用数据640*480,1024*768等表示)、打印机、刻录机、制版机等。存储器按用途可分为主存储器(内存储器,简称内存)和辅助存储器(外存储器,简称外存)。按其读写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随机存储器RAM与只读存储器ROM。ROM是只读存储器,一次写入,反复读取,可以永久保存信息,RAM是随机存储器,易挥发,即在掉电后信息会丢失。
现代计算机的内存储器通常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内存ROM主要是指主板BIOS,它是计算机开机必备的基本硬件。既可读又可写的内存储器是RAM,主要指内存条。内存在使用过程中存取周期最短。
外存储器有硬盘、软盘、光盘、u盘等,要长期保留的资料应保存在外存储器。一般我们常用的CD-ROM
是只读光盘。
对3.5英寸软盘,移动滑块封住写保护孔,就既能存数据又能取数据。将软盘写保护后,则该软盘只
能读、不能写。
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与硬盘存储器相比,内存储器速度快。CPU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内存储器,速度最快。光盘(外存)中的信息必须首先调入内存(RAM),然后才能被CPU使用。按存取信息的速度从快到慢排列,顺序内存、硬盘(硬盘工作应特别注意避免震动)、u盘、光盘、软盘
能衡量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有:CPU、内存。
CPU是构成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在微型机中,它一般被称为中央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CPU芯片的发展速度很快,Intel公司已经推出了具有MMX的PⅡ和PⅢ芯片,这里的MMX
是指多媒体扩展指令集。
联想奔月Pentium III”微机,其中Pentium III所指的是微处理器(CPU)型号。
Pentium的出现,使得个人计算机从科学计算领域扩展到了其他领域
第三课时
计算机系统分为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操作系统简称OS,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用户可通过命令方式和系统调用方式两种
方式来使用计算机。
系统操作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对计算机系统的四类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即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I/O设备管理和文件系统管理。系统操作软件是微型计算机必须安装的软件,有Windows98、Windows2000
等。操作系统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
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机器叫裸机
Windows是一种图形化的操作系统。按计算机用户数目的多少,操作系统可以分为单用户操作系统和多用户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一般为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Windows NT、Windows2000、Linux
属于网络操作系统。
Windows98操作系统是一个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Windows 98 操作系统区别于DOS和
Windows 3.X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它是真正32位的操作系统。
应用软件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编写的计算机程序。包括:Office办公系列、Wps、或者一些单位专
用软件。
计算机应用中容量单位:他们采用1024进位。1G=1024MB;1MB=1024KB;1KB=1024B.计算机的存储量通常以能存储多少个二进制位或多少个字节来表示,8个二进制位称为1个字节(Byte,简写为B),字节是计算机存储容量的最基本单位。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一个字母或标点占1个字节。在计算机中,字母、符号、声音、图像等都是用二进制编码来表示,其中常用的二进制编码是ASC
Ⅱ码。
在计算机中以0和1来表示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技术称为数字技术。
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是因为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两个状态的系统具有稳定性、二进制的运
算法则简单。
一张软盘的容量是1.44M,最多可以存放的汉字个数大约是75万。一张光盘的容量是700M。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换算:计算器
键盘上的Ctrl键是控制键,通常它总是与其它键配合使用
为了保护软件著作人的权益,鼓励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流通,中国政府于1991年10月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国公民(任何人)开发的软件(是否发表过)享有著作权。《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凡软件自注册登记之日起即行保护25年。计算机黑客(英文名hacker)是指利用不正当手段窃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口令和密码,从而非法进
入计算机网络的人。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以危害系统为目的的人为编制的特殊的计算机程序,具有复制性、传播性和破坏性,主要通过网络、光盘、软盘等来传播。大部分计算机病毒主要会造成计算机软件和数据的损坏或丢失。计算机病毒对于操作计算机的人无危害。对于一张加了写保护的软盘,可以传染病毒,但不会感染病毒。
常用的杀毒软件有:熊猫卫士、KV3000、瑞星、诺顿、KILL等。
当系统感染某种病毒后,会自动向远程计算机发送用户资料,或者被远程计算机控制,这类计算机
病毒一般称为蠕虫病毒。
计算机文件存放在磁盘中,逻辑空间上是按“文件”为单位存放的,其物理空间上的存放单位是簇。平时我们总是把数据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外存储器中,需要时可随时将它们调入内存。操作系统利
用文件管理功能来管理这些文件。
WINDOWS的工作机制中,关键的三个概念是:窗口、消息、和事件。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常用英文缩写是CAD,如:某服装厂自行开发了一套软件,利用计算机进行服装
设计。CAI多媒体制作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软件给学生演示实验过程,这种计算机应用属于辅助教学。
第四课时
计算机系统加电启动时,应先给外部设备加电,后给主机加电,关机与开机相反。微机唯一能够直
接识别和处理的语言是机器语言。
桌面的组成:我的电脑、我的文档、回收站、开始、任务栏、Internet浏览器。在这里需要注意windows
桌面不包括word 等应用程序图标。
图标的排列:有五种方式:按名称、按类型、按大小、按日期、自动排列
任务栏的操作
1、位置的改变
2、宽度的改变(注意:最多不要超过屏幕的一半)
3、任务栏属性:(1)、单击右键选属性
(2)、开始——设置——任务栏和开始菜单 四个选项:总在最前、自动隐藏、显示小图标、显示时钟
WINDOWS98中的“剪贴板”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我们常用的“复制”、“剪切”的内容就放在“剪贴板”
上。
回收站是硬盘上的一部分空间,一般情况下在系统分区,清空回收站可以释放硬盘空间。在 “回收站”中,存放的是硬盘上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我们在其他外存储器上删除一个文件,删除的文件不会放入回
收站。
用“Shift+Delete”是彻底删除。“回收站”中的文件不可以被打开,可以还原。
一个完整的文件名包括哪两部分主文件名和扩展名,文件名最长可达到255个字符,文件名中不可
以用“、/、?、*、:、<、>”。
文件的文件扩展名:WINDOWS中录音机程序录制的音频文件的扩展名是“.WAV”;文本文件的扩展名为“.TXT”;图像类文件的文件扩展名有“.BMP ”、“.JPG”、“.GIF”;可执行程序文件的扩展名为“.EXE”;网页的扩展名为“.HTML、HTM”;视频文件的为“.、.AVI”;压缩文件的扩展名为“.ZIP、.RAR”;表格文件的扩展名为“.XLS” 用windows98中的画图程序建立的文件,其默认的扩展名是BMP。文件的存取控制属性的为只读、隐藏、存档、系统(用户不可以设置),用户新建的文件一般为存
档。
在同一个目录下不可以创建两个同名的子目录、在不同的目录下可以创建两个同名的子目录、在不
同的目录下可以存放两个文件名相同的文件。
文件与文件夹的选中:连续文件或文件夹用“Shift”,不连续文件或文件夹用“Ctrl”。选定一个文件后,在Windows窗口内的地址栏中显示该文件的存放位置(路径)。
查找对话框的“高级”选项卡中包括了“所属类型”和“大小”两项。如果现在我们只知道文件名的第一个字母是“N”,其它均未知,那么在查找文件对话框的名称框中输入N*.*,小张只记得2002年6月1日在硬盘中建立了一个文件,现在想查找该文件,他在查找文件时可以按日期查找。
共享中的访问类型可分为“只读”、“完全”、“根据密码访问”。设置屏幕保护程序时,其对话框的标题是显示属性。
在WINDOW98中,要安装(删除)一个应用程序,正确的操作应该是打开“控制面板”窗口,双击“添
加/删除程序”图标。
资源管理器是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的程序组,在Windows98中,打开“资源管理器”窗口的操作是用鼠标右键单击“开始”按钮、用鼠标左键单击“开始”菜单中“程序”下的Windows“资源管理器”项、用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图标。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其左边窗口中显示的是系统的树型目录结构,若显示的文件夹图标前带有加号(+),意味着该文件夹含有下级文件夹。在Windows中,按下鼠标左键后在同一驱动器的不同文件夹之间拖动某个对象,结果是移动该对象,如果按着“Ctrl”键则是复制。
在Windows中,关闭窗口双击控制菜单图标、点击“X”、用“Alt+F4”、文件下关闭。
在中文Windows98中,为了实现中文与西文输入方式的切换,应按的键是Ctlr+空格,中文.全角与
半角切换用“Shift+空格”。
第五课时
构成计算机网络的要素有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网络协议和网络软件,TCP/IP是一种网络协议,TCP/IP是为了在不同结构的计算机之间实现正常的通信,最早由美国制定的一个通信协议。是指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IP是指互连网协议。
网络传输介质:网线、光纤、电话线、卫星、微波等
IP地址是因特网管理机构分配给每一台连入因特网的计算机的号码,它由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是一个0-255的正整数。如:我校的IP地址为:192.168.10.30---254。
计算机网络按照网络作用范围来划分为局域网(LAN)(校园网)、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广域网又称远程网。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广域网,又名INTERNET或国际互联网、全球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是资源共享和网络传输,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特点是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功能是可以相互通讯。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应用有情报资料检索、远程教育、金融系统、军事应用等。因特网在发展过程中,最初的应用就是:军事应用。
Internet最初的起源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ARPAnet网,我国于1994年4月成为第71个正式联入因特网的国家,在因特网上的最高域名为.cn。
个人拨号上INTERNET网,除需要一台计算机、电话和通讯软件外一般还应有调制解调器(modem)URL被称为统一资源定位器。网络上的文件由其统一的通用资源定位符URL来唯一确定。URL由三部分组成:所使用的协议类型、主机域名和文档所在的路径及文件名。在Internet中,每一个网站或网
页都有一个确定的地址,这个地址被称为URL。
第七课时
www.xiexiebang.com)上申请了一个免费电子信箱,地址是 zjm@sina.com,则该电子信箱的帐号是Zjm。申请免费电子信箱,首先必须在线注册。
主要用于收发和管理电子邮件的软件是Outlook Express。主要用于查看www.xiexiebang.com —公司企业 gov — 政府部门 edu — 教育部门
net — 网络服务机构 org ——非营利性组织
域名的标准写法:www.xiexiebang.com 表示这台计算机位于中国 属于教育部门 清华大学的代号
表示这台计算机是WWW服务器
窗口“最大化”按钮
要浏览WWW网页,需要借助一种叫浏览器的软件,我们常用是IE(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另外还有其他的浏览器。浏览网站的步骤:
一、启动浏览器;
二、在地址栏输入相应的网址;
三、选择自己
需要的栏目。
把精彩的网页保存起来
(一)保存完整的网页:
1、打开网页
2、文件——另存为——更改保存位置——保存
注意:可以保存为文本文件
(二)、只保存网页中的文字
先选中——复制——启动word——粘贴
(三)、保存网页中的图片
在图片上单击右键——图片另存为——指定位置——保存
(四)下载软件:打开浏览器——找到要下造的软件——点击下载(注意保存位置)
Word软件的操作
一、文字的设置:
1、格式工具栏里的按钮。《字体、字号、字型、对齐方式、颜色》
2、格式菜单里的字体。《一般效果、特殊效果》
二、页面的设置
文件菜单——页面设置——……《打印纸张(默认为A4、特别注意自定义大小)、页边距(上下左右)注意单位、文字排列方向、纸张打印方向、页眉、页脚、页码、(位置)、分栏。
三、段落设置 格式菜单——段落——……
段前、段后、行距、首行缩进、悬挂缩进、段落缩进。
四、文字的复制、移动、剪切、删除。
文字(段落)的选中——选择复制(剪切、删除)——选择位置粘贴
五、查找替换: 在编辑菜单中
控制图标 文件名 程序名 标题栏 控制按钮
win98的基本操作:
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 / 移动
1、利用菜单:找到原文件(我的电脑D盘)——选中——编辑菜单——复制 / 剪切——确定目标
位置(E盘)——编辑菜单——粘贴
2、利用工具栏:找到原文件(我的电脑D盘)——选中——工具栏——复制 / 剪切按钮——确定
目标位置(E盘)——工具栏——粘贴
3、利用快捷菜单:找到原文件(我的电脑D盘)——选中——右键快捷菜单——复制 / 剪切——确定目标位置(E盘)——右键快捷菜单——粘贴
文件和文件夹的新建:确定位置——右键菜单中选新建——选择文件类型 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重命名)找到操作文件——右键菜单中选删除(重命名)
第二篇:初三教案
质量教案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使用托盘天平、学生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方法
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探究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教材内容详解(板书)
一、质量 1.想想议议
铁锤和铁钉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铁锤和铁钉含铁的多少一样吗?一桶水和一杯水中含水的多少一样吗?如何比较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mass),符号:m.物理学中的质量与“质量万里行”中的质量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物质的多少,后者是指物体的好坏.(板书)
二、质量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通用的单位是千克,符号:kg.它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国防千克原器是一个用铂铱合金制成的圆柱体,现保存在巴黎的国际计量局.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比千克大的吨 三、质量的测量 生活中常用秤测量质量,常见的如杆秤、台秤、电子秤等,实验室用托盘天平或学生天平测质量.托盘天平的构造:由底座、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标尺和游码组成,每架天平配有一盒砝码,通常砝码盒中带有镊子.(想想做做)(小黑板)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 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称: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4.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把被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称完后把砝码放回盒内,不许遗漏.注意:与任何测量仪器一样,所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也不能小于天平的最大称量,天平属精密仪器,必须保持清洁、干燥,要注意轻拿轻放,物理天平应先调底座水平。 做做议议: 1.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比较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2.用天平称一块方形橡皮泥的质量,然后将其捏成球形再放到天平上称,比较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橡皮泥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上吗?)。 3.称量一小杯水与一小匙白糖的总质量,然后把白糖溶于水,再称糖水的质量,比较两次称量的结果.说明: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它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变化而变化,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质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例如;一块铁,把它做成铁球,或者做成铁棒,或者做成一个一个的铁钉,它的质量不改变,把它放到炼钢炉中化成铁水,质量也不改变,把它从南北极拿到赤道,甚至拿到月球上,质量也不会改变。 国际千克原器 质量的单位“千克”起源于法国.1791年,法国决定采用在4℃时l dm3纯水的质量为1 kg,并于1799年制造出千克原器,保存在档案局,所以叫“档案千克”.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批准了仿制以法国“档案千克”作为质量计量的国际千克原器.千克原器是高度和直径都是39mm的铂铱合金圆柱体,这个标准一直沿用至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标准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已不能适应计量要求,各国正致力于探索质量自然基准的方案和途径.学生天平 图10-2所示的是一种比托盘天平更精密的天平,叫做学生天平 学生天平的横梁上也有3个钢制的刀口.中央的刀口C向下,安放在支柱D顶端的小平台上.两端的刀口A、B向上,用来悬挂天平盘.学生天平比托盘天平结构复杂,使用和操作要求也比较高.1.学生天平使用时,要求中间的支柱处于竖直位置,即底板处于水平位置天平支柱旁悬有一重垂线,底板上有一尖端向上的小锥体当重垂线下小锤的尖端与底板上锥体的尖端正对时,天平的底板就达到水平了.调节的方法是旋转底板下的螺钉F或G 2.学生天平的横梁上有一个游码H游码在标尺左端对准零刻度线,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3.支柱下的旋钮正叫止动旋钮.旋转止动旋钮,可将支柱顶端的小平台抬起或降下.当平台降下时,横梁被立柱上部的两个小短杆支撑住,中央刀口C离开平台.这项操作叫做天平横梁止动.为了保护天平的刀口,在调节底盘水平,加减物体或砝码时都要先降下横梁,使天平横梁止动.使用完天平后,也要使天平横梁止动。 课内练习 题型I 双基巩固 例1 下面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C A.质量是物质的大小 B.质量是物体的多少 C.质量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 D.质量是物体的大小 分析: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但物质有多有少,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在物理学里称为质量.质量只能讲多少,不能讲大小,质量更不能说是物体的多少或大小.所以选项A、B、D都是错误的.例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C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C.玻璃杯打碎后,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 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也变大 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登月舱、玻璃杯、水的质量都不变,铁和棉花尽管不是同种物质构成,但所含物质的质量都是1 kg,即它们的质量足一样大的.例3 大头针质量约是8.OX10-5kg,合多少mg?鲸的质量是1.5X105kg,合多少t? 题型Ⅱ 物理与生活 例4 2.5X107mg可能是()答案:B A.一头象的质量 B.一个小学生质量C.一只兔子的质量 D.一只蚂蚁的质量 分析:题目中所给的数据足以mg为单位的,而同学们对mg这个单位的大小是陌生的,因此,解答时应将它换算成同学们较为熟悉的kg,2.5X107mg=25 kg,这样就可排除A、C、D三个选择项.例5 为了测一小瓶油的质量,某学生采用了如下步骤: A、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瓶放左盘,称得瓶的质量 C、瓶内倒人油后,称得瓶和油的质量 D、将天平置于水平台上 E、将游码置于左端零刻度线处 F、将天平整理好 该学生遗漏了哪一步骤?补人该步骤,并按正确顺序排列(用字母表示).分析:瓶中油的质量等于瓶和油的总质量减去瓶的质量.答案:没有将瓶和油总质量减去瓶质量得出被测油的质量(步骤G).实验步骤的正确排列是:DEABCGF 题型Ⅲ 开放与创新 例6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张邮票的质量,他的操作步骤是:(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把一张邮票放在右盘里,向左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3)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刻度值,就等于一张邮票的质量.这个同学操作步骤中有哪些错误?应如何改正。 分析: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要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测量时,被测物体只能放在左盘上,砝码放在右盘上.使用时要注意该天平的最小称量.若被测物的质量小于最小称量,就要采用变通方法.答案:操作的第一个错误:漏掉了调节天平平衡.应在第一步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第二个错误:左右盘中物体和砝码放错.应左盘放被测物,右盘放砝码.第三个错误:邮票的质量小于最小称量,实际上测不出邮票质量。正确方法可以先测100张邮票的质量,然后称得的总质量除以100,即为一张邮票的质量。 例7 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一铁块的质量,但他忙中出错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砝码放在天平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的砝码质量为30g,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示数为0.5g,那么铁块的质量是否为30.5 g?如果不是,你能否判断出该铁块的真实质量? 分析:天平用来测物体的质量时,物体要放在天平的左盘里,砝码放在右盘,这样做不仅为了方便,更因为游码的零刻度线在标尺的左端,当游码向右移动时,相当于右盘增加砝码.现这位同学将物体放在右盘中,砝码放在左盘中,这种称法不正确,铁块的质量不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即铁块的质量不等于30.5g,这种方法相当于砝码的质量等于铁块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即m铁十m游=m砝,所以可以求出铁块的真实质量.答案:铁块的真实质量不等于30.5g,而等于29.5g.例8 调好的天平,如果移动了位置,再使用时()答案:C A、不必重新调节 B、调节游码的位置 C、调节平衡螺母 D、以上都对 分析:调好的天平,如果移动了位置,天平平衡被破坏,再用时需重新调节平衡.题型Ⅳ 学科渗透 例9 一壶冷水的质量是2.5kg,放在炉子上烧开后称得其质量为2.4kg此,这是为什么()A、由于温度升高了,所以其质量变小了 B、质量不会变小,肯定是称量错了 C、质量变小,是因为水在沸腾过程中,部分水汽化的结果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分析:此题要结合前面学过的物态变化的知识,水的质量变小了,是因为部分水汽化为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去了.答案:C 例10 如何用天平称出100g的酒精来? 分析:本题所考知识点为托盘天平的使用识,比如滴管的使用方法等.解答本题需用到一些化学课上的知识 答:(1)先在调节好的天平上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加减砝码且移动游码,使右盘中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的总和为m1+100 g.(3)向烧杯中倒人约100g左右的酒精,把烧杯放在左盘里,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或减酒精,直到天平恢复平衡,则烧杯中的酒精即为100g, 例11 一根铜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答案:D A、把铜棒加热到100℃ B、把铜棒轧成一张薄铜板 C、宇航员把铜棒带上月球 D、用锉刀对铜棒进行加工 分析:物体的质量不随其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等物理量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因为这些物理量的变化没有影响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锉刀对铜棒进行加工,会使它所含铜减少,所以质量会减小.题型V 探究学习 例12 一学生称某物块时,右盘砝码及游码如图10-3所示时,天平平衡,则下列数据中记录正确的是()答案:C A、28.3 g B、30 g C、29.6 g D、27.6 g 分析:在天平使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物块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从游码标尺上可看出,分度值是0.6 g,所以游码示数为2.6g,两者之和应为29.6 g.例13 手中有一叠薄纸,测出其中一张纸的质量,下列方法可取的是()答案:C A、先称出一块铁的质量,再称出一块铁和一张纸的总质量,然后用总质量减去一块铁的质量 B、取出10张薄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张数10,就得到每张的质量 C.取出较多张数的纸(如100张)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所取纸的张数,就得到一张纸的质量 D、以上方法都可取 分析:本题考查测多算少法,当物体质量太小,小于天平的称量时,不能测出物体质量,就应采取测多算少法,取同样的物体若干,直到天平能测出为止,然后用总质量除以数量.1.命题方向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质量的概念、单位和天平的使用方法,正确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难点是天平的调节及游码的使用,熟记天平的使用方法,多操作才能做到真正掌握.出题形式有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等.2.热点考题举例 例1(2003·哈尔滨)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l.5X104mg的物体可能是()答案:C A、你的电脑 B、你的课桌 C、你的钢笔 D、你的质量 分析:估测题和估计题是近几年各省市中考的热点题型,而且对物体的估测与估计在新课程标准中也上升到技能水平要求,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实例,提高自己对物理量单位的感性认识.题目中所给的数据是以mg为单位的,而同学们对mg这个单位大小的理解是比较陌生的,因此,解答时应将它换算成同学们较为熟悉的kg,1.5X104 mg=1.5X104 1X10-6kg=0.015kg,约为一个苹果质量(0.15kg)的十分之一,这样就可以排除A、B、D三个选项.例2 国际上还流行“磅”这种质量单位,1磅=0.453 6kg,一名重量级拳击运动员质量为250磅,那么250磅=_______kg.在贵重金属中常用“盎司”这个质量单位,1盎司=31.1g,一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金牌含有黄金5.2盎司,那么5.2盎司=_________g。 例3 图10-4为托盘天平的示意图,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数字所对应的各部位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2002·南宁)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旋进(填“左”、“右”).调好后,在天平左盘放人物体,图lO-5右盘放人50克砝码一个,当调节游码至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0-5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例5 如图10-6中的图a是对天平进行横梁平衡调节时指针的指示情况(游码在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应实行的操作是_______。图b为用天平称量物体时指针的指示,这时若在右盘加2克砝码,指针偏向零刻度线右边;若将右盘中2 g砝码换成1g砝码,指针则偏向了零刻度线左边,为使指针指零,应进行的操作是 例6 图10-7是一台常见的案秤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案秤和天平的说法中,正确的图10-7 A、天平没有游码,而案秤有游码 B、天平没有砝码盘,而案秤有砝码盘 C、天平是等臂杠杆,而案秤是不等臂杠杆 D、天平可以通过平衡螺母调节横梁平衡,而案秤不能调节 力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力的基本知识。2.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播放视频:力的概念)(二)讲授新课 1.力的作用效果 (播放视频:力的作用效果)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么变化? 结合课本里的插图以及教学VCD,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补充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学生探究活动:(1)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是否不同(2)用不同方向的力弹击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是否不同 (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长铁片,每次手的位置离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察长铁片的形状改变是否不同 引导学生从实验总结得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练习:画出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活动:(1)拉开弹簧时,有没有感觉到弹簧也在拉自己的手?(2)乒乓球打在桌面上,有没有被弹起?(3)观察书本图11.4-4,能得到什么启示? 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并进行解释。(三)课堂小结 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力的有哪三个要素? 3.怎样体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四)布置作业(五)教学后记 弹力 弹簧测力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测力计的结构。 2.通过自制弹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物理知识、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教学准备:弹弓、钢尺、钢锯条、拉力器、弹簧、木板、钩码、铁架台、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玩具弓箭或弹弓)这是同学们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拉橡皮筋,橡皮筋变长,发生形变,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了原状。请同学们利用你身边的东西试一试,看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橡皮筋的特性。 播放视频:物体的弹性——前面介绍形变的部分 通过观看视频,这些例子中物体的共同特性是什么?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我们把物质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些物质表现的是和弹性不一样的特性呢?玩橡皮泥时,橡皮泥变形后就不能恢复原状。玩泥巴时也是一样,撤去外力泥巴也不会变回原来的样子。像橡皮泥和泥巴这样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二、进行新课 1.弹力 刚才同学们在弯钢尺、拉橡皮筋(或弹簧)时,有什么感觉呢?我拉弹簧时,感觉到它对手也有力的作用。我们把这种力就叫做弹力(elastic force),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施力物体是谁呢?请动手做一做,然后讨论。 我们不拉弹簧也不压弹簧时,弹簧对手就没有作用力,如果用手去压或拉弹簧时,弹簧的形状改变,对手就会有力的作用,所以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要你对别的物体施力,物体肯定也会对你有力的作用,所以我认为物体不发生形变也会有力的作用。 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1)放在平面上静止的小车,用手推动后运动起来,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2)将小车和一端固定、处于自由伸缩状态的弹簧挨放在一起,小车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3)将小车和一端固定且被压缩的弹簧挨放在一起,松开弹簧后,弹簧恢复原状,小车向右运动,如图。 分析上面的实验,你有什么收获吗?小车受到力以后运动状态才会改变。和自由伸缩的弹簧挨靠在一起的小车运动状态没有改变,说明弹簧不发生形变时,对车没有力的作用;和被压缩的弹簧靠在一起的小车在弹簧被松开后,在弹簧的作用下运动状态改变,说明受到了弹簧的弹力,说明只有弹簧发生形变,才能产生弹力。 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弹力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弹力? 我们用的自动铅笔和一些圆珠笔里面要利用弹簧的弹力。跳水运动中 1m板和 3 m板的跳水都是利用了弹力。射箭运动员利用了弓的弹力才能把箭射出去。撑杆跳高运动员利用了杆形变后产生的弹力。体操比赛中。跳马运动员利用踏板的弹力才能腾空,跳远运动员也要利用踏板的弹力。自行车的支架上也有利用弹簧的弹力。拉力器也是利用了弹簧的弹力。2.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 制作弹簧测力计,请一组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们制作的过程。 (1)将一块光洁平整的硬纸板竖直地固定在铁架上。再将一根带有挂钩的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纸板上。弹簧自然下垂时记下弹簧最下端的位置,在纸板上作好记号。(2)将0.5 N的钩码挂在弹簧上,记下弹簧最下端的位置并在纸板上作上记号。(3)分别将1 N、1.5 N、2 N的钩码依次挂在弹簧上,并在硬纸板上分别记下弹簧最下端对应的位置。 (4)在对应的位置上标出所用钩码的重量。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弹簧测力计。 播放视频:物体的弹性——弹簧测力计的部分 其他组的同学有不同的地方吗?将0.5 N、1 N、1.5 N、2 N的钩码挂在弹簧下端时,用刻度尺测量硬纸板上相邻两个记号间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所受的力是成正比的,因此我们把每相邻的两个记号间又平均分成了5等份,这样测量可以更精确。 老师再在你们共同制作的测力计上加一个拉环,就变成了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出示弹簧测力计),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常用的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由弹簧、挂钩、拉环、刻度、指针等几部分组成。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和同学们自己制作的测力计比较,有什么不同?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刻度盘是活动的,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可以方便地调整。 现在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演示一下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个物体的重力,同学们注意观察,看他使用的对不对。 播放视频:物体的弹性——后面介绍弹簧测力计的部分 读数时视线应该和刻度线正对,拿弹簧秤的时候,一般用手拉住吊环而不应该用手抓着外壳。使用前要先估计被测物重力,以免被测物重力太大,损坏弹簧秤。 演示:一根弹簧在持续增加的外力作用下被拉直 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演示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即使撤销外力,弹簧也不会恢复原状,所以,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现在请同学们利用弹簧秤测量文具盒及课本的重力,然后归纳弹簧秤的使用规则。 使用测力计应注意下面几点:(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将弹簧秤的指针调到零点。(3)使用时力的方向必须和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使弹簧秤能自由伸缩而不受阻碍、若指针与外壳有摩擦,应及时消除。 (4)观察弹簧秤的量程与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 (5)弹簧秤稳定时才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与刻度板面垂直。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我们知道了弹性,了解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并且还可以自己制造测力计,用自己做的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四、板书设计 压强教案 教学难点:压力、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单位。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放在水平放置的像皮膜上。 教师设问:你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分析:引导学生对橡皮膜进行受力分析,得出由于受重力作用,砝码对橡皮膜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压力,引出新课[板书]。(二)讲授新课 1.压力的概念[板书] 教师讲述:我们把橡皮膜受到砝码给它向下的作用力称为压力。这个力的方向垂直于水平放置的像皮膜,即垂直于受力物体的表面。 得出结论: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板书]。 教师设问:①人站在地面上,书放在桌面上,地面和桌面是否受到压力的作用?大小如何? ②压力是否一定由物体的重力产生?压力的方向是否一定跟重力的方向一致呢? 演示实验:手用力往墙上揿图钉,图钉钉入墙内。 教师分析:图钉帽受到的压力来自手的作用,方向垂直于墙面。同重力的大小、方向无关。 得出结论:由于物体有重力,对水平支承面要产生压力。但压力不一定是由重力产生,方向也不一定同重力方向相同。同学们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引导学生举例:如夹子夹衣服,钳子钳物体,手握瓶子等等。)教师强调:压力不等于重力,它们有区别。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而压力是某物体对支持它的另一物体的作用力,施力物体是某物体,方向垂直于受力物体的表面,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表面上。 出示例题:物体A静止在斜面B上, 如右图,请用力的示意图作出A物体的重力和A对B的压力。2.压力产生的效果[板书] 教师设问:压力对支承面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演示实验:取一块泡沫塑料,平放在桌面上,分别用不同的力压它,观察其凹陷情况。得出结论:压力产生的效果(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跟压力的大小有关。受力面积相现时压力越大,产生的效果越大[板书]。演示实验:取小方桌一张,桌上放一盒砝码,做课本中演示实验。观察比较 两次实验中泡沫塑料受到的压力、受力面积以及凹陷程度。 得出结论: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效果越大[板书]。, 3.压强的概念[板书] 教师设问:如何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 教师分析:因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因此,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最好取相同受力面积上所受压力来进行比较,一般取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来进行比较。 得出结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板书]。 教师推导:根据定义,可写出压强的计算公式: 压力 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板书]。 受力面积 如果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则p= [板书]。4.压强的单位[板书] 教师讲述:根据国际单位制中力和面积的单位,结合压强公式,可得出压强的单位是牛顿/米2[板书]。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帕斯卡,简称帕,1帕=牛顿/米2[板书],意思是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教师介绍: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块砖平放在地面上,砖对地面的压强是1000多帕;一粒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20帕,一张报纸平摊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0.5帕。因此,有时我们通常用百帕或千帕作压强的单位。5.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组织讨论:根据压强公式,叙述决定压强大小的条件。 要求学生能叙述: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三)小结 根据板书小结本课时的内容,并强调:①压力不同于重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的表面;②压强的大小跟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但受力面积不是物体的表面积;③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四)复习巩固 回答下列问题: 1.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有何关系? 2.压强和压力有何区别? 3.用力的示意图作出下列图中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五)布置作业 1.用5牛的压力作用在1厘米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为 帕。如果保持原压力不变,而要产生2×104帕的压强,受力面积应该变为 米2。 2.三个大小形状都相同的铜、铁、铝圆柱体竖直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最大的是()。(A)铜圆柱体;(B)铁圆柱体;(C)铝圆柱体。(六)板书: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压力产生的效果:(1)跟压力的大小有关。受力面积相现时压力越大,产生的效果越大(2)跟受力面积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效果越大 3、压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压力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受力面积 即 p=F/S 4、压强的单位 :牛顿/米2 帕斯卡,简称帕 1Pa(=1N/m2),表示1米2受到的压力是1N 5、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初三几何教案 第六章:解直角三角形 第7课时: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从而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 2、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所学知识把实际问题解决.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所学知识把实际问题解决.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五个元素之间具有什么关系?请学生口答. 2、等腰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 上节课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应用正弦及余弦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有时还经常应用正切和余切来解直角三角形,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新课讲解: 1、例1如图6-21,厂房屋顶人字架(等腰三角形)的跨度为10米,∠A-26°,求中柱BC(C为底边中点)和上弦AB的长(精确到0.01米). 分析:上图是本题的示意图,同学们对照图形,根据题意思考题目中的每句话对应图中的哪个角或边,本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由题意知,△ABC为直角三角形,∠ACB=90°,∠A=26°,AC=5米,可利用解Rt△ABC的方法求出BC和AB. 学生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后,大部分学生可自行完成. ∴BC=AC·tgA=5×tg26°≈2.44(米). 答:中柱BC约长2.44米,上弦AB约长5.56米. 例题小结:求出中柱BC的长为2.44米后,我们也可以利用正弦计 这个结果与例1中所得的结果相比较,相差0.01米,这两个结果都可认为是正确的,因为cos26°、sin26°都取近似值,相除以后又取近似值,经过两次近似后,出现0.01米的差异,在本例中认为是可以的. 但是在求AB时,我们应尽量应用题目中原有的已知量,也就是选用关系式 如果在引导学生讨论后小结,效果会更好,不仅使学生掌握选何关系式,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选这个关系式,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计算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外,本题是把解等腰三角形的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2、巩固练习 教材P.38练习. 引导学生根据示意图,说明本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利用哪个三角形来求解,用正弦、余弦、正切、余切中的哪一种解较为简便? 3、补充例题2 为测量松树AB的高度,一个人站在距松树15米的E处,测得仰角∠ACD=52°,已知人的高度是1.72米,求树高(精确到0.01米). 首先请学生结合题意画几何图形,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Rt△ACD中,∠D=Rt∠,∠ACD=52°,CD=BE=15米,CE=DB=1.72米,求AB? ∴AD=CD·tgC=BE·tgC =15×tg52°=15×1.2799 ≈19.20(米). ∴AB=AD+BD=19.20+1.72 =20.92(米). 答:树高20.92米. 三、课堂小结: 请学生总结:通过学习两个例题,初步学会把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来解决,具体说,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正切或余切解直角三角形,从而把问题解决. 本课涉及到一种重要教学思想:转化. 四、布置作业 1.某一时刻,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为78°,此时测得烟囱的影长为5米,求烟囱的高(精确到0.1米). 2.如图6-24,在高出地平面50米的小山上有一塔AB,在地面D测得塔顶A和塔基B的仰面分别为50°和45°,求塔高. 3.在宽为30米的街道东西两旁各有一楼房,从东楼底望西楼顶仰角为45°,从西楼顶望东楼顶,俯角为10°,求西楼高(精确到0.1米). 初三《离子》教案 一、离子客观存在 【课堂引入】 【实验】(小灯泡实验) 氯化钠固体能否导电 【视频实验】熔融氯化钠能否导电 【教师提问】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氯化钠固体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但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能导电。而熔融氯化钠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故能导电。【教师总结】这两个实验初步说明氯化钠可能由离子构成。 【教师设问】我们能否用高锰酸钾溶液来尝试证明离子客观存在呢? 【视频】高锰酸钾溶液电泳实验(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教师提问】为什么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旁紫红色变得很深? 【学生解释】高锰酸钾在溶液中存在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其中紫红色的高锰酸根(MnO4-)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向正(阳)极方向运动,所以正(阳)极的颜色会变深。 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图片展示】氯化钠晶胞(说明氯化钠固体由不能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微观模拟】熔融氯化钠导电(说明熔融氯化钠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二、离子形成和转化 【教师提问】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请你从微观上分析离子是如何形成的? 【视频】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 现象:有黄色火焰,并产生大量白烟。文字表达式:钠+氯气-点燃→氯化钠 【教师提问】钠单质由什么微粒构成?氯气由什么微粒构成?氯化钠由什么微粒构成? 【学生回答】金属钠由钠原子构成;氯气由氯分子微粒,每个氯分子又由两个氯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教师分析】请同学们画出钠原子,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教师说明:原子能转化成离子 了解原子转化成离子的过程: 钠原子 氯原子 钠离子 氯离子 学生认识离子结构示意图 学习离子符号书写 提问:离子能否转化为原子? 视频:电解熔融氯化钠导电(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并且生成氯气和金属钠(说明离子能转化成原子)展示:2NaCl=通电=2Na+Cl2↑ 上前面的图表中再说明氯离子能给予钠离子一个电子,从而氯离子变成氯原子,氯原子结合成氯分子,钠离子变成钠原子,聚集成钠单质。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的解释】 视频:蒸馏水很难导电(电导率测定,排除蒸馏水导电的干扰)视频:氯化钠溶液能导电(小灯泡实验并进行电导率测定,说明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图片:氯化钠晶胞 学生说明:氯化钠固体在水分子作用下,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自由移动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能导电。增强了学生对溶解的认识。 整个教学过程中以科学实验探究来深入学习离子的概念,在教学中重视实证精神,能将科学探究的理念运用在离子概念的形成过程中。 基于学生认知发展脉络设计实验 3、通过反向训练或者逆向思维的方法来训练学生思维 二、教学生学会从宏观表象深入微观实质的认识方法 六、教学生学会运用概念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化学概念的目的,是通过概念学好其他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最大难点。一般可指导学生按以下三个步骤去解决实际问题:第一,认真阅读分析题目,找出有关概念;第二,确定运用概念;第三,结合概念分析、解决问题。 例如,初中化学教材第96页上的一道题:请判断“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增大了,因此这个反应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第一步:分析题目可知,本题所说的是物质变化前后的质量变化,与此有关的概念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第二步:因为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所以这里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对本题可确定适用的概念是化学变化和质量守恒定律,与物理变化无关。 第三步: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质是铁丝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找到问题实质)。反应前的质量是铁丝和氧气的质量总和,而反应后的质量是生成物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显然,生成物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增加了的质量即为参加反应的氧元素质量,把氧的质量考虑进去,本反应并没有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后得出结论)。 实践证明,抓住以上六点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感到化学是“有血有肉”的,而不是由枯燥、抽象、空洞的理论堆砌而成的,从而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主动性,故能大大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一、实验观察法 化学概念是反映化学物质及其所产生变化的本质特征的思维方式。若要形成一定概念,便要在充分发挥学生思维主动性的前提下,抓住化学概念的关键部分,使学生充分在思维深处形成概念意识,而不只是通过讲述性教学,简单地将书本概念强加给学生,造成学生的应用能力不强,不会在所学概念的基础上做好化学习题。 所以,在化学概念教学上,须遵循初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和人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首先在课堂上,做好相应的演示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前提下,启发学生针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层次思考,形成相应的化学概念,并在实验课当中鼓励学生勤于动手进行操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更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形成了相应的化学概念。 补充:原子的存在 展示:隧道扫描显微镜下的原子图片 铁原子图片 初三几何教案 第七章:圆 第10课时:圆周角 (二)教学目标: 1、本节课使学生在掌握圆周角的定义和圆周角定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周角定理的三个推论; 2、掌握三个推论的内容,并会熟练运用推论 1、推论2证明一些问题. 3、通过推论 1、推论2的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 4、结合例2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圆周角定理的三个推论的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三个推论的“题设”和“结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周角的概念及圆周角定理,请两位中等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 接着请同学们看这样一个问题: 已知:如图7-34,在⊙O中,弦AB与CD相交于点E,求证:AE·EB=DE·EC. 师生共同分析:欲证明AE·EB=DE·EC,只有化乘积式为比例 角形相似条件为∠AED=∠CEB. 当学生分析得到∠AED=∠CEB,发现两个三角形相似条件不充分,只有一对角相等,不符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这时教师补充到:如能填加∠A=∠C这个条件,能不能得到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呢?请同学观察∠A、∠C是什么角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7.5圆周角 (二)”本节课我们就来解决∠A=∠C的问题.教师利用一道题创设问题的情境,有意制造一种悬念,就是为了以需要激发学生的情趣,用需要这个动力源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新课讲解: 为了把教师的教变成学生自己要学习.学生们带着要解决∠A=∠C的问题,思维处于积极探索状态时,教师及时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画一个圆,以B、C为弧的端点能画多少个圆周角? 这时教师要求学生至少画出三个,要求学生用量角器度量一个这三个角有什么关系? 请三名同学将量得答案公布于众.得到结果都是一致的,三个角均相等.通过度量我们可以知道∠A=∠A1=∠A2,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来证明这三个角相等呢? 学生分析证明思路,师生共同评价.教师概括总结出方法:要证明∠A=∠A1=∠A2,只要构造圆心角进行过渡即可. 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在⊙O中,若 否得到 若 = = =,能否得到∠C=∠G呢?根据什么?反过来,若∠C=∠G,是呢?学生思考,议论,最后得到结论.,则∠C=∠G,反过来当∠C=∠G,在同圆或等圆中,可得若 =,否则不一定成立. 这时教师要求学生举出反面例子: 若∠C=∠G,则 ≠,从而得到圆周角的又一条性质.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强调:同弧说明是“同一个圆”; 等弧说明是“在同圆或等圆中”. “同弧”能否改成“同弦”呢?同弦所对的圆周角一定相等吗?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后,学生通过争论得到的看法一致. 接下来出示一组练习题: 1.半圆所对的圆心角是多少度?半圆所对的圆周角呢?为什么? 2.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弧是什么?所对的弦呢?为什么? 由学生自己证明得到了推论2: 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巩固练习1:判断题: 1.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2.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3.90°的角所对的弦是直径;()4.同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这组练习题的目的是强化对圆周角定理的推论 1、推论2的理解,加深对推论 1、推论2的理解,掌握并准确运用. 接下来出示幻灯片: 形呢? O上. ∴∠ACB=90°,∴△ACB是直角三角形.于是得到推论3. 推论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数学表达式: 教师告诉学生这是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这时教师提醒学生开课时的问题能否解决:学生回答出解决思路和方法,最后教师强调. 接下来教师给出例1 已知:如图7-41,AD是△ABC的高,AE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 求证:AB·AC=AE·AD. 由学生分析证明思路,教师把分析过程写在黑板上: 有证明△ABE~△ADC即可. 引导学生总结:在解决圆的有关问题中,常常需要添加辅助线,构成直径上的圆周角. 接下来教师提示,把例1中的AD延长交⊙O于F,求证:BE=FC. 由学生分析,两名同学证明出两种不同方法写在黑板上.(法一):连结EF. EF∥BC = BE=FC ∠BAE=∠FAC = BE=FC.(法二):△ABE~△ACF 巩固练习P.95中1、2、3.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知识点: 本节课所学方法: 常用引辅助线的方法①构造直径上的圆周角;②构造同弧所对的圆周角. 四、布置作业 教材P.100中8、9、10、11、12.第三篇:初三几何教案
第四篇:初三《离子》教案
第五篇:初三几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