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的评析
对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的评析
摘 要:自90年代建构主义理论被引入我国教育技术界以来,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研究成为一个热点。本文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成果出发就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局限性和给我们带来的启发两个方面进行评析,从而促进教学设计理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构主义 教学设计模式 评析
中图分类号:G40-057
自90年代建构主义理论被引入我国教育技术界以来,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研究成为一个热点。笔者以为,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林林总总,纷繁复杂,为了寻求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握其发展的脉络,促进教学设计理论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现有的基于建构主义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模式作一评析。
一、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成果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不断推陈出新,不同的学者从各个角度提出了新的见解。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专家乔纳森提出了用于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模型和美国学者威尔森描述了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程序;国内何克抗先生首次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和刘世清等人提出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等。
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但近年来在教学实践尤其是教学实验中,出现了一些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倘若我们暂不考虑教学设计模式的分类标准和层次关系,单就其名称看主要有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探究学习,(网上)协作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研究型学习,情景教学,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等。通过这些名称各异的教学设计模式我们可以看出,基于问题解决、学生自主探索、社会化和情境化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正在逐步形成。虽名称各异,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反映了教学设计由注重教师教转向关注学生学。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局限性
许多学者在构建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的时候,已清楚地认识到其容易产生的问题并指出了解决的办法。如何克抗先生在其《教学系统设计》一书中指出,“以学为主的ID理论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应引起我们的警惕”(注:何先生所说的误区是:忽视教学目标分析、忽视教师指导、忽视自主学习设计和忽视教学结构设计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何先生提出了“学教并重”的教学模式或“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笔者以为,这种模式在理论是可行的,对我们实践操作的指导意义也很大,但直接用于实践教学却难以得心应手。其中既有教学设计的原因,也有实际教学的原因。1、教学设计的原因
(1)教学设计理念的问题
我们在设计教学模式时,总想找到一种包罗万象、能解决一切问题的理想模式,但这是不可能的。即便学习理论揭示的“学习就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这一观念是非常正确的,那也不能说,教学设计只有一种建构的模式。因为教学情境是非常复杂的,没有一种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所有学生的、普遍而有效的教学策略,不同的学习目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正规教育中只获得一小部分知识,他们在学校之外获得了大量的经验。而他们所拥有的和相信的知识经验是其学习发生的真正基础,所以,教学设计者应去了解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类型的学习,设计出满足不同学生、适宜不同情境、符合不同目标的教学模式。
我们在给教学设计命名名称时,怎样区分“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问题。早在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写到;“教是为了不教”,其含义显然是“教是为了促进学”,这一目标是教学论研究的宗旨。当我们使用“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概念来分析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时容易产生歧义。笔者认为,安·L·布朗在《人是如何学习的》把他们称作“学习者中心环境”、“知识中心环境”、“评价中心环境”和“共同体中心环境”可谓言简意赅。
(2)教学设计模式问题
有些学者在感叹教学设计理论与教学实践存在着“两张皮”现象时,指出建构主义本身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理论容易导致一些教学误区。比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有计划、有步骤教学活动的重要体现,然而,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中,我们不清楚,以什么标准来评判学生意义建构的水平。标准的淡失和模糊,很容易导致学生意义建构最终没有清晰性的结论,教学中的意义建构流于形式主义。再如,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目前还缺乏与学生自主性学习相配套的一致性的教师指导性的策略设计。教师既缺乏这种教学策略的训练,又面对50多人的教学班束手无策,建构主义的理念再好也难免成为“海市蜃楼”。
2、实际教学的原因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这种观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截然不同的,势必在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心理习惯方面产生冲突。对学习者来说,让他们放弃以往被动听讲、简单做笔记和有限回答课本问题的角色,接受和履行一种全新的角色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多学生担心自己采用新方法导致学业失败,有些学生不愿付出艰辛的努力。Perkins的研究指出,当学习者面临反复推敲的问题情境时,他们抱怨地说:“你们告诉我不就得了?”对学习者尚且如此,对教育者来说情况更加艰难。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在传统教育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纳客观主义范式。建构主义的教学活动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诸如教师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中单项控制的教学角色观念,学会鼓励学生探究真实世界中复杂的、真实的问题。对教师来讲,不仅心理不适,而且工作量加大。从熟悉到陌生,由轻车熟路到不可预测,使得前景很好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始终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对我们的启示 1、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技术的运用提供了极富前景的指导思想,但是一种教学思想,从理论假设到实际运用,往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据美国心理学家莫里斯·比格的说法,一种理论从假设到实际运用,大抵需要72年的时间。不管其研究的精确性如何,至少说明教学改革是一个渐变的、漫长的过程。我们既不能希望建构主义是“天女散花”,顷刻之间遍满全球,引起翻天覆地的教学变革;也不能遇到困难就灰心丧气,觉得建构主义是“天外来客”,无法融入人间水火。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人类已经进入了创建学习科学的新纪元,一场改变人类学习理念与方式的革命已经兴起。
2、建构主义应与客观主义相结合
比较研究发现,专家与新手在洞察思维和解决问题上的差异,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记忆力或智力能力上的差异,也不是运用一般策略方面的差别,而是专家获得了广泛的知识。专家的知识不是对相关领域的事实和公式的罗列,而是围绕核心观念或“大观点(bigideas)”组织的网络结构。专家不但能获得知识,而且能熟练提取与具体任务相关的知识,他们的条件化知识非常丰富。这些知识影响他们所关注的事物,影响到他们在环境中如何组织、表征和理解信息,对信息的理解又会影响他们记忆、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要达到良好的迁移,学习者最起码要知道所学知识什么时候能够被运用即运用的条件是什么。这就提醒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知识的组织方式比其他方式更为重要。因此,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学习”与建构主义倡导的“真实情境的学习”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实践中不可替代,不能偏废。
3、教学设计理论应注重自身建设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的学科,教学设计学科发展速度令人惊异,其主要原因是广泛地吸纳了很多学科领域的重要观点和例证,完善了自身的理论。但阻碍它继续超速发展的致命原因可能是缺乏领挈学科——方法论。只有在一定方法论体系的统领下形成了自身的理论框架体系,才能对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选择和评判,才能增强自主意识。已有学者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这一自主意识不仅是一种独立的意识,更是一种求新求变的意识。在这种意识支配下的任何选择都将以选择的目标为动力,才能加速自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建设。
(作者单位:山西雁北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 山西大同 037000)
参考文献
[1] 李芒.建构主义到底给了我们什么[J],中国电化教育,2002.6
[2] 邹艳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2.
[3] Phillips .D.C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the many faces of construc
tivism. Educational reseearcher247.1995.
4 Philippe Unchastely Learning environment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第二篇: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
篇一:余胜泉等-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
一、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
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的学习理论与以往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它采用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
学生要主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对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有了重新的定位: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
教师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
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完全可以建构出相同的结果。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
二、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目前,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并引发了教学设计专家之间的一场争论,其核心问题是,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能否共处?关于这一点,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观点认为,建构主义根本不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相容,他们认为,教学设计是基于客观主义的,要追求一种可显的、可控的学习效果,而建构主义非客观主义的立场是与这一点根本相违背的,它强调学习效果是自我建构的,是不可预测的,采取的是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所以是不能引入教学设计理论的。的,他可以以一种新的心理集的方式引进教学设计领域,可弥补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分离与简化教学内容的局限(reigeluth,wilson,jonasson,为此,他们纷纷提出了一些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归纳如下: 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问题可以是项目、案例或实际生活中的矛盾;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各种教学因素,包括教师只是作为一种广义的学习环境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习者迅速地将该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而接纳;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必须是一项真实的任务;强调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境;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协作学习;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反对过分细化的标准参照评价;要求设计学习任务展开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必须提供学习资源、认知工具和帮助等内容,以反映学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应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使得学习能够在以学生为主体中顺利展开。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强调要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根据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划分,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知识结构网络的概念,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系列以学为中心教学策略,如支架式教学策略、认知学徒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社会建构教学策略等等。这些思想和学习策略,为构建建构主义教学设计
模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本文中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如下图所示,它以问题(或项目、案例、分歧为核心,建立学习定向点,然后围绕这个定向点,通过设计学习情景、学习资源、学习策略、认知工具、管理和帮助而展开,他们共同服务于由教学目标、学习者、学习内容而决定的学习任务(问题、案例、项目、分歧这一核心。
图1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1.分析教学目标
学是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分析教学目标首先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教学目标不是设计者或教学者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
避免传统教学目标分析过度抽象、过分细化、过分分散、过分单调的逻辑关系,而应该采用一种整体性的教学目标编写方法。
2.学习者特征分析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从哲学角度看学习者是内因,外界影响是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同一课堂中,教师实施同一教学,但不同学生的学习结果
却存在较大差异。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了解学习者的特征,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确定学习者的知识基础一般采用分类测定法或二叉树探索法。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分为六个等级: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采用逼近法来测量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认知结构是指个体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它是影响新的意义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决定着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成功与否的关键。认知结构变量有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定性分别指旧知识中对新知识起吸收固定作用的程度、新旧观念的异同点、起吸收、固定作用的原有观点的稳定性。
3.学习内容特征分析 4.设计学习任务
建构主义所阐述的学习就是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探索、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问题构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
提出学习任务,是整个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的核心和重点,它为学习者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其他辅助设计使得任务更加明确具体,使得学习者解决问题成为现实的可能,使得学习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确实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学习任务可以是一个问题、案例、项目或是观点分歧,他们都代表连续性的复杂问题,能够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展开,均要求采用主动地、建构的、真实的情景下的学习,构建学习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如下原则:(1在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系列的问题。5.学习情景设计
建构主义强烈推荐学生要在真实的情景下进行学习,要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强调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
建构学习情景中有三个要素:(1学习情景的上下文或背景:描述问题产生的背景(与问题有关的各种因素如自然、社会文化及背景的组织管理等有利于控制、定义问题;(3学习情景的操作空间:学习者感知真实问题提供所需要的工具、符号等;在设计学习情景时,我们应注意:(不同学科对情景创设的要求不同:一种是学科内容有严谨结构的情况(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内容皆具有这种结构,这时要求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情景,其中应包含许多不同情景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另一种是学科内容不具有严谨结构的情况(语文、外语、历史等文科内容一般具有这种结构,这时应创设接近真实情景的学习情景,在该环境下应能仿真实际情景,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
(3学习情景只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是一种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设计理想的学习情景是为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最终完成意义建构服务的。
6.学习资源设计 7.提供认知工具
认知工具可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表述问题(如视频工具,更好地表述学习者所知道的知识以及正在学习的客体(如图表工具,或者通过认知工具自动实现一些低层任务或代替做一些任务来减轻某些认知活动(如计算工具。
认知工具在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思维中起着重要作用。
8.自主学习策略设计
自主学习策略是指为了支持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安排学习环境中各个元素的模式和方法,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在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时,主要考虑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客观是指知识内容的特征,它决定学习策略的选择。譬如对于复杂的事物和具有多面性的问题,由于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景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这样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因此,对于此类问题我们采用随机进入学习策略。主观方面则指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所具有的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和学生的学习风格。
9.管理与帮助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中,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但并没有无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任何情况下,教师
都有控制、管理、帮助和指导的职责。教师需要在学习环境中确定学习任务,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认知工具。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管理包括: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资源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但在建构主义学习中,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为幕后导演,这一转变极具挑战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过程是一种发散式的创造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路径、所遇到的困难也不相同,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作出适时反馈;学生自主学习中,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易出现学习行为与学习目标相偏离的情况,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设置关键点,规范学生学习,同时也有利
于学生反思、升华所学知识;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篇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 龙源期刊网.cn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 作者:刘欣
来源:《大学教育》2014年第01期
[摘要]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学设计,十分强调“学习中心”的有意义学习环境设计的理念。[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学习环境设计结构程序教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007-03
一、意义阐释: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研究构建了许多创新性的学习环境设计。
二、理论框架: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的原理(一基本原理:学习环境教学设计的要素构成
乔纳森六要素学习环境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乔纳森认为,cles的构成部分主要有:1.问题/项目空间。这是学习环境中的概念与操作的核心,起着聚合其他相关部分的作用。2.相关案例:运用相关案例来支持学习者的相关经验,提供学习“支架”。
篇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一抛锚式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与情境学习、情境认知以及认知弹性(cognitive flexibility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模式主要强调以技术学为基础的学习。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并达到目标的全过程”。这种教学要求创设鼓励学习者积极地建构有趣的、真实的情境。ctgv把“锚”视为一种“宏观背景”(macro-contexts,而与“微观背景”(micro-contexts相区分。微观背景是课本后的不相联系的“应用题”的特征。创设这种真实的“宏观背景”是为了重新使儿童和学徒制中人们能够利用在背景中学习的优点。抛锚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吉伯逊(gibson的“供给理论”(theory of affordance。“供给”指情境能促进学习活动的潜力。吉伯逊认为,不同的环境特征能够给各种特殊的有机体供给不同的活动,如“能走的”“能爬的”“能游的”等。相似地,不同类型的教学材料也能供给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因而,应该设计能够供给建构主义学习活动的教学材料,这些活动类型不同于其他类型教材所促进的活动类型。“锚”不仅是学习者应用已掌握知识的情境,更重要的是使用“锚”来帮助学生发现新学习的必要,从而树立学习目标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在完整的真实情境中确认学习目标。
教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搭建“脚手架”。抛锚式教学并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帮助或“脚手架”。“脚手架”应该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搭建,是为发展学生进一步理解而提供一定的支撑,使学生的理解逐步深入,不断地提高。在两个新的杰斯帕(jasper几何冒险中,研究人员用“镶嵌式教学”(embedding teaching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脚手架”。这种镶嵌式教学情节是冒险故事的自然组成部分。学生并不要求一开始就完全理解这种镶嵌式教学情节,而是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自然产生理解镶嵌式教学情节所提供的概念和程序的需要。2.围绕“锚”来组织教学。围绕“锚”组织教学,并不是排斥学生的亲自实践。“锚”是使教学开始的有效方式,但不是终极目标。抛锚式教学的目标是鼓励学生自我生成的学习。ctgv认为,围绕“锚”组织教学再逐步过渡到学生的“亲自实践”的问题解决有几个优点:第一,对于教师来说,围绕“锚”组织教学比寻求所有的资源以完成任务要更易于
掌握;第二,由于学生的程度不同,首先围绕某个“锚”进行学习有助于他们作好完成任务的准备;第三,“锚”提供了一个共享的知识背景,这有助于学习者和其他成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和积极地参与;第四,“锚”提供了学习者自我敏感的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保证他们尽可能地从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理解。3.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抛锚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因为学生理解问题解决和交流经验的最佳方式是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例如,ctgv设计的杰斯帕活动中要求学生:考虑问题的多种可能的解决办法;确定完成每一个方案所需要的子目标;确认相关数据并将其与非相关数据分开;估量正确的答案以对不同的计划进行评价;与同组和同班其他成员交流自己的推理。教学问题应该提供许多可能的答案,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并与其他同学讨论以形成共享的更为高级的理解。4.鼓励合作学习。
中描述的问题比较复杂,单个学生是无法完全解决的,因而合作学习是必要的。教学的主要环节有:1.设计真实“宏观情境”的“锚”;2.围绕“锚”组织教学;3.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收集信息、确定完成任务的子目标、利用并评价有关信息与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等。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一定的“脚手架”,以使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另外,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该鼓励教师、学生及同伴间的讨论或对话,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办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4.“消解”具体的“锚”,即抛锚式教学不能仅让学生局限在特定情境的问题解决,而要发展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解决新情境的问题(如新的类似问题、部分类似问题、“what if”问题、课堂背景外的问题、其他学科的问题等。这是抛锚式教学及其他建构主义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的关键在于应该在情境化与非情境化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学生在情境中的学习要能够脱离这一特定的情境,向其他情境迁移。5.效果评价。抛锚式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解决“锚”中的问题,而且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完成学习目标,自主地解决复杂背景中的真实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相互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二认知学徒模式
学徒模式被许多研究者视为建构主义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模式。“确实,在众多的建构主义的教学取向中,学徒制模式受到了最为广泛的重视”(honebeinetal,1993。学徒制是一种“做中学”的最早的形式,这种置于真实情境中的任务提供了学习的有组织的和统一的作用和目的。然而,现在的学校教学模式却与学徒制严重地脱离了。学生在教学环境中,“经常缺乏实际情境的支持,而单纯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正规学校教育往往被定义为代表认知经验的活动场所,而与课堂外的种种情境相对??学生通过与现实生活分离的教学科目被动地学习知识”。杜威、维果茨基、及当代的许多认知心理学家都对这种学校教学的形式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1.内容。认知学徒制规定了4种呈现内容的方式。(1作为学科领域的知识,它们是概念、事实或程序。(2提高有效解决问题的基于经验的策略或第一手原则。(3控制或元认知策略。学习者应该随着对学科知识掌握的不断深入,而能控制并诊断自己所作的决策:在不同的解 决问题策略中进行选择、确定解决特定问题的最佳策略等。2.策略。认知学徒制规定了 6 种刺激认知活动的教学策略。(1模仿。通过专家对自己解决 问题过程的讲解而使其思维过程明确。(2辅导。的提供和逐渐拆除或重新组合。专家随着新手能力的发展,不断修正脚手架以便使其能适合 略超出新手独立应付的水平。(4提供学生演示或表达他们新获得的学科知识的机会。(5反 思。它“能够使学生对他们自己和专家的问题解决过程进行比较,从而最终能够形成一种内 化的专家认知模式”。3.排序。认知学徒制规定了 3 种给教学内容排序的方式。(1增加内容的复杂程度,即按照 等级的任务结构从底端的任务向上垂直地增加难度。(2增加内容的多样性,即同一等级内容 在水平程度上的增加。例如,改变问题解决的情境,改变学习活动的目标或原因,或改变学习环境中的因素等。(3在分解技能之前呈现整体的技能——一种从上到下的、详细说明的、垂直或水平的内容序列,也就是首先传授最高水平的技能。这样有两个重要的优点:任务富 有意义,具有整体结构或者说具有问题的系统观。在完成这样的任务后(脚手架提供了一种学 生在缺乏足够的部分技能时,完成这种高水平任务的方式,探究部分与整体间联系在逻辑上 是渐进的。4.社会性。认知学徒制推荐了 5 种策
略,以使学习能够社会化,并在学习共同体中考虑环 境因素。(1情境学习。教学应该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因为这样“学习者能够理解他们学习的 原因;学习者更多地通过做来学习,而不仅是听;学习者可以探究什么策略在特定情境中有 效,什么策略在真实世界的背景中无效; 学习者能够学会在多样化的背景中问题解决的能力”。(2模拟。教学可以进一步模拟真实世界中的活动。(3专家实践的文化群体。当问题解决时,学习者和专家以动态的方式相互作用是重要的。这些活动创建了一种专家实践的文化群体。(4内在的动机。内在动机是与学习者在非控制的环境中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相连的。教学中 应该努力刺激学生的内在动机。(5利用合作。认知学徒制特别强调教学应该基于“学习共同 体”之中。(三随机访取教学模式 spiro 等人在 1991 年把学习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初级学习是学习中的初级阶段,学 生只需掌握一系列概念和事实,并在相同情境中再现这些概念和事实;高级学习要求学生掌 握概念的复杂性,并能广泛而灵活地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他们指出,传统教学混淆了初级 学习与高级学习之间的界限,将初级学习阶段的教学策略(如将整体分割为部分、着眼于普遍 原则的学习、建立单一标准的基本表征等不合理地推广到高级学习中。建构主义寻求适合于 高级学习的教学策略——随机访取教学,即在教学中避免抽象地谈概念的一般应用,而是要 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 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 和理解,这就是随机访取教学。它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认知弹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这一理论的中心观点是“在不同的时间、重新设置的情 境中,为了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概念观点对同一材料重复访取,这是达到获得高级知识目 标的关键”。斯皮若认为,在以认知弹性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中,使用的比拟是一种由概念 与案例构成的多维与非线性的 “十字交叉” 形状 “(cross-crossing” of conceptual and case landscape的多元知识表征,即试图通过概念与案例的水乳交融增强学习者的认知弹性,以 达到对丰富的概念理解的充分性以及案例覆盖面的完整性。随机访取教学目前仍处于研究之 中,可以提供的具体例证较少。华盛顿州立大学农学院在 r.e.calza 和 j.t.meade 的领导下建立了一个“遗传技术”课
程教学改革实验研究组,其目的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 internet 网络环境下开发 动画和超文本控制功能的交互式教学系统,所用的就是随机访取教学模式。该教学目标是: 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可用于学习分子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的有关内容。学习重点侧重基本 概念、基本原理和变异过程。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还能实际验证。
第三篇: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
篇一:余胜泉等-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
一、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
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的学习理论与以往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它采用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界世界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建构主义更关心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学生要主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每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
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对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有了重新的定位: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学生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获取与建构者,它要求学生:①在学习过程中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②在意义建构过程中要求学生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大量信息和资料;③需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
教师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这种帮助、指导作用体现在:①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②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③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完全可以建构出相同的结果。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二、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目前,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并引发了教学设计专家之间的一场争论,其核心问题是,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能否共处?关于这一点,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观点认为,建构主义根本不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相容,他们认为,教学设计是基于客观主义的,要追求一种可显的、可控的学习效果,而建构主义非客观主义的立场是与这一点根本相违背的,它强调学习效果是自我建构的,是不可预测的,采取的是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所以是不能引入教学设计理论的。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解释了学习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这两种观点,在不同的学习情景下是互补的。建构主义对一些复杂学习领域、高级学习目标的教学设计是比较适合 的,他可以以一种新的心理集的方式引进教学设计领域,可弥补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分离与简化教学内容的局限(reigeluth,wilson,jonasson),为此,他们纷纷提出了一些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归纳如下:
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问题可以是项目、案例或实际生活中的矛盾;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各种教学因素,包括教师只是作为一种广义的学习环境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习者迅速地将该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而接纳;
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必须是一项真实的任务;
强调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境;
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协作学习;
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反对过分细化的标准参照评价;
要求设计学习任务展开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必须提供学习资源、认知工具和帮助等内容,以反映学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
应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使得学习能够在以学生为主体中顺利展开。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强调要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根据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划分,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知识结构网络的概念,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系列以学为中心教学策略,如支架式教学策略、认知学徒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社会建构教学策略等等。这些思想和学习策略,为构建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但是,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容易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由于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所以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何克抗,1998),这是我们在建构新型教学设计模式时所需要考虑和注意的。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本文中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如下图所示),它以问题(或项目、案例、分歧)为核心,建立学习定向点,然后围绕这个定向点,通过设计学习情景、学习资源、学习策略、认知工具、管理和帮助而展开,他们共同服务于由教学目标、学习者、学习内容而决定的学习任务(问题、案例、项目、分歧)这一核心。结束部分的教学评价也是设计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是修改的基础,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调控环节。
图1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1.分析教学目标
学是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学习同样要遵循这一基本原则。
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分析教学目标首先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教学目标不是设计者或教学者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其次,还应尊重学习主题本身内在逻辑体系特征。
建构主义在哲学上强调学习内容的自主建构,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不同人对同一事物可得出不同的理解,因此是无法预先设立学习目标的,但事物有其复杂的一面,也有其客观的一面,事物的某些属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能达到共同理解的,所以,我们在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考虑教学目标的确定,避免陷入非理性主义的陷阱,但同时也应注意避免将教学目标简单化的倾向,不能采用传统的行为式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编写应有一定的弹性、可变化性,如采用认知目标分类的层次来标识(掌握„理解„);其次,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情景性、整体性,强调知识应在真实任务的大环境中展现,学生在探索真实的任务达到学习的目的,所以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应该
避免传统教学目标分析过度抽象、过分细化、过分分散、过分单调的逻辑关系,而应该采用一种整体性的教学目标编写方法。另外,还要区分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支持学习者在学习中追求他自己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所有学习者都应达到的学习目的,学习目标则是学生自己确定的,它们往往并不一致,学习目标往往是多重的,不同学习者由于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的不同,其学习目标也不完全相同。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这种重整体、轻细化具体的教学目标的编写方式,是不是意味着传统的教学目标分析方法(如归类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等)就没有用了呢?不是的,建构主义强调要在真实情景与学习环境中体现学习知识,对所学知识结构的详细分析,将有助于设计更合理的真实任务与真实的学习环境,减少非学习范围的错误探索、提高学习效率。2.学习者特征分析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从哲学角度看学习者是内因,外界影响是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同一课堂中,教师实施同一教学,但不同学生的学习结果却存在较大差异。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了解学习者的特征,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主要包括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则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
对于学习者的分析,主要目的是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学习问题,提供适合的帮助和指导,设计适合学生个性的情景问题与学习资源。
确定学习者的知识基础一般采用分类测定法或二叉树探索法。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分为六个等级: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采用逼近法来测量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认知结构是指个体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它是影响新的意义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决定着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成功与否的关键。认知结构变量有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定性分别指旧知识中对新知识起吸收固定作用的程度、新旧观念的异同点、起吸收、固定作用的原有观点的稳定性。在实践中利用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尤其注意兼顾学习者之间的个别差异。3.学习内容特征分析
学习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知识载体,教学目标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出来,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要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在解决真实任务中达到学习的目的,但真实的任务是否会体现教学目标,如何来体现,这需要我们对学习内容做深入分析,明确所需学习的知识内容、知识内容的结构关系、知识内容的类型(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知识),这样,在后面设计学习问题(任务)时,才能很好地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体系,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将学习内容嵌入建构主义环境中的不同要素中,如陈述性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资源的方式提供,而策略性的知识,则可通过设计自主学习活动来体现并展开。4.设计学习任务
建构主义所阐述的学习就是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探索、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问题构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与客观主义不同,建构主义用问题来驱动学习,而不象原来那样充当概念、原理的例子,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把解决问题看成是学习的一个应用。
提出学习任务,是整个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的核心和重点,它为学习者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其他辅助设计使得任务更加明确具体,使得学习者解决问题成为现实的可能,使得学习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确实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习情景设计,有助于将问题置于一个真实的任务环境中,这有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迁移;相关案例和信息资源有助于问题的理解和可行性方案的提出;认知工具帮助学习者解释和把握问题的各个方面;自主学习策略可以为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问题解决模式;帮助与管理是在问题解决的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设计实用的帮助与指导,必要时,还要设计如何施加人格影响,以消除因挫折而出现的泄气情绪。
学习任务可以是一个问题、案例、项目或是观点分歧,他们都代表连续性的复杂问题,能够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展开,均要求采用主动地、建构的、真实的情景下的学习,构建学习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如下原则:
(1)在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可分为主问题和子问题,子问题的解决是主问题解决的充分条件,同理下层子问题的解决是上层子问题解决的充分条件,这样就形成一树状谱系图。
(2)学习任务要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只能更加复杂,不能更简单。
(3)要设计非良构的问题,非良构的问题具有无显示目标和限制条件;有多解、多解法或者无解;有多种评判答案的标准;问题的概念理论基础的必要性及其组织具有不确定性等特征。
(4)设计学习任务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不能超越学习者知识能力太多。
(5)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不是期望学生一定就能给出完美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参与,使其了解这个领域。5.学习情景设计
建构主义强烈推荐学生要在真实的情景下进行学习,要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强调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因此,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需要将设计的问题具体化,教科书上的知识内容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和提炼,而设计学习情景则是要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情景背景中(不同的工作环境、社会背景),其表现是不相同的。
学习情景指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同时支撑物的表征、视觉本质又促进了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
建构学习情景中有三个要素:
(1)学习情景的上下文或背景:描述问题产生的背景(与问题有关的各种因素如自然、社会文化及背景的组织管理等)有利于控制、定义问题;
(2)学习情景的表述及模拟:具有吸引力的表征(虚拟现实、高质量视频);它要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真实、富有挑战的上下文背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遇到各种锻练机会。
(3)学习情景的操作空间:学习者感知真实问题提供所需要的工具、符号等;
在设计学习情景时,我们应注意:
()不同学科对情景创设的要求不同:一种是学科内容有严谨结构的情况(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内容皆具有这种结构),这时要求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情景,其中应包含许多不同情景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另一种是学科内容不具有严谨结构的情况(语文、外语、历史等文科内容一般具有这种结构),这时应创设接近真实情景的学习情景,在该环境下应能仿真实际情景,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在这两种环境中均应有自包含的帮助系统,以便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供咨询与帮助。
(2)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或基本内容),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情景创设。
(3)学习情景只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是一种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设计理想的学习情景是为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最终完成意义建构服务的。明确这一点对研究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非常有意义。
(4)学习任务与真实学习情景必须相融合,不能处于分离或勉强合成的状态,学习情景中要能够以自然的方式展现学习任务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6.学习资源设计 为了了解问题的背景与含义、建构自己的智力模式和提出问题解决的假设,学习者需要知道有关问题的详细信息,并需要学习必要的预备知识,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详细考虑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查阅哪些信息、需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这些都可以以学习资源的方式为学生提供。7.提供认知工具
认知工具是支持、指引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derry,1990)。在现代学习环境中,主要是指与通信网络相结合的广义上的计算机工具,用于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学习者可以利用它来进行信息与资源的获取、处理、编辑、制作等,并可用其来表征自己的思想,替代部分思维,与他人通信协作等
认知工具可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表述问题(如视频工具),更好地表述学习者所知道的知识以及正在学习的客体(如图表工具),或者通过认知工具自动实现一些低层任务或代替做一些任务来减轻某些认知活动(如计算工具)。最终,认知工具帮助学习者搜集并处理解决问题所必需的重要信息。
认知工具在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思维中起着重要作用。常用的认知工具有六类:问题/任务表征工具、静态/动态知识建模工具、绩效支持工具、信息搜集工具、协同工作工具、管理与评价工具。8.自主学习策略设计
自主学习策略是指为了支持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安排学习环境中各个元素的模式和方法,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从整体上来讲,学习策略分为四类:主动性策略、社会性策略、协作式策略和情景性策略,常见的自主学习策略有:教练策略、建模策略、支架与淡出策略、反思策略、支架策略、启发式策略、自我反馈策略、探索式策略;讨论策略、角色扮演策略、竞争策略、协同策略、伙伴策略;抛锚策略、学徒策略、随机进入策略等。
在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时,主要考虑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客观是指知识内容的特征,它决定学习策略的选择。譬如对于复杂的事物和具有多面性的问题,由于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景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这样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因此,对于此类问题我们采用随机进入学习策略。主观方面则指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所具有的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和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习者的智力因素(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和非智力因素(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尤其是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对学习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9.管理与帮助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中,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但并没有无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有控制、管理、帮助和指导的职责。教师需要在学习环境中确定学习任务,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认知工具。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管理包括: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资源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但在建构主义学习中,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为幕后导演,这一转变极具挑战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过程是一种发散式的创造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路径、所遇到的困难也不相同,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作出适时反馈;学生自主学习中,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易出现学习行为与学习目标相偏离的情况,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设置关键点,规范学生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反思、升华所学知识;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或片面的认识。篇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
龙源期刊网.cn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
作者:刘欣
来源:《大学教育》2014年第01期 [摘 要]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学设计,十分强调“学习中心”的有意义学习环境设计的理念。文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分析了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的结构程序和操作策略,旨在突显主体价值取向的学习环境教学设计的实践模型,促进学习者意义建构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 教学设计 学习环境设计 结构程序 教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007-0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学习本质及教学设计研究的不断深入,主体价值取向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学设计逐渐兴起,对客观理性取向的教学系统设计提出了挑战,并受到教育理论界和实践者的广泛关注。
一、意义阐释: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研究构建了许多创新性的学习环境设计。尽管这些方式在应用的范围、技术和方法上有所不同,但是他们所蕴涵的促进主体有意义建构能力的认识论是相似的,而且在设计上倾向于cles的创建和运用。
二、理论框架: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的原理
(一)基本原理:学习环境教学设计的要素构成
乔纳森六要素学习环境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乔纳森认为,cles的构成部分主要有:1.问题/项目空间。这是学习环境中的概念与操作的核心,起着聚合其他相关部分的作用。2.相关案例:运用相关案例来支持学习者的相关经验,提供学习“支架”。3.信息资源:使学习者在情境中的应用产生相关的意义。4.认知建构工具:指能承担和促进特定认知过程的工具,以帮助学习者完成问题求解任务,其中包括视觉工具、知识建模工具、绩效支持工具和
篇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模式、认知学徒(cognitive apprenticeship)模式、随即访取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模式等。(一)抛锚式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与情境学习、情境认知以及认知弹性(cognitive flexibility)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模式主要强调以技术学为基础的学习。抛锚式教学模式是由温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 ctgv)在约翰?布朗斯福特(john bransford)的领导下开发的。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并达到目标的全过程”。这种教学要求创设鼓励学习者积极地建构有趣的、真实的情境。ctgv把“锚”视为一种“宏观背景”(macro-contexts),而与“微观背景”(micro-contexts)相区分。微观背景是课本后的不相联系的“应用题”的特征。创设这种真实的“宏观背景”是为了重新使儿童和学徒制中人们能够利用在背景中学习的优点。抛锚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吉伯逊(gibson)的“供给理论”(theory of affordance)。“供给”指情境能促进学习活动的潜力。吉伯逊认为,不同的环境特征能够给各种特殊的有机体供给不同的活动,如“能走的”“能爬的”“能游的”等。相似地,不同类型的教学材料也能供给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因而,应该设计能够供给建构主义学习活动的教学材料,这些活动类型不同于其他类型教材所促进的活动类型。“锚”不仅是学习者应用已掌握知识的情境,更重要的是使用“锚”来帮助学生发现新学习的必要,从而树立学习目标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在完整的真实情境中确认学习目标。教师预先教授一些知识是为了提供帮助学生继续前进的资源和“脚手架”(scaffolds)。
教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搭建“脚手架”。抛锚式教学并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帮助或“脚手架”。“脚手架”应该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搭建,是为发展学生进一步理解而提供一定的支撑,使学生的理解逐步深入,不断地提高。在两个新的杰斯帕(jasper)几何冒险中,研究人员用“镶嵌式教学”(embedding teaching)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脚手架”。这种镶嵌式教学情节是冒险故事的自然组成部分。学生并不要求一开始就完全理解这种镶嵌式教学情节,而是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自然产生理解镶嵌式教学情节所提供的概念和程序的需要。2.围绕“锚”来组织教学。围绕“锚”组织教学,并不是排斥学生的亲自实践。“锚”是使教学开始的有效方式,但不是终极目标。抛锚式教学的目标是鼓励学生自我生成的学习。ctgv认为,围绕“锚”组织教学再逐步过渡到学生的“亲自实践”的问题解决有几个优点:第一,对于教师来说,围绕“锚”组织教学比寻求所有的资源以完成任务要更易于掌握;第二,由于学生的程度不同,首先围绕某个“锚”进行学习有助于他们作好完成任务的准备;第三,“锚”提供了一个共享的知识背景,这有助于学习者和其他成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和积极地参与;第四,“锚”提供了学习者自我敏感的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保证他们尽可能地从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理解。3.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抛锚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因为学生理解问题解决和交流经验的最佳方式是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例如,ctgv设计的杰斯帕活动中要求学生:考虑问题的多种可能的解决办法;确定完成每一个方案所需要的子目标;确认相关数据并将其与非相关数据分开;估量正确的答案以对不同的计划进行评价;与同组和同班其他成员交流自己的推理。教学问题应该提供许多可能的答案,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并与其他同学讨论以形成共享的更为高级的理解。4.鼓励合作学习。抛锚式教学的一个目标是创设有助于合作学习的环境。因为“锚”
中描述的问题比较复杂,单个学生是无法完全解决的,因而合作学习是必要的。另外,“锚”的可视性特征使学生易于参与小组合作,即使学业不理想的学生也能为小组学习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获得同伴的尊敬。
教学的主要环节有:1.设计真实“宏观情境”的“锚”;2.围绕“锚”组织教学;3.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收集信息、确定完成任务的子目标、利用并评价有关信息与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等。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一定的“脚手架”,以使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另外,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该鼓励教师、学生及同伴间的讨论或对话,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办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4.“消解”具体的“锚”,即抛锚式教学不能仅让学生局限在特定情境的问题解决,而要发展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解决新情境的问题(如新的类似问题、部分类似问题、“what if”问题、课堂背景外的问题、其他学科的问题等)。这是抛锚式教学及其他建构主义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的关键在于应该在情境化与非情境化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学生在情境中的学习要能够脱离这一特定的情境,向其他情境迁移。5.效果评价。抛锚式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解决“锚”中的问题,而且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完成学习目标,自主地解决复杂背景中的真实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相互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ctgv的研究发现,抛锚式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而且有趣的是“普通学校的教师还可利用抛锚式教学课程中与某一知识、技能相应的教学时段,去帮助学生在标准化测验以及其他各种测验中获得高分”。(二)认知学徒模式
学徒模式被许多研究者视为建构主义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模式。“确实,在众多的建构主义的教学取向中,学徒制模式受到了最为广泛的重视”(honebeinetal,1993)。学徒制是一种“做中学”的最早的形式,这种置于真实情境中的任务提供了学习的有组织的和统一的作用和目的。然而,现在的学校教学模式却与学徒制严重地脱离了。学生在教学环境中,“经常缺乏实际情境的支持,而单纯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正规学校教育往往被定义为代表认知经验的活动场所,而与课堂外的种种情境相对??学生通过与现实生活分离的教学科目被动地学习知识”。杜威、维果茨基、及当代的许多认知心理学家都对这种学校教学的形式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认知学徒制”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脱离现实生活的教学,并针对传统的学徒制的一些弊端(现代教育不可能完全退回到学徒制学习,而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技能至多也只有部分是可视的)而提出的。
学徒制从4个方面规定了18种策略,这可以说构建了一个有效教学的环境。
1.内容。认知学徒制规定了4种呈现内容的方式。(1)作为学科领域的知识,它们是概念、事实或程序。(2)提高有效解决问题的基于经验的策略或第一手原则。(3)控制或元认知策略。学习者应该随着对学科知识掌握的不断深入,而能控制并诊断自己所作的决策:在不同的解决问题策略中进行选择、确定解决特定问题的最佳策略等。(4)学习内容的策略,如探究学习等。
2.策略。认知学徒制规定了6种刺激认知活动的教学策略。(1)模仿。通过专家对自己解决问题过程的讲解而使其思维过程明确。(2)辅导。“辅导包括当学生执行任务时进行观察,提供线索、脚手架、反愧模仿、提示和新任务,以使他们的行为接近于专家的行为。”(3)脚手架 的提供和逐渐拆除或重新组合。专家随着新手能力的发展,不断修正脚手架以便使其能适合略超出新手独立应付的水平。(4)提供学生演示或表达他们新获得的学科知识的机会。(5)反思。它“能够使学生对他们自己和专家的问题解决过程进行比较,从而最终能够形成一种内化的专家认知模式”。(6)鼓励学生的探究能力。
3.排序。认知学徒制规定了3种给教学内容排序的方式。(1)增加内容的复杂程度,即按照等级的任务结构从底端的任务向上垂直地增加难度。(2)增加内容的多样性,即同一等级内容在水平程度上的增加。例如,改变问题解决的情境,改变学习活动的目标或原因,或改变学习环境中的因素等。(3)在分解技能之前呈现整体的技能——一种从上到下的、详细说明的、垂直或水平的内容序列,也就是首先传授最高水平的技能。这样有两个重要的优点:任务富有意义,具有整体结构或者说具有问题的系统观。在完成这样的任务后(脚手架提供了一种学生在缺乏足够的部分技能时,完成这种高水平任务的方式),探究部分与整体间联系在逻辑上是渐进的。再者,学习者具有了组成整体内容的概念模式。
4.社会性。认知学徒制推荐了5种策略,以使学习能够社会化,并在学习共同体中考虑环境因素。(1)情境学习。教学应该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因为这样“学习者能够理解他们学习的原因;学习者更多地通过做来学习,而不仅是听;学习者可以探究什么策略在特定情境中有效,什么策略在真实世界的背景中无效;学习者能够学会在多样化的背景中问题解决的能力”。(2)模拟。教学可以进一步模拟真实世界中的活动。(3)专家实践的文化群体。当问题解决时,学习者和专家以动态的方式相互作用是重要的。这些活动创建了一种专家实践的文化群体。(4)内在的动机。内在动机是与学习者在非控制的环境中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相连的。教学中应该努力刺激学生的内在动机。(5)利用合作。认知学徒制特别强调教学应该基于“学习共同体”之中。“随着学生作为一个初学者或新手逐渐从该共同体的边缘向中心移动,他们会变得比较积极,更多地接触其中的文化,因而就逐渐进入专家或熟手的角色。”(三)随机访取教学模式
spiro等人在1991年把学习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初级学习是学习中的初级阶段,学生只需掌握一系列概念和事实,并在相同情境中再现这些概念和事实;高级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概念的复杂性,并能广泛而灵活地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他们指出,传统教学混淆了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之间的界限,将初级学习阶段的教学策略(如将整体分割为部分、着眼于普遍原则的学习、建立单一标准的基本表征等)不合理地推广到高级学习中。建构主义寻求适合于高级学习的教学策略——随机访取教学,即在教学中避免抽象地谈概念的一般应用,而是要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这就是随机访取教学。它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认知弹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这一理论的中心观点是“在不同的时间、重新设置的情境中,为了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概念观点对同一材料重复访取,这是达到获得高级知识目标的关键”。斯皮若认为,在以认知弹性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中,使用的比拟是一种由概念与案例构成的多维与非线性的“十字交叉”形状“(cross-crossing” of conceptual and case landscape)的多元知识表征,即试图通过概念与案例的水乳交融增强学习者的认知弹性,以达到对丰富的概念理解的充分性以及案例覆盖面的完整性。随机访取教学目前仍处于研究之中,可以提供的具体例证较少。我们下面以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农学院应用随机访取教学模式所作的教改实验为例,说明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华盛顿州立大学农学院在r.e.calza和j.t.meade的领导下建立了一个“遗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验研究组,其目的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开发动画和超文本控制功能的交互式教学系统,所用的就是随机访取教学模式。该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可用于学习分子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的有关内容。学习重点侧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变异过程。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还能实际验证。该系统的教学过程按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主题——通过入网的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本课程的若干主题;2.创设情境(为随机访取教学创造条件);3.独立探索——根据学生的意愿可选下列不同主题,在学习某一主题过程中,学生可随意观看有关这一主题的不同演示,以便从不同侧面加深对该主题的认识和理解(随机访取学习);4.协作学习——在上述独立探索基础上,开展基于internet网络的专题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通过公告板和email(电子邮件)可对学生布置作业,对讨论中的观点加以批判并进行个别辅导;5.自我评价——为检验对知识的建构与验证,学生在上述学习阶段后应进行自我评价。为此该系统设计了一套自我评价练习:练习内容经过精心挑选,使之能有效地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的理解; 6.深化理解——根据自我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对薄弱环节作补充学习和练习,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验证的能力。
第四篇: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
篇一:余胜泉等-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
一、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
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的学习理论与以往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它采用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
学生要主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
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对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有了重新的定位: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
教师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
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完全可以建构出相同的结果。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
二、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目前,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并引发了教学设计专家之间的一场争论,其核心问题是,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能否共处?关于这一点,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观点认为,建构主义根本不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相容,他们认为,教学设计是基于客观主义的,要追求一种可显的、可控的学习效果,而建构主义非客观主义的立场是与这一点根本相违背的,它强调学习效果是自我建构的,是不可预测的,采取的是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所以是不能引入教学设计理论的。的,他可以以一种新的心理集的方式引进教学设计领域,可弥补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分离与简化教学内容的局限(reigeluth,wilson,jonasson),为此,他们纷纷提出了一些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归纳如下:
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问题可以是项目、案例或实际生活中的矛盾;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各种教学因素,包括教师只是作为一种广义的学习环境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习者迅速地将该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而接纳;
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必须是一项真实的任务;
强调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境;
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协作学习;
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反对过分细化的标准参照评价;
要求设计学习任务展开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必须提供学习资源、认知工具和帮助等内容,以反映学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
应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使得学习能够在以学生为主体中顺利展开。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强调要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根据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划分,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知识结构网络的概念,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系列以学为中心教学策略,如支架式教学策略、认知学徒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社会建构教学策略等等。这些思想和学习策略,为构建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本文中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如下图所示),它以问题(或项目、案例、分歧)为核心,建立学习定向点,然后围绕这个定向点,通过设计学习情景、学习资源、学习策略、认知工具、管理和帮助而展开,他们共同服务于由教学目标、学习者、学习内容而决定的学习任务(问题、案例、项目、分歧)这一核心。
图1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1.分析教学目标
学是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分析教学目标首先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教学目标不是设计者或教学者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
避免传统教学目标分析过度抽象、过分细化、过分分散、过分单调的逻辑关系,而应该采用一种整体性的教学目标编写方法。
2.学习者特征分析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从哲学角度看学习者是内因,外界影响是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同一课堂中,教师实施同一教学,但不同学生的学习结果却存在较大差异。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了解学习者的特征,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确定学习者的知识基础一般采用分类测定法或二叉树探索法。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分为六个等级: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采用逼近法来测量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认知结构是指个体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它是影响新的意义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决定着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成功与否的关键。认知结构变量有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定性分别指旧知识中对新知识起吸收固定作用的程度、新旧观念的异同点、起吸收、固定作用的原有观点的稳定性。3.学习内容特征分析
4.设计学习任务
建构主义所阐述的学习就是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探索、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问题构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
提出学习任务,是整个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的核心和重点,它为学习者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其他辅助设计使得任务更加明确具体,使得学习者解决问题成为现实的可能,使得学习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确实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学习任务可以是一个问题、案例、项目或是观点分歧,他们都代表连续性的复杂问题,能够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展开,均要求采用主动地、建构的、真实的情景下的学习,构建学习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如下原则:
(1)在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5.学习情景设计
建构主义强烈推荐学生要在真实的情景下进行学习,要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强调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
建构学习情景中有三个要素:
(1)学习情景的上下文或背景:描述问题产生的背景(与问题有关的各种因素如自然、社会文化及背景的组织管理等)有利于控制、定义问题;
(3)学习情景的操作空间:学习者感知真实问题提供所需要的工具、符号等;
在设计学习情景时,我们应注意:
()不同学科对情景创设的要求不同:一种是学科内容有严谨结构的情况(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内容皆具有这种结构),这时要求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情景,其中应包含许多不同情景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另一种是学科内容不具有严谨结构的情况(语文、外语、历史等文科内容一般具有这种结构),这时应创设接近真实情景的学习情景,在该环境下应能仿真实际情景,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
(3)学习情景只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是一种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设计理想的学习情景是为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最终完成意义建构服务的。
6.学习资源设计
7.提供认知工具
认知工具可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表述问题(如视频工具),更好地表述学习者所知道的知识以及正在学习的客体(如图表工具),或者通过认知工具自动实现一些低层任务或代替做一些任务来减轻某些认知活动(如计算工具)。
认知工具在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思维中起着重要作用。
8.自主学习策略设计
自主学习策略是指为了支持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安排学习环境中各个元素的模式和方法,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在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时,主要考虑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客观是指知识内容的特征,它决定学习策略的选择。譬如对于复杂的事物和具有多面性的问题,由于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景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这样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因此,对于此类问题我们采用随机进入学习策略。主观方面则指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所具有的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和学生的学习风格。9.管理与帮助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中,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但并没有无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有控制、管理、帮助和指导的职责。教师需要在学习环境中确定学习任务,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认知工具。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管理包括: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资源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但在建构主义学习中,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为幕后导演,这一转变极具挑战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过程是一种发散式的创造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路径、所遇到的困难也不相同,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作出适时反馈;学生自主学习中,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易出现学习行为与学习目标相偏离的情况,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设置关键点,规范学生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反思、升华所学知识;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篇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
龙源期刊网.cn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
作者:刘欣
来源:《大学教育》2014年第01期 [摘 要]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学设计,十分强调“学习中心”的有意义学习环境设计的理念。[关键词]建构主义 教学设计 学习环境设计 结构程序 教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007-03
一、意义阐释: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研究构建了许多创新性的学习环境设计。
二、理论框架: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的原理
(一)基本原理:学习环境教学设计的要素构成
乔纳森六要素学习环境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乔纳森认为,cles的构成部分主要有:1.问题/项目空间。这是学习环境中的概念与操作的核心,起着聚合其他相关部分的作用。2.相关案例:运用相关案例来支持学习者的相关经验,提供学习“支架”。篇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一)抛锚式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与情境学习、情境认知以及认知弹性(cognitive flexibility)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模式主要强调以技术学为基础的学习。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并达到目标的全过程”。这种教学要求创设鼓励学习者积极地建构有趣的、真实的情境。ctgv把“锚”视为一种“宏观背景”(macro-contexts),而与“微观背景”(micro-contexts)相区分。微观背景是课本后的不相联系的“应用题”的特征。创设这种真实的“宏观背景”是为了重新使儿童和学徒制中人们能够利用在背景中学习的优点。抛锚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吉伯逊(gibson)的“供给理论”(theory of affordance)。“供给”指情境能促进学习活动的潜力。吉伯逊认为,不同的环境特征能够给各种特殊的有机体供给不同的活动,如“能走的”“能爬的”“能游的”等。相似地,不同类型的教学材料也能供给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因而,应该设计能够供给建构主义学习活动的教学材料,这些活动类型不同于其他类型教材所促进的活动类型。“锚”不仅是学习者应用已掌握知识的情境,更重要的是使用“锚”来帮助学生发现新学习的必要,从而树立学习目标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在完整的真实情境中确认学习目标。教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搭建“脚手架”。抛锚式教学并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帮助或“脚手架”。“脚手架”应该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搭建,是为发展学生进一步理解而提供一定的支撑,使学生的理解逐步深入,不断地提高。在两个新的杰斯帕(jasper)几何冒险中,研究人员用“镶嵌式教学”(embedding teaching)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脚手架”。这种镶嵌式教学情节是冒险故事的自然组成部分。学生并不要求一开始就完全理解这种镶嵌式教学情节,而是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自然产生理解镶嵌式教学情节所提供的概念和程序的需要。2.围绕“锚”来组织教学。围绕“锚”组织教学,并不是排斥学生的亲自实践。“锚”是使教学开始的有效方式,但不是终极目标。抛锚式教学的目标是鼓励学生自我生成的学习。ctgv认为,围绕“锚”组织教学再逐步过渡到学生的“亲自实践”的问题解决有几个优点:第一,对于教师来说,围绕“锚”组织教学比寻求所有的资源以完成任务要更易于掌握;第二,由于学生的程度不同,首先围绕某个“锚”进行学习有助于他们作好完成任务的准备;第三,“锚”提供了一个共享的知识背景,这有助于学习者和其他成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和积极地参与;第四,“锚”提供了学习者自我敏感的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保证他们尽可能地从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理解。3.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抛锚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因为学生理解问题解决和交流经验的最佳方式是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例如,ctgv设计的杰斯帕活动中要求学生:考虑问题的多种可能的解决办法;确定完成每一个方案所需要的子目标;确认相关数据并将其与非相关数据分开;估量正确的答案以对不同的计划进行评价;与同组和同班其他成员交流自己的推理。教学问题应该提供许多可能的答案,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并与其他同学讨论以形成共享的更为高级的理解。4.鼓励合作学习。
中描述的问题比较复杂,单个学生是无法完全解决的,因而合作学习是必要的。
教学的主要环节有:1.设计真实“宏观情境”的“锚”;2.围绕“锚”组织教学;3.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收集信息、确定完成任务的子目标、利用并评价有关信息与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等。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一定的“脚手架”,以使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另外,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该鼓励教师、学生及同伴间的讨论或对话,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办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4.“消解”具体的“锚”,即抛锚式教学不能仅让学生局限在特定情境的问题解决,而要发展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解决新情境的问题(如新的类似问题、部分类似问题、“what if”问题、课堂背景外的问题、其他学科的问题等)。这是抛锚式教学及其他建构主义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的关键在于应该在情境化与非情境化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学生在情境中的学习要能够脱离这一特定的情境,向其他情境迁移。5.效果评价。抛锚式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解决“锚”中的问题,而且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完成学习目标,自主地解决复杂背景中的真实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相互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二)认知学徒模式
学徒模式被许多研究者视为建构主义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模式。“确实,在众多的建构主义的教学取向中,学徒制模式受到了最为广泛的重视”(honebeinetal,1993)。学徒制是一种“做中学”的最早的形式,这种置于真实情境中的任务提供了学习的有组织的和统一的作用和目的。然而,现在的学校教学模式却与学徒制严重地脱离了。学生在教学环境中,“经常缺乏实际情境的支持,而单纯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正规学校教育往往被定义为代表认知经验的活动场所,而与课堂外的种种情境相对??学生通过与现实生活分离的教学科目被动地学习知识”。杜威、维果茨基、及当代的许多认知心理学家都对这种学校教学的形式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1.内容。认知学徒制规定了4种呈现内容的方式。(1)作为学科领域的知识,它们是概念、事实或程序。(2)提高有效解决问题的基于经验的策略或第一手原则。(3)控制或元认知策略。学习者应该随着对学科知识掌握的不断深入,而能控制并诊断自己所作的决策:在不同的解决问题策略中进行选择、确定解决特定问题的最佳策略等。
2.策略。认知学徒制规定了6种刺激认知活动的教学策略。(1)模仿。通过专家对自己解决问题过程的讲解而使其思维过程明确。(2)辅导。的提供和逐渐拆除或重新组合。专家随着新手能力的发展,不断修正脚手架以便使其能适合略超出新手独立应付的水平。(4)提供学生演示或表达他们新获得的学科知识的机会。(5)反思。它“能够使学生对他们自己和专家的问题解决过程进行比较,从而最终能够形成一种内化的专家认知模式”。
3.排序。认知学徒制规定了3种给教学内容排序的方式。(1)增加内容的复杂程度,即按照等级的任务结构从底端的任务向上垂直地增加难度。(2)增加内容的多样性,即同一等级内容在水平程度上的增加。例如,改变问题解决的情境,改变学习活动的目标或原因,或改变学习环境中的因素等。(3)在分解技能之前呈现整体的技能——一种从上到下的、详细说明的、垂直或水平的内容序列,也就是首先传授最高水平的技能。这样有两个重要的优点:任务富有意义,具有整体结构或者说具有问题的系统观。在完成这样的任务后(脚手架提供了一种学生在缺乏足够的部分技能时,完成这种高水平任务的方式),探究部分与整体间联系在逻辑上是渐进的。
4.社会性。认知学徒制推荐了5种策略,以使学习能够社会化,并在学习共同体中考虑环境因素。(1)情境学习。教学应该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因为这样“学习者能够理解他们学习的原因;学习者更多地通过做来学习,而不仅是听;学习者可以探究什么策略在特定情境中有效,什么策略在真实世界的背景中无效;学习者能够学会在多样化的背景中问题解决的能力”。(2)模拟。教学可以进一步模拟真实世界中的活动。(3)专家实践的文化群体。当问题解决时,学习者和专家以动态的方式相互作用是重要的。这些活动创建了一种专家实践的文化群体。(4)内在的动机。内在动机是与学习者在非控制的环境中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相连的。教学中应该努力刺激学生的内在动机。(5)利用合作。认知学徒制特别强调教学应该基于“学习共同体”之中。
(三)随机访取教学模式
spiro等人在1991年把学习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初级学习是学习中的初级阶段,学生只需掌握一系列概念和事实,并在相同情境中再现这些概念和事实;高级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概念的复杂性,并能广泛而灵活地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他们指出,传统教学混淆了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之间的界限,将初级学习阶段的教学策略(如将整体分割为部分、着眼于普遍原则的学习、建立单一标准的基本表征等)不合理地推广到高级学习中。建构主义寻求适合于高级学习的教学策略——随机访取教学,即在教学中避免抽象地谈概念的一般应用,而是要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这就是随机访取教学。它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认知弹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这一理论的中心观点是“在不同的时间、重新设置的情境中,为了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概念观点对同一材料重复访取,这是达到获得高级知识目标的关键”。斯皮若认为,在以认知弹性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中,使用的比拟是一种由概念与案例构成的多维与非线性的“十字交叉”形状“(cross-crossing” of conceptual and case landscape)的多元知识表征,即试图通过概念与案例的水乳交融增强学习者的认知弹性,以达到对丰富的概念理解的充分性以及案例覆盖面的完整性。随机访取教学目前仍处于研究之中,可以提供的具体例证较少。
华盛顿州立大学农学院在r.e.calza和j.t.meade的领导下建立了一个“遗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验研究组,其目的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开发动画和超文本控制功能的交互式教学系统,所用的就是随机访取教学模式。该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可用于学习分子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的有关内容。学习重点侧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变异过程。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还能实际验证。
第五篇: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余胜泉、杨小娟、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100875)
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的学习理论与以往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它采用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决定的。我们是一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界世界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他们更关心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对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有了重新的定位。
学生在学习中要主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每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人们通过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灌输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以及其它学习工具),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教师不再是教学内容的传递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也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获取与建构者,教师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完全可以建构出相同的结果。
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主体作用体现在: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⑵在意义建构过程中要求学生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大量信息和资料;⑶学生需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
而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这种帮助、指导作用体现在:⑴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⑵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⑶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所以说,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二、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的ID(教学设计)又称以学为中心的ID,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这种教学设计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但是,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容易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所以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何克抗),这是我们在建构新型教学设计模式时所需要考虑的,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意加以纠正。目前,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正在渗透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目前,还没有基于该理论的成熟的教学设计模型。所有有关方面的论述,只提供一些原则和建议,并没有处方性的解决方案。
建构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教学设计专家之间的一场争论,其核心问题是,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能否共处?关于这一点,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观点认为,建构主义根本不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相容(Carrol,1990),他认为,教学设计是基于客观主义的,要追求一种可显的、可控的学习效果,而建构主义非客观主义的立场是与这一点根本相违背的,它强调学习效果是自我建构的,是不可预测的,采取的是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所以是不能引入教学设计理论的。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客观主义建构主义解释了学习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这两种观点,在不同的学习情景下是互补的。建构主义对一些复杂学习领域、高级学习目标的教学设计是比较适合的,他可以以一种“新的心理集”的方式引进教学设计领域,可弥补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分离与简化教学内容的局限(Reigeluth ,Wilson,Jonasson),为此,他们纷纷提出了一些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归纳如下:
支持学习者所有的学习活动,以解决一项任务或问题。
学习者必须根据这项重大任务的复杂性清楚地感知和接受这一具体的学习活动。
支持学习者发展对所有问题的物主身份。
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习者迅速地将该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而接纳。 设计一项真实的任务。
一种真实的学习环境是认知的需求与学习者必须为之作好准备的环境中的需求保持一致的环境。 设计任务和学习环境,以反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
设计学习环境以支持并挑战学习者的思考。
鼓励对各种想法进行尝试,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境。
提供机会并支持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强调要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根据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划分,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知识结构网络的概念,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系列以“学” 为中心教学策略,如支架式教学策略、认知学徒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社会建构教学策略等等。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本文中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如下图所示),它以问题(或项目、案例、分歧)为核心,建立学习“定向点”,然后围绕这个“定向点”,通过设计“学习情景”、“学习资源”、“学习策论”、“认知工具”、“管理和帮助”而展开,他们共同服务于由教学目标、学习者、学习内容而决定的学习任务(问题、案例、项目、分歧)这一核心。结束部分的教学评价也是设计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是修改的基础,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调控环节。
图1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1.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是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学习同样要??循这一基本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ID中,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
分析教学目标首先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教学目标不是设计者或教学者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在哲学上强调学习内容的自主建构,容易造成学习上的虚无主义。我们知道,建构主义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不同人对同一事物可得出不同的理解,但事物有其复杂的一面,也有起客观的一面,事物的某些属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能达到共同理解的,所以,我们在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考虑教学目标的确定,避免陷入非理性主义的陷阱,但同时也应注意避免将教学目标简单化的倾向,不能采用传统的行为式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编写应有一定的弹性、可变化性,如采用认知目标分类的层次来标识(掌握...理解...),另外,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情景性、整体性,强调知识应在真实任务的大环境中展现,学生在探索真实的任务达到学习的目的,所以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应该避免传统教学目标分析过度抽象、过分细化、过分分散、过分单调的逻辑关系,而应该采用一种整体性的教学目标编写方法。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这种重整体、轻细化具体的教学目标的编写方式,是不是意味着传统的教学目标分析方法(如归类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等就没有用了呢?不是的,建构主义强调要在真实情景与学习环境中体现学习知识,对所学知识结构的详细分析,将有助于设计更合理的真实任务与真实的学习环境,减少非学习范围的错误探索、提高学习效率。区分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 允许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多重目标
其次,分析教学目标还应尊重学习主题本身内在体系特征。学习主题是由各级知识点组成。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两类:上下位关系、并列关系。这样总体上,学习主题呈现多层次的网状结构。这种结构是分析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之一。具体分析方法有:归类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层级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ISM)等。
2.学习者特征分析 以学为主的ID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从哲学角度看学习者是内因,外界影响是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同一课堂中,教师实施同一教学,但不同学生的学习结果却存在较大差异。学习者特征分析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主要包括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则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由于非智力因素情况比较复杂难以定量评估、测量处理且群体共性少,所以在此主要进行智力因素分析。对于学习者的分析,主要目的是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学习问题,提供适合的帮助和指导,设计适合学生个性的情景问题与学习资源。
确定学习者的知识基础一般采用“分类测定法”或“二叉树探索法”。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分为六个等级: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采用逼近法来测量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认知结构是指个体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它是影响新的意义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决定着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成功与否的关键。认知结构变量有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定性”分别指旧知识中对新知识其吸收固定作用的观念;新旧观念的异同点;起吸收、固定作用的原有观点的稳定性。在实践中利用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尤其注意兼顾学习者之间的个别差异。
3.学习内容特征分析
学习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知识载体,教学目标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出来,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要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在解决真实任务中达到学习的目的,但真实的任务是否会体现教学目标,如何来体现,这需要我们对学习内容做深入分析,明确所需学习的知识内容、知识内容的结构关系、知识内容的类型(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知识),这样,在后面设计学习问题(任务)时,才能很好地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体系,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嵌人建构主义环境中的不同要素中,如陈述性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资源的方式提供,而策略性的知识,则可通过设计自主学习活动来体现并展开。4.设计学习任务
建构主义所阐述的学习就是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问题构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与客观主义不同,建构主义用问题来驱动学习,而不象原来那样充当概念、原理的例子,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把解决问题看成是学习的一个应用。
提出学习任务,是整个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的核心和重点,它为学习者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其他辅助设计使得任务更加明确具体,使得学习者解决问题成为现实的可能,使得学习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确实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习情景设计,有助于将问题置身于一个真实的任务环境中,这有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迁移;相关案例和信息资源有助于问题的理解和可行性方案的提出;认知工具帮助学习者解释和把握问题的各个方面;自主学习策略可以为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问题解决模式;帮助与管理是在问题解决的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设计实用的帮助与指导,必要时,还要设计如何施加人格影响,以消除因挫折而出现的泄气情绪。
学习任务可以是一个问题、案例、项目或是观点分歧,他们都代表连续性的复杂问题,能够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展开,均要求采用主动地、建构的、真实的情景下的学习,构建学习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如下原则:
(1)在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可分为主问题和子问题,子问题的解决是主问题解决的充分条件,同理下层子问题的解决是上层子问题解决的充分条件,这样就形成一树状谱系图。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不同的路径。
(2)学习任务要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只能更加复杂,不能更简单。(3)要设计非良构的问题,非良构的问题具有无显示目标和限制条件;有多解、多解法或者无解;有多种评判答案的标准;问题的概念理论基础的必要性及其组织具有不确定性等特征。(4)设计学习任务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不能超越学习者知识能力太多。(5)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不是期望学生一定就能给出完美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参与,使其了解这个领域。
5.学习情景设计
建构主义强烈推荐学生要在真实的情景下进行学习,要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因此,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需要将设计的问题具体化,知识内容与学习问题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和提炼,而学习情景则是要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情景背景中(不同的工作环境、社会背景),其表现是不相同的。
学习情景的含义:学习情景指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同时支撑物的表征、视觉本质又促进了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简而言之,学习环境就是学习被刺激和支持的地点(Berent G.wilson 1995)。
建构学习情境中有三个要素:
(1)学习情境的上下文或背景:描述问题产生的背景(与问题有关的各种因素如自然、社会文化及背景的组织管理等)有利于控制、定义问题;学习者的特点
(2)学习情境的表述及模拟:具有吸引力的表征(虚拟现实、高质量视频);它要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真实、富有挑战的上下文背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遇到各种锻练机会。
(3)学习情境的操作空间:学习者感知真实问题提供所需要的工具、符号等; 在设计学习情景时,我们应注意:
(1)明确学习类型与情境创设的关系:学习可分为三个不同类型,适用于初学者的导论式学习、高级知识的获得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斯皮若)。导论式学习属于学习中的低级阶段这是一种具有还原倾向的过于简单化的学习。学生通过导论式学习掌握的概念与事实只能在相同的情景中再现。高级知识的获得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学习类型它要求学习者通过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掌握概念的复杂性与跨越案例的变化性。使学生具有适应不同的真实情境的弹性与灵活性。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这是最高级的学习类型几乎不需要教学的支持。显然,建构主义学习情境最适于第二种类型,即高级知识的获得。
(2)不同学科对情境创设的要求不同:一种是学科内容有严谨结构的情况(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内容皆具有这种结构),这时要求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情境,其中应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另一种是学科内容不具有严谨结构的情况(语文、外语、历史等文科内容一般具有这种结构),这时应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情境,在该环境下应能仿真实际情境,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在这两种环境中均应有自包含的“help”系统,以便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供咨询与帮助。
(3)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或曰“基本内容”),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
(4)学习情境只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是一种“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设计理想的学习情境是为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最终完成意义建构服务的。明确这一点对研究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极非常有意义。
(5)学习任务与真实学习情景必须相融合,不能处于分离或勉强合成的状态,学习情景中要能够以自然的方式展现学习任务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6.学习资源设计
教学资源是指所有用来帮助教、学的资源,即支撑教学过程的各类软件资源和硬件系统。根据AECT77和AECT`94的定义,学习资源可分为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两大类。
学习材料的设计,主要分析CAI课件和网络课件的设计。对于CAI课件来说设计思路较为固定,主要考虑四个方面因素:课件内容组织、控制结构、教学讯息和界面。而网络课件的设计是一新兴技术尚有诸多难题有待解决,如教学内容的组织,网络课件一般采用自主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需嵌入大量信息资源,有用资源的查寻及组织是设计者需解决的难题。
教学环境是指用于教学的各种媒体及配套软件。这里所说的教学环境与前面所讲教学情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教学环境中并不包含统一、固定的教学设计思想,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比如多媒体教室即可以适用抛锚教学情景又可适用支架式教学。目前,基于Internet的教学受递环境的设计是国内远程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设计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⑴保持信息传播通道(这包括教学信息的传递;学习者行为信息的反馈;教学系统再次反馈评价信息)的通畅。⑵使用多种搜索引擎,必要时嵌入导航策略,防止“迷航”。⑶利用HMC方式学员可与网上教学软件与信息资源库进行交互活动,又可通过各种CMC工具如Email、语音信箱、视频会议系统等与教师和远程教育专家会话,或者通过“群件”(Groupware)与同学进行网上信息交流。2)提供信息资源
提供信息资源是指提供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文本、图形、声音、视频和动画等)以及通过www.xiexiebang.comes》,《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Vol 45,No.1,1997,pp.65-94;
3.David H.Jonassen, A Model for Designing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of ICCE97, 1997.12;
4.David Jonassen,《Designing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ICCE 98 proceeding;
5.Wilson, B.(Ed.)(1996).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 Case studi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New Jerse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6.Philippe Duchastel,《Learning Environment Design》,Educational Technology Systems,Vol.22(3)225-233,1993-1994;7.何克抗,《从信息时代的教育与培训看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21世纪教育与培训的革新和挑战”国际会议(香港)特邀报告;
8.何克抗,《建构主义──用信息技术革新高校教学的理论基础》,97年香港"教学技能与教学技术学术会议"特邀报告;
9.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育传播与技术,1996年第三期(总第12期);
10.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关于ME命题的论证》,98内地与香港教育技术学术研讨会大会特邀报告;
11.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12.张建伟、陈琦,《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
13.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1期;
14.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15.Derry(Eds.), Computers as cognitive tools.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