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远程教学的建构主义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远程教学的发展呈现两个新特点——新理论的研究和教学模式的更新。该文尝试将建构主义引入到远程教育的理论研究中,并描述远程教学的建构主义模式。
【关键词】远程教学,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一、前言
远程教育在蹒跚走过农业时代的“选拔”考试、健步跨越工业时代的邮递和大众传播教学之后,已经激昂地迈向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征程。远程教育的开放性、学习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使远程教育有着远大的前程,并成为了人们获得高等教育的主要教育途径之一。在世界、在中国,今天的远程教育又将开始一个新的起点。
二、对我国远程教学发展的思考
(一)远程教学发展的新特点
面对21世纪的教育发展,一位国外教育家曾经指出“未来学校,是在以下假设的基础上设计的,第一个假设是并非所有的学习者都采用相同的方法学习(人们已经有了强化这种差异的方法)。第二个假设说起来使人伤感,那就是当代人没有能够学会需要学会的一切东西。”这一反思在当前远程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是极为有益和重要的,特别是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远程教学模式的认识和实践。当前远程教育教学发展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一是远程教育研究重点的变化。分散的远程教育学习者的质量保障、教学组织等一系列管理问题曾经一直是远程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在新教育理念与新信息技术条件支持下,研究重点正在逐渐转向对远程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研究和对构建信息化的远程自主学习环境的研究。新的课程开发、教学设计、学习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方式成为远程教育研究的核心话题。二是远程教学理论需要充实、创新和发展。远程教育从高等教育的新途径一跃成为教育民主化和终身学习的重要社会活动,使原有的形成于工业化时代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彼得斯的“工业化”理论、霍姆伯格的“教学会谈”和基更的“教学活动的再综合”等已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学习的全部需要,也使完全地引进、依赖传统学校教育理论和模式解决问题的方式实际上成为不可能。客观上,普通高等院校的远程教育学院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和研究课题。虽然,远程教育本身代表着新型的学习理念和教育的不断发展进步,但是,使人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的远程教育院校所采用的仍然是“课本、教师和标准化考试为中心”和“以课本内容为主媒体、教师讲授为核心(包括录像方式),少量采用其它辅助媒体”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支持模式。尽管使用了网络的传播形式,但是,课程教学观和教学模式实质上都是陈旧的。关键问题也许是,不在于你使用了什么样的媒体,而在于你是受到什么理论思想的指导,不在于你是否高喊过以学习者为中心,而在于你在执行着什么、能否按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在办学。在当前,这不仅是一种态度问题,也是一种能力问题。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发展与更新同在飞速地前进着,“常青树”式的能力是不存在的。就像我们5年前使用的新计算机,在今天看来都已经过时了一样。
(二)建构主义的兴起
面对新时期的远程教育,一些理论家描述为由于教育媒体种类的应用变革、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进化,形成了“多代的教育形式”,并以此来引导人们认识远程教育的教学发展和改革。诚然,媒体的使用和传播很重要,从信息技术的发展上探讨远程教育的观念也未必没有意义,然而新媒体不能代替教与学,新传播 方式的使用也不意味必然有创新教学活动的发生。没有信息技术与教育的适当整合,教育事业不可能得到应有的进步与发展,而没有“学与教”的理论的指导,信息技术与教育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整合。建构主义作为与客观主义观念相左的一种后现代理论,它在“学与教”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的逐步成熟,使其成为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思想指导。建构主义的理论有助于推动我国远程教育事业与时共进,为丰富远程教学活动,构建更为高效合理的学习活动与教学模式,展示了新的实践领域及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的观点得到广泛的支持,但缺乏在广泛教学中采用和实践的研究,孤立的建构主义的术语和策略经常在缺乏潜在基础和假设的情况下使用着。例如,学习者控制的被指导被认为是建构主义的方法,但是这种实践真正关心的是明确的指导,相反,缺乏外部支持的情况也被认为是建构主义的方法,却没有所需的“支架”的支撑。对于使用互联网作为开发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其经常性特征是采用一系列的超级文本链接。但是,仅提供与课程主题有关站点的网页平台的链接,并不能认为就是建构主义的,尽管,这种学习环境具有开放性,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是由学习者独特选择和推动的。建构主义还有许多重要内容和关键特征必须予以足够的关注。
(三)“亲和力”和归属感
远程教学的基本对象是成人,成人是具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和自主能力的学习者。基于建构主义的案例学习、问题解决的学习、合作学习和基于真实情境脉络学习的远程教学,在成人学习者看来,更具有突出的意义和使用价值,可以极大地促进学习动机和引发学习兴趣。远程教学是使用学习资源和传播媒体的“师生准分离”的教学,强调应用各类技术媒体将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建立起来。现代远程教学更是采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真实技术、智能计算机技术和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等策略来组织教学环境。按照建构主义理论构成的教学模式,例如,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支架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合作学习(collaboration learning)、情境学习或抛锚学习(situated or anchored learning)和随机通达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等同样需要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造虚拟环境、协作学习的条件、微观世界等。同时,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远程教学“环境”的结合,将为在远程教学中有效使用“环境”提供组织“框架”和指导“灵魂”。因此,远程教学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于成人学习者或远程教学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归属感。
结束语
建构主义的许多理念与远程教育的特征不谋而合,例如,知识的个人建构、真实的学习环境和社会的交互作用等,都适用于远程教育的成人学习者。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有益于发挥远程教学活动的特殊优势,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够弥补“师生分离”的不足。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任何事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远程教学中采用建构主义模式应该因地制宜,发挥不同地区的优势,体现不同学科的特点。
第二篇:远程教学模式
远程教学模式
青山口小学赵福常
根据网络环境下远程教学过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学生学习过程管理的主动性,可将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进行如下归类:
1、以集体学习为主的远程教学模式-讲授型模式
讲授型模式来自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中,不仅可以利用网络所提供的功能进行“双主”(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而且突破了传统课堂人数、时间和地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基于网络的讲授型模式可根据师生交互的实时性分为同步式讲授和异步式讲授。
1.1同步式讲授型
同步式讲授模式是指分布在不同地点的教师和学生同时登陆到教学平台上,进行远程教学活动。这种模式的教学程序和传统课堂教学相同,教师在远程授课教室中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等手段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和情感信息,网络将这些信息实时传递到学生所在的远程学习教室。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练习巩固、领会运用等过程进行学习,通过实时交互设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间可进行相互交流、探讨,并观测到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进步和不足。教师通过服务系统和管理工具,可以很容易地掌握学习者的各种学习信息,监控整个教学过程,灵活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调整,从而达到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高质量保证。采用实时同步交互方式的远程教学保证教学信息和情感信息同步传输,模拟出一个“面对面”的网上教室,形成所谓的虚拟教室(Virtual Class)。但教学过程实时性强,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而且实现起来制约因素也较多,如设备经费投入大、信号实时传输对网络带宽和网络质量的要求较高等因素。当前在网络上可用来实现实时同步讲授的技术有:双向视频会议系统、网络在线聊天、共享白板、IP电话答疑系统等。
1.2异步式讲授型
在异步式讲授模式中,学习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不受时空的限制。远程教学的开放性和跨时空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学交互活动的形式要以非实时异步形式为主。与实时同步式相比,异步式尽管看起来师生间的交流缺少亲切感,但是却能大大方便学习者的自由学习。通过非实时的教学交互活动,学习者可以很方便地随时向教师进行提问,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学习发展的要求。可以通过资源浏览器从网上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各种信息,自主地对内容进行学习和加工处理。当遇到问题,不能通过自身解决时,可以通过异步通信工具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探讨。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且系统实现起来较为可行,现在大多数远程教育网站都
是采用这种模式。
2、以个体学习为主的远程教学模式
根据李秉德教授提出的教学模式,将网络上适用的并且以个体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归为五大类:自学辅导型、掌握学习型、案例学习型、问题教学型、探索学习型。
2.1自学辅导型
自学辅导型是以学习者自学为主,在各关键环节教师参与指导、组织学习者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基本教学程序是:
(1)共同商讨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
(2)在指导下开展基于网络资源的自学活动;
(3)师生、生生间讨论、交流,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4)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启发与答疑;
(5)学生练习与总结和教师总结与评价。
这种模式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学兴趣,传授自学方法;要有丰富的网络CAI软件供学习者自由下载;或者有可直接在网上运行的网络CAI课件;或者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系统。
2.2掌握学习型
掌握学习模式来源于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教学程序,是认为每位学生都可能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和个别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选用不同的网络教学资源,分配不等的教学时间,设计不同的教学进度,使学生能按自己的方式学完全部教学内容。
其基本教学程序是:
(1)划分教学目标;
(2)确定并细化对应目标的单元学习任务;
(3)选取教材与教法;
(4)诊断性测验;
(5)对未达到目标者进行相应补习;
(6)终结性测验并评价教学效果。
这种教学模式要有对每个单元的诊断性测验;要确定对应目标的单元学习任务;要对学习者的学习进度提出有利建议。
2.3案例学习型
案例学习是指从给定案例的应用和研习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教学程序是:
(1)阅览大量案例;
(2)对案例进行信息加工;
(3)接受教师指导;
(4)形成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有丰富的网络案例库;或者制作成CD-ROM形式的案例库;或者引导学生访问一些资源网站。
2.4问题教学型
问题教学是马赫穆托夫提出的,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学习-认识过程”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教学程序是:
(1)创设情境;
(2)确定问题和收集信息;
(3)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
(4)交流信息并分析信息;
(5)构建答案和答案展示;
(6)效果评价。
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有关的信息材料;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提示。
2.5探索学习型
所谓探索学习是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程序是:
(1)由教育机构(如中学、大学或研究机构)设立适合特定学生解决的问题;(2)通过网络向学生发布,要求学生解答;
(3)提供大量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源供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查阅;
(4)专家负责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供帮助。探索学习模式有四个基本要素,即问题、资料、提示和反馈。
这种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所以在我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以小组学习为主的远程教学模式
3.1讨论学习模式
讨论学习是指学生在确定的主题范围内,通过和老师、同学间的讨论交流完成学习任务和巩固学习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教学程序是:
(1)领域专家或专业教师在站点上建立相应的学科主题讨论组;
(2)学生在自己学习的特定主题区内发言;
(3)针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论。
这种教学过程必须由具有特权的领域专家监控,以保证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能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防止讨论偏离当前学习的主题。讨论学习模式根据讨论的实时性可分为在线讨论和异步讨论两种。
3.2协作学习模式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教学程序是:
(1)明确任务和学习目标;
(2)成员设计;
(3)进行作业;
(4)总结性评价。
在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基本的协作模式有四种:竞争、协同、伙伴与角色扮演。这种协作学习系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将人工智能与这种协作系统相结合,将是它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三篇: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⒉ 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1][11]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⑴ 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⑵ 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⑶ 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⑷ 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⑸ 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⒊ 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10][11]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随机进入教学的基本思想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弹性认知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这种理论的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不难看出,随机进入教学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的目的、用不同方式加以呈现的要求,正是针对发展和促进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提出的,也就是根据弹性认知理论的要求而提出的。
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方法是: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进行(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提问);②要注意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意思是指?”,“你怎么知道这是正确的?”,“这是为什么?”等等);③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可通过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来达到:“还有没有其它的含义?”“请对A与B之间作出比较?”,“请评价某种观点”等等)。
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⑸ 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与支架式教学中相同。由以上介绍可见,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尽管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但是又有其共性,即它们的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在协作、讨论过程中当然还包含有“对话”),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是由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所决定的。如前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既然上述各种教学方法都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实施的,那就不能不受到这些要素的制约,否则将不成其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
第四篇: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
姓名:张立超
学号:120314060
年级:12级教育学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定义
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1、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特点
(1)教学过程的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
(2)学习环境的要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3)教师角色: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2、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定义
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一种教学过程的结构形式。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
(一)支架式教学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很显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儿童的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过程中的脚手架。如上所述,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到发展的前面。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 1)自主学习能力;2)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3)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 1)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2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3)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三)随机进入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的基本思想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 “弹性认知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这种理论的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不难看出,随机进入教学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的目的、用不同方式加以呈现的要求,正是针对发展和促进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提出的,也就是根据弹性认知理论的要求而提出的。
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2)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3)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方法是: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进行(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提问);2)要注意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意思是指?”“你怎么知道这 是正确的?”“这是为什么?”等等);3)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可通过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来达到:“还有没有其它的含义?” “请对A与B之间作出比较”,“请评价某种观点”等)。
(4)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
(5)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与支架式教学中相同。由以上介绍可见,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既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但是又有其共性,即它们的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在协作、讨论过程中当然还包含有“对话”), 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是由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所决定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既然上述各种教学方法都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实施的,那就不能不受到这些要素的制约,否则将不成其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程。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一)建构主义教学坏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二)建构主义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模式
1、(1)教学目标分析
(2)情景设计
(3)信息资源设计
(4)自主学习设计
(5)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7)强化练习设计
2、(1)分析教学目标
(2)学习者特征分析
(3)学习内容特征分析
(4)设计学习任务
(5)学习情境设计
(6)学习资源设计
(7)提供认知工具
(8)自主学习策略设计
(9)管理与帮助设计
(10)总结与强化设计
(11)教学评价
(本讲只是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简单介绍,不够严密和完整,欢迎指正和补充)
第五篇: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
篇一:余胜泉等-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
一、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
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的学习理论与以往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它采用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界世界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建构主义更关心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学生要主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每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
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对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有了重新的定位: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学生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获取与建构者,它要求学生:①在学习过程中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②在意义建构过程中要求学生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大量信息和资料;③需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
教师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这种帮助、指导作用体现在:①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②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③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完全可以建构出相同的结果。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二、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目前,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并引发了教学设计专家之间的一场争论,其核心问题是,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能否共处?关于这一点,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观点认为,建构主义根本不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相容,他们认为,教学设计是基于客观主义的,要追求一种可显的、可控的学习效果,而建构主义非客观主义的立场是与这一点根本相违背的,它强调学习效果是自我建构的,是不可预测的,采取的是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所以是不能引入教学设计理论的。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解释了学习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这两种观点,在不同的学习情景下是互补的。建构主义对一些复杂学习领域、高级学习目标的教学设计是比较适合 的,他可以以一种新的心理集的方式引进教学设计领域,可弥补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分离与简化教学内容的局限(reigeluth,wilson,jonasson),为此,他们纷纷提出了一些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归纳如下:
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问题可以是项目、案例或实际生活中的矛盾;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各种教学因素,包括教师只是作为一种广义的学习环境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习者迅速地将该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而接纳;
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必须是一项真实的任务;
强调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境;
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协作学习;
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反对过分细化的标准参照评价;
要求设计学习任务展开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必须提供学习资源、认知工具和帮助等内容,以反映学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
应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使得学习能够在以学生为主体中顺利展开。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强调要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根据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划分,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知识结构网络的概念,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系列以学为中心教学策略,如支架式教学策略、认知学徒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社会建构教学策略等等。这些思想和学习策略,为构建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但是,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容易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由于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所以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何克抗,1998),这是我们在建构新型教学设计模式时所需要考虑和注意的。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本文中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如下图所示),它以问题(或项目、案例、分歧)为核心,建立学习定向点,然后围绕这个定向点,通过设计学习情景、学习资源、学习策略、认知工具、管理和帮助而展开,他们共同服务于由教学目标、学习者、学习内容而决定的学习任务(问题、案例、项目、分歧)这一核心。结束部分的教学评价也是设计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是修改的基础,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调控环节。
图1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1.分析教学目标
学是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学习同样要遵循这一基本原则。
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分析教学目标首先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教学目标不是设计者或教学者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其次,还应尊重学习主题本身内在逻辑体系特征。
建构主义在哲学上强调学习内容的自主建构,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不同人对同一事物可得出不同的理解,因此是无法预先设立学习目标的,但事物有其复杂的一面,也有其客观的一面,事物的某些属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能达到共同理解的,所以,我们在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考虑教学目标的确定,避免陷入非理性主义的陷阱,但同时也应注意避免将教学目标简单化的倾向,不能采用传统的行为式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编写应有一定的弹性、可变化性,如采用认知目标分类的层次来标识(掌握„理解„);其次,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情景性、整体性,强调知识应在真实任务的大环境中展现,学生在探索真实的任务达到学习的目的,所以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应该
避免传统教学目标分析过度抽象、过分细化、过分分散、过分单调的逻辑关系,而应该采用一种整体性的教学目标编写方法。另外,还要区分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支持学习者在学习中追求他自己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所有学习者都应达到的学习目的,学习目标则是学生自己确定的,它们往往并不一致,学习目标往往是多重的,不同学习者由于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的不同,其学习目标也不完全相同。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这种重整体、轻细化具体的教学目标的编写方式,是不是意味着传统的教学目标分析方法(如归类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等)就没有用了呢?不是的,建构主义强调要在真实情景与学习环境中体现学习知识,对所学知识结构的详细分析,将有助于设计更合理的真实任务与真实的学习环境,减少非学习范围的错误探索、提高学习效率。2.学习者特征分析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从哲学角度看学习者是内因,外界影响是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同一课堂中,教师实施同一教学,但不同学生的学习结果却存在较大差异。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了解学习者的特征,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主要包括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则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
对于学习者的分析,主要目的是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学习问题,提供适合的帮助和指导,设计适合学生个性的情景问题与学习资源。
确定学习者的知识基础一般采用分类测定法或二叉树探索法。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分为六个等级: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采用逼近法来测量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认知结构是指个体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它是影响新的意义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决定着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成功与否的关键。认知结构变量有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定性分别指旧知识中对新知识起吸收固定作用的程度、新旧观念的异同点、起吸收、固定作用的原有观点的稳定性。在实践中利用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尤其注意兼顾学习者之间的个别差异。3.学习内容特征分析
学习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知识载体,教学目标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出来,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要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在解决真实任务中达到学习的目的,但真实的任务是否会体现教学目标,如何来体现,这需要我们对学习内容做深入分析,明确所需学习的知识内容、知识内容的结构关系、知识内容的类型(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知识),这样,在后面设计学习问题(任务)时,才能很好地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体系,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将学习内容嵌入建构主义环境中的不同要素中,如陈述性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资源的方式提供,而策略性的知识,则可通过设计自主学习活动来体现并展开。4.设计学习任务
建构主义所阐述的学习就是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探索、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问题构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与客观主义不同,建构主义用问题来驱动学习,而不象原来那样充当概念、原理的例子,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把解决问题看成是学习的一个应用。
提出学习任务,是整个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的核心和重点,它为学习者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其他辅助设计使得任务更加明确具体,使得学习者解决问题成为现实的可能,使得学习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确实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习情景设计,有助于将问题置于一个真实的任务环境中,这有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迁移;相关案例和信息资源有助于问题的理解和可行性方案的提出;认知工具帮助学习者解释和把握问题的各个方面;自主学习策略可以为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问题解决模式;帮助与管理是在问题解决的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设计实用的帮助与指导,必要时,还要设计如何施加人格影响,以消除因挫折而出现的泄气情绪。
学习任务可以是一个问题、案例、项目或是观点分歧,他们都代表连续性的复杂问题,能够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展开,均要求采用主动地、建构的、真实的情景下的学习,构建学习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如下原则:
(1)在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可分为主问题和子问题,子问题的解决是主问题解决的充分条件,同理下层子问题的解决是上层子问题解决的充分条件,这样就形成一树状谱系图。
(2)学习任务要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只能更加复杂,不能更简单。
(3)要设计非良构的问题,非良构的问题具有无显示目标和限制条件;有多解、多解法或者无解;有多种评判答案的标准;问题的概念理论基础的必要性及其组织具有不确定性等特征。
(4)设计学习任务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不能超越学习者知识能力太多。
(5)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不是期望学生一定就能给出完美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参与,使其了解这个领域。5.学习情景设计
建构主义强烈推荐学生要在真实的情景下进行学习,要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强调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因此,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需要将设计的问题具体化,教科书上的知识内容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和提炼,而设计学习情景则是要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情景背景中(不同的工作环境、社会背景),其表现是不相同的。
学习情景指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同时支撑物的表征、视觉本质又促进了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
建构学习情景中有三个要素:
(1)学习情景的上下文或背景:描述问题产生的背景(与问题有关的各种因素如自然、社会文化及背景的组织管理等)有利于控制、定义问题;
(2)学习情景的表述及模拟:具有吸引力的表征(虚拟现实、高质量视频);它要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真实、富有挑战的上下文背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遇到各种锻练机会。
(3)学习情景的操作空间:学习者感知真实问题提供所需要的工具、符号等;
在设计学习情景时,我们应注意:
()不同学科对情景创设的要求不同:一种是学科内容有严谨结构的情况(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内容皆具有这种结构),这时要求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情景,其中应包含许多不同情景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另一种是学科内容不具有严谨结构的情况(语文、外语、历史等文科内容一般具有这种结构),这时应创设接近真实情景的学习情景,在该环境下应能仿真实际情景,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在这两种环境中均应有自包含的帮助系统,以便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供咨询与帮助。
(2)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或基本内容),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情景创设。
(3)学习情景只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是一种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设计理想的学习情景是为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最终完成意义建构服务的。明确这一点对研究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非常有意义。
(4)学习任务与真实学习情景必须相融合,不能处于分离或勉强合成的状态,学习情景中要能够以自然的方式展现学习任务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6.学习资源设计 为了了解问题的背景与含义、建构自己的智力模式和提出问题解决的假设,学习者需要知道有关问题的详细信息,并需要学习必要的预备知识,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详细考虑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查阅哪些信息、需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这些都可以以学习资源的方式为学生提供。7.提供认知工具
认知工具是支持、指引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derry,1990)。在现代学习环境中,主要是指与通信网络相结合的广义上的计算机工具,用于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学习者可以利用它来进行信息与资源的获取、处理、编辑、制作等,并可用其来表征自己的思想,替代部分思维,与他人通信协作等
认知工具可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表述问题(如视频工具),更好地表述学习者所知道的知识以及正在学习的客体(如图表工具),或者通过认知工具自动实现一些低层任务或代替做一些任务来减轻某些认知活动(如计算工具)。最终,认知工具帮助学习者搜集并处理解决问题所必需的重要信息。
认知工具在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思维中起着重要作用。常用的认知工具有六类:问题/任务表征工具、静态/动态知识建模工具、绩效支持工具、信息搜集工具、协同工作工具、管理与评价工具。8.自主学习策略设计
自主学习策略是指为了支持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安排学习环境中各个元素的模式和方法,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从整体上来讲,学习策略分为四类:主动性策略、社会性策略、协作式策略和情景性策略,常见的自主学习策略有:教练策略、建模策略、支架与淡出策略、反思策略、支架策略、启发式策略、自我反馈策略、探索式策略;讨论策略、角色扮演策略、竞争策略、协同策略、伙伴策略;抛锚策略、学徒策略、随机进入策略等。
在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时,主要考虑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客观是指知识内容的特征,它决定学习策略的选择。譬如对于复杂的事物和具有多面性的问题,由于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景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这样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因此,对于此类问题我们采用随机进入学习策略。主观方面则指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所具有的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和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习者的智力因素(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和非智力因素(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尤其是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对学习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9.管理与帮助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中,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但并没有无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有控制、管理、帮助和指导的职责。教师需要在学习环境中确定学习任务,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认知工具。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管理包括: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资源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但在建构主义学习中,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为幕后导演,这一转变极具挑战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过程是一种发散式的创造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路径、所遇到的困难也不相同,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作出适时反馈;学生自主学习中,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易出现学习行为与学习目标相偏离的情况,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设置关键点,规范学生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反思、升华所学知识;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或片面的认识。篇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
龙源期刊网.cn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
作者:刘欣
来源:《大学教育》2014年第01期 [摘 要]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学设计,十分强调“学习中心”的有意义学习环境设计的理念。文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分析了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的结构程序和操作策略,旨在突显主体价值取向的学习环境教学设计的实践模型,促进学习者意义建构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 教学设计 学习环境设计 结构程序 教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007-0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学习本质及教学设计研究的不断深入,主体价值取向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学设计逐渐兴起,对客观理性取向的教学系统设计提出了挑战,并受到教育理论界和实践者的广泛关注。
一、意义阐释: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研究构建了许多创新性的学习环境设计。尽管这些方式在应用的范围、技术和方法上有所不同,但是他们所蕴涵的促进主体有意义建构能力的认识论是相似的,而且在设计上倾向于cles的创建和运用。
二、理论框架: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的原理
(一)基本原理:学习环境教学设计的要素构成
乔纳森六要素学习环境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乔纳森认为,cles的构成部分主要有:1.问题/项目空间。这是学习环境中的概念与操作的核心,起着聚合其他相关部分的作用。2.相关案例:运用相关案例来支持学习者的相关经验,提供学习“支架”。3.信息资源:使学习者在情境中的应用产生相关的意义。4.认知建构工具:指能承担和促进特定认知过程的工具,以帮助学习者完成问题求解任务,其中包括视觉工具、知识建模工具、绩效支持工具和
篇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模式、认知学徒(cognitive apprenticeship)模式、随即访取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模式等。(一)抛锚式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与情境学习、情境认知以及认知弹性(cognitive flexibility)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模式主要强调以技术学为基础的学习。抛锚式教学模式是由温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 ctgv)在约翰?布朗斯福特(john bransford)的领导下开发的。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并达到目标的全过程”。这种教学要求创设鼓励学习者积极地建构有趣的、真实的情境。ctgv把“锚”视为一种“宏观背景”(macro-contexts),而与“微观背景”(micro-contexts)相区分。微观背景是课本后的不相联系的“应用题”的特征。创设这种真实的“宏观背景”是为了重新使儿童和学徒制中人们能够利用在背景中学习的优点。抛锚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吉伯逊(gibson)的“供给理论”(theory of affordance)。“供给”指情境能促进学习活动的潜力。吉伯逊认为,不同的环境特征能够给各种特殊的有机体供给不同的活动,如“能走的”“能爬的”“能游的”等。相似地,不同类型的教学材料也能供给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因而,应该设计能够供给建构主义学习活动的教学材料,这些活动类型不同于其他类型教材所促进的活动类型。“锚”不仅是学习者应用已掌握知识的情境,更重要的是使用“锚”来帮助学生发现新学习的必要,从而树立学习目标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在完整的真实情境中确认学习目标。教师预先教授一些知识是为了提供帮助学生继续前进的资源和“脚手架”(scaffolds)。
教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搭建“脚手架”。抛锚式教学并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帮助或“脚手架”。“脚手架”应该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搭建,是为发展学生进一步理解而提供一定的支撑,使学生的理解逐步深入,不断地提高。在两个新的杰斯帕(jasper)几何冒险中,研究人员用“镶嵌式教学”(embedding teaching)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脚手架”。这种镶嵌式教学情节是冒险故事的自然组成部分。学生并不要求一开始就完全理解这种镶嵌式教学情节,而是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自然产生理解镶嵌式教学情节所提供的概念和程序的需要。2.围绕“锚”来组织教学。围绕“锚”组织教学,并不是排斥学生的亲自实践。“锚”是使教学开始的有效方式,但不是终极目标。抛锚式教学的目标是鼓励学生自我生成的学习。ctgv认为,围绕“锚”组织教学再逐步过渡到学生的“亲自实践”的问题解决有几个优点:第一,对于教师来说,围绕“锚”组织教学比寻求所有的资源以完成任务要更易于掌握;第二,由于学生的程度不同,首先围绕某个“锚”进行学习有助于他们作好完成任务的准备;第三,“锚”提供了一个共享的知识背景,这有助于学习者和其他成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和积极地参与;第四,“锚”提供了学习者自我敏感的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保证他们尽可能地从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理解。3.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抛锚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因为学生理解问题解决和交流经验的最佳方式是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例如,ctgv设计的杰斯帕活动中要求学生:考虑问题的多种可能的解决办法;确定完成每一个方案所需要的子目标;确认相关数据并将其与非相关数据分开;估量正确的答案以对不同的计划进行评价;与同组和同班其他成员交流自己的推理。教学问题应该提供许多可能的答案,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并与其他同学讨论以形成共享的更为高级的理解。4.鼓励合作学习。抛锚式教学的一个目标是创设有助于合作学习的环境。因为“锚”
中描述的问题比较复杂,单个学生是无法完全解决的,因而合作学习是必要的。另外,“锚”的可视性特征使学生易于参与小组合作,即使学业不理想的学生也能为小组学习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获得同伴的尊敬。
教学的主要环节有:1.设计真实“宏观情境”的“锚”;2.围绕“锚”组织教学;3.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收集信息、确定完成任务的子目标、利用并评价有关信息与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等。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一定的“脚手架”,以使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另外,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该鼓励教师、学生及同伴间的讨论或对话,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办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4.“消解”具体的“锚”,即抛锚式教学不能仅让学生局限在特定情境的问题解决,而要发展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解决新情境的问题(如新的类似问题、部分类似问题、“what if”问题、课堂背景外的问题、其他学科的问题等)。这是抛锚式教学及其他建构主义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的关键在于应该在情境化与非情境化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学生在情境中的学习要能够脱离这一特定的情境,向其他情境迁移。5.效果评价。抛锚式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解决“锚”中的问题,而且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完成学习目标,自主地解决复杂背景中的真实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相互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ctgv的研究发现,抛锚式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而且有趣的是“普通学校的教师还可利用抛锚式教学课程中与某一知识、技能相应的教学时段,去帮助学生在标准化测验以及其他各种测验中获得高分”。(二)认知学徒模式
学徒模式被许多研究者视为建构主义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模式。“确实,在众多的建构主义的教学取向中,学徒制模式受到了最为广泛的重视”(honebeinetal,1993)。学徒制是一种“做中学”的最早的形式,这种置于真实情境中的任务提供了学习的有组织的和统一的作用和目的。然而,现在的学校教学模式却与学徒制严重地脱离了。学生在教学环境中,“经常缺乏实际情境的支持,而单纯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正规学校教育往往被定义为代表认知经验的活动场所,而与课堂外的种种情境相对??学生通过与现实生活分离的教学科目被动地学习知识”。杜威、维果茨基、及当代的许多认知心理学家都对这种学校教学的形式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认知学徒制”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脱离现实生活的教学,并针对传统的学徒制的一些弊端(现代教育不可能完全退回到学徒制学习,而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技能至多也只有部分是可视的)而提出的。
学徒制从4个方面规定了18种策略,这可以说构建了一个有效教学的环境。
1.内容。认知学徒制规定了4种呈现内容的方式。(1)作为学科领域的知识,它们是概念、事实或程序。(2)提高有效解决问题的基于经验的策略或第一手原则。(3)控制或元认知策略。学习者应该随着对学科知识掌握的不断深入,而能控制并诊断自己所作的决策:在不同的解决问题策略中进行选择、确定解决特定问题的最佳策略等。(4)学习内容的策略,如探究学习等。
2.策略。认知学徒制规定了6种刺激认知活动的教学策略。(1)模仿。通过专家对自己解决问题过程的讲解而使其思维过程明确。(2)辅导。“辅导包括当学生执行任务时进行观察,提供线索、脚手架、反愧模仿、提示和新任务,以使他们的行为接近于专家的行为。”(3)脚手架 的提供和逐渐拆除或重新组合。专家随着新手能力的发展,不断修正脚手架以便使其能适合略超出新手独立应付的水平。(4)提供学生演示或表达他们新获得的学科知识的机会。(5)反思。它“能够使学生对他们自己和专家的问题解决过程进行比较,从而最终能够形成一种内化的专家认知模式”。(6)鼓励学生的探究能力。
3.排序。认知学徒制规定了3种给教学内容排序的方式。(1)增加内容的复杂程度,即按照等级的任务结构从底端的任务向上垂直地增加难度。(2)增加内容的多样性,即同一等级内容在水平程度上的增加。例如,改变问题解决的情境,改变学习活动的目标或原因,或改变学习环境中的因素等。(3)在分解技能之前呈现整体的技能——一种从上到下的、详细说明的、垂直或水平的内容序列,也就是首先传授最高水平的技能。这样有两个重要的优点:任务富有意义,具有整体结构或者说具有问题的系统观。在完成这样的任务后(脚手架提供了一种学生在缺乏足够的部分技能时,完成这种高水平任务的方式),探究部分与整体间联系在逻辑上是渐进的。再者,学习者具有了组成整体内容的概念模式。
4.社会性。认知学徒制推荐了5种策略,以使学习能够社会化,并在学习共同体中考虑环境因素。(1)情境学习。教学应该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因为这样“学习者能够理解他们学习的原因;学习者更多地通过做来学习,而不仅是听;学习者可以探究什么策略在特定情境中有效,什么策略在真实世界的背景中无效;学习者能够学会在多样化的背景中问题解决的能力”。(2)模拟。教学可以进一步模拟真实世界中的活动。(3)专家实践的文化群体。当问题解决时,学习者和专家以动态的方式相互作用是重要的。这些活动创建了一种专家实践的文化群体。(4)内在的动机。内在动机是与学习者在非控制的环境中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相连的。教学中应该努力刺激学生的内在动机。(5)利用合作。认知学徒制特别强调教学应该基于“学习共同体”之中。“随着学生作为一个初学者或新手逐渐从该共同体的边缘向中心移动,他们会变得比较积极,更多地接触其中的文化,因而就逐渐进入专家或熟手的角色。”(三)随机访取教学模式
spiro等人在1991年把学习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初级学习是学习中的初级阶段,学生只需掌握一系列概念和事实,并在相同情境中再现这些概念和事实;高级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概念的复杂性,并能广泛而灵活地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他们指出,传统教学混淆了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之间的界限,将初级学习阶段的教学策略(如将整体分割为部分、着眼于普遍原则的学习、建立单一标准的基本表征等)不合理地推广到高级学习中。建构主义寻求适合于高级学习的教学策略——随机访取教学,即在教学中避免抽象地谈概念的一般应用,而是要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这就是随机访取教学。它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认知弹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这一理论的中心观点是“在不同的时间、重新设置的情境中,为了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概念观点对同一材料重复访取,这是达到获得高级知识目标的关键”。斯皮若认为,在以认知弹性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中,使用的比拟是一种由概念与案例构成的多维与非线性的“十字交叉”形状“(cross-crossing” of conceptual and case landscape)的多元知识表征,即试图通过概念与案例的水乳交融增强学习者的认知弹性,以达到对丰富的概念理解的充分性以及案例覆盖面的完整性。随机访取教学目前仍处于研究之中,可以提供的具体例证较少。我们下面以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农学院应用随机访取教学模式所作的教改实验为例,说明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华盛顿州立大学农学院在r.e.calza和j.t.meade的领导下建立了一个“遗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验研究组,其目的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开发动画和超文本控制功能的交互式教学系统,所用的就是随机访取教学模式。该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可用于学习分子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的有关内容。学习重点侧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变异过程。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还能实际验证。该系统的教学过程按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主题——通过入网的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本课程的若干主题;2.创设情境(为随机访取教学创造条件);3.独立探索——根据学生的意愿可选下列不同主题,在学习某一主题过程中,学生可随意观看有关这一主题的不同演示,以便从不同侧面加深对该主题的认识和理解(随机访取学习);4.协作学习——在上述独立探索基础上,开展基于internet网络的专题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通过公告板和email(电子邮件)可对学生布置作业,对讨论中的观点加以批判并进行个别辅导;5.自我评价——为检验对知识的建构与验证,学生在上述学习阶段后应进行自我评价。为此该系统设计了一套自我评价练习:练习内容经过精心挑选,使之能有效地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的理解; 6.深化理解——根据自我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对薄弱环节作补充学习和练习,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验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