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1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现状
1.1单一注入式的课堂教学占据统治地位
高职教育课堂教学依然采取单一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负责讲课,学生负责听课,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模式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它不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没能从大多数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没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其结果就是将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1.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高职教育教学仍然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教师只关心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是否按照课程要求,并不关心学生是否听懂,忽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3课程评价不符实际,课程反馈不及时
当前高职教育教学课程评价往往只是根据教师的上课状况,学生出勤率,学生对教师的期末测评,但是对学生通过这门课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是否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等,尚未纳入到课程评价当中。同时,现在的课程反馈往往都是在期末测评中体现,课程反馈也往往不及时,不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自身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最终也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以能力为中心构建新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原则
正是高职教育教学中面临着严峻形势,存在着诸多问题,促使人们积极思考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这需要我们去创新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笔者认为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应该坚持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2.1动态培养
构建新型高职教学模式必须坚持动态培养。在教学中,学生学习是个不断实践的动态过程,学生不仅是被动学习者,也是主动参与者,必须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其中,动态培养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培养动态思维。我们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着老师讲授的知识不停运转,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提高学生多动手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技能,因此,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多动手的能力。
2.2以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
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和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新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当前,部分教师讲授内容往往脱离学生客观实际,其最终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要求我们,在充分了解学生基础上,以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注重交流
我们在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中我们要注重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时了解学生需求以及对课程建议,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层次、多角度的交往与互动,提高学生能力。
3以能力为中心构建新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策略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新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有以下策略。
3.1注重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互动式教学包括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互动主要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分享有益信息,多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困难和课程反馈,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学生互动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过程,对学生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能力。
3.2注重探究式教学
传统教学往往采取单一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学生学习程度,教师决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限制了学生发展兴趣和锻炼自身能力,因此,我们要变传统教学为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大纲确定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注重实践性教学
我们需要明白高职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让学生更加顺利地就业,因此,必须要重视实践性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上讲授的往往只是理论知识,比较抽象,与实际操作还有很大的区别,为了让学生真正的掌握技能,还必须将教学与实习相结合,注重开展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
4结语
面对我国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构建以能力为中心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我国进一步发展。
第二篇: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在高职教育课堂教学中,有四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即讲授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和案例教学模式。它们在理论基础、教学目标、适用范围和师生关系侧重点中有所不同。需要界定清各自的价值,在未来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中更好地应用到教学中。
关键词:比较、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一、基本概念概述
1.定义
一般认为,教学模式系统的研究是从美国学者乔伊斯和威尔开始的,1972年,两人出版了《教学模式》一书,他们对当时各种教学模式深入分析,概括出教学实践中常见的23种模式,并把他们分成四大类。我国开始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对教学模式定义的研究提出了9种代表性学说,有范型说、结构说、策略说、理论说、方式说、程序说、表达说、动态说、选择说。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试图给教学模式下一个科学的定义,但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我们认为,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关于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目前,还尚未有公认的定义,我们认为是把一般的教学模式应用到高职课堂教育实践中的教学模式。高职教课堂教学模式有其特殊性,首先,高职课堂教学模式应体现实践性,这与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有关,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二是,高职课堂教学模式应突出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特性,这与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有关。
2.分类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教学模式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例如,从教学应用来划分,可以分为本学科教学模式和他学科教学模式;从教学形式上划分,可以分为单元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从教学对象可以划分为以学生为教学对象的学科教学模式和以教师为对象的学科教学模式;以教学过程中谁为中心,可以划分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共同体。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我们熟知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形式是接受学习和直接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中心作用,有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和个别化教学模式等;学习共同体强调教师扮演支持者、帮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具体形式有合作学习、情境学习、基于问题学习和支架性教学模式。
3.构成要素
教学模式一般由五个方面构成:一是理论指导,每一种教学模式都以特定教学理论和指导思想为指导;二是教学目标,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的;三是操作程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操作程序,规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四是教学策略,在操作过程中师生采用的教学方法、方式和措施的总和;五是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二、几种常见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1.讲授教学模式
(1)理论基础。讲授教学模式又称讲解—接受教学模式。它源于赫尔巴特的四阶段教学法,受行为主义学派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影响,后来经苏联凯洛夫等人的改造,传入我国。这种模式表现在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教材内容做深入分析和系统讲授,向学生传递前人积累的文化知识和经验。
(2)教学目标:讲授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师的有效讲解,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形成新的教学结构。
(3)教学程序:20世纪30年代,苏联教育学家根据教育理论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结构。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诱发学习动机——感知、理解学习材料——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第二种模式:组织教学——导入——新授——巩固——作业。
(4)教学策略:讲授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有讲述式、讲解式及讲演式等。结合讨论、分析论证、形象直观等方法运用。
(5)评价:讲授教学模式是由传统教学模式演化而来的一种模式。首先,能够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教师可以利用讲授教学模式把人类历史发展的大量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短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是一种比较经济、省时的教学模式;其次,该教学模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适合所有学科知识的教学,适合所有年龄阶段的学生;最后,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局限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这种教学模式容易走向“灌输式”和“填鸭式”,很容易忽视学生的接受水平;第二,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养成学生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2.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
(1)理论基础。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不同于学生的自学,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独立学习。该教学模式是以人本主义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2)教学目标。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是以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尝试错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3)教学程序。自学——讨论——总结——巩固。
(4)教学策略。主要的教学形式是学生的自学和讨论,结合教师的讲授。
(5)评价。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主要的特点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它的缺点是建立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如果学生前期没有自学和讨论,教师在之后的讲解可能是无效的;另外,这种方式比较费时。
3.探究性教学模式
探究性教学模式又称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经验,发展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模式。
(1)理论基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认为学生是按照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建构新知的,知识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与环境发生作用,通过同化和顺应纳入自己已有的认识结构中的。所以,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中心,在情境、协作中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学习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发现和探究。
(2)教学目标。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通过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教学程序。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总结提高。
(4)教学策略。基本形式是自主、探究和合作。结合与同伴的讨论、交流和教师的讲解。
(5)评价。该教学模式最大的优点是“主导——主体”相结合。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两者的有机的结合。局限性在于学生的探究过程比较费时。
4.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模式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创设具体情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情境讨论、分析,在课堂外,帮助学生选择专题进行实际研究,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案例教学法的一种应用模式。最早由哈佛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夫朗戴尔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创立的。
(1)理论基础。综合性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合性学习最早提出和应用在日本,是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单元的形式整合起来,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学习过程,有机地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识、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在前面论述。
(2)教学目标:该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形成学生收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3)教学程序。组建合作小组——座位的编排、理论准备——课堂案例讨论——课堂教师总结——专题研究过程指导——评价。
(4)教学策略。主要的教学形式是案例教学法,结合讨论法和讲授法。
(5)评价。该教学模式最大的优点是促进学生多学科知识的整合,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局限性在于不适合所有学科教学,在经济管理、政府管理、教育、法律等学科比较适用;不论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包括教师案例的收集、课堂的组织、评价能力方面要求较高。
三、几种常见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的比较
1.理论基础不同
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指导思想或者理论基础不同,讲授教学模式是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受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影响,而探究性教学模式和案例教学模式主要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
2.教学目标不同
讲授式教学模式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传递知识,适合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探究性教学教学模式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形成能力,主要是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学生的创造能力,其次是形成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是形成能力,主要是一种学习能力。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形成能力,主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收集信息能力和同伴的合作能力。3.适用范围不同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四种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不同,其适用的范围也不同。讲授式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是掌握大量知识,因此该教学模式几乎适合所有主要传递知识的学科学习和需要传递知识环节的教学,应用范围较广;而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形成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因此在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尤为适合;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一种学习能力,几乎适合所有学科,范围较广。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形成发现问题、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法律、教育、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尤为适合。
4.师生在教学中的侧重点不同
在教学中,讲授教学模式的师生关系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占有大量知识,优化教学设计,直观、准确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只需做好理解知识、接受知识的准备,讲授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在探究性教学模式、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和案例教学模式的师生关系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主体性,主动建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各方面的能力,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帮助者和支持者的作用,这三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我们认为,不论以何种标准划分教学模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不能以一种价值标准判定孰优孰劣,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适用的范围,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针对不同的学科,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同样在同一学科,我们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未来教学模式发展的趋势表明:首先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其次是由归纳型向演绎型发展;再次是由重“教”向重“学”发展;最后是向现代化发展等。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发展亦是如此。由此,我们有必要对几种常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与比较,界定清楚各种教学模式的价值,为教学更好的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方.一般教学模式与学科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1.05
[2]全梁.教学模式概念研究之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
[3]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于守海,吕富彪.关于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探讨[J]理论界,2006.04
[5]葛明荣.案例教学模式在高师教育类课程中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4.04
第三篇:成人高职教育教学双元制组织模式分析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改革的深化,对成人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改革也迫在眉睫。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着大量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和教育投入缺乏等原因,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因此要想实现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的长期持续发展,就需要对现行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采用更为有效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力求探索出更适合社会发展和企业进步的高职教育方式。
1成人高职教育教学“双元制”组织模式的内容
双元制最早起源于德国,它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培训模式,所谓特殊就是它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职业学校和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这也就是”双元”的涵义。其中职业学校的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而校外场所的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种模式在德国的企业中应用很广,近几年也被我国的一些企业借鉴或采用。通俗来讲,在成人高职院校中采用“双元制”的教育模式,就是在实现校企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对技术性人才的培养过程,是一种工学结合的有效形式。
2成人高职教育教学“双元制”组织模式的探索
2.1加强对教育地位的重视
要在成人高职教育教学中进行“双元制”模式的探索,就需要加强对职业教育教学地位的重视,要将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要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丰富的人力资源就是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因此要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全民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就必须将职业教育放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要将教育作为促进群众发展和巩固社会稳定的有效措施,因此就需要加强政策的制定实施,要在法律法规和经费等方面确保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要确保法治的建立健全,保证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和体制投入,满足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各种需求。
2.2加强对教学方式的改善
要在成人高职教育教学中进行“双元制”模式的探索,还需要加强对传统教学方式和理念的改善。由于“双元制”的教育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要在高职院校中推行新的教育模式,就需要及时的改变教育的方式和理念。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并将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同在企业锻炼职业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2.3加强对教师素质的提高
要在成人高职教育教学中进行“双元制”模式的探索,还需要加强对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技能的提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对教学活动成效的高低有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因此要推动“双元制”教育模式顺利实施,就需要加强对教师的技能提高。要保证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技能的训练者,做到知识技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完善教师的知识技能结构,更好的服务于新型的教育模式。
2.4加强对考核方式的改变
要在成人高职教育教学中进行“双元制”模式的探索,还需要加强对教学活动考核方式的改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我国大多数高职教育院校的考核机制都是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双元制”的教育模式强调的就是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因此要想顺利推进这种教育模式的发展,就需要转变考核的方式和重点,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纳入到考试的范围之中。
2.5加强对校企关系的构建
要在成人高职教育教学中进行“双元制”模式的探索,还需要加强对新型校企关系的构建。只有在充分实现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及时的跟随科技的发展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和教学。也只有将学习和实践完美结合,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在满足了自己就业能力需求的同时又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因此在高职院校实施“双元制”的教育模式,需要加强校企之间的共同合作,通过建立相关的校企合作体制,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并依托政府的大力支持,真正实现学校同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和沟通,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在成人高职教育教学中实施“双元制”的模式,是当前社会发展和企业生存需求的必然趋势,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完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加强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改变考核方式等措施,加快高职院校同企业的合作进程,真正的将学校发展同企业生存结合起来,培养出真正符合行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高质量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华.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察与思考[J].教育探索,2013.[2]曹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特色及启示研究[J].继续教育,2012.[3]张小雷.德国“双元制”培训体系的监督机制及其启示[J].科教文汇,2014.[4]于淑芳.实践“双元制”教学造就实用人才[J].职业技术,2012.
第四篇: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自2015年3月李*强总理在《政*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后,“云计算”“云平台”“云服务”“云营销”“教育云”与“企业云”等各类“云”涌,各行各业都被席卷“云”中。“互联网+”的新生态下,我国的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变,人们对“人才”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由此,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师生关系都在改变。移动终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MOOC、SPOC、微课、云课堂等新教学形态的出现,使教育这个古老而崭新的行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如何利用网络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也成为了教育领域新的研究课题。
1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管理会计教学模式的构建
“互联网+”环境下,学习者可以用电脑、手机、Pad等上网,轻松获取海量的学习资源,并在微信、微博、QQ群以及“云空间”等学习的平台上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与交流。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使学习不再拘限于课堂,学习时间与学习进度可以由学生自主掌握,教师只需创设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学生往往会受到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信息干扰,容易在网络中迷失方向,因而学习效率低下。笔者依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构建了网络环境下适合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基于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设计遵循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突出了学习者认知的主体地位,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促进者,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了适合学习者心理特点的网络化的学习情境,给予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选择权,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促使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学习者积极进行交流互动、开展协作学习,从学习内容、时间、方法、交互、质量与效果等方面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了引导、监控、评价和反馈,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2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管理会计教学模式应用实例
管理会计是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下面以“本量利分析”的教学为例,谈谈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
2.1教学分析
2.1.1学习目标分析
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因此,专业课程的学习须紧跟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淡化理论学习,重视技术方法的应用。依据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管理会计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为学生从事会计管理工作提供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管理会计的思想和方法内化企业生产经营中有关的概念和原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诸如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资金预测、长短期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与业绩考评等实际问题的能力。据此来确定本教学单元的学习目标,即了解本量利分析的作用,掌握保本分析、保利分析、安全边际分析的方法,能运用本量利分析技术为企业的经营预测、规划、决策提供支持。根据教学对象的基础、经验与困难情况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视综合应用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
2.1.2学情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既有参加普通高考招录的,也有对口升学招录的,还有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大专生,整体基础较差。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但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在线交流互动等都具有一定的经验。因此,教学设计应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正确的引导与技术方面的支持。
2.2教学实施的基础
针对高职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的特点,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准备:选择一个便于学习交互的网站;创建立体化的空间课程;创建用于在线学习交流的教研室、微信群、QQ群;创建在线测试系统,用于学习过程中的自测与期末考试。学生需准备智能手机或IPAD、笔记本电脑等移动学习工具。
2.3课外学习
教师提前在学习的平台上发布学习的任务单,明确学习的目标、内容、重点与难点及学习方法与建议,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学生用手机或电脑进入学习网站,在任务单的指引下自主学习并在学习交互平台上讨论交流。教师可要求学生提交学习过程的记录、学习成果的报告或安排在线小测试,为高效教学奠定基础。
2.4课堂教学
2.4.1导入环节
教师应围绕学习主题精心设计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活动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使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例如,播放一小段精心制作的微课,把学生带入生活中熟悉的咖啡厅场景,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巧妙地提出问题:“咖啡厅能保本吗?你想不想当老板?你打算进驻哪个行业开什么样的公司呢?”等开放式的问题,因此,往往也会有很多种不同的答案。教师还可进一步追问:“作为老板,你的公司每个月的业务量要达到多少才能保本?业务量达到多少才可以实现你的盈利目标?”通过这一串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步步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视听盛宴”中积极愉快地思考。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对实现教学的目标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使用诸如精美的微课、幽默的故事、角色扮演、擂台挑战赛、冒险游戏等形式把学生的手机变成学习工具,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热情,将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
2.4.2布置任务环节
学生的学习欲望被调动起来就能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可提出学习任务,即确定模拟公司的具体业务;分析销售、利润、成本的关系,并发现规律;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目标利润分析。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具体的考评标准,怎样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的资源,甚至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参考案例,让学生能快速有效的完成任务。
2.4.3任务实施环节
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需要完成的任务展开思考:解决“咖啡厅一个月卖出多少杯咖啡才能保本”以及“为实现获利目标营业额需要达到多少”等这样的问题,需要用到什么方法?需要哪些知识与技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能不能解决?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获得所需的知识与技能?需要搜集哪些信息?如何找到所需的信息?遇到问题如何解决?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思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分工协作、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诸如需要查找哪些资源?要进入哪个网站?有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结果是不是相同?哪种方法更快?哪种方法更准确?学生通常先在团队内部进行交流,然后通过QQ、微信或世界大学城教研室等平台与其他学生或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既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习,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各团队团结协作,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能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务。需要注意的是,为满足学生探索的需要,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2.4.4成果汇报环节
在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模式下,教师不在课堂上讲授“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而是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并在引导下利用网络资源完成知识的建构,通过线上、线下师生、生生的多维交互来解决问题,锻炼其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各团队经过学习、探索、交流并达成共识,每个团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各自满意的成果,最后由各团队选派代表汇报任务完成的情况。由于各个团队所创建的模拟公司不相同,要完成的任务也就不一样,因而最终提交的方案也各不相同。如果时间允许,最好要求学生将成果制作成PPT进行汇报,效果将会更好。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各个团队的异同点,组织学生讨论,针对各团队的成果提出适当的建议,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再次提高学习成果。成果展示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是学生最开心的一个环节。通过成果展示,一方面学生之间互相分享收获,展现团队风采,另一方面相互交流学习,强化了知识与技能。
2.4.5学习评价环节
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活动是开放式的,需要一套有效的评价体系来对学习的全方位、全过程实施评价,让学习者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登录学习网站浏览教学资源会留下访问记录,在学习交流平台上主动请教问题的次数和浏览问题、解决问题的次数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在学习空间中参与研讨活动的情况能体现学生完成任务的参与度,学习成果的展示、在线自测以及学习总结情况等都可作为评价依据。评价标准必须是清晰的,必须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习者的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的目标要求。评价方式应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及表现出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学习的能力展开全面评价。评价方法既要客观准确地反映出学习的效果,又要让学生乐意实施,不感到压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参与度的目的。
3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在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学生组建的模拟公司都能创作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作品;信息技术、信息化资源、手段与工具的充分运用,线上、线下的多维交流互动,优化了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泛在学习、自主学习与主动学习,从而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李斌.基于网络技术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J].宿州学院学报,2011(6).[2]朱再英.MOOC背景下的MI-WebQuest教学法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10).[3]朱再英.MI-WebQuest教学法在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2014(12).
第五篇:高职酒店管理学徒制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起步时间还不是很长,所以面对现代化的酒店管理仍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不管是教学方法还是相关策略都需要进行不断道德探索。而现代学徒制则在很大程度上为酒店管理提供了比较崭新的路径,通过学徒制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更好的去参加实践,由此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取一定的收入,而且还能提高其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从而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在实践中。但是现代学徒制的开展也必须要通过采取科学的策略来进行有效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其得以顺利的开展,故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一、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障碍
1.政府配套措施缺乏
首先,酒店管理的本质与酒店实际招聘的目的有相违背,在酒店管理教学中,教学的内容主要偏向于管理方面,而在实际的招聘过程中,很多酒店则比较注重员工的服从性以及经验或者个人能力等方面,而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人员的供求出现一定的矛盾;此外相关政府部门也没有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因此导致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并不能按照其规划的方向发展,甚至必须要经历几次失败以后才能获得一点的成绩;其次就是目前政府部门对现代学徒制一直抱有观望的态度,而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必须要政府予以一定的支持才能恶意更好的发展,而相反,目前政府给与的支持依旧是有限的,并且只有在其发展出现效果以后,才有相应的干预措施,比较滞后。
2.企业参与深度不够
在传统的校企合作中,通常都是学校负责培养人才,而酒店则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将自己认为优秀的人员进行保留,由此实现校企的互利互惠。但是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伴随着酒店付出的不断增加,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而且也获得相应的实践经验,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中,酒店能够留下的人才并不是很多,所以酒店获得既得利益就相应的减少,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校企之间的利益平衡;再有就是在实际的现代学徒制执行过程中,酒店不仅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予以高度的关注,同时还需要其避免内部员工出现居功自傲的情况出现,这就要求企业付出的比原有的更多,而这些要求,企业往往不能达到学校的要求,所以直接导致了现代学徒制度很难真正的贯彻执行。
3.社会固有观点障碍
在以往的观念中,学徒在实际的工作中是不会有工资的,而且其必须要酒店工作很长时间才能获取很少的报酬,所以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并不能坚持下去。而现代学徒制的出现则改变了这种情况,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主要是以学生为主,而且在管理过程中比较注重服务的理念以及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提高,所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徒的地位,而这与传统的管理理念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使得酒店方以及师傅方都很难接受。
二、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策略
1.遴选优质酒店
一是要选择管理理念先进、管理规范的酒店;二是要选择与院校有过愉快合作经历,且有着更深入合作意愿的酒店;三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理念上和院校一致的酒店。相对国内的本土酒店而言,国际知名酒店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更为先进和健全,更能为学生提供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空间。
2.基于学徒制视角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中,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在依据酒店的岗位需要以及学生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不管是在人才的培养目标方面还是在培养的内容以及培养方式方面都要与学校的管理理念进行充分的融合。在学校的课程设置方面,校方要征询企业的意见,并且与学校的专业教师进行共同的研究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此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校方以及企业方共同来负责教学任务的开展。在企业课程设置方面,科学设置要严格依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并且把酒店作为教学的场所,由此实现教学内容以及职业的有效融合,从而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3.建立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运行保障机制
首先是组织建设。组织建设是前提。目前酒店管理专业与合作酒店共同组建了“酒店专业现代学徒制工作小组”,小组需定期召开校企研讨,负责建设任务的实时跟进、控制和整体工作的推进与协调。工作小组不仅是个议事机构,在建设目标中,应建设成为寻求校企共同诉求,促进校企对接、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其次就是要建立教学管理以及质量监控的有效机制。有效的监管机制可以说是现代学徒制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开展,其有效的打破了传统的教育与职业以及校内学习和工作场所学习之间的界限,从而有效的实现了二者之间的融合,而要促进其得以顺利的开展就必须要求教学的运行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变,因此这就需要不断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工作,不断转变双方的教学和管理理念,充分实现校企的对接和融合,而这就需要不管是在教学方面还是管理方面都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其实施制度化的管理,从而由此确保教学的质量满足实际的要求的目标。
总之,现代学徒制的发展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的,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还需要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的完善,在实际的应用中比如校企利益的互相矛盾、师徒身份的矛盾等问题都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科学的解决,只有把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才能保障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得以顺利的开展,也才能在此基础之上帮助学校、企业以及学生都获取更好的利益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谌莲莲.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08:92-93.[2]邵林涛,瞿立新,顾秀玲.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69-71.[3]张新峰.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研究——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6,05:199-200.[4]夏远利,刘胜勇,李筱刚.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