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职实践教学论文 高校教学模式论文
高职实践教学论文高校教学模式论文
高职会展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摘要:随着中国进入WTO,我国会展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正在全国各地迅猛发展,由此带来了会展人才的大量需求。高职院校承担着会展初、中级人才的教育培养任务,这部分人才需要具备较丰富的一线岗位操作技能。目前各高职院校会展专业在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实践与探索,我院不断地致力于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本文就以育英学院会展专业为例,阐述高职会展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高职 会展专业 实践教学 研究与探索中国会展业现状简析
中国会展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华北会展经济产业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华东会展经济产业带”、以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会展经济产业带,以及以武汉、郑州、成都、昆明为龙头的中西部会展中心城市和以大连、哈尔滨、长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边贸会展经济产业带。近年来,随着会展经济发展迅猛,我国会展业在促进经贸、科技、文化交流和合作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快、发展潜力大的“朝阳”行业之一,不仅直接促进了经贸、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力地带动了信息通讯、交通
运输、城市建设、旅游休闲、餐饮住宿、广告印刷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与世界会展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着很大差距。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会展人才的需求有明显提高并更为急迫。据权威人士介绍,目前国内会展从业人员不下100万人,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而且这些从业人员几乎都是“半路出家”,大都来自各相关行业,没有接受过会展专业教育或职业资格培训,缺乏系统的会展知识和相应的工作技能。但同时,会展业是一个整合度极高的行业,涉及会展的营销、与客户接触、筹办、会展中的协调管理等各个方面,具有高效性、带动性、综合性、聚集性、互动性、科技性、艺术性、国际性的特点。因此,会展业人才——特别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会展业人才的匮乏制约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国会展职业培训市场已初步建立,会展行业资格认证体系也率先在一些会展中心城市推行。会展学历教育更显示勃勃生机,2002年以来,已有100余所大专院校开设了与会展业有关的专业或课程,包含中专、大专、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专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在浙江就有10所高职院校开设会展专业。目前各高职院校会展专业都在进行积极有效的实践与探索,我院也不例外,不断地致力于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我院会展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
学院建院十多年来,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进行了不懈的 探索和实践。高职院校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岗位(群)“工作过程”操作要素的逻辑线索设置课程,课程统一于岗位(群)工作需要;教学内容以满足于完成岗位(群)工作所需知识、技能、品质为前提,突出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中做、做中学”,融“教、学、做”为一体。为此,在2005年,学院出台了《“职业人”培养方案指导纲要》,探索构建具有育英特色和竞争力,能主动适应浙江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人”培养模式。提出“职业人”的核心理念——“走进学校的是大学生,培养出来的是职业人”。学院各专业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研究,加大对实践教学的实施力度,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推进“三段递进式”学生综合实训。下面就我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有效研究与实践进行阐述。
第一阶段:职业考察实训
大一学生职业考察实训是我院实践教学重要环节之一,从2004年以来,我们经过六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为期一周的“职业考察实训”。具体操作安排如下:
第一天:计划组织 ①召开实训动员会,介绍实训内容,提出实训具体要求[事先落实实训的指导教师、考察的地点(公司、企业、网上查询等)、学生的分组、考察的计划任务书]。②指导教师指导每个学生组制定本组考察(实训)计划,列出考察提纲并组织小组讨论、交流,修改计划,进行分工。③请行业人士做行业介绍。
第二天——第四天:实地考察①了解本专业行业情况:a行业概况:了解本专业、本行业国家的方针及法规,了解行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及发展的定位,了解行业中知名企业(3-5家)、优秀企业家或知名(代表)人物(3-5人)的概况。b了解实习企业或部门的工作职责与工作范围,企业具体业务的管理程序等。②了解所考察企业(公司、单位)、市场的基本情况、基本任务,了解本专业职业岗位(群)运作流程及工作特点,了解作为其成员应具备的基本要求、技能和素质。③了解本专业人才的市场供需状况。④通过考察,加深对本行业工作现实状况、基本运行和发展趋向的认识。⑤结合所学专业,思考规划个人的职业人生。
第五天:总结交流①组织学生写出考察报告,内容不得少于1200字。其内容包括:a本行业现状、社会作用和发展趋向;b列举行业中的知名企业(至少3家)、优秀企业家或知名(代表)人物(至少3人)概况;c对本专业将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群)的认识;d对本专业就业形势的认识;e对本次考察实训的体会;f结合专业初步规划个人的职业人生等。②指导教师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个人总结交流,在此基础上,各组选派代表进行班级总结交流。③指导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实训表现写出评语,给出成绩。④系部、专业教研室和指导教师要完成职业考察实训总结报告。
通过职业考察实训,学生对多个展会的参观,会展企业的考察,聆听行业专家的介绍,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会展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明确了学习目标,初步规划个人的职业人生。
第二阶段:“随机”全真实训
一个会展项目的工作任务涉及调研、策划、营销、组织、服务、管理各环节,由此延伸出来的职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专业能力、选择方法的能力、自主性、责任感和承受能力,而目前阻碍这些职业能力有效培养的重要因素就是实践教学的不足,特别是真实环境下的仿真或全真实践教学的缺少。然而,由于会展企业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展览筹办人”性质的联合体。一般情况下企业规模都不大,一次展会对人员的需要量不能确定,而且,组织展会活动期间所需人员和开展活动时间往往“随机”性很大,为学生提供实训的时机往往与教学培养计划产生冲突,要依托会展企业开展会展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一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困难。早几年,我们通常是以参加会展企业主办或承办的展会活动方式进行校企合作,学生承担的工作一般也是非会展主要岗位的事项,经常出现教学计划延误,且发现教学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临时“劳务”输出的感觉。这几年,我们根据会展行业特点,通过与行业协会的合作,提出以企业的需求就是我们教学的要求,对会展专业培养方案作了更为周密和灵活的设计。并在协会的推荐与指导下,以“实践教学团队”教学的组织形式与多家在杭知名会展企业开展有效合作。以我院09级会展专业学生为例,该班有52人,分成6个“实践教学
团队”,每个团队与一家在杭知名会展企业结对,作为该企业的准员工或志愿者,专业教师作为团队实践教学辅导员,企业项目经理作为团队实训基地指导教师,企业岗位员工是团队成员的师傅。平时,在专业教师总负责下,以“团队”的组织形式,由组长负责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实时参与企业组织的各项展会活动——即“随机”全真实训。这种全真实训具有以下特点:①全真性——实训环境的真实性。让每一位学生置身于展会活动的第一线。②全员性——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实训教学之中,都能得到动手操作的机会,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③轮岗性——在项目组,学生在项目经理和岗位师傅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在实训期间交替轮换岗位或兼职多个岗位,使学生通过在不同岗位的实训,得到全方位的操作锻炼。④见习性——在公司项目组,学生在展会活动全程的操作过程中见习各环节的操作流程,体验展会活动的全过程。⑤实时性——在公司项目组,学生处在会展企业一线岗位,能实时了解当前国内、外会展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向,把握会展业市场脉搏。⑥对接性——专业教师能及时把握行业信息,实现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对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随机”全真实训项目教学,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亲身体验展会活动的真实过程,熟悉基本岗位要求及其工作流程,增强对会展岗位工作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观察事物,分析市场,把握商机的能力;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以及活动组织、社会沟通、部门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计划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成本意
识等;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吃苦耐劳、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精神。使学生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课程核心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与掌握。更加明确自己的专业定位。
第三阶段:全方位综合实训
目前,我院基本实行2+1教学模式,即前两年基本完成课程体系设置的教学任务,学生大三期间开展全方位的综合实训。我院会展专业大三综合实训为——“育英时尚节”。
会展专业教师在对会展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进行了课程项目的改革,设计了大型综合实训项目——“育英时尚节”。
“育英时尚节”将会展专业各课程的核心内容贯穿于实训之中,实训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按会展企业办展形式,自主办展,自负盈亏。实训过程涉及会展项目全过程,完全与市场需求接轨。并使之达到以下目标:①职业知识目标:能综合运用市场调研、市场分析、会展管理、会展营销、公共关系、现场管理、活动策划、财务管理、公文写作、消费心理等必修课程的知识来分析、解决筹展办展的具体问题,而且要从总体方案规划、生命周期到风险管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加以考虑会展项目的可行性。②职业技能目标:熟知展览策划的一般流程和基本内容;能设计调查问卷、能胜任宣传资料的编印工作、熟悉会展新闻管理工作,具备会展文案写作能力;能进行业务面谈、现场管理和展后跟踪分析。③职业素质目标:培养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有坚韧的心理素质,敏捷的应变能力,诚信的职
业操守。
在2008年第一届综合实训筹办期间,06级会展学生通过分析校园市场需求及参展商的要求,并根据学院现行的规章制度,确定展销会的名称是“育英时尚校园展销会”,展品范围有服装、化妆品类、文化用品类。地点选择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生活区小广场。
在2009年第二届综合实训筹办期间,借鉴第一届的经验,07级会展学生通过问卷调查,更正展销会的名称为“育英校园时尚节”,地点选择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区广场,展会规模进一步广大,展会档次有所提高。
在2010年第三届“育英校园时尚节”上,08级会展学生通过市场调查,得出了”就业”是2010年的一大市场需求,在原有展会的基础上增加了“育英校园时尚节——校园招聘会”专场,使展会更具时代气息。
经过三年的综合实训教学实践,我们看到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和经济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收获,教学效果显现。使学生在掌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各个专项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上,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人才培养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我院会展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探索
互联网的诞生,影响着整个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会展业必须顺应这样的大趋势,实现实物展览和网上展览交易之间的相互补充和互相促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网上展览,已成为展览业的新风景和新亮点。这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将是会展业人才培养的又一大课题,也是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新模式的良好契机。
本人认为高职院校在会展业人才培养上应与时俱进,拓宽教学思路,增加对网络会展实务的教学。同时,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依靠院校资源创建“网络会展公司”,在互联网上建立虚拟展馆、举办虚拟展览,这在拓展和深化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有其更深层次的意义:
其一,互联网出现,必定诞生网络展会,对网络会展实务的教学也将成为必然。
其二,互联网具有无可比拟的渗透性和广泛性,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学生大学期间不受时空影响,都将可以参与网络展会项目的教学实训,这将利于教学计划的实施。
第三,在互联网上建立虚拟展馆、举办虚拟展览,更便于教师模拟情景教学和学生参与全真环境的实训。
第四,由于网络会展的特点,跨专业学生可以实现参与该项全真环境下的实训。如:市场营销专业、国际贸易专业、广告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电子商务专业等。
第五,从大一职业考察实训、大二“随机”全真实训和大三“育英校园时尚节”综合实训到“网络展会项目”的教学实训,进一步完善会展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更好地辅导学生创业和就业,引领学生的创业和就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为学生职业生涯打下一定的基础。
网络展会项目实训操作思路:网络展会项目实训教学活动在时间
的设置上,可以是松散与集中相结合,贯穿于大学全过程,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SYB创业培训,从进入大学第一学期起,在教师的协调下,按会展项目组成员结构,由学生自愿结合组建若干个“实践教学团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和总负责下,以团队的组织形式,由组长负责开展网络展会活动,作为与大二“随机”全真实训和大三“育英校园时尚节”综合实训的互补。但是,网络展会项目实训存在:
一、网络会展公司的组建;
二、公司运营管理人才;
三、具有较强责任感“双师型”教师;
四、学生团队的建设和有效管理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难点。因此,在开展“网络展会项目实训”教学活动时,特别要加强老师的实训指导,完善实训环节,合理安排一些课程内容,结合实训实际进行教学,使整个项目教学更具教、学、做一体性;实训内容设计更趋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
总结近几年我们对高职会展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基于“递进式实践教学实训项目”的教学,能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打破课程之间、专业之间的藩篱;以“递进式实践教学实训”项目为纽带,充分利用不同课程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将不同课程内容组合在一起;开展“递进式实践教学实训”项目教学活动,克服了目前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上的某些困难,使教学设计和人才培养方案与会展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进行有效对接,真正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在大学期间的“递进式实践教学实训”项目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很好的培养,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
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晓广.会展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张静抒.会展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论我国会展业人才的培养(OL).[4]洪致平.探索现代服务业职业人培养之路[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第二篇: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1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现状
1.1单一注入式的课堂教学占据统治地位
高职教育课堂教学依然采取单一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负责讲课,学生负责听课,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模式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它不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没能从大多数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没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其结果就是将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1.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高职教育教学仍然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教师只关心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是否按照课程要求,并不关心学生是否听懂,忽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3课程评价不符实际,课程反馈不及时
当前高职教育教学课程评价往往只是根据教师的上课状况,学生出勤率,学生对教师的期末测评,但是对学生通过这门课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是否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等,尚未纳入到课程评价当中。同时,现在的课程反馈往往都是在期末测评中体现,课程反馈也往往不及时,不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自身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最终也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以能力为中心构建新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原则
正是高职教育教学中面临着严峻形势,存在着诸多问题,促使人们积极思考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这需要我们去创新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笔者认为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应该坚持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2.1动态培养
构建新型高职教学模式必须坚持动态培养。在教学中,学生学习是个不断实践的动态过程,学生不仅是被动学习者,也是主动参与者,必须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其中,动态培养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培养动态思维。我们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着老师讲授的知识不停运转,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提高学生多动手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技能,因此,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多动手的能力。
2.2以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
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和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新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当前,部分教师讲授内容往往脱离学生客观实际,其最终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要求我们,在充分了解学生基础上,以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注重交流
我们在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中我们要注重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时了解学生需求以及对课程建议,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层次、多角度的交往与互动,提高学生能力。
3以能力为中心构建新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策略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新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有以下策略。
3.1注重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互动式教学包括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互动主要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分享有益信息,多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困难和课程反馈,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学生互动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过程,对学生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能力。
3.2注重探究式教学
传统教学往往采取单一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学生学习程度,教师决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限制了学生发展兴趣和锻炼自身能力,因此,我们要变传统教学为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大纲确定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注重实践性教学
我们需要明白高职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让学生更加顺利地就业,因此,必须要重视实践性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上讲授的往往只是理论知识,比较抽象,与实际操作还有很大的区别,为了让学生真正的掌握技能,还必须将教学与实习相结合,注重开展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
4结语
面对我国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构建以能力为中心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我国进一步发展。
第三篇:高职统计学教学论文 高校统计专业论文
高职统计学教学论文高校统计专业论文
高职高专统计学教学方法初探
摘要:这几年,高职高专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高职高专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全国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中,并没有开设统计这个专业,但是统计学已经被列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高职高专统计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以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改变原来的填鸭式教学,把课堂讲授与计算机软件操作、互动式讨论相结合,提高学生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高专 统计学 CPI PPI
近年来,统计学理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国家统计局每个月定期公布国家经济运行的经济数据,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来反映国家物价的变动情况,像宏观景气指数来反映经济的景气程度。统计学这门学科也已经成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工程等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然而目前统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用统计学理论分析经济现象能力还相当欠缺等。本文试图在查找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寻找有效的改进措施。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
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根据这一指导精神,高职高专教育和普通本科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不能把高职高专教育办成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本科院校在具体授课过程中主要以理论为主,而高职高专院校则以实践为主,强调学生学有所用。高职高专教育面对的是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弱的学生,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本文意在分析高职高专统计学教学的一些特点以及应该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学生以及负责排课的教师对统计学重视不够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没有开设统计这个专业,在目前高职高专统计学教学中,学生对统计学的认识不够,统计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一提及统计,很多学生就想到统计统计数字、填填统计报表等,很难将统计学与自己本身的专业联系起来,因此重视程度也仅停留在及格万岁的层面上。有的分院在排课时,为了让自己的专业课排的课时多一点,就减少其它的一些课程的课时。
由于目前大多数院校没有统计这个专业,只开设统计学这一门专业课,同学们对它的认识少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强调
统计的重要性,近年来,统计方法在社会上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迅速的扩大到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证券、保险等领域。例如,统计教材有一章指数,国际上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当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超过3%,这个国家就有通货膨胀的可能。国家根据每月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指标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来判断是否属于通货膨胀。通过实际经济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提高同学们学习统计的兴趣。
所选教材不够规范
在选统计学教材时,有些高职院校直接选普通本科的教材,把它讲成本科的压缩饼干。在教学内容上,目前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而且不同的教材侧重点不同。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由于教材讲授的侧重点不同,并没有按照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组织教学。
在教材选用上,可以选用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优秀教材,这类教材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编写,比较适合学生选用,当然也可以根据教学时间和其它具体情况,自编教材。
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统计学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输,“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的还不够。高职高专教育是培养行业基层技术型应用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因此,高职高专教学中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的学时所占的比例相对高于普通的学历教育,即其教学目的应在于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技能。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同学们能参加社会统计调查的机会很少,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统计学既难学又枯燥无味的情绪,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针对这一现实状况,在高职高专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应使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分析案例,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分析,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理解理论知识。这个方法在高职高专的授课过程中运用得非常广泛,普遍反映效果良好,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为了更好地做好案例教学工作,首先要做好充分准备,备课时要精心选择适当的案例,举一些社会经济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其次要组织好案例教学的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五十分钟时间,教师要转变角色,要从教师的角色转化为一个普通学生,让自己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由讨论。最后还要注意在案例课结束以后,要让同学们自己总结,把课上所运用的理论知识,在讨论中领悟到的东西,以及自己归纳总结的东西书面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考试形式的单一性
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形式基本上是以闭卷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种形式固然有它的优势,但考
虑到统计学的特点,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资料的整理、统计分析以及统计资料的应用,在教学工作中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设计方案的能力、调查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若只注重闭卷考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其实得不到培养。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统计”转化为“做统计”,改革传统考试方法,通过参加统计问卷调查、撰写统计报告进行考核,从而使学生掌握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写出统计报告的全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的“一刀切”
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的经管类专业都是文、理科学生兼收的,同一个班级里面既有文科学生,又有理科学生,又由于高职高专院校招生分数相对较低,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质量与一般本科院校相比总体水平偏低,参差不齐异常突出。而统计学对数学基础要求比较高,它涉及到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积分等多门数学理论课程,而一般来说,文科学生的数学功底比较差,逻辑演绎思维较弱。如果文科学生比重太大,就会给教学带来很多障碍。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
针对这一现实状况,高职高专学院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简洁、通俗的语言。这是高职高专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不是说要把它讲成本科的压缩饼干,以“够用、会用”为原则,不管是讲授统计思想、统计概念还是讲授统计公式。可以把公式具体化,删繁就简,挑选重点有代表性地着重讲解,一些和数学联系比较紧密的公式没有必要推
导其来龙去脉,可以通过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经常用的实例来解释说明统计概念,使学生活学活用。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姚波.建构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专业模式[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2).[2]董芸.注重理论教育强调动手能力———浅谈高等职业教育非统计专业统计学的教学方法[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5,(1).[3]习勤.关于统计教育创新的思考[J].中国统计,2002,(1).[4]贺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J].中国统计,2001,(9).
第四篇:信息化教学与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论文
摘要:针对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探索,首先从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入手,然后阐述了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的主旨,其次对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有效分析。最后阐述了信息化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内容有:创建有效的学习情境、创建自主网络学习的平台、创建信息化学习环境。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英语教学;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促进高职院校由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向信息化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推动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发展,使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并且其教育观念的更新速度较快,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转变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模式,转变以老师为教学主体的现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针对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索。
1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课堂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首先是学生普遍缺乏对英语课程学习的兴趣,因为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招生特点和教学方针,使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并且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大都是被动地接受着老师讲解的知识,师生之间缺乏广泛交流和互动。然后,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老师对于信息化教学理念的认知不够,老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基本上都是通过口语教学模式,针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讲解,针对英语考试例题,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1]。目前,高职英语的教材大多都是带有多媒体课件的,大部分老师认为在课堂上播放PPT就是已经实现着信息化教学,但实际上,利用PPT只是把原本在黑板上的板书内容投放到了投影仪中,导致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优点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趣,学生兴趣降低,从而影响了老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目前大部分英语老师的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能力有待提升。高职院校中大部分英语老师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往往在一些信息化软件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困难,从而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的主旨
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主要是把信息技术手段作为基础,把信息技术和现代教学模式进行融合,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结合教学任务和目标,通过多媒体平台和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以及远程教学模式,针对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维护,并巩固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英语教学数字化的发展,并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和质量,为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2]。
3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老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把信息化与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使自身的教学任务与主旨保持一致,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信息平台,找出更多良好的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知识面[3]。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结合要讲解的内容与教学目的,对信息进行筛选,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英语重点与难点进行讲解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接受英语知识的能力,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从而使信息化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老师在设计信息化课堂时,需要把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信息理论作为导向,并根据高职英语的教学特点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作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为学生创建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可以在情境教学中对英语内容进行理解和发散,使学生可以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进行有效学习,并且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化的英语学习资源。此外,高职英语老师在设计信息化教学模式时,要注意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努力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与信息化素养,在教学中对信息化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4]。英语老师需要熟练地掌握信息化技术与基础知识,通过信息化技术,丰富自身的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老师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挑选合适的教学模式,设计出使学生易于接受的,良好的教学内容,从而提升自身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在信息教学环境下,高职院校需要具有一支强有劲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想要创建一支强有劲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就需要具有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培养化环境。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注重信息化建设,从而创造出一支强有劲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以便于构建信息化高职英语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可以为英语教师提供信息化培训机会,创建激励机制,通过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使英语教师可以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和竞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培养环境。
4信息化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4.1创建有效的学习情境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课堂中,老师需要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想要激起学生的兴趣首先需要创建有效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英语的魅力,这样可以有效的激起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5]。例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会经常遇到“JobHunting”的内容,想要加强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使其可以丰富自身的相关经验,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找一些有关“JobHunting”的材料,指引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facetoface的面试。在角色扮演中,老师可以扮演interviewer,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自我定位,并且还可以根据网络平台中的相关教学课件,给出一些面试参考,对学生进行self-introduction、Jobintention、Wagedemands等练习,在这个学习情境中,既可以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运用的能力,还可以增加师生、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并且还可以丰富学生日后的求职经验。
4.2创建自主网络学习的平台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想要充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老师需要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作为基础,为学生创建自主网络学习的平台[6]。在创建自主网络学习的平台的过程中,可以把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课前、课后。在课前,老师可以把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形成一个导学案,上传到网络学习的平台中。例如,在学习Unit5ARoadtoYourFuture的时候,老师可以把该节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式以及语法进行整理,形成一个导学案,上传到网络学习的平台中,指引学生在课前对导学案进行认真学习。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课堂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然后通过树状体与列表格的形式,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制作成课件,并上传到网络学习的平台中进行对比学习。此外,老师还可以把相关课程的问题上传到网络学习的平台中,引导学生在平台中结合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与互动。
4.3创建信息化学习环境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老师可以坚持开放性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与主动权,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老师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工具,在网络中查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英语电影和歌曲以及杂志小说等等[7]。老师还可以在网络中查找一些有关国外的时事新闻和热点,这样可以通过视觉、听力,阅读等方式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加深英语教学的目的。此外,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老师需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通过合适的教学模式对其进行英语教学,针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可以了解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为其制作适合的教学视频,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与学习能力。例如,老师在讲解Unit8Entertainment的时候,在准备课件时,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先在网络中查找一些相关信息和资料,并把收集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合理,制作出有关的视听材料,利用这些视听材料,把不同的娱乐和影视类别对学生进行讲解,例如《加勒比海盗》《绿巨人》《复仇者联盟》等电影背后拍摄的故事。由于学生对这些电影非常喜欢,因此,老师在讲解电影的时候,需要结合教材中重点的词汇和词组,指引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用英语阐述出自己喜欢的电影和明星。想要使学生在课前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老师可以提前利用信息化手段,在网络中下载一些国外影视明星的视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们,也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寻找国外影视明星的资料。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并且还可以加深英语教学内容的层次。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必要的。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还在发展的初期,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其有效地保证了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辅助高职英语教学,把信息技术的运用和英语实践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是对传统模式的一种创新,为高职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把信息技术和英语课堂教学进行融合,有效提升了老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激起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通过信息化技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进行锻炼,加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媛媛.“互联网+”时代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J].海外英语,2017(5):75-76.[2]张小莉.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6(2):105-106+117.[3]谢海玲.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设计探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8(2):68-72.[4]褚淑娟.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转变分析[J].企业导报,2016(3):148+120.[5]贾志颖.基于信息化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8-60.[6]张岩.信息化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与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对比分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36):99-100.[7]王莉.刍议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科技展望,2014(9):16.[8]范文静.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7):161-163.
第五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论文讲解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论文
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企业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还有就是国家没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推动企业参与。所以,国家必须要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通过一些税收政策上的支持,来调动企业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
高校在寻求合作企业的基础之上,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条件和质量,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学校在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要主动调整学校培养 “工学结合”概述
所谓工学结合,通俗地讲就是把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实现本质与内容上的沟通;企业与高校相结合,保证在校学习内容与工作实际的联系。这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把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的环境与资源,把以课堂教育为主的校园学习与校外企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为学校、企业、学生。
目前高职电子商务教学过程存在的不足之处
课程结构设计不合理。电子商务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多,所以在课程结构设计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现在有些院校将该专业归类于计算机领域,还有些属于管理院系。所属专业领域的不同,学习的方向就不同。为了力求覆盖范围广,学科设置全面,很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所需要学习的科目非常之多,如商务管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市场营销、宏观/微观经济学等等。这种课程结构设计虽然满足了全面性的要求,但是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不精”,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应该专攻哪个方向。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得学生基本没有时间去参与到电子商务实际应用工作中,无法通过实践来检验自身学习的效果,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锻炼。
实践教学条件严重不足。电子商务专业的根本就是直接参与到社会经济经营活动中,它的很多课程都具有极强的实践特性。也就是说,该专业想要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学生实践课程的开发是非常关键的。不管是通过学校上机仿真课程实践,还是直接深入到企业中去学习,每学期至少要有一半的时间是参与实践的。但经调查显示,目前的情况是很少有院校可以提供充足的条件,去构建电子商务实验实训室,而且校企合作不充分,给学生提供的校外实践实训机会也非常有限。
教学方式落后,难以符合当前企业的发展需求。当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大多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因为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难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学校仿真实训基地设备较为落后,甚至于有些仿真课程变成了“不同教学环境下的理论教学”,学生无法长时间通过计算机来演练网上交易流程、网络营销模式等电子商务基本业务,对于电子商务专业来说影响非常巨大。在当前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直接“拿来用”的人才。但是现在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最多只能称之为“半成品”,企业还需要花费一定的经费来培训,这样势必会给企业增加一定的人力资源成本。
构建高职教育企业主导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主动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我国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定企业必须要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很多高校都会感觉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处于学校“一厢情愿”的目前状况,企业基本没有参与到其中的意愿。这里既有学校自身合作能力不足的理由,还有就是国家没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推动企业参与。所以,国家必须要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通过一些税收政策上的支持,来调动企业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
高校在寻求合作企业的基础之上,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条件和质量,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学校在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要主动调整学校培养方案,把学生的双重身份考虑进去,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的情况下,结合企业与学校的实际,充分发挥学校在模式中的作用。加强企业与学校的沟通,对学校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策略进行联合制定,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依靠这种紧密沟通合作,来完善校企双方共赢方式。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企业发展过程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方向,定期的开展校企双方交流会,让学校明确企业需求,让企业了解学校的培养情况。长时间高频率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深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对企业有了更深厚的感情,企业对学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系统化课程体系。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应该基于合作企业以及该行业的实际需求为准,通过考察来确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标准。把企业实际经营过程转换为相应的课程内容,在课堂上就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工作内容,形成以企业工作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传统学科体系知识结构,设定具体的工作任务来丰富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更为具体全面的策略、技巧。根据企业具体岗位来确定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结合;整合学校与企业实训资源,根据企业需求来制定课程实训技能培训方案;学校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训考核相结合,构建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对于电子商务专业而言有非常大的实际作用,例如学生可以在学校学习产品采集、商品图片处理、商品描述等技能,这些都是将来从事电子商务工作所必须的基本技能。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电子商务人才的助力,高职教育是直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地,只有更好地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可用、实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