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践教学论文 高校安全责任论文

时间:2019-05-12 06:0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实践教学论文 高校安全责任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实践教学论文 高校安全责任论文》。

第一篇:高校实践教学论文 高校安全责任论文

高校实践教学论文高校安全责任论文

浅谈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的安全责任控制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其比重进一步加强,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安全责任的控制,需要从责任划分,规章制度,考核和应急机制出发,减少实践教学中的安全事故。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 安全责任 责任控制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除了其高等教育的特性外,更重要的体现在其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内为中国的发展的作出很大的贡献,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求,另一方面为中国的制造和服务产业培养了大量的一线操作的专业技能人才并逐渐成为该行业的主要力量。在今年年初中国中长期的教育规划中着重提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趋势,并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与地区区域经济相吻合,加强实践环节。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逐渐深入发展,从量到质的提高,教学改革中必须要重视实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还应注意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所以各大专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性与

企业结合逐渐在人才的培养方案中体现出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安全成了重中之重,实践教学要达到“无危则安”、“无损则全”的目标要求,必须处理好权利、责任与义务的关系,所以实践教学中的安全控制是不可回避,不能回避的。高职院校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使用各种机床设备、电气设备、仪器、仪表、工程机械等。如果重视不足、管理不善,往往就会有事故发生,直接影响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学校财产的损失。总结其实践教学教学体系,一般可以分为三部分:校内实验室或者模拟车间的实训;企业参观的见习实训;长时间的岗位顶岗实训。由于三个层次实践教学的地点与涉及的关系方不一样,所以在安全的控制方面也存在着差异,譬如在校内的实训更多的是关注试验设备的安全使用和设备的完好,而单位的顶岗实训就需要多方的参与,安全的控制变得复杂。

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中的安全责任是具有社会性的,学生、家庭、学校、企业、社会安全目标的必须高度统一,特别是学生进入企业的定岗实习,学生的身份的多重化给安全教育的管理带来更大的隐患。为了学生在实践教学体系中更好的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的安全事故,得到家长与社会的满意,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控制: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各方面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贯穿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部,不仅仅是需要实训之前

就要做安全教育,这样临时抱佛脚起不到效果,并且开大会宣讲形式的安全教育收效也甚微,老师在主席台上大声的喊叫,学生在下面叽叽喳喳,所以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安全教育的形式方面要多方的考虑,仅仅是开大会的宣讲效果不好,尽量采取一些吸引学生参与的活动内容,如小情景剧的表演,视频的观看,征文大赛等等,这样做的目的让学生有体验感,视觉的冲击感,这样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平时的安全教育做的到位的话,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教育仅仅是一个很细小的环节,一个极其普通的过程,学生也会自觉的遵守。还要注意利用各种形式对广大教师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如实现安全教育进课堂、组织进行防火防灾演练、组织安全知识竞赛等,真正使广大教师学生认识到!事事要安全、人人要安全。

形成阶梯式的责任

安全责任要落实到人才能提高各方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并为之努力的控制,如果责任划分不清,相互推诿的话就会带来相关的安全隐患。譬如在校内实训室的实践教学,整个设备的维护保管责任就直接是实验员承担,学生在操作中的责任就有相关的实训指导老师承担;在外出参观实训的话,车队与司机就参与到了整个安全的责任中来;顶岗实习阶段学校是当之无愧的主管,当仁不让地负责,作为直接领导实践教学的院(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学生,家长,学校代表和企业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契约来分清各自承担的责任,必须要用文字书面合同或者是协议的形式拟定下来,以免后来由于某方的 违约带来工作的被动。

合理的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在任何形成的顶岗实训中都要形成合理的安全规章制度,并且在学生进行相关实训的时候要对这些制度学习,熟记于心。如实验室的使用与设备的管理制度,学生外出参观的制度,顶岗实习的制度等等。实验实训场所常用的警示用语要上墙,对学生起安全警示作用。还要制定安全事故预案处理程序,明确发生事故后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减少损失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化。所以在学生实训之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如学生的思想准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准备,安全教育到位。还要把实践任务明确,调查研究的内容清楚,实践教学的方式可行,前期准备工作落到实处。

科学的考核机制

考核的过程是一个总结的过程,也是一个是否合格的验收过程。各系部的主任就是责任书的签署人,把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安全责任归纳到整个部门的工作业绩中,一方面强调了其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带动了系部所有职工对学生安全教育的全员参与,在考核的的指标与过程中要留有余地,尤其是要重视其责任,权利义务,以免打消了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譬如学生在双休的过程中出现了车祸事故,这个就不是部门的安全工作没有做到位的问题,而更多的是社会问题,不应该因为类似的事情,对整个部门的工作全盘否决。科学的应急机制与预案的制定

由于社会的变化迅速以及各种新型的安全事故层出不穷,这给安全管理人员带来很多的困惑,所以必须有一个科学的预警和应急机制来面对随时出现的各种实践中的安全状况,这需要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学工处的相关的部门来共同制定,尤其要发挥辅导员在应急情况下的作用,由于学生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看到的事情,掌握学生的心态和动向也最全面。平时应加强应急预案内容的演练组织,做好应急演练总结,真正做到应急演练有计划、有组织、有总结,不断提升应急演练工作水平和质量。通过应急演练的结果及日常发现的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更新,以确保应急预案的持续适宜性。

6.相关硬件方面的建设

要保证实验实训安全,首先从硬件抓起。在实验教学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要注意日后使用的安全性能,应该按照建筑消防规定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设施。例如采用防火建筑材料提高实验室建筑的防火性能,设计建造便于人员疏散的通道以及通风系统,安装消防指示标志;实验用建筑物内在配备手提灭火器、消火栓的基础上,还要设置先进的实验室建筑设备安全管理系统。并且需要专业的人员随时对器材进行更新和管理,当社会上有最新和先进的设备出现的时候,学校应该要主动给出一部分的资金进行采购,把最先进的设备用到整个安全事故的防范方面。

实践教育以后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分量将会变得越来越重,在推

行高职教育中技能教育的今天,实训教学倍受重视,特别是高职院校的相关理工科的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实行1:1,因此实训教学中安全教学突出地摆在每位实训教师和班级辅导员的面前,应注意从落实规范操作和安全保障方面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安全问题也将成为实践教学中最核心的问题,实践教学的安全责任控制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实践教学工作新思路,解决新问题。

参考文献:

[1]向新柱.实践教学中的安全责任[J].科技创业月刊,2006(11):183-184.[2]何理瑞.高职院校工程实训安全现状评价及应急管理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10):184-185.[3]崔宝发.关于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安全问题的探讨[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5):70-71.

第二篇:高校论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称评定系统 论文及科研项目电子档案

姓名:

档案制作时间:年月拟评审资格:

目 录

1.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材料真实性“双承诺”保证书................4

2.论文(代表作)....................4

2.1.论文一:...........4

2.2.论文二:...........4

2.3.论文三:...........4

3.其他论文.....................4

3.1.论文一:................4

3.2.论文二:................4

4.科研项目.....................4

4.1.科研项目一:...............4

4.1.1.国家、自治区立项文件(项目编号)..........4

4.1.2.国家或自治区同意结题文件或主管部门的结题证明材料......4

4.1.3.项目鉴定书、获奖情况、成果内容及推广应用情况等材料.........4

4.2.科研项目二:...............4

5.教材、专著或者译著......................5

5.1.教材一:................5

5.1.1.教材封面........................5

5.1.2.教材封底........................5

5.1.3.教材目录........................5

5.1.4.有摘要的部分.......................5

5.1.5.本人撰写的部分章节..................55.2.教材二:................5

5.3.专著一:...........5

5.3.1.专著封面........................5

5.3.2.专著封地........................5

5.3.3.专著目录........................5

5.3.4.首页.........................5

5.3.5.有摘要部分....................5

5.3.6.本人撰写的部分章节..................5

5.4.专著二:................5

5.5.译著一:................5

5.5.1.译著封面........................5

5.5.2.译著封地........................5

5.5.3.译著目录........................5

5.5.4.首页.........................5

5.5.5.有摘要部分....................5

5.5.6.本人撰写的部分章节..................5

5.6.译著二:................5

1.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材料真实性“双承诺”保证书

2.论文(代表作)

(文科类不超过7篇,理科类不超过6篇)

2.1.论文一:

扫描要求完整扫描期刊封面、封底、目录、论文原文;扫描要求:彩色;分辨率72-120DPI,以清晰为准,如有需要,可在正文扫描件后附上论文原文的文本文档,如是外文期刊需要附上中文摘要及中文全文翻译

2.2.论文二:

2.3.论文三:

3.其他论文

3.1.论文一:

扫描封面、封底、目录、论文首页和有摘要的部分(只要第一作者或独著),如属四大索引,需在论文后附四大索引证明材料,如有多项请依次类推,如是外文期刊需要附上中文摘要及中文全文翻译

3.2.论文二:

4.科研项目

4.1.科研项目一:

4.1.1.国家、自治区立项文件(项目编号)

(扫描要求:彩色;分辨率72-120DPI)

4.1.2.国家或自治区同意结题文件或主管部门的结题证明材料

(扫描要求:彩色;分辨率72-120DPI)

4.1.3.项目鉴定书、获奖情况、成果内容及推广应用情况等材料

如有多项依次类推

4.2.科研项目二:

......5.教材、专著或者译著

扫描封面、封底、目录、教材、专著或译著首页和有摘要的部分(教材、专著或者译著可以是第二作者)

5.1.教材一:

5.1.1.教材封面

5.1.2.教材封底

5.1.3.教材目录

5.1.4.有摘要的部分

5.1.5.本人撰写的部分章节

如有多项依次类推

5.2.教材二:

......5.3.专著一:

5.3.1.专著封面

5.3.2.专著封地

5.3.3.专著目录

5.3.4.首页

5.3.5.有摘要部分

5.3.6.本人撰写的部分章节

如有多项依次类推

5.4.专著二:

......5.5.译著一:

5.5.1.译著封面

5.5.2.译著封地

5.5.3.译著目录

5.5.4.首页

5.5.5.有摘要部分

5.5.6.本人撰写的部分章节

如有多项依次类推

5.6.译著二:

......

第三篇:高校安全保卫论文

高校是培育高等专业人才的场所,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学校就能稳定一方。同时,安全稳定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前提,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是指高校保卫组织在公安保卫部门的指导下,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进行的一项专门工作。如何搞好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构建平安校园,还校园一个祥和、安宁的环境,已经成为公安机关和高校保卫组织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高校保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保卫工作担负着维护学校稳定的政治责任和保障校园正常的治安秩序的艰巨任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带来了一些影响高校政治稳定的不利现象,导致当前高校保卫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一)高校园区快速兴起与管理模式不成熟的矛盾

高校办学方式、管理体制、运作机制等方面较之传统有很大的变革,其管理模式是全新的,与传统、单一的高校办学方式相比存在许多区别。如后勤服务全面实现社会化,教学、生活管理相对分离,易造成对学生管理的脱节;园区内不同类型的高校集中建设,综合布局,各高校学生集中居住,形成学生同进不同出,同室不同班,同楼不同校的复杂格局,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二)大规模办学与安全保卫力量、装备配备相对薄弱的矛盾

伴随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校舍面积及相应设施不足的矛盾异常突出,因此,几乎所有高校新区的建设进度都抓得很紧,昼夜施工,常常是一期工程刚完,就投人使用,住进学生,开始上课,接着二期工程继续展开,新建校区出现“边使用,边完善,边建设”的局面。而安全保卫设施的建设不能与其同步进行,必要的物防设施不能及时到位,技防设施不能及时落实,高度现代化的新建校区的安全保卫工作仍按传统的模式进行,保卫部门倍感力不从心。

(三)校园周边环境复杂

一些当地的犯罪分子把高校作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场所,明目张胆地到校园寻衅闹事、调戏女生、敲诈勒索、偷盗抢劫财物;周边的餐饮、娱乐网点以学生为赢利对象布满校园周围,打架斗殴、敲诈事件时有发生,直接危害师生校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影响校园的安定。

(四)校内治安形势产峻

一是办学规模层次不断扩充。一些高校为了扩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办学规模和层次,生源复杂,有并轨生、自费生、函授生、夜大生、进修生等。学校规模和层次的扩充,无疑加重了保卫工作的负担。二是校内“四工”人员大量增加。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方便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近年来学校周围商业网点、文化娱乐设施增加,基建工地不断上马加上校办产业的发展。一些部门聘请打工人员以至校园出现了大批的临时工、合同工、建筑工、季节工。这些人员流动性大最难管理。有些人员利用在校园做工机会,在校内作案。这使校内的保卫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三是教育对象条件发生变化。近年来,各高校拓宽生源渠道,部分学生家庭生活富裕学生整体生活条件也逐年由贫困型向小康型转化。学生的行李已由过去简单的被子铺盖增添进了收录机、自行车等贵重物品少数学生还自带了高档的计算机、电视机和手机等消费品。这些物品相应地成为犯罪分子作案目标增加了保卫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四是固定资产及科研、教学设备逐年增多。有些学校接受了国外贷款获得了一些高技术仪器设备。这就对高校保卫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五)高校保卫工作集苦、累、险于一身,保卫人员收人低

学校保卫部门是一个不同于一般机关、科室的特殊部门,保卫岗位集苦、累、险于一身具有政策性、秘密性和敏感性。保卫工作是一项耗时费力、伤精劳神,充满矛盾和危险的工作遇有案情保卫人员必须加班加点工作特别是在节假日和夜间其他人员可无忧无虑地休息。而保卫人员必须值班巡逻。但绝大部分高校的保卫人员是高校的贫困户、特困生,待遇低、收入少、创收又无门,严重挫伤了高校保卫人员的积极性和保卫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人心思动、军心不稳已成为高校保卫部门一大难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规范、统一的制度

网络校园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要想建立起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首先必须在提高对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的基础上,组织制定好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校园的一般性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应包括:安全管理的目的、范围、管理内容、检查制度、评价标准、责任迫究等。对于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内容应包括:突发性事件后果的预测、辨识、评价;应急各方的职责分配;应急处置行动的指挥与协调;应急处置中可用的人员、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和其他资源,包括社会和外部援助资源等;在

发生突发性事件时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措施;现场恢复、应急培训和演习规定、法律法规要求、预案的管理等。

(二)加大投人,加大新建校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范体系

高校的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不能只停留在口上、会上,要落实在行动上。安全工作以预防为主,学校领导应有清醒的认识,要舍得投人,花钱保平安、保稳定。一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校卫队伍,招聘一批受过安全保卫专门训练的综合素质高的保安人员,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对全校区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在进行安全管理的同时,为师生提供安全服务和援助。二是完善各重点部门的防范措施,如在学生宿舍、实验楼安装防盗门,加固门窗,设立安全警示牌;在道路上设置减速带等,加强物防措施,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在重要部门、要害部门和交通要道口安装技防设施,如在校区设立安全监控中心,实验楼、办公楼、网管中心等重要部门和交通要道设置摄像镜头,在建筑物内设立消防监控中心、电子报警系统等,实行24小时全方位监控。

(三)加强校园治安防控机制建设,为校园德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高校在实现发展的同时必须正确面对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尤其要重视校园治安稳定工作。高校治安处理不好势必影响校园稳定工作甚至影响社会稳定。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和充实保卫基础工作,改善队伍和人员结构,进一步完善高校保卫体制改革,加强与所在地执法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强化校园内部和周边治安环境的整治工作净化校园治安秩序另一方面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将校园治安防控机制建设好,从人员和经费上给予优先保证保持与学校规模、效益的协调发展。在实施此项工程中。必须长远规划、稳步推进,充分发挥专职队伍和群防群治队伍的积极性,努力做到办事高效、管理科学、服务规范,积极为学校和师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治安环境维护校园的稳定局面。

(四)建立预警机制,掌握保卫工作的主动权

防范是基础,打击是手段,打击为防范创造条件和环境,经常性的预防可防患于未然。为保证保卫工作有前瞻性,必须善于及时了解,及时分析,研究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建立灵敏的、高效的预警机制,建立各种预案,并进行不断的修正。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和发现倾向性、苗头性和一触即发性的问题,及早化解和处理各种矛盾,避免事态扩大和矛盾激化,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利用现代化大众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收集舆论信息,及时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和处理,为保卫工作及时提供有用的信息,追根求源,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提高保卫人员待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保卫队伍

提高高校保卫人员待遇是充分发挥高校保卫机构职能作用的有效激励机制,要按各级教育、公安部门有关文件执行提高高校保卫人员的岗位津贴和加班补助。在提职、提干、评职称等方面尽可能与其他行政部门拉平,鼓励、吸引有作为的同志到保卫部门来工作,献身高校保卫事业。要做好新时期保卫工作,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保卫队伍从高校的全局出发要舍得把那些党性强、作风正、素质高具有一定文化资历的优秀干部选入保卫部门有计划选送高校保卫人员。

当今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高校的保卫事业不能被时代的步伐抛下,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分析保卫事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管理水平,勇于接受新事物,针对新情况、新形式、新特点,高校保卫工作必须领先一步,具有超前意识,才能更好地保护好校园的安全稳定,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团结、友好的高校氛围。

第四篇: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实践探讨论文

一、高校体育舞蹈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师资力量是衡量高校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标识,我国教育界将体育舞蹈引入高校的时间不长,相应地造成了体育舞蹈教师的稀缺。我国对体育舞蹈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的大学较少,大多数体育教师是凭借自身的兴趣爱好而自发地进行体育舞蹈训练。

(二)未得到应用的重视

体育舞蹈作为一门大学体育选修课,并没有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设备的投入上也就大大折扣。体育舞蹈需要练习形体基本功,最好是在室内进行,且场地要大,地面要光滑,以减小阻力,保证动作的规范性。场地内需要装有镜子和投影屏,学生在练习时可以对照镜子进行动作的自我纠正,快速地掌握体育舞蹈动作。而目前来说,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大多是在室外进行,显然,体育舞蹈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升。

(三)科学理论研究匮乏

体育舞蹈是一门涵盖了许多内容的综合性学科,而体育舞蹈老师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制约了体育舞蹈教学质量。另外,高校体育舞蹈教材严重匮乏,有些高校甚至没有订购体育舞蹈类教材,其教学全部靠教师口授。适应于高校普及类体育舞蹈教材的匮乏是影响体育舞蹈教学的又一重要因素。

二、体育舞蹈教学内容与方法

体育舞蹈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既要使舞蹈动作和谐规范,又要具有表现力和观赏性。而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在大多数学校是作为一门选修课开设,选修该课程的学员年龄在18~24岁左右,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基本功训练,且身体协调性和柔软性较差,可塑性不强。因此,教师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目的,具有针对性地利用适当的方法教授合理的内容。

(一)合理的教学内容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需要传授学生6个基本要素,基本要素包括时间、空间、姿态、力度、流畅性、节奏。而对于大多数初学者来说,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根据学生这一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参与其中的热情,不会因为教学内容枯燥而乏味,也不会因为教学内容难度大难以完成而自暴自弃。合理的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很大的帮助,为学生展现体育舞蹈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基础功底给予充分考虑,在安排内容上适当加入基本功训练,比如柔韧性训练和形体训练等,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身体各个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只有在体育舞蹈教学之出,对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够完成以后较大难度的训练,并使体育舞蹈具有规范性和观赏性,学生在以后的舞蹈学习和舞蹈创造中才会少走弯路,顺利通向成功的殿堂。教师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解基本步法和小套路的内容,让学生着重掌握基本动作,特别是6大元素动作,不要偏重于舞蹈动作的花样。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掌握一些由基本动作元素所组成的小套路。最后让学生感受小套路中的动作与节奏的可变性和创新性,启发学生创造一些变形动作。整个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呈现循序渐进的趋势。体育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中包含了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实践操作知识,而不应当认为体育舞蹈仅仅需要实践。实践始终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的实践就不知道实践的目的与意义。只有理论联系实际,使得学生不仅会体育舞蹈,而且要懂得欣赏体育舞蹈运动,在达到美育目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

(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模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为宗旨,开展形式多样的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体育舞蹈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要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一切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做到知行合一。体育舞蹈基本理论讲解与舞蹈实践相结合,两点不可偏废,光有理论不行,就像无鱼之水,这样高校体育舞蹈就没有生机与活力;仅有实践也不行,就像无水之鱼,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也就得不到发展。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应当充分意识到学生基础薄弱这个关键问题,在实际教学中从单一动作开始练习,然后才练习组合动作,切实做到循序渐进。示范与讲解相结合,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讲解—示范—练习—提示”有机地融为一体。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仪器设备,多媒体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之前,可先利用电脑、投影等技术,在欣赏体育舞蹈之美的同时于头脑中形成对体育舞蹈的直观感受,产生学习体育舞蹈的浓厚兴趣。并且在练习过程中,也可利用摄影等技术将自己的练习内容保留下来,通过反复的观看与对比,找出自己在在上次练习中哪些做的不到位,有哪些错误之处,并且加以改进,使得自身的技能不断提高。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舞蹈课余活动或者竞赛,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开展各种体育舞蹈课余活动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舞蹈的热爱,使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发的锻炼,达到终生锻炼的目的。

三、体育舞蹈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体育舞蹈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是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它可以分为拉丁和摩登2个大类,每个大类又可分为5个小类,共10种舞步。体育舞蹈在国际上出现的时间较早,1984年开始传入中国,现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门,深受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喜爱。

(一)激发创新性思维

体育舞蹈起源于民间,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劳动中,运用肢体语言以及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独立特色的各类舞蹈动作。学生在体育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自身对舞蹈韵味的理解创造出具有创意的舞蹈造型,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同时也有助于引发学生对社会和生活的思考与探索。

(二)塑造正确的审美观

体育舞蹈是能够体现美的一种艺术,它能够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它所展示的美感能够陶冶情操,开阔视野,还能够扩展智慧。教师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以其自身的美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舞蹈运动是自国外引进的一项新兴体育项目,它结合了体育和舞蹈的优点,具有运动与艺术的双重性。“跳舞能消除过剩的脂肪,代之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的充满活力和具有弹性”。因此体育舞蹈不仅能够展现舞蹈之美,同时还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动力,当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变成自发锻炼的动力,体育舞蹈不仅能够丰富业余生活,更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四)培养社会交际能力

在体育舞蹈的学习过程中,舞伴之间、团体成员之间会有大量相互协作的机会,学生只有通过相互的沟通与交流才能保证舞蹈动作的规范协调。学生在舞蹈开放与优美融洽的环境氛围下,自我精神意识会得到彻底的放松,能够增强学生的沟通和交往的意识,对于自闭人群具有很好的自愈效果。体育舞蹈能够促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思想,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因此,体育舞蹈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小结

本文从大学生素质教育出发,结合自身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三大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上,简要说明体育舞蹈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继而深入分析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与意义。最后指出,各高校以及广大体育舞蹈工作者应当对体育舞蹈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给予高度重视。只有充分认识到这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自由地发展。

第五篇:某高校英语教学实践论文

摘要:在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跨国经贸、跨国教育、跨国交流等与英语密切相关的涉外交往推动着大学英语教学走出传统的、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模式,进入以文化理解和交流为基础的既注重语言准确性又注重语言交际性和实用性的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以《新编大学英语》为例,阐述了语言教学与文化学习的关系、语言学习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及策略,通过词汇、习语和语篇三方面,介绍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的实践。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跨文化交际

Abstract: Due to the frequently presente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field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have turned to the new stage of emphasizing both the accuracy of language and its phatic and practical functions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cultures instead of adhering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which merely emphasizes language knowledge itself.This paper tries to reveal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teaching and culture study, the necessity of cultural introduc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The practice of cultural introduction includes three aspects: vocabulary, idiom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based on New College English.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ultural introduc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引言

大学教育的宗旨在于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尖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人类思想和文明精髓的吸收;大学英语教学则更应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东西方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为己任。因此,在国际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师不应仅仅是语言知识的讲解者,更应是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介绍者、中西文化异同的对比者和阐释者。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仍然有教师把英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孤立地讲解语音、语法、句法等语言学常识,而未能有意识地将课文中的语言点与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阐述,这样学生只会看到一具没有血肉的语言的骨架,难免不令人感觉其面目可憎、索然无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相反,在语言教学中,适当地加入与目的语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必定会令这门语言形象动人,血肉丰满,令学习者产生亲近的愿望。

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在《论语言》(Language,1921)一书中指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非本能的交际方法,是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等主观意志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人类最古老的遗产,文化的任何其他方面都不可能早于语言;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可言(转引自刘润清,2002:130)。”

世界知名的语言学家和学者都曾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做过描述,其中较为全面的是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德语及外语习得专业的著名教授克拉姆契(Claire Kramsch,1998: 3),他把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归纳为“语言表达文化现实;语言体现文化现实;语言象征文化现实(Language expresses cultural reality;language embodies cultural reality;language symbolizes cultural reality.)。

由此可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语言是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心理特征、社会习俗、历史变迁等重要的文化符号。没有语言,人类无法描述任何一种文化;当然,语言自身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我们在学习一门外语的同时,绝不可忽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因为在学习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获得了与这一民族的文化传统接触的良机。

3.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宋贵庆(1983)曾举以下两例,来证明英语教学若不辅以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历史,则很难正确理解若干表达。

例1:Here comes a buttons.例2:The mayor’s efforts to help the flood victims were smothered by a swamp of red tape.从字面上看,第一句似乎犯了一个低级的语法错误,即复数名词buttons前使用了表示数量为一的不定冠词“a”,其实不然。实情是,英国旅馆或俱乐部等处的侍者多穿两排扣子的制服。因而,此句中的“a buttons”是指代一个侍者。作者此处使用了以人物特征和标记来代替本体的借代或转喻(metonymy)这一修辞格。

理解例句(2)的关键在于“red tape”一词。

17、18世纪,英国的官方文件按惯例都要用红带系扎。由于古时英国官方机构办事拖沓,人们便将红带与官僚主义联系起来,至19世纪早期,“red tape”渐成比喻,喻指官方机构的“形式主义”和“繁文缛节”。故该句可译为“市长救援灾民的努力已被繁文缛节所抹杀”。

从上述两例可以看出,语言教学若只关注语言外在的形式与框架,而忽略对其文化内

涵的挖掘与解构,那么,学生的语言能力只能停留在简单模仿和浅层应用层面上,无法真正理解英语及英语民族的社会心理和文化传承,因此,当学生与英语国家人士进行文化接触或交流时,有可能因对目的语“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把本民族的文化系统迁移到目的语文化中,在表达和理解上运用本民族的文化表达模式,这样极有可能导致交际障碍甚至是文化冲突的发生。为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在授课的过程中,将所学的语言材料中反映西方国家文化特点的内容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各种语言现象,从而更恰当地使用英语,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不必要的语用失误。

4.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策略分析

徐杰(2011)认为,“每个社会和文化中的语言的文字和结构都表现了那个社会和文化自身的观念和价值。每一种具体语言的词汇、语法、句法等都是一种文化现象,因为它们能够解释出这种文化构建之初最深层、最基本的文化元素:概念、价值和传统。”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应根据所教授材料的内容来调整教学目标、方法,从文字、习语、语篇分析等方面进行文化导入,以帮助学生提升跨文化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性,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应惠兰主编,以下简称《新编大英》)中若干篇文章都涉及到英语国家的人文、历史、政治、司法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对这些文章进行全面、详细的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讲解,能使学生接触到英语国家独特的社会风貌,“使学生能在对该异域文明的把握中加深对其语言现象的理解与掌握(董亚芬,1997)”。本文将以《新编大英》为例,具体说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的实践。

5.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实践 5.1词汇学习中的文化导入

词汇可以承载一个民族的文明。作为拼音文字的英语,虽然在多数情况下,只表音,不具有像汉语那样既可表音又可表意的功能,但通过分析英语词汇的结构、习语的内涵,我们也可以体会出它所承载和反映的西方文明和文化。常敬宇(1995: 2)认为,学习一种民族语言的词汇,实际上是在学习一种民族的文化。他将词汇分为文化词汇和一般词汇。文化词汇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特别是包含习语、谚语、俚语和歇后语里的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蕴含着某一民族或社会团体所固有的或特定的传统和思想特

征,是各民族之间传达信息或表达思想的媒介,具有浓重的民族性和强烈的时代性。因此,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作为一个符号的词汇所指代的具体意义,即字面意义,而且还要了解词语字面含义之外的意义,即其暗含或内涵意义。因为词语的暗含意义代表了词汇所在文化中的文化意义、社会意义、情景意义、历史意义,充分体现了这个语言群体的文化环境、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肖仕琼,2010: 74-75)。”《新编大英》中有很多这样文化含义丰富的词汇。例如,第二册第三单元课后阅读Passage I “Better Late than Never”中的“bluebird(蓝色知更鸟)”是北美洲特有的一种鸟类,它们非常友善,不怕人类,允许人类接近,更因其通体的蓝色羽毛和婉转的歌声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北美洲,人们认为蓝色知更鸟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因而称之为“幸福鸟”。北美洲的爱鸟社团经常在开阔的乡野地带,地面植被低、树木稀疏的地方安置鸟巢,为其提供栖息之所。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蓝色知更鸟的身影。1940年上映的由秀兰·邓波儿主演的影片《蓝色知更鸟》讲述的就是两个孩子在战争期间寻找“幸福鸟”的故事。教师在词汇讲解过程中,通过介绍知蓝色更鸟的背景知识,既可以使学生体会“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人们对花草树木及动物的认识和感受有所不同,它们所象征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人们都用自己独特的动植物来表现自己的民族文化内涵(肖仕琼,2010: 76)”,也可以令学生思考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课题。

在本套教材中,也收入了涉及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文章。学生通过学习中文内容的英文表达方式,可以从更加宏观的角度理解本民族的文化,增强用目的语来表达自己母语文化中独有的思想和现象的能力,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例如,《新编大英》第三册第二单元课后阅读Passage II “The Monkey King”就是讲述悟空出世、大闹蟠桃会、拜师唐僧的故事。中国学生对《西游记》的故事并不陌生,但对于如何用英语来表达其中的种种故事,尤其是故事中的神仙妖魔的英文说法,学生并不十分清楚。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西游记》中众多人物、地点、事件的英文名称(如,观音菩萨: Bodhisattva,东海龙王: Dragon King of the Eastern Sea,齐天大圣: Governor of Heaven and Great Saint,弼马温: Grand Guardian of the Heavenly Stables,玉皇大帝: the Lord of Heaven,天府蟠桃园总管: Superintendent in Chief of the Heavenly Peach Garden,等等),还可以学会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经典古籍中的经典故事。文化的学习,不应局限在目的语本族语使用者的文化之内,因为那样既忽略了学生对母语文化的理解,又忽略了目的语的其他非本族语者的文化。“许多英联邦国家都把英语作为本国的官方语言,但是他们的文化(如印度)同英美国家的文化相去甚远,如果我们用英语同这些国家的人进行交际时还是沿用英美国家的语用规则和文化

模式的话,显然不能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肖仕琼,2010: 203)。”因此,在英美文化导入的过程中,适当加入本族语的文化知识以及其他非英语国家的民族文化知识,同时进行英汉文化对比、分析,可以避免本族语文化被动适应目的语文化的“单向顺应”现象发生,有助于学生建立对本族语和目的语客观、全面的认知,实现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有效、平等互动。

5.2习语学习中的文化导入

习语包括成语(idioms)、谚语(proverbs)、箴言(mottoes)、俗语(colloquialisms)、俚语(slangs)以及典故(allusions)等。它是民族文化最集中、最敏感的印记,是民族风格的提炼与升华,是语言实践的集中体现与结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社会习俗、思维模式无不在习语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因此,学习、比较和研究英汉习语,可以使我们充分领略不同民族的文化风采。(肖仕琼,2010: 81)《新编大英》第一册第七课课后阅读Passage I “The Two Brothers”讲述的是两个兄弟在丛林中的奇遇,以及他们对从天而降的机遇的不同态度。文中,两兄弟在对话中使用了数句谚语,充分体现了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如:

(1)In seeking great happiness small pleasures may be lost.(2)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3)He who is afraid of the leaves must not go into the forest.(4)Beneath a stone no water flows.前两句是哥哥引用的谚语,句(1)直译为“追求巨大幸福时,可能失去小的乐趣”,可意译为“得不偿失”;句(2)较为常见,通常译为“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也可意译为“手中一碗米,胜似宫中珍馐美味不可及”。这两则谚语体现出故事中“哥哥”畏首畏尾、惧怕挑战的怯懦心理。后两句谚语则出自弟弟之口。句(3)直译为“害怕树叶者,请勿入森林”,可意译为“小河不敢蹚,岂谈过大江”;句(4)直译为“石下无流水”,可意译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与(1)(2)句不同,(3)(4)两句谚语表现出弟弟不畏风险、勇于挑战的大无畏精神。

这里的几则谚语不仅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同时还具有隐喻扩展意义。隐喻既是一种修辞手段,又是以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相关事物的思维方式。Lakoff 和Johnson(1980)认为隐喻是词义产生的主要理据,也是认同和多义的来源,是强烈情感的释放口。隐喻是储藏、传承、发展文化的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因此,外语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隐喻来了解目的语民族认知方式和文化习俗。(转引自肖仕琼,2010: 79)欧美大陆森林、河流众

多,因而英语谚语中有很多与自然景物相关的内容。经过岁月的沉淀,这些谚语成为本族语中特有的文化现象。人们常把谚语中展现的特定地域中人与自然所独有的关系带入到现实生活中,将谚语表层的内容通过隐喻的方式深化为对生活的感悟,如,句(2)中的“a bird in the hand”指代的是“不是很丰富但却是你已拥有的东西”,“two in the bush”指代“你想要但还未得到的东西”;句(3)中的“leaves”指代“生活中的小挫折和小磨难”,而“forests”则指“生活中的大风浪”。这些特有的人生感悟,不能不说与其祖先长期在森林中的狩猎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体现出语言对地域文化的厚重表达。

5.3 语篇分析中的文化导入

语篇一般用来指文章、会话、面谈等比句子更大的语言,是使用中的语言。它是特定语境和社会文化中语言运用的产物,语篇的形成和样式反映了意义交流时的社会文化语境。语篇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文化的人所使用的、制造的语篇是不同的,不同的语篇也会建构不同的个人经验和社会现实。通过对课文的语篇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人士的思维模式、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方式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阅读和分析能力。文学作品由于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词汇的文化内涵、社会的风俗习惯、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等,文学作品实现了语言形式和文化内容的完美结合。(肖仕琼,2010: 169)因此,在文学作品分析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在语篇分析的过程中,笔者通过介绍作者及文章背景、写作思想及风格、文章对读者及社会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文化导入的实践。本文将以《新编大英》第四册第七单元“The Commencement Speech You’ll Never Hear(《你永远听不到的毕业典礼演讲》)”为例,阐述语篇分析中的文化导入实践。

本文作者Jacob Neusner是美国罗德岛州布朗大学的教授和杰出学者。他通过这篇议论文指出,由于老师对学生无原则的宽容和忍让,导致学生产生了许多与现实世界不符的幻想,没能学到过硬的知识和技能,毕业后无法适应真实的世界。该文在布朗大学校刊The Daily Herald 发表之后,由于观点独特,因而读者反应强烈,有赞同之声,亦有反驳之言。通过本文的学习,教师既可向学生介绍西方高等教育的特点、功能、模式及其存在的弊端,并对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又可结合语篇分析,在介绍英文论说文的结构及其思想、文化渊源的同时,分析作者的观点,可谓一举多得。

高等教育在继承、传播一国、一民族的文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严格程度亦会影响学生素质。在美国,约70%的高中毕业生会进入大学,而其中只有40%左右的学生可以完成学业,获得毕业证。这种“宽进严出”的教学模式与我国大学“严进宽出”的模式

反差很大,表明美国的高等教育总体来说对学生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因而文中作者的观点未必具有普遍性和真实性。在对文章背景,即美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介绍和分析的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对中美教育或中西方教育的异同进行课后的资料收集,在随后的课堂上由学生进行阐述。这样的教学安排可以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者变为课程的主动参与者。

语篇模式的选取与语言所使用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了语篇的构建方式和类型。西方人崇尚自我,习惯于采取直接的表达方式。Kaplan(1966)认为,英语语篇的组织具有“直线型”的特点,即英语段落通常以主题句开头,然后接自然衔接的例证句将其充分展开、说明,最后收尾(转引自肖仕琼,2010: 97-98)。这体现出西方世界低语境的“线性思维”模式。本文的结构即是如此。作者开宗明义,在文章的第一段即阐明观点:“我们这些教师对我们的教育成就一点都不感到自豪。我们培养你们去适应的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世界,事实上也是不可能存在的。”虽然作者的观点可能有失偏颇,但在文章的开篇即提出鲜明的观点,则是英语论说文行文的一大特点——西方人习惯于采取“演绎式”的话语模式。“演绎式是先提出主要论点,然后提供次要论点,说话之初就引入话题,是为了使后面的一系列支撑论据显现出清晰的关联性(许力生,2006:155,转引自肖仕琼,2010: 100)”。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第三~第五段)中,作者从另一角度再次提出自己的观点:大学是一个完全宽容的世界。作者通过五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1)学生未能赴约,教授们会安排新的会面;2)学生未按时交作业,教授们假装不在意;3)乏味、无聊的谈话被认为是重要的;4)学生没花时间、精力完成的文章,教授们依旧给出评价;5)愚钝的学生被当成聪明者对待。该部分的结构充分展现了“演绎式”话语模式的行文方式,即通过一系列论据来对论点进行论证。而在中国的高语境传统文化中,为了避免与读者的意见冲突,作者往往采取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归纳式”话语模式,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归纳式是先提出次要论据,然后再从中推出主要论点。作者在得出某个特定结论之前,要充分说明多方面的原因,并通过详述论据来探听读者的潜在接受程度,直到认为合适的时候才引入话题许力生,(许力生,2006:155,转引自肖仕琼,2010: 100)。”教师此时提醒学生注意东西方文化差异在文章写作结构中的具体体现;同时指导学生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应尽量以目的语国家的思维模式来行文,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与目的语国家读者的自然流畅、无障碍的交流。

文章结尾处(第七、八段),作者重复了开篇的观点,并给毕业生提出两点建议:1)不要用对待老师的态度来对待同事和上司;2)摒弃在教学中老师给学生造成的假象,投身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日趋缩小,文化间的共性日

益凸显。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在现代社会其实面临着很多相似的问题。课文作者两点建议中的第一点,既适合美国大学生,同样也适用于我国的大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提醒学生注意多元文化间的冲突和差异,更应着力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间的相似性的敏感性,这样学生不仅“能以开放、宽容的心态面对世界的文化差异,形成尊重自然、尊重传统、尊重和谐秩序,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休戚与共、和睦相处的性格(蒋晓萍等,2010:113)”,更能胸怀民族自尊与自豪从容面对日益多元化的世界。

6.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早已不应停留在语言知识的阐述上,而应成为跨越东西方差异、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在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全球多元文化日渐融合的今天,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不仅要具有对英语的认知能力,更应具备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借由英语这一国际化语言,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中外文化的沟通者和交流者。

参考文献:

1.Kramsh, Claire.1998.Language and Culture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常敬宇.1995.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3.董亚芬.1997.修订《大学英语》为大学英语上新台阶作贡献[J].外语届(2):19-21 4.蒋晓萍,康兆春,罗赛群,霍明杰,张黎琴.2010.跨文化教学之重:外语教学的跨文化诠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5.刘润清.2002.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6.宋贵庆.1983.英语借代浅析[J].外语学报(3)22-24.7.肖仕琼.2010.跨文化视域下的外语教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8.徐杰.2011.语言经验主义传统视域中的语言与文化[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3):84-88.9.应慧兰.2005.新编大学英语(1-4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下载高校实践教学论文 高校安全责任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实践教学论文 高校安全责任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室内设计论文大全

    一、室内设计教育现状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因为地域与能力的不同具有较大差异,这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一个缩影。一方面是就业市场对于室内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

    高校反邪教论文

    “反对邪教 崇尚科学” 主题论文 论文题目:反对邪教 崇尚科学 我们在行动 院系名称: 作者姓名:日期: 反对邪教 崇尚科学 我们在行动 摘要 当代的大学生远离了战争的硝烟,远离了......

    高校公关礼仪论文

    作为一名大学生,许多人都经历过交往、交际中的尴尬,如着装不当、举止失礼、不会说话 ……,事情虽小,但常常挫伤我们的自信,影响我们的形象如果在未来的求职、工作、业务沟通......

    高校声乐教学应用与实践论文

    高校声乐教学是高等教育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占据极大的分量。声乐艺术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都非常强劲的学科,它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

    关于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论文5篇

    【摘要】 加强高校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不断提高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促进高校教学工作持续健......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论文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论文 1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1.1实验室安防配套设施及制度建设滞后于规模的扩张 高等学校多是以某学科为龙头,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

    高校声乐教学改进探讨论文

    一、高校声乐教学改进的作用(一)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高校的学生一般都来自不同的地域,基于学生生活的地域、成长经历有着极大的区别,声部、嗓音条件也是不同的,所以音乐......

    浅析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音乐教学;钢琴课程;方式论文摘要: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与其他科目相比,培养目标、教学内容都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高等院校音乐课程教学不仅仅只延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