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全套))

时间:2019-05-13 01:3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年新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全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年新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全套))》。

第一篇:2016年新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全套))

人 民 版

高 中 历 史 必修1 教 案(全 套)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通史概要:

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经过商朝的发展,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繁荣阶段。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汉代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时期。隋朝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树。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初中新课标中和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在七年级(上)、(下)册。初中新课标简单涉及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有:世袭制,商鞅变法,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和秦朝的疆域,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初中新课标没有涉及但高中新课标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西周的宗法制,秦朝的中央政权组织和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的政治制度,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废丞相设三司、设内阁,清朝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其深远影响,西周的礼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教学课时:

1、5课时。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建议:

(1)、中国早期社会的年代较为久远,对大多数高一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较为模糊。建议在导入中回忆初中时原始社会的基本情况,适当介绍夏商周更替概况,以利于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如对西周代商的历史更替的交代,可以更好地解释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背景。(2)、本课讲述了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政治文化以及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秩序。其中重点是分封制与宗法制。应讲清分封制的起止时间、目的、内容、影响和破坏;宗法制要讲清内容、特点和深远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文字、图片、图表等资料,运用以史料分析,看图论史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3)、本课主要讲述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同时兼及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如在叙述夏商周政治制度时,提到夏禹、夏启、商汤、纣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召公、微子等历史人物;武王伐纣等重要历史事件。对于这些事件、人物可以有选择地简单介绍,以增强趣味性。但重点应放在叙述和解释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上。

(4)、本课各部分包括课前提示、正文、“学习思考”、“资料卡片”、“知识链接”等阅读材料、图、表以及课后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都是本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各部分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可以有效地起到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促进作用。比如可以用商代青铜方鼎的图启发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而且引起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用课文中第一个“学习思考”,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用课文中第二个“资料卡片”,能更清晰的了解西周分封诸侯的情况。在讲授本课时,有些课文的底注也不应忽略。如“封建”的注文实际上注释了一种学术观点:课本是主张战国封建说的,因此指出西周的“封建”只不过是“分封诸侯国”,而并非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本课和本模块其他各课的有机联系,也应该在讲授时注意。如本课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破坏,这就给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作了铺垫。(5)、可以通过解决课后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作为小结,总体概括,使本节知识结构完整、系统。

【课后反思】

二、走向“大一统”和秦汉政治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秦统一六国与秦朝疆域,秦汉中央官制的构成和特点,郡县两级制,焚书坑儒和挟书律。

(2)、过程与方法:阅读历史材料和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教学课时:

1、5课时。重点难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建议:

(1)、本课内容丰富、充实而课时较紧张,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都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海内为郡县”和“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两目是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君主专制”指的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2)、第一目“六王毕、四海一”,主要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及其后继续开疆拓土的情况。一是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二是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地区;三是将西南夷纳入版图,秦王朝在这些新征服地区设置郡县进行行政管理,并兴修水利工程和交通路线,发展经济,加强边境与内地的联系,巩固统一。数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秦朝的疆域图来讲解秦朝开疆拓土的情况。

(3)、第二目“海内为郡县”,介绍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的确立及其主要特征。首先应指出郡县的出现并不是从秦朝开始,而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关于分封与郡县之争只要了解两派的代表人物即可,重在引导学生探讨为何李斯的主张和郡县制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郡县制与分封制比较,主要判别有两点:一是直属中央,二是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汉初在地方实行分封与郡县并行,到汉武帝时削除地方割据,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4)、第三目“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讲述秦王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及其职能。教材对于秦朝的中央官制采用了“三公九卿”的说法,要求学生掌握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主要职能,至于九卿及其主要职能不 6 要求学生完全掌握,能大概了解即可。朝议制度是秦王朝政治的一大特色,既要指出其可集思广益的好处,也要点明其局限性。

(5)、第四目“挟书律”,主要讲述秦王朝实行思想专制的情况。秦王朝的思想专制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焚书坑儒,二是挟书律。要点明秦朝实行焚书坑儒与挟书律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达到政治上巩固统治的需要。教学中可结合教材中的“学习思考”:如何评价秦朝的“挟书律”?来分析挟书律的实质,根本目的及其作用。

【课后反思】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从秦王朝到清王朝政治制度演变和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 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和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教学课时:2课时。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教学建议:

(1)、本节教材的课标要求是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关于政治制度涉及面较广,教材讲述的五方面内容主要是体现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与强化。内容丰富,充实因而课时较紧,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都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2)、第一目“法令出一”,讲述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即皇帝制度,要求学生掌握皇帝制度的由来及其特征。可结合课本“学习思考”中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记》中的内容来加深对皇帝制度特征的理解。

(3)、第二目“君权与相权”,通过历代削弱、分散相权来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汉武帝削弱相权主要举措有两种:一是频繁换相,二是用中朝来架空外朝权力。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以及召集政 事堂会议,实际起到了分散相权的作用。到了宋代通过设置中书门下以及增设参知政事等方式进一步分割相权。到明初正式废丞相。

(4)、第三目“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主要讲述中国历代监察体制的演变,要使学生明确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也是服务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监察制度发展走向健全正体现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强化。

(5)、第四目“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讲述中国古代三种主要的选官制度即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对于世官制与察举制可作一般了解,重点应放在科举制的讲述上,应讲清科举制最初实行的进步性。到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科举才成为了人们思想发展的桎梏,其消极性日益显现。引导学生辩证地、历史地来分析评价历史事物。

(6)、第五目“行省的设置”,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设置的演变,要给学生理清从秦汉→唐→宋→元→明→清历代地方行政设置演变情况,关键是突出元朝行省设置的重大影响,同时还需指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设置和调整变化是服务于中央集权的需要。

【课后反思】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课标要求: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度的形成及其演变;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以及密折奏事制度;清朝的边疆政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2)、过程与方法:史料研习,历史比较,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辉煌”的折射。教学课时:2课时。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教学建议:

(1)、本节主要讲述明清时期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之后设立内阁使大权进一步落入皇帝手中,到清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君主专制的 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是本课需探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所在,教师因予充分重视。

(2)、第一目“内阁制度的形成”,主要讲述体现明代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加强的两个方面,即丞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制度的设立。可结合课本“学习思考”中的问题分析明初朱元璋为何废丞相,而废丞相又是内阁设立的原因。注意两个区分:一是明代内阁与近代西方内阁的比较,需要补充材料;二是内阁制与丞相制的比较,可引导学生讨论。

(3)、第二目“军机处”,主要叙述清朝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的情况。军机处的设置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可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

(4)、第三目“清朝的边疆政策”,主要讲述清朝的边疆政策及其管辖边疆的措施,这部分内容从表面上看与整个教材内容不协调,但实际并不是为了单纯叙述清朝边疆政策,而是讲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清朝在边远的蒙古、新疆、西藏以及西南地区都能有效管辖,正说明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5)、第四目“近代化浪潮与清末政治”,主要讲述清末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腐朽败落。本部分重点应放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可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时代、不同角度分析评价。它在初建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到封建社会晚期,消极作用则占据主导地位,可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来分析。

【课后反思】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通史概要:

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它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西方列强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形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还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顽强不屈的反侵略斗争。在列强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从三元里抗英到义和团运动,广大人民群众也肩负起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使命; 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鸦片战争的经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八国联军入侵概况、《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运用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归纳外国列强侵华的共同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概括列强侵华程度不断升级情况,促使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研读史料,提炼观点;问题探究;历史事件的比较;课堂讨论,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东西方发展的差异,带来西方列强疯狂的对华侵略,中国不仅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反而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说明落后就要挨打。殖民扩张带来了很大危害,其恶果至今尚未根除。教学课时:2课时。重点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难点:鸦片战争的影响和列强侵华程度是如何不断加剧的? 教学建议(1)、建议用视频材料导入新课,摘录鸦片战争相关视频资料;也可以复习初中知识导入,通过设问,复习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有关内容,导入新课;还可以联系现实导入,由台湾问题,引出台湾被日本五十年殖民统治的危害,导入新课。

(2)、第一目“国门洞开”,侧重讲述列强的军事侵华,主要讲述三方面内容:即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教材讲述了两个方面,即世界形势与中国形势,教材内容十分概括,教师应补充适当的材料来说明十九世纪中期之前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而中国此时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弱,危机四伏。揭示出列强侵华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经过,首先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链接”1840—1900年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简表,对这一时期列强侵华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对于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重点应放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讲解上,至于战争的具体过程,可结合视频材料,通过投影播放让学生大概了解即可。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影响,可先让学生阅读然后再归纳,既要了解具体的危害,又要总体归纳为“中国主权遭践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要给学生作必要的解释,防止形成错误认识,另外还可启发学生思考,列强的侵华对中国有没有积极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养成。

(3)、第二目“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讲述列强的政治侵华,本目内容不是重点,只需按教材讲清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原因、大概过程及危害,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原因、目的、内容、影响,无须过多展开。

【课后反思】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课标要求: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斗争的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堂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概括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广大人民自发组织两大类。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是近代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手段、方法和形式多样化与现代化,并鼓励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难点: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教学建议:

(1)、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史实很多,课本按时间顺序讲述了四个子目,这些只是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的几个典型,可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再列举这方面的史实,并将其概括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左宗堂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人民大众自发组织起来抗击外敌入侵: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正是这些斗争才使近代列强不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本节内容重在宏观把握,对于每一件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斗争事迹按教材讲述即可,无须展开,亦可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掌握基本史实:“三元里抗英”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的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左宗堂收复新疆”是清朝政府官兵收复国土而作的积极努力;“黄海海线和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壮丽诗篇。

【课后反思】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课标要求: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回忆初中所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战期间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认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包括抗日救亡和全民族抗战两个阶段,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总结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情景再现、问题探究、对照比较和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的人文意识。教学课时:

1、5课时。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原因、表现及其结果。阐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难点: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地位。教学建议

(1)、导入:图片或视频导入,选取相关资料,导入新课;或复习导入,提问上节问题,导入新课;或讨论导入,讨论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特点,导入新课;或联系实际导入,摘取近年来日本政府对待战争问题所持态度的材料,导入新课。

(2)、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对于这一段历史,高一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重在分析探讨全民族团结抗争的重要性以及抗日战争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3)、第一目“侵华日军的罪行”,主要讲述日本侵华的原因、过程、暴行以及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日本侵华的原因可从日本、中国两方面来分析,揭示其主要原因。侵华过程以七七事变为界,分为局部侵华和全面侵华两大阶段,具体过程可让学生阅读。日军的暴行可通过视频播放南京大屠杀来增强感染力,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残暴行径的痛恨。本目讲完可通过课本上的“学习思考”来归纳日军在侵华期间犯下的罪行。

(4)、第二目“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一阶段的内容。可先向学生简单交待抗日救亡运动的背景及主要内容,理解它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国各界为维护国家主权抵抗日本侵略的爱国行为,包括武装抵抗、经济抵制、学 生运动等。

(5)、第三目“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二阶段的内容。主要讲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情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应肯定其应有的地位,也应给学生指出其不足之处。中共的敌后战场坚持全面抗战,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成为抗战主战场,理解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全民族抗战最后胜利的中流砥柱。

(6)、第四目“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主要讲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过程及意义,教学中重点应放在抗战胜利的原因及意义的分析上。可通过课本“知识链接”、“知料卡片”以及“史学争鸣”的阅读,引导学生来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对于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可从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中的历史地位以及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做出的重大贡献两大方面来分析。

【课后反思】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通史概要:

初中时,学生已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内容。在学习本专题内容前,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初中的相关知识,如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天京变乱、《天朝田亩制度》、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五四运动、中共的诞生、国民大革命、南昌起义、土地改革、长征、解放战争的胜利等,让学生有总体认识。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各阶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及失败的经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分别颁布的纲领性文件;(2)资产阶级——辛亥革命,介绍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华民国的建立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3)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有资产阶级的参加与合作),介绍了五四运动、中共的诞生、国民大革命、武装起义、土地改革、长征、遵义会议、解放战争及其胜利。

一、太平天国运动

课标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拜上帝教的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西征、东征、《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意义、天京事变、后期防御战。②、理解: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③、运用: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战争的区别,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社会进入新的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学会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从而理解和掌握历史。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理解农民领袖在近代化冲击下观念转变及其对后人继续探索道路的借鉴意义;认识到农民必须在先进的力量组织领导下和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和建设,才能恰当地发挥农民的力量。通过历史的学习,学会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重点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

(1)、首先让学生归纳出本课时主线——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失败。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内容:第一,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太平天国运动在洪秀全领导下迅速兴起,定都天京,取得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第二,太平天国运动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由于阶级和环境的局限性,两者都没有实现,但都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尤其是后者,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第三,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内部矛盾激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最终导致失败。

(2)、关于《天朝田亩制度》,从两个方面学习:第一,从原则、办法、目的三点掌握其内容;第二,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革命性、局限性两点评价《天朝田亩制度》,认识其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具有革命性,但是它所制定的平分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具有空想性。

(3)、太平天国后期斗争的线索:天京变乱,由盛而衰;中外敌人,联合镇压;天京陷落,标志失败。对于这段知识,只需依据教材处理即可,注意增加一些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4)、引导学生从太平天国运动发动群众的落后方式、革命纲领的空想性以及天京变乱可悲之处等分析这场革命运动的失败原因。使同学们最终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决定的;

(5)、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相关史实,多角度探究、讨论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作用。

【课后反思】

二、辛亥革命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兴中会、同盟会、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过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②、理解:辛亥革命发生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涵盖古今中外、主客偶必、政经思文等多种因素,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驾驭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南京临时政府,从人员构成、政体设置、纪元与国旗、宪法等都彰显其真正资产阶级政府的特色。从各种因素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给出对重大历史事件如何评价的操作思路。

③、运用:就社会性质、政权转移、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社会意识进步与风俗习惯变迁,对辛亥革命前后进行比较和思考。通过举 行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赛,培养学生搜集史料和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开展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赛,教师提供思路,学生自己操作,在辩论中,畅所欲言,言之有理,但要注意理在何处;求同存异,不追求意见的最终统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辛亥烈士的鲜血、孙中山愈挫愈奋的精神,是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武昌起义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难点: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及其原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

(1)、结合教材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归纳辛亥革命取得成功的因素,如群众基础、起义前的准备、客观方面的有利条件等等。关于武昌起义的爆发,可以放映一段相关的影视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充分利用教材中“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图”,使学生明白清王朝土崩瓦解的含义。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要引用重要条文,归纳其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议会内阁、总理负责、总统象征的具体内涵,使学生真切感受这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对民主共和的热切追求。

(3)、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分析,需要论从史出,通过具体的历 史史实分析。

(4)、辛亥革命的成败及其评价很易搞成生硬的一言堂形式,可以从多种角度把学生思维调动起来。比如通过介绍学术争鸣,有辛亥革命胜利说、失败说和有胜有败说,让学生查阅资料、分组协作开展一次评价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赛。

【课后反思】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民主革 命纲领制定、国民党一大、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北伐战争、大革命的失败、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红军长征、遵义会议、人民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国民政府的覆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②、理解:认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重大意义;归纳、比较和分析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阶段的土地政策;中共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③、运用:以比较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异同为切入点,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培养分析和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和措施的对比,培养分析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与中共诞生的伟大意义;结合史实及教材上的图片,理解大革命性质及经验教训;结合教材,通过对史实分析、比较,找出中共为什么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国情,加深对中共性质、历史使命的理解,深化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通过对土地革命、土地改革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的分析,认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从中共成长历程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中学习积极进取精神和追求真理的作风。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综合分析,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历程、国共合作、北伐战争、遵义会议。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从总体上认识:本课教材从五四运动及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解放战争几个方面介绍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在具体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适当补充有关图片、影视资料,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

(2)、五四运动可利用的历史照片、影视资料较多,在教法设计上回旋余地较大,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把握历史感。如关于五四运动的过程,可让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内容,还可借助影片,不必太多展开,学生掌握前后两个阶段特点即可。关于五四运动的意义,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其性质和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精神,强调“开端”两字。

(3)、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部分内容,可利用的历史照片、电影、电视图像资料也很多,教师可以放映电影《开天辟地》某些片段。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五四运动爆发背景和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经济基础、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等。

(4)、关于“国民革命”一目,只需讲清教材具体史实,关于失败的原因,首先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失败”的含义,然后从客观、主观两方面依次总结失败原因。

(5)、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一目的教学,由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引出中共的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秋收起义,对之加 以概述,并结合教材中“资料卡片”,引导学生分析两次起义失败的教训,由此引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6)、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目中,对比抗战胜利后人民的愿望与蒋介石集团的行动,突出蒋介石集团的反动本质。将解放战争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945年8月至1946年夏,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从1946年夏至1947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和粉碎国民党进攻;1947年6月至1949年1月,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胜利;1949年1月至1949年10月,解放战争胜利。在阐述战争过程中运用地图或制作多媒体课件,反映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形势。

(7)、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中各阶层对中国道路的探索的情况,从而得出结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选择。

【课后反思】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50多年来,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历程和争取祖国统一的基本方略和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政治建设的基石。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政治建设从起步、发展、遭受重大挫折,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和健全的过程。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中国政治建设取得初步发展;

二、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政治建设被严重破坏,政治建设的历程完全中断;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政治改革和建设逐步进入制度化、程序化的发展轨道,确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与政治建设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在完成统一大业的历程中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5个民族区域自治区。②、理解: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可事先拟好专题,自由组合并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发表意见,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选取优秀影片片段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各类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学习,初步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体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政策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

重点:新中国的成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点: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性质,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回忆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中共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引出问题:中共即将筹建的新中国会采取何种政权组织形式呢?从而导入 课题“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2)、对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目内容,有条件可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活动的直观性:①可播放《渡江战役》部分片段,让学生回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覆灭、人民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等史实,以便顺利过渡到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②适当增补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的相关内容,就新中国的性质、各阶级在新政权中的地位、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等作简要介绍,并请学生讨论此文的重要意义。亦可把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作为材料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概括、评述,培养学生研读史料的能力;③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片或电影片段,让学生在历史的“再现”体验中,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3)、对于“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一目教学,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适当增补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相关史料,为讲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做好知识铺垫,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主政治作为上层建筑,必定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②、结合课文材料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条款并依据教学实际进行适当增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就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找出其所体现出的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引导学生就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谈谈其颁布的重大现实意义;引导学生谈谈一届人大的召开在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4)、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一目教学,请学生就所学的

知识,举出几个典型例子,论证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再播放《冰山上的来客》、《嘎达梅林》、《红河谷》等影片的片段,再结合已学过的中国史的相关内容,得出:伟大祖国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有条件的可以请班上的少数民族学生,具体谈谈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情况,如:我国的民族政策、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状况等,以增强对此制度的现实理解。

请学生走访少数民族地区、或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信息,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介绍,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在解放前后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的深刻感受。

【课后反思】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

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中共八大内容;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夺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和内容;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加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

②理解:中共八大的意义;“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破坏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转折意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③运用: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与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搜集整理“文化大革命”时期有关践踏民主和法制的史料,分析“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的表现;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悟“文化大革命”的危害,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通过感受当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重点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民主与法制方面主要成就。

难点:“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其对民主政治的践踏。教学课时:

1、5课时 教学建议:

(1)、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播放“文化大革命”中的相关资料片,特别可播放关于刘少奇冤案的资料,或根据本课的引言导入新课。

(2)、教师提出需要与学生共同探究的问题:①“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哪些严重破坏?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有哪些主要成就?针对各个问题逐一共同探究。

(3)、在讲述八大背景及内容时,要充分利用资料卡片中“毛泽东在八大的开幕词”,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加深对八大的理解。

(4)、在讲述“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时,教师可通过影像资料简要介绍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后,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路线方面产生的失误:“左”倾政治错误的发展使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矛盾判断发生严重偏差;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发展,使党内民主制度遭到削弱,没有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通过这些情况的介绍,使学生深刻理解“文革”发展的历史背景,为进一步理解“文革”期间民主和法制的破坏进行准备;还可以适当介绍红卫兵运动的相关内容,作为“文化大革命”初期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一个典型事例,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

(5)、在讲述“历史的伟大转折”一目时,先放映有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片资料,然后在具体介绍其内容;在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

义时,需要引导学生从今天的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明白其转折性的内涵。

(6)、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目,教师只需要结合课本理清思路即可,无需展开。

【课后反思】

三、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要求: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告台湾同胞书》;“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的结束。

②、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涵义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的意义;掌握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成就与背景。

③、运用: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中国为什么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阅读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台湾问题的有关讲话,深入了解“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其实践;观看《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等录像片,直观地去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时刻;围绕“一国两制能够实现海峡两岸统一吗?”这一主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认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科学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认识到实行“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保障和惟一可行之路;通过香港、澳门回归,洗雪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耻辱,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

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难点:“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内涵和这一构想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的运用。教学课时:1.5课时 教学建议:

(1)、首先通过播放《七子之歌》使学生回忆澳门回归的历史,对“一国两制”留下直观的印象,或可让去过港、澳、台地区的学生或在港、澳、台有亲属的学生就课文中所了解的内容进行讲述来导入新课。

(2)、在讲“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时,可以请学生回忆今天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通过师生交流明白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学生阅读本节第一个子目,思考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把“解放台湾”的提法换成了“一国两制”?

36(3)、在讲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时,先播放香港回归的影视资料,然后引导学生回忆香港地区被英国侵占的过程,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什么没有立即收回香港呢?回归的过程?香港回归祖国,有什么伟大的意义?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课后搜集有关香港回归时的时事新闻,加深对回归过程的了解以及回归意义的认识。

(4)、“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这一子目,时事性较强,建议教师多联系时政,也可多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谈谈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课后反思】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通史概要: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初中新课程所学的、以及平时所见所闻回顾有关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知识;其次,引导学生回忆本教材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相关内容;再次,利用网络、课件等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国际国内背景知识(如二战后世

界格局的演变发展;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等等)最后,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新课内容的探讨。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视文献专题片《共和国外交风云》,或由学生举办新中国外交50年成就展等。

教材对本专题的内容即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上的作用等);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重大突破(“一大片”、“一条线”,重返联合国及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第三阶段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独立、自主、和平的多边外交政策)和中国外交的辉煌(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作用)。本专题同初中教材重点讲述新中国外交成就不同的是,重点分析各时期外交政策的成败得失,即中国外交取得成绩的原因和应当吸取的教训。同时,本专题的内容和上一专题中的“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进展有着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发展地联系地学习相关知识。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标要求: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内国际形势,简要分析当时外交方针、38 政策制定的原因;了解建国初期在新的外交方针政策指导下的重大外交活动,归纳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识记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有关知识,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以及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作用;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

(2)、过程与方法:利用影视、图片、文字等材料,创设情景,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作分析思考;对一些问题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体验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拓展,学会运用比较法思考历史问题;由学生多方面收集有关新中国外交历程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图书馆、网络、社区资源库等等),并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 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外交政策的成败得失、思考现实问题,使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学习历史与认识现实相结合,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以适当的形式(小论文,图表,ppt演示文稿等)呈现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建国以来,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断加强,为世界和平、正义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认识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它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体会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感受他们在外交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的意义。难点:建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政策的影响。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分组讨论(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教师可介入讨论,加强师生互动)

(2)、教师可以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外交的特性、目的、方式等知识(或由学生课前自主查阅)

(3)、引导学生通过一些文字、图片、影视等材料的展示,对比建国前后的外交情况及国际国内形势,讨论“学习思考”,理解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内涵及制定原因,掌握“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项方针的含义及其作用。

(4)、阅读“知识链接”等文字图片资料,归纳分析建国初期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外交建树及意义。

(5)、引导学生利用影视(如有条件将观看影片《周恩来外交风云录》,可以在课堂上辑录部分,或几个镜头)、文字、图片等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感受、梳理并加深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和意义的理解。

(6)、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分组探讨中国参加日内瓦、万隆等国际会议的意义及中国在会议上做出的努力和发挥的作用(特别是要理解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意义)。

【课后反思】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课标要求:

简述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中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和中日关系改善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相关知识,并分析其原因和意义;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的背景、经过和对中国及其国际关系的影响;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在联合国发挥的应有作用。

(2)、过程与方法:运用文字、图表、影视资料,再现历史场景,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基本史实;引导学生多方面收集材料(图书馆、网络、社区资源库等等)并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以及中美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重要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中美建交的曲折历程,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学习,认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41 以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明白“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的道理,进一步形成开放意识;理解在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外交政策。重点难点:

重点: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中国重返联合国 难点: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原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探讨、师生交谈等形式。(2)、利用课件展示“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①、联系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外交形势,讨论分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的原因。

②、理解什么是合法权利及恢复的标志,并结合“学习思考”讨论为什么用“恢复”这个词,而不用“加入”一词?

③、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重大意义。(3)、演示影视、图片、文字等资料,再现历史情境,或由学生模拟,再现历史情境,然后:

①、分析探讨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形势重大转变的关键——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②、归纳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注意区别“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美正式建交”,以及《中美联合公报》与《中美建交公报》的关系。

③、认识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及其国际关系的影响。

(4)、关于中日建交,演示影视、图片、文字等资料,再现历史情境:

①、引导学生简单回顾新中国建立以前的中日关系及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掌握中日建交的史实,由此理解中日建交的意义(注意:日本民间友好人士和社团等的推动作用)。

②、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探讨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5)、引导学生列表归纳中美中日关系改善后,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其他成就及其意义。

【课后反思】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课标要求: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要求学生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把握外交政策调整的内涵和基本依据,并归纳在新政策指导下取得的成就。

②、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在联合国与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理解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认识外交政策调整的影响和作用。学习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概况。

(2)、过程与方法:

①、多方面收集有关新时期外交的材料(图书馆、网络等等),培养学生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的能力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

②、对一些问题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体验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拓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情况,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引领学生深入认识和体会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期的发展、深化和丰富。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③、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

④、认识外交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和各项事业的需要。中国只有增强综合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外交事业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坚强的后盾。增强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现代意识。重点难点

重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难点: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内涵。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网上收集资料、讨论、师生交谈等形式。

(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以及所收集的资料,讨论分析: ①、新时期中国对外政策调整的原因,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霸权主义是战争的根源。

②、对比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和新时期的政策,真正了解调整的政策的内涵及其制定的基本依据。

(3)、引导学生用史实说明我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及所作出的贡献。

(4)、关于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①、引导学生互相协作,将所收集的资料以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小报、图片展览、影视资料等。先从整体上探讨中国在地区性国际事务中的活动以及做出的重大贡献,并进一步分析中国在地区性国际事务中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②、学生可以演绎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情景,分析什么是“上海共识”。

③、引导学生以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为例,说明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认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上海公约》的重大现实意义。可以联系伦敦爆炸案等事件,说明其积极性。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通史概要:

古代希腊、罗马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被称为“海洋文明”。在学习本专题内容前,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初中的相关知识,或者让学生去收集一些自己了解的有关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相互交流,以激发其探究这一专题的兴趣。

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民主和罗马法制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精华,是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史的光辉起点,是古代世界留给后人的一笔弥足珍贵的政治文化遗产。本专题分三节内容详细介绍了这一政治文化遗产:教材第一节主要介绍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地理条件、希腊城邦特点和希腊公民的素质表现;第二节主要介绍希腊民主最为完备的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表现和评价;第三节主要介绍罗马法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内容及作用影响。学习本单元,要求准确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概念和主要内容,重点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基本特征、实质和历史作用。

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课标要求: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在此基础上理解地理条件与希腊民主政治建立的关系;了解城邦的含义,进而分析希腊城邦的特

点和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理解其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识记希腊公民的素质表现,并进一步对比海洋民族和大陆民族的特性(后一个问题可结合教材第93页材料进行分析);通过对以上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培养学生全方位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查阅有关希腊的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让学生先从感观上感受一下希腊的风土人情;结合有关资料分析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特定条件;引导学生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希腊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情形,体会古代世界的公共政治活动氛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认识,使学生明白一种制度的产生总是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一方水土、一种社会制度造就一方人民。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得益于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和享有充分政治权利的公民;体会古代希腊的辉煌文化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遗产; 分析古代希腊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感受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从宏观上把握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重点难点:

重点:希腊民主政治诞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难点: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收集资料(网络、图书馆等)、讨论、编排课本剧、师生交谈等形式。

47(2)、利用课件投影有关希腊的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感受一下古希腊的风土人情,导入新课。

(3)、向学生提出本节课的中心议题:民主政治首先在希腊建立起来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归纳整理。

(4)、投影《古代希腊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希腊优越的地理位置,思考: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政治形成有什么影响?

(5)、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了解城邦的含义,进而分析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理解其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

(6)、引导学生课前编练课本剧《古希腊公民的一天》,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希腊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情形,体会古代希腊的公共政治活动氛围,进而理解古希腊公民的权利和素质表现。

(7)、最后回到本节课的中心议题:民主政治首先在希腊建立起来的因素有哪些?(由学生归纳整理,教师适当补充)

【课后反思】

二、卓尔不群的雅典

课标要求: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梭伦改革内容、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和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在通过对以上知识的了解,让学生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和表现,明白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引导学生客观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非得失。

(2)、过程与方法:查阅、分析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就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雅典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非得失三个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全面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雅典民主政治是非得失的归纳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民主政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重点难点:

重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表现、基本特征、实质和评价。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实质和评价。教学课时:

1、5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收集资料(网络、图书馆等)、讨论、辩论、师生交谈等形式。

(2)、利用多媒体投影文字资料“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让学生先体验一下雅典的民主政治。

49(3)、在上述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所提供的资料,思考分析: ①、雅典民主制度为什么在希腊各城邦中最为发达完备? ②、简要归纳概括雅典民主制度建立、发展的过程及主要内容。(君主制—贵族制—梭伦改革“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民主制”—伯里克利时代“黄金时期”)

(4)、对比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认识这个时代是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

(5)、补充反映雅典伯里克利时代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制度及其特点,可采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最后总结的办法,让学生得出认识:伯利克里统治时期是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6)、对于雅典民主制度得与失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辩论的方式加以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课后反思】

第二篇: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人民版全套)) (精选)

高中历史教案 必修一(人民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通史概要:

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经过商朝的发展,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繁荣阶段。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汉代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时期。隋朝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树。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初中新课标中和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在七年级(上)、(下)册。初中新课标简单涉及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有:世袭制,商鞅变法,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和秦朝的疆域,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初中新课标没有涉及但高中新课标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西周的宗法制,秦朝的中央政权组织和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的政治制度,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废丞相设三司、设内阁,清朝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其深远影响,西周的礼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教学课时:

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建议:

(1)、中国早期社会的年代较为久远,对大多数高一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较为模糊。建议在导入中回忆初中时原始社会的基本情况,适当介绍夏商周更替概况,以利于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如对西周代商的历史更替的交代,可以更好地解释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背景。

(2)、本课讲述了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政治文化以及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秩序。其中重点是分封制与宗法制。应讲清分封制的起止时间、目的、内容、影响和破坏;宗法

制要讲清内容、特点和深远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文字、图片、图表等资料,运用以史料分析,看图论史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

(3)、本课主要讲述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同时兼及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如在叙述夏商周政治制度时,提到夏禹、夏启、商汤、纣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召公、微子等历史人物;武王伐纣等重要历史事件。对于这些事件、人物可以有选择地简单介绍,以增强趣味性。但重点应放在叙述和解释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上。

(4)、本课各部分包括课前提示、正文、“学习思考”、“资料卡片”、“知识链接”等阅读材料、图、表以及课后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都是本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各部分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可以有效地起到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促进作用。比如可以用商代青铜方鼎的图启发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而且引起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用课文中第一个“学习思考”,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用课文中第二个“资料卡片”,能更清晰的了解西周分封诸侯的情况。在讲授本课时,有些课文的底注也不应忽略。如“封建”的注文实际上注释了一种学术观点:课本是主张战国封建说的,因此指出西周的“封建”只不过是“分封诸侯国”,而并非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本课和本模块其他各课的有机联系,也应该在讲授时注意。如本课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破坏,这就给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作了铺垫。

(5)、可以通过解决课后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作为小结,总体概括,使本节知识结构完整、系统。

二、走向“大一统”和秦汉政治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秦统一六国与秦朝疆域,秦汉中央官制的构成和特点,郡县两级制,焚书坑儒和挟书律。

(2)、过程与方法:阅读历史材料和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学课时:

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建议:

(1)、本课内容丰富、充实而课时较紧张,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都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海内为郡县”和“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两目是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君主专制”指的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2)、第一目“六王毕、四海一”,主要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及其后继续开疆拓土的情况。一是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二是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地区;三是将西南夷纳入版图,秦王朝在这些新征服地区设置郡县进行行政管理,并兴修水利工程和交通路线,发展经济,加强边境与内地的联系,巩固统一。数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秦朝的疆域图来讲解秦朝开疆拓土的情况。

(3)、第二目“海内为郡县”,介绍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的确立及其主要特征。首先应指出郡县的出现并不是从秦朝开始,而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关于分封与郡县之争只要了解两派的代表人物即可,重在引导学生探讨为何李斯的主张和郡县制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郡县制与分封制比较,主要判别有两点:一是直属中央,二是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汉初在地方实行分封与郡县并行,到汉武帝时削除地方割据,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4)、第三目“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讲述秦王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及其职能。教材对于秦朝的中央官制采用了“三公九卿”的说法,要求学生掌握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主要职能,至于九卿及其主要职能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能大概了解即可。朝议制度是秦王朝政治的一大特色,既要指出其可集思广益的好处,也要点明其局限性。

(5)、第四目“挟书律”,主要讲述秦王朝实行思想专制的情况。秦王朝的思想专制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焚书坑儒,二是挟书律。要点明秦朝实行焚书坑儒与挟书律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达到政治上巩固统治的需要。教学中可结合教材中的“学习思考”:如何评价秦朝的“挟书律”?来分析挟书律的实质,根本目的及其作用。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从秦王朝到清王朝政治制度演变和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和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教学建议:

(1)、本节教材的课标要求是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关于政治制度涉及面较广,教材讲述的五方面内容主要是体现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与强化。内容丰富,充实因而课时较紧,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都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2)、第一目“法令出一”,讲述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即皇帝制度,要求学生掌握皇帝制度的由来及其特征。可结合课本“学习思考”中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记》中的内容来加深对皇帝制度特征的理解。

(3)、第二目“君权与相权”,通过历代削弱、分散相权来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汉武帝削弱相权主要举措有两种:一是频繁换相,二是用中朝来架空外朝权力。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以及召集政事堂会议,实际起到了分散相权的作用。到了宋代通过设置中书门下以及增设参知政事等方式进一步分割相权。到明初正式废丞相。

(4)、第三目“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主要讲述中国历代监察体制的演变,要使学生明确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也是服务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监察制度发展走向健全正体现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强化。

(5)、第四目“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讲述中国古代三种主要的选官制度即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对于世官制与察举制可作一般了解,重点应放在科举制的讲述上,应讲清科举制最初实行的进步性。到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科举才成为了人们思想发展的桎梏,其消极性日益显现。引导学生辩证地、历史地来分析评价历史事物。

(6)、第五目“行省的设置”,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设置的演变,要给学生理清从秦汉→唐→宋→元→明→清历代地方行政设置演变情况,关键是突出元朝行省设置的重大影响,同时还需指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设置和调整变化是服务于中央集权的需要。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课标要求: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度的形成及其演变;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以及密折奏事制度;清朝的边疆政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2)、过程与方法:史料研习,历史比较,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辉煌”的折射。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教学建议:

(1)、本节主要讲述明清时期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之后设立内阁使大权进一步落入皇帝手中,到清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是本课需探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所在,教师因予充分重视。

(2)、第一目“内阁制度的形成”,主要讲述体现明代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加强的两个方面,即丞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制度的设立。可结合课本“学习思考”中的问题分析明初朱元璋为何废丞相,而废丞相又是内阁设立的原因。注意两个区分:一是明代内阁与近代西方内阁的比较,需要补充材料;二是内阁制与丞相制的比较,可引导学生讨论。

(3)、第二目“军机处”,主要叙述清朝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的情况。军机处的设置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可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

(4)、第三目“清朝的边疆政策”,主要讲述清朝的边疆政策及其管辖边疆的措施,这部分内容从表面上看与整个教材内容不协调,但实际并不是为了单纯叙述清朝边疆政策,而是讲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清朝在边远的蒙古、新疆、西藏以及西南地区都能有效管辖,正说明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5)、第四目“近代化浪潮与清末政治”,主要讲述清末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腐朽败落。本部分重点应放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可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时代、不同角度分析评价。它在初建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到封建社会晚期,消极作用则占据主导地位,可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来分析。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通史概要:

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它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西方列强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形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还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顽强不屈的反侵略斗争。在列强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从三元里抗英到义和团运动,广大人民群众也肩负起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使命;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鸦片战争的经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八国联军入侵概况、《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运用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归纳外国列强侵华的共同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概括列强侵华程度不断升级情况,促使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研读史料,提炼观点;问题探究;历史事件的比较;课堂讨论,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东西方发展的差异,带来西方列强疯狂的对华侵略,中国不仅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反而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说明落后就要挨打。殖民扩张带来了很大危害,其恶果至今尚未根除。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难点:鸦片战争的影响和列强侵华程度是如何不断加剧的?

教学建议

(1)、建议用视频材料导入新课,摘录鸦片战争相关视频资料;也可以复习初中知识导入,通过设问,复习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有关内容,导入新课;还可以联系现实导入,由台湾问题,引出台湾被日本五十年殖民统治的危害,导入新课。

(2)、第一目“国门洞开”,侧重讲述列强的军事侵华,主要讲述三方面内容:即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教材讲述了两个方面,即世界形势与中国形势,教材内容十分概括,教师应补充适当的材料来说明十九世纪中期之前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而中国此时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弱,危机四伏。揭示

出列强侵华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经过,首先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链接”1840—1900年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简表,对这一时期列强侵华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对于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重点应放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讲解上,至于战争的具体过程,可结合视频材料,通过投影播放让学生大概了解即可。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影响,可先让学生阅读然后再归纳,既要了解具体的危害,又要总体归纳为“中国主权遭践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要给学生作必要的解释,防止形成错误认识,另外还可启发学生思考,列强的侵华对中国有没有积极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养成。

(3)、第二目“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讲述列强的政治侵华,本目内容不是重点,只需按教材讲清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原因、大概过程及危害,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原因、目的、内容、影响,无须过多展开。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课标要求: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斗争的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堂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概括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广大人民自发组织两大类。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是近代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手段、方法和形式多样化与现代化,并鼓励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

难点: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教学建议:

(1)、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史实很多,课本按时间顺序讲述了四个子目,这些只是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的几个典型,可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再列举这方面的史实,并将其概括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左宗堂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人民大众自发组织起来抗击外敌入侵: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正是这些斗争才使近代列强不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本节内容重在宏观把握,对于每一件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斗争事迹按教材讲述即可,无须展开,亦可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掌握基本史实:“三元里抗英”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的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左宗堂收复新疆”是清朝政府官兵收复国土而作的积极努力;“黄海海线和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壮丽诗篇。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课标要求: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回忆初中所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战期间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认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包括抗日救亡和全民族抗战两个阶段,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总结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情景再现、问题探究、对照比较和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的人文意识。

教学课时:

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原因、表现及其结果。阐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难点: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地位。

教学建议

(1)、导入:图片或视频导入,选取相关资料,导入新课;或复习导入,提问上节问题,导入新课;或讨论导入,讨论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特点,导入新课;或联系实际导入,摘取近年来日本政府对待战争问题所持态度的材料,导入新课。

(2)、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对于这一段历史,高一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重在分析探讨全民族团结抗争的重要性以及抗日战争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3)、第一目“侵华日军的罪行”,主要讲述日本侵华的原因、过程、暴行以及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日本侵华的原因可从日本、中国两方面来分析,揭示其主要原因。侵华过程以七七事变为界,分为局部侵华和全面侵华两大阶段,具体过程可让学生阅读。日军的暴行可通过视频播放南京大屠杀来增强感染力,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残暴行径的痛恨。本目讲完可通过课本上的“学习思考”来归纳日军在侵华期间犯下的罪行。

(4)、第二目“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一阶段的内容。可先向学生简单交待抗日救亡运动的背景及主要内容,理解它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国各界为维护国家主权抵抗日本侵略的爱国行为,包括武装抵抗、经济抵制、学生运动等。

(5)、第三目“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二阶段的内容。主要讲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情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应肯定其应有的地位,也应给学生指出其不足之处。中共的敌后战场坚持全面抗战,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成为抗战主战场,理解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全民族抗战最后胜利的中流砥柱。

(6)、第四目“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主要讲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过程及意义,教学中重点应放在抗战胜利的原因及意义的分析上。可通过课本“知识链接”、“知料卡片”以及“史学争鸣”的阅读,引导学生来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对于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可从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中的历史地位以及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做出的重大贡献两大方面来分析。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通史概要:

初中时,学生已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内容。在学习本专题内容前,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初中的相关知识,如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天京变乱、《天朝田亩制度》、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五四运动、中共的诞生、国民大革命、南昌起义、土地改革、长征、解放战争的胜利等,让学生有总体认识。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各阶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及失败的经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分别颁布的纲领性文件;(2)资产阶级——辛亥革命,介绍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华民国的建立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3)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有资产阶级的参加与合作),介绍了五四运动、中共的诞生、国民大革命、武装起义、土地改革、长征、遵义会议、解放战争及其胜利。

一、太平天国运动

课标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拜上帝教的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西征、东征、《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意义、天京事变、后期防御战。

②、理解: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③、运用: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战争的区别,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社会进入新的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学会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从而理解和掌握历史。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理解农民领袖在近代化冲击下观念转变及其对后人继续探索道路的借鉴意义;认识到农民必须在先进的力量组织领导下和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和建设,才能恰当地发挥农民的力量。通过历史的学习,学会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重点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

(1)、首先让学生归纳出本课时主线——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失败。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内容:第一,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太平天国运动在洪秀全领导下迅速兴起,定都天京,取得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第二,太平天国运动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由于阶级和

环境的局限性,两者都没有实现,但都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尤其是后者,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第三,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内部矛盾激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最终导致失败。

(2)、关于《天朝田亩制度》,从两个方面学习:第一,从原则、办法、目的三点掌握其内容;第二,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革命性、局限性两点评价《天朝田亩制度》,认识其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具有革命性,但是它所制定的平分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具有空想性。

(3)、太平天国后期斗争的线索:天京变乱,由盛而衰;中外敌人,联合镇压;天京陷落,标志失败。对于这段知识,只需依据教材处理即可,注意增加一些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4)、引导学生从太平天国运动发动群众的落后方式、革命纲领的空想性以及天京变乱可悲之处等分析这场革命运动的失败原因。使同学们最终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决定的;

(5)、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相关史实,多角度探究、讨论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作用。

二、辛亥革命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兴中会、同盟会、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过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②、理解:辛亥革命发生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涵盖古今中外、主客偶必、政经思文等多种因素,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驾驭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南京临时政府,从人员构成、政体设置、纪元与国旗、宪法等都彰显其真正资产阶级政府的特色。从各种因素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给出对重大历史事件如何评价的操作思路。

③、运用:就社会性质、政权转移、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社会意识进步与风俗习惯变迁,对辛亥革命前后进行比较和思考。通过举行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赛,培养学生搜集史料和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开展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赛,教师提供思路,学生自己操作,在辩论中,畅所欲言,言之有理,但要注意理在何处;求同存异,不追求意见的最终统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辛亥烈士的鲜血、孙中山愈挫愈奋的精神,是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教材。

重点难点:

重点:武昌起义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难点: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及其原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

(1)、结合教材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归纳辛亥革命取得成功的因素,如群众基础、起义前的准备、客观方面的有利条件等等。关于武昌起义的爆发,可以放映一段相关的影视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充分利

用教材中“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图”,使学生明白清王朝土崩瓦解的含义。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要引用重要条文,归纳其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议会内阁、总理负责、总统象征的具体内涵,使学生真切感受这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对民主共和的热切追求。

(3)、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分析,需要论从史出,通过具体的历史史实分析。

(4)、辛亥革命的成败及其评价很易搞成生硬的一言堂形式,可以从多种角度把学生思维调动起来。比如通过介绍学术争鸣,有辛亥革命胜利说、失败说和有胜有败说,让学生查阅资料、分组协作开展一次评价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赛。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民主革命纲领制定、国民党一大、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北伐战争、大革命的失败、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红军长征、遵义会议、人民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国民政府的覆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②、理解:认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重大意义;归纳、比较和分析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阶段的土地政策;中共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③、运用:以比较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异同为切入点,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培养分析和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和措施的对比,培养分析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与中共诞生的伟大意义;结合史实及教材上的图片,理解大革命性质及经验教训;结合教材,通过对史实分析、比较,找出中共为什么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国情,加深对中共性质、历史使命的理解,深化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通过对土地革命、土地改革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的分析,认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从中共成长历程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中学习积极进取精神和追求真理的作风。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综合分析,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历程、国共合作、北伐战争、遵义会议。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从总体上认识:本课教材从五四运动及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解放战争几个方面介绍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在具体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适当补充有关图片、影视资料,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

(2)、五四运动可利用的历史照片、影视资料较多,在教法设计上回旋余地较大,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把握历史感。

如关于五四运动的过程,可让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内容,还可借助影片,不必太多展开,学生掌握前后两个阶段特点即可。关于五四运动的意义,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其性质和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精神,强调“开端”两字。

(3)、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部分内容,可利用的历史照片、电影、电视图像资料也很多,教师可以放映电影《开天辟地》某些片段。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五四运动爆发背景和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经济基础、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等。

(4)、关于“国民革命”一目,只需讲清教材具体史实,关于失败的原因,首先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失败”的含义,然后从客观、主观两方面依次总结失败原因。

(5)、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一目的教学,由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引出中共的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秋收起义,对之加以概述,并结合教材中“资料卡片”,引导学生分析两次起义失败的教训,由此引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6)、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目中,对比抗战胜利后人民的愿望与蒋介石集团的行动,突出蒋介石集团的反动本质。将解放战争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945年8月至1946年夏,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从1946年夏至1947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和粉碎国民党进攻;1947年6月至1949年1月,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胜利;1949年1月至1949年10月,解放战争胜利。在阐述战争过程中运用地图或制作多媒体课件,反映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形势。

(7)、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中各阶层对中国道路的探索的情况,从而得出结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选择。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50多年来,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历程和争取祖国统一的基本方略和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政治建设的基石。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政治建设从起步、发展、遭受重大挫折,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和健全的过程。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中国政治建设取得初步发展;

二、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政治建设被严重破坏,政治建设的历程完全中断;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政治改革和建设逐步进入制度化、程序化的发展轨道,确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与政治建设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在完成统一大业的历程中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5个民族区域自治区。

②、理解: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可事先拟好专题,自由组合并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发表意见,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选取优秀影片片段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各类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学习,初步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体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政策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新中国的成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点: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性质,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回忆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中共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引出问题:中共即将筹建的新中国会采取何种政权组织形式呢?从而导入课题“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2)、对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目内容,有条件可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活动的直观性:①可播放《渡江战役》部分片段,让学生回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覆灭、人民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等史实,以便顺利过渡到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②适当增补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的相关内容,就新中国的性质、各阶级在新政权中的地位、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等作简要介绍,并请学生讨论此文的重要意义。亦可把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作为材料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概括、评述,培养学生研读史料的能力;③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片或电影片段,让学生在历史的“再现”体验中,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3)、对于“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一目教学,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适当增补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相关史料,为讲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做好知识铺垫,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主政治作为上层建筑,必定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②、结合课文材料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条款并依据教学实际进行适当增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就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找出其所体现出的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引导学生就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谈谈其颁布的重大现实意义;引导学生谈谈一届人大的召开在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4)、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一目教学,请学生就所学的知识,举出几个典型例子,论证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再播放《冰山上的来客》、《嘎达梅林》、《红河谷》等影片的片段,再结合已学过的中国史的相关内容,得出:伟大祖国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有条件的可以请班上的少数民族学生,具体谈谈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情况,如:我国的民族政策、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状况等,以增强对此制度的现实理解。

请学生走访少数民族地区、或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信息,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介绍,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在解放前后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的深刻感受。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中共八大内容;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夺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和内容;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加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

②理解:中共八大的意义;“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破坏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转折意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③运用: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与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搜集整理“文化大革命”时期有关践踏民主和法制的史料,分析“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的表现;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悟“文化大革命”的危害,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通过感受当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

重点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民主与法制方面主要成就。

难点:“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其对民主政治的践踏。

教学课时:

1、5课时

教学建议:

(1)、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播放“文化大革命”中的相关资料片,特别可播放关于刘少奇冤案的资料,或根据本课的引言导入新课。

(2)、教师提出需要与学生共同探究的问题:①“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哪些严重破坏?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有哪些主要成就?针对各个问题逐一共同探究。

(3)、在讲述八大背景及内容时,要充分利用资料卡片中“毛泽东在八大的开幕词”,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加深对八大的理解。

(4)、在讲述“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时,教师可通过影像资料简要介绍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后,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路线方面产生的失误:“左”倾政治错误的发展使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矛盾判断发生严重偏差;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发展,使党内民主制度遭到削弱,没有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通过这些情况的介绍,使学生深刻理解“文革”发展的历史背景,为进一步理解“文革”期间民主和法制的破坏进行准备;还可以适当介绍红卫兵运动的相关内容,作为“文化大革命”初期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一个典型事例,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

(5)、在讲述“历史的伟大转折”一目时,先放映有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片资料,然后在具体介绍其内容;

在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时,需要引导学生从今天的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明白其转折性的内涵。

(6)、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目,教师只需要结合课本理清思路即可,无需展开。

三、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要求: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告台湾同胞书》;“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的结束。

②、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涵义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的意义;掌握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成就与背景。

③、运用: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中国为什么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阅读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台湾问题的有关讲话,深入了解“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其实践;观看《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等录像片,直观地去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时刻;围绕“一国两制能够实现海峡两岸统一吗?”这一主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认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科学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认识到实行“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保障和惟一可行之路;通过香港、澳门回归,洗雪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耻辱,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难点:“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内涵和这一构想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的运用。

教学课时:1.5课时

教学建议:

(1)、首先通过播放《七子之歌》使学生回忆澳门回归的历史,对“一国两制”留下直观的印象,或可让去过港、澳、台地区的学生或在港、澳、台有亲属的学生就课文中所了解的内容进行讲述来导入新课。

(2)、在讲“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时,可以请学生回忆今天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通过师生交流明白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学生阅读本节第一个子目,思考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把“解放台湾”的提法换成了“一国两制”?

(3)、在讲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时,先播放香港回归的影视资料,然后引导学生回忆香港地区被英国侵占的过程,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什么没有立即收回香港呢?回归的过程?香港回归祖国,有什么伟大的意义?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课后搜集有关香港回归时的时事新闻,加深对回归过程的了解以及回归意义的认识。

(4)、“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这一子目,时事性较强,建议教师多联系时政,也可多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谈谈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通史概要: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初中新课程所学的、以及平时所见所闻回顾有关新中国建立以来

的历史知识;其次,引导学生回忆本教材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相关内容;再次,利用网络、课件等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国际国内背景知识(如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发展;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等等)最后,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新课内容的探讨。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视文献专题片《共和国外交风云》,或由学生举办新中国外交50年成就展等。

教材对本专题的内容即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上的作用等);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重大突破(“一大片”、“一条线”,重返联合国及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第三阶段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独立、自主、和平的多边外交政策)和中国外交的辉煌(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作用)。本专题同初中教材重点讲述新中国外交成就不同的是,重点分析各时期外交政策的成败得失,即中国外交取得成绩的原因和应当吸取的教训。同时,本专题的内容和上一专题中的“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进展有着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发展地联系地学习相关知识。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标要求: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内国际形势,简要分析当时外交方针、政策制定的原因;了解建国初期在新的外交方针政策指导下的重大外交活动,归纳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识记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有关知识,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以及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作用;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

(2)、过程与方法:利用影视、图片、文字等材料,创设情景,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作分析思考;对一些问题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体验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拓展,学会运用比较法思考历史问题;由学生多方面收集有关新中国外交历程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图书馆、网络、社区资源库等等),并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 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外交政策的成败得失、思考现实问题,使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学习历史与认识现实相结合,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以适当的形式(小论文,图表,ppt演示文稿等)呈现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建国以来,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断加强,为世界和平、正义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认识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它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体会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感受他们在外交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的意义。

难点:建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政策的影响。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分组讨论(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教师可介入讨论,加强师生互动)

(2)、教师可以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外交的特性、目的、方式等知识(或由学生课前自主查阅)

(3)、引导学生通过一些文字、图片、影视等材料的展示,对比建国前后的外交情况及国际国内形势,讨论“学习思考”,理解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内涵及制定原因,掌握“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项方针的含义及其作用。

(4)、阅读“知识链接”等文字图片资料,归纳分析建国初期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外交建树及意义。

(5)、引导学生利用影视(如有条件将观看影片《周恩来外交风云录》,可以在课堂上辑录部分,或几个镜头)、文字、图片等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感受、梳理并加深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和意义的理解。

(6)、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分组探讨中国参加日内瓦、万隆等国际会议的意义及中国在会议上做出的努力和发挥的作用(特别是要理解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意义)。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课标要求:

简述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中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和中日关系改善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相关知识,并分析其原因和意义;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的背景、经过和对中国及其国际关系的影响;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在联合国发挥的应有作用。

(2)、过程与方法:运用文字、图表、影视资料,再现历史场景,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基本史实;引导学生多方面收集材料(图书馆、网络、社区资源库等等)并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以及中美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重要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中美建交的曲折历程,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学习,认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以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明白“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的道理,进一步形成开放意识;理解在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外交政策。重点难点:

重点: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中国重返联合国

难点: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原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探讨、师生交谈等形式。

(2)、利用课件展示“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①、联系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外交形势,讨论分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的原因。

②、理解什么是合法权利及恢复的标志,并结合“学习思考”讨论为什么用“恢复”这个词,而不用“加入”一词?

③、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重大意义。

(3)、演示影视、图片、文字等资料,再现历史情境,或由学生模拟,再现历史情境,然后:

①、分析探讨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形势重大转变的关键——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②、归纳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注意区别“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美正式建交”,以及《中美联合公报》与《中美建交公报》的关系。

③、认识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及其国际关系的影响。

(4)、关于中日建交,演示影视、图片、文字等资料,再现历史情境:

①、引导学生简单回顾新中国建立以前的中日关系及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掌握中日建交的史实,由此理解中日建交的意义(注意:日本民间友好人士和社团等的推动作用)。

②、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探讨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

(5)、引导学生列表归纳中美中日关系改善后,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其他成就及其意义。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课标要求: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要求学生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把握外交政策调整的内涵和基本依据,并归纳在新政策指导下取得的成就。

②、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在联合国与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理解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认识外交政策调整的影响和作用。学习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概况。

(2)、过程与方法:

①、多方面收集有关新时期外交的材料(图书馆、网络等等),培养学生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的能力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

②、对一些问题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体验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拓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情况,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引领学生深入认识和体会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期的发展、深化和丰富。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③、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

④、认识外交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和各项事业的需要。中国只有增强综合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外交事业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坚强的后盾。增强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现代意识。重点难点

师生交谈等形式。

重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难点: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内涵。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网上收集资料、讨论、(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以及所收集的资料,讨论分析: ①、新时期中国对外政策调整的原因,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霸权主义是战争的根源。②、对比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和新时期的政策,真正了解调整的政策的内涵及其制定的基本依据。

(3)、引导学生用史实说明我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及所作出的贡献。

(4)、关于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①、引导学生互相协作,将所收集的资料以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小报、图片展览、影视资料等。先从整体上探讨中国在地区性国际事务中的活动以及做出的重大贡献,并进一步分析中国在地区性国际事务中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②、学生可以演绎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情景,分析什么是“上海共识”。

③、引导学生以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为例,说明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认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上海公约》的重大现实意义。可以联系伦敦爆炸案等事件,说明其积极性。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通史概要:

古代希腊、罗马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被称为“海洋文明”。在学习本专题内容前,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初中的相关知识,或者让学生去收集一些自己了解的有关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相互交流,以激发其探究这一专题的兴趣。

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民主和罗马法制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精华,是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史的光辉起点,是古代世界留给后人的一笔弥足珍贵的政治文化遗产。本专题分三节内容详细介绍了这一政治文化遗产:教材第一节主要介绍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地理条件、希腊城邦特点和希腊公民的素质表现;第二节主要介绍希腊民主最为完备的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表现和评价;第三节主要介绍罗马法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内容及作用影响。学习本单元,要求准确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概念和主要内容,重点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基本特征、实质和历史作用。

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课标要求: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在此基础上理解地理条件与希腊民主政治建立的关系;了解城邦的含义,进而分析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理解其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识记希腊公民的素质表现,并进一步对比海洋民族和大陆民族的特性(后一个问题可结合教材第93页材料进行分析);通过对以上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培养学生全方位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查阅有关希腊的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让学生先从感观上感受一下希腊的风土人情;结合有关资料分析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特定条件;引导学生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希腊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情形,体会古代世界的公共政治活动氛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认识,使学生明白一种制度的产生总是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一方水土、一种社会制度造就一方人民。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得益于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和享有充分政治权利的公民;体会古代希腊的辉煌文化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遗产; 分析古代希腊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感受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从宏观上把握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重点难点:

重点:希腊民主政治诞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难点: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收集资料(网络、图书馆等)、讨论、编排课本剧、师生交谈等形式。

(2)、利用课件投影有关希腊的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感受一下古希腊的风土人情,导入新课。

(3)、向学生提出本节课的中心议题:民主政治首先在希腊建立起来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归纳整理。

(4)、投影《古代希腊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希腊优越的地理位置,思考: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政治形成有什么影响?

(5)、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了解城邦的含义,进而分析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理解其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

(6)、引导学生课前编练课本剧《古希腊公民的一天》,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希腊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情形,体会古代希腊的公共政治活动氛围,进而理解古希腊公民的权利和素质表现。

(7)、最后回到本节课的中心议题:民主政治首先在希腊建立起来的因素有哪些?(由学生归纳整理,教师适当补充)

二、卓尔不群的雅典

课标要求: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梭伦改革内容、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和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在通过对以上知识的了解,让学生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和表现,明白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引导学生客观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非得失。

(2)、过程与方法:查阅、分析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就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雅典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非得失三个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全面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雅典民主政治是非得失的归纳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民主政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表现、基本特征、实质和评价。

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实质和评价。

第三篇: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七教案

专题七

一 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知识与能力】了解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量子理论、相对论等基础知识。牛顿、普朗克、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的主要事迹,学会观察,培养敏锐的洞察力。理解科学进步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提高收集、分析相关资料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科学的方法。全面提高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会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实验法等来学习了解近代物理学的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科学家为科学进步所作出的努力。学习他们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形成科学的态度。知道在科学的道路上荆棘遍布,增强面对挫折的能力。增强毅力,树立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伽利略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量子论的诞生;相对论的提出。难点:如何理解物理学各阶段发展的原因? 教学媒体 电子白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观察图像进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牛顿力学体系

1、牛顿力学产生前的学说(1)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亚里士多德的力学观: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会静止。如:“推箱子”的例子

(2)伽利略的贡献——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

2、牛顿力学体系

“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牛顿临终遗言

(1)基本理论(牛顿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2)影响意义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彗星是神秘的,不吉利的灾星,根本不能用科学来说明。牛顿的好友哈雷用牛顿力学算出了1682年出现的彗星的轨道,指出它的回归周期是75—76年,由此预言它将在1758年再次出现。53年以后的1758年(当时哈雷已去世),这颗彗星果然如期出现。哈雷慧星的发现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性。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休谟曾说:“我们被放在这有如戏院的世界上,每个事件的起源和缘由却完全隐瞒不让我们知道,我们既没有足够的智慧预见未来,也没有能力防止那些使我们不断受伤害的不幸事件发生。我们被悬挂在永恒的疑惧之中„„” ——《大国崛起》解说词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之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直到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大国崛起》解说词

理论的综合:牛顿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合理的说明,从而完成了 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实践的验证: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准确地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和扁平率,正确地解释了潮汐的成因。根据这一定律,人们还发现了海王星、冥王星。

二、量子力学

19世纪末,面对经典物理学近乎完美的发展,有的物理学家表示:“19世纪已经将物理大厦全部建成,今后物理学家只是修饰和完美这座大厦。”

量子论确实深奥难懂,甚至连量子论奠基人之一的玻尔都说:“如果谁不为量子论而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没有理解量子论。”

1、背景

经典物理学是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低速运动的物体为研究对象的,一旦进入光速运动时,经典物理学的某些结论就变得不准确

2、量子理论(诞生、发展、意义)量子力学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使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

今天,我们的现代文明,从电脑,电视,手机到核能,航天,生物技术,几乎没有哪个领域不依赖于量子论。

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也许全世界只有几十个人能完全理解他的真谛,但这并不能掩盖相对论对人类生活的巨大改变。

关于相对论,有人说:这个形式简洁优美的理论蕴藏了太多令人惊讶的内容,100年来,人们时时从中悟出宇宙层出不穷的奥秘,直到今天,这里还有很多内容没有被我们悟透。„„

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比喻。

为了对这一深奥的理论做通俗的说明,爱因斯坦曾经风趣地对一名男青年说:“我打个比方,比如你屁股坐在火炉上烤和坐在公园柳荫下与女士谈情说爱,那么,同样的时间你觉得哪一个更长?”男青年说:“当然坐在火炉上烤的时间觉得长久。”爱因斯坦说:“这就是我的相对论内容。”

1、狭义相对论

(1)提出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的基础:相对性原理 光速不变原理

(2)主要内容 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有关,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3)意义

否认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力学;奠定了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

2、广义相对论

(1)提出 1916年,爱因斯坦又建立了广义相对论。(2)主要内容

广义相对论认为,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不是平坦的,而是弯曲的,空间的结构取决于物质的质量及其分布情况,空间弯曲的程度体现为引力场强度。

(3)广义相对论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的重要思想。

3、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

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但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牛顿力学是相对论的一种特例(物体低速运动状态),包括在相对论体系中。

4、相对论建立的意义

相对论的现实意义举例——相对论能修正GPS(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也已普及化了,许多城市的公共汽车、出租车上都安装了它。早期的GPS接收器确定物体位置的误差是在15米范围内,这个误差可以用爱因斯坦相对论来修正。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它不仅揭示了空间、时间的可变性,时空的变化和时空结构同物质的运动和状态密不可分。这种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的形成,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量子论的形成标志着人类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结合形成原子核物理学,指导制造原子弹、氢弹和建立核电站。量子力学还为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和激光技术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课堂小结 物理学的发展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创新,实践出真知„„

板书设计

一、牛顿力学体系

1、牛顿力学产生前的学说

2、牛顿力学体系

二、量子力学

1、背景

2、量子理论(诞生、发展、意义)

三、相对论

1、狭义相对论

2、广义相对论

3、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

4、相对论建立的意义

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二、追寻生命的起源

课程标准: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人类对生命起源认识的几种观点。掌握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并认识其根源,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认识世界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案完成课前预习,培养预习的习惯和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就教学重难点问题展开讨论,合作探究,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理解生物学的巨大进步,了解进化论带来的世界性影响,树立继承和发展科学的信念。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勇气,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化论确立的历史条件、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难点: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教学媒体 电子白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幻灯片 女蜗补天设问:同学们,生命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思考作答,引入新课。)授新

一、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

主要观点:神创说;天外胚种论;自然发生说;化学进化说等。思考:中世纪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学说是什么?为什么?

(学说:神创说,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至高无上的创世神创造的。

原因:生产力落后,对自然界的认识非常有限;生物知识缺乏;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的需要,宣扬神秘主义,推行愚民政策;宗教盛行,推行精神独裁。)

无论是天外胚种论还是自然发生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展示幻灯片)就是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且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也就是说这二种学说的依据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请同学们先阅读学案,简单了解一下这个跟林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伟大科学家的生平。然后通过教材,思考一下,达尔文进化论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提出的?进化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主要观点有哪些?

二、达尔文的进化论 展示幻灯片:达尔文

情境一:曾经挑战宗教权威的哥白尼、布鲁诺,他们的命运如何?(生前受迫害,死后留芳名。)

设问:为什么达尔文挑战宗教权威却获得了巨大的“生前名”呢?(时代不同了)

(一)历史条件:

请同学们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分析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1)社会环境:

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2)科学基础: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物学知识的积累。(3)自身实践:

达尔文的科学探索。

(引导学生归纳教材第二目: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

1.林耐制定动植物分类法 2.哈维建立血液循环理论 3.施莱登、施旺共创细胞学说 4.巴斯德奠定微生物学的基础

5.拉马克提出初步的进化论思想(奠定基础)

(投影显示六个科学家的头像和生卒年份。)

(二)确立标志:1859年《物种起源》的发表

情景二:1859年11月24日清晨,雾霭中,伦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人们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物种起源》。初版1250本书在发行的当天就被销售一空。„„书中的观点震撼了世界,动摇了禁锢人们思想许多个世纪的特创论。

设问:《物种起源》一书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热情?什么观点震撼了世界?(书中阐述的观点极大地冲击了特创论,生物进化论的提出震撼了全世界。)

(三)主要观点:

进化论主要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以长颈鹿为例,向同学们介绍进化论的内涵。)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遗传变异);颈长的 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

设问:结合上述背景材料和教材有关达尔文科学探索过程的资料,达尔文的科学探索过程给了我们哪些启发?

(达尔文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在达尔文的自传中,他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爱好科学──不厌深思──勤勉观察和收集资料──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

(四)发展和完善:赫胥黎发展进化论 情景三:人类起源大论战

1860年的英国牛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刚刚在上一年出版并引起广泛的注意和争论,学术界内部亦有分歧。达尔文主义的著名斗士赫胥黎坚定地捍卫进化论,遭到牛津大主教威尔伯福斯的讥讽,他责问道:我要请问一下坐在我的旁边,在我讲完以后会把我撕得粉碎的赫胥黎教授,请问“与猴子发生关系的是你祖父这一方,还是你祖母这一方?”面对这恶意中伤,赫胥黎从容不迫地先从科学事实方面进行驳斥,然后说:“我过去说过,现在再说一次,一个人没有理由因为猴子作他祖父而感到羞耻。在我的回忆中叫我感到羞耻的倒是这样一种人:他惯于信口雌黄,并且不满足于他自己活动范围里的那些令人怀疑的成就,却要粗暴地干涉他根本不理解的科学问题。所以他只能避开辩论的焦点,而用花言巧语和诡辩的辞令来转移听众的注意力,企图煽动一部分听众的宗教偏见来压倒别人。这才是真正的羞耻啊!”

投影显示:赫胥黎(1825——1895)

设问:赫胥黎认为真正羞耻的是什么事情?(没有科学的态度和精神)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确立,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五)进化论的社会影响:

(引导学生从进化论对宗教神学、自然科学和对中国的影响三方面归纳。)1.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2.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3.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和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引导学生联系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回顾严复与《天演论》,新文化运动与进化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危机。中国爱国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纷纷著书翻译,积极宣传和介绍进化论思想。他们高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以期唤醒国人。他们还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三、科学与宗教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的分歧:

(一)根本分歧:生命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还是上帝创造的产物? 同学们,为什么科学与在宗教在生命起源问题的认识上会有这么大的分歧呢?请大家展开讨论,3分钟后,各组推选一个代表准备接受提问。

(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提问并总结回答的结果。)

(二)根源:生产力的发展情况;人们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科学与宗教在认识论上的差异。

(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宗教神学还备受推崇。科学与宗教的认识分歧实质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三)科学与宗教的斗争

情景四:材料1 197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教育部竟明文规定,中学生物学课本除进化论外,必须还有神创论的内容,而且两者的页数要各占一半。在田纳西州,进化论被禁止讲授;南加罗来纳州,官方教科书上竟然不准提“进化”的术语和“达尔文”的名字。材料2 在美国,1981年阿肯色州通过一个法案,“公立学校可以用教进化论同样时间教创造论”。1982年美国自由公民联盟控告阿肯色州政府违宪,闹到最后,1987年7月19日美国高等法院7∶2票反对教创造论。

材料三 2007-05-05南方都市报报道:3日晚,美国共和党10名总统竞选人齐聚里根总统图书馆,举行首轮集体电视辩论。10人中有3人不认同进化论,而倾向于“智能设计论”。这种理论由宗教保守派推出,宣称生命由某种超级智慧设计,并非源于物种进化。

设问:以上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科学与宗教的斗争还将继续,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

四、质疑进化论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14知识链接:进化论还无法解决的三个理论问题。结合学案所提供的材料文章:“进化论,一个错误的信仰?”)问:为什么许多科学家为进化论奋斗几十年,越研究越发现进化的飘渺?是不是进化论错了?

(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权威,挑战权威,发散思维。)

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近代生命科学的主要成果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生命的起源是什么?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解释了这个问题,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和接受。然而,时至今日,科学与宗教关于生命起源的争论尚未停止,而且还将继续下去。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一争论?进化论到底需不需要完善和修改?希望大家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努力寻找答案。板书设计

一、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

主要观点:神创说;天外胚种论;自然发生说;化学进化说等。

二、达尔文的进化论

三、科学与宗教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的分歧:

布置作业:探究学习课题主题:进化论对神学的影响

探究方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教科书内容,收集相关资料。

课后反思

三、人类文明的引擎

内容标准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识记瓦特研制成功“万能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理解“蒸汽时代”概念。识记电力的发现与发展,电进入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理解“电气时代”的概念。识记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使人们的生活更加 丰富多彩。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过程与方法】可收集历代科学家对电探索的音像资料,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是几国几代科学家努力探索的结果,激发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用情景再现和问题探究的方法,感受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用情景再现和问题探究的方法,感受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用历史比较和问题探究的方法,感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工业机器和动力的发明应用的学习,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难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社会需求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不断积淀的结果。

教学过程

导入科教兴国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专题四的学习,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1988年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根据预习可以看出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引擎。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了三次工业革命中,该节介绍的主要是有关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授新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教师指导学生回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期 ㈡瓦特改良蒸汽机 ⒈背景

⑴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对动力的需要)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人力“珍妮机” ②1771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 ③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 ④1785年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 ⑵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①(法)巴本发明带有活塞的实验型汽缸,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②(英)塞维利发明蒸汽泵,无法普及

③纽可门等人研制大气活塞式蒸汽机,只能用于矿山抽水。

3、瓦特改良蒸汽机

⑴发明:1769—1782年完成蒸汽机的改良 材料一:恩格斯说:“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谁也没有料到,他们所创造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会使全世界的社会状况革命化„„” 材料二:“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⑵意义:① 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力”。②推动工厂的建立,人类跨入“蒸汽时代”。③推动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1803年(美)富尔顿制成汽船;1814年(英)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④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蒸汽机的出现和传动结构的改进,使生产部门对车床需求的数量和种类激增,手工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需要。

A、1794年(英)莫兹利发明移动刀架,1797年制成带有移动刀架和导轨系统的车床。B、19世纪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过渡】第一次工业革命突出的是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那么科学,特别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对人类文明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㈡电力的发明和使用

1、发明: ⑴1831年(英)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原理 ⑵1838年(俄)雅可比制成实用电动机 ⑶1867年(德)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⑷873年(比)格拉姆制成最早具有商品价值的直流电动机 ⑸1882年(美)爱迪生创建第一个发电站

2、影响:推动电力工业和电气设备工业的迅速发展 ㈢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1、发明: ⑴18世纪80年代前期,(德)卡尔·本茨、戴姆勒各自制成汽油内燃机。⑵1887年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

2、影响: ⑴推动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 ⑵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㈣化学工业的建立 ⑴无机化学工业 ⑵有机化学工业

⑶1887年(瑞)诺贝尔发明无烟炸药

三、两次科技革命的历史作用

材料一 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煤产量1770年为260万吨,1840年增至3000万吨

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一切工具的改进,由于交通运输的及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融进文明了。„„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材料三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达到77%。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电车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方便的出行服务,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电还走进了千家万户,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吸尘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1.积极: 经济: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政治:确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世界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社会生活:城市兴起,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材料1 “1830—1848年英国的新兴城市,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革命的年代:1789—1848》

资料2:庞大的机器一刻不停地转,这位工人弯着腰,以固定的方式用扳手拧紧螺母。他实际上变成了一个零件,失去了自己的思维。虽然创造的财富增加了,工人们却失去了手工业时代曾经有过的自由。

资料3:大多数人认为,蒸汽等科学技术的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恩格斯也说:“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谁也没有料到,他们所创造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会使全世界的社会状况革命化„„”但是,也有人对上述观点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蒸汽机发明后带来的工业高速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后果。

消极:带来殖民侵略、环境污染、贫富悬殊、人际关系冷漠等社会问题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时代”

1、电脑与网络技术发明和发展(1)电子计算机的研制:

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至今,电子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第五代新型计算机正在研制之中。

(2)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电子计算机不仅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如数据处理、设计实验、自动控制、经营管理、信息传播、情报检索、通讯联络、教学 科研等方面。

2、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

“信息高速公路”

互联网使地球村成为真正的现实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有何认识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要重视科技,正确利用科技。通过诺贝尔的事迹可以联系当今的比尔盖茨,得出科学创业的认识。

板书设计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期 ㈡瓦特改良蒸汽机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㈡电力的发明和使用

三、两次科技革命的历史作用 1.积极: 2.消极:

四、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时代”

1、电脑与网络技术发明和发展

2、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四、向“距离”挑战

课标要求了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发明的概况;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感受信息时代带来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加深对“科学发展和人文关怀并重”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通讯、信息等领域的重大发明。了解汽车、飞机、电报、电话、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过程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贡献。能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科学与技术之间,发现与发明之间的关系。知道科技进步的积极作用,同时了解科技带来的消极影响。

过程与方法运用阅读材料、观察图片、科技片等来了解汽车、飞机、电报、电话、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会收集、整理、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资料,进行相关的判断分析,说明这些发明对历史进程的作用和影响。能运用联系的观点观察问题,了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可以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继续探究试验,了解发明的原理和结构,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组织学生讨论网络出现的进步作用与当今许多青少年迷恋网络带来的社会问题,从而强化对科技进步作用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科技进步与发明对人类历史和现实的巨大作用与影响。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了解发明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树立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通过学习,了解发明家发明的过程,培养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现代交通工具和信息传递技术改变人类的时空观念。

难点:人类时空观念变化与学生自身生活阅历结合。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看一段精彩视频。(播放《丝路》视频)师:刚刚的视频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 生: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师: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各依赖什么交通工具? 生:陆上--骆驼;海上船只。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但是,无论是海上还是陆地,这种交流方便吗?为什么不方便呢?(科技落后,交通不发达)

过渡:人类文明的交流、发展需要“缩短”空间距离。长期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不断地向 “距离”发起挑战,改变这样一种不方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人类是如何向“距离”发起挑战的。请大家把书翻到第七专题第四节。

一、立体交通的诞生

人类挑战距离,离不开交通工具的发明。下面我们一起看两组交通工具的图片,请大家相互交流一下,看一看这两组图片主要有什么区别?(点击幻灯片)——(引导学生从动力、平面到立体方面归纳)

随着汽车、飞机等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人类由平面交通时代进入了立体交通时代。下面就请同学们具体了解这些新交通工具的发明情况。

点击填一填立体交通的诞生图片。要求:当场填写,记忆。问:新交通工具的出现和什么重大发明有关呢?(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后内燃机发明和使用)

下面我们进一步理解知识。(点击有填数字游戏的幻灯片)

二、大洋的电波

(过渡)立体交通大大“缩短”了人类的空间距离,那么,人类在通信方面又是怎样缩短时空距离的呢? 同样,请同学们看两组图片,请大家相互交流一下,比一比古今通信方式各有哪些特点?(边说边点击幻灯片)生:古代(速度慢、距离近、信息量小)

今天(速度快、距离远、信息量大)

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使世界离我们越来越近。下面请同学们具体了解这些新通信工具的发明情况。

点击:填一填“通信技术的发展”。要求:当场填写,记忆。提问一:电报、电话、无线电等发明是主要利用什么原理? 19世纪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的发现

提问二:无线电通讯技术主要是根据什么理论发明的? 电磁波理论(赫兹)

提问三: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科技成果---安培A、伏特F、瓦特W、焦耳J、帕斯卡P 升华:也就是说,科学家们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勤于实践,不断创新,才取得一系列重大发明的。

三、改变世界的网络

发明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什么呢?(电子计算机)

设问: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如何产生的呢?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我们看一个视频,请大家看的时候注意思考。

点击超链接电子计算机的视频(提问产生的背景、特点)

通过提问,总结得出:科技发明往往是基于社会的某种需求或需要的前提,再经过科学家的艰难探索才得以出现的,而科技发明的出现又反过来推动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那后来计算机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点击幻灯片)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合作探究三个问题。(点击幻灯片)那么,同学们了解互联网吗?点击知识延伸:改变世界的网络

师:说因特网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那么前三个传媒是什么呢? 生:报纸-第一传媒;广播-第二传媒;电视-第三传媒 大家能说一说互联网有哪些功能吗?(学生作答)

很好,可以说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生活,改变了世界。下面我们轻松一下,玩个游戏,请大家积极参与。游戏,师生活动。

进入材料:根据材料及刚才的游戏,谈谈你对网络的认识。

(积极方面---消极方面----、态度)

师:我们来看看政府是如何在这方面进行规范引导的。这是全国青少年上网文明公约,请一起朗读下,要善于,预备起——

点击青少年上网文明公约

链接:积极:互联网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缩小了全球的空间距离,使全人类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推动了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思维等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消极:导致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虚拟社会对人们生活和学习工作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问:综合网络的利弊,我们对网络应该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

(趋利避害)

总结: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网络。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不能因为它的便利就忽视它的弊端,也不能因为它的弊端就否定它的一切。它是造福于人类,还是危害人类,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利用它。

其实不仅仅是网络,科技发明都是有利也有弊的。(点击本课结构图)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交通和通信方面是不是也是如此呢!(举例说明弊端)

(小结)这说明科技发明总是一把双刃剑。

课堂小结本节课是从哪几个方面讲述人类对距离的挑战的?(交通、通信、网络),取得了哪些成就?人类之所以能向“距离”发起挑战,靠的是什么?(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世界,从此,人们“天涯若比邻”。

板书设计

一、立体交通的诞生

二、大洋的电波

三、改变世界的网络

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第四篇:高中历史 6.3《罗马人的法律》教案 人民版必修1

三、罗马人的法律

课标要求: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的基础知识有罗马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通过对上述知识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罗马法的发展过程,认识罗马法的演变是古罗马历史变迁的反映,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连续性、统一性;理解罗马法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会分析罗马法对于维系罗马帝国的作用;从中西历史发展的两个方面比较罗马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对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采用资料研读与问题探究法;对罗马法的内容采用情境再现与历史对比法;对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查阅资料、问题探究与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罗马法是通行于整个古代罗马世界的法律,对于维系和稳定庞大的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罗马法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维护罗马帝国统治而存在;认识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对后世尤其是近代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认识中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也受到罗马法的影响,深入了解罗马法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终肯定法制在现实社会中是一种最合理的国家治理方式,具有不可替代性。

教学课时:

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难点: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价值。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收集资料(网络、图书馆等)、讨论、编排课本剧、师生互动与问题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形式。

(2)、设问:如果某个古希腊公民与他人发生债务或财产纠纷,那么他将向什么机构提出诉讼请求?这种方式的效率如何?如果古罗马公民遇到同样事情将会采取何种方式?解决起来效率怎样呢?由此导入新课。

(3)、教师通过大量丰富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古罗马恢弘的历史,并解释罗马法的含义(指公元前6世纪塞尔维乌斯改革至公元7世纪中叶古罗马奴隶制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制度)。

爱心

用心

专心

(4)、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有关罗马法的资料:

①、引导学生梳理罗马法演进的线索(城邦时代——习惯法→罗马共和国——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罗马帝国——形成体系的万民法、《民法大全》)。

②、引导学生详细了解“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作用。

③、在上述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罗马法的演变是古罗马历史变迁的反映,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它是通行于整个古代罗马世界的法律,对于维系和稳定庞大的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重要的作用。罗马法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维护罗马帝国统治而存在。

(5)、课前引导学生研读罗马法的主要内容,模拟罗马法庭开庭的情景

编排课本剧,深入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构成、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保护的对象以及遵循的原则。(6)、投影资料,引导学生讨论:罗马法律对罗马帝国乃至后世都有哪些影响?它有哪些缺陷?

爱心

用心

专心

第五篇:高中历史解放战争 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7课 解放战争

【思维激活】

右面1955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蒋介石,名字前面没有任何头衔。背景是一个国民党的士兵孤单的守望着大海,对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蒋的脸上是无奈,还是失望?

请思考: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人民打败蒋介石反动派,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课标点击】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基础梳理】

一、内战的爆发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背景:①国内外要求和平。②由于内战准备尚未完成,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2)表现:①重庆谈判: 目的:中共为争取和平。时间:l945年8月底。

结果:国共双方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②政协会议召开 时间:1946年初。地点:重庆。

意义: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2.全面内战爆发

(1)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2)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国民党军队被迫转为重点进攻。

(3)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从l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被人民解放军粉碎。【阅读思考】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蒋介石谋士陶希圣原话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和平舆论的压力;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战略反攻

(1)时间:1947年6月。

(2)标志: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2.战略决战

用心

爱心

专心

(1)概况:①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后长春解放;11月初,解放军攻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②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人民解放军首先在碾庄地区歼灭国民党黄百韬兵团十余万人,在宿县西南围歼援敌黄维兵团十余万人,1949年1月发起总攻,淮海战役胜利结束。③平津战役: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解放军同华北解放军一起发动。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l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2)意义:三大战役从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阅读思考】

陈毅在《吟反攻形势》中写到: “江汉飞传刘邓捷„„辽吉猎虎布火雷。”(1)涛句反映的主要史实有什么?(2)这些史实有什么意义? 答案:(1)挺进大别山;辽沈战役。(2)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为淮海、平津战役胜利奠定基础。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谈判

(1)背景:战场上的大溃败,迫使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中国共产党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2)结果: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2.渡江作战:l949年4月21日,横渡长江;23日,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接着,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

(2)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阅读思考】

国民党和谈代表刘斐对中共和谈态度存有疑虑,就找个话题试探毛泽东:“毛先生,您会打麻将吗?”毛泽东不知他话中的含义,随口答道:“晓得些,只是晓得一些。”刘斐问:“您是爱打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平和?”毛泽东明白了对方的用意,大笑起来,话中有话地说:“平和,只要平和也就行了。”毛泽东不仅在口头上多次表示出和谈的诚意,而且电令处于长江沿线的人民解放军缓期渡江,勿攻安庆,和谈期间不发生任何进攻性战斗。

从当时的兵力和民心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必胜无疑,为什么还要与国民党和谈? 答案:为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减轻人民痛苦。【核心突破】

1、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的变化(1)社会性质: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主要矛盾:由民族矛盾转变为阶级矛盾,由中日矛盾转变为中国人民与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2、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的不同。

(1)背景不同。前一次国民党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占有较大优势,迫于国内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独裁的舆论压力和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的现状,于是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后一次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国民党内部分裂,败局已定,不得不发出求和声明。

用心

爱心

专心

(2)目的不同。前一次国民党是为发动内战争取准备时间,共产党则是为了尽力争取国内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团结和教育人民;后一次国民党是为争取喘息时间以继续进行内战,共产党则力图尽早结束内战,减少人民痛苦,并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面目。(3)内容不同。前一次谈判的焦点是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后一次焦点是革命是否进行到底的问题。(4)结果不同。前一次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但最终都被国民党撕毁;后一次达成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被国民政府所拒绝。

3、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1)客观上:国民党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统治腐败,贪官横行;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2)主观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道路;掌握了革命武装,并坚持武装斗争;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典例剖析】

考向一 对抗战胜利全国人民愿望的考查

【例1】 “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朱自清语)这说明当时人们的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答案:B 考向二 对重庆谈判的考查

【例2】2009年,影片《建国大业》热播,一个个动人的场面,一句句经典的台词,一个个熟知的人物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出现了毛泽东与蒋介石在一起的画面(如右图),当时二人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A.合作抗日 B.军队国家化

C.和平建国 D.政治民主化

解析:图中照片拍摄于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国共双方谈判的主要话题为和平建国的问题。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是双方争论的焦点。答案:C 【纠错笔记】

易错点一 对抗战胜利后国内两党斗争的主题本质认识不清 典例1 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毛泽东所说的“斗争”的实质是

A.国共两党的斗争 B.内战与和平之争

C.建设什么性质的国家之争 D.统一战线是否继续存在之争

解析: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选择:一是国民党的独裁、内战建国,一是中共和中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建国。因而中共为了减少人民的痛苦,争取国内和平和民主,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表明看是内战与和平之争,实质上是可是建立什么性质国家的斗争。A明显错误,D在抗战结束后就不存在了,故答案为C。答案:C 【名师点拨】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又上升为中国

用心

爱心

专心

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于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为欺骗舆论,他们一开始就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为了尽力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反动派的真面目,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在重庆举行了和平谈判,并签署了包括坚持避免内战等内容的《双十协定》;1946年初召开了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是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而斗争的焦点在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易错点二 错误地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标志性意义 例2 右图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照片。据图中反映的历史信息判断,你认为这件事的主要意义是

A.标志着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B.表明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总决战的伟大胜利 C.表明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的覆灭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判断这副图是反映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史实,南京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所在地,这表明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垮台。但全国并没有全部获得解放,故D说法是错误的,A、B明显错误。答案:C 【名师点拨】为了彻底揭露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政治阴谋,我党从1949年4月1日开始在北平与国民党的代表团进行谈判。4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3日午夜,红旗插上了总统府,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南京宣告解放。南京的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覆灭,标志中国的人民解放战争基本结束,标志着新民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优化考题演练】 【夯实基础】

1.1945年8月到1946年6月的中国

①处在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的过渡阶段 ②国内阶级矛盾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 ③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④斗争的焦点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D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结束到解放战争爆发前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结合教材分析即可。2.1946年,中国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在重庆参加了政治协商会议,这次会议确认避免内战及和平建国方针。并确定了走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等的建国道路,这说明,A.中华民国政府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民主政治制度 B.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努力争取和平建国 C.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制度 D.共产党和人民对国民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解析:B 解答本题注意时代背景。1946年,抗日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和平民主是中国人民的一致呼声,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利益,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一系列的斗争,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就是其中之一。A项是指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项是1949年的政治协商会议;D项应为“民主党派”对国民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正确答案为B项。

3.“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陈毅这首诗所指战役的意义是

A.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使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C.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结束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 解析:C 此诗写的是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军整编74师3.2万余人,击毙

用心

爱心

专心

敌中将师长张灵甫,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4.江苏是革命老区,江苏人民积极支援革命战争,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战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并与江苏有关的是

①淞沪会战 ②徐州会战 ③淮海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解析:C 淞沪会战是在上海,排除①,徐州会战尽管是在江苏,但那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②。

5.读右图,你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 B、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的任务已经完成 C、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D、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解析:D 图示是渡江战役的相关内容,1949年4月渡江战役结束后,4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6.1945年—1949年,国共两党强弱易位、政权易手,其中起了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内部是否团结一致 B.外援是否始终一贯 C.政治基础是否广泛 D.军事决策是否正确

解析:C 共产党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因而具有广泛的政治基础。

【能力提高】 8.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制作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签署了“双十协定”

D.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解析:D 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的经典成就应该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完成抗日斗争的全面胜利,这是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9.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指的是

A.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B依材料可知是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10.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解析:D 故宫、颐和园、雍和宫都在北京,联系时间1948年底可判断是平津战役(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

11. 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强渡长江,推翻国民政府 B.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

用心

爱心

专心

C.瓦解敌军,和平解放北平D.挥师南下,基本歼灭残敌 解析:A本题的关键词是“1949年4月”、“大江”和“ 金陵”。故选A。

12. 2010年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52周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 请根据下列四幅浮雕图片回答问题。

(1)请分别 指出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2)图

一、图二的共同点是什么?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根据图

三、图四提供的信息,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图四所反映的史实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请依据改革开放以来表现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设计一幅浮雕作品(只要求提供作品名称)》并说明理由。解析:本题以近代不同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为切入点,考查了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1)虎门销烟;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渡江战役。

(2)共同点:都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意义: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斗争对象的变化:由反帝到反国民党反动统治。

变化的原因: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影响: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4)(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有理即可)【教材问题全解】 [学思之窗] P79答案提示:①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广大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②土地改革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使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基地。

一、本课测评

答案提示: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粉碎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全面内战爆发后,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取得战略反攻和决战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在北平谈判破裂后,发动渡江战役,占领南京,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

用心

爱心

专心

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二、学习延伸

答案提示:“两个务必”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执政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用心

爱心

专心 7

下载2016年新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全套))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年新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全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787年宪法》教案

    美国1787年宪法 【课标要求】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课标解读】 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原......

    高中历史 教案 人民版必修3(共五则范文)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基本适应专题式学习。他们思维较活跃、具备了一定的自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问题解答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 百家争鸣■ [议一议] 法家怎样论述改革的意义?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种思想的文化意义? 答案提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一)基础知识题(每题2分,40分;根据新课程标准,这部分是你应该记住的。拿满分吧!)1、在原始社会时期,贫富分化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A、产品的积累B、交换的......

    必修三全套教案 (定稿)

    高二语文必修三全套教案 《祖国山川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 2.了解“颂”的文体特点,进一步提高散文的鉴赏......

    高中历史《6-3罗马人的法律》人民版必修1

    三 罗马人的法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最先出现的罗马法的组成部分是( ) A.习惯法 B.成文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2.《十二铜表法》的诞生是( ) A.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B.长......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学案 人民版必修1(五篇范文)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教学案:《辛亥革命》 人民版必修1 一、 学习目标 本课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临时约法;袁世......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共24课时)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文昌侨中历史组 傅佑清 2011-2-3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