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包括哪些元素
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包括哪些元素?
教学常规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课后反思等基本内容。
各元素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一、备课
备课基本要求如下:
1、教师要认真学习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领会课标精神,明确总体目标和各学段目标。
2、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并熟悉教材的整体编排体系,掌握相关年级的教材,理解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理清全册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侧重点,确定本学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3、全面了解学生。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及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方法和习惯。
4、编制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一般应包括:标题、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教材简析、学习目标、教学措施、新课进度安排、学期复习计划、署名及日期。
6、精心编制教案。备课教案应超前3~5课时,每课时教案一般应具备以下十个环节:
(1)通排课时编号:从01开始,一课时一编号,通排课时,一学期教案课时总数原则上应与课程开设的课时数相符合。
(2)授课时间:在授课后注明授课日期,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第几节课;(3)课题名称;
(4)教学目标:是指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包含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5)教学重点、难点;(6)教法、教具;
(7)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成的师生互动过程,视新课、练习课、复习课、测验课等不同课的类型有所差异。新课的教师教学过程一般包括: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设计、探究新知、巩固运用、教学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
(8)作业布置:一般分为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9)板书设计;(10)教学后记与反思。
二、上课
上课基本要求如下:
1、教师必须按课表准时到班上课,未经学校教导处同意,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停课、调课。
2、注意规范课堂纪律,明确对学生的纪律要求,确保课堂教学效率。
3、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倡启发式,反对满堂灌以及满堂问。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师生共同营造和谐、融洽、平等的课堂氛围,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组织有效的课堂练习。每节新课视教学内容安排10分钟左右的课堂练习时间。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学生作业基本要求如下:
1、作业布置:教师要做到精选练习作业,合理控制作业数量,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作业,不布置大量机械性、重复性的书面作业,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
2、教师对学生完成作业的形式、时间和书写等要有明确的要求。
3、作业的批改:对待学生作业教师要做到“有布置必收回,有收回必批改,有批改必评讲”。
4、作业评讲:教师应将学生作业本在下次作业前批改好并发给学生,教师作业评讲可以采用集中讲评和个别纠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考查、考试与教学评价 考试与评价基本要求如下:
1、命题:应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突出考试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的功能。试卷要科学地把握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5、阅卷:要认真、客观、公正地评阅试卷。
6、统计与分析:考后教师要及时进行统计并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
(1)学生成绩分析:包括人平分、及格率、优秀率,与上次考试比较情况,各类题目得分、失分分析(重点内容,失分比例、失分原因)。
(2)教学情况分析:从工作态度、教学业务水平等各个方面分析,总结优点和经验,重点寻找自身不足。
(3)学生学习分析:从整体班风、个体差异等各个方面分析总结优点和经验,重点寻找不足方面。
(4)解决问题的措施: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外辅导 基本要求是:
1、落实辅导时间、对象:辅导时间一般课余时间,辅导对象一般为补缺、补差或培优、提高等,要注重差异,分类指导,精心实施,讲究成效。
2、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确定不同的辅导内容:教师要从双基情况、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学生学习质量和状况,因材施教,对不同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及时进行思想疏导和知识辅导。提倡教师做“辅导记录”。
六、教学研究与教学反思 教学研究基本要求如下:
1、开展教研活动,即:要求每月上一节课、每周听一节课的教研活动,实施同伴互助,将自己的教学与他人的教学做比较,认真汲取、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智慧。教师的听课记录应及时交所在学校存档。
3、重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做到“三思”:要把教学设计的过程作为行动前的反思,在教学行动的过程中贯穿行动中的反思,将回头思考的过程变成行动后的反思。
3、教师要积极参加市、县、校组织的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等活动。
我县现行教师教学常规督导检查与评估制度存在哪些问题及建议?
1、教学常规模式化、固定化。束缚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结果教师抄教案成为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教学常规成了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成了对我们教师的“无声的命令”。教学常规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许多老师在那些常规的管理之下,变得“规矩”了,规矩得没有了自己的教学思想,规矩的舍弃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于是,许多个性化的教学风采被整齐划一,许多在课堂上闪现的教育机智自生自灭,许多教师只会“正步走”了。这就是那些常规给我们教师带来的效应,以至于有些教师面对新课程而不知所措!
2、教学常规模式化、固定化。束缚了学生的成长。教学常规对学生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在教师循规蹈矩的榜样示范下,学生也规矩起来。师生之间的交流仅限于教师提的问题,课堂上十分安静,的确符合课堂纪律的“常规”。
3、上级的各式各样的检查太多,使得教师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去应付。但检查后还是存在许多问题。(见上级教育教学常规检查通报)现行的教体局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方式是听课,看教学常规内容。往往检查中做得好的,其实我们清楚,很多是做秀做出来的。
面对教学常规,我们需要反思。新课程理念下要有新的教学常规,新的教学常规要指向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共同发展,指向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张扬,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而愉悦地学习。
新的教学常规要引导教师劳动前移,将时间投入到课前准备中去。上课是核心环节,同时抓好备课和课后反思两个环节,变教学“六环节”为“三环节”。
1、备课。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改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
2、上课。首先须把握总的教学目标: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兼顾情意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要能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将课堂是否体现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作为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的重要依据。当然不是每一堂课都要体现所有这些特点,而应根据学科性质,达到学校现有设施条件下的最优化。
3、课后反思。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极为重要,须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也可写下“教后感”。一般而言,一堂课可从三方面进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学生是否获得了“是什么”的知识(语言信息)、“怎么办”的知识(智慧技能)、“怎么学”的知识(认知策略)。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成功与不足,寻找问题,以便改进提高。
第二篇: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考核办法
校本部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考核办法
为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师管理科学化,依据《教职工考核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总结过去我校教师考核办法的基础上,制定本办法。
1、考核内容:包括教师工作量,备课编写教案,作业批改情况,单元测试,计划总结,教学反思和论文,辅导学困生情况,听评课,上课质量,教研活动等方面。
2、考核原则:体现多劳多得,兼顾公平效率;考核导向要有利于教学常规管理,有利于教师业务成长;考核依据要侧重于考查教学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学常规材料的完成情况等。
3、组织领导:成立教学常规考核领导小组,由校长组织实施,教务处具体组织,量化赋分。
4、考核办法:教师教学常规每学期综合考核一次,并按期公示。
5、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6、教学常规考核共100分,分十部份。
第一部分:教师工作量(20分)
周任课情况(10分)+听课情况(10分)=20分,1、周工作量最高得10分,周工作量每少一节减0.5分。若跨科或跨年段,可加0.5分,但总分不能高于10分。
2、其他老师请假时,由教务处安排代课的,每节加0.5分,最高可加2分。(教师代课,教务处要有备案。)
3、每学期要听课20节,每节课0.5分。没有进入课堂听课的,视为虚假听课,不得分。听课时要认真记录,及时评价,记录简略或不评价的每节减0.2分。第二部分:备课、教案编写情况(15分)
1、熟悉课标、教材,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完整。
2、教案格式及符合学校统一要求要求。
3、教学过程、步骤设计清晰,各环节衔接紧密,板书设计符合教学所需,作业设计具体、有针对性。
考评办法:
1、学期教学计划占1分。
2、学期备课占1分,单元备课每2分(少一单元备课减0.5分,减尽2分为止)。
3、表头栏目完整1分。有板书设计1分。
5、教案编写情况符合上述3条得9分(每项3分)。第三部分:批改作业情况(10分)
1、作业批改及时、有批改日期,有鼓励性评语等。
2、对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指导学生认真分析、及时订正。
3、对学生作业缴交情况有检查、有登记,有督促、有反馈。
4、对学困生作业能认真面批等。
5、学生作业整齐干净,书写工整,不乱勾乱画。考评办法:
1、以上要求,每项2分,满分10分。
2、未按规定督促学生提交作业备检的本项不得分。
3、作业分类布置且认真批改的可加2分。第四部分:授课情况(20分)
1、带教案上课,正确阐述教学内容,完成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
2、语言规范、板书工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投诉。
3、课堂纪律良好,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拖课、不早退。
5、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私自调课。
考评办法:
1、平时教导处根据巡课、听课、召开学生会议了解情况评分,每月考核一次,每次2分,学期满分8分。
2、违反上述要求的每次见减1分。
3、每学期最后一个月,每位教师上一节汇报课,教导处组织评价赋分,满分100分,折合12%计入授课考核总分。
第五部分:单元测试和期中、期末考试(10分)
1、单元测试由教师自己组织考试,要认真命题,试卷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严肃考试纪律,考实考严,试卷全批全改,认真分析,有试卷讲评教案。满分6分。每次测试赋分如下:自己命题1分(借用练习册匹配试卷得0.5分),全部批阅批1分(抽查学生试卷),工作手册上有登记1分(看工作手册),有质量分析1分(看质量分析),学困生作业有评语1分,有该测试的讲评课教案1分。每一单元考核一次,学期取平均分计入。
2、期中、期末考试由有学校统一组织,教师负责出卷命题(期末教研室命题)、印卷、监考、评卷、数据录入、质量分析等工作。期中考试满分2分,出卷0.5分,出卷0.5分,监考0.5分,质量分析0.5分,参与印卷的可得2分。期末考试满分2分,监考1分,评卷0.5分,质量分析0.5分。第六部分:教研与学习情况(10分)
1、每月完成一份教学反思,每份0.5分,共2分。
2、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内容符合要求,业务学习以课标为主,政治学习主要以十八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法律法规为主。每月各完成4页,各记0.5分。学习考核满分4分。
3、积极参加学校和各教研组开展的学习研讨及竞赛活动活动,如听评课活动、按时上交各类活动资料。该项考核满分4分。不参加教学研讨活动的不得分。参加竞赛活动获奖的,按等次赋分(一、二、三等分别以0.4、0.2、0.1分)直接计入考核总分中。
4、承担学校安排的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每次加0.5分。不承担的不得分。承担区域联盟片内的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每次加1分。(直接加在平时考核总分中)
第七部分:辅导学困情况(5分)
1、承认差别,但不歧视后进生,不偏爱优生。
2、认真对待,及时辅导,做好记载。
4、形式多样、针对性强,但不违规辅导。
5、辅导差生有计划,有总结。考评办法:
(1)有三类学生名单(优绩生、中等生、学困生)得1分。
(2)学期初有辅导差生计划得1分,学期末有辅导差生总结得1分。(3)有辅导差生记录得1分,有学困生辅导案例得1分。
第八分:期末上交资料情况(6分)
1、学期末能及时按要求、实事求是的撰写学科教学总结,并按时上交,得1分。
2、学期末要撰写高质量的论文2篇,一篇为教学论文,一篇为德育论文,论文要原创,观点明确,论证有理,是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或真实感悟。此项考核2分。
3、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上交一篇教学案例。1分。
4、学期末全部上交教辅资料(教材、教参、练习册、其他教辅资料),得2分。缺少的酌情扣分。部分学科可不用上交,但要注意保管好,不能丢失。第九部分:临时工作情况(4分)
1、对于教导处安排的临时性教务工作,能主动承担,并能出色地完成,得4分。
2、拒绝教导处安排临时工作,此项不得分。第十部分:附加部分
(一)教研组长、年级组长考核
1、按时编写提交教研组、年级组计划、总结。
2、按规定时间地点开展教研、年级组常规活动,做好考勤工作,有活动记录。
3、教研活动记录过程材料齐全,规范,按时提交教务处。
4、教研组长、年级组长能认真协助教务处完成相关考评考核(如评卷阅卷、教学常规检查)工作。考评办法:
(1)主要考评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额外分。(2)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最高可加4分(每月加1分)。
(二)部门负责人
体育艺术部门负责人,每组织一次活动,根据活动规模和完成情况加0—2分。
(三)论文获奖情况
论文或文章在刊物上发表,根据刊物的级别加0—2分。
第三篇:教学常规包括备课(共)
教学常规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课后反思等基本内容。建立并落实教学常规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为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我省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常规。
一、备课
1、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按照要求参加备课组、教研组或区域联片教研网络组织的集体备课活动,参与研究教学策略,在集体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形成有个性特色的教学设计。
2、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特点,结合学情实际,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和每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表述要准确、具体、集中。
3、科学使用教学资源。根据教学需要,认真准备教具、学具,认真布置活动场地,有效发挥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积极挖掘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4、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要具体到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教案内容一般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等。教案编写要注重实效,从教不满三年的教师要写规范教案,其他教师要在规范教案的基础上编写特色教案。
二、上课
1、强化课堂秩序管理。上课前要检查学生出勤情况,上课时要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教学中不随意离开教学现场,也不能放任学生随意离开教学现场。
2、围绕目标组织教学。重视教法的选择和学法的指导;以基础知识为核心,以能力为重点,兼顾情意发展;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及教学过程中的动态情况,对预设教学目标进行新的生成、调整。
3、教学过程讲练适度。教学过程安排要紧凑、合理,重点要突出,难点有突破。课堂教学要讲练结合。讲授要精当,精练,无知识性错误;训练要重基础、重拓展,做到当堂即时反馈。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师生共同营造和谐、融洽、平等的课堂氛围,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
5、合理使用辅助手段。充分利用挂图、标本、录音、投影、录像等教学媒体辅助教学。重视实验教学,认真准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的指导。
6、遵守课堂基本规范。按时上课下课;教态自然、亲切,穿着端庄整齐;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表达清楚、流畅、文明、得体;板书工整、规范。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1、作业形式多样。作业可以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活动类作业。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让学生理解和巩固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兴趣。作业要注重“课内及时反馈,课内课外结合”。
2、作业布置适量。小学低年级不布置课后书面作业,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数学可布置适量的课后书面作业,其他学科一般不布置课后书面作业。小学中年级每天课后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半小时,小学高年级不超过45分钟,初中不超过1.5小时,高中不超过2小时。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8篇,初中和高中每学期作文不少于7篇;要有写周记或日记的要求。
3、批改反馈及时。作业批改的形式应以教师批改为主,提倡并鼓励学生相互批改。批改作业应逐题批阅,有规范的批阅标记,并标明批阅日期;要记录作业的典型案例以供讲评,多写鼓励性批语。学生相互批改作业,教师应进行必要的指导,并对批改情况进行检查和点评。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提倡面批面改。作文批阅应有批语,要划出错别字和病句并检查订正。除作文外,作业一般应在该学科下一次上课前完成批改发还学生并做反馈讲评。活动类作业应该得到辅导老师的及时检查和点评。
四、课外辅导
1、课外辅导要有计划。要确定辅导时间、辅导对象和辅导内容。辅导时间一般为自习课或课外活动时间。提倡分类辅导,辅导内容一般为补缺、补差或培优、提高等。要将课外阅读列入课外辅导的内容,按课程标准要求完成课外阅读量。每位教师每周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下到班级辅导。
2、课外辅导要符合有关规定。不得以辅导为名组织集体补课或讲授新课,不得占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及节假日休息时间。不得搞有偿辅导和有偿家教。
五、考试与评价
1、发挥考试评价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功能、促进发展功能和激励功能;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坚持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突出质性评价。采取多元化评价形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不得挖苦、谩骂、污辱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规范考试评价方式。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以考试为主,其他科目及实验、操作等以考查为主。每学段可由年级组或学校命题,组织一次考试或考查。考试方式一般以笔试为主,坚持笔试、口试或其他考试方式相结合。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或考查成绩均采用等级制呈现。
普通高中要利用学分管理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状况,要通过课时记录、学习过程表现和模块考试结果三个方面对学生各学科模块学习进行客观、准确、科学的评价。还要利用学分管理评价手段管理好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
3、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按照新课程关于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规定,各负其责,适时做好原始素材的收集、整理和评价工作。
4、提高考试命题水平。任课教师要能自己独立命题,试题要科学编制、精选改创。试题难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加强对考试命题的研究,加强命题反思,提高命题质量。
六、课后反思
1、坚持多样化的课后反思。要通过课后反思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诊断,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后反思可以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反思和在专家引领下反思等形式。课后反思的呈现方式可以是“课后记”、“教后感”、“教学札记”等形式。
2、形成撰写课后反思习惯。每位教师每周要写不少于1/4新授课时的教学反思,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一篇800字以上有一定深度和质量的教学反思,在学科组或校内交流。
第四篇:教师工作常规
一、总则: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是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因此,每个教师要切实做到:
1、教书育人,因材施教,讲究实效。
2、狠抓“双基”,培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3、努力学习业务理论,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二、细则:
(一)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1、制定计划前的准备工作。教师要做到三熟悉:熟悉“大纲”的有关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了解教学任务,弄清教学要求;熟悉全学期教材,通读教材,掌握脉络,明确重点、难点;熟悉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如上学期学生试卷、学生假期作业,与学生前任教师、班主任交谈等,了解学生“双基”、“能力”、“学风”、“方法”等情况。
2、学期教学计划要具有以下内容:教学进度、主要教学内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主要实验及教具。
3、语文学科还应制定作文教学计划,内容有:(1)本学期作文教学的任务和写作的重点。(2)作文的次数及要求。(3)写作训练的措施。(4)批改讲评作文的方法及要求。(5)作文教学改革措施。(6)作文教学的辅助活动(如日记、周记、小报、作文展览等)。(7)开展有目的调查活动。
4、理、化、生三科还应有实验计划。
(二)备课
1、个人备课要做到三备:一是备教材:钻研教材,对教材系统、重点和“双基”内容,要有较深体会,做到心中无数,对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因素要认真挖掘,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备学生,要经常了解学生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三是备教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具,提倡使用电化教学手段。
2、提倡以老带新,进行集体备课,研究教材目标,分析教材重点、难点、疑点,交流教学方法。
3、写出教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写好每课时的教案。要做到:(1)书写必须认真,做到清晰、规范一目了然,内容详略得当,既不过于繁琐,又不马虎,应体现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思路及教学的全过程。(2)要体现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培养能力的方法、学法的指导。(3)教案的项目要齐全,一般应有: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课型、主要教法、教学过程(导言、复习提问、新课、小结、练习),各步骤时间分配、作业、板书设计、预、复习要求、课后札记等。(4)提倡超周备课,每节课都要有课时教案,并注明具体的授课时间,没有教案,不允许上课。学校每两周检查一次教案。
(三)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求做到:
1、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拖堂,不经教导处同意不准私自串课、停课。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得在课堂上讲与本课无关的事情,教学应有适当的密度、难度,提高课堂的吸收率、巩固率、运用率,狠抓效果落实,不搞花架子。
2、传授知识准确无误,教学语言准确、清晰、精炼、生动、富有感染力,板书工整规范、设计合理,教师仪表端庄、风度文雅、教态大方、精神饱满。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不准坐着,趴在讲桌上讲课。
3、正确处理好知识与能力;部分与全体;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努力实现六点要求:(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2)教学内容科学化、思想性强。(3)教学方法恰当。(4)教学组织严密。(5)学生学得生动。(6)学生学习纪律良好。对违纪学生要敢于严格要求,处理方法要适当,保证课堂教育秩序。
4、指导方法:(1)教师在传授知识中,要特别注重讲思路、讲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指导一般的学习方法: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学完单元作小结。(3)辅导学生自学和看课外读物,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4)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运用好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启发式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5、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讲究教学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提倡启发式和积极推广,精讲精练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学会,还要使学生会学、爱学,尤其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做到“有讲必练、有练必做,有做必评”的讲练三步曲。
6、尊重学生人格,坚持正面教育,循循善诱,积极协作,配合班主任工作。
7、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即在讲清分析问题的方法上狠下功夫。教师既“教会知识”,又要“教会方法”,既给学生“鱼”,又要给学生“渔”。
8、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接受率。要善于使用传统教学媒体(黑板、教科书、粉笔、教学仪器等)和现代化教学媒体(各种电教器材(硬件)和载有信息的音像教材(软件))。
9、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环节、程序所占用的时间,教学
媒体和教学方法等)。紧扣教育教学目的实施课堂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目的要求的任务;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知识点抓的准,能力点训练的充分。切忌偏离教育教学目的,课堂教学结构随意性较大,重点不突出和不搞能力训练等。
10、严格按实验规程上好分组实验课,注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每堂实验课必须要求学生做到:课堂秩序好;实验效果好,爱护仪器设备好,实验报告写得好。
(四)作业
1、作业包括书面作业、朗读背诵、复习、预习等。要目的明确,精心选择,符合科学性、典型性、启发性的原则。
2、教师对全班每个学生的作业都要及时地全批全改,必要时要面批面改。要严格地规范每个学生的作业,做到卷面整洁,格式规范。发现学生作业拖欠、缺交、马虎或抄袭等现象要及时批评教育,并要求补做或重做。
3、每次
批改都要认真地做好学生作业错误摘记,以备讲评或个别指导。
4、及时讲评作业。讲评作业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措施,作业讲评要有针对性,每次讲评作业要及时检查学生是否按时改正。
5、要求教师批改的书面作业数量及批改次数如下:语文,每学期至少做八次大作文,必须全收全批,要求详批。小作文要求一周一篇,可采取面批或互批等形式。语文基础知识每周批二次。详批要有错误改正,要写出有针对性,有指导性的评语并记分。在下次作文课时对上次作文要认真讲评,对文中需要改正的错误要督促学生改正。
数学:每周四次(每次一页)
英语、物理、化学:每周三次(每次一页)
历史、政治:每周二次(每次一页)
生物、地理:每周一次(每次一页)
高三第一学期作业要求同其它学年一样,第二学期各科均不批改作业,但各类考试试卷必须及时批改、讲评。
(五)辅导
1、因材施教,分类指导,鼓励拔尖,帮助后进,讲求实效,在进行知识辅导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辅导。
2、辅导要及时、热情、耐心,要目的明确,课内课外相结合,个别与集体相结合,不能使辅导变成变相讲课。
(六)复习、考试
1、复习:每学完一个单元(或一章)或全学期新课结束,教师都要指导学生进行小结或充分的复习,通过归纳、分析、对比等方式,总结所学知识的横纵联系,使其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必须进行充分备课,写好复习课教案,切实保证复习课的效果,不允许放任自流,或采取“炒冷饭“式的复习方式,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2、考试:包括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要求做到:(1)命题要以教材为依据、“大纲“为准绳,面向高考、兼顾会考,题型多样,难易适度,覆盖面广,基本题与综合题的比例要合适,数量适中,应是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2)严格监考,认真评卷,及时记录和讲评,保证反馈信息的真实性。教务处定期检查试卷和记分册。(3)搞好质量分析,以便做好补缺、补漏工作,认真总结教学中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七)教研与业务学习
1、自觉地进行业务理论学习,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充分地把自身学识转化为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自觉地参加教研活动。参加教研活动是每位教师的义务,对于学校分配的教研任务(如专题研究、实验、公开课、汇报课等)教师如无特殊情况,不允推迟,应努力去完成。
3、坚持互听课制度,要求每周至少听一节,学期听课满16节,听课笔记交教务处检查。
第五篇:教师工作常规
一、总则: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是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因此,每个教师要切实做到:
1、教书育人,因材施教,讲究实效。
2、狠抓“双基”,培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3、努力学习业务理论,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二、细则:
(一)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1、制定计划前的准备工作。教师要做到三熟悉:熟悉“大纲”的有关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了解教学任务,弄清教学要求;熟悉全学期教材,通读教材,掌握脉络,明确重点、难点;熟悉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如上学期学生试卷、学生假期作业,与学生前任教师、班主任交谈等,了解学生“双基”、“能力”、“学风”、“方法”等情况。
2、学期教学计划要具有以下内容:教学进度、主要教学内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主要实验及教具。
3、语文学科还应制定作文教学计划,内容有:(1)本学期作文教学的任务和写作的重点。(2)作文的次数及要求。(3)写作训练的措施。(4)批改讲评作文的方法及要求。(5)作文教学改革措施。(6)作文教学的辅助活动(如日记、周记、小报、作文展览等)。(7)开展有目的调查活动。
4、理、化、生三科还应有实验计划。
(二)备课
1、个人备课要做到三备:一是备教材:钻研教材,对教材系统、重点和“双基”内容,要有较深体会,做到心中无数,对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因素要认真挖掘,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备学生,要经常了解学生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三是备教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具,提倡使用电化教学手段。
2、提倡以老带新,进行集体备课,研究教材目标,分析教材重点、难点、疑点,交流教学方法。
3、写出教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写好每课时的教案。要做到:(1)书写必须认真,做到清晰、规范一目了然,内容详略得当,既不过于繁琐,又不马虎,应体现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思路及教学的全过程。(2)要体现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培养能力的方法、学法的指导。(3)教案的项目要齐全,一般应有: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课型、主要教法、教学过程(导言、复习提问、新课、小结、练习),各步骤时间分配、作业、板书设计、预、复习要求、课后札记等。(4)提倡超周备课,每节课都要有课时教案,并注明具体的授课时间,没有教案,不允许上课。学校每两周检查一次教案。
(三)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求做到:
1、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拖堂,不经教导处同意不准私自串课、停课。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得在课堂上讲与本课无关的事情,教学应有适当的密度、难度,提高课堂的吸收率、巩固率、运用率,狠抓效果落实,不搞花架子。
2、传授知识准确无误,教学语言准确、清晰、精炼、生动、富有感染力,板书工整规范、设计合理,教师仪表端庄、风度文雅、教态大方、精神饱满。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不准坐着,趴在讲桌上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