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砀山县葛集镇李安小学 徐继旺
教学内容:认识周长。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周长的含义。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
一、认识周长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比赛吗?(喜欢)昆虫王国正在举行秋季运动会,想不想去看一看?(动画演示)
师:(教师随课件讲解)现在,两个小选手马上就要比赛了,它们的比赛规则是:谁能最先沿树叶(两片形状不同的树叶)的边线爬完一周,谁就获胜。大家可以为自己喜欢的选手加油,比赛马上开始。请运动员各就各位,预备——开始!(学生在为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加油。)(昆虫点点最先跑完一周。)
师:同学们,谁是冠军?
这时,部分学生高声回答说是点点,有的则表示反对,还有的高高的举起了手想说什么。(这时,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师:我看有的同学有话要说,你们想说什么呢?
生1:这样不公平,两片树叶不一样大。
生2:两个选手跑的路程不一样长。
……
师:噢,你们观察到比赛的路程不一样长,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好,现在我们请两位参赛选手把他们跑的路线画出来,我们看一下。(课件演示两只小瓢虫用红线描出各自跑的路线即树叶的一周。)
师:有的同学感觉不一样长。但这只是我们的观察,到底一样不一样呢,你们有没有办法知道?
(学生回答略)
师: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揭示课题并板书:图形的周长
【评析:形象生动的动画课件,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产生了了解周长的迫切需求.同时,学生对周长也有了初步的感知。】
2、动手操作,体会“一周”。
师:老师发的操作纸上有一些漂亮的图形,你能象小瓢虫那样描出他们的边线吗?选择两个自己最喜欢的图形描一描(练习纸第1题)。
(学生有选择的描自己喜欢的图形的边线,教师指导)
师:我们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教师有选择地找出描的不完整的及有重复的情况,让学生辨析)
师:其他同学描的什么图形?是怎样描的?和你的同学也这样来指一指说一说(学生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都沿图形的边线描了一周。(板书:一周)生活中物体的表面都有一周,你能找到吗?和你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学生积极的寻找、讨论……)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的眼睛亮亮的,肯定有不少的发现,我们来说一说吧!
生1:我找到了桌面的一周。
生2:我找到了课本封面的一周。
生3:还有黑板面的一周……
(学生边指边说,回答踊跃)
师:刚才大家不但找到了物体表面的一周,还能用笔描出图形的一周,同学们,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周长的概念。
【评析:学生通过画边线等操作活动,加深对物体表面及图形一周的认识,为进一步理解、总结周长的知识奠定了基础。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动手中领悟,在观察、比较、交流、归纳等一系列活动中,提升思维、构建新知。】
二、测量周长
师:关于周长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到广场上去看一看。(课件出示广场花坛图)节日的广场上摆出了好多美丽的花坛,鲜花让我们的生活变的多姿多彩,你有什么好办法来保护它们吗?
(生答略)
师:同学们想出了许多好办法,生活中园丁们经常用围护栏的办法来保护花草。下面请大家在学具上画一画,看看护栏应该围在哪里?我们需要多长的护栏才能把这些花坛保护好?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师:为了便于测量,老师为每小组准备花坛模型,下面请大家用你们想出来的办法试一试吧!
(小组活动,测量花坛模型的周长)
师:下面请每小组选择一种形状来汇报交流。
第1小组:我们是这样测量正方形的周长的,用直尺量出一条边的长度是8厘米,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我算一算它的周长就是8乘4等于32厘米。(板书:量)
第2小组:我们小组在测量圆形花坛的时候是先用绳子围了一周,再用尺子测量绳子的长度。是42厘米。(板书:先围再量)
师:为什么不用第1小组的方法,用尺子直接量呢?
生:它的边不直,不好量。
一生迫不及待的说:老师,我有办法,把圆形的花坛在直尺上面滚动一圈,就能量出它的周长。(利用实物投影演示)
师:真是好办法!那真正的花坛能不能在尺子上滚动呢?(生摇头,说不能。)看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还要视具体情况来解决。)
第3小组:我们小组在量扇形花坛的时候,直边就是用尺子量的,曲边是用绳子围的。再把它们加起来,这一周是38厘米。
师:同学们来评价一下他们的办法怎么样?
生:他们直的边就用尺子量,曲的边就用线围,很好。
师:是啊,同学们能就图形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办法在解决,老师真佩服你们!
【评析:只要给学生空间、给他们机会,学生就会给我们惊喜!学生流畅的思维不是在老师的说教中获得,而是在他们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产生的!这里教师没有过多的语言,但学生却真正理解、掌握了周长的概念及测量周长的方法。同时,教师还多次为学生提供了小组学习的机会,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感受到了团结合作的魅力。】
三、实践应用
1、课后练习2。
师:(课件逐一出示)同学们,这些图形的边长已经测量出来了,你能很快计算出他们的周长吗?你是怎么算的?(学生抢答汇报)
2、课后练习4。
师:(课件动态演示)为了装饰这座新建大楼,工人叔叔沿着它的边装上霓虹灯线,一共需要霓虹灯线多少米?
(学生计算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你们计算的是大楼前面的周长吗?
生:不是!贴着地面的那条边不能算上。
师:说的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3、观看比赛,辨析周长。
师:同学们,我们在这儿研究的热火朝天,昆虫王国的运动会也还在激烈的进行呢,裁判长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测量了树叶的周长,确实不一样。现在昆虫国王正准备让两个小选手重新进行一次比赛,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课件演示)现在两位选手要沿着这两块不同形状的场地跑一周,大家看,这样公平吗?
生1:不公平,形状不一样,第二块场地缺了一块!
生2:公平!形状不一样,周长是一样的!
生3:如果把弯进去的边挪到外面来,两个图形是一样的!
师:到底一样不一样呢?同学们自己想办法研究一下!
(学生又再次进入探究状态,一会儿,学生便恍然大悟。)
生齐:老师!我明白了!
师:同学们,大家都看到了,两个图形的形状虽然不同,但周长却是相同的,这样比赛公平吗?
生:公平!
【评析:动画比赛开始——引出周长,动画比赛结束——辨析周长,课的设计首尾呼应。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中,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篇:《图形周长》 教学设计
《图形周长》 教学设计
杜瑞丽
一、新课伊始,我创设给不同形状花坛围护栏的情境中自然地引出周长,让学生获得“周长”最初的表象。然后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素材,通过指一指、描一描、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让学生得到丰富的感性体验,在体验中进一步感悟周长的含义。
二、丰富和发展空间观念。
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指一指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找一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先估一估三角形的周长然后再用直尺量一量它的周长,最后再算一算平面图形的周长。由抽象到具体,使学生逐步建立“周长”这一概念的表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空间观念。
三、让学生在优化的活动情境中积极探究,合作交流。
第一层面是感知层面的活动,这里分为两次层次,先通过教师范例和学生自己举例让学生充分感知,为过渡到抽象的符号性奠定坚实的感性基础。接着,通过迁移类推让学生自己描出平面图形的边线感知平面图形的周长,这样,帮助学生从实物到平面图形建立完整的周长概念。第二层面是操作层面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求出各种图形的周长,然后让学生汇报各自的测量结果。先给老师量腰围再和小伙伴合作量一量自己的腰围。这样,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在生活中探究、在活动中互动、在活动中内化、在活动中应用、在活动中创造,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活动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教学理念。.同组教师同课异构,以关注学生需求教学设计与原设计(或自己与原教学设计)相比较,在教学效果上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收获或遗憾
新课标倡导的教学就是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根据这一新的教学理念,下面我根据学生的需求(学生的认知、兴趣、知识与经验的背景、学习方式等)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这堂课的教学实例,谈点自己在教学设计实践方面的教学体会。
第一环节
激趣引入
教材新课的引入本来是以个一个超市店来创设《分类》教学情景的。备课时我考虑再三,觉得还是把它改成学生非常熟悉的学具——笔来进行分类,这样更能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上课时,我是这样引入的,我问,“孩子们喜欢猜
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谜语,想知道是什么吗?”
听好了:“我有一个小宝贝,天天上学带着它,看书学习都用上,你们猜猜是什么?”(打一物品)由于我设计的谜语简单明了,学生一下子就猜测到了答案,那自信的笑容洋溢在红扑扑的小脸上,那情景至今在我的脑海中还记忆忧新,结果,上课时这样的变换确实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我就势引导学生,说说看,生活中你认识那些笔?这些笔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师生交流自然,学生争着发表自己的想法,兴致极高,我也乘机把握住他们情感的方向盘引领孩子们进行探讨学习。由于我设计的都是孩子们熟悉的学具,孩子们很快的说出各种笔的名称和这些笔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生说得正欢时,我设疑:这么多的笔,教师的眼都看花了,谁能帮助老师分一分?我在学生兴致最高的时刻提出问题,主要是想让学生积极思考,寻求分一分的方法,从而初步感知分类的作用。果然不出所料,学生学习非常活跃,积极的观察,合作交流,很快就发现了笔的特征,按长短分,按颜色分,按名称分……等分法,就这样,我将学生引进预先设好的圈套中。之后,我因势发问:分一分什么?(物品)按什么标准来分?(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分)
让学生清楚了分类的对象,懂得了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从而掌握了分类的方法,为下面分类活动的顺利进行作铺垫,也为教学的铺开提供了学习的舞台。
第二环节
实践活动
接下来的课堂实践活动,如分水果,分菜,区别动物等孩子们都能很快找到分类的方法,达到了我先前定的教学目标,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这堂课,学生通过实践亲身参与了分类的全过程,不仅体现了“新课标”中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理念,还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场所,使其获得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实现了“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三大学习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三环节
拓展应用
数学活动的开展由于我用孩子们熟悉的学具展开教学主线,既充实了课堂学习素材,又丰富了课堂文化,让孩子学得快乐,学得有滋有味,从而使学生爱上数学课,自觉投入知识构建的全过程,从课堂现场看来,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从学习方法来看,学生能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对笔的认识和了解,上升到对数学形象的分类学习,且能根据事物的特征感悟按不同标准来分类的方法,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中体验分类学习的乐趣,从而获取知识,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三篇:《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一周。
2.在围一围、量一量、算一算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一定的测量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
一、情境感知,初步建立周长概念表象 1.从“一圈”抽象到“一周”
师:小胖要减肥,爸爸制定了一个锻炼计划,让他每天围着操场跑一圈,我们去看看他是怎么跑的。(课件演示)师:他跑对了吗?
生:不对,他跑到里面去了。师:应该沿着操场的哪里跑? 生:应该沿着最外面的黑线跑。
师:这条黑黑的线也就是操场的边线。师:如果你是小胖的爸爸,会对小胖说些什么? 生:小胖,不能再偷懒了,要沿着操场的边线跑。(课件演示)
师:说的真好!第二天,小胖又开始出发了。师:这回跑完一圈了吗? 生:没有,还没有跑到。师:应该跑到哪里?
生:最后要回到起点,这才是操场的一圈。
师:第三天让我们陪着小胖一起跑,好吗?拿出小手,一起出发、一起喊停,预备出发!学生结合课件演示手势比划,齐声喊“停!”。
教师指出,围着操场跑一圈也可以说成围着操场跑一周。板书:一周 2.累加长度,明晰操场的周长
师:这个操场的一周到底有多长呢?为此小胖的爸爸进行了测量,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依次呈现数据:直道90米----弯道110米---直道90米---弯道110米。生:400米。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可以这样算:90 110 90 110=400米。师:400米表示哪里的长度?
生:操场一周的长度。
师:对,400米是操场一周的长度,也可以说操场的周长是400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周长。
二、辨析比较,整体理解周长本质
1.辨析一周,物化为形 呈现实物
师:现在老师带来了三角板和圆形标志,想一想它们的表面有没有一周? 生:有。
师:请小朋友们打开练习纸,用水彩笔把一周画出来。学生描画一周后,呈现交通标志中间线涂色作品,予以辨析。生1:不对,这条线是在中间的,不属于它的一周。生2:一周是最外面的边线,这条不算。
师:想象一下,这个交通标志只留下一周的边线会是什么图形?
生:圆形。
教师演示,从交通标志实物中剥离出一条圆形的边线(保持圆形形状)。师:想象一下,这个三角板只留下一周的边线会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教师演示,从三角板实物中剥离出三角形的边线(保持三角形形状)。2.操作演示,体会“长”的本质
师:要想知道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怎么办? 生:可以用尺测量。
课件:12厘米、16厘米、20厘米。
师:三角形周长到底是12厘米,还是16厘米,还是——? 生:应该把3条都加起来。12+16+20=48厘米。师:48厘米指的是什么呢? 生1: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和。
生2:三角形一周的长度。
师:也可以说三角形的周长是48厘米。
师:下面我来测量圆形的周长。我用直尺这样量——?(教师动作比划)生:不行,圆形的线是弯的,尺子是直的!师:那怎么办?
生1:半圆角尺量。
师:你们觉得怎样?
生2:那是量角器,量角度用的,不能测量长度。师:是的,你的数学知识真丰富。生3:用软尺绕着量。
师:好办法,可软尺我没带,我只带了一条线。生4:可以用线绕一下,再用尺子量就可以了。
教师演示,把线绕圆一周然后缓慢打开,拉成一条线段。
师:用毛线绕可以把曲的边线变成直的线段,真是个好办法。组织学生测量这条线段,测得长度为63厘米。
师: 这63厘米表示的是——
生1:圆形的周长。生2:圆一周的长度。3.质疑辨析、概括概念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先研究了一周,这是操场、三角板表面、交通标志表面的一周,接着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到了操场一周的长度是(400米)、三角形一周长度是48厘米、圆形一周长度是63厘米,每个图形的一周都有自己固定的长度,我们把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课件依次呈现矩形、五角星、半圆形、角等图形,组织辨析。师:这些图形都有周长吗? 生:角没有。
师:它跟上面的图形区别在哪里? 生:没连起来,有缺口。
师:这种没连起来,有缺口的图形我们叫做不封闭图形,那上面这些图形叫—— 生:封闭图形。
师:如果这里加一条曲线,现在有周长了吗? 生:有。
板书完善概念,学生齐读: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三、内化巩固,解释应用概念 1.生活举例,辨析解释
师: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物体表面也有周长? 生1:黑板。生2:课桌的面。
师:我们一起看看,黑板、课桌表面其实是什么图形? 生:都是长方形。
师:是呀,因为它们是长方形,所以它们有周长。生3:我的脸
师:我们一起看看,脸表面其实是一个封闭图形,所以它也有周长。媒体呈现: 谁测量的是周长呢?
生:量腰围是量周长,量身高不是。师:腰围量的是哪儿?你比划比划!
结合学生的比划,课件随机在图像腰部呈现一周。师:那么量身高量的是什么呢? 结合学生比划,课件动画抽象出线段。
生:量的是一条线段的长度,没有一周,不是周长。师:是的,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2.增加干扰,强化一周
媒体呈现长方形,给出长2米的数据,组织学生选择合适的周长数据。a.2米
b.4米
c.6米 师:只有一个数据,能选出周长吗?
生:可以,第一个肯定不对,2米只是1条长边的长度,4米是2条长边的长度,而周长应该是4条边长度的和,肯定大于4厘米。
师:讲的真好?周长真的是6米,那么这条宽的长度肯定是—— 生:1米。可以这样算2 2 1 1=6米,宽就是1米。
师:是的。小朋友注意看图形开始变了(媒体演示长方形中间增加一条线),长方形的周长变了吗,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生1:变了,中间一条长1米,周长是6 1=7米。
生2:没变,周长是一周的长度,中间这条线不属于一周,不能加。师:是吗,请同学们用手描描一周,想想周长变了吗? 学生手势比划,齐答:不变。
师:如果里面再增加一些线,周长会变吗? 生:不会,因为里面的线跟周长没有关系。3.拼组图形,弱化“面”的干扰
师:这里有一个正方形,一条边长度是1厘米,那么周长是—— 生:4厘米,4个1厘米就是4厘米。
师:是的,如果再出现一个同样的正方形,把它们拼成长方形,周长会是多少? 生:8厘米,2个4厘米就是8厘米。
师:真的吗?不着急,同学们自己在练习上描一描、算一算。生汇报:周长不是8厘米,应该是6厘米。算式2 2 1 1=6厘米。师:刚才都认为是8厘米,现在都确定是6厘米?那2厘米到哪里去了呢? 生:2条边到里面去了,那就不用算了!
师:哦,图形一拼,周长并不是简单的加一加。一起看,(媒体动态演示图3与图4拼的过程)想一想它们的周长相比会是怎样的结果?
(1)图形 3长
(2)图形4 长
(3)一样长 生1:图形3周长长。
生2:不对,应该是一样长。(生到台前展示)图形3周长是2 2 2 2=8厘米,图形4周长是2 2 1 1 1 1=8厘米,所以一样长。师:生1,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1:同意。
师:刚才为什么这么做出判断呢?
生1:这是4个拼成的,这才3个拼的,我就认为图形3的周长长了。
师:看来,周长我们要关注的是它的一周边线,不要被它里面的线、它拼的个数干扰。
第四篇: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2012.11.2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情况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2.能力目标: 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各种图形的周长。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周长;测量并计算各种图形的周长。2.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彩笔、直尺、树叶、毛线一根、各种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扇形、圆形)一份、表格、带图形的A4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早就听说咱三年级一班的同学聪明活泼,积极上进,而且特别善于小组合作学习,到底是不是这样?所以老师带来一样礼物,看,这是什么?想不想要?这节课哪个小组表现最积极,合作学习的最好,我就把它奖给这个小组,好不好?别急,这里还有老师亲自剪的“胜利的果实”有苹果、桃子等,谁表现好,我就奖给谁,好吗?同学们看,我的这个奖牌虽然精美,但这些边却很容易破损,谁能帮老师出出主意,怎样才能保护好奖牌呢?
生:给它加上边框。师:需要多长的边框呢?
生自由发言。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也就是我们要测量并计算出这个奖牌一周的长度。怎样才算是一周呢? 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来看看怎样才算是一周,播放课件。从边线上的任一点出发,这一点叫做起点。从起点开始围绕边线一圈又回到了起点,这就是一周。注意:必须是从起点出发回到起点,否则不能算一周。师边说边比划奖牌,像这样是不是一周?(没回到起点)为什么?(过了起点)这样呢?为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指一指这个奖牌的一周,好吗?那这个奖牌一周的长度叫什么?生:周长。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周长。(板书课题:图形的周长)
二、新课
(一)、认识周长
1、谈话:同学们,不只是奖牌有周长,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周长,比如说我们的数学书的封面,谁来摸一摸它的周长?数学书四条边的总长度就是它的周长,也就是围绕数学书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师指黑板:什么是黑板的周长?生用手指黑板的周长,谁来说一说?出示树叶,我们来指指树叶的周长好吗?看,这是什么?对,是我们校园里美丽的花坛。花坛有周长吗?我们一起指一指,好吗?谁来说一说?
2、小组活动
咱们身边还有什么物品的表面有周长?小组里说一说,好不好?播放课件:(1)、找一找、摸一摸、指一指身边其它物体面的一周。(2)、用彩笔描一描A4纸上图形的边线。(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它们的周长。
3、汇报交流
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组找到了哪些物体表面的周长?边指边说。各小组汇报,出现问题及时纠正。展示学生描边线时强调:不要重复描,也不要有缺口。
4、小结
我们刚才通过各种活动认识了一些物体表面的周长,这些物体的表面其实都是一些平面图形,现在谁来总结一下: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引导生进行总结: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周长。师板书,生齐读一遍。
(二)、测量周长
1、明确方法
师:同学们真棒,给周长下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义,怎样才能得出图形的周长究竟是多少呢?生自由发言。师播放课件,总结三种方法:用眼估、用步测、用尺量等。(多数学生能想到用尺量,教师进行引导:如果身边没有尺子或尺子不够长怎么办?比如刚才花坛的周长?可以用眼估或用步量。
2、指导测量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个奖牌的周长究竟是多少?谁先来试着估一估?到底谁估得准呢?我们让一个小组量一量。长:50厘米,宽:30厘米。谁能很快的算出来?奖牌的周长是160厘米,所以我们需要买160厘米的边框。
这片树叶的周长你打算怎样量?尺子是直的,而树叶的边线是弯的,不能直接量,怎么办?同桌讨论一下。生自由发言,师:你的想法和老师的不谋而合,你真棒!一起看大屏幕。
3、小组活动:
下面我们分小组来测量材料袋中各种图形的周长,出示测量表格和温馨提示。
4、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谈话: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以及怎样测量图形的周长,下面我们进行智慧闯关游戏,好不好? 第一关:比眼力
此题图一让学生说说中间的黑线是不是周长?为什么? 这一关大家过得很轻松,我们再来看下一关。第二关:巧计算
当题中给出了图形各条边的长度,我们就可以直接计算了,你有几种方法算出每个图形的周长?小结:计算一个图形的周长,实际上是求所有边长的总和。看来这些题都难不倒大家,那我再出一道高难度的。第三关:爱动脑
小猪和小青蛙在花园里散步,它们分别围绕着不同的花坛走了一圈,来看看它们是怎么走的?动脑想一想:他们谁走的路线长?生:一样长。师:为什么?
提示:小猪走的红线部分,是花园A的周长;小青蛙走的蓝线部分,是花园B的周长。两花园的两条边分别相等,另一条边是公共边也相等,也就是两个花园的周长相等,所以它们走的一样长。说得太棒了!给点掌声。公交车司机题。
小结: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用平移的方法很方便。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了成功,收获了快乐!老师有一个小小的作业:回家测量自己的头围、腰围,做好自己的成长记录。每年测量,把数据记录下来,你会发现自己就像小树一样每年都在不断长高长壮,让我们一起体验成长的快乐!最后,祝同学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今天的奖牌将给哪个组?下课!
第五篇: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苏集中小 王丰云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单元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的综合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③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运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良好的数学情感。教学重点
1.理解周长的含义,2.通过各种方法会测量并计算各种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树叶、长方形纸片、三角板、直尺、软尺、绳子等 教学设想
本节课通过具体实物表面的摸、画,通过课件的形象展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周长、认识周长的含义。通过学生的量一量、算一算,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手去实践,去感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联系生活的实际在解决问题中升华了知识,巩固了知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都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说个谜语,你们猜猜好不好?课件展示一小片青草,同时说出谜语让大家猜。羊村的村长在实验基地培育了一些青草,有一天邻村来了一群羊,你想结果怎样?打一水果。
猜出后,问大家一个问题:因为这事老村长都愁死了,怎样保护好这片青草不被其他村的羊吃掉呢?请大家帮老村长出出注意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 生:可能说出不同的答案。借此引出安装护栏导出课题认识周长。师:什么是周长?你能从你的周围找一找物体表面周长的例子吗?
二、探究新知(一)感知认识周长
1、生活中有许多的物体,让学生从身边找出生活中的物体表面的周长,并指一指、摸一摸,感知周长。
2、课件展示桌面、书面、树叶的周长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周长的感知。
3、花圃的周长
课件展示信息窗信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信息窗。让学生指一指在哪儿按护栏。强调围绕正方形苗圃“一周的长度”就是正方形苗圃的周长。让学生分别说出并指出其他形状苗圃的周长。
4、树叶的周长(课件出示:树叶)你能找到树叶叶片的周长吗?
伸出手指一指摸一摸。我们沿着树叶的边线划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5、平面图形的周长
现在我把树叶拿走,出现一个图形,这个图形就是平面图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平面图形的周长。说一说平面图形的周长 如果老师给你一些平面图形,你能找到它们的周长吗?(出示课件)描出平面图形的周长
先用彩笔描一描,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教师强调“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才是它的周长
总结:一般地,在数学上,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板书)(二、)量量,算算
1、出示情境图。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周长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信息窗,根据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正方形苗圃需要多长的栅栏?圆形苗圃需要按装多长的栅栏?
我们按装护栏的时候要想知道护栏有多长,实际就是求周长是多少。所以先要知道苗圃的周长是多少,才能准备护栏。因此量一量实物边线的长度很重要。想一想,实物不同,图形不同,在测量的时候选择度量工具能一样吗?测量方法一样吗?
小组合作,现在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小组相互配合,利用手中的工具,想办法量一量三角板三边的长度,把数据记录下来,保留整厘米数,并计算出周长.好不好?
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及时指导。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组的测量结果。
生:三角板三边的长度分别是(11)厘米、(8)厘米、(8)厘米周长是27厘米
2、课件展示量树叶的周长形象说明曲线图形的测量方法。
3、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图形形状,所以就会有不同的测量方法。如滚动、手量、步量等等。你还知道哪些不同的测量方法吗?
4、计算方法:平面图形所有边的长度的和就是图形的周长
三、课堂练习考考你学会了吗(见课件)
四、课堂小结:我发现大家都很了不起,谈谈今天的收获吧。
五、板书设计:
图形的周长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周长。周长的计算方法:把各边长度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