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雨霖铃(寒蝉凄切)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雨霖铃》(寒蝉凄切)教学设计(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词人柳永及其创作风格。
2、把握词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探究其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意象入手,把握诗中凄凉惆怅、孤独忧愁的意境。
2、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集体朗诵与个人朗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诵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品味作者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留恋,别后孤寂的冷清,感受作者的离别之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意象入手,品词之意境,析词人之情感。
教学难点:分析词中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完成了对柳永《望海潮》的赏析,词人通过对杭州的铺叙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杭州太平、富庶、安定的都市生活的喜爱与赞美。柳永虽然是一个婉约派词人,却在此词中显出几分豪迈之气。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词《雨霖铃》,这首词呈现出了婉约词的典型特点。
2、解题
《雨霖铃》词名牌,也写作《雨淋铃》。相传马嵬兵变时,杨贵妃自缢而死,平定叛乱后,玄宗北还,一路雨水淋漓,风雨吹打其马车上的金铃,铃声清脆幽怨,玄宗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便命人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3、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1)教师配乐范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感受词作的感情基调。基调:悲戚、低沉、哀婉、缠绵。
朗读结束后,将这首词中出现的重要词汇进行梳理(骤雨、都门帐饮、兰
舟、凝噎、暮霭、那堪、宵、经年、千种风情)。
(2)指定个别学生朗读,并进行指导,最后全班齐读。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到,这首词上片主要描绘离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下片则想象离别后无人可诉、知音难觅的相思之苦。(3)欣赏歌曲《雨霖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4、师生共赏、合作探究(1)小组交流的方式请同学找出词上片中出现的一项,分析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意象: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
寒蝉:俗称的知了,夏季活跃,秋天之时,命不久矣。寒蝉悲鸣,是在悲惜自己的生命,给人以凄凉之感。
长亭: 古代道路,隔十里设长亭,供行旅歇息。长亭是特殊的意象,代表着 一份离别愁绪。
骤雨:骤雨过后,黄叶入泥,只剩枯枝,冰凉一层寒气。兰舟:船的美称,寓美、雅于一体。
烟波:雾气笼罩下的水波,传达哀怨惆怅、凄苦的情绪,山长水远,相见无期,前途茫茫。
暮霭:黄昏时的云气,广袤辽远的空间里,充满了深沉浓郁的烟霭,揭示其离愁之沉重。
(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学生小组交流,踊跃发言,教师总结。
交代送别时间、地点、天气情况,用“寒蝉”“长亭”“骤雨”三个意象构成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
“凄切”为这首词定了忧愁、悲凉的基调。运用了融情入景的表现手法。
(3)“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请学生拿出纸笔,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这一幅画面。
学生写作时间5分钟,5分钟后教师选取一些同学的作业当堂朗诵并点评。教师总结:都门外,长亭边,一顶帐篷内,桌上放着两个就被,几盘下酒菜。两人执手相望,哽咽在喉,却无法说出一句话来。泪眼朦胧,传来江边老渔翁的呼喊声。“天色已晚,上路喽”。
同学们发现,在这两句中,写出了一个矛盾,一边是情深意浓,依依不舍,一边是天色已晚催促急。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细节,引发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离别之苦,苦不堪言。
(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句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分析。(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用了“虚景实写”的艺术手法。这是词人的内心独白。“念”字告诉读者下面为想像的景物,是虚写,设想前路辽远,烟波浩渺,暮霭深沉,而旅人前途未卜,情人相见无期。
这首词的的上片,在凄凉环境的衬托下,写出了离别时难分难舍的情状。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至境。
(5)请同学找出词下片出现的意象,分析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意象:酒、杨柳、晓风、残月
酒:酒是愁的象征。例如:“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抒发了身世之仇,亡国之恨。
杨柳:“柳”的谐音是“留”,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寓意希望对方留下。晓风:晓风轻拂,带来是凉意,凄凉的感觉。
残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圆月寓团圆,残月意离别。
(6)赏析“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自古”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清秋节时,离别之苦更甚?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自古”说明是共同感受,普遍情感,由一己之离情引发集体的共鸣。伤春悲秋的传统,自古逢秋悲寂寥,触景生情。
(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话好在哪里?
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本就借酒浇愁,愁醒后,所见又是一副凄凉之画面,内心必然更加愁苦。
(8)“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如今离去,年复一年,纵然是有美好的日子,美好的景物,于我而言,也是形同虚设。因为没有知心人在身边,再好的风景,也提不起任何兴趣。
下片总结:虚写“今宵酒醒”后的情景,想象别后场面,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演绎一首缠绵悱恻的离别之歌。
5、表现手法总结
情景交融:离别前勾勒环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以景语道情语,离别后因情设景,“烟波、暮霭、楚天、杨柳、晓风、残月”情景交融。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虚实相生:上片描绘离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下片则想象离别后无人可诉,知音难觅,风情难言的相思之苦。上片写实,下片想象,虚实结合相生,其意无穷。
6、课堂小结
《雨霖铃》先实写秋晚时分京都城外设帐饯别的情景,别离时置身雨后、耳闻寒蝉、执手帐中、泪流舟侧,再现景色的黯淡和情绪的低落。虚写烟波浩渺楚天空阔,别离前路的情景。下阕虚写“今宵酒醒”后的情景,借助联想,堆积 “残月”“晓风” “杨柳岸”三景,营造了日后“良辰好景风情”不再的凄迷无依、孤苦无聊的氛围。整首词意境凄凉清丽、缠绵悱恻
7、作业:赏析柳永《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第二篇:《雨霖铃 寒蝉凄切》教案
课题:《雨霖铃 骤雨初歇》
备课时间:2016/3/17 上课时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2)鉴赏意象和意境,掌握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
(3)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
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以真情品读作品,培养学习诗歌的兴趣和文学素养。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教学难点:
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鉴赏意象和意境,掌握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教学方法: 朗诵 点拨
教 具: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有关离别的诗词名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6、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在现实生活中,离别是一种常事。江淹曾经写道: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写离别的名篇柳永的《雨霖铃》。[板书课题]
(二)柳永简介(略)
(三)创作背景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是跟歌伎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
柳永原名柳三变,大约在38岁时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以自己的才华,柳三变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其中有‚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三变这首牢骚歌被广为传唱,竟传到了皇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三年后,他再次参加科举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三变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之后,‚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才改名为柳永,54岁时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最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在柳永的作品中,很多反映了他和歌伎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最为世人传诵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不得不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四)整体感知:
1.听录音,注意正音和节奏
2.指读,注意诗歌基调。本词是词人与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离别场景,因此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诀别的悲壮不同,是‚凄苦‛。
3.结合注释理解词意,描述诗意: 《雨霖铃》
秋蝉的鸣叫凄凉急切,面对着暮色中的长亭,一阵暴雨刚刚停歇。在京城门外设帐饮酒饯别,却没有好心情,正当难舍难分之时,行船的人催着要出发。手拉着手泪眼相望,哽咽着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想到我这次要一程又一程的离别远去,舟行千里,水上雾霭朦胧,夜晚浓云笼罩着的南方天空是多么深远辽阔。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无不悲伤地离别,偏偏又在这冷落凄清的深秋时节,叫人怎能承受?今晚酒醒我身在何处呢?也许是泊舟杨柳岸边,晨风习习,天空挂着一钩残月。这一去经年累月,就算遇到美好的日子、美好的景物,也形同虚设。即使有千般情意,又能跟谁诉说!4.整体把握:
1)全诗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情感?
‚多情自古伤离别‛,词以‚伤离别‛为主线。写离别,抒‚伤‛情。2)锤炼诗眼: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可结合背景,知人论世)
该句在诗中为‚过片‛,承上启下,并表明诗歌主旨情感,为全词‚诗眼‛。而且本句由伤离别——自古伤(见下)——多情更伤——秋更伤(见下)——清秋更伤——冷落更伤来层层突出‚那堪‛‚伤离别‛的情感,表达细腻,情感凄苦,感人至深!
自古:离别在古代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所谓‚生离死别‛主要原因是交通的不发达,远行多半走水路,行程往往成年累月,以及诸多难以预见的阻隔因素,从而让分别之人产生前路迢迢、山重水复、归期难料的纷繁情绪。加上离人多半因为被贬、流放,或为生活所迫,或因战争离乱或男女情缘,这就特别惹起人的万端感慨。
清秋:秋天本来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凄清冷落之感,所以古人在描写秋天的时候,经常与‚愁苦悲凉‛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先秦的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南宋吴文英在《唐多令》中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而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则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这些诗句都写出了怀有特定情感的人在秋天中的特定感受。词人把离别之事与清秋之气叠加悲苦再加凄凉,情感的表达更加沉重。抒情手法:直抒胸臆。
3.围绕诗眼,体会全诗的基本结构:
上片:别时(实写)晚(黄昏)长亭(饯别——催发——执手——念)
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别后(虚写)今宵 杨柳岸 经年 未卜
(五)合作探究赏析(理解文句,具体赏析意象和意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分析角度提示: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注意抓首句的作用以及本句的意象特色来分析)
开首三句道出时间、地点、景物。以凄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 元代的卢挚在《沉醉东风》:‚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宋代词人晏几道在《采桑子》:‚一寸愁心,日日寒蝉夜夜砧。‛ 长亭:早在秦汉时便开始在道旁设亭,供旅客停息休憩或送别饯行之用。当时是十里置亭,也叫‚十里长亭‛五里一短亭。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骤雨初歇,凉意彻骨,暮色苍茫,云低风冷的环境中,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蝉声切。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让人黯然销魂!首句借景抒情,营造了凄清惨淡的画面,奠定全诗低沉伤感的情感基调。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注意从离人心理的矛盾现实的无情入手)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注意抓离人的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注意从该句的空间感、色彩感入手体会‚念‛而难舍的情感)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注意从白描手法、想象虚写、景语皆情语、意象的特征等等的特色体会)明确:杨柳离,晓风冷,残月缺,更酒醒。
6.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注意抓想象、反问、虚词等体会情感中的无限怅恨!)
(六)朗诵,总结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堪冷落清秋节。念宵酒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 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今宵酒醒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 ‚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 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 的不尽愁思。以‚离情‛为线索,用白描、铺叙、点染的手法,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词。
2、查找有关描写离别的诗词或文章,比较鉴赏。
课后反思:
第三篇:胡永安《雨霖铃》(寒蝉凄切)教学设计
《雨霖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品评、分析、鉴赏。
2.了解柳永及其婉约词的特点;感受词中浓浓的别离之情;掌握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总结鉴赏诗词的一般方法,提高鉴赏水平。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互动设计1] ★课前播放《城南旧事》主题歌《送别》
★导入:播放《雨霖铃》歌曲,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进入情境。
李商隐说“相见时难别亦难”,是的,在现实生活中,别离是一种常事。在诗词中更是一种历写不衰的主题。大家想一想,以前学过哪些描写别情的诗?(学生回忆,教师提示)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孟郊的《游子吟》等等。透过诗行,我们可以想见朋友“禾黍听马嘶”中的呆望;母亲送别儿子时的泪眼愁眉;可以感受到“默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江淹)中包含的至理。今天我们来学习柳永的爱情词,一起走近词人的心灵世界,去感受情弦的脉动。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它种类的文学。困此希望同学们今后多读一些诗词,尤其是古典诗词,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瑰宝,很耐咀嚼。那么,词究竟是怎样一种诗体呢?哪位同学能简单讲讲吗? 提示: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的诗歌,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又称长短句,也叫“诗余”。
俗话说: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相聚、离别,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主线。自古以来,人们就因相聚而欢欣,因离别而忧伤。不是吗?离别,心情应是很沉重的,那种感情已无法用伤心、难过来形容。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感伤于离别而创千古佳作,或以诗,或以词,或以文。无不情真真,意切切,催人泪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雨霖铃》就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写离别之情的词。
众所周知:宋词与唐诗一样,是我国文学的两座高峰,后人习惯于把宋词分为豪放和婉约这风格不同的两派。豪放派往往气势磅礡,飘逸洒脱;而婉约派则以清丽柔婉见长。这种划分是针对对当时作家创作风格的主要倾向而言的,并不绝对。历史上许多词人就既有豪放的词作,亦不乏婉约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我们对他的“大江东去”相当熟悉,可其作品中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词句,这是我们在鉴赏过程中要注意的一点。今天学习的这首词的作者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关于柳永,大家对他了解多少呢? [互动设计2] 我所知道的柳永 学生介绍“我所知道的柳永”。
教师补充,提示:柳永(约980--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柳永大约在公元1 0 1 7 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第四篇: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意象解析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意象解析
摘要:对此诗词的意象解读,首先要分析何谓意象,在此基础上,再分析词中意象所蕴涵的意义。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长亭乃离别之伤心地,而船,则是令人产生漂泊之惆怅,暮霭渲染了凄迷暗淡的黄昏意境,酒是别离场中不可少之物,杨柳依依伤别离,月是多情物,更是伤心物。作者也正是在综合了以上意象的基础下,营造了离愁的感情。
关键词:意象 物境 情境 意境 寒蝉 长亭 兰舟 暮霭 酒 杨柳 月 离愁
1.何谓意象
《易传》的“观物取象”说,主要出自《系辞传》的一段文字: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在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1 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一段话提出了“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两个命题。象,就是八卦的卦象,如三个阳卦代表天,三个阴卦代表地,所以,《易经》的卦象,是模仿而来的“天地阴阳之象”或者是“万物之象”。象也者像也,关键是用“法像”来解释“像”。从其表述可以看出,所谓“法像”,就是效法、模仿、的意思。伏羲氏在八卦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观察飞鸟走兽,从而画出了八卦图,从《易经》可知,古人立像的目的是为了尽意,为了说明自己的思想。所以,这里所说“言”,指抽象的语言,即用来界定、判断、推理的语言,用较为形象的“象”,来阐述、解释较为抽象的语言,这就是立象的目的。
2.王昌龄的“三境”说
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王昌龄不仅是著名的诗人,而且是最早使用“境”这个范畴,以揭示“意境”的审美内涵。
先作语义学的梳理。《周礼·夏宫·掌周》有“凡国都之竟”句,下释说: “竟, 界也。”《说文解字·田部》释“界”曰:“界,竟也。”可见,“竟”与“界”同义。《说文·田部》段注有云:“竟俗本作境。今正。乐曲尽为竟,引申凡边境之称。”可知“境”与“界”同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和其他一些著作中所2 用的‘意境’或‘境界’, 实际上就相当于‘意象’这个范畴”。○王昌龄云: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极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用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诗格》)
这一段话中,王昌龄揭示了文学作品中的三个描写对象,即:“物境”、“情境”和“意境”。王昌龄所论述的三种“境”,是作为诗人艺术创作时所展现对象,或者是对于具体所见之物的具体描写。诗词的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再现, 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模写, 活跃生命的传达, 到最高灵境的启示, 可以有三个层次。○3.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物境”意象分析
“物境”并非指纯客观的景物。客观景物需要被“神之于心”而达到“莹然掌中”的程度, 在此基础上“然后用思”(也即一个心物交互作用的过程), 最终才可“了然境象”而“得形似”。“物境”中自然有“情”。而“情境”是在“物境”基础上更高一层的境地, 显然“情境”之“情”与“物境”之“情”自有不同。
全文有四处“物境”,此四者,即“寒蝉”、“长亭”、“兰舟”、“暮霭”,这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亲身感受,虽是客观景物的描写,但是这些景物无一不与离别之苦相关,也是作者此时离别之际感情最真挚的流露。
3.1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不久便呜呼哀哉。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以寒蝉高鸣,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本诗开篇写:“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 别绪的气氛。3.2长亭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所以,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中国古诗词中,反复不断的离别在长亭上演,使其染上了一层离愁。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长亭也就是离别之所,带有词人深深的离愁别绪。3.3兰舟
古人常说“舟马劳顿”“水陆兼程”,可见“船”在古代交通中的重要地位。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之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木兰书树所做小船,后引申为船只美称。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之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柳永《雨霖铃》“留恋处,兰舟催发”此去便是漂泊,便是远离,便是浪迹天涯,便是无穷无尽的思念和悲愁了。3.4暮霭
雾霭,是一种黄昏意象,作者借景抒怀以沉沉的暮霭,创造出凄迷暗淡的黄昏意象,隐隐透露出词人迷茫的目光和惆怅的心情。柳永的《雨霖铃》写离愁别绪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烟波千里,暮蔼楚天—是诗人别后茫然若失心境的物化再现。主人公暗淡的心情与空间里灰蒙蒙的颜色,一同道出了自己的真实感情,主人公暗淡的心情给天空水色染上灰色的色彩,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情,为离别词的千古绝唱。
4.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情境”意象
此三者就是酒、杨柳、月。三者虽然不是作者当时的情景再现,但却是表达、流露具体情感不可或缺的元素。作者能够将这三者运用到这次的离别中,很可能是以往的深切体验,这种离别之悲又再次上演。4.1酒
酒,可用以消忧,可递友情,可寄豪情。但事实往往是“举杯消愁愁更愁”,“醉不成欢惨将别”。在别离文学作家笔下,不论别离于何时何地,将行的一方 与送行的一方大多要“聊共引离尊”(秦观《满庭芳》)。尽管常常“都门帐饮无绪”(柳永《雨霖铃》),“醉不成欢惨将别”(白居易《琵琶行》),却仍然“欲行不行各尽觞”(李白《金陵酒肆送别》),试图“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于是,酒到酣处人寂寞,酒香飘处别情浓。对于独行千里的归客来说,行前满饮一杯友人斟上的美酒,或可稍御旅途风寒,聊解客况寂寞。在别离文学作家笔下,不论别离于何时何地,双方都希望在酒精的麻醉下,暂时忘却忧愁。这说明酒也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之一,作者在詞中亦说,就醒后不知身在何处,此时的离别之情跃然纸上。4.2杨柳
在中国文学史上,柳是一个很早就被咏唱的对象,在《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咏柳之祖,柳与离别一下子拉上了关系。汉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以表达惜别之情。折柳寄托离情的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传达出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所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更是体现了“挽留”之意。4.3月
诗人笔下的月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有时圆如盘,有时残如勾。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晓风残月”这一弯残月,引起了词人太多的离愁别绪。作者定是在离别之际,陷入沉思,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
5.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意境”意象
《雨霖铃》中表现愁绪的这些意象,都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本词不过是集中的表现了出来,正因为这众多的意象的运用,使《雨霖铃》成为离别诗词的代表作品。所以解读本词,不能不先领悟这些意象表达的涵义。
作者在寒蝉的凄鸣中,傍晚长亭下,骤雨初停之时,与恋人别离,这都是具 体存在的事物,也是作者愁思开始的描写对象。后在驾舟人的催促声里,雾霭的笼罩下,与恋人正式分离,这是作者具体经历中的具体、深刻的情感体现。最后,在下阕中,作者的精神活动十分活跃,不仅思绪飞到了“杨柳岸”与“残月”,更想到了多年后的自己,这就是“良辰美景”谁与共的悲哀,虽然作者于恋人分开不过片刻。
作者在大自然与具体的社会生活、社会经验中寻找境像情感与具体事物相交融,达到了感情与具体环境中物的相交融状态,其心与环境合一。
需要指出的是, 王昌龄“意境”概念的内涵主要是由“意”一词来承担的。如朱立元所说,“境”这个词与“意”结合, 最终形成“意境”这一术语, 它自然给“意境”一词“增添了一些新的意味, 而这些新的意味很快就融化于意境的4 基本内涵, 对后者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参考文献
1《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陈国庆编 中华书局 2011 ○2《现代美学体系》叶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美学散步》 宗白华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4《美学》 朱立元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
第五篇:雨霖铃--教学设计
语文建设
201301
教学板块
雨霖铃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豪放派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在我们的心灵之谷中似乎依然回荡着“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的铿然之声。今天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向另一个“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的婉约派词人, 柳永的《雨霖铃》。二﹑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 年一约1053年), 北宋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 特别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在他之前, 慢词总共不过十余首, 而他一人就创作慢词132首)。他的词铺叙刻画, 情景交融, 语言通俗, 音律谐婉, 在当时流传很广,“ 凡有井水饮处, 皆能歌柳词”足见他的词,深受市民喜爱, 纪购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柳永也是倍加推崇地说:“ 诗当学杜诗, 词当学柳词”。可见, 柳永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三﹑词牌介绍
《雨霖铃》又名“ 雨霖铃慢”, 唐教坊曲名, 后用为词牌。相传, 唐安史之乱时, 玄宗西逃入蜀。贵妃在马嵬坡死后, 玄宗日夜思念。入斜谷后, 遇上连日霖雨, 在栈道中, 又听见铃声阵阵, 倍感凄凉哀婉, 于是作《雨霖铃曲》 , 寄托思念之情, 曲调极其哀怨。有前人称“ 一曲霖铃泪数行” , 可见一斑。四﹑写作背景
为了便于理解作品内容, 通常我们要了解写作背景, 那么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呢?本词是作者赴屯田员外郎任时作。黄异在《花庵词选》 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宋仁宗颇好词,近臣有意拔摆柳永, 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叫柳永按仁宗的旨意填词“柳作了一首《醉蓬莱》, 其中“衰游凤晕何处”一句正与御制的真宗挽词暗合, 仁宗感到不快, 以此对他冷淡。所以柳永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官职六品, 但无实权, 是虚职), 为此词人在赴任时的那种羁旅行役之情, 沦落飘泊之感是可以想见的, 更何况还要与心爱的人相别。宦途失意的压抑, 与恋人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 内心充满哀怨, 于是作此《雨霖铃》 以寄别恨。五﹑整体感知
这首词的基调:低沉﹑ 哀婉﹑悲伤﹑凄清。词的上片写在一个秋天雨后的傍晚, 词人和恋人在都门外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下片写词人想象离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
六﹑ 品读鉴赏(串讲)(一)“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这里不能忽视一个小东西---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 一番秋雨之后, 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命在旦夕, 因此这寒蝉更增添了悲凉。“凄 切”一词为本词定下基调。长亭, 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 十里设一长亭, 后被当作别离地点的通称。成为表现离愁别绪的常用意象之一。时当秋季, 景己萧瑟, 且值天晚, 暮色阴沉, 而骤雨傍沱之后, 继之以寒蝉凄切: 词人所见所闻, 无处不凄凉。此句虽明写景, 却暗含情, 环境氛围多悲戚之意。(二)“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在“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的情境之下, 叫人如何能够忍受这离别的痛苦!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宴给他送别, 虽然有酒相送, 但也无心饮用,语文建设
201301
教学板块
想必是一桌子的酒菜, 筷子动也没动。两人心中是百般留恋, 依依不舍。但是人要留, 船家却催促了:“天色已晚, 开船了”。“留恋处﹑ 兰舟催发”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一边是留恋情浓, 一边是兰舟催发, 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如何是好呢?正因为如此, 后面进发出:“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这时应有千言万语, 为何却无言了呢?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三)“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句话承上启下, 全句写景, 又全句写情, 诗人想到前路茫茫, 自己将愈行愈远, 离心爱的人也越来越远, 心中的愁思也愈来愈深。这里, 浩渺无际的江水与词人心头难以排解的愁肠相似;傍晚云雾浓重的特点与词人心情的沉重压抑相似;楚地天空的空阔辽远与愁绪 的无边无际相似。词人从眼前所见写起, 又想象行舟后所见之景, 写法上是半虚半实。
(四)“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 离别总是令人神伤。这里的“ 自古” 似乎有自我安慰之意, 但紧接着用“更那堪” 翻进一层, 更何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 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突出当秋而悲, 甚于常情。离愁别绪不断涌上心头, 只能借酒消愁, 但是酒醒之后又会是何种景象呢?(五)“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被明代词评家贺赏称这一句是“千古丽句” , 那么这句俊在哪里呢?(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品读)提示:切入点: 什么时候看到的景象? 哪些景象?)美在: “杨柳岸” “ 晓风” “残月” 四个典型意象组合在一起, 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遐思。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杨柳” “风”“月”这些本是自然界的景 物, 但文人却赋予其特殊含义。“ 杨柳”历来为送别诗的意象, 《诗经》 有: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况且“柳” 谐音“留”, 有不舍之意。“晓风” , 这里是秋天的晚风, 清冷, 让人心生凉意,而“愿为西南风, 长逝入君怀”中的风又有了依恋的意思, 这里“晓风” 两层意思兼有: “月”是“ 团圆”的象征, 而“残月”则是不团圆, 为孤身远行的词人心头添了一层凉意。而在这里的景纯为情设, 虚写, 营造了浓烈的愁思, 有“愁”则需“销” , 借酒吧, 可此时己是酒醒时分, 正应了李白的“举杯销愁愁更愁”。
(六)“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 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 也如同虚设。纵然有千种的风情, 万般的情意, 又与谁去诉说呢? 这两句道出了 “余恨无穷, 余味不尽” , 然后请学生谈谈感受。词人以孤寂落寞之情收束全诗, 既突出了前景渺茫, 又表露出余恨无穷的哀怨。下片在写法上是虚写。七﹑归纳艺术特色 1.白描手法。没有堆砌辞藻和大量用典, 以本色语言进行铺叙, 告别过程逐层展示, 离别之痛渐次加深。2.情景交融。融情于景, 合理意象的选择, 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缠绵徘恻的离愁别绪。
3.虚实相济。前后呼应, 层层深入, 眼前实景﹑事。实情与别后虚景﹑ 虚事﹑ 实情相结合。八﹑课堂小结
柳永的一生是充满抑郁和失意的, 一首《雨霖铃》道尽了仕途失意, 落拓江湖, 辞别情人, 把酒浇愁愁更愁的痛苦等等真切的感受”它不是写离愁别恨的一个侧
语文建设
201301
教学板块
面, 词人的情感也没有随着离别戛然而止, 而是被充分抒写并表现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层层推进的过程。(千年风霜纵是无情, 但词人的感情在千年后却依旧生动)看来这首词不单纯是写一对恋人的分离, 而是柳永借助分离这个话题来深刻表达他的人生况味。九﹑ 布置作业
1.结合本课第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和《雨霖铃》, 鉴赏豪放派与婉约派的不同风格。
2.按照词的一般常识鉴赏另一位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